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生物礁类型及形成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潘桂棠,王立全,耿全如,尹福光,王保弟,王冬兵,彭智敏,任飞[1](2020)在《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文中提出班公湖—双湖—怒江(中北段)—昌宁—孟连对接带广泛出露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变形样式的洋板块构造地层系统、增生混杂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可识别出增生的远洋沉积岩、海沟浊积岩、古生代—中生代蛇绿岩、蛇绿混杂岩、洋岛-海山消减增生楔、洋底沉积增生杂岩,基底残块以及以蓝片岩、榴辉岩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记录了青藏高原原古特提斯大洋形成演化的地质信息。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是青藏高原中部一条重要的原古特提斯大洋自北向南后退式俯冲消亡的巨型增生杂岩带,构筑了冈瓦纳大陆与劳亚-泛华夏大陆分界带。
徐博[2](2020)在《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文中提出侏罗纪是地质历史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然而,受印支造山运动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缺少海相侏罗系地层。作为全球特提斯海区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北部羌塘地区则发育有较完整的侏罗纪海相地层沉积,为在该地区开展侏罗系地层的研究提供典型剖面,也是藏北侏罗系建组剖面所在地。其中布曲组以发育大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包含着古地形、沉积水体环境及海平面变化等多方面古环境信息,是开展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的最理想地层。本文对羌塘盆地的区域位置、大地构造、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根据野外调查和前人资料,本文采用野外勘探、剖面实测、沉积相分析、室内薄片鉴定多方法结合,对研究区布曲组古生物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和岩相古地理特征展开了系统研究。初步得到以下成果:(1)研究区布曲组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岩、碎屑岩、石膏三种,其中石灰岩是最为常见的岩类,也是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碎屑岩和石膏集中发育于达卓玛剖面;(2)布曲组石灰岩的基质类型以泥晶为主,颗粒含量丰富、类型多样,以生物碎屑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球粒、鲕粒、砂屑及核形石等,其中生物碎屑包含有双壳类、腕足类、棘皮类、介形虫类、有孔虫类、苔藓虫类、腹足类、海绵以及钙藻类等,每一层的生物碎屑含量及组合均存在差异,此外还可见少量陆源碎屑及自生矿物,如海绿石、黄铁矿等;(3)根据石灰岩的基质类型、颗粒类型及含量(尤其以生屑类型为主),将研究区布曲组的石灰岩划分出17种岩石微相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为MF-1泥晶灰岩微相、MF-3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微相;较为常见的主要为MF-2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4含双壳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6含双壳类-苔藓虫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7含棘皮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10含腕足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MF-12含双壳类-腹足类生物碎屑质泥晶灰岩微相;相对含量较低的微相类型有MF-9砂屑泥晶灰岩微相、MF-15亮晶鲕粒灰岩微相、MF-16泥晶球粒灰岩微相和MF-17含生屑核形石灰岩微相;(4)通过对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布曲组形成于碳酸盐岩缓坡型沉积环境,根据其水深差异可细分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3种亚相及潮坪、泻湖、浅滩等5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建立了藏北安多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5)依据各类微相类型中各类生物碎屑组成特点及垂向各类生屑的分布规律,分析了雁石坪和达卓玛两地布曲组沉积期沉积水体的垂向演化特征,认为雁石坪剖面布曲组的发育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三个浅水期夹两个深水期,即发育的第一、三、五阶段主要为内缓坡、中缓坡环境,且其中第一、五阶段的水体环境为温暖的咸化浅水环境,而第三阶段为淡化浅水环境,第二、四阶段为中缓坡、外缓坡环境;达卓玛剖面布曲组的发育内缓坡、中缓坡环境,总体上沉积环境较稳定,就沉积水体性质而言,可将其分为早期咸化浅水、中期淡化浅水、末期半咸化浅水三个阶段;(6)综合分析羌塘盆地布曲组沉积模式及白云岩的空间展布特征,我们认为发育Ⅰ型白云岩的浅滩多为点滩,空间分布不连续,油气勘探难度较大;发育Ⅱ型白云岩的内缓坡潮坪泻湖相多呈连续条带状分布,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达卓玛—那底岗日一带可作为羌塘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李高杰[3](2020)在《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碳循环是影响地球上所有表层储库的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之一,具有复杂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调节和推动气候短周期和长周期的变化。侏罗纪特别是中、晚侏罗世是全球古板块重组的时期,也是中生代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而稳定同位素记录,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显着变化提供了证据。论文以西藏羌塘盆地安多地区114道班剖面上侏罗统安多组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剖面的成岩蚀变信息、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古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重建了东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的古海洋和古气候背景,分别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西藏安多114道班上侏罗统安多组系统采集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同步分析,建立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碳同位素曲线。通过与全球同时代地层碳同位素对比,西藏特提斯与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同时,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对比也显示,不同地域表现差异的长周期碳同位素趋势,这种差异与古大西洋盆地的打开造成的古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改变和进而造成的古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2)根据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aq)]浓度与海洋浮游植物δ13CP和水溶二氧化碳δ13CCO2(aq)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关系,定量计算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大气CO2含量,结果可与前人利用植物叶片气孔法和古土壤碳酸盐结核碳同位素法相对比。这为古代大气p CO2含量的定量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对洋-气系统中含碳离子的碳同位素计算,显示晚侏罗世大气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δ13CCO2(g)介于-9.4~-4.3‰之间,平均-7.3‰;由全岩Ce异常指示的古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相联系。(4)海水δ13CDIC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分馏效应和生物分馏效应的共同影响。基于对温度分馏函数的拟合,以及引入的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残留DICS值之间的同位素质量守恒方程,定量化证实了生物分馏效应是控制安多114道班剖面碳同位素偏移的主要因素。当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DICS比值约为0.19时,就能造成海水碳同位素偏移5.2‰左右。(5)碳同位素和有机碳埋藏与古气候之间具有显着的可识别的沉积响应关系。温暖气候阶段,伴随水文循环的增加和大陆风化速率的加强,陆源营养盐向海洋输送力增强和生物生产力、有机碳埋藏率提高,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高δ13C值;寒冷气候阶段,陆源营养盐和有机碳埋藏的降低,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低δ13C值。碳同位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符合基于海洋有机碳埋藏推断的古气候变化的解释。
董俊彦,龚一鸣[4](2019)在《层孔虫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层孔虫(stromatoporoid)一词由德国地质学家Goldfuss在1826年创立,因其表面呈纹层状而得名。层孔虫属于海绵动物,是一类营群体生活的海洋底栖固着生物,形态多样,大小从几厘米至数米不等,通常生活在温暖、清澈、盐度正常和光照条件好的浅海中,常与珊瑚、藻类共生而形成生物礁,是重要的造礁生物之一。层孔虫起源于早奥陶世,繁盛于泥盆纪,进入石炭纪基本消失,但在晚三叠世复又出现,并于晚侏罗世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在早白垩世末彻底灭绝。本文在回顾总结了层孔虫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层孔虫的研究历史大体经历了零星研究阶段(1826—1950年)、系统研究阶段(1951—1971年)和集成创新阶段(1972年至今),主要介绍了层孔虫的形态与构造、系统分类、起源与演化、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和层孔虫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层孔虫研究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缺少明确、完善且统一的生物分类方案;起源的时代存在争议,演化过程中存在奇怪的"间断"现象,早石炭世至晚三叠世的地层中未见相关化石记录;与各种共生生物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层孔虫在古生物学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门类,它的各种形态、习性特征在恢复古地理、重建古环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孙倩[5](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汪峰[6](2017)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生物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纪生物礁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区域地质特征与剖面详细解剖结合,对研究区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沉积环境以及发育演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实地踏勘、钻井岩心观察描述、岩石学薄片鉴定、生物化石鉴定等方法详细研究了柴东北缘地区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发育层位、分布规律。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纪生物礁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欧龙布鲁克山周边的石灰沟、城墙沟、尕海南山、旺尕秀等剖面,生物礁在地层中主要以点状产出,呈不连续带状分布,尽管单个礁体生长规模相对较小,但区域上分布较为广泛。基于对典型生物礁礁体的解剖,明确了含礁地层的生物及岩石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造礁生物主要以珊瑚和海百合为主,附礁生物包括单体扭心珊瑚、腕足类、腹足类、苔藓虫、有孔虫等;组成生物礁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珊瑚骨架灰岩、珊瑚颗粒灰岩、障积岩、粘结岩、生物碎屑灰岩及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等。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将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地区沉积相主要划分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开阔台地相、潮坪-泻湖-障壁岛相等类型,生物礁沉积微相主要划分为礁基底、礁核、礁盖等微相。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柴东北缘地区生物礁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演化规律,认为该区生物礁演化分为四个阶段:孕育期,晚泥盆生物灭绝事件到早石炭世城墙沟组沉积期;复苏期,怀头他拉组沉积期;繁盛期,怀头他拉组沉积中期;衰退期,怀头他拉组沉积晚期至克鲁克组沉积期。结合重点层位沉积相、沉积微相展布及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明确了柴东北缘地区生物礁主要繁盛于早石炭世中晚期,受沉积环境变化在晚石炭世逐渐消亡的特点,进一步反演出生物礁的沉积演化过程,总结出柴东北缘地区石炭纪生物礁的成礁模式,主要为碳酸盐台地台内点礁模式。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7](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成杰[8](2016)在《泾阳—礼泉中上奥陶统生物礁滩发育分布及沉积微相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泾阳-礼泉地区中上奥陶统的生物礁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野外剖面,收集相关探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了生物礁滩发育的沉积环境,研究了生物礁滩的发育分布范围、主要的造礁、附礁生物和岩石类型,分析了生物礁沉积微相及其发育演化,并用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方法进行了生物礁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泾阳-礼泉地区晚奥陶世生物礁滩发育的控制因素并总结了成礁模式。研究区中晚奥陶世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礁滩、台前斜坡和深水斜坡等沉积相,台缘礁滩相为晚奥陶世发育。通过研究认为造礁生物主要包括珊瑚、藻类、层孔虫,附礁生物主要有腕足类、三叶虫和牙形石类等,生物岩石类型主要有骨架岩、障积岩、粘结岩、内碎屑灰岩、生屑灰岩、藻灰岩和白云岩等。生物礁沉积微相主要划分为礁基、礁核、礁翼、礁盖等微相,礁的发育不连续且具有多层性。生物发育时大量吸收轻碳同位素12C,水体中富集重碳同位素13C使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呈现高13C值,生物含量丰富的礁相碳酸盐岩δ13C值低于非礁相碳酸盐岩。生物礁发育时海水盐度与之前相比未发生太大变化,证明盐度并非本区生物礁生长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晚奥陶的δ18O值略高于中奥陶世的δ18O值,表明海水古温度有所升高,适宜的水温促进了生物的生长发育。锶含量的高值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锶含量升高与生物关系密切,晚奥陶世大量发育的生物使礁灰岩的锶含量有明显地上升。晚奥陶世生物礁的发育分布主要受到了构造活动、古气候、造礁和附礁生物、基底、相对海平面变化以及海水性质等因素的控制,并形成了成礁模式。
范建军[9](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梁文君,肖传桃,肖凯,林婉[10](2015)在《藏北安多晚侏罗世古环境、古气候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藏北安多地区毗邻羌塘盆地南界,属于藏北地层分区。研究区沙木罗组地层为一套稳定的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依次发育风化壳沉积,潮坪相沉积以及混合台地相沉积,有大量生物礁产出。本文通过对沙木罗组地层中采集到的18件样品进行常量、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结合沉积相分析,旨在探索本区晚侏罗世古海平面升降、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古气候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Ni、Sr、Cu、V、Cr、Ni/Co及δ13C等变化能反映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而Mn、Na、Sr/Cu、P、Ti及δ18O和Z值的波动能指示古气候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古环境演化共经历了3个阶段:(1)风化壳阶段的强氧化环境;(2)潮坪阶段的半氧化半还原环境;(3)台地区与三期生物礁建造相对应的3次氧化与还原环境转换。古气候演化也经历了3个阶段:(1)风化壳区的干旱气候;(2)潮坪区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3)台地区3次干湿气候的频繁转换,分别与本区的3个造礁期相对应。
二、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生物礁类型及形成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生物礁类型及形成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龙木错-双湖俯冲增生杂岩带 |
1.1 托和平错-查多岗日洋岛增生杂岩带(C2-P2) |
1.2 龙木错—双湖俯冲增生杂岩带(Pz—T2) |
2 南羌塘—左贡增生弧盆系 |
2.1 多玛增生弧盆系(Pz2) |
2.2 扎普—多不杂增生弧(J3—K1) |
2.3 南羌塘残余盆地(T3-K) |
2.4 左贡楔顶盆地 |
3 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 |
3.1 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D—K1) |
3.2 聂荣增生弧(Pt,J) |
3.3 嘉玉桥增生弧(Pz-J) |
4 昌宁—孟连俯冲增生杂岩带(Pz2-T2) |
5 结语 |
后记 |
(2)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布曲组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地层 |
2.3.1 雀莫错组(J_2q) |
2.3.2 布曲组(J_2b) |
2.3.3 夏里组(J_2x) |
第3章 实测剖面及岩石特征 |
3.1 剖面列述 |
3.1.1 雁石坪剖面 |
3.1.2 达卓玛剖面 |
3.2 岩石特征 |
3.2.1 碳酸盐岩 |
3.2.2 碎屑岩 |
3.2.3 石膏 |
3.3 地层时代 |
第4章 碳酸盐岩微相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颜色 |
4.1.2 沉积构造 |
4.1.3 生物化石 |
4.2 颗粒类型 |
4.2.1 生屑 |
4.2.2 球粒 |
4.2.3 鲕粒 |
4.2.4 砂屑 |
4.2.5 核形石 |
4.3 岩石微相类型 |
4.4 微相组合 |
4.4.1 微相组合类型A |
4.4.2 微相组合类型B |
4.4.3 微相组合类型C |
4.4.4 微相组合类型D |
4.4.5 微相组合类型E |
4.4.6 微相组合类型F |
4.5 沉积环境分析与微相类型分布 |
4.5.1 内缓坡亚相 |
4.5.3 中缓坡亚相 |
4.5.4 外缓坡亚相 |
第5章 剖面沉积相演化 |
5.1 雁石坪剖面(YBP) |
5.2 达卓玛剖面(DBP) |
5.3 布曲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
(3)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侏罗纪全球古地理变化 |
1.2.2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温度变化 |
1.2.3 侏罗纪全球古海平面变化 |
1.2.4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δ~(13)C_(DIC)值分布 |
1.3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及控制因素 |
1.3.1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 |
1.3.2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古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 |
2.3 侏罗纪地层特征 |
2.3.1 曲色组 |
2.3.2 色哇组 |
2.3.3 莎巧木组 |
2.3.4 布曲组 |
2.3.5 夏里组 |
2.3.6 索瓦组/安多组 |
2.3.7 雪山组/扎窝茸组 |
第3章 安多组地层特征及时代 |
3.1 剖面列述 |
3.2 地层时代 |
第4章 安多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第5章 样品成岩蚀变信息及有效性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分析与测试方法 |
5.2 显微构造特征 |
5.2.1 阴极发光特征 |
5.2.2 扫描电镜特征 |
5.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有机质含量 |
5.3.2 有机质类型 |
5.3.3 有机质成熟度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6 碳氧同位素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安多组碳同位素曲线及全球对比 |
6.1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1 无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2 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3 碳同位素差值(Δ~(13)C)变化曲线 |
6.2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全球对比 |
6.2.1 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6.2.2 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第7章 晚侏罗世古海洋环境重建 |
7.1 古大气pCO_2 |
7.1.1 CO_2分压和含量定义 |
7.1.2 定性法 |
7.1.3 定量法 |
7.2 古海水温度 |
7.3 古大气pCO_2/古海水温度重建检验 |
7.4 古海平面变化 |
7.5 古海水δ~(13)C值 |
7.6 古有机碳埋藏 |
第8章 晚侏罗世全球碳循环驱动机制及古海洋演化 |
8.1 晚侏罗世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 |
8.2 晚侏罗世古海水演化与碳同位素波动的成因关联 |
第9章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及碳循环响应 |
9.1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 |
9.2 古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可能响应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层孔虫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研究历史 |
3 分类、起源与演化 |
3.1 结构与构造 |
3.1.1 宏观构造 |
3.1.2 微细构造 |
3.1.3 生长形态 |
3.2 分类 |
3.3 起源与演化 |
3.3.1 层孔虫的起源 |
3.3.2 层孔虫的演化 |
4 问题与讨论 |
4.1 层孔虫的生物学属性 |
4.2 层孔虫的分类依据 |
4.3 层孔虫在显生宙的消失、重现与繁盛 |
4.4 层孔虫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关系 |
4.5 层孔虫的灭绝 |
4.6 古生态与古环境 |
5 结论与展望 |
(5)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生物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礁的概念与定义 |
1.2.2 生物礁的分类 |
1.2.3 生物礁的控制因素 |
1.2.4 生物礁与油气的关系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地层特征 |
2.3.1 柴东北缘地层分区 |
2.3.2 重点剖面地层特征 |
2.3.3 实测剖面地层特征 |
2.3.4 关键井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纪生物礁发育特征 |
3.1 古生物礁的识别 |
3.2 柴东北缘生物礁的区域分布 |
3.2.1 石灰沟剖面生物礁发育特征 |
3.2.2 尕海南山剖面生物礁发育特征 |
3.2.3 城墙沟剖面生物礁发育特征 |
3.2.4 旺尕秀剖面生物礁发育特征 |
3.3 含礁地层的生物组成 |
3.3.1 造礁生物 |
3.3.2 附礁生物 |
3.4 生物礁的岩石组成 |
3.4.1 珊瑚骨架灰岩 |
3.4.2 珊瑚颗粒石灰岩 |
3.4.3 生物颗粒质石灰岩 |
3.4.4 含生物颗粒石灰岩 |
3.4.5 生屑泥晶灰岩 |
第四章 沉积环境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系沉积相 |
4.1.1 冲积扇沉积 |
4.1.2 扇三角洲沉积 |
4.1.3 台地相 |
4.1.4 台内点礁相 |
4.1.5 潮坪-泻湖-障壁岛沉积 |
4.2 生物礁微相及其演化 |
4.2.1 石灰沟剖面生物礁微相 |
4.2.2 尕海南山剖面生物礁微相 |
4.2.3 关键井生物礁微相 |
4.2.4 生物礁的发育演化 |
第五章 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成礁模式及油气意义 |
5.1 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
5.1.1 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 |
5.1.2 海底地形条件 |
5.1.3 相对海平面变化 |
5.1.4 古气候条件 |
5.1.5 海水性质 |
5.2 成礁模式 |
5.3 生物礁的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层对比 |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
2.1 古生物资料 |
2.1.1 植物 |
2.1.2 孢粉 |
2.1.3 非海相双壳类 |
2.1.4 非海相介形类 |
2.1.5 海相生物 |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5 晚侏罗世 |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
(8)泾阳—礼泉中上奥陶统生物礁滩发育分布及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投入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演化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沉积背景 |
2.4 沉积环境及演化 |
2.4.1 沉积微相特征 |
2.4.2 沉积微相的划分 |
2.4.3 沉积相平面特征及展布 |
2.4.4 沉积微相演化过程 |
2.5 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水体环境条件恢复 |
2.5.1 生物发育时的C、O同位素特征 |
2.5.2 海平面变化时的同位素特征 |
2.5.3 海水盐度的同位素特征 |
2.5.4 古温度的同位素特征 |
2.5.5 微量元素特征 |
第三章 地层发育与分布特征 |
3.1 地层发育特征 |
3.1.1 马家沟组 |
3.1.2 平凉组 |
3.1.3 背锅山组 |
3.1.4 东庄组 |
3.2 层序地层学研究 |
3.2.1 层序界面成因类型及发育分布 |
3.2.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2.3 主要层序特征与海平面变迁及构造古地理演化 |
3.2.4 层序地层分析结果 |
第四章 生物礁的分布与特征 |
4.1 定义 |
4.2 生物礁的形态大小类型 |
4.2.1 泾阳铁瓦殿 |
4.2.2 礼泉东庄 |
4.3 主要造礁生物、附礁生物 |
4.3.1 造礁生物 |
4.3.2 附礁生物 |
4.4 生物礁微相及其演化 |
4.4.1 泾阳铁瓦殿生物礁 |
4.4.2 礼泉东庄生物礁 |
4.5 生物礁的岩石组成 |
4.6 生物滩 |
第五章 礁滩发育模式与控制因素分析 |
5.1 礁滩发育的控制因素 |
5.1.1 大地构造 |
5.1.2 古气候条件 |
5.1.3 造礁、附礁生物 |
5.1.4 基底条件 |
5.1.5 同生断裂活动 |
5.1.6 相对海平面变化 |
5.1.7 地形条件 |
5.1.8 水体动力 |
5.1.9 海水性质 |
5.2 成礁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
2.2 羌塘板块 |
2.3 冈底斯板块 |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
3.1 仲岗洋岛 |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
3.2 塔仁本洋岛 |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
4.1 康穷蛇绿岩 |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
4.2 洞错蛇绿岩 |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藏北安多晚侏罗世古环境、古气候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3.1 风化壳沉积 |
3.2 潮坪相 |
3.3 混积台地相 |
4 样品选择与测试结果 |
4.1 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
4.2 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
5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与讨论 |
5.1 微量元素与海平面变化关系 |
5.2 微量元素指示的古环境、古气候特征 |
5.2.1 微量元素与古环境关系 |
5.2.2 微量元素与古气候关系 |
6 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与讨论 |
6.1 数据原始性检验 |
6.2 碳同位素演化分析 |
6.3 氧同位素演化分析 |
6.4 Z值分析 |
7 结论 |
四、藏北安多-巴青地区侏罗纪生物礁类型及形成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J]. 潘桂棠,王立全,耿全如,尹福光,王保弟,王冬兵,彭智敏,任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0(03)
- [2]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D]. 徐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层孔虫研究进展与展望[J]. 董俊彦,龚一鸣. 古地理学报, 2019(05)
- [5]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生物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D]. 汪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 [8]泾阳—礼泉中上奥陶统生物礁滩发育分布及沉积微相研究[D]. 成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5)
- [9]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10]藏北安多晚侏罗世古环境、古气候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研究[J]. 梁文君,肖传桃,肖凯,林婉. 中国地质,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