歌德的对话:诗歌的伟大与复杂

歌德的对话:诗歌的伟大与复杂

一、《歌德谈话录》:诗艺的伟大与复杂(论文文献综述)

常波[1](2021)在《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文中指出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19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因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丹东之死》《雷昂采和蕾娜》《沃伊采克》和《伦茨》这四部文学作品,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充分关注。毕希纳的作品部部经典,不但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还蕴含着明显背离德国美学传统的开创性思想。以他命名的毕希纳文学奖也彰显了其对德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毕希纳身份的复杂和矛盾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寻找其中的统一性是个难题。他是医学研究者、投身农民运动的革命者、将革命矛头对准贵族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宿命论和虚无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互对立的姿态,且是同时发生,让人难以解释二者为何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如果将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和文学作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就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之爱。一方面,它呈现为现实中的社会革命,要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行制度,为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人性”的质疑、甚至绝望。但这并非是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旨在思想界发动一场形而上学革命,目的是要打破德国文化高峰时期,即“艺术时代”的文学传统,将文学引领至对“人”的现实主义关注。毕希纳的美学革命是通过反对理想主义和自律美学而展开的。他以席勒为靶子,对理想主义美学脱离现实、远离政治等时代弊病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更深层面上实则指向的是德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人性论”,打破了德国“向内”的精神传统。具有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毕希纳暗示:应放弃虚无缥缈的思辨“人性论”传统和对精神自由的片面追逐,跳出当时市民性的狭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求社会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启蒙以来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他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人道主义作家。

潘水萍[2](2021)在《美:在可视之物的关联中——论温克尔曼对古典艺术理想的扞卫与辩护》文中认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诗艺美学思想与美感含义所作出的令人称道的经典概括,也是其对以古典概念元素为主的艺术审美嬗变本色和极高成就的拓展性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概观美学思想理论的拈出固然内含着一种厚重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价值愿景及至为鲜明的古典式希腊意念表征印象。它不仅最能表达与传递出古典希腊世代传统文化源流中诗意思想本色之发现,而且其实也最接近于希腊哲思的生命精神融涵之独特感悟。然而,学界缺乏温克尔曼对古典艺术理想的扞卫与辨护背后蕴含着的深层价值与意义的研究。他的一生都鄙薄粗鲁的自然、自我满足的虚情及过于小家子气的民间艺术,而倾尽心力般地推崇以伟大而高贵、庄严而静穆、古典而趣味、明晰而舒适为内在理路的整体性希腊艺术精神乃至文化资源脉络,亦大大地推动了这方面远有所承的发掘研究。

黄元军[3](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嵇然[4](2020)在《从《歌德谈话录》试论歌德文艺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作《歌德谈话录》出自着名小说家兼歌德的助手爱克曼之笔,其主要记录了歌德在暮年时期对自己思想和价值观的总结,歌德与爱克曼个人的谈话涉及文艺、美学、宗教、政治、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其内容让读者深受震撼,也深受启发。文章将对《歌德谈话录》中体现的文艺观加以讨论。

潘水萍[5](2020)在《“古典的健康”:歌德美学思想的独特话语与启蒙精神论略》文中研究指明歌德从古典希腊寻找到了思想源头及智慧之光,他认为艺术家心里始终要蕴有一个更为宽阔而敞亮的世界。歌德以"美""理性"及"历史观"的艺术批评尺度来衡量艺术创作的最高审美理想,这是其相当独特而深湛的学术态度及审美兴趣的精神传达。他的美学思想对现当代文艺创作与审美风尚依然有着独到的现代价值影射。可以从三个层面概述歌德围绕"古典的健康"为主核理念的美学思想主张:一、"古典的就是健康的":歌德审美思辨的概念提出;二、"统一的整体与和谐":歌德审美理想之内涵意蕴;三、"艺术与自然的交合媲美":歌德美学主张之现代指引。歌德真正的崇高与伟大,恰恰在于其最具持久影响力的"古典的健康"艺术思想理论新思维的开示和新观念的开拓。他的身上烛照着一种"不忘本源"的美学思想意识。

黄乔飞[6](2019)在《新时期以来戏剧创作中的“鲁迅像”》文中认为有关鲁迅的戏剧创作自1940年就已开始。但舞台上“鲁迅像”的特质及其构造方法并未得到认真梳理。笔者撰写本文,目的在于系统回顾舞台上“鲁迅像”的特质,同时从戏剧结构的角度出发讨论“鲁迅像”构型的优劣得失,以此更好地分析“鲁迅像”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及流变原因。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新时期以来鲁迅题材戏剧创作史,分别从1980年代、1990年代和新世纪三个阶段进行归纳,从史的角度对鲁迅题材戏剧创作进行梳理。第二章,新时期以来戏剧舞台鲁迅像的塑造。主要论证了“什么样的鲁迅像”及“不同鲁迅像的成因”这两方面的问题。本章节根据新时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十部鲁迅题材戏剧作品,提炼出三组舞台鲁迅形象,分别是:“革命”鲁迅、“启蒙”鲁迅和“人间”鲁迅。“革命”鲁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革”时期的封闭话语体系,让鲁迅形象重回正常的艺术创作语境,但“二元对立”的模式依旧占创作主潮,形象塑造不够立体。“启蒙”鲁迅诞生于思想极具解放的1980年代中期,启蒙议题不再被革命话语所掩盖,戏剧鲁迅化身为启蒙精神的指引者。“人间”鲁迅创作随“后现代”浪潮的新一轮重构展开,由此诞生:被解构的鲁迅、个体精神思辨层面的思想者鲁迅和日常生活中情感丰沛的常人鲁迅三个维度的鲁迅像。第三章,新时期戏剧舞台鲁迅像的结构,论证“如何构建鲁迅像”这一问题。本章分为五个部分,从戏剧结构的五大类别入手,探讨了新时期以来鲁迅题材戏剧创作过程中的结构问题。这一阶段有强调“行动的统一”的“纯戏剧结构”创作,有突出局部矛盾、展现宏大时空的“史诗式结构”创作,有注重个体生存状态的“散文式结构”创作,有突出思辨及“间离”效果的“诗化结构”创作,还有突破时空边界、突出蒙太奇手法的“电影式结构”创作。鲁迅像的艺术呈现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叙述活动,其特征也伴随着剧作者自身立场的变化与时代变迁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样貌。本文创作的目的在于经由鲁迅这一形象载体,探究戏剧鲁迅的多元特色,并以此深入到剧作所处的时代,吸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

赵蕾莲[7](2018)在《让·保尔《美学预备学校》中的幽默诗学》文中指出让·保尔是德国着名的幽默叙事大师。他以"幽默"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创作了多部幽默小说。他对德语长篇小说的发展以及"幽默"概念在德语语境中的拓展都厥功至伟。其《美学预备学校》(1)论述幽默的本质和特征,作为德国首部幽默理论着作被学界奉为圭臬。他把幽默提升到形而上的哲学高度,认为幽默渴望诗艺精神并赋予神性。他促进了德国幽默艺术的繁荣,幽默成为其诗学的重要特征。文章着重探究其理论着作中充分体现的幽默诗学,辨析幽默、滑稽和讽刺的共性与差异,分析幽默与诗艺、神性的关系。

王海景[8](2018)在《试析《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借鉴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关于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划分方法来探究《歌德谈话录》中的艺术思想并寻求其当代意义。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绪论、第一章《歌德谈话录》的历史影响及意义、第二章《歌德谈话录》关于艺术的外部规律、第三章《歌德谈话录》关于艺术的内部规律、结语。绪论部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表明了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歌德谈话录》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思想演进的过程,并介绍了《歌德谈话录》目前比较流行的中文译本。最后阐述了其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第二章对歌德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歌德谈话录》中的艺术与时代以及艺术与文化等外部艺术规律进行了论述。第三章梳理、阐释了《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中关于艺术的理论范畴和意味,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创作规律和美学原则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论述了歌德“世界文学”的构想。结语对全文的要点进行了概括。

任顺[9](2016)在《歌德创作主体观与叶燮创作主体观之比较》文中认为歌德作为集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于一身的人物,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自己的创见,他的理论思想既包含着他的科学内涵的影子,也是他多年创作经验的一种沉淀。叶燮在《原诗》中集中地阐明了自己的诗论观,他站在哲学的高度来阐释自己的文学见解。粗看之下,形式上歌德是从文学的特殊性上升到文学的普遍性。叶燮则与歌德反其道而行之,他从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论证出发,进而落实到文学发展的规律。但在内容上,两人又极其相似,在创作主体方面,他们都提出了人格、学习之道、创造力等方面的见解。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从创作主体构成、创作主体形成、创作主体地位、作用三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一章节,围绕创作主体人格、创造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横向上剖析二人在构成要素方面的异同。第二章节,针对创作主体的后天培养、经历展开,主要探讨人格的发展、学习之道、时代对创作主体的影响、个人际遇对主体形成的影响等几个问题,从纵向上分析创作主体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章节,从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选材、构思、创作主体在创作中与接受主体的心理互动、创作主体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主要着眼于创作主体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与地位的异同。

孙晓娅[10](2015)在《跋涉的“汗血诗人”——牛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牛汉是着名诗人、文学家、编辑,他的诗歌创作长达70余年,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于牛汉,最早的评论可以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研究其诗、其人的文章开始涌现于各种学术和文学刊物上;21世纪以来,专题研究牛汉的论着、文章和访谈推陈出新、方兴未艾,标志着牛汉热的形成。本文提炼并结合70年来牛汉研究的成果,在全面、客观地呈现牛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三个主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牛汉与"七月派"的关系、牛汉诗歌创作分期、牛汉诗艺特色。在历时性的史料爬梳、精微概述、动态总结的基础上,从诗人、战士、编辑的身份认证、人格与精神向度、历史语境下的阶段性创作、卓然独立的诗艺特征、诗学思想等方面注入笔者十五载牛汉研究的理论思想和核心观点。本文融史料、文献、评论、研究为一体,旨在深入挖掘牛汉研究的文学史、诗歌史意义及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歌德谈话录》:诗艺的伟大与复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德谈话录》:诗艺的伟大与复杂(论文提纲范文)

(1)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二、作家生平简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主旨与构思
第一章 毕希纳美学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史背景: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一)艺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二)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学革命:理想主义语境下的现实主义美学
    一、毕希纳美学概述
        (一)《丹东之死》中的艺术对话
        (二)书信中的艺术谈话
        (三)伦茨和考夫曼的艺术对话
        (四)三个艺术对话小结
    二、继承与背离:毕希纳与理想主义文学传统
        (一)与魏玛古典文学的关联
        (二)与德国浪漫派的关联
        (三)与“狂飙突进”运动的关联
        (四)与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关联
    三、对理想主义艺术的批判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而上学革命:自律美学的幻灭
    一、古典——浪漫派的自律美学
        (一)作为传统的自律美学
        (二)自律美学方案:古典文学与浪漫派
    二、反对自律美学
        (一)拒绝自律美学
        (二)反思人的自律能力
        (三)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学观
    三、隐晦的无神论者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道主义政治美学:必须“爱”人
    一、反抗异化的存在状态
    二、反对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一)理性主义破坏人的完整
        (二)非理性主义的决定作用
    三、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
        (一)对财产问题的思考
        (二)对暴力革命的思考
        (三)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美:在可视之物的关联中——论温克尔曼对古典艺术理想的扞卫与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希腊传统的精神根源与艺术理想
二、“美”在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协调
三、“美”就像海的深处的静寂
四、希腊式理想对后世艺术审美嬗变的影响
小 结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6.1.1 语言文字层面
        6.1.2 格律层面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6.3.1 宗教文化
        6.3.2 习俗文化
        6.3.3 古希腊文化
        6.3.4 工业文明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从《歌德谈话录》试论歌德文艺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歌德简介
二、文艺观:现实生活
三、文艺观:天才论
四、文艺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五、结语

(5)“古典的健康”:歌德美学思想的独特话语与启蒙精神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典的就是健康的”:歌德审美思辨的概念提出
二、“统一的整体与和谐”:歌德审美理想之内涵意蕴
三、“艺术与自然的交合媲美”:歌德美学主张之现代指引
四、小 结

(6)新时期以来戏剧创作中的“鲁迅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鲁迅题材戏剧创作史
    1.早春时节:“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的创作
    2.复杂局面:1990年代的创作
    3.多元尝试:新世纪以来的创作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戏剧舞台鲁迅像的塑造
    1.“神化”的祛魅:“革命”鲁迅的重构
        1.1 革命“鲁迅”塑造的历史回顾
        1.2 戏剧舞台上的“革命”鲁迅
    2.“大鲁迅”的另一维度:“启蒙”鲁迅的探索
        2.1 启蒙“鲁迅”塑造的历史回顾
        2.2 戏剧舞台上的“启蒙”鲁迅
    3.“个人化”的找寻:“人间”鲁迅的回归
        3.1 “人间”鲁迅塑造的历史回顾
        3.2 戏剧舞台上的“人间”鲁迅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戏剧舞台鲁迅像的结构
    1.纯戏剧结构——胜于个性的紧凑情节
    2.史诗式结构——宏大与散漫的辩证
    3.散文式结构——游离的真实再现
    4.诗化结构——象征主义的反叛
    5.电影式结构——蒙太奇的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让·保尔《美学预备学校》中的幽默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让·保尔从讽刺向幽默的过渡
二、歌德与席勒从质疑到赞誉让·保尔的幽默
三、《美学预备学校》中的幽默诗学
    1.“幽默”概念的定义
    2. 辨析“幽默”“滑稽”和“讽刺”的共性与差异
    3. 幽默的四个组成部分
        (1) 整体性
        (2) 否定的或无限的理念
        (3) 主观性
        (4) 感性
    4. 幽默与诗艺、神性
四、结语

(8)试析《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歌德谈话录》的历史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歌德谈话录》的创作特色
        一、《歌德谈话录》的形成背景
        二、《歌德谈话录》的文体特色
        三、《歌德谈话录》艺术思想的进程
    第二节 《歌德谈话录》的三个中译本
        一、译本总体特点
        二、三个中译本在国内的影响
        三、译本的局限
    第三节 歌德的艺术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对当代文艺理论实践的意义
        二、“艺术”对“人”的建构
        三、《歌德谈话录》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歌德谈话录》论艺术的外部规律
    第一节 世界观和思想方法
        一、现实主义与艺术
        二、辩证法与艺术
        三、人道主义与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与时代
        一、艺术家和他的时代
        二、政治思想与艺术
        三、艺术传承
    第三节 艺术与文化
        一、宗教与艺术
        二、教育与艺术
        三、关于剧院事务
第三章 《歌德谈话录》论艺术的内部规律
    第一节 理论范畴和意味
        一、艺术虚构
        二、知解力、理性
        三、主题、情境与母题
        四、题材与体裁
    第二节 创作的规律和美
        一、特殊与一般
        二、艺术以完整体呈现
        三、美是一种本原现象
    第三节 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构想
        一、“世界文学”的由来
        二、比较文学的萌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歌德创作主体观与叶燮创作主体观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作主体构成论比较
    第一节 高尚的人格与胸襟
    第二节 独立自由的精神
    第三节 卓越的创造力
第二章 创作主体形成论比较
    第一节 人格的培养比较
    第二节 学习
    第三节 时代、际遇的影响
        一、时代对创作主体影响
        二、个人际遇对创作主体形成影响
第三章 创作主体的地位、作用论比较
    第一节 创作主体在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比较
    第二节 创作主体在创作中对传统的接受与创新
    第三节 创作主体在创作中与接受主体的心理互动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歌德谈话录》:诗艺的伟大与复杂(论文参考文献)

  • [1]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D]. 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美:在可视之物的关联中——论温克尔曼对古典艺术理想的扞卫与辩护[J]. 潘水萍. 学术探索, 2021(03)
  •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从《歌德谈话录》试论歌德文艺观[J]. 嵇然. 大观(论坛), 2020(05)
  • [5]“古典的健康”:歌德美学思想的独特话语与启蒙精神论略[J]. 潘水萍. 学术探索, 2020(02)
  • [6]新时期以来戏剧创作中的“鲁迅像”[D]. 黄乔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让·保尔《美学预备学校》中的幽默诗学[J]. 赵蕾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8]试析《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D]. 王海景.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9]歌德创作主体观与叶燮创作主体观之比较[D]. 任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跋涉的“汗血诗人”——牛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孙晓娅. 中国诗歌研究, 2015(00)

标签:;  ;  ;  ;  ;  

歌德的对话:诗歌的伟大与复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