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艾玉春,张永春,宁运旺[1](2018)在《氨法脱硫副产品硫酸铵的农业应用前景》文中提出介绍了氨法脱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比较了我国现行的硫酸铵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之间的差异,认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PCIF 0006—2017《氨法脱硫副产硫酸铵》更符合当前需求。检测了氨法脱硫副产品硫酸铵的多种成分,认为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适宜性。与尿素相比,硫酸铵作为肥料使用既属于环保产业副产品,也是一种多元速效肥料,其价值被严重低估,将在氮肥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硫酸铵的特点,分析了硫酸铵的农业适宜应用领域,预测我国农业未来对硫酸铵需求量为1 830万t。
杜光辉[2](2017)在《水稻根际微域硫素形态变化及对砷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未污染及人工添加重金属老化一年的水稻土中添加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的硫素,通过采用池栽试验,探讨硫素及重金属对水稻pH、Eh、pe+pH的影响;水稻根际与非根际硫素化学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硫素对水稻不同部位干物重、水稻根系表面铁锰胶膜含量、重金属As、Cd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含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重金属As、Cd在不同生育期赋存形态的变化及其在根际与非根际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在71285 mV与85255 mV,总体上看,非根际土氧化还原电位低于根际土;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的p H分别在7.68.4与7.48.4范围内浮动;pe+pH值在9.513.4与9.412.8范围内。(2)在水稻根际土中,硫素的添加能够显着增加水溶性与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且未污染水稻土的显着高于砷镉污染水稻土的;无机硫形态表现为水溶性硫远大于其余形态,吸附性与盐酸可溶性硫相对较少,最少的是盐酸挥发性硫。在水稻非根际土中,在分蘖与抽穗扬花期,硫素的添加均显着增加水溶性与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且石膏效果更好;在成熟期,各处理吸附性硫质量分数均显着降低;无机硫的形态依然以水溶性硫为主,其次是盐酸可溶性硫和盐酸挥发性硫,最后是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3)水稻根际土中,无机硫和有机硫分别占总硫20%40%和60%80%;非根际土为18%46%和54%82%。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相比,有机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及盐酸可溶性硫的质量分数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土的,盐酸挥发性硫低于非根际土。(4)从整个生育期内水稻茎叶、根系、籽粒干物质重来看,添加硫肥缓解重金属对水稻的毒害并能够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重,且石膏效果更好。(5)水稻体内重金属主要存在地下部,地上部相对比较低,且籽粒中最低。添加硫素能明显降低水稻根系、地上部、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添加低浓度的效果好于高浓度的且石膏效果更好。(6)在根际土壤,各处理中残渣态As的质量分数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增加;非专性吸附态、专性吸附态、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有所降低。在非根际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As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降低;残渣态As逐渐升高;专性吸附态、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基本保持不变。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As主要以专性吸附态与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次之,残渣态与非专性吸附态的最少。(7)在根际土壤,各处理中总Cd、碳酸盐结合态、强有机态及残渣态Cd的质量分数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增加;弱有机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先下降后上升;离子交换态整体有所降低。在非根际土壤中,各处理中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质量分数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升高;总Cd、离子交换态、弱有机态的逐渐降低;强有机态、残渣态变化不明显。在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Cd形态以离子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其次依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弱有机态和残渣态,最低的是强有机态。
杜光辉,饶伟,李鑫,张亚楠,王代长,杨军,化党领,刘世亮,李培培,刘红恩[3](2016)在《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赋存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文中提出在未污染及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上施用不同硫肥处理,通过池栽试验研究硫在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迁移规律及其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期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Eh、pH和pe+pH范围分别在93283 mV和83254 mV之间、7.58.4和7.78.4之间、9.113.2和9.112.5之间.根际土Eh总体上高于非根际土,根际土pH总体上低于非根际土.在根际土壤中,水溶性硫(占总无机硫的41%81%,下同)吸附性硫(9%34%)>盐酸可溶性硫(8%24%)>盐酸挥发性硫(2%8%).在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水溶性硫和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施用石膏处理的显着性高于单质硫处理的;对未污染水稻土,其质量分数显着性高于污染水稻土的.在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硫(40%69%)盐酸可溶性硫(18%41%)>盐酸挥发性硫(6%16%)>吸附性硫(0.7%7.5%).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的无机硫质量分数分别为223738mg·kg-1和68128 mg·kg-1,土壤有机硫质量分数分别为5741 647 mg·kg-1和108391 mg·kg-1,总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52 287 mg·kg-1和200477 mg·kg-1.水稻根际土中,无机硫和有机硫分别占总硫20%40%和60%80%;非根际土为18%46%和54%82%.水稻根际土在总硫、有机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和盐酸可溶性硫的质量分数分别是非根际土壤的311倍、35倍、57倍,1220倍、23倍,而盐酸挥发性硫的质量分数低于非根际土.
康琳[4](2016)在《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硫素时空变异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氮磷钾元素一直都被认为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硫元素是氮磷钾元素之后又一重要元素。但近年来,因为施肥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了缺硫的土地面积持续不断的增加。本文对长期施肥条件下,棕壤玉米-玉米-大豆的轮作体系中土壤硫素各形态含量、转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合理轮作施肥和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不施肥或只施加氮肥,土壤中各形态的硫含量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长期施用磷、钾肥会增加耕层土壤各形态硫含量(除酸溶态硫外)的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耕层土壤中各形态的硫的含量,而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化肥种类的增多效果越显着;而对于有效硫来说,虽然长期增施有机肥或与氮磷钾配施同样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效硫的含量,但由于作物吸收,有效硫累积含量出现亏缺,导致有机肥区组中除M1NP和M1N1P K处理之外的所有处理土壤中有效硫累积量均表现为降低趋势。(2)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各形态硫在土壤各层次的累积,而且高量有机肥的作用要大于低量有机肥,同时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随着土层的加深,各处理中不同形态硫的含量(除有效硫和酸溶态硫)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除N2、N1和CK外,有效硫含量在40~80 cm出现明显累积,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其向下淋溶的幅度,增加土壤耕层有效硫在土壤中所占比例增加,提高表层土壤有效性之(3)不论是种植玉米还是大豆,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提升残渣态硫占全硫的比例,即高量有机肥区>低量有机肥区>化肥区;对于无机硫各组分的来说,其在全硫所占比例却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种植玉米的年份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各无机硫组分占全硫的百分比均高于种植大豆年份,而残渣态硫所占比例小于大豆年份;另外两种有机硫组分(碳键硫、酯键硫)则与种植作物的品种、是否施加有机肥无太大关系。(4)研究表明,酸溶态硫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关系,而有效硫和水溶态硫都与pH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中有效硫与pH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全硫、水溶态硫、吸附态硫、酯键硫、碳键硫含量与有机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全硫、酯键硫和碳键硫与有机碳之间达到了极显着水平。
钟海夫[5](2016)在《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硫素形态及转化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素作为植物生长吸收的必需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施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由于产量提高和工业排硫量下降等原因土壤硫含量有所下降,缺硫面积逐渐扩大。本文针对长期施肥紫色土中硫的各组分含量、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及硫还原细菌种群数量、培养条件中硫的转化几个内容进行研究,为合理施肥供硫提供理论参考,为合理认识土壤硫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无机硫的影响单施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都能显着增加土壤硫的供给,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更有利于土壤硫的累积。增量化肥处理(1.5NPK+M1)处理表层土壤总硫提升明显,水溶性硫含量比CK增加了86.1%(0-20 cm)和61.1%(20-40 cm)。化肥配施猪粪尿有机肥的处理(NPK+M2)吸附性硫含量比其他各处理显着增加。硫平衡计算说明大气硫沉降的减少对土壤硫供给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2)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有机硫的影响长期配施化肥与有机肥促进表层土壤的碳键硫和酯键硫累积,具体为1.5NPK+M1>NPK+M1>NPK+M2。各处理表层土壤碳键硫含量均略高于亚表层土壤含量。且碳键硫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残渣态硫在本研究中是有机硫的主要形态,长期配施化肥与有机肥促进了亚表层土壤的残渣态硫累积,且与土壤总硫极显着正相关(P<0.01)。(3)长期定位施肥对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及硫还原细菌的影响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与有机质和硫还原细菌种群数量显着相关,且化肥与有机肥配施能提升其活性。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在45.0μg g-1h-1到124.6μg g-1h-1之间,亚表层土壤的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在43.8μg g-1h-1到87.4μg g-1h-1之间,且增加化肥用量和配施有机肥均可增加土壤酶活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增加了表层与亚表层土壤的SRB种群数量,但是化肥增量处理(1.5NPK+M1)对亚表层的种群数量对比NPK+M1提升不大,对表层种群数量相比其他处理有明显增加。(4)长期定位施肥对厌氧条件下紫色土中硫转化的影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土壤在光照培养条件下能转化出较高的水溶性硫,且在15-18 d达到转化速率最大值。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土壤在培养30 d后依然保持较高的水溶性硫含量。
李娜[6](2013)在《夏玉米产量与氮硫吸收利用对氮硫肥的响应》文中指出氮和硫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作物生理功能、形态生长以及产量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探明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长、产量以及氮硫利用对氮肥和硫肥的响应,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氮、硫肥试验)和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氮硫互作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硫肥及其交互作用对夏玉米植株形态、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群体生物量、籽粒产量以及氮硫利用等效应,并初步确定了适用于本地区夏玉米生产的最优氮、硫肥配比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氮硫肥均提高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在供试条件下,中等偏上施氮量(171.40239.54kg·N·hm-2)与低施硫量(50.7177.41kg·S·hm-2)相结合时夏玉米群体籽粒产量较高。2施用氮硫肥均可促进夏玉米株高和茎粗的生长,提高夏玉米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夏玉米群体叶面积形成,提高叶面积指数。3施用氮硫肥可提高夏玉米群体氮素累积、氮素净吸收量和氮素吸收强度,降低营养器官对籽粒氮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均逐渐降低,而氮肥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则逐渐升高。在供试条件下,中等偏上施氮量(177.01249.05kg·N·hm-2)与低施硫量(52.8977.96kg·S·hm-2)相结合时夏玉米群体氮素累积量较高。4施用氮硫肥均可提高夏玉米群体硫素累积、硫素净吸收量和硫素吸收强度。叶片和茎秆对籽粒的硫素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和施硫量的提高而增加。施氮降低夏玉米叶片对籽粒的硫素转运效率和贡献率,施硫则提高叶片对籽粒的硫素贡献率。随施硫量的提高,硫肥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逐渐降低。在供试条件下,中等偏上施氮量(145.31195.45kg·N·hm-2)与较高施硫量(90.18126.67kg·S·hm-2)相结合时,夏玉米群体硫素累积量较高。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施用氮硫肥可以促进关中地区夏玉米生长,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氮、硫养分吸收利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氮、硫肥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45.31249.05kg·N·hm-2和50.71126.67kg·S·hm-2。
董丽欣[7](2012)在《土壤铜、硫含量对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充分利用硫铁矿尾矿砂、确立硫铁矿尾矿砂为主要成分的矿山废弃地的调控利用措施,以不同Cu、S处理土壤中栽植的1 a生苹果树以及在硫铁矿尾矿砂河滩垫地上栽植的初果期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土壤中的不同Cu、S含量对1 a生苹果幼树、初果期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Cu含量为48.80 mg·kg~(-1)时,致使1 a生苹果幼树死亡。当土壤有效S含量>1006.0 mg·kg~(-1)时,1 a生苹果幼树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土壤有效S含量>1590.7 mg·kg~(-1)时,1 a生苹果幼树新梢生长量呈现迅速下降趋势;土壤有效S含量为2404.5 mg·kg~(-1)时,致使1 a生苹果幼树死亡。土壤中的Cu含量≥46.8 mg·kg~(-1),土壤有效S含量≥368.7 mg·kg~(-1)时,初果期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土壤中的Cu含量≥53.9 mg·kg~(-1),土壤有效S含量≥538.0 mg·kg~(-1)时,初果期苹果树受毒害甚至死亡。2.粗根Cu含量≥9.64 mg·kg~(-1),S含量≥3060.2 mg·kg~(-1),树干Cu含量≥4.74 mg·kg~(-1),S含量≥2629.6 mg·kg~(-1),1 a生苹果幼树就会受毒害死亡。叶片Cu含量≥12.9 mg·kg~(-1),枝条Cu含量≥7.3 mg·kg~(-1),初果期苹果树就会受毒害甚至死亡。叶片S含量≥4108.3 mg·kg~(-1),新梢S含量≥1230.7 mg·kg~(-1),一年生枝S含量≥887.3 mg·kg~(-1),二年生枝S含量为≥589.7 mg·kg~(-1),主干S含量≥383.7 mg·kg~(-1)时,初果期苹果树就会受毒害甚至死亡;根系Cu含量≥14.4 mg·kg~(-1),S含量≥1071.2 mg·kg~(-1)时,初果期苹果树根系生长就会受到抑制。3. 1 a生苹果幼树各器官Cu元素分布规律为:细根>叶片>粗根>新梢>树干,S元素分布规律为:叶片>细根>粗根>新梢>树干。初果期苹果树各器官Cu元素的分布规律为:根系>叶片>新梢>一年生枝>二年生枝>主干,S元素分布规律为:叶片>根系>新梢>一年生枝>二年生枝>主干,与1 a生苹果树各器官Cu、S元素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4.初果期生长正常树的长、中、短枝数量分别是轻度受害树的2.02倍、1.37倍、1.04倍,是重度受害树的3.30倍、2.22倍、1.47倍,是受害死亡树的37.6倍、4.73倍、2.3倍。生长正常树的花芽数为518个,显着高于轻度受害树,极显着高于重度受害树。生长正常树的萌芽率为60.67%,分别是轻度受害树、重度受害树的1.43倍和2.22倍。5.初果期苹果树的根系尤其是≤1 mm的吸收根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中。020 cm土层中,生长正常树≤1 mm的根系数量极显着高于轻度受害树、重度受害树和受害死亡树,轻度受害树显着高于重度受害树,极显着高于受害死亡树;2040 cm土层中,生长正常树≤1 mm的根系数量极显着高于轻度受害树、重度受害树和受害死亡树,轻度受害树与重度受害树的根系数量无显着差异,但极显着高于受害死亡树;4060 cm土层中≤1 mm根系数量较少。6.生长正常树、轻度受害树、重度受害树展叶后单叶面积分别为8.01 cm2、3.84 cm2、1.92 cm2,春梢旺长期单叶面积分别为20.91 cm2、14.20 cm2、8.28 cm2,之后叶面积变化不大。在各个时期,生长正常树的单叶面积均极显着高于轻度受害树,轻度受害树极显着高于重度受害树。7.展叶后叶片中Cu含量最高,生长正常树、轻度受害树、重度受害树叶片Cu含量分别为19.0 mg·kg~(-1)、20.0 mg·kg~(-1)、21.3 mg·kg~(-1),分别是春梢停长期的4.25倍、4.67倍、3.18倍。轻度受害树和重度受害树在展叶后叶片S含量分别为2929.1 mg·kg~(-1)、2965.3 mg·kg~(-1),在秋梢停长期达到最高,分别为4812.5 mg·kg~(-1)、8324.8 mg·kg~(-1);生长正常树在展叶后叶片S含量为1616.3 mg·kg~(-1),在春梢停长期达到最高,为2839.6 mg·kg~(-1)。8.初果期生长正常树的单株产量、单果重分别为6.21 kg、194.6 g,分别是轻度受害树的1.86倍、1.22倍,是重度受害树的51.75倍、1.62倍;轻度受害树和重度受害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0%、18.30%,极显着高于生长正常树;重度受害树的果实硬度为13.5 kg/cm2,极显着高于轻度受害树,轻度受害树极显着高于生长正常树。9.土壤中的Cu含量在40 mg·kg~(-1)以下时,为正常含量,在土壤中的移动量很小;当局部土壤中Cu含量高于40 mg·kg~(-1)时,随着局部土壤Cu含量的增加,在土壤中的移动量增加,经一年的淋溶后最终会保持在40 mg·kg~(-1)左右。局部土壤有效S含量<1000 mg·kg~(-1)时,经过一年的淋溶,土壤含S量会达到接近1 a生幼树正常生长的含量;局部土壤有效S含量在1000 mg·kg~(-1)2000 mg·kg~(-1)时,经过2 a的淋溶,土壤含S量会达到接近1 a生幼树正常生长的含量;但局部土壤中有效S含量>2000 mg·kg~(-1)时,即使经过淋溶,土壤中的有效S含量很难降至适宜1 a生幼树正常生长的含量。利用尾矿砂垫地时,要将混合后的土壤含S量控制在1500 mg·kg~(-1)以下,尾矿砂比例控制在1/5以内。
徐金仁,徐卫红,夏岩昌,俞晓凤,雷幼娥[8](2011)在《硫肥在水稻栽培上的施用效果》文中提出采用4种不同施硫量(纯硫0、20、30、40 kg/hm2),在玉山县灰红泥沙田对天优998进行硫肥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施硫量有利于水稻成苗成穗,同时对熟期、穗部性状及米质也有明显影响。各施硫处理较不施硫处理增产192.45~447.10 kg/hm2,其最佳施硫量为30 kg/hm2。
王东旭[9](2011)在《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长期无机化肥的大量施用,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严重、农作物产品的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为解决和改变现在的农业生产现状,促进农业向无污染、无公害、高产优质,低成本方向发展。以动物毛发、角质等为原料水解生产多肽-氨基酸螯合液肥,和一般肥料相比,独具特色和优势,生产的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营养全面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易于作物吸收。应用于大田作物上,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属于无毒、无污染、无公害的新型、高效叶面肥料。通过对角蛋白的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添加控制剂等分解条件的控制,通过对传统氨基酸类肥料的生产工艺的改进,使产品中多肽和氨基酸含量达到合理的比例,保证产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同时又保证含有2-13个氨基酸相联接的活性小肽占有一定比例,比例为22.6%-25.1%,从而使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的效果达到最佳。水稻苗床喷施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可以明显促进秧苗发根能力,增加根系长度,提高秧苗的干物质重量,500倍液浓度表现尤为突出,根长增长0.48cm,干重中增加0.02g/株,增加水稻根系的延展和伸长,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大豆苗期和初花期两次叶面喷施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500倍液光合速率增加1.07~2.27mg.co2/dm2.hr,能够明显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大豆喷施500倍液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可以提高粗蛋白0.88%,粗脂肪0.08%。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浸种的玉米幼苗,在幼苗期的叶绿素含量都提高,500倍液处理在各时期叶绿素含量均维持较高的水平,玉米的光合速率增加幅度在12.2%~32.7%之间,玉米叶片的气孔导度增幅在16%~42%之间,提高玉米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加玉米侧根的根数、根体积、根干重,增加玉米幼苗叶面积、根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施用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可以增加水稻、玉米、水稻的产量。500倍液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5536.5kg/hm2,增产11.1%,其次是200倍液处理增产8.6%;施用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500倍液的处理玉米增产幅度最高,为增产3.7%;施入1000倍液的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大豆,增产幅度达到了16.07%;施入500倍液多肽-氨基酸处理,增产幅度达到了11.74%,大豆增产最佳浓度为500-1000倍液。
隋常玲[10](2011)在《控释肥硫膜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机理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硫包膜控释肥的大面积连续施用,硫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问题受到关注。只有探明硫膜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才能在理论上解释硫膜转化过程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对硫膜在土壤中降解动态及迁移转化过程进行研究,既可发现控释肥硫膜降解对土壤微域某些性质的影响,也可探明其影响机理,从而为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指导硫包膜控释肥的应用及推广。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砂培试验和池栽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微域技术、同位素示踪等手段,对控释肥硫膜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硫膜施入土壤后在不同时期的形貌及超微形态变化做细致研究,探明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和最终降解产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揭示控释肥硫膜在土壤中的具体去向,并分析硫膜对土壤中营养元素活化和控释肥包膜控释下氮素的迁移转化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连续两年的盆栽试验,观察硫膜降解过程中形貌及超微形态的变化,选择硫磺膜壳、硫磺外喷涂石蜡为密封剂的膜壳和硫磺包被热固性树脂的膜壳,在土壤中培养的不同时期对膜壳的横断面和表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电镜照片显示:①仅由硫磺构成的膜壳表面粗糙,并遍布细缝和孔洞,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很快裂缝和孔洞逐渐变大,使膜壳断裂变小,这也是仅用硫磺包膜控释效果差的原因;②外涂石蜡为密封剂的膜壳表面较光滑略有细小突起,虽然因包膜时温度变化表层会存在细小的裂缝,但较好的覆盖了硫磺形成的细缝和小孔。在培养中可发现原本光滑连续的石蜡膜逐渐出现侵蚀孔洞,孔洞由小变大,由浅变深,并慢慢连成一片。在培养的中后期,发现缺乏密封剂保护的硫磺由膜状碎裂成小块,进而粉化;③硫加树脂膜壳的树脂层较薄,可见膜下硫磺表面的孔隙。随着膜壳的降解,树脂层变薄,树脂在膜壳表面收缩,原本光滑的表面变得有些粗糙,树脂层完整变得间断,逐渐露出树脂膜内的硫磺膜。与外涂石蜡的硫磺膜相比包被树脂的硫磺膜降解时间较长,可以对养分起到更好的控释作用。无硫砂培试验得出硫膜降解的中间产物为硫代硫酸根,最终产物为硫酸根,硫酸根也是硫膜降解的主要产物。硫膜在基质中的主要转化途径是S0→S2O32-→SO42-。并且残膜在基质中降解的速率要高于包膜肥料膜壳的降解速率。浸提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较高的时期,植株中全硫含量也较高,表明硫膜降解促进了植株对硫素的吸收。硫磺和硫膜在土壤中的降解,导致了棕壤各处理微域土壤pH值的显着变化,而对非微域土壤影响不显着,在培养的中后期pH值均有回升;与棕壤相比潮土中pH值下降幅度较小。各处理在棕壤、潮土中的氧化速度是:硫磺>硫膜>硫加树脂膜。施用硫膜和硫加树脂膜起到了活化微域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在培养的中后期增加了微域土壤中有效态铁、有效态锰及有效态铜的含量。并显着提高了棕壤微域有效硫的含量,非微域中有效硫也有升高的趋势;潮土微域中有效硫和有效磷的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硫膜在土壤中降解时间的延长,非微域土壤的有效硫、有效磷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试验表明:硫际微域(≤5 mm)土壤受硫膜降解产物的影响显着,而对非微域(>5 mm)土壤影响不显着。表明硫包膜或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在土壤中施用仅显着影响小范围土壤的化学性质,而对整个土体影响不显着。采用棕壤池栽试验,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土壤硫组分动态变化分析发现,0-20 cm土层是土壤水溶性硫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层次,硫包膜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的施用可显着增加作物生育中后期0-20 cm土壤水溶性硫含量。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水溶性硫与吸附态硫之间存在动态平衡。棕壤中无机硫组分以水溶性硫和盐酸可溶性硫为主,并且盐酸可溶性硫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当土壤中水溶性硫和吸附态硫不充足时,盐酸可溶性硫可以进行及时的补充。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无机硫总量,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内稳定持续的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硫素。在降雨、灌溉淋溶作用下SO42-有向土壤深层运移的趋势。硫包膜控释肥促进了夏玉米大口期及乳熟期对硫素的吸收,其顺序为:PSCU> SCU+PCU>PCU >Urea,也增加了冬小麦开花期及成熟期植株全硫含量,在冬小麦开花期,与Urea处理相比PSCU处理植株全硫含量增加了25.64%,SCU+PCU处理增加了17.16%。土壤中硫组分的动态变化促进了作物对硫素的吸收利用。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包膜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在夏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中肥料氮的转化及去向,肥料氮的残留,肥料氮在剖面中的运移及作物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玉米季,施用控释肥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肥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PCU处理与Urea处理相比肥料氮回收率增加3.9%、残留率增加5.02%、损失率减少7.67%;冬小麦季与Urea处理相比PCU处理肥料氮回收率增加1.88%、氮肥的残留率增加5.45%、损失率减少7.32%。硫包膜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的施用可增加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拔节期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并增加成熟期作物的籽粒产量,并可使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与硫素利用效率协同提高,增加植株氮素累积量和硫素累积量。硫包膜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氮肥通过提高氮、硫的收获指数促进籽粒产量的增加,夏玉米季产量PSCU,PCU处理与Urea处理相比分别高出16.0%,13.43%。冬小麦季产量分别高出11.85%,9.79%。硫加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的施用可实现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作物对氮素的高效利用,并且硫加树脂包膜尿素较低的价格有利于大田作物大面积使用。在超级玉米“登海661”高产栽培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控释肥处理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由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可知施用不同控释肥处理对产量的提高由不同产量构成因素的结果。施用控释掺混肥时,千粒重、穗行数、穗粗和穗粒数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作用;施用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千粒重、行粒数、穗粗和穗行数为玉米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施用树脂包膜尿素,起决定性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为千粒重、行粒数、穗粒数和穗行数。各控释肥处理主要决定因素均为千粒重,主要限制因素各不相同,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加树脂包膜尿素为穗行数,控释掺混肥为行粒数。因此在夏玉米高产栽培,选用不同的控释肥和掺混肥组合时,要注意协调产量构成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最佳结合状态,并兼顾其他产量构成因素是实现夏玉米最佳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氨法脱硫副产品硫酸铵的农业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硫酸铵肥料相关标准 |
2 氨法脱硫硫酸铵的农业适宜性 |
3 硫酸铵作为氮肥使用的特点 |
3.1 硫酸铵是一种环保产业的副产 |
3.2 硫酸铵是一种多元速效肥料, 其价值被严重低估 |
3.3 使用硫酸铵可以减少氮肥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 |
3.4 硫酸铵在氮肥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 |
4 硫酸铵肥料的适宜应用领域 |
4.1 硫酸铵肥料适宜于缺硫土壤上的所有作物 |
4.2 硫酸铵特别适宜于喜硫作物 |
4.3 硫酸铵可用于生产低氯或硫基肥料 |
4.4 硫酸铵可用于生产复合氮肥 |
5 我国农业中硫酸铵需求预测 |
5.1 土壤硫的补充途径 |
5.2 从土壤硫素平衡预测我国农业对硫酸铵的理论需求 |
5.3 从土壤硫素丰缺预测我国农业对硫酸铵的现实需求 |
5.3.1 我国耕地土壤中的硫 |
5.3.2土壤缺硫临界值 |
5.3.3 我国农业对硫酸铵的现实需求 |
5.4 从发达国家对硫酸铵氮肥的使用比例预测我国农业未来对硫酸铵的需求 |
(2)水稻根际微域硫素形态变化及对砷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砷的污染现状及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 |
1.2.1 As的污染现状 |
1.2.2 As对水稻的影响 |
1.2.3 As在水稻土壤中的形态及转化 |
1.3 镉的污染现状及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 |
1.3.1 Cd的污染现状 |
1.3.2 Cd对水稻的影响 |
1.3.3 Cd在水稻土壤中的形态及转化 |
1.4 水稻土中硫素的化学形态 |
1.4.1 土壤中的硫 |
1.4.2 硫素在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的化学形态 |
1.5 硫素对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
1.5.1 硫素对重金属As有效性的影响 |
1.5.2 硫素对重金属Cd有效性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试验方法 |
3.3.1 土壤溶液环境监测 |
3.3.2 水稻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3.3.3 水稻土样品的处理 |
3.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Eh、pH和pe+pH值的变化 |
4.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无机硫赋存形态质量分数变化 |
4.2.1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水溶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4.2.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吸附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4.2.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盐酸可溶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4.2.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盐酸挥发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4.2.5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无机硫质量分数变化 |
4.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有机硫质量分数变化 |
4.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总硫质量分数变化 |
4.5 不同生育期水稻干物质量质量的变化 |
4.6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铁锰胶膜质量分数的变化 |
4.7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铁锰胶膜吸附As、Cd质量分数的变化 |
4.8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As质量分数的变化 |
4.9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对As的转移系数 |
4.10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Cd的质量分数变化 |
4.11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对Cd的转移系数 |
4.1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As赋存形态的质量分数变化 |
4.12.1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非专性吸附态As质量分数变化 |
4.12.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专性吸附态As质量分数变化 |
4.12.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质量分数变化 |
4.12.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质量分数变化 |
4.12.5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残渣态As质量分数变化 |
4.1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Cd赋存形态的质量分数变化 |
4.13.1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离子交换态Cd质量分数变化 |
4.13.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碳酸盐结合态Cd质量分数变化 |
4.13.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弱有机态Cd质量分数变化 |
4.13.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质量分数变化 |
4.13.5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强有机态Cd质量分数变化 |
4.13.6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残渣态Cd质量分数变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Eh、pH和pe+pH值变化 |
5.2.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无机硫赋存形态的变化 |
5.2.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有机硫变化 |
5.2.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迁移规律 |
5.2.5 硫素对水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5.2.6 硫素对水稻根系铁锰胶膜含量的影响 |
5.2.7 硫素对水稻根表胶膜As、Cd吸附的影响 |
5.2.8 硫素对水稻体内各部位As质量分数及其转移系数的影响 |
5.2.9 硫素对水稻体内各部位Cd质量分数及其转移系数的影响 |
5.2.10 硫素对水稻根际与非根际As的赋存形态的影响 |
5.2.11 硫素对水稻根际与非根际Cd的赋存形态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3)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赋存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分析方法 |
1.2.1 土壤溶液监测 |
1.2.2 土壤硫的测定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Eh、p H和pe+p H值的变化 |
2.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无机硫赋存形态质量分数变化 |
2.2.1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水溶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2.2.2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吸附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2.2.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盐酸可溶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2.2.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盐酸挥发性硫质量分数变化 |
2.2.5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无机硫质量分数变化 |
2.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有机硫质量分数变化 |
2.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总硫质量分数变化 |
3 讨论 |
3.1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Eh、p H和pe+p H值变化 |
3.2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无机硫赋存形态的变化 |
3.3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中有机硫变化 |
3.4 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迁移规律 |
4 结论 |
(4)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硫素时空变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土壤硫元素的形态 |
1.2.1 土壤中硫元素的组成与形态 |
1.2.2 土壤中硫元素的循环 |
1.2.3 影响土壤中硫素累积的因素 |
1.3 硫元素在植物生理上的作用 |
1.4 我国土壤硫素现状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土壤中硫素的研究现状 |
1.5.2 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研究现状 |
1.6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本论文的基本构想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2 试验样品选取及处理 |
2.3 施肥处理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2 土壤硫素各形态分组的计算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轮作体系中耕层土壤硫素各形态含量的时间变化 |
3.1.1 长期施肥对土壤全硫含量的影响 |
3.1.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影响 |
3.1.3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硫组分含量的影响 |
3.1.3.1 长期施肥对土壤水溶态硫含量的影响 |
3.1.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吸附态硫含量的影响 |
3.1.3.3 长期施肥对土壤酸溶态含量的影响 |
3.1.4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硫组分的影响 |
3.1.4.1 长期施肥对土壤酯键硫含量的影响 |
3.1.4.2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键硫含量的影响 |
3.1.4.3 长期施肥对土壤残渣态硫含量的影响 |
3.2 长期施肥对硫素在土壤剖面分布的影响 |
3.2.1 种植玉米年份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 |
3.2.1.1 长期施肥对土壤全硫含量的空间变异 |
3.2.1.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硫含量的空间变异 |
3.2.1.3 长期施肥对土壤水溶态硫含量的空间变异 |
3.2.1.4 长期施肥对土壤吸附态硫含量的影响 |
3.2.1.5 长期施肥对土壤酸溶态硫含量的影响 |
3.2.1.6 长期施肥对土壤酯键硫含量的影响 |
3.2.1.7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键硫含量的影响 |
3.2.1.8 长期施肥对土壤残渣态硫含量的影响 |
3.2.2 种植大豆年份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 |
3.2.2.1 长期施肥对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的空间变异 |
3.2.2.2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硫组分的空间变异 |
3.2.2.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硫组分的空间变异 |
3.3 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中不同形态硫素占全硫比例的影响 |
3.4 土壤不同形态硫素与pH值、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3.4.1 土壤不同形态硫素与pH值之间的相关性 |
3.4.2 土壤不同形态硫素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5)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硫素形态及转化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硫形态研究进展 |
1.1.1 土壤硫素形态 |
1.1.2 土壤硫的分级 |
1.2 土壤硫的转化 |
1.2.1 有机硫的矿化 |
1.2.2 无机硫的转化 |
1.2.3 微生物主导的硫转化 |
1.2.4 芳基硫酸酯酶与土壤硫的关系 |
1.3 土壤有效硫的评价方法 |
1.3.1 土壤有效硫的提取 |
1.3.2 提取液中硫的分析方法 |
1.3.3 与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
1.3.4 评价土壤有效硫状况的其它方法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预期目标 |
第3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无机硫的影响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分析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长期施肥对土壤总硫含量的影响 |
3.3.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硫形态分布的影响 |
3.3.3 长期施肥对土壤盐酸溶性硫形态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有机硫的影响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土壤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键硫形态的影响 |
4.3.2 长期施肥对土壤酯键硫形态的影响 |
4.3.3 长期施肥对土壤残渣态硫形态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及硫还原细菌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壤 |
5.1.2 样品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5.2.2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SRB种群数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厌氧条件下紫色土中硫转化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土壤 |
6.1.2 恒温厌氧试验 |
6.1.3 分析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光照厌氧培养过程中硫的转化 |
6.2.2 黑暗厌氧培养过程中硫的转化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夏玉米产量与氮硫吸收利用对氮硫肥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氮营养研究 |
1.3.2 硫营养研究 |
1.3.3 氮硫互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与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2.3.1 测定项目 |
2.3.2 计算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对氮硫肥的响应 |
3.1 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对氮硫肥的响应 |
3.1.1 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对氮肥的响应 |
3.1.2 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对硫肥的响应 |
3.1.3 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对氮硫交互作用的响应 |
3.2 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对氮硫肥的响应 |
3.2.1 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对氮肥的响应 |
3.2.2 夏玉米籽粒产量及构成因素对硫肥的响应 |
3.2.3 夏玉米籽粒产量对氮硫交互作用的响应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夏玉米形态生长及光合色素生理对氮硫肥的响应 |
4.1 夏玉米株高与茎粗对氮硫肥的响应 |
4.2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对氮硫肥的响应 |
4.2.1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对氮肥的响应 |
4.2.2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对硫肥的响应 |
4.3 夏玉米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对氮硫肥的响应 |
4.3.1 夏玉米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对氮肥的响应 |
4.3.2 夏玉米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对硫肥的响应 |
4.4 夏玉米叶片 SPAD 值与叶绿体色素含量的线性模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对氮硫肥的响应 |
5.1 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对氮肥的响应 |
5.1.1 氮肥对各生育时期夏玉米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5.1.2 氮肥对夏玉米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1.3 氮肥对夏玉米各营养器官对籽粒氮素转运的影响 |
5.2 夏玉米氮素吸收累积特征对硫肥的响应 |
5.2.1 硫肥对各生育时期夏玉米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5.2.2 硫肥对夏玉米各生育时期氮素净吸收量和吸收强度的影响 |
5.2.3 硫肥对夏玉米各营养器官对籽粒氮素转运的影响 |
5.3 夏玉米氮素吸收累积特征对氮硫交互作用的响应 |
5.3.1 氮肥和硫肥对各生育时期夏玉米群体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5.3.2 氮肥和硫肥对成熟期夏玉米群体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夏玉米硫素吸收利用对氮硫肥的响应 |
6.1 夏玉米硫素吸收累积特征对氮肥的响应 |
6.1.1 氮肥对各生育时期夏玉米群体硫素累积的影响 |
6.1.2 氮肥对各生育时期夏玉米硫素净吸收量和吸收强度的影响 |
6.1.3 氮肥对夏玉米各营养器官对籽粒硫素转运的影响 |
6.2 夏玉米硫素吸收累积特征对硫肥的响应 |
6.2.1 硫肥对不同生育时期夏玉米硫素累积量的影响 |
6.2.2 硫肥对不同生育时期夏玉米硫素的净吸收量和吸收强度的影响 |
6.2.3 硫肥对夏玉米各营养器官对籽粒硫素转运的影响 |
6.3 夏玉米硫素吸收累积特征对氮硫交互作用的响应 |
6.3.1 氮肥和硫肥对各生育时期夏玉米群体硫素累积的影响 |
6.3.2 氮肥和硫肥对成熟期夏玉米硫素累积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氮肥对夏玉米生长及籽粒产量存在显着影响 |
7.2 硫肥促进夏玉米尤其茎秆生长且改变夏玉米籽粒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
7.3 SPAD 值是反映夏玉米叶绿体色素组成的重要指标 |
7.4 氮、硫肥的交互效应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土壤铜、硫含量对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u 元素的研究进展 |
1.2.2 S 元素的研究进展 |
1.2.3 前景展望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土壤中不同Cu、S 含量对1 a 生苹果幼树生长的研究 |
2.2.2 土壤中不同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生长发育研究 |
2.2.3 土壤中不同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结果特性与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
2.3 试验方法 |
2.3.1 调查方法 |
2.3.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
2.3.3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Cu、S 含量对1 a 生幼树生长的影响 |
3.1.1 土壤Cu、S 含量对1 a 生幼树新梢生长的影响 |
3.1.2 淋溶作用对土壤Cu、S 含量的影响 |
3.1.3 土壤Cu、S 含量对1 a 生幼树不同部位Cu、S 含量的影响 |
3.2 土壤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土壤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Cu、S 含量的影响 |
3.2.2 土壤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土壤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生长结果习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1 土壤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 |
3.3.2 土壤Cu、S 含量对初果期苹果树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硫肥在水稻栽培上的施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区概况 |
1.1.2 供试品种与肥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硫肥施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 不同硫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硫肥施用量对水稻米质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9)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制备与测定 |
2.1.1 原料的筛选和水解 |
2.1.2 原料的测定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在水稻上应用效果 |
3.1.1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
3.1.3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根系的影 |
3.1.4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5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6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产量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7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3.1.8 小结 |
3.2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在大豆上应用效果 |
3.2.1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大豆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大豆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2.4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在玉米上应用效果 |
3.3.1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
3.3.3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3.4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苗期叶面积的影响 |
3.3.5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6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3.7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3.3.8 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玉米产量因子和产量的影响 |
3.3.9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控释肥硫膜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机理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硫包膜控释肥研究现状 |
2.2 控释肥硫膜降解的研究现状 |
2.3 控释肥施用对土壤中硫素循环的影响 |
2.4 控释肥施用对作物-土壤系统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二章 硫包膜控释肥硫膜降解中形貌及超微形态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硫膜降解过程中形貌变化 |
2.2 硫包膜控释肥无外涂层施用后的超微形态变化 |
2.3 硫包膜控释肥外涂石蜡施用后超微形态变化 |
2.4 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施用后超微形态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硫包膜控释肥硫膜降解产物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砂培中硫膜降解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
2.2 砂培中硫膜降解对植株全硫含量的影响 |
2.3 砂培中硫膜降解对浸提液中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硫包膜控释肥硫膜降解对降解产物总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肥硫膜降解对微域土壤性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硫际微域土壤pH 值的动态变化 |
2.2 硫际微域土壤EC 值的动态变化 |
2.3 硫际微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2.4 硫际微域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动态变化 |
2.5 硫际微域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2.6 硫际微域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控释肥硫膜降解对作物-土壤系统氮、硫素循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控释肥对作物-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
2.2 不同控释肥对作物-土壤硫素循环的影响 |
2.3 不同控释肥对成熟期作物籽粒氮、硫素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控释肥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土壤pH 和EC 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控释肥对轮作作物氮硫利用效率和产量因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控释肥对作物氮、硫利用效率和影响 |
2.2 不同控释肥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氨法脱硫副产品硫酸铵的农业应用前景[J]. 艾玉春,张永春,宁运旺.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3)
- [2]水稻根际微域硫素形态变化及对砷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杜光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3]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硫素赋存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J]. 杜光辉,饶伟,李鑫,张亚楠,王代长,杨军,化党领,刘世亮,李培培,刘红恩. 环境科学, 2016(07)
- [4]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硫素时空变异的影响[D]. 康琳.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5]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硫素形态及转化效应的研究[D]. 钟海夫. 西南大学, 2016(02)
- [6]夏玉米产量与氮硫吸收利用对氮硫肥的响应[D]. 李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7]土壤铜、硫含量对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D]. 董丽欣.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8]硫肥在水稻栽培上的施用效果[J]. 徐金仁,徐卫红,夏岩昌,俞晓凤,雷幼娥.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4)
- [9]多肽—氨基酸液态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王东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10]控释肥硫膜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机理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 隋常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