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杀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要卫[1](2021)在《牛乳粉加工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组分损失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乳是全球居民消费量最多的乳制品来源,牛乳及其相关大宗产品,如乳清浓缩蛋白(WPC)、浓缩乳蛋白(MPC)等,也是乳基婴幼儿配方产品和其他乳制品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是牛乳中的第三大营养物质,在机体生成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热加工在乳品工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杀死乳中的致病菌,降低菌落总数延长货架期,但同时也会导致乳中的蛋白发生结构改变、活性损失等。乳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casein),乳清蛋白(whey)和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蛋白三大部分构成。酪蛋白组成相对简单,酪蛋白分子内拥有含多的脯氨酸,使其缺乏二级和三级结构,因而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乳清蛋白主要为球状的蛋白质,分子内存在较多的半胱氨酸和二硫键,加热会造成其空间结构展开、变性聚集等。乳清中除了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之外,还存在大量不为熟知的低丰度免疫活性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以不对称的形式随机分布在位于乳脂肪球三层膜结构上,主要为糖基化的蛋白,对其分子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乳清和乳脂肪球膜中含大量的低丰度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在保护婴幼儿上呼吸道、肠道健康,促进先天免疫和认知发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这些低丰度蛋白质在工业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的生物活性对提高乳品质量以及保障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市面上常见的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产品及其主要配料WPC等,并对其中以乳铁和免疫球蛋白为代表的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产品中几乎不含乳铁和免疫球蛋白。本研究围绕找出乳粉生产过程中导致活性蛋白组分损失的关键点,同时揭示乳中低丰度乳蛋白组分在工业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和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乳粉的生产工艺,利用LC-MS/MS蛋白质组学和酶联免疫方法(ELISA)追踪了乳清蛋白组在整个乳粉生产工艺中的变化情况,包括鲜牛乳、热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及最终到乳粉成品,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了这些热损失的乳清蛋白的生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条件下得到的乳粉成品中几乎检测不到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LTF)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O);通过质谱技术在牛乳清样品中一共鉴定到391种蛋白,其中89种蛋白普遍存在于5组样品中,在鲜乳中一共鉴定出161种蛋白,浓缩和喷雾干燥没有导致乳清蛋白组发生显着变化,而热处理后蛋白种类蛋白下降至128种,同时其他蛋白丰度也出现了显着下降。由此,得出结论:乳粉加工中活性蛋白损失主要发生在杀菌阶段(92℃-15 s),而单纯的浓缩工艺(55±2℃,0.08 MPa)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85℃)不会对乳中这些活性蛋白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研究其他杀菌工艺对乳清蛋白造成的分子结构改性和热变性程度,本章实验以鲜乳为对照,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杀菌工艺对乳中乳清蛋白质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包括低温长时(63℃-30 min,LTLT)、高温短时(72℃-15 s,HTST)巴氏杀菌,延长货架期处理(125℃-5 s,ESL),超高温瞬时灭菌(135℃-5 s,UHT)和上一章节通过系列单元操作制备的乳粉成品(S)。本研究分别采用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和LC-MS手段研究了乳清中的低丰度蛋白变化和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乳糖糖基化程度。结果表明对比鲜乳,ESL,UHT和乳粉成品中低丰度乳清蛋白的种类和丰度均发生显着下降,而乳清相中乳脂肪球膜蛋白以及酪蛋白组分的丰度明显升高,α-LA和β-LG蛋白结构上均加上1-2个乳糖分子,发生了乳糖糖基化,两种巴氏杀菌处理也降低了部分乳清蛋白的种类及丰度,但是没有造成乳糖糖基化。最后,利用ELISA等方法对乳清中的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XO酶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可保留~70%的Ig G,~50%的LTF和XO,~30%的Ig A和Ig M,而其他形式的高强度热处理后导致活性蛋白完全损失,验证了本论文上一章的实验结果。此外,两种巴氏杀菌对活性蛋白的保留效果并不完全相同,HTST处理后,LTF的保留率高于Ig G;而LTLT处理后,Ig G和XO保留率高于LTF。最后,通过将ELISA测定LTF的结果和质谱鉴定到的LTF丰度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从而利用ELISA进一步验证了Label-free蛋白组在研究热加工过程中乳蛋白变化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鉴于高强度热处理对乳清蛋白造成的热变性,而巴氏杀菌则能相对较好地保留乳中的活性蛋白。该论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非热杀菌(紫外辐射和超声处理)和不同强度的巴氏杀菌处理(63℃-30 min,72℃-15 s,85℃-5 min)对乳清蛋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紫外辐射(4500 J/L)和超声(60 W,6 min)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乳中的菌落总数,达到5log10的降低。同时,Label-free蛋白质组结果显示,紫外处理可以保留乳中的全部乳清蛋白组分,低强度巴氏杀菌和超声处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蛋白变性;而高强度巴氏杀菌则会导致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乳清蛋白受到损伤,如LTF、乳过氧化物酶(LPO)、补体蛋白、免疫球蛋白等。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显示这些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间质中,涉及细胞代谢、免疫应答和生物催化等功能。最后利用ELISA等方法对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与蛋白质组的结果相一致。超声处理不仅可以减少乳中的微生物,还可以有效减小乳脂肪球的尺寸大小,从而起到均质牛乳的作用。均质处理是乳品工业中重要的单元操作,现阶段剪切均质工业上是常见的均质方式。剪切均质在减小乳脂肪球的同时,也可能会损失乳脂肪球膜蛋白并改变源于乳中脂类的风味物质。本章节对比了工业常用的剪切均质和新型超声均质对乳脂肪球膜蛋白和乳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均质效果随超声强度(功率和时间)的增强而升高,且40℃条件下的超声均质效果优于常温条件(25℃)。40℃条件下,35 k J/L超声处理可以实现与常规剪切均质类似的均质效果(其乳脂肪球尺寸大小分布均在1μm左右)。在类似的均质效果下,超声可以更好的保留乳脂肪球膜蛋白的完整性(超声均质后乳脂肪球膜蛋白种类和丰度均高于剪切均质,更加接近于生牛乳)。均质在减小乳脂肪球体积的同时,造成其比表面积增大,从而会导致乳中的其他蛋白质吸附在新形成的乳脂肪球膜表面,而电泳结果显示吸附的蛋白组分主要以酪蛋白为主。此外,剪切均质和超声均质均改变了牛乳中的风味物质,其中游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升高,比如丁酸、己酸、和辛酸等,柠檬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分别在剪切均质和超声均质后均有所升高。本论文揭示了传统乳粉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是导致活性蛋白损失的关键步骤,而非热处理可以较好的保留这些活性蛋白,因此本论文最后分别利用传统热处理和新型非热处理工艺对牛乳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制粉,并对其中活性蛋白保留以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包括溶解度,色度,微观结构,和挥发性组分等。结果显示,适当强度的紫外和超声处理均可以实现与热处理相当的杀菌效果;相比热处理和紫外处理,超声可以提高乳粉的溶解度和亮度,这可能与超声附带的均质效果相关。同时,扫描电镜结果也显示经过超声处理的乳粉在粒度上明显小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此外,超声处理和紫外处理均保留了高达90%的乳铁蛋白和50%以上的免疫球蛋白。对比鲜乳,紫外处理没有引起全脂乳粉中明显的蛋白氧化,而热处理显着增加了乳中丙二醛和蛋白羰基的含量。GC-MS结果显示,牛乳中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酸类,醛类和酮类为主,其中经过热处理以后,乳中的酸类物质减少,醛类物质增多,但是非热处理则同时增加了其中的酸类物质和醛类物质,且超声处理组中的短链脂肪酸高于紫外处理组,这可能是超声处理更有利于促进乳中的内源性脂肪酶水解乳脂肪球核心中的甘油三酯引起的。
马良[2](2021)在《典型调理菜肴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调理菜肴加工和贮藏环节中,其体系内部持续进行的生化反应易导致品质下降,极大地限制了调理菜肴的品质和货架期。尽管传统杀菌技术(高压蒸汽)有效保证了调理菜肴的微生物安全,但易对调理菜肴色泽、风味和质构等品质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针对使用传统杀菌技术易造成调理菜肴品质下降的缺陷,本文开发绿色物理杀菌技术(射频)与生物抑菌剂(ε-聚赖氨酸)和化学抑菌剂(纳米氧化锌)协同的新型温和杀菌技术,以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单品(食用菌,茄果蔬菜,禽肉)为切入点,探讨其适用性。在基于单品生鲜调理菜肴的基础上,制备典型单组分熟制调理菜肴(煎鸡胸肉)和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宫保鸡丁和蘑菇炒鸡),系统对比了新型温和杀菌技术和传统高压蒸汽杀菌技术对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杀菌效果和色、香、味等品质的影响,阐明了相关机理并建立货架期模型,旨在为调理菜肴工业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食品加工、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从大肠杆菌的残菌量、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漏量等评价指标着手,研究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处理的杀菌效果,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杀菌机理进行分析,筛选出最优杀菌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射频与ε-聚赖氨酸和纳米氧化锌协同处理导致大肠杆菌结构破坏程度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量加大,细胞损伤程度加剧,协同作用提高了杀菌效率。对杀菌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对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和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动力学拟合的相关系数和模型评价参数更高,其拟合效果和准确度高于一级动力学模型和Weibull模型。根据实验结果所确立的后续实验参数为:极板间距20 mm,杀菌时间20min或30 min,ε-聚赖氨酸浓度0.25 g/kg,纳米氧化锌浓度0.04 g/kg。其次,采用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技术对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调理蛹虫草(食用菌类)、调理青椒(茄果蔬菜类)和调理鸡胸肉(禽肉类)进行杀菌处理,研究杀菌后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菌落总数、质构、色泽、虫草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杀菌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协同抑菌剂的杀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射频或单独使用抑菌剂,且对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色泽、质构、虫草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等品质的影响较小。射频协同抑菌剂杀菌对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穿透深度均远大于菜肴本身的厚度,可以满足杀菌要求。再次,在生鲜调理菜肴的研究基础上,制作典型单组分熟制调理菜肴煎鸡胸肉,对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杀菌后煎鸡胸肉的品质变化规律,并结合电子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不同杀菌处理导致的品质变化机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过程中煎鸡胸肉温度呈现均匀分布,穿透深度(59.13~66.29 cm)远大于煎鸡胸肉包装厚度,无边角效应。与传统高压蒸汽杀菌技术对比,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较好地保持了煎鸡胸肉的色泽、质构和滋味等品质。而传统高压蒸汽杀菌不仅导致煎鸡胸肉鲜味值降幅高达33.45%,还严重破坏其肌原纤维紧实的网状结构,这可能是传统高压蒸汽杀菌技术导致煎鸡胸肉滋味和质构下降的主要原因。第四,制备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宫保鸡丁,研究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其适应性和品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宫保鸡丁的微生物数量,且在杀菌过程中,宫保鸡丁温度均匀分布,无边角效应。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后,宫保鸡丁的风味与未杀菌样接近,而经传统高压蒸汽杀菌的宫保鸡丁其风味与未杀菌样和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引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增加18.82%~31.92%,而传统高压蒸汽杀菌导致其含量急剧增加95.68%。低场核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高压蒸汽处理对宫保鸡丁水质子的流动性和细胞结构破坏程度较大,而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较好地保持了水质子的流动性和水分分布。第五,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射频与ε-聚赖氨酸(0.20 g/kg)和纳米氧化锌(0.03g/kg)组成的复合抑菌剂协同杀菌技术对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蘑菇炒鸡进行杀菌处理,对其适用性和杀菌后的品质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提高了对蘑菇炒鸡菜肴的杀菌效率,通过缩短杀菌时间有效控制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积累,并降低了抗坏血酸的损失。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过程中蘑菇炒鸡温度均匀分布,无边角效应产生。蘑菇炒鸡挥发性成分中醛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较高,在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过程中,前者相对含量先增至32.65%后降至27.70%,后者总相对含量从22.83%降至14.38%,通过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阐明了高压蒸汽处理组的风味与未杀菌样差异较大的原因。最后,对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进行加速贮藏实验,建立基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的货架期模型,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对三种典型调理菜肴贮藏期间微生物数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协同抑菌剂杀菌可有效控制三种调理菜肴的微生物数量,在4℃冷藏270 d后菌落总数未超过最高限值。与传统高压蒸汽杀菌的菜肴相比,在贮藏期内,射频结合抑菌剂杀菌的三种调理菜肴品质与贮藏初期最接近。综合分析,射频协同抑菌剂杀菌能较好地保持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原有品质,可将其货架期有效延长至270 d,在180 d以内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品质最优。
闫继爱[3](2021)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及其结构域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全世界公认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可造成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同时,随着抗生素的滥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已进化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等多种耐药菌株。MRSA是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现代医疗保健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来取代过度使用的传统抗生素。近年来,针对MRSA等食源性病原菌迫切需要新型杀菌、控菌技术的研发。噬菌体裂解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菌剂。本文筛选了一株烈性的MRSA噬菌体,并根据其基因组序列构建表达噬菌体裂解酶及其各功能域,根据各功能域的酶学性质,深入研究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裂解酶及其功能域在食品及医药中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筛选鉴定:从食源性垃圾中筛选到一株烈性噬菌体Z,可裂解MRSA,其效价约105。透射电镜显示此噬菌体属于长尾噬菌体,尾长约200 nm,头部直径约80 nm。在平板上能够完全抑制宿主菌生长。通过测定和分析噬菌体Z的基因组序列,获得噬菌体裂解酶lysz基因,并成功构建含lysz基因的质粒p ET15b-LysZ,通过转化、诱导表达、分离纯化获得了裂解酶LysZ。该酶可裂解包括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在内的七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适温度为35oC,最适p H为6.0。LysZ是金属依赖型酶。LysZ的活性随着离子强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裂解酶LysZ在牛奶体系中的活性与牛奶组分NaCl(0.049%)。牛奶的低盐环境也会造成裂解酶失活,但在牛奶中加入NaCl后,LysZ活性恢复。2、牛奶体系中裂解酶活性与裂解域和结合域的相关性研究。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成功构建含egfp和cbdz基因的质粒p ET15b-EGFP-CBDz,通过转化、诱导表达、分离纯化获得了结合域EGFP-CBDz,此蛋白可以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结合的最适温度为30oC,最适p H为4.0,结合能力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高而升高。在牛奶中,随着牛奶中NaCl含量的升高,结合域结合MRSA活性增强。因此,裂解酶在低离子强度下活性较低,可能与结合域在此条件下与细胞壁结合能力较弱有关。噬菌体裂解酶裂解域CHAPLysZ也具有杀灭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的特性,其最适温度为40oC,最适p H为9.0。CHAPLysZ也属于金属依赖型酶。CHAPLysZ对离子强度高度敏感,与裂解酶相反,随着离子强度的升高,其活性逐渐降低。CHAPLysZ的活性不受牛奶组分NaCl和乳脂肪的影响,在不另外添加NaCl的全脂乳和脱脂乳中均可发挥其裂解活性,减少MRSA的污染。3、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在非酸性食品中应用策略的选择。研究了噬菌体裂解酶在不同盐含量肉制品中的杀菌能力,CHAPLysZ(0.4 nmol/cm2)和LysZ(0.4nmol/cm2)可分别用于新鲜猪肉和盐含量高达10%以上的腊肉中,4oC培养2 h均可分别将MRSA从104CFU/cm2降至0 CFU/cm2。在实际应用中针对非酸性食品中的盐含量不同可以根据LysZ和CHAPLysZ对离子强度的敏感性选择不同的抗菌剂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低盐食品中,可以使用CHAPLysZ,而高盐食品中可以选择LysZ。清除生产环境、设备上的生物膜可以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不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生成生物膜的能力各不相同,本文所用七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MRSA 2102生成的生物膜最不易被裂解酶或裂解域清除,其对甲氧西林的MIC高达128μg/m L。CHAPLysZ单独使用或者与甲氧西林联合去除生物膜的能力优于LysZ。0.05 n M CHAPLysZ联合32μg/m L的甲氧西林协同增效可清除约98%以上MRSA 2102形成的生物膜,这可能与裂解域的大小和裂解机理有关。裂解域可以通过生物膜内小孔隙进入生物膜内部,并不需要与细菌细胞壁结合即可发挥裂解作用。4、噬菌体裂解酶与裂解域可用于清除皮肤伤口上的MRSA,减少MRSA的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可减少由外伤感染带来的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1 nmol/cm2裂解酶LysZ可以促进小鼠伤口的愈合,作用一天可减少大约2.5 Log10 CFU的菌体,而裂解域CHAPLysZ仅减少0.4 Log10 CFU。可能是因为人体细胞液的离子强度较高,裂解酶LysZ更适合于应用于体内减少MRSA的污染。5、合成一种可以与MRSA细胞壁特异性结合的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此材料呈二维三角形状,平均水合粒径为72.32 nm,Zeta电位为-5.08 m V,在808 nm激光辐照下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效应,其升温速度和温度与材料浓度及激光功率成正比,此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影响细胞的活力。在含1×104MRSA的模拟体系中加入50μg/m L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分别接受NIR激光(808nm,1 W/cm2)辐照300 s,360 s,和420 s,可以分别使MRSA降低约1.2 Log10CFU,1.6 Log10CFU和3.1 Log10CFU,特异性杀灭MRSA。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可作为靶向蛋白特异性结合小鼠肺部感染的MRSA,通过光辐照靶向杀灭MRSA,减少其引起的肺部细菌感染,并减少由MRSA感染带来的炎症反应,促进机体的好转。
刘瑶瑶[4](2021)在《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光动力杀菌性能及其复合抗菌膜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水果和蔬菜富含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鲜切果蔬加工后暴露的外表面富含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繁殖,因此,由微生物污染鲜切果蔬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杀菌方法大多存在有毒物质残留、破坏食物营养成分等缺点。光动力杀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冷杀菌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杀菌方法的缺点。但传统光敏剂卟啉分子在激发态容易自淬灭从而降低杀菌效果。卟啉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以卟啉或金属卟啉作为有机桥联配体与金属离子/簇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材料,可有效避免卟啉在激发态下的自淬灭。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型光敏剂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对光动力杀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制备成复合抗菌膜用于鲜切水果抗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揭示了锆基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与其光动力过程中产生单线态氧能力之间的关系。选择四种不同拓扑结构(ftw,csq,shp和she)的锆基卟啉MOFs(MOF-525,MOF-545,PCN-223和PCN-224)作为模型,研究了MOFs的拓扑结构对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的影响。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表征证明了四种MOFs的成功制备。在水中产生单线态氧能力的顺序为MOF-545>MOF-525>PCN-224>PCN-223。通过对MOFs的拓扑结构分析,Zr4+上不同的配位基团会导致拓扑结构具有多样性,从而影响MOFs结构中卟啉活性位点间的距离和孔径。卟啉MOFs结构中每个Zr6O8簇连接的卟啉分子数越多、孔径越大、卟啉活性位点距离越远,越有利于单线态氧产生,为下一步光动力杀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进一步揭示了锆基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与其光动力杀菌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细菌体内单线态氧荧光染色、细菌外部形貌变化及平板涂布法比较了材料的光动力杀菌效果。四种材料光动力杀菌效果与单线态氧产生能力顺序一致(MOF-545>MOF-525>PCN-224>PCN-223)。当MOF-545的浓度在0.1 mg m L-1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分别可达99.7%、99.8%。由于在光动力杀菌过程中单线态氧是细菌致死的主要原因,卟啉MOFs的拓扑结构通过影响单线态氧的产生进而影响光动力杀菌效果。以上研究为设计合成新型具有优异光动力杀菌性能的MOFs作为光敏剂提供了指导。(3)制备了MOF-545与聚己内酯(PCL)共混的可降解复合抗菌膜,并用于鲜切苹果的抗菌。以PCL作为成膜基质,与具有最优杀菌性能的MOF-545混合制备不同MOF-545含量(3、5和10 wt%)的抗菌膜。对膜的拉伸性能、亲水性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MOF-545含量抗菌膜的光动力杀菌性能。PCL/MOF-545(10%)抗菌膜在光照条件下,可达到最优抗菌效果。将其用于包覆苹果,白光LED灯(100 m W cm-2)光照10 min,有效杀灭鲜切苹果中96.0%的微生物。苹果中无锆离子检出且膜中的MOF-545在使用后能保持稳定结构,证明该抗菌膜在7天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MOF-545与PCL混合制备成可降解复合抗菌膜应用于水果抗菌,拓宽了具有光动力杀菌性能的卟啉MOFs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杀菌方法。
佟臻,刘雪婷,陈金定,高彦祥[5](2022)在《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在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脉冲强光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脉冲强光技术的杀菌机理及其在果蔬、肉制品、乳制品、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效果,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以及脉冲强光使用的安全性。脉冲强光不仅能广泛杀灭多种致病菌而且基本不改变各类食品及食品包材的各项性质,在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保质期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脉冲强光与其他保鲜技术的耦合与单一保鲜技术相比在杀菌效果、感官品质、营养素含量的保留等方面也都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文为研究者进一步了解脉冲强光杀菌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郭志荣[6](2021)在《新型铜基金属氧化物纳米抗菌剂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飞速发展,食品工业产值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屡屡发生。在各类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由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占比最高。同时,因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导致的疾病也已成为危害我国公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严格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传统杀菌技术主要包括超高压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臭氧杀菌技术、脉冲电场杀菌、超声波杀菌技术。但这些传统的杀菌方法有其固有的缺陷。比如:国内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尚不成熟,未大规模投入食品工业生产;辐照杀菌成本较高、不方便操作、影响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系统的造价非常昂贵以及超声波杀菌技术面临适用范围窄、消毒不彻底、影响因素较多的问题。因此,研发新型高效的杀菌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锰酸铜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对致病菌杀灭活性研究采用水热以及超声辅助剥离的方法制备了锰酸铜纳米片(Cu Mn O2 NFs)抗菌剂,通过TEM、EDS、XRD、XPS、AFM等表征手段证实了Cu Mn O2 NFs的成功制备,TMB催化氧化实验以及荧光试验均证明该种新型纳米片抗菌剂拥有较高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引入近红外光后,溶液温度迅速升高,证明了该纳米抗菌剂可以充当良好的光热剂。通过平板涂布实验表明该纳米抗菌剂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均有优异的杀灭效果。活死细菌染色、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揭示抗菌机理是该纳米抗菌剂催化低浓度的H2O2产生细胞毒性的羟基自由基(·OH)对细胞膜产生氧化应激,进而破坏细胞膜,引入近红外光后,近红外光照产生的热量可协同·OH诱导细菌细胞膜破裂、内容物释放,最终使细菌灭活。Cu Mn O2NFs纳米抗菌剂的研发不仅能够高效杀灭食源性致病菌,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对于开发新型的食品器械杀菌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血红蛋白功能化铁酸铜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对致病菌杀灭活性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路线制备了一种基于血红蛋白修饰的多功能铁酸铜(Hb-CFNPs)纳米抗菌剂,SEM、TEM、FTIR、XRD、TGA、XPS和UV-vis等表征方法证实了Hb-CFNPs的成功制备,Hb-CFNPs的磁滞回线图证实了Hb-CFNPs很强的磁性。MB降解试验以及TMB显色试验证明了该纳米抗菌剂优良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Hb-CFNPs可以催化低浓度的H2O2产生大量的·OH,相较于未作任何修饰的CFNPs以及BSA-CFNPs,Hb的引入一方面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该纳米抗菌剂整体的催化活性。同时,该纳米抗菌剂拥有优良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此外,由于Hb-CFNPs具有优异的磁性,通过磁富集可以将光热效率提高约20倍,因此在很低的实验剂量(20μg/m L)下便可实现优异的杀菌效果。E.coli和S.aureus的抗菌试验表明,在光热以及芬顿催化反应产生的·OH的协同的作用下,Hb-CFNPs对两种细菌均表现出优异的杀灭效果。活死细菌染色、SEM技术以及GSH测定结果揭示抗菌机理是该纳米抗菌剂在低浓度的H2O2以及近红外光的照射下,细胞膜遭到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流,以及细菌细胞内的GSH被消耗从而导致防御机制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细菌死亡。Hb-CFNPs抗菌剂在应用于食品杀菌之后可以通过磁富集作用及时从食品体系分离出来,并不会造成食品基质的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婉妮[7](2021)在《铋基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食品中有害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清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食品在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等阶段都可能受到各种污染物的侵害,食源性疾病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有效去除食品中的污染物成为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而传统的污染物清除技术,由于设备造价高,耗能大或效果差等原因,逐渐无法满足生产者的生产需求。因此,研发低成本、高效、环保的处理清除食品污染物的新型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纳米材料由于大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而表现出明显优于其对应的传统材料的性质,给清除食品污染物技术的革新带来机遇。而铋基纳米材料由于其可调的化学形态,具有稳定性、吸附能力、光热转换能力和催化活性等多种优异的性能,很适合食品工业中主要污染物的清除。基于此,本论文根据食品中重金属和微生物两种污染物的特点,研发了一系列性能独特的铋基功能纳米材料,结合所研发纳米材料的优异吸附性能和光学特性,实现了对食品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和微生物的高效去除。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海胆状硫化铋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技术研究通过简单的硬模板结合多元醇工艺,制备出高质量海胆状硫化铋(Bi2S3)空心纳米吸附剂。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证明海胆状Bi2S3空心纳米粒子的成功合成。随后通过间歇实验研究吸附剂对Ag+的吸附随时间、溶液p H、温度和Ag+初始浓度的变化规律,对吸附过程进行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的评价。探究吸附剂在去除过程中结构组成的变化,明确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海胆状Bi2S3空心纳米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具有高吸附速率、大吸附容量(1172.25 mg/g)和p H广泛适用(0.4~8)的优势,可以快速有效地移除液态食品中的重金属Ag+,且不会对其他有益离子造成影响,在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芳樟醇/硫化铋复合纳米缓控释抗菌体系的构建及其杀菌性能研究利用海胆状Bi2S3空心纳米粒子的内部空腔,使用热敏相变材料十四醇(1-tetradecanol,TD)将天然抗菌剂芳樟醇(C10H18O,Linalool)载入其中,构建精确控制的抗菌纳米平台(TD/Linalool@Bi2S3复合纳米抗菌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证明该复合纳米抗菌体系的构建成功。随后对TD/Linalool@Bi2S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光热转换效率、不同温度下抗菌剂的释放以及抗菌剂的响应性缓控释分别进行评价。接着以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两种食源性细菌为代表模型,测定TD/Linalool@Bi2S3分别对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利用梯度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研究TD/Linalool@Bi2S3的杀菌效率,探究细菌死亡前后的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驱动下,TD/Linalool@Bi2S3复合纳米抗菌剂可有效将近红外能量转化为热能,同时有效释放Linalool,对食源性细菌具有快速有效的体外杀灭效果,在浓度分别为320μg/m L和360μg/m L时,可以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达100%的杀灭。此外,该抗菌剂具有低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安全快速地杀灭液态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可以达到92.87±5.67%,这种TD/Linalool@Bi2S3复合抗菌剂的研发可以为后续开发新型纳米抗菌剂和在食品微生物污染领域应用奠定了基础。(3)金纳米棒/硫化铋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研究通过中间层转化策略,硬模板结合多元醇的方法制备金@硫化铋(Au@Bi2S3)核壳纳米抗菌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证明其成功制备。对Au@Bi2S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和光热转换效率进行测定,采用多种探针对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行评价。随后测定TD/Linalool@Bi2S3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利用梯度稀释法和涂布平板法研究Au@Bi2S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杀菌效率。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驱动下,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同时这种典型的肖特基结构可以提高近红外光触发的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产生可观的RO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的光热/光动力抗菌性能,在浓度为140μg/m L和120μg/m L时可以实现彻底灭活。此外,细胞体外实验和小鼠体内实验证明了该纳米抗菌剂的低毒性、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液态食品中的食源性细菌,杀菌率达到98.34±6.74%,为解决食品污染物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与手段。
吴振[8](2021)在《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化及其增溶和控释β-胡萝卜素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亲性多糖基聚合物具有在水溶液中自聚集形成胶束的特性而逐渐成为食品脂溶性化合物增溶与控释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与医药领域关注胶束传递系统在消化道、血液及组织液中的热和pH响应及稳定性不同,其在食品中应用的前提是必须能够经受住加工处理的冲击,而大量研究表明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热或酸碱处理对食品中组分及聚集态结构有显着影响。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温度和pH影响两亲性多糖基聚合物胶束化及其增溶和控释食品脂溶性化合物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拓展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以β-胡萝卜素(βC)作为食品脂溶性化合物代表物,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温度和pH影响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SβG)胶束化的分子机制;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增溶与控释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研究了OSβG胶束化过程和温度、pH对OSβG胶束结构的影响,明确了相应的分子机制。(1)通过水-空气界面动态水接触角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解析,结果发现辛烯基琥珀酸改性使OSβG分子具有双亲性,且在OSβG胶束化过程中,辛烯基琥珀酸链并未完全定位到胶束疏水核,一部分辛烯基琥珀酸链伸向OSβG胶束表面,使得OSβG胶束表面的亲水性降低。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衍射(XRD)等仪器表征试验表明,OSβG胶束化由其分子中辛烯基琥珀酸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力所驱动,再通过这种疏水作用力和燕麦β-葡聚糖链之间的氢键协同维持其稳定的核-壳结构。(2)通过动态光散射(DLS)、1H NMR、芘标记荧光光谱、热力学参数(ΔG0agg、ΔH0agg和ΔS0agg)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技术,研究了温度(293-370 K)和pH(2.5-12.5)及其互作对OSβG胶束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pH为6.5时,OSβG胶束的粒径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而其表面电荷不断增加;温度为293 K时,随着pH的增加,粒径和表面电荷分别呈现“抛物线”型和“U”型变化趋势,峰值分别位于pH 8.5和pH 6.5;在各pH条件下,粒径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面电荷总体呈现增加趋势;随着pH增加其临界胶束浓度(CMC)逐渐增加,除了在pH 2.5时温度对CMC影响较小外,在其它各pH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其CMC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辛烯基琥珀酸链构成的疏水核紧凑性增加,而β-葡聚糖链构成的亲水壳骨架紧凑性降低;在酸性环境中,疏水核和亲水壳骨架紧凑性随pH值降低而增加;而在碱性环境中,则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OSβG胶束疏水核和亲水壳骨架紧凑性的变化是由焓和熵共同驱动的,且与辛烯基琥珀酸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β-葡聚糖链骨架内氢键及辛烯基琥珀酸链之间静电斥力的变化均密切相关。本研究明确了OSβG胶束化和温度/pH调控OSβG胶束,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pH对OSβG胶束的粒径和表面电荷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OSβG胶束在各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及其性能变化规律。(2)研究了OSβG胶束增溶β-胡萝卜素过程和温度、pH的影响,揭示了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增溶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1)通过测定荷载β-胡萝卜素前后OSβG胶束的水-空气界面动态水接触角和核磁共振氢谱变化,结果发现荷载β-胡萝卜素能够促进原自由辛烯基琥珀酸链定向排列,使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表面具有更强亲水性;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FT-IR、XRD、热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表征,结果发现OSβG胶束对β-胡萝卜素的增溶是由β-胡萝卜素分子与OSβG胶束的辛烯基琥珀酸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力所驱动,再依靠这种疏水作用力和β-葡聚糖链骨架间的氢键共同维持其稳定的结构,且β-胡萝卜素被封装在OSβG胶束疏水核内,而不是分散在其表面或外层;进一步通过动态光散射、表面张力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明确了OSβG胶束对β-胡萝卜素增溶过程的分子迁移规律:首先溶液中游离的β-胡萝卜素分子通过与散落在OSβG胶束表面的辛烯基琥珀酸链互作而被吸附到OSβG胶束表面,然后被吸附的β-胡萝卜素分子通过与OSβG胶束表面“未定位”的辛烯基琥珀酸链形成疏水作用力,从而被“拉入”OSβG胶束疏水核,同时辛烯基琥珀酸链完成定位,最终形成稳定的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拉曼光谱研究了温度(298-318 K)和pH(4.5-8.5)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中β-胡萝卜素异构化和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荷载条件下β-胡萝卜素均未发生异构化和氧化降解,说明OSβG胶束能够有效保护β-胡萝卜素。(3)通过测定β-胡萝卜素增溶量、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的表面亲水性、核疏水性、粒径和表面电荷,研究了温度(298-318 K)和pH(4.5-8.5)对OSβG胶束荷载β-胡萝卜素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β-胡萝卜素增溶量随温度和pH的变化均呈现“抛物线”型趋势,峰值分别位于308 K和pH7.5;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的粒径和绝对表面电荷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pH的增加,其粒径和绝对表面电荷均呈现“抛物线”型变化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和辛烯基琥珀酸链构成的疏水核紧凑性增强,而β-葡聚糖链构成的亲水壳骨架紧凑性降低;随着pH增加,二者紧凑性均降低。温度和pH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上述增溶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取决于温度和pH调控分子迁移、定位和作用力(疏水作用力、氢键和静电斥力等),进而改变其表面亲水性、核疏水性和核壳紧凑性。本研究揭示了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增溶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一方面,可帮助我们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pH对OSβG胶束增溶β-胡萝卜素进行调控,构建稳定的装载β-胡萝卜素胶束系统;另一方面,这将促进OSβG胶束对脂溶性化合物的有效增溶,有利于拓宽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3)研究了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不同温度(25-45℃)和pH(1.2-8.5)环境中的释放规律,揭示了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控释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1)采用体外半连续稳态胃肠道模拟研究了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对β-胡萝卜素的控释行为,7种经典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中β-胡萝卜素控释过程伴随着β-胡萝卜素扩散、OSβG胶束溶胀和侵蚀机制。(2)不同温度和pH释放试验表明,随着温度从25 oC增至45oC,β-胡萝卜素累计释放率逐渐增加;随着pH从1.2增至8.5,其呈现“U”型变化趋势;进一步通过7种经典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说明,在pH 1.2和4.5时,β-胡萝卜素释放机制为Fickian扩散和胶束侵蚀控制的共同作用机制,主要是由于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的辛烯基琥珀酸链羧基质子化引起的胶束收缩及其亲水壳骨架坍塌导致;在pH 6.8、7.4和8.5时,β-胡萝卜素释放机制为Fickian扩散和胶束溶胀控制的共同作用机制,主要是由于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的辛烯基琥珀酸链羧基脱质子化引起的胶束结构松弛导致。(3)进一步通过动态光散射、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了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在上述控释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再结合上述经典释放动力学模型,建立了β-胡萝卜素释放过程模型,即β-胡萝卜素分子需连续克服三层障碍才能完成整个迁移:首先,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体系的疏水作用力、氢键和静电作用力的平衡被打破,β-胡萝卜素分子逃离其疏水核,逐渐穿透其亲水壳骨架区域;其次,通过与分散液中自由态辛烯基琥珀酸链形成疏水作用力,依靠它的“运输作用”,β-胡萝卜素分子从胶束表面向分散液中迁移;最后,β-胡萝卜素分子穿过透析膜,完成从OSβG分散液向接收溶液的分子转运。本研究揭示了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控释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为环境温度和(或)pH触发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结构变化及其控释效果提供了全面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构建高效和稳定传递食品脂溶性化合物的多糖基胶束材料,最终促进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逐次递进,首先研究了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增溶和控释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以期拓宽OSβG胶束和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争取实现其在食品领域中的高效与稳定应用。
史长政[9](2021)在《根皮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机理及联合超声杀菌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根皮素(phloretin)是一种具有二氢查耳酮结构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根皮素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微生物通过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形成生物膜,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增强了致病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性。并且生物膜具有粘附作用,难以清除,增加了灭菌难度,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增加了难度。传统热杀菌会造成食品感官品质和热敏性营养物质的破坏,降低食品品质。开发高效、成本低的非热杀菌技术成为食品行业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研究探究了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形成生物膜的抑制效果及机制,并首次将根皮素与超声联合,构建了杀菌动力学模型研究协同杀菌效果,并在苹果汁杀菌中进行了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亚抑菌浓度的根皮素处理单增李斯特菌,探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21 μg/mL根皮素在37℃条件下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抑制率达到60%以上,能够明显的削弱生物膜的保护能力和粘附能力。处理后的生物膜厚度降低了2μm。(2)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反转录PCR(RT-qPCR)技术,对群感效应信号分子浓度,与群感效应相关的Lux S系统和agr(accessory gene regulator)系统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 μg/mL根皮素处理后信号分子AI-2(autoinducer-2)的浓度仅为对照组浓度的60%。通过RT-qPCR分析,与QS相关的Lux S系统基因转录水平降低了 50%,agr系统基因转录水平降低了 80%。(3)将根皮素与超声技术结合,构建杀菌动力学模型,分析协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700 W超声和300 μg/mL根皮素联合处理能够减少6.5 log CFU/mL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6.6 log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评价了超声与根皮素联合处理增效率,超声根皮素联合处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效果分别增效11.4%和6.9%。(4)将根皮素联合超声技术应用到苹果浊汁的杀菌中。试验发现,20 kHz声能够有效减少苹果浊汁的褐变。经过根皮素超声联合处理后37℃放置28天进行加速试验发现,联合处理的苹果浊汁未检测到目标微生物,通过分析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色值、不溶性固形物、透光率等理化指标,超声根皮素联合处理的苹果浊汁具有较高的感官品质。根皮素能有效地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破坏生物膜功能,并干扰群感效应,降低群感效应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另外,将根皮素与超声技术结合,能够有效的协同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苹果浊汁中应用延长了苹果浊汁的货架期。本研究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杀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根皮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樊丽华[10](2021)在《超声波协同热失活Bacillus subtilis芽孢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芽孢是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微生物污染源之一。近年来采用超声波与热联合的方式失活芽孢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声热结合方式对芽孢失活效果的影响上,缺乏关于声热联合失活芽孢机制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限制了该联合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鉴于此,本论文以Bacillus subtilis芽孢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超声波联合热(Thermosonication,TS)对芽孢的失活动力学展开,借助细胞微观结构分析、流式细胞仪结合PI/SYTO染料及蛋白质组学等手段,从细胞水平明确TS处理后芽孢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从分子水平挖掘TS作用于芽孢的靶点蛋白,探讨芽孢生物功能变化与蛋白差异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TS失活芽孢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TS对B.subtilis芽孢的作用效果及其失活动力学模型建立研究了不同超声波功率密度(6.7、13.3及20.0 W/m L)和温度(60、70及80℃)条件下TS处理对芽孢的作用效果及失活动力学,分析了温度、空化效应、芽孢自身结构以及聚集行为对芽孢失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TS失活芽孢起主要的作用,当温度为60℃和70℃时,TS失活芽孢效果微弱,其最大失活量仅达0.61 log;当温度为80℃时,TS失活芽孢的数量显着提高(P<0.05),最高达2.23 log。超声波和热单独作用于芽孢产生的最大失活量均小于1 log,且失活量之和远低于TS作用于芽孢产生的失活量,说明超声波和热在失活芽孢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通过TS处理过程中过氧化氢产生量测定发现,温度为80℃时过氧化氢产生量低于其在温度为60℃和70℃时的产生量,同时0.1 m M过氧化氢与80℃结合产生的芽孢失活量显着低于TS产生的芽孢失活量(P<0.01),表明声热之间的协同效应主要由机械效应与热协同产生,声化学效应贡献效力较小。不同温度下芽孢失活动力学曲线不同,温度为60℃和70℃时,曲线呈现延滞趋势;温度为80℃时,各超声波功率密度之间的芽孢失活动力学曲线均为两段式,分为快速杀菌期和延滞期,且能较好地用Log-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对TS处理过程中芽孢粒径测定发现,60℃和70℃下的芽孢产生聚集保护现象,从而增加自身对TS的抗性;80℃下的芽孢并未产生聚集保护,但芽孢衣和α/β型SASPs在芽孢的TS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2)TS失活芽孢的形态学机制采用电镜观察和表面特性分析手段,比较分析了TS处理(6.7 W/m L,80℃)对芽孢形态学结构、表面特性、抗逆性和密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TS处理后的芽孢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芽孢衣、皮质层、内膜及核内物质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芽孢外层结构的破坏会导致其表面性质发生改变,如疏水性、黏附力、Zeta电位绝对值等降低。TS处理后的芽孢在后续85℃和90℃下的失活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组芽孢在后续热处理中的失活量,表明TS处理后芽孢的热抗性下降。同时在后续热处理中TS处理组芽孢的吡啶-2,6-二羧酸(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DPA)释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组芽孢的释放量,说明芽孢内膜在TS处理过程中受损,从而加速后续热处理过程中DPA的释放,造成芽孢热抗性降低。另外,流式细胞术结合PI/SYTO16双染结果发现TS处理后部分芽孢内膜和皮质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且芽孢失活过程中涉及一个中间状态的细胞群,处于该状态的细胞内膜和皮质层部分受损。TS组芽孢悬浮液在海碘醇密度梯度分离液中形成三个芽孢分离层,对各个分离层中芽孢的活性和DPA含量分析可知,下分离层芽孢虽失活却仍保留DPA,表明内膜的崩溃发生在芽孢失活之后。上述结果表明TS不是通过内膜破裂杀死芽孢的,而是通过破坏芽孢结构或核内关键蛋白杀死芽孢的。(3)TS对芽孢的多分子靶点效应考察了TS作用后芽孢在萌发和出芽生长阶段的生长特性,分析了萌发阶段关键酶和受体蛋白的损伤对芽孢失活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出芽生长阶段DNA损伤和ATP合成等情况。TS处理组芽孢经密度梯度分离后,对下密度分离层中芽孢的萌发能力测定可知,TS处理后失活且保留DPA的芽孢在L-丙氨酸中仍具有萌发能力,但其萌发能力低于未处理组芽孢,表明萌发相关蛋白受损。对受体依赖型的萌发能力测定发现,TS处理后的芽孢在L-valine诱导下的萌发能力高于在AGFK诱导下的萌发能力,说明萌发受体蛋白Ger A的受损程度低于萌发受体蛋白Ger B或Ger K。同时对非受体依赖型的萌发能力测定可知,TS处理后的芽孢萌发速率与未处理组芽孢相似,表明DPA释放通道蛋白Spo VA在TS处理过程中未被破坏。利用Ca-DPA孵育和溶菌酶恢复性培养基对TS处理后的芽孢进行人工恢复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后的TS处理组芽孢数目未显着增加(P<0.05),表明TS处理不是通过萌发受体蛋白和皮质层水解酶的损伤杀死芽孢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可知,TS处理组芽孢在萌发过程中芽孢核仍能扩张,表明TS处理后的芽孢可完成萌发进入出芽生长阶段。流式结果显示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SYTO16和PI信号值增加,说明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无法继续生长而失去活性。对芽孢出芽生长阶段中重要物质DNA的研究发现,TS处理组芽孢产生突变体的比例低于5%,说明TS处理未破坏芽孢的DNA。然而,TS处理组芽孢在生长过程中的ATP积累量显着低于未处理组(P<0.05),表明TS处理对合成ATP的相关酶或通路造成不可逆损伤。由此可知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因出芽生长被阻断而失活。(4)TS对芽孢生长代谢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调控采用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对TS处理前后芽孢中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显着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进一步剖析TS作用下芽孢的生物学功能变化和蛋白差异表达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芽孢失活的可能性机制。蛋白定量结果显示在TS处理组芽孢中共鉴定167个显着差异蛋白(Fold change>1.2、Fold change<0.83和P<0.05)。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TS处理组芽孢显着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能量的产生与转化、翻译、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转化等代谢过程。对生物学功能变化和蛋白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处理通过下调果糖-二磷酸醛缩酶、戊二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关键限制酶的表达来抑制糖酵解、TCA及氧化磷酸化等一系列生化过程,阻断了能量产生与转化;芽孢中Ado Met合成酶、I型谷氨酸-氨连接酶等相关蛋白在TS处理后下调,阻碍了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等过程;同时参与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等过程的结合蛋白Hfq、起始因子IF-3、延长因子P等相关蛋白下调,阻断了信号肽和分子伴侣蛋白的合成,导致信号转导受到抑制,Dna K-Dna J-Grp E等热休克应答系统被破坏。尽管芽孢萌发后会调动与自身防御机制相关的蛋白质大量表达,如肽酰丙基顺反异构酶(PPI)上调,来修复损伤并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但因能量供应不足或核心蛋白的合成能力有限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损伤修复。最终使处于出芽生长阶段的TS处理组芽孢因代谢异常而无法出芽生长,最终死亡。
二、紫外杀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杀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牛乳粉加工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组分损失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乳和乳粉简介 |
1.1.1 乳中的蛋白质 |
1.1.2 酪蛋白 |
1.1.3 乳清蛋白 |
1.1.4 乳脂肪球膜蛋白 |
1.1.5 乳中的低丰度蛋白 |
1.2 现代乳品加工工艺 |
1.2.1 热杀菌技术 |
1.2.2 非热杀菌技术 |
1.2.3 乳蛋白在工业加工中的变化 |
1.3 牛乳与生命早期健康 |
1.4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4.1 蛋白质组学定义和研究内容 |
1.4.2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鉴定和定量技术 |
1.4.3 生物信息学 |
1.5 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6.1 立体背景和研究意义 |
1.6.2 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喷雾干燥制粉过程对活性乳清蛋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市售样品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 |
2.3.2 生牛乳收集及热处理 |
2.3.3 牛乳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分离及乳清蛋白浓度测定 |
2.3.4 牛乳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测定 |
2.3.5 脱脂乳蛋白质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 |
2.3.6 FASP法蛋白酶解 |
2.3.7 LC-MS/MS质谱鉴定 |
2.3.8 ELISA法测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LTF)浓度 |
2.3.9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婴幼儿配方乳及WPC原料中活性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对比 |
2.4.2 制粉工艺对乳中蛋白和未变性乳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3 蛋白种类、差异蛋白GO(基因本体论)功能和KEGG通路 |
2.4.4 乳清蛋白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2.4.5 蛋白丰度显着差异乳清蛋白功能 |
2.4.6 牛乳中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保留率 |
2.4.7 蛋白质组学与ELISA结果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清蛋白在不同形式的热处理中的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生牛乳收集及热处理 |
3.3.2 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分离及浓度测定 |
3.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3.4 乳清蛋白糖基化程度鉴定(LC-MS) |
3.3.5 FASP法蛋白质酶解 |
3.3.6 LC-MS/MS质谱鉴定 |
3.3.7 乳中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活性保留测定 |
3.3.8 黄嘌呤氧化酶活测定 |
3.3.9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处理方式对高丰度乳清蛋白组成和未变性乳清蛋白浓度的影响 |
3.4.2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低丰度乳清蛋白组成的影响 |
3.4.3 不同热处理对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
3.4.4 通过ELISA测定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 |
3.4.5 不同热处理对乳清蛋白乳糖糖基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热处理工艺的研发及其对活性乳清蛋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生牛乳收集及巴氏杀菌热处理 |
4.3.2 牛乳的紫外和超声处理工艺 |
4.3.3 乳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
4.3.4 超高速离心分离未变性乳清蛋白及其含量测定(BCA) |
4.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4.3.6 FASP法蛋白酶解 |
4.3.7 LC-MS/MS质谱鉴定 |
4.3.8 ELISA测定乳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和乳铁蛋白含量 |
4.3.9 乳过氧化物酶活(LPO)测定 |
4.3.10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非热杀菌方式对乳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工艺对未变性乳清蛋白浓度以及高丰度乳清蛋白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工艺对低丰度乳清蛋白组分的影响 |
4.4.4 过氧化物酶、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含量测定以及与质谱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和剪切均质对乳脂肪球膜蛋白和乳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牛乳的均质和超声处理 |
5.3.2 乳脂肪球粒径的测定 |
5.3.3 乳脂肪球膜蛋白的分离 |
5.3.4 SDS-PAGE |
5.3.5 FASP蛋白质酶解 |
5.3.6 LC-MS/MS质谱鉴定 |
5.3.7 GC-MS挥发性组分分析 |
5.3.8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均质条件对乳脂肪球尺寸大小分布的影响 |
5.4.2 均质方式对MFGM蛋白的影响 |
5.4.3 均质方式对低丰度MFGM蛋白组的影响 |
5.4.4 均质方式对牛乳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热杀菌对全脂乳粉理化性质及挥发性组分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牛乳杀菌处理 |
6.3.2 牛乳中微生物数量测定 |
6.3.3 喷雾干燥法制备乳粉 |
6.3.4 乳粉溶解度、色度及微观结果观察 |
6.3.5 溶解后牛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含量测定和乳清蛋白质电泳 |
6.3.6 蛋白氧化测定(巯基和羰基含量测定) |
6.3.7 脂肪氧化(TBARS值)测定 |
6.3.8 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和黄嘌呤氧化酶(XO)酶活测定 |
6.3.9 GC-MS测定乳中的挥发性组分 |
6.3.10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杀菌方式对乳中微生物的影响 |
6.4.2 乳粉溶解度和色度变化 |
6.4.3 乳粉微观结构表征 |
6.4.4 复原乳乳清蛋白含量和蛋白类型 |
6.4.5 不同杀菌方式对乳粉中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6.4.6 乳粉中蛋白和脂肪氧化情况 |
6.4.7 乳粉复溶后挥发性组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质谱鉴定出的蛋白Uniprot ID和英文全称 |
附录 B: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标准曲线 |
附录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典型调理菜肴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调理菜肴及其发展概况 |
1.1.1 调理菜肴概况 |
1.1.2 调理菜肴的优点 |
1.1.3 我国调理菜肴行业存在的问题 |
1.1.4 我国调理菜肴未来的发展方向 |
1.2 调理菜肴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新型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3 射频杀菌及研究进展 |
1.3.1 射频概述 |
1.3.2 射频杀菌机理 |
1.3.3 介电性质和穿透深度 |
1.3.4 射频技术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进展 |
1.4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及研究进展 |
1.4.1 ε-聚赖氨酸概述 |
1.4.2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 |
1.4.3 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
1.5 纳米氧化锌抑菌机理及研究进展 |
1.5.1 纳米氧化锌概述 |
1.5.2 纳米氧化锌抑菌机理 |
1.5.3 纳米氧化锌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
1.6 调理菜肴温和杀菌技术 |
1.7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机理研究及杀菌动力学模型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抑菌剂的制备 |
2.3.2 大肠杆菌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2.3.3 杀菌方案 |
2.3.4 测定方法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
2.4.2 单独射频处理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
2.4.3 单独射频处理对大肠杆菌形态的影响 |
2.4.4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
2.4.5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对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6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对大肠杆菌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量的影响 |
2.4.7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 |
2.4.8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处理对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模型建立及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处理对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抑菌剂的制备 |
3.3.3 杀菌方案 |
3.3.4 测定方法 |
3.3.5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杀菌条件对调理蛹虫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
3.4.2 不同杀菌条件对调理青椒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
3.4.3 不同杀菌条件对调理鸡胸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
3.4.4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菌落总数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处理对典型单组分熟制调理菜肴煎鸡胸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煎鸡胸肉的制备 |
4.3.2 煎鸡胸肉的杀菌处理 |
4.3.3 杀菌温度均匀性的测定 |
4.3.4 煎鸡胸肉介电性质的测定 |
4.3.5 杀菌后煎鸡胸肉菌落总数的测定 |
4.3.6 杀菌后煎鸡胸肉色泽的测定 |
4.3.7 杀菌后煎鸡胸肉质构的测定 |
4.3.8 杀菌后煎鸡胸肉TBARS含量的测定 |
4.3.9 杀菌后煎鸡胸肉电子舌的测定 |
4.3.10 杀菌后肌原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11 杀菌后煎鸡胸肉的感官评价 |
4.3.12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的温度均匀性 |
4.4.2 不同温度下煎鸡胸肉的介电性质和穿透深度 |
4.4.3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
4.4.4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色泽的影响 |
4.4.5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质构的影响 |
4.4.6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TBARS含量的影响 |
4.4.7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滋味影响的电子舌分析 |
4.4.8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9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感官评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处理对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宫保鸡丁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宫保鸡丁的制备 |
5.3.2 宫保鸡丁的杀菌处理 |
5.3.3 杀菌温度均匀性的测定 |
5.3.4 杀菌后宫保鸡丁菌落总数的测定 |
5.3.5 杀菌后宫保鸡丁质构的测定 |
5.3.6 杀菌后宫保鸡丁TBARS含量的测定 |
5.3.7 杀菌后宫保鸡丁水分分布及磁共振成像的测定 |
5.3.8 杀菌后宫保鸡丁电子鼻的测定 |
5.3.9 杀菌后宫保鸡丁的感官评价 |
5.3.10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的温度均匀性 |
5.4.2 杀菌后宫保鸡丁的菌落总数 |
5.4.3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质构的影响 |
5.4.4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TBARS含量的影响 |
5.4.5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水分分布及状态的影响 |
5.4.6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风味影响的电子鼻分析 |
5.4.7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感官评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处理对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蘑菇炒鸡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蘑菇炒鸡的制备 |
6.3.2 蘑菇炒鸡的杀菌处理 |
6.3.3 抑菌剂的抑菌能力测定 |
6.3.4 杀菌后蘑菇炒鸡菌落总数的测定 |
6.3.5 杀菌后TBARS含量的测定 |
6.3.6 杀菌后青椒抗坏血酸的测定 |
6.3.7 杀菌温度均匀性的测定 |
6.3.8 杀菌后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6.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
6.3.10 杀菌后蘑菇炒鸡的感官评价 |
6.3.11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浓度抑菌剂的抑菌能力对比 |
6.4.2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菌落总数的影响 |
6.4.3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TBARS含量的影响 |
6.4.4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中青椒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6.4.5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的温度均匀性 |
6.4.6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6.4.7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后鸡肉肌原纤维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 |
6.4.8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感官评分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货架期模型与品质变化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原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制备 |
7.3.2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杀菌处理 |
7.3.3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加速贮藏实验 |
7.3.4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品质变化研究 |
7.3.5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TBARS含量的测定 |
7.3.6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的测定 |
7.3.7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期间感官评价的测定 |
7.3.8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基于TBARS含量的货架期模型 |
7.4.2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菌落总数的变化 |
7.4.3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TBARS含量的变化 |
7.4.4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感官评分的变化 |
7.4.5 基于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清单 |
附录B:本论文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
(3)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及其结构域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征 |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危害 |
1.1.3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及危害 |
1.2 噬菌体及噬菌体裂解酶 |
1.2.1 噬菌体 |
1.2.2 噬菌体裂解酶 |
1.3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筛选及其裂解酶的功能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菌株与质粒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剂配制 |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筛选及鉴定 |
2.3.2 噬菌体裂解酶LysZ的原核表达 |
2.3.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2.3.4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的制备 |
2.3.5 裂解酶LysZ酶活的测定 |
2.3.6 裂解酶LysZ最适温度的研究 |
2.3.7 裂解酶LysZ最适pH的研究 |
2.3.8 金属离子对裂解酶LysZ裂解活性的影响 |
2.3.9 离子强度对裂解酶LysZ裂解活性的影响 |
2.3.10 牛奶组分对裂解酶LysZ裂解活性的影响 |
2.3.11 牛奶体系中裂解酶LysZ的裂解活性 |
2.3.12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噬菌体的筛选 |
2.4.2 重组质粒p ET15b-LysZ的构建 |
2.4.3 裂解酶LysZ的表达及纯化 |
2.4.4 裂解酶LysZ的酶学性质 |
2.4.5 离子强度对裂解酶LysZ活性的影响 |
2.4.6 裂解酶LysZ在牛奶中的应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噬菌体裂解酶结合域和裂解域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重组质粒pET28a-EGFP-CBDz的构建 |
3.3.2 结合域EGFP-CBDz的表达与纯化 |
3.3.3 结合域EGFP-CBDz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 |
3.3.4 温度对结合域EGFP-CBDz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的影响 |
3.3.5 pH对结合域EGFP-CBDz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的影响 |
3.3.6 离子强度对结合域EGFP-CBDz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的影响 |
3.3.7 牛奶体系中结合域EGFP-CBDz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研究 |
3.3.8 重组质粒pET28a-CHAP的构建 |
3.3.9 裂解域CHAP_(LysZ)的表达纯化 |
3.3.10 裂解域CHAP_(LysZ)的裂解活性检测 |
3.3.11 裂解域CHAP_(LysZ)的酶学性质测定 |
3.3.12 裂解域CHAP_(LysZ)温度稳定性的研究 |
3.3.13 牛奶组分对裂解域CHAP_(LysZ)活性的影响及其在牛奶中的应用 |
3.3.14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结合域EGFP-CBDz酶学性质研究 |
3.4.2 基于牛奶体系中裂解酶结合域与MRSA的结合能力评价 |
3.4.3 重组质粒pET28a-CHAP的构建 |
3.4.4 裂解域CHAP_(LysZ)的表达纯化 |
3.4.5 裂解域CHAP_(LysZ)的酶学性质 |
3.4.6 基于牛奶体系中裂解域CHAP_(LysZ)控制MRSA污染能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噬菌体裂解酶及其裂解域在肉制品杀菌中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裂解酶LysZ和裂解域CHAP_(LysZ)对猪肉和腊肉的MRSA污染的削减能力评估 |
4.3.2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4.3.3 裂解酶LysZ和裂解域CHAP_(LysZ)对MRSA生物膜去除能力评估 |
4.3.4 裂解酶LysZ和裂解域CHAP_(LysZ)与抗生素协同对生物膜去除能力评估. |
4.3.5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裂解酶LysZ和裂解域CHAP_(LysZ)对鲜猪肉中MRSA的削减能力 |
4.4.2 裂解酶LysZ和裂解域CHAP_(LysZ)对鲜猪肉中MRSA的削减能力 |
4.4.3 裂解酶LysZ和裂解域CHAP_(LysZ)对MRSA生物膜的削减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噬菌体裂解酶及其裂解域在皮肤杀菌中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小鼠皮肤模型建立 |
5.3.2 实验分组及处理 |
5.3.3 血液白细胞检测 |
5.3.4 伤口MRSA计数 |
5.3.5 皮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 |
5.3.6 炎症因子酶联免疫反应试验 |
5.3.7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裂解酶和裂解域对皮肤损伤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
5.4.2 裂解酶和裂解域对皮肤损伤小鼠伤口组织的影响研究 |
5.4.3 裂解酶和裂解域对皮肤损伤小鼠伤口MRSA杀菌效果的研究 |
5.4.4 裂解酶和裂解域对皮肤损伤小鼠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的影响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噬菌体裂解酶结合域偶联金纳米颗粒制备与靶向杀菌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3 溶液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金纳米颗粒 Au@PEG-EGFP-CBDz 的制备 |
6.3.2 金纳米颗粒Au@PEG-COOH的表征 |
6.3.3 金纳米颗粒 Au@PEG-EGFP-CBDz 与 MRSA 的结合 |
6.3.4 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在模拟体系中对MRSA的杀灭效果研究 |
6.3.5 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对MRSA的体内杀灭作用研究 |
6.3.6 统计学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金纳米颗粒的表征 |
6.4.2 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在缓冲体系中对MRSA的杀灭效果研究 |
6.4.3 金纳米颗粒Au@PEG@EGFP-CBDz对小鼠细菌性感染的MRSA的杀灭效果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光动力杀菌性能及其复合抗菌膜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鲜切果蔬概述 |
1.1.1 污染果蔬的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危害 |
1.1.2 微生物控制方法 |
1.1.3 抗菌包装 |
1.2 光动力杀菌简介 |
1.2.1 光动力杀菌机理 |
1.2.2 光敏剂发展历程 |
1.2.3 光动力杀菌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3 卟啉金属有机骨架 |
1.3.1 卟啉 |
1.3.2 卟啉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分类 |
1.3.3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 |
1.3.4 拓扑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1.3.5 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应用 |
1.4 本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 |
2.2.4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稳定性测试 |
2.2.5 产单线态氧性能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表征 |
2.3.2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稳定性 |
2.3.3 MOFs和 TCPP产单线态氧性能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骨架光动力杀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培养基及菌液的配制 |
3.2.4 细菌体内的单线态氧检测 |
3.2.5 细菌形貌的观察 |
3.2.6 光动力杀菌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菌体内单线态氧的检测 |
3.3.2 单线态氧介导的杀菌机制 |
3.3.3 光动力杀菌性能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己内酯(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制备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制备 |
4.2.4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表征 |
4.2.5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抗菌性能测试 |
4.2.6 PCL/MOF复合抗菌膜在鲜切苹果中的抗菌应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制备与表征 |
4.3.2 PCL/MOF复合抗菌膜的光动力杀菌性能 |
4.3.3 鲜切苹果的抗菌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新型铜基金属氧化物纳米抗菌剂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源性致病菌概述 |
1.1.1 大肠杆菌及其危害 |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危害 |
1.1.3 感染致病菌引起的皮肤脓肿 |
1.2 食源性致病菌杀菌技术 |
1.2.1 超高压杀菌技术 |
1.2.2 臭氧杀菌技术 |
1.2.3 辐照杀菌技术 |
1.2.4 超声波杀菌技术 |
1.2.5 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
1.2.6 热杀菌技术 |
1.2.7 生物防腐技术 |
1.3 纳米杀菌技术 |
1.3.1 纳米杀菌技术机理 |
1.3.2 纳米材料光热杀菌 |
1.3.3 纳米材料模拟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锰酸铜纳米抗菌剂对致病菌的杀灭活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CuMnO_2 NFs的制备 |
2.2.2 CuMnO_2 NFs的表征 |
2.2.3 CuMnO_2 NFs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 |
2.2.4 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
2.2.5 CuMnO_2 NFs光热性能 |
2.2.6 食源性致病菌菌株培养 |
2.2.7 CuMnO_2 NFs抗菌活性 |
2.2.8 荧光活死细菌染色试验 |
2.2.9 细菌形态学观察试验 |
2.2.10 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uMnO_2 NFs的制备与表征 |
2.3.2 CuMnO_2 NFs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评价 |
2.3.3 CuMnO_2 NFs近红外光热性能评价 |
2.3.4 CuMnO_2 NFs抗菌活性评价 |
2.3.5 CuMn O_2 NFs光热杀菌机理探究 |
2.3.6 生物相容性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血红蛋白功能化铁酸铜纳米抗菌剂对致病菌的杀灭活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试剂和耗材 |
3.1.2 试验设备 |
3.1.3 溶液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Hb-CFNPs的制备 |
3.2.2 Hb-CFNPs的表征 |
3.2.3 Hb-CFNPs的光热性能 |
3.2.4 羟基自由基产生分析 |
3.2.5 谷胱甘肽消耗 |
3.2.6 抗菌性能实验 |
3.2.7 细菌形貌表征 |
3.2.8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3.2.9 溶血试验 |
3.2.10 体内抗菌活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b-CFNPs的制备与表征 |
3.3.2 Hb-CFNPs的近红外光热性能 |
3.3.3 Hb-CFNPs的催化性能 |
3.3.4 Hb-CFNPs对谷胱甘肽的消耗 |
3.3.5 Hb-CFNPs抗菌性能评价 |
3.3.6 细菌细胞形态学观察 |
3.3.7 Hb-CFNPs在牛奶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
3.3.8 细胞毒性和溶血试验 |
3.3.9 Hb-CFNPs体内抗菌活性评价 |
3.3.10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铋基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食品中有害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清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安全与食品污染物 |
1.1.1 食品安全概况 |
1.1.2 重金属污染在食品中的危害及现状 |
1.1.3 微生物污染在食品中的危害与现状 |
1.2 食品中重金属去除技术 |
1.2.1 吸附法 |
1.2.2 络合法 |
1.2.3 超声波法 |
1.2.4 膜分离法 |
1.3 食品中微生物去除技术 |
1.3.1 加热杀菌技术 |
1.3.2 辐照杀菌技术 |
1.3.3 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
1.3.4 超高压杀菌技术 |
1.3.5 冷等离子体杀菌技术 |
1.4 纳米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1 纳米吸附技术 |
1.4.2 纳米吸附剂的发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3 纳米杀菌技术 |
1.4.4 纳米杀菌剂的发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 铋基纳米材料 |
1.5.1 铋基纳米材料的概况和发展 |
1.5.2 硫化铋纳米材料的概况和发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胆状硫化铋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主要试剂 |
2.2.3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制备 |
2.2.4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表征 |
2.2.5 吸附动力学性能 |
2.2.6 吸附平衡等温线性能 |
2.2.7 吸附热力学性能 |
2.2.8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在液态食品中的吸附性能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合成与表征 |
2.3.2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评价 |
2.3.3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在不同pH下吸附效果 |
2.3.4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平衡吸附等温线 |
2.3.5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热力学评价 |
2.3.6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的吸附机理 |
2.3.7 海胆状Bi_2S_3空心纳米吸附剂在液态食品中的吸附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芳樟醇/硫化铋复合纳米缓控释抗菌体系的构建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主要试剂 |
3.2.3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制备 |
3.2.4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评价 |
3.2.5 芳樟醇的响应性释放评价 |
3.2.6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3.2.7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2.8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3.2.9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2.10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
3.2.11 MTT细胞毒性评价 |
3.2.12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3.2.13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在液态食品中的抗菌性能评价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合成及表征 |
3.3.2 芳樟醇的响应性释放评价 |
3.3.3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3.4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3.3.5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菌形态的影响 |
3.3.6 MTT细胞毒性评价 |
3.3.7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3.3.8 TD/Linalool@Bi_2S_3复合纳米抗菌剂在牛奶中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纳米棒/硫化铋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主要试剂 |
4.2.3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制备 |
4.2.4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评价 |
4.2.5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动力性能评价 |
4.2.6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4.2.7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4.2.8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2.9 MTT细胞毒性评价 |
4.2.10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4.2.11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在液态食品中的抗菌性能评价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合成及表征 |
4.3.2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热性能评价 |
4.3.3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光动力机理探究 |
4.3.4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4.3.5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评价 |
4.3.6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杀菌时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3.7 MTT细胞毒性评价 |
4.3.8 小鼠体内毒性评价 |
4.3.9 Au@Bi_2S_3核壳纳米抗菌剂在牛奶中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化及其增溶和控释β-胡萝卜素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英汉对照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
1.1.1 聚合物胶束概述及其形成机制 |
1.1.2 内外因子对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1.1.3 温度和pH对聚合物胶束在食品应用中的影响 |
1.2 疏水改性多糖(HMPs)及其自聚集胶束的研究进展 |
1.2.1 疏水改性多糖的合成 |
1.2.2 疏水改性多糖自聚集胶束的形成 |
1.2.3 疏水改性多糖及其自聚集胶束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
1.3 β-胡萝卜素(βC)胶束化的研究进展 |
1.3.1 β-胡萝卜素胶束化的意义 |
1.3.2 β-胡萝卜素胶束化的研究现状 |
1.3.3 荷载β-胡萝卜素聚合物胶束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研究的意义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OSβG、OSβG 胶束和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 胶束的制备方法 |
2.3.2 OSβG、OSβG 胶束和荷载 β-胡萝卜素 OSβG 胶束的结构表征方法 |
2.3.3 OSβG胶束的酸碱滴定试验及其p Ka测定 |
2.3.4 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制备的OSβG胶束表征方法 |
2.3.5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
2.3.6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定 |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OSβG胶束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2.4.2 OSβG胶束质子化与脱质子化过程分析 |
2.4.3 温度和pH对 OSβG胶束取代度的影响 |
2.4.4 温度和pH对 OSβG胶束表面张力的影响 |
2.4.5 温度和 pH对 OSβG胶束粒径、PDI和 Zeta电位的影响 |
2.4.6 温度和pD对 OSβG胶束核磁共振氢谱的影响 |
2.4.7 温度和pH对 OSβG胶束荧光光谱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
2.4.8 热力学结果与分析 |
2.4.9 小角X射线散射结果与分析 |
2.4.10 温度和pH调控OSβG胶束结构变化的分子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增溶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OSβG 胶束和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 胶束制备方法 |
3.3.2 β-胡萝卜素增溶量测定 |
3.3.3 OSβG胶束荷载β-胡萝卜素前后的结构表征方法 |
3.3.4 βC增溶过程中βC-OSβG-Ms粒径、电位、表面张力和构象测定 |
3.3.5 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制备的βC-OSβG-Ms表征方法 |
3.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OSβG胶束荷载β-胡萝卜素前后的结构解析 |
3.4.2 βC增溶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 |
3.4.3 温度和pH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中βC稳定性的影响 |
3.4.4 温度和pH对β-胡萝卜素增溶量的影响 |
3.4.5 温度和pH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
3.4.6 温度和pH对荷载β-胡萝卜素OSβG胶束核疏水性的影响 |
3.4.7 温度和pH对荷载 β-胡萝卜素 OSβG 胶束粒径和表面电荷的影响 |
3.4.8 温度和pH对 OSβG胶束增溶β-胡萝卜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控释β-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βC-OSβG-Ms制备方法 |
4.3.2 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条件下βC-OSβG-Ms控释试验方法 |
4.3.3 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βC-OSβG-Ms控释试验方法 |
4.3.4 βC控释过程中βC-OSβG-Ms粒径、电位和构象测定 |
4.3.5 βC-OSβG-Ms控释动力学评价方法 |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模拟胃肠道条件下βC-OSβG-Ms对 βC控释及其机制解析 |
4.4.2 温度和pH对 βC-OSβG-Ms控释βC的影响 |
4.4.3 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βC-OSβG-Ms对 βC控释的模型解析 |
4.4.4 βC控释过程表征及其分子机制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根皮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机理及联合超声杀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根皮素研究进展 |
1.1.1 根皮素概述 |
1.1.2 根皮素抑菌活性及机制 |
1.1.3 根皮素安全性及应用前景 |
1.2 生物膜与群感效应概述 |
1.2.1 生物膜形成 |
1.2.2 群感效应分类 |
1.2.3 生物膜控制 |
1.3 食品领域杀菌方式研究进展 |
1.3.1 热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3.2 非热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2.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2.1 试验菌种及材料 |
2.2.2 试验仪器设备 |
2.3 试验主要内容及方法 |
2.3.1 根皮素亚抑菌浓度选择 |
2.3.2 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定量 |
2.3.3 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粘附性评价 |
2.3.4 激光共聚焦测定 |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分析 |
2.4.1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 |
2.4.2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2.4.3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粘附性影响 |
2.4.4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膜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群感效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2.1 试验菌种及材料 |
3.2.2 试验仪器设备 |
3.3 试验主要内容及方法 |
3.3.1 AI-2浓度测定 |
3.3.2 Lux S系统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测定 |
3.3.3 agr系统转相关基因录水平测定 |
3.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AI-2浓度的影响 |
3.4.2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Lux S系统影响 |
3.4.3 亚抑菌浓度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agr系统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声结合根皮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2.1 试验菌种及材料 |
4.2.2 试验仪器设备 |
4.3 试验主要内容及方法 |
4.3.1 超声及根皮素处理 |
4.3.2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动力学 |
4.3.3 超声结合根皮素协同评价 |
4.3.4 激光共聚焦测定 |
4.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超声功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影响 |
4.4.2 根皮素浓度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影响 |
4.4.3 超声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动力学模型 |
4.4.4 根皮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动力学模型 |
4.4.5 超声结合根皮素杀菌协同作用分析 |
4.4.6 超声联合根皮素处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超声结合根皮素对苹果浊汁的灭菌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设备 |
5.3 试验主要内容及方法 |
5.3.1 苹果浊汁处理 |
5.3.2 苹果浊汁品质指标测定 |
5.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超声对苹果浊汁微生物及褐变的影响 |
5.4.2 根皮素对苹果浊汁微生物的影响 |
5.4.3 超声结合根皮素协同处理对苹果浊汁货架期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创新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10)超声波协同热失活Bacillus subtilis芽孢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菌芽孢 |
1.1.1 芽孢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
1.1.2 芽孢的生命周期 |
1.1.2.1 芽孢的生成 |
1.1.2.2 芽孢的萌发 |
1.2 芽孢在食品加工链中的分布及其危害 |
1.2.1 芽孢在食品加工链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1.2.1.1 芽孢在食品原材料中的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
1.2.1.2 芽孢在食品加工设备中的污染 |
1.2.2 芽孢引起的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 |
1.3 杀灭芽孢的方法与机制 |
1.3.1 热杀菌 |
1.3.2 超声波联合技术 |
1.3.2.1 超声波联合压强失活芽孢技术 |
1.3.2.2 超声波联合紫外、脉冲光失活芽孢技术 |
1.3.2.3 超声波联合杀菌剂失活芽孢技术 |
1.4 声热联合技术失活芽孢的研究现状 |
1.4.1 不同因素对声热联合技术失活芽孢的影响 |
1.4.1.1 声热组合方式 |
1.4.1.2 温度 |
1.4.1.3 芽孢种类 |
1.4.1.4 介质种类 |
1.4.2 声热联合技术失活芽孢动力学 |
1.4.3 声热联合失活芽孢的机制 |
1.5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TS对 B.subtilis芽孢的作用效果及其失活动力学模型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芽孢悬液制备 |
2.2.3.2 TS对芽孢进行处理 |
2.2.3.3 存活芽孢平板计数 |
2.2.3.4 动力学分析 |
2.2.3.5 模型拟合度比较 |
2.2.3.6 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 |
2.2.3.7 过氧化氢与热处理结合对芽孢的杀灭效果 |
2.2.3.8 粒径测定 |
2.2.3.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S对芽孢的失活效果 |
2.3.2 TS失活芽孢的动力学分析 |
2.3.3 声空化效应对TS杀芽孢的影响 |
2.3.4 细胞结构对TS杀芽孢的影响 |
2.3.5 聚集效应对TS杀芽孢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S失活芽孢的形态学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芽孢悬液制备 |
3.2.3.2 TS对芽孢悬浮液处理 |
3.2.3.3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3.2.3.4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
3.2.3.5 流式细胞仪分析 |
3.2.3.6 TS处理后芽孢生物学特性变化 |
3.2.3.7 TS处理后芽孢抗逆性变化 |
3.2.3.8 TS处理后芽孢平衡密度分离 |
3.2.3.9 各平衡密度分离层芽孢DPA释放情况 |
3.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S对芽孢结构的影响 |
3.3.2 TS处理后芽孢流式细胞分析 |
3.3.3 TS对芽孢表面性质的影响 |
3.3.4 TS对芽孢抗逆性的影响 |
3.3.5 TS处理后芽孢平衡密度梯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S失活芽孢的多分子靶点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芽孢悬液制备 |
4.2.3.2 TS对芽孢悬浮液处理 |
4.2.3.3 各分离层芽孢萌发能力测定 |
4.2.3.4 芽孢各受体类型萌发能力测定 |
4.2.3.5 TS处理组芽孢人工恢复培养 |
4.2.3.6 萌发后的芽孢各种生物特性的测定 |
4.2.3.7 萌发后的芽孢出芽生长活力的测定 |
4.2.3.8 芽孢核内蛋白变化测定 |
4.2.3.9 芽孢出芽生长阶段关键物质测定 |
4.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S对芽孢的萌发能力的影响 |
4.3.2 TS对芽孢的各类型萌发能力的影响 |
4.3.3 皮质层水解酶和萌发受体受损对芽孢失活的影响 |
4.3.4 TS处理组芽孢萌发后的活性变化 |
4.3.5 TS对芽孢核内蛋白的影响 |
4.3.6 TS对芽孢出芽生长阶段关键物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S对芽孢生长代谢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调控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芽孢悬液制备 |
5.2.3.2 TS对芽孢悬浮液处理 |
5.2.3.3 芽孢总蛋白的提取 |
5.2.3.4 芽孢总提取蛋白的质检 |
5.2.3.5 芽孢总提取蛋白酶解、iTRAQ标记及分离 |
5.2.3.6 芽孢总提取蛋白HPLC-MS/MS上样检测 |
5.2.3.7 下机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S处理后芽孢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5.3.2 芽孢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分析 |
5.3.3 能量的产生与转化 |
5.3.4 氨基酸合成与代谢 |
5.3.5 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合成 |
5.3.6 差异蛋白的代谢通路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紫外杀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牛乳粉加工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组分损失与控制研究[D]. 刘要卫. 江南大学, 2021
- [2]典型调理菜肴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D]. 马良. 江南大学, 2021(01)
- [3]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及其结构域的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D]. 闫继爱. 江南大学, 2021(01)
- [4]卟啉金属有机骨架的光动力杀菌性能及其复合抗菌膜应用研究[D]. 刘瑶瑶. 江南大学, 2021(01)
- [5]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在食品及包装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J]. 佟臻,刘雪婷,陈金定,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2022(02)
- [6]新型铜基金属氧化物纳米抗菌剂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活性研究[D]. 郭志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铋基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对食品中有害重金属和微生物的清除研究[D]. 王婉妮.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温度和pH影响OSβG胶束化及其增溶和控释β-胡萝卜素的机制研究[D]. 吴振. 西南大学, 2021(01)
- [9]根皮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机理及联合超声杀菌技术研究[D]. 史长政.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10]超声波协同热失活Bacillus subtilis芽孢的机制研究[D]. 樊丽华. 浙江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