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网络课件的制作

制图网络课件的制作

一、地图学网络课件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1)在《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许多学者和一线历史教师针对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研究和创立了符合历史课堂教学要求的历史教学资源,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动态地图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的教学媒介,是直观、具体、可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知识,对学生历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六个部分探讨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文献搜寻,分析其研究现状,叙述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汲取前人经验,介绍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历史动态地图相关概念界定,对历史动态地图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分析历史地图和历史动态地图名词概念,并总结历史动态地图分类和特点。第三部分为高中历史动态地图应用现状调查,根据所在实习学校的教师访谈记录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历史动态地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课堂实践中应用历史动态地图优势和不足。第四部分为高中历史应用动态地图的必要性与应用原则,该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分析应用动态地图的必要性与应用原则。第五部分为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该部分主要以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为例,从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和设计、课堂中如何应用等六个方面对历史动态地图教学策略进行系统阐述,探究其在教学中实践运用的有效方案。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概括总结,指出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优势,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利用历史动态地图进行历史事件的动态展示能够给学生营造直观历史场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着更为清楚地认识,可以提升学生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中要提高动态地图的利用率,使其成为新课改教学中的高效教学资源。

史依华[2](2021)在《2018年上海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研究》文中认为历史地图册是与历史教科书配套印发的历史辅助教材,是历史课程中的基本课程资源。随着统编版历史教科书投入使用,上海地区也在2018年出版了上海版历史地图册作为师生上课时的参考。新版历史地图册综合了上海地区一期、二期课改的先进经验和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材料选择、内容板块和使用方法上,更需要使用者的注意。所以本文以上海2018版历史地图册为研究对象,整理了2018版历史地图册的内容,希望通过整理分析和新旧对比认识到2018版历史地图册的特点和不同以往的使用方法,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地图册中包含的资源,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部分综合整理了历史地图册中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文字部分这三方面,并总结新版历史地图册的主要特点:历史地图注重内容丰富;历史图片强调真实可靠;文字部分指向能力培养。第二部分将2018年上海历史地图册与2006年上海版的排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字部分分别进行比较,并且结合历史地图册中的具体实例论述两版地图册的不同不仅仅在于内容的增减,在资源的功能上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三部分则是从历史课程标准、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以及上海历史新中考这三方面,分析2018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发展原因,并且认识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初中历史教师们的历史地图册使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总结在2018版地图册使用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教师对历史地图册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地图册的使用方式较为单一;使用上缺少编者指导等。第五部分则是根据前文的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使用历史地图册的一般方法和针对不同板块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建议。结语则是本文内容的总结,和对历史地图册发展的展望。

单冬姝[3](2020)在《基于Unity3D的初中地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加速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学习者对于学习资源的情景性、交互性、真实性以及动态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因传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交互性弱、动态感不足、难以创建逼真的虚拟场景等缺点,已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需求,许多一线教师以及课件开发者便将目光转移到虚拟现实技术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本身同时具备自然学科性质和社会学科性质,而自然地理部分的课程内容所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往往所跨时空尺度大,原有的二维教学资源难以多角度呈现其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失去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地理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Unity3D作为较为成熟的三维虚拟场景开发引擎,最大亮点在于它能够实现逼真的三维效果、用户交互功能灵活以及对硬件设备要求较低,因而可以利用Unity3D进行桌面级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制作,以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以及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景认知与学习理论、梅耶多媒体设计理论为指导,在初中地理课程及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的开发框架,并分析了制作过程与思路。在实践方面,笔者以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分层设色地形图》为例,介绍了使用Unity3D进行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过程。在应用方面,笔者以S中学为实践学校,开展了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的教学应用研究。研究表明,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具有比传统多媒体教学课件更好的应用效果。

孙建平,孙满英[4](2020)在《“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文中指出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两方面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探讨如何开展"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工作,如何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学模式,对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肖慧芳[5](2020)在《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困境研究 ——以昌吉市重点中学的教学实践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也在不断的深入,教师的历史教学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历史地图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也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去使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使用历史地图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历史,培养他们的时空观念,发散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近三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历史地图也是每年的考察重点之一。所以不管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应试方面,历史地图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常有意无意被忽视,应用情况堪忧。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困境,以笔者所在的昌吉市四所重点中学为调查对象,考察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其中的困境,提出解决的建议。全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类,然后对昌吉市教学实践中历史地图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第二部分通过研究调查,重点分析昌吉市历史地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困境;第三部分是对历史地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出改进建议。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等。通过以上各部分的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历史地图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有1、课时不足,2、历史地图资源来源困境,3、学生兴趣、能力因素,4、多数教师的重视程度和知识储备不足。针对历史地图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情况,提出建议,希望可以改善当地的历史教学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落实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改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崔天宇[6](2020)在《初中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广泛配发的教学辅助材料,历史地图册在中学历史教学里可以说是教科书以外获取最简便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应扮演重要角色。2016年开始使用的新版历史地图册编排合理、内容生动,对实际教学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却不高。本文在采访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的现状与运用的问题。了解前人对历史地图和历史地图册的研究成果和看法,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析了新版历史地图册的特点、功能、教学策略。以期对一线教师在历史地图册的运用上提供帮助。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本题的选题背景、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历史地图、历史地图集和历史地图册的区别与联系。对现行初中历史地图册的特点和分类做了简要阐述。第二部分分别从激发兴趣、史事理解、领土意识三方面对历史地图册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做了分析。第三部分通过问卷对历史地图册的使用现状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在历史地图册的整体和内容两个层次上,从课堂实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在历史地图册的内容教学策略里,分别从历史地图、其他内容(具象图和图表)与历史地图的结合两方面做了阐述。

张迪,刘绍堂,蒋瑞波,谢瑞[7](2019)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图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提出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要求,根据地图学学科特点,阐述了目前地图学课程传统教学现状,并结合河南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探讨了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地图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胡科[8](2016)在《数字关怀:台湾地区“数位学伴计划”的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运用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及个人之间的表现差异,形成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台湾地区称为“数位落差”。台湾地区为了缩减数位落差,推行了“数字偏乡关怀计划”,其中为了帮助偏乡孩童提升学业成效,自2006年推动了“偏乡地区中小学网络课业辅导服务计划”,以远程课业辅导的方式对偏远地区孩童进行帮助,简称“数位学伴计划”。数位学伴计划是由大学生通过网络辅导偏远地区中小学生,帮助弱势学童进行“学习”,并“陪伴”他们生活,以使参与的中小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提升学习及生活品质。缩减数位落差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及资源,还应该包含人文关怀,这也是研究该计划的意义所在。通过对该计划进行全貌性的调查研究,探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途径,进而发展数字关怀的理念。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数位学伴计划进行了研究。说明了数位学伴计划出台的背景、实施方式、理念等。本研究以社会地图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大学伴、小学伴、带班老师等参与主体在该计划中的“位置”与看法,并从政策、社会、价值三个面向构建大学社会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规划引导中体现的数字关怀“地图”。研究发现,相对于直接成绩提升的效果来说,对偏乡弱势学童的“陪伴”更为重要,参与计划的大学伴和小学伴获得了自我成长及社会关爱;在教学品质的管理上,“带班督导制”和“偕同教学机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该计划充分发挥了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引导大学社会参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相互补充,展现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此外,研究发现对于该计划的成效评估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陪伴”的各项成效指标需要进一步细化;存在大学伴招募不足、小学伴管理复杂、社会资源引导困难等问题。数位学伴计划以“人本”的核心精神与实施方式,体现了数字关怀的价值取向,在缩减数位落差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偏乡教育品质和弱势孩童生活质量。该计划将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为大陆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张晶[9](2014)在《知识地图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的形成,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和更新速度正在不断加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渠道也越来越广。然而,知识体系本身的快速扩张却并不能直接提高人们利用知识的效率。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科学研究,首先要做的都是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找到自己需要那一部分,而这项工作往往消耗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尽管可供利用的专业知识正在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和储存,但人们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实际上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更好的适应信息环境的变革,知识地图这种高效的知识组织和服务工具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图书情报学科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主题。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挖掘知识地图的本质和内涵出发,揭示知识地图的内在工作原理,以此为线索深入探究知识地图的构建和使用规律,剖析知识地图的用图目的,从而进一步指导基于知识地图的实践工作。本文以总分结构展开,关键内容包括知识地图基本概念的界定、知识地图的功能发挥、知识地图的构建模式以及以信息可视化为工作原理的知识地图绘制与应用。全文共附有图48幅,表9个。全文约14万字,共分为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知识地图是现代地图的一种继承和延伸,以地图信息传输和地图可视化这两种现代地图学核心理论为依据,知识地图可分为信息传输知识地图和可视化知识地图两个大类。前者以地图传输理论为工作原理,遵循制图者整理加工知识、绘制地图,用户阅读地图、获取知识的知识传递模式;后者以信息可视化为工作原理,实现了制图和用图的统一,不仅能够用来表达和传输知识,还能够充分调动和支持人的视觉思维,是可供个人学习和科研使用的有效工具。第2部分研究的是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应用问题。知识管理和知识结构表示是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主要应用方向。在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中,知识地图被用来实现特定的知识管理目标:知识识别、知识应用、知识评估、知识交流、知识开发、知识创造、知识宣传,这些也是知识地图具有的功能;另外,其承载的内容、应用层次以及图形形式都会对这些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要想合理应用知识地图,必须对以上各方面因素加以组合。本体是描述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用知识地图来表示本体,是为了清晰的、直观的表达传输知识结构,便于用户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通过综合采用列表、节点树、缩放、分屏、变形等多种技术手段,知识地图能够展示出类、实例、分类、多项继承、角色关系以及属性这些本体构成要素,从而达到知识结构表示的目的。第3部分研究的是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构建问题。信息传输知识地图可以按以下3种模式构建:“点”式构建、本体工程构建和本体联结构建,这3种模式分别对应着低程度、高程度以及更高程度的资源加工。“点”式构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整个构建流程需要经历项目筹备、知识提取、图形设计、知识链接4个主要阶段,这种构建模式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而采用本体工程模式构建知识地图则能够有效克服这些缺陷。在本体工程模式下,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被转化为一个领域本体的开发过程,领域知识的采集、概念及其关系的确定、本体的形式化描述、本体知识库的保存与图形表达是这种构建模式的关键步骤。本体联结构建是当前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最高级构建模式,指的是在多个相关领域本体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用知识地图来集中呈现这些单独的领域本体及其映射,从而解决由本体数量剧增引起的语义异质问题,实现跨本体的通信和互操作。第4部分研究的是可视化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应用。在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下,可视化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认知系统工具,而可视化知识地图则是在这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制和应用可视化知识地图,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视觉感知认知的优势,在抽象数据中发现新的知识。人与可视化知识地图之间的交互是认知的实现方式,这种交互包括在不同层次上执行的多种循环操作,以由低层到高层的顺序,分别为数据选择循环、导航探索循环、问题处理循环。第一种循环指的是以基础的手眼协调技巧为手段,在图形中选择和移动观察对象,这些操作能够用一些现有的定理和公式加以定量描述;第二种循环指的是人们在复杂的图形界面中寻找有效的解读路径,非隐喻图形界面中的导航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而多种焦点+上下文技术的应用则是实现这种导航的方法;最后的问题处理循环指的是人们形成与数据相关的猜想,并通过强化后的可视化操作来提炼这些猜想,也是分析数据、发现知识的视觉思维过程。针对这一重点内容,本文将视觉查询作为视觉思维的基本形式与基础手段,详细揭示了视觉模式查询的实现步骤,并探讨了寻路、推理、模式对比以及关联度分析这几种典型的视觉思维方式。第5部分是可视化知识地图的案例分析。知识组织是当前图书情报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为了把握国内学者在这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进展,本文从CNKI数据库中采集了以知识组织为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提取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选择gephi作为可视化工具,绘制共词网络图。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人机交互手段,分析和解读得到的共词网络图,发现“知识管理→信息组织→本体→知识组织系统”是国内学者们开展知识组织研究的主线,而知识组织系统则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对知识地图相关研究主题进行了展望。

张晶香[10](2012)在《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测量与地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文中认为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测量与地图学》课程建设为例,探讨地方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测量与地图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构建了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程传统教学手段;形成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二、地图学网络课件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图学网络课件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动态地图相关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地图
        (二)历史地图
        (三)历史动态地图
    二、历史动态地图的分类
        (一)根据历史动态地图制作软件划分
        (二)根据历史动态地图内容划分
        (三)根据历史动态地图表现形式划分
        (四)根据历史动态地图组合形式划分
    三、历史动态地图的特点
        (一)动态性
        (二)综合性
        (三)直观性
        (四)宏观性
        (五)对比性
第三章 高中历史动态地图应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历史动态地图的兴趣程度以及原因分析
        (二)学生对于历史动态地图的掌握情况分析
        (三)历史动态地图在课堂中应用情况分析
        (四)学生认为历史动态地图的重要程度分析
        (五)学生对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教学的建议分析
    三、关于高中历史动态地图实践应用的教师访谈
        (一)教师访谈记录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四、调查结论
        (一)学生对历史动态地图有浓厚兴趣
        (二)学生对于历史动态地图分析能力仍需加强
        (三)教师在课堂上历史动态地图使用频率低且制作能力不高
        (四)教师对于历史动态地图的理解分析能力不足
第四章 高中历史应用动态地图的必要性和应用原则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动态地图的必要性
        (一)落实课程改革,培养核心素养
        (二)讲解动态地图,提高学习能力
        (三)整合历史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二、高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动态地图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适合性原则
        (四)准确性原则
        (五)突出重点原则
第五章 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汲取专业知识,提升绘制能力
        (一)PPT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
        (二)FLASH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
        (三)AE历史动态地图的制作
    二、依据教材内容,精心研读设计
        (一)认真研读地图,挖掘隐含信息
        (二)立足教材内容,补充相关知识
        (三)结合动态地图,落实核心素养
    三、利用动态地图,吸引学生兴趣
        (一)动态地图导入,引入学习主题
        (二)联系时政热点,丰富地图内容
        (三)根据动态地图,开展情境教学
    四、运用历史知识,解读动态地图
        (一)细致研读地图,搜寻有效信息
        (二)把握地图主题,开展深入分析
    五、设置问题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一)利用动态地图,精心设计问题
        (二)强化师生互动,解读动态地图
        (三)开展小组探究,讨论问题本源
    六、巧用动态地图,解决历史习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2018年上海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的概况
    第一节 历史地图册的内容分类
    第二节 历史地图册的特点
第二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外观排版的变化
    第二节 历史地图的比较
    第三节 历史图片的比较
    第四节 文字部分的比较
第三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发展原因探寻
    第一节 实现课程标准的需要
    第二节 配合统编版教科书的需要
    第三节 符合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第四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使用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2018 版历史地图册使用情况问卷分析
    第二节 2018 版历史地图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2018 版上海初中历史地图册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使用历史地图册的一般策略
    第二节 使用历史地图册的内容策略
    第三节 对历史地图册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教版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Unity3D的初中地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要求
        1.1.2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融合创新的要求
        1.1.3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需求
    1.2 问题的提出
        1.2.1 初中地理“地球与地图”部分的教学内容复杂抽象
        1.2.2 初中地理的教学课件制作水平较低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虚拟现实技术
        2.1.2 Unity3D
        2.1.3 课件
    2.2 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虚拟现实技术在初中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2.5 相关理论基础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2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2.5.3 梅耶多媒体设计理论
3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初中地理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的调查研究
        3.1.1 访谈提纲设计
        3.1.2 调查结果分析
    3.2 初中生地理学习情况及虚拟现实技术接受度的调查研究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2.3 调查结果分析
4 初中地理虚拟现实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4.1 初中地理虚拟现实教学课件设计开发的框架及策略
    4.2 初中地理虚拟现实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4.2.1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分析
        4.2.2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制作三维课件的课程内容
    4.3 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开发案例
        4.3.1 需求分析
        4.3.2 逻辑设计
        4.3.3 详细设计
        4.3.4 工具选择
        4.3.5 课件开发
        4.3.6 测试评价
        4.3.7 项目发布
5 初中地理虚拟现实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1 基于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的教学案例设计
        5.1.1 教学内容分析
        5.1.2 学情分析
        5.1.3 教学目标
        5.1.4 教学重难点
        5.1.5 教学方法
        5.1.6 教学工具
        5.1.7 教学过程
        5.1.8 教学评价
    5.2 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的教学应用及效果分析
        5.2.1 教学实践环境的创设
        5.2.2 教学实践课程的安排
        5.2.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4 地理测试结果分析
        5.2.5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初中地理教师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访谈提纲
    附录二 初中生地理学习情况及虚拟现实技术接受度调查量表
    附录三 初一年级地理水平测试卷
    附录四 使用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学习后的调查问卷
    附录五 初中地理教师使用虚拟现实地理教学课件后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二、我校“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
    (三)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
三、“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建设相融合。
        1. 完善现有“地图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2.“地图学”双语课程微信公众号维护。
        3.“微助教”平台考勤和课堂测试评分。
    (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1. 专题教学模式。
        2. 编写中英文讲义。
    (三)双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环节的把握。
        1. 课前预习环节。
        2. 课堂教学环节。
        3. 课后辅导环节。
    (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语

(5)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困境研究 ——以昌吉市重点中学的教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地图概述与实际应用调查
    2.1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
    2.2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地图教学的要求
    2.3 昌吉市教学实践中历史地图的应用情况
3.历史地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困境分析
    3.1 课时不足
    3.2 历史地图资源来源困境
    3.3 学生兴趣、能力因素
    3.4 部分教师的重视程度与知识储备不足
4.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改进建议
    4.1 精心备课,有效融合文字与地图
    4.2 建立高中历史地图电子资源库
    4.3 鼓励学生参与和探索
    4.4 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地图加工再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6)初中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历史地图册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初中现行历史地图册的特点
    (三)历史地图册的内容分类
二、历史地图册的功能
    (一)以图入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图知史,促进学生的史事理解
    (三)以史冶情,树立学生的国家地缘意识
三、历史地图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现状与问题
    (一)历史地图册的使用现状
    (二)历史地图册在运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四、历史地图册的教学策略
    (一)历史地图册的整体教学策略
    (二)历史地图册内容的教学策略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图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地图学》课程理论框架与特点
2《地图学》课程教学现状
3 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3.1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3.2 教学方法改进
    3.3 加强实践教学
4 结语

(8)数字关怀:台湾地区“数位学伴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
        二、“冷硬件”与“热关怀”
        三、缩减数位落差理念的扩展
        四、台湾地区缩减数位落差的努力
    第二节 文献探讨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问题聚焦
        一、数位学伴计划如何实施
        二、数位学伴计划的价值取向
        三、如何发挥该数位学伴计划的效用
    第四节 理论基础:社会地图学
        一、社会地图学的概念
        二、社会地图学的绘制方法
        三、社会地图学的运用
第二章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第一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地图
        一、个案的选择
        二、研究地图
    第二节 研究策略与方法
        一、质性研究策略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调查实施
        一、实施的流程
        二、资料收集与处理
        三、研究伦理反思
第三章 数位学伴计划出台的背景
    第一节 台湾数位落差现状
        一、台湾数位落差调查
        二、“智慧台湾”的提出
    第二节 台湾数位偏乡关怀计划
        一、数位机会中心
        二、信息志工
        三、数位学伴
    第三节 台湾数位学伴计划出台
        一、数位学伴计划的缘起
        二、数位学伴发展历程
第四章 数位学伴计划的实施
    第一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理念
        一、关怀偏乡及弱势
        二、大学与企业社会责任
        三、社会安全网
        四、创造数字人文关怀
    第二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实施
        一、教学环境的建置
        二、大学伴的招募
        三、小学伴的选拔
    第三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教学品质管理
        一、完整的教育训练
        二、班级经营:带班督导制
        三、学习共同体:偕同教学机制
    第四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愿景
        一、“陪伴”精神与特色
        二、愿景与目标
第五章 基于社会地图学的访谈资料分析
    第一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社会地图
        一、社会地图学与数位学伴计划
        二、数位学伴计划的地图绘制
    第二节 访谈资料分析与讨论
        一、别样课辅形式
        二、数位学伴计划的初衷
        三、数位学伴计划的实施
        四、数位学伴计划面临的困难
    第三节 基于社会地图学的反思
        一、“社会情境”与“位置”理解
        二、“文本”与“互文性”
        三、“隐喻”与“再现”
        四、“空间”与“关系”
        五、“绘制”及“比较”
第六章 数位学伴计划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生活陪伴与学业成绩
        一、数位学伴计划的总体成效
        二、参与主体的期末满意度
    第二节 创造“分数”之外的数字关怀
        一、一个20岁的小学伴
        二、从小学伴长成了大学伴
        三、一起谱写生命故事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人本”的价值内涵
        二、生命是一个共同体
    第四节 大手拉小手的成长
        一、大、小学伴的需求与服务
        二、大小学伴的共同成长
    第五节 社会公义:数位安全网
        一、大学社会参与
        二、企业社会责任
        三、社会安全网
第七章 数字关怀:数位学伴计划的启示
    第一节 数位学伴计划与数字关怀
        一、政策面向-关怀
        二、社会面向-责任
        三、价值面向-人文
        四、参与主体-成长
    第二节 数位学伴计划的启示
        一、高校与偏远地区中小学的对口支持
        二、企业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责任
        三、搭建数位学伴公益平台,推进服务机制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数位学伴计划研究进度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Certification

(9)知识地图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论文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研究成果统计
        0.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0.2.3 研究现状的评析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主要创新点
1 地图学视角下的知识地图
    1.1 地图、地图学与知识地图
        1.1.1 知识地图与地图
        1.1.2 地图学与知识地图理论研究
    1.2 地图传输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地图
        1.2.1 地图传输理论与地图传输模型
        1.2.2 布鲁克斯的知识地图设想
        1.2.3 知识地图的基本工作原理
        1.2.4 早期知识地图定义的分析与评价
    1.3 地图可视化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地图
        1.3.1 地图可视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1.3.2 知识地图内涵的拓展
    1.4 知识地图的发展演变——基于Cartography Cube模型的分析
        1.4.1 Cartography Cube模型
        1.4.2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与可视化知识地图的共存
        1.4.3 知识地图的进化:从信息传输到可视化
    1.5 本章小结
2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应用
    2.1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整体应用框架
        2.1.1 应用范围的扩展
        2.1.2 应用领域的界定
    2.2 基于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知识管理
        2.2.1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功能与作用
        2.2.2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分类标准与分类体系
        2.2.3 面向知识管理目标的综合分类
    2.3 基于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本体表示
        2.3.1 本体、知识结构与知识地图
        2.3.2 知识地图的本体表示功能
        2.3.3 关键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构建
    3.1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点”式构建
        3.1.1 项目筹备
        3.1.2 知识提取
        3.1.3 图形设计与知识链接
        3.1.4 “点”式构建模式的局限
    3.2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本体工程构建
        3.2.1 领域本体构建的方法论
        3.2.2 领域知识的采集与分析
        3.2.3 概念及其关系的确定
        3.2.4 本体的编码、存储与图形表达
    3.3 信息传输知识地图的本体联结构建
        3.3.1 语义异质问题的分析
        3.3.2 本体集成与本体联结
        3.3.3 本体联结构建模式的技术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可视化知识地图的知识发现
    4.1 可视化知识地图的理论基础
        4.1.1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可视化
        4.1.2 可视化知识地图的构建使用流程
        4.1.3 可视化知识地图的图形效果设计
        4.1.4 视觉信息的感知处理
    4.2 可视化知识地图绘制与应用中的人机交互
        4.2.1 数据选择和处理循环
        4.2.2 探索和导航循环
        4.2.3 非隐喻图形界面中的导航
        4.2.4 知识行动
    4.3 基于可视化知识地图的视觉思维
        4.3.1 视觉查询
        4.3.2 网络图中的寻路
        4.3.3 推理
        4.3.4 细节模式对比分析
        4.3.5 关联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可视化知识地图在情报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5.1 问题的提出及可视化方案的设计
        5.1.1 问题的提出
        5.1.2 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方案
    5.2 数据的采集与可视化工具选择
        5.2.1 原始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5.2.2 可视化工具选择
    5.3 共词知识图谱的绘制和应用
        5.3.1 gephi制图的实现
        5.3.2 第一时段的共词网络分析
        5.3.3 第二时段的共词网络分析
        5.3.4 第三时段的共词网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10)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测量与地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以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为引导, 构建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
    1.1 改善课程教学条件为基础
    1.2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深化
    1.3 构建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
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 改革课程传统教学手段
    2.1 制作与课程教学大纲配套而完整的教学多媒体软件
    2.2 搭建网络课程学习平台,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2.3 GIS等软件制图运用
3 开展研究型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1 依托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 强化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2 基于研究型教学, 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

四、地图学网络课件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动态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2018年上海初中《中国历史地图册》研究[D]. 史依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Unity3D的初中地理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D]. 单冬姝.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J]. 孙建平,孙满英. 文教资料, 2020(14)
  • [5]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困境研究 ——以昌吉市重点中学的教学实践为例[D]. 肖慧芳. 西南大学, 2020(01)
  • [6]初中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崔天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图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张迪,刘绍堂,蒋瑞波,谢瑞. 地理空间信息, 2019(10)
  • [8]数字关怀:台湾地区“数位学伴计划”的研究[D]. 胡科.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6)
  • [9]知识地图构建与应用研究[D]. 张晶. 武汉大学, 2014(06)
  • [10]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测量与地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 张晶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1)

标签:;  ;  ;  ;  ;  

制图网络课件的制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