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官口水库流域渗流探讨

四川官口水库流域渗流探讨

一、四川关口水库分水岭渗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锐[1](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胡涛[2](2020)在《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省思南县是我国地灾发育的重点监测区域,该区域地形起伏度较大、断层等不良地质特征广泛发育,为当地地灾形成创造了自然条件。该区域的地灾类型主要是滑坡,其次为崩塌。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思南县的地灾(尤其是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对地灾易发性开展预测并进一步开展地灾危险性评价。区域地灾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大量关注,是地灾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但已有文献显示,已有研究对贵州省内的滑坡失稳机制认识不充分;对县域地灾相关致灾环境因子及各类机器学习模型探索较少;且对县域范围内的崩塌易发性制图尚未有效开展;在滑坡和崩塌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目前还没有研究对贵州省县域范围内的降雨型地灾危险性评价及其基础理论开展深入分析。因此,本文紧扣“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这一主题,综合运用工程地质学、空间地理信息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思南县的滑坡和崩塌空间分布规律、致灾环境因子获取、滑坡失稳机制、地灾易发性评价和降雨诱发地灾危险性评价等展开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对思南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和工程建设规律等的研究基础上,对思南滑坡和崩塌开展详细调研,掌握了崩塌和滑坡发育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及期地质环境特征。(2)利用“3S”技术对思南县地灾相关的致灾环境因子进行了地理空间分析,共获取了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和坡长等)、水文环境(距离河流的距离和地表湿度指数)、土地利用(裸土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覆盖率和归一化建筑物分布指数)以及地层岩性(岩土类型以及距离断裂的距离)等14个致灾环境因子,作为地灾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的输入变量。且对地灾危险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和建模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3)针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建模过程中,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存在难以深入挖掘输入变量之间的内在本质特征以及缺乏自学习能力等确定,提出一种深度学习算法:稀疏链接编码模型来克服上述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中的缺点。通过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模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稀疏链接编码模型不但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了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分布规律,且具有比径向基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可见稀疏链接编码这一深度学习算法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对于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分布规律,可知极高和高滑坡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高程低于600 m、地表坡度较大且以软质岩类为主的区域;而极低和低滑坡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高程较高、地表坡度较小且以硬质岩类为主的区域。(4)以思南境内官寨滑坡为例开展地灾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五天降雨包含的四种雨型中,先升后降型发生概率最大,先降后升型发生概率最小;连续五天累积降雨发生概率随降雨量的增大逐步递减。当累积降雨量一定时,滑坡浸润线变化趋势与各自对应雨型的降雨规律基本保持一致。边坡稳定性系数值在持续性降雨作用下逐步降低,其中累积降雨量一定时滑坡稳定性系数在下降型降雨的作用下,在降雨的前四天稳定系数下降最严重;滑坡稳定性系数在上升降雨作用下,在降雨的前四天稳定系数下降最少。另外滑坡稳定性变化率在上升型降雨的作用下呈现逐渐上升的特征;而下降型降雨作用下稳定性变化率在逐渐下降,另外两种雨型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率介于两者之间。(5)针对思南已知的崩塌地质灾害较少而整个思南县待预测的栅格较多这一典型的机器学习建模的小样本问题,提出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首次用于县域崩塌易发性评价。通过与逻辑回归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向量机模型预测精度高于逻辑回归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可见粒子群向量机模型在小样本工况下很好的提高了机器学习模型的崩塌预测精度。思南县崩塌易发性结果显示:思南县极高和高崩塌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31.1°和剖面曲率大于14.9的区域,同时软质岩类、不良人类工程活动和较大的地表湿度均会加剧崩塌的发生;此外,极低和低崩塌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小、地形平坦和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6)现有研究大多是对单一的滑坡或崩塌易发性进行评价,极少同时对滑坡和崩塌等综合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易发性评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提出一种概率统计的思路,在思南县滑坡易发性评价和崩塌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概率统计预测出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并检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精度。(7)针对地灾易发性评价只能确定地灾发生的空间概率,不能根据研究区地灾发生的诱发因素实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动态的预警。为解决此问题,可将降雨等滑坡和崩塌的诱发因素叠加到地灾易发性评价图上从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对地灾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实现降雨型地灾危险性评价。本研究首先用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思南滑坡易发性、并用粒子群向量机模型预测思南县崩塌易发性,通过概率统计计算出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然后求得降雨诱发地灾的平均有效降雨强度I和降雨持时D的关系(I-D阈值曲线);最后将I-D阈值曲线叠加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得到思南县降雨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级别,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临界降雨阈值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能够精确高效的反应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和时间概率。

唐金平[3](2020)在《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浅层地下水循环研究》文中提出湔江冲洪积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地带,是成都平原西侧8个中—大型冲洪积扇之一。由于其独特的赋水结构,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水质良好,成为当前人类生活居住、从事农业生产与建设工矿企业的理想区域。近年来,随着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其地下水的影响也愈加剧烈,或将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水位下降以及水质恶化等一系列地下水环境问题。然而,目前仍未见有针对于这一区域地下水的研究与报道。因此,了解并研究湔江冲洪积扇内地下水环境现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循环模式,不仅对合理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开发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具重要的实际价值,而且对同类型冲洪积扇地区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循环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依托于“川西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课题,在深入分析湔江冲洪积扇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多元统计法、GIS空间分析法、离子比值法、正演计算法与三维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研究区内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和地下水的循环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获得以下研究成果与认识:(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呈现出由上游HCO3型水向下游HCO3·SO4型水转变的规律,扇顶区域为HCO3-Ca型水,下游主要以HCO3·SO4-Ca型水为主。地下水中常量阴、阳离子的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8.6%~74.6%和22%~49.5%,均为中等变异性,除HCO3-仅在冲洪积扇扇顶附近浓度相对较高外,其它常量离子在研究区北部的葛仙山镇附近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地下水中的微量离子比常量离子表现出更强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介于54.5%~270.7%之间,NO2-、NH4+与Mn在葛仙山镇附近相对富集,而Fe在隆丰镇与丽春镇之间的区域较为富集。此外,TDS浓度普遍较低,其变化趋势与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联系。(2)单指标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有84.81%的地下水符合Ⅲ类饮用水质标准,而不宜人类直接饮用的Ⅳ和Ⅴ类水分别占13.57%和1.62%,污染因子(NO3-、Mn和Fe)均非绝对控制性污染物,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地下水水质的整体状况。故采用贝叶斯地下水质量评价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均未超过Ⅲ类饮用水质标准,但在空间上仍表现出南部水质优于北部的特征。(3)水化学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它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控制因素还包括碳酸盐岩溶解、硅酸盐岩溶解与大气降雨输入等。正演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因素对地下水阳离子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5.74%(碳酸盐岩溶解)、21.97%(硅酸盐岩溶解)、1.49%(人类活动输入)和0.8%(大气降雨输入)。(4)通过建立三维水流模型,研究区地下水的循环模式主要受到地表河流、地势地貌与地层岩性的控制,可分为鸭子河—小石河模式、小石河—十河子模式与十河子—土漆河模式等,并分别概括为“三源四汇,径流良好”、“两源三汇,径流强烈”与“四源三汇,径流良好”。

潘渊峰[4](2019)在《关于笋塔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对笋塔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详细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变形监测、坝体裂纹监测、渗流监测、压力(应力)监测、地震监测、环境因素监测等),然后对该安全监测系统的硬件的选择要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系统软件选择要点和功能以及供电设施、防雷设施的要求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期望构建出一套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保障大坝的运营安全,实现少人值守甚至无人值守的目标。

黄奇波[5](2019)在《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文中认为大气CO2浓度的持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温增高、蒸发量加大、水循环加剧,由此带来的全球暴雨、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采取有效增汇固碳方法抑制大气CO2浓度升高,减缓全球变暖,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全球变化的重中之重。岩溶作用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部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作用过程,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密切相关。岩溶动力系统作为一个低温地球化学开放系统,具有开放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对环境变化响应迅速,积极的参与全球碳循环。我国大陆地区的岩溶类型主要有4种,分别是西南热带亚热带型岩溶、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东北湿温带型岩溶及青藏高山型岩溶。北方干旱半干旱型岩溶位于北纬35°以北,秦岭为南北方岩溶类型的分界带。北方干旱半干旱岩溶区碳酸盐岩面积分布达68.5×104km2,其中裸露区7.78×104km2,覆盖区8.74×104km2,埋藏区51.95×104km2,蕴藏有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但相对于我国南方岩溶区,北方岩溶碳汇研究工作开展较少。一方面,受北方岩溶区土壤中次生碳酸盐含量高且易于沉积的影响,利用试片法来计算岩溶碳汇强度存在很大误差。另一方面,北方岩溶水主要赋存在层位较老的寒武—奥陶系地层中,煤矿则产于层位较新的石炭—二叠系。这种“煤在楼上,水在楼下”的特殊水文地质格局导致煤系地层硫化物氧化产生硫酸或大量堆置的矿渣经雨水淋溶产生酸性水,持续不断地向岩溶含水层入渗并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从而造成碳汇效应降低;另外,奥陶系灰岩地层中含有数层石膏夹层,石膏夹层溶解向岩溶地下水中输入大量SO42-。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应采取哪种方法来准确计算岩溶碳汇强度,及如何扣除硫酸作用来计算岩溶碳汇通量是当前岩溶碳汇研究关注的两个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蚀试片法和对土壤化学指标的监测,并采用同位素技术对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进行区分,定量计算土壤碳酸盐中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揭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岩溶区土壤层中碳酸盐的特征和来源。阐明半干旱岩溶区土壤系统影响溶蚀与沉积作用发生的机制,解答用岩溶试片法计算半干旱区岩溶地质碳汇效应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流域岩溶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和研究,揭示岩溶动力系统溶解无机碳循环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定量评价石膏溶解对地下水SO42-贡献的基础上,采用化学计量法定量计算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的比例。运用Galy模型定量评价硫酸参与溶蚀作用的流域岩溶碳汇效应;揭示硫酸参与溶蚀作用下的岩溶碳汇过程。得出了如下结论:1、试片溶蚀速率受不同植被条件影响,并受控于土壤化学指标(1)植被条件是影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的主要因子,相同层位的溶蚀速率均呈现出林地最大,灌丛次之,草地最小的变化规律,随着植被的恢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呈现增加的趋势。(2)土下试片溶蚀速率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土壤水份含量控制,而受土壤CO2浓度影响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水份含量对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无机碳含量对土下试片溶蚀速率具有抑制作用。(3)土壤无机碳质量分数高,是有机碳质量分数的2.855.06倍,在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下容易过饱和并发生沉淀,使埋放于土壤层中的试片除受溶蚀作用影响外,还受土壤碳酸盐沉积作用,造成部分试片经过一个水文年的溶蚀后质量增加。因此,埋放于土壤中的试片在雨季发生溶蚀而重量变轻,而干旱季节主要接受碳酸盐的沉积而增重。(4)根据标准溶蚀试片法计算出裸露岩溶区平均岩溶碳汇强度为1.51 t/(km2·a),而根据Galy模型法计算出的结果为3.93 t/(km2·a),试片法计算结果仅为Galy模型法的1/3。由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含量高且容易发生沉积,埋放于土壤系统中试片的溶蚀速率并不能真正代表基岩面的溶蚀速率,用溶蚀试片法会使岩溶碳汇强度被低估。利用溶蚀试片法来研究岩溶碳汇效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土壤中受到了限制。2、土壤次生碳酸盐比例高,次生碳酸盐的沉积是土壤中试片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研究区土壤碳酸盐含量及其δ13C值主要受次生碳酸盐所占比例的控制,次生碳酸盐具有偏轻的碳同位素。林地、退耕地、灌丛地土壤剖面上层(050 cm)的碳酸盐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碳酸盐δ13C值则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偏轻,剖面下层(5070 cm)的变化趋势相反。这缘于土壤次生碳酸盐溶于土壤水向下运移并沉积,但下层(5070 cm)受土壤水分向下运移的深度有限,且更接近母质层,次生碳酸盐含量降低,而原生碳酸盐比例提高。(2)3个土壤剖面中CO2浓度在050 cm随深度增加而增加,5070 cm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由于上层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以及底层岩-土界面岩溶作用的消耗而降低。土壤CO2的δ13C值在上层(0-50cm)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越来越偏负,下层(50-70cm)随深度增加而越来越偏正。土壤CO2浓度及其δ13C值的双向梯度变化,均反映了上层土壤CO2受空气交换、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土-岩界面岩溶作用的共同影响。(3)土壤中次生碳酸盐来源于原生碳酸盐溶解后的重新结晶。在有机碳的参与下,通过反应SOC→CO2(g)→CO2(aq)→HCO3-(aq)→CaCO3(s),重新沉淀生成次生碳酸盐晶体。3个土壤剖面的次生碳酸盐比例均较大,退耕地、林地、灌丛地的比例分别为0.52、0.42和0.32;高比例的次生碳酸盐沉积是造成埋放于半干旱土壤中的试片增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利用试片法计算岩溶碳汇强度时,应在溶蚀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碳同位素值对试片上沉积的次生碳酸盐进行定量计算,根据次生碳酸盐岩的沉积量来修正试片的溶蚀速率,消除次生碳酸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试片的溶蚀速率来计算流域岩溶碳汇强度。3、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径流条件控制,具有区域演化规律(1)流域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水温、电导率(EC)、TDS、离子总量、Na+、Ca2+、Mg2+、Cl-、HCO3-、SO42-含量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随着径流途径增加不断升高。其中Na+、Cl-、SO42-含量变化范围大,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50倍、80倍和32倍。而Ca2+、HCO3-变化范围相对较小,最大最是最小值的2-3倍。在补给区、径流区中,Na+含量较少,Ca2+为地下水中主要阳子,但在排泄区和深埋区,Na+含量明显超过了Ca2+和Mg2+含量,成为地下水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转化为HCO3.SO4-Ca.Mg型和HCO3.SO4-Ca.Na.Mg型,最终演变为Cl.HCO3-Na.Ca、Cl.HCO3-Na型和Cl-Na.Ca型。(2)受土壤高浓度CO2控制,流域岩溶地下水的PCO2明显高于大气CO2的分压(300350ppm),反应出大气降雨吸收土壤层中的高浓度的CO2形成碳酸对下部碳酸盐岩进行溶蚀的过程。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SIC、SID)均大于0,这2种矿物均处于较强的过饱和状态。但由于受Ca2+、HCO3-的来源比较复杂的影响,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再到深埋区SIC、SID的变化无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规律。(3)流域岩溶地下水中石膏的饱和指数(SIG)均小于0,石膏在岩溶地下水中一直处于溶解状态。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石膏的饱和指数不断升高,表明随着地下水的径流石膏层的不断溶解。(4)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13CDIC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5.569‰。补给区和径流区δ13CDIC值偏轻,具有较宽的分布范围,而径流区和深埋区偏重,范围较为集中。从补给区、到径流区、到排泄区,到深埋区δ13CDIC值呈不断增重的变化规律。随着径流途径增大,DIC中来源于土壤CO2的比例减小,碳酸盐岩来源的碳的比例增加。(5)流域内岩溶地下水的δ34S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最大值为24.11‰,最小值为2.56‰。补给区的δ34S偏轻且较为集中,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径流区δ34S增重且比较分散,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石膏溶解;排泄区的硫同位素偏重,但三川河南岸的岩溶水比北岸偏轻4-5‰,反映南北两岸岩溶水具有不同的硫同位素来源。深埋区具有较高含量的SO42-和最重的δ34S,其水的径流路径长,循环深度深,水岩作用时间最长,石膏溶解得最充分。总体上,随着径流途径增大,石膏溶解来源的比例不断增加。4、运用Galy模型,评价了硅酸盐岩风化及硫酸参与溶蚀对流域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的影响(1)岩溶地下水中的K+、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盐岩的溶解。硅酸盐岩风化对岩溶地下水的SiO2和K+、Na+离子组份也具有重要贡献。Ca2+、Mg2+、HCO3-、SO42-在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白云石的溶解的贡献。而深埋区主要来源于石膏溶解和去白云化作用。(2)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解对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组份具有重要贡献,而对深埋区的贡献不明显。补给区的地下水主要主要来源于碳酸溶解碳酸盐岩溶解;径流区地下水主要受碳酸溶蚀作用控制,但硫酸风化碳酸盐岩也有一定影响;排泄区的地下水更多的受到硫酸风化作用的影响。(3)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产生的HCO3-的所占比例平均值在补给区、径流区小于10%,排泄区和深埋区大于10%,即随着径流途径的增中,碳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的比例逐渐减小,而硫酸参与的比例不断增加。(4)利用Galy模型计算出排泄区上青龙泉L02和杨家港泉L29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分别为30.80×103mmol/km2.a-1和31.63×103mmol/km2.a-1;补给区车鸣峪-关口泉L01为89.25×103mmol/km2.a-1,排泄区上青龙泉和杨家港泉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是上游补给区的车鸣峪-关口泉的1/3。(5)硅酸盐岩风化消耗CO2通量在流域中占有大的比例。岩石风化消耗的CO2通量中硅酸盐岩风化消耗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杨家港泉L29,为51.92%;其次为上青龙泉L02,为44.98%。最小为车鸣峪-关口泉域L01,为11.09%;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硅酸盐风化的比例和消耗的CO2通量不断增加。(6)在考虑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时,3个岩溶泉的碳汇通量分别扣除10.35%、5.77%、8.63%。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硫酸溶解碳酸盐岩的比例增加。

刘青[6](2019)在《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文中提出两岔河水库是鲹鱼河干流梯级电站开发规划的龙头水库,坝址位于鯵鱼河及野租河汇合口下游约950m处。两岔河水库枢纽区是构造线方向与河谷走向一致的纵向岩溶河谷,广泛分布着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可溶岩。在枢纽区附近有多个岩溶泉点出露,显示枢纽区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岩溶化空间及岩溶发展历史,对水库的防渗工作及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我们用勘探方法解析纵向岩溶河谷的岩溶介质,评价其渗漏问题及设置合理的防渗方案,既是为该类型的水库渗漏研究提供了实例,也为纵向谷型岩溶水库渗漏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枢纽区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多期多次的演化和构造控水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采用地面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综合识别枢纽区岩溶介质的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利用水化学场、同位素场的特征和地下连通试验查明枢纽区地下水流动系统,最终综合两者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岩溶渗漏概化模型。基于岩溶渗漏概化模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可以针对枢纽区地下水渗流场在蓄水前后的变化进行动态预测,对添加防渗帷幕后枢纽区的渗漏量进行估计,并提出相应的防渗措施。对优化水库防渗设计、评估判断项目损失和制定适宜实际情况的防渗方案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和依据。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成如下几点:(1)枢纽区出露可溶岩为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可溶岩地层分布与出露特征受褶皱构造与地形切割的控制。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三段(?3e3)靠近地层顶部整体岩性以纯碳酸盐岩夹不纯质碳酸盐岩为主,中下部以两者互层为主;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二段(?3e2)以不纯质碳酸盐岩与不纯碳酸盐岩互层为主,偶夹较纯的碳酸盐岩和非可溶岩,且该段中部非可溶岩比例较三段明显升高;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一段(?3e1)以不纯质碳酸盐岩与非可溶岩互层为主,局部夹较纯的碳酸盐岩,该段底部为石英砂岩。(2)枢纽区?3e1岩溶整体发育微弱或不发育,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二段和三段地层内岩溶整体发育中等。在坝轴线位置处高程1838m以上,?3e3岩溶发育中等强烈;高程在1750m1838m区间,?3e2可溶岩地层中岩溶发育程度弱。高程1750m以下?3e2可溶岩及?3e1不纯可溶岩岩溶整体发育程度较弱,局部稍强。具体来看它们主要发育一些小规模的溶蚀裂隙管道,无大的岩溶管道存在,岩溶裂隙连通性较好。(3)坝址区地下水在整体上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集中性在鲹鱼河发生排泄,与邻谷小岔河、官村河之间存在天然地下分水岭或者存在物理性隔水边界,具有独立的水系统特征。坝址区左岸地下水除蒸发排泄及少部分向鲹鱼河的线状泄流排泄外,其余部分地下水以岩溶泉的形式呈现分散式排泄。地下水径流途径整体上较通畅,水循环速率较快。两岸岩体以弱透水为主,坝址区相对隔水层埋藏不深,在河床及左岸埋藏较浅,右岸埋藏较深。但基岩与覆盖层交界处透水性较好,存在一强透水性的强渗流带。主要渗漏通道表现在沿表层岩溶带的裂隙型渗漏。(4)水库不存在向下游的邻谷渗漏问题,我们分别通过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在天然情况不同防渗条件下水库渗漏量的计算与模拟,并指出了在无防渗工况下,坝基及右坝肩是该岩溶区水库渗漏的主要部位。(5)综合不同防渗方案的渗漏量计算与可行性对比,选择建立坝基基岩以下40-60米深的防渗帷幕,能够有效限制枢纽区水库渗漏,以确保水库的效益和安全运行。

张祥祥[7](2018)在《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西南喀斯特地区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地下水正逐步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平衡二者关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岩溶地区水资源具有岩溶含水层的不均一性和补给的二元特性(内源水与外源水),及其特殊的入渗方式(点状与面状结合)和含水介质(管道、裂隙和管道并重),致使一方面西南喀斯特地区降水丰沛;另一方面由于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造成地表漏水严重,从而造成工程性缺水。如何开发岩溶地下水已成为急切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岩溶动力系统理论为依据,选取乌当区为研究区域,乌当区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明晰其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状况,从水文地质特征、资源量特征2个准则层中选取地下水埋藏深度、入渗系数、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地下水质、天然补给量、地下水量6个指标层构建用适合于多目标决策的突变模型,计算、分析研究区各计算块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值,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乌当区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应对策。结果发现:1.研究区年降水量大但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时空分布差异大、径流差异明显、变动幅度大,从而导致研究区出现工程性缺水的状况。2.由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得出研究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95%保证率为12710.16万m3/a,75%保证率15346.34万m3/a,50%保证率17417.62万m3/a,各计算块段的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Ⅰ1为1295.19万m3/a、Ⅰ2为556.05万m3/a、Ⅰ3为1146.90万m3/a、Ⅰ4为675.83万m3/a、Ⅱ1为2261.0万m3/a、Ⅱ2为1472.59万m3/a、Ⅱ3为885.71万m3/a、Ⅲ1为400.13万m3/a、Ⅲ2为3204.65万m3/a、Ⅲ3为744.44万m3/a。3.通过突变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值在0.4685-0.8414之间,适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开发模式有Ⅰ4、Ⅲ1;适于表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的模式有Ⅲ2、Ⅱ1、Ⅰ2、Ⅲ3、Ⅰ3、Ⅱ3、Ⅱ2适于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模式有Ⅰ1,总体来看乌当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适合于雨水收集利用和表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两种模式。

唐杰[8](2014)在《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文中提出拟建的查日扣水电站位于玉树县西南部的子曲河下游,属澜沧江二级水系,坝址区主要分布上三叠统结扎群碳酸盐岩,发育有溶孔、溶隙及小型溶洞。在水库蓄水以后可能沿着岩体中岩溶通道发生水库渗漏,从而影响水库效益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威胁大坝安全。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前期地质勘探资料,从坝址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论述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探讨岩溶发育规律;并结合钻孔压水实验,分析坝址区岩体渗透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岩溶发育特征与岩体透水性的相关性;阐述坝址区可能存在的渗漏方式及渗漏通道(坝基渗漏、绕坝渗漏),采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对不同工程部位的渗漏量进行估算;运用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的渗流场及渗漏量进行分析预测,同时根据在不同防渗帷幕深度情况下渗漏量的变化,提出防渗帷幕建议深度。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果:1)坝址区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含水介质透水性分析表明:坝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水;勘探深度范围内主体为中等弱透水性岩体,左岸岩体的透水性相对较弱,以弱透水性岩体最为发育,河床和右岸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强,除弱透水性岩体以外,还存在较高比例的中等透水性岩体。2)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岩溶发育具有不均匀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垂直分带的现象,钻孔岩溶的最优分布高程范围为38503860m和39003930m。3)通过对坝址区水动力条件及渗漏通道条件分析,并利用理论计算公式初步计算各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其中坝基渗漏量为18365.3m3/d,绕坝渗漏量总和为6966.25m3/d,坝址区渗漏总量约为25331.55m3/d。4)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场三维数值模型,按照天然条件、蓄水条件和蓄水+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几个重点渗漏部位的渗漏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置防渗帷幕以后,坝址区渗漏总量减小明显,当防渗帷幕增加到80m以后渗漏量变化较小。5)通过对坝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含水介质渗透性、岩溶发育特征及不同工况渗流场的模拟成果分析,认为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体渗透性及岩溶发育程度总体较弱,坝址发生大规模渗漏的可能性较小,但为了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对坝址区主要渗漏部位仍应采取防渗措施。

王清[9](2013)在《渔洞河水库岩溶发育特征与渗漏研究》文中指出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抬高的水头有可能驱使库水通过一些地下通道向邻区或下游发生渗漏,降低水库蓄水能力,从而影响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而由于岩溶的发育,尤其是岩溶管道的出现,使得水库发生剧烈的永久性的渗漏的可能性更大,渗漏量亦更加不容忽视。拟建的渔洞河水库下坝址设计正常蓄水位599m,库区回水长度约6km。坝址区和库区库盆由三叠系的可溶岩组成,呈带状NW向展布。其中T2l,T1j,T1f岩溶多为顺层发育,发育形态为溶蚀裂隙,溶孔和溶洞,因此可能存在导致水库渗漏的通道。地形上为水库西北边地势较高,沟谷切割高度均远大于正常蓄水位,东南边李家河T3x与T2l地层分界线处沟谷切割高程为590m,且在598m高程处发育一大型溶洞,低于水库设计蓄水位,存在着向邻谷渗漏的水动力条件和可能的通道条件。因此库、坝区岩溶渗漏问题突出。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出发,调查了岩溶区域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动力特征,查明地表和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及规模,对可溶岩溶蚀的主要分布规律做出总结,对研究区岩体压水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地下岩溶通道和渗漏模式进行分析。采用水动力学解析的方法讨论分水岭的存在性,并利用modflow软件建立库区地下水渗流模型,模拟预测渔洞河与其周边邻谷分水岭的存在性,蓄水后分水岭的偏移幅度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坝区渗漏量,进而提出防渗措施及建议。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库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2)在对研究区内岩溶发育规模、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岩溶形成机理及溶蚀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地下岩溶介质的溶蚀情况及其水文地质特性,阐明了岩溶介质在库坝区形成岩溶渗漏通道的可能性。(3)通过对研究区岩体钻孔压水试验资料进行成果分析,分析岩溶介质的渗透能力,总结出库区可溶岩体在垂向上渗透性能的空间展布特征,以此为模型概化和模型水文地质参数提供依据。(4)对工程区向邻谷渗漏的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讨论渗漏水动力条件的强弱,运用河间地块水动力学方法,计算分水岭的高程及位置,明确了渔洞河与李家河之间的水力联系。(5)本文运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按照蓄水前、蓄水后和加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下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印证了分水岭的存在性,对坝区可能的重点渗漏部位计算出水库蓄水后的渗漏量:坝基渗漏1512.6m3/d,左坝肩渗漏761m3/d,右坝肩渗漏492m3/d,这几处为主要的渗漏点,而水库总渗漏量为2765.2m3/d;采用河床以下94m防渗帷幕后,总渗漏量为1234.5m3/d,占水库总设计容量的2.26%。(6)通过上述库区岩溶发育特征、岩体的渗透特性以及不同工况下库区渗流场的模拟分析结果,认为渔洞河水库库坝区岩溶发育程度较低,对工程的影响不大,而对可能的渗漏部位提出的防渗措施和建议,能够确保其正常安全运行。

任蕊[10](2012)在《天山南麓大石峡水电工程岩溶渗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抬高的水头有可能驱使库水通过一些地下通道向邻区或下游发生渗漏,降低水库蓄水能力,从而影响水库正常效益的发挥。拟建大石峡水电站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与乌什县境内的阿克苏河一级支流库玛拉克河上,最大坝高250m,最大水头225m。坝址区位于大石峡峡谷出口处河段,库坝区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灰岩,由于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大规模的渗漏,有必要对库坝区安全性和稳定性条件进行研究。库玛拉克河流域位于典型的西北干旱气候区,现阶段对西北地区大型工程的岩溶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对大石峡库坝区的岩溶发育规律进行探讨,有利于干旱地区岩溶的研究。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出发,通过22个平硐调查和70个钻孔资料的整理,分析了岩溶区域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动力特征,查明地表和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及规模,对可溶岩溶蚀的主要分布规律做出总结,评价岩溶介质的空间渗透性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地下岩溶通道和不同渗漏模式进行分析,再利用Modflow软件进行库区数值模拟,计算出单薄山脊可能渗漏部位的危险性及渗漏量,从而更进一步评价库坝区渗漏的情况。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研究区的基本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库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2)着重研究库坝区的岩溶发育特征,库坝区岩溶发育类型主要以小规模的溶管、溶洞为主;水平上主要分布在大坝位置沿河而上约700m的河段内,纵向宽约650m的范围内,垂向上溶蚀主要发育在右岸1510m、1700m高程,左岸1560m高程附近;库坝区的溶蚀现象主要为Ⅲ级(溶孔、方解石晶洞),对防渗的影响小。(3)潜在渗漏通道的渗漏模式为裂隙性渗漏,分析结构面发育程度及空间组合规律,对研究区岩体钻孔压水试验资料进行成果分析,库坝区岩石渗透能力较弱,吕荣值一般小于20Lu。总结出库坝区可溶岩岩体在水平和垂向上渗透性能的空间展布情况,渗透性沿地形展布,埋深越大,渗透性越弱,为模型概化提供依据。(4)对库坝区存在的渗漏通道及水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初步计算各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其中左岸库首单薄山脊在不加防渗帷幕的情况下渗漏量最大,达到2128m3/d,坝基渗漏量为420m3/d,左、右岸坝肩渗漏量为630m3/d。(5)运用Modflow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按照天然条件、水库蓄水和水库蓄水+加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别对几个可能的重点渗漏部位渗漏量进行计算,左岸库首单薄山脊渗漏量为3523.395m3/d;坝基处的渗漏量为1088.933m3/d;左岸坝肩的渗漏量为499.1182m3/d;右岸坝肩渗漏量为465.7903m3/d。在加上防渗帷幕后,主要渗漏通道渗漏量为:左岸库首单薄山脊1913.525m3/d;坝基351.2941m3/d;左岸坝肩174.9472m3/d;右岸坝肩340.1415m3/d。(6)通过上述库坝区岩溶发育特征、岩体的渗透特性以及不同工况下库区渗流场的模拟分析结果,认为大石峡水电站库区岩溶发育程度较低,岩体的渗透性较弱,发生大规模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对工程的影响不大。但由计算结果看出主要渗漏通道的渗漏量仍然较大,对渗漏的重要部位采取防渗措施,确保水库的正常安全运行。

二、四川关口水库分水岭渗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关口水库分水岭渗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2 空间管控体系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5.5 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管理
        2.1.2 空间规划体系
        2.1.3 空间管控体系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2 结构功能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维度概况
        3.1.2 人文维度概况
        3.1.3 .感知维度概况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3.2.1 景观格局
        3.2.2 景观过程
        3.2.3 景观功能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4.1.1 空间类型划分
        4.1.2 城镇空间
        4.1.3 农业空间
        4.1.4 自然生态空间
        4.1.5 过渡空间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4.2.1 多方博弈分析
        4.2.2 管控事权协调
        4.2.3 空间治理提升
        4.2.4 自然资源管理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4.3.1 整体思路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4.3.4 管控尺度
        4.3.5 管控体系要素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1.1 相关政策文件
        5.1.2 相关规划情况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5.2.2 管控主体
        5.2.3 管控对象
        5.2.4 管控工具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II 图片索引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致谢

(2)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地质灾害环境因子的研究现状
        1.2.2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分析
        1.2.3 降雨型滑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1.2.4 诱发地灾的临界降雨阈值计算模型综述
        1.2.5 地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
        1.3.3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思南自然地质环境特征
    2.1 思南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2 思南气象水文及土地利用
        2.2.1 气象水文信息
        2.2.2 思南土地利用信息
    2.3 思南地层岩性分析
        2.3.1 地层岩性
        2.3.2 岩土工程性质及水文性质
    2.4 思南地质构造
第三章 思南滑坡及崩塌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3.1 基于遥感和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及应用
        3.1.1 基于遥感和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原理
        3.1.2 数字高程模型和Landsat TM8 影像分析
    3.2 思南县滑坡发育特征分析
    3.3 思南县崩塌发育特征
    3.4 思南地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4.1 地灾平面分布
        3.4.2 地灾空间分布
        3.4.3 地灾时间分布
        3.4.4 思南县重大地灾特征及危害
    3.5 RS和GIS获取滑坡和崩塌致灾环境因子
        3.5.1 地形地貌因子分析
        3.5.2 水文因子分析
        3.5.3 土地利用因子
        3.5.4 地层岩性因子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4.1 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的研究思路
    4.2 稀疏链接编码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过程
        4.2.1 频率比分析
        4.2.2 稀疏链接编码模型简介
        4.2.3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4.2.4 逻辑回归模型
    4.3 滑坡环境因子频率比分析
        4.3.1 思南县滑坡灾害概况
        4.3.2 基于遥感和GIS的思南县滑坡影响因子选取
        4.3.3 滑坡影响因子的频率比分析
    4.4 思南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析
        4.4.1 稀疏链接编码建模的空间数据库
        4.4.2 稀疏链接编码预测滑坡易发性结
        4.4.3 RBFNN模型预测滑坡易发性
        4.4.4 Logistic回归模型建模过程
        4.4.5 各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降雨概率及雨型作用的滑坡稳定性研究
    5.1 降雨型滑坡稳定性研究思路
    5.2 降雨概率统计及滑坡稳定性计算理论
        5.2.1 连续五天降雨概率统计
        5.2.2 滑坡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5.2.3 稳定性计算理论
    5.3 官寨滑坡及其地质模型
        5.3.1 官寨滑坡概述
        5.3.2 官寨滑坡地质模型
    5.4 各工况下滑坡渗流场与稳定性分析
        5.4.1 滑坡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
        5.4.2 不同雨型及累积降雨量的渗流场
        5.4.3 不同雨型及降雨量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粒子群向量机的思南崩塌易发性评价
    6.1 思南崩塌易发性预测的研究思路
    6.2 粒子群向量机模型理论简介
        6.2.1 统计学习理论及结构风险最小化
        6.2.2 支持向量机
        6.2.3 粒子群向量机
    6.3 思南崩塌及建模环境因子
        6.3.1 思南地理及崩塌概况
        6.3.2 思南崩塌的基础影响因子分析
    6.4 粒子群向量机预测思南崩塌易发性
        6.4.1 崩塌易发性评价建模流程
        6.4.2 粒子群向量机预测崩塌易发性
        6.4.3 RBFNN评价思南县崩塌易发性
        6.4.4 逻辑回归模型评价崩塌易发性
        6.4.5 各模型的崩塌预测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思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7.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思路
    7.2 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7.2.1 思南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7.2.2 思南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7.3 思南地灾临界降雨阈值计算
    7.4 思南地灾危险性评价及讨论
        7.4.1 地灾危险性评价分级
        7.4.2 地灾危险性评价实例验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浅层地下水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水化学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循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地下水类型与赋存条件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2 地下水化学参数统计特征
    3.3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特征
    3.4 地下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3.4.1 TDS与pH的空间分布
        3.4.2 常量离子的空间分布
        3.4.3 其它离子的空间分布
    3.5 地下水质量特征
        3.5.1 单指标评价
        3.5.2 综合评价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因分析
    4.1 控制作用分析
    4.2 主要离子来源分析
        4.2.1 多元统计分析
        4.2.2 离子比例系数
    4.3 离子来源的相对贡献量化
        4.3.1 大气降雨
        4.3.2 人类活动
        4.3.3 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溶解
        4.3.4 硫化物氧化
        4.3.5 离子来源贡献比
第5章 基于三维水流模型的地下水循环研究
    5.1 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5.1.1 模型范围
        5.1.2 含水层概化
        5.1.3 边界条件概化
        5.1.4 水文地质参数与分区
        5.1.5 模型识别与校正
    5.2 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5.3 地下水径流强度分析
    5.4 地下水循环模式分析
        5.4.1 鸭子河—小石河模式
        5.4.2 小石河—十河子模式
        5.4.3 十河子—土漆河模式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关于笋塔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库概况及建设大坝监测系统的意义
    1.1 水库概况
    1.2 建设意义
2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组成
    2.1 变形监测
    2.2 坝体裂纹监测
    2.3 渗流监测
    2.4 压力(应力)监测
    2.5 地震监测
    2.6 环境因素监测
3 硬件的选择要点
    3.1 硬件系统的结构与设备选型
    3.2 硬件系统集成
    3.3 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4 系统软件选择要点及其功能
5 供电设施、防雷设施的要求
    5.1 供电设施
    5.2 防雷设施
6 结语

(5)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岩石风化碳汇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
        1.2.2 岩溶碳汇是地质碳汇的主要组成部分
        1.2.3 岩溶碳汇评价方法
        1.2.4 硫酸风化机制及与区域碳循环的关系为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科学问题
        1.2.5 半干旱区土壤次生碳酸盐沉积是影响试片溶蚀速率的关键因素
        1.2.6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法是碳汇研究的重要手段
        1.2.7 柳林泉岩溶流域研究现状
        1.2.8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柳林泉岩溶流域地质背景条件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地质背景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
        2.3.1 柳林泉岩溶水系统边界
        2.3.2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
    2.4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2.5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第三章 柳林泉岩溶流域生态环境条件
    3.1 植被类型组成与覆盖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2 土壤类型组成与分布
        3.2.1 调查方法
        3.2.2 结果
    3.3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蚀实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溶蚀实验及碳汇强度计算
        4.1.1 材料和方法
        4.1.2 溶蚀实验结果
        4.1.3 讨论
    4.2 土壤次生碳酸盐来源及对溶蚀实验的影响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土壤系统影响溶蚀与沉积作用发生的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的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
    5.1 取样点的分布与测试
        5.1.1 取样点基本情况及分布
        5.1.2 样品分析测试
    5.2 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5.2.1 物理指标特征
        5.2.2 离子组分特征
        5.2.3 水化学类型
        5.2.4 CO_2分压和饱和指数
    5.3 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5.3.1 δ~(13)C_(DIC)组成与空间分布
        5.3.2 基于δ~(13)C的岩溶地下水碳来源及变化
    5.4 硫同位素特征及来源
        5.4.1 δ~(34)S组成与空间分布
        5.4.2 不同来源的SO_4~(2-)所占比例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硫酸参与溶蚀及岩石风化碳汇通量
    6.1 地下水中离子组分来源分析
        6.1.1 地下水离子组分来源识别
        6.1.2 主要离子的来源
    6.2 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
        6.2.1 硫酸参与溶解的水化学证据
        6.2.2 碳酸和硫酸共同风化碳酸盐岩的δ~(13)C_(DIC)证据
        6.2.3 硫酸参与溶蚀的比例计算
    6.3 流域碳汇通量及影响因素
        6.3.1 流域不同岩石风化过程对CO_2的影响
        6.3.2 Galy方法计算岩石风化碳汇通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6)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库渗漏研究
        1.2.2 岩溶水库渗漏勘探方法研究
        1.2.3 岩溶水库渗漏评价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枢纽区岩溶渗漏概念模型识别
    3.1 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
        3.1.1 枢纽区可溶岩空间分布特征
        3.1.2 可溶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其规律
        3.1.3 含水介质空间分异特征及渗透性
        3.1.4 含水介质空间结构模型
    3.2 枢纽区地下水流系统识别
        3.2.1 地下水流动特征
        3.2.2 地下水水化学场特征
        3.2.3 地下水同位素场特征
        3.2.4 岩溶通道连通性分析
    3.3 枢纽区岩溶渗漏概化模型
第4章 枢纽区岩溶渗漏评价
    4.1 枢纽区岩溶渗漏分析
    4.2 枢纽区渗漏量解析计算
    4.3 枢纽区渗流场数值模拟及渗漏预测
        4.3.1 枢纽区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4.3.2 枢纽区渗流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3.3 枢纽区数值模拟渗漏量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5.1 防渗方案初选
    5.2 防渗方案三维数值模拟
    5.3 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5.4 工程防渗处理措施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2.2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5.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位置概况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
        2.2.3 河流水系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3.1 地质条件
        3.1.1 地层
        3.1.2 地质构造
    3.2 水文地质条件
        3.2.1 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3.2.2 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3.2.2.1 纯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岩组
        3.2.2.2 碳酸盐岩溶水与碎屑岩互层岩溶水
        3.2.2.3 基岩裂隙水
        3.2.3 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2.3.1 松散岩孔隙水的补、径、排条件
        3.2.3.2 基岩裂隙水的补、径、排条件
        3.2.3.3 岩溶水的补、径、排条件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4.1 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
        4.1.1 划分原则
        4.1.1.1 计算块段划分边界原则
        4.1.1.2 计算区及计算块段
    4.2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4.2.1 天然补给量计算
        4.2.2 地下水可开采量确定
    4.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
        4.3.1 地下水物理性质
        4.3.2 地下水化学特征
        4.3.3 地下水水质评价
    4.4 地下水开发现状
第5章 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值
    5.1 地下水空间分布指标体系建立
        5.1.1 地下水空间分布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内容及说明
    5.2 突变理论概述
        5.2.1 基本原理
        5.2.2 突变理论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5.2.3 突变理论评价模型
        5.2.4 评价原则
    5.3 研究区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值计算
        5.3.1 突变模型评价的步骤
        5.3.2 研究区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评价
        5.3.3 突变级数转变
        5.3.4 计算分析
        5.3.5 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 研究区地下水开发
    6.1 雨水开发利用模式
    6.2 表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模式
        6.2.1 围泉引水
        6.2.2 拦引沟谷水工程
        6.2.3 地表河低坝蓄水工程
    6.3 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模式
        6.3.1 堵洞成库
        6.3.2 地下河天窗提水模式
        6.3.3 地下河出口筑坝引水工程
    6.4 研究区地下水保护
        6.4.1 保护措施
第7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岩溶渗漏评价研究现状
        1.2.3 岩溶渗漏防治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环境
        2.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区域地层岩性
        2.1.3 区域地质构造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坝址岩溶水环境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3.1 坝址区地层含水性
    3.2 河谷地下水动力类型及特征
        3.2.1 坝址地下水埋藏特征及流场特征
        3.2.2 河谷地下水动力条件及类型
    3.3 岩溶水补径排条件
    3.4 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3.4.1 地下水出露特征
        3.4.2 坝址区水化学特征
        3.4.3 坝址区水化学同位素特征
    3.5 坝址岩体渗透特征
        3.5.1 坝址岩体钻孔透水率统计特征
        3.5.2 坝址岩体透水率空间变化特征
第4章 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4.1 岩溶发育的形态类型
    4.2 岩溶空间分布特征
    4.3 坝区岩溶发育强度
        4.3.1 岩溶发育程度分级依据
        4.3.2 坝址钻孔线溶蚀率特征
        4.3.3 坝址钻孔线溶蚀率与透水率的对应关系
        4.3.4 坝址区岩溶发育强度综合评价
    4.4 坝址区岩溶发育规律
第5章 坝址区岩溶渗漏分析
    5.1 渗漏的基本条件分析
        5.1.1 坝区渗漏水动力条件分析
        5.1.2 坝区渗漏通道条件分析
    5.2 岩溶渗漏的可能途径与方式
    5.3 渗漏量计算
        5.3.1 计算边界的确定与参数选取
        5.3.2 渗漏量计算
第6章 坝址区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6.1 物理模型的建立
        6.1.1 模型范围的确定
        6.1.2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6.1.3 模型空间离散
    6.2 数值模型建立
        6.2.1 模型时间离散
        6.2.2 模型参数选取
    6.3 模拟方案及模型校验
        6.3.1 模拟方案
        6.3.2 模型校验
    6.4 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6.4.1 地下水天然渗流场特征分析
        6.4.2 水库蓄水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特征分析
        6.4.3 水库蓄水并加设防渗帷幕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模拟分析
    6.5 水库渗漏量评价
        6.5.1 数值模型渗漏量计算
        6.5.2 坝址区渗漏总体评价
    6.6 防渗帷幕建议深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渔洞河水库岩溶发育特征与渗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岩溶发育规律的研究
        1.2.2 岩溶水库的建设与发展
        1.2.3 岩溶水库渗漏的研究
        1.2.4 岩溶水库防渗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区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
        2.1.3 水文
    2.2 库区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断裂
        2.4.2 近场区构造
第3章 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下水类型
    3.2 主要工程岩组及其富水性
    3.3 库区环境水水化学特征
    3.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3.5 库区地下水系统研究
        3.5.1 库坝区岩溶水系统的划分依据
        3.5.2 库坝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
第4章 库区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4.1 岩溶发育类型及规模
    4.2 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可溶岩体的改造历史
    4.4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库区岩溶渗漏分析
    5.1 库区渗漏模式分析
    5.2 邻谷渗漏分析
        5.2.1 可溶岩通道与邻谷关系
        5.2.2 水动力条件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区岩溶渗漏预测研究
    6.1 模型范围的选取及地层概化
    6.2 模型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6.3 模型校验
    6.4 模型预测方案与结果
        6.4.1 分水岭预测结果
        6.4.2 坝区渗漏预测结果
    6.5 水库防渗措施和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天山南麓大石峡水电工程岩溶渗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库的建设与发展
        1.2.2 岩溶水库渗漏的研究
        1.2.3 水库防渗的研究
        1.2.4 西北岩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坝址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貌
        2.1.2 区域构造
        2.1.3 区域地质条件
    2.2 坝址区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
        2.2.3 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
        2.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库坝区岩溶发育特征
    3.1 溶蚀空间类型及分级
    3.2 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平硐揭露岩溶
        3.2.2 钻孔揭露岩溶
        3.2.3 岩溶空间分布规律
    3.3 岩溶的规模及发育程度
        3.3.1 岩溶的发育规模
        3.3.2 岩溶的发育程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库坝区渗漏地质分析
    4.1 渗漏基本条件和模式
        4.1.1 渗漏的基本条件
        4.1.2 渗漏模式分析
    4.2 潜在渗漏通道分析
        4.2.1 左岸库首单薄山脊渗漏
        4.2.2 坝基渗漏
        4.2.3 左、右坝肩渗漏
    4.3 可能渗漏通道的渗漏量计算
        4.3.1 渗透系数确定
        4.3.2 左岸库首单薄山脊渗漏量的计算
        4.3.3 坝基渗漏量计算
        4.3.4 左、右岸坝肩处渗漏量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库坝区岩溶渗漏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5.1 模型的建立
        5.1.1 模拟范围的确定
        5.1.2 模型空间离散
        5.1.3 模型计算单元与边界条件概化
        5.1.4 参数的选取
    5.2 模拟方案及模型校核
        5.2.1 模拟方案
        5.2.2 模型校验
    5.3 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对比分析
        5.3.1 天然渗流场分析
        5.3.2 水库蓄水条件下渗流场分析
        5.3.3 水库蓄水+防渗帷幕工况下地下渗流场分析
    5.4 渗漏量预测与评价
    5.5 合理的防渗措施与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四川关口水库分水岭渗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贵州省思南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 胡涛.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浅层地下水循环研究[D]. 唐金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关于笋塔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探讨[J]. 潘渊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12)
  • [5]北方半干旱岩溶区岩溶碳汇过程及效应研究 ——以山西柳林泉岩溶流域为例[D]. 黄奇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6]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D]. 刘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 张祥祥.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8]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D]. 唐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9]渔洞河水库岩溶发育特征与渗漏研究[D]. 王清.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10]天山南麓大石峡水电工程岩溶渗漏分析[D]. 任蕊.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四川官口水库流域渗流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