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路广金[1](2021)在《戊糖片球菌PP-23对AA肉鸡和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作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的一种,具有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可以起到抑制病原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减少养殖动物体脂沉积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将同一株益生菌应用于不同的养殖动物,研究同一株益生菌对不同养殖动物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尚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养殖动物的日粮中添加戊糖片球菌PP-23,研究其对畜禽动物AA肉鸡和水产动物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推进戊糖片球菌PP-23在不同养殖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扩大戊糖片球菌PP-23的应用范围,通过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来促进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试验结果如下:(1)戊糖片球菌PP-23形态鉴定和生长曲线测定。戊糖片球菌PP-23菌落呈现圆形、乳白色、光滑、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并且生长较为缓慢,需厌氧培养24 h才可长至直径2-5 mm。将戊糖片球菌PP-23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放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细胞呈现球状,不延长,多个菌体连在一片,呈现短链球形,革兰氏染色为阳性。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发现需要厌氧培养超过16 h以上菌株浓度才达到稳定状态。(2)戊糖片球菌PP-23对AA肉鸡生长、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经过3周的AA肉鸡养殖试验,研究发现,戊糖片球菌PP-23可以显着提升AA肉鸡的生长以及免疫效果,当饲料添加浓度为1×107 CFU/g时促生长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适宜浓度的戊糖片球菌PP-23可提升肉鸡7.71%的日增重;提升4%的全净膛率和2.8%的半净膛率;提升了51.21%的胸腺指数,11.39%的脾脏指数,59.51%的法氏囊指数;提升了小肠中的淀粉酶(α-AMS)活性50%以上;下调了空肠和脾脏中IL-1β和IFN-γ的表达量;分别提升了40.5%、28.28%、8.35%、20.62%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和肌层厚度,分别提升了50.54%、13.97%、36.18%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分别提升了41.54%、3.61%、48.72%回肠的绒毛高度、肌层厚度和绒隐比。(3)戊糖片球菌PP-23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的影响研究。经过2个月的尼罗罗非鱼养殖试验,研究发现,戊糖片球菌PP-23添加浓度为1×107 CFU/g时,尼罗罗非鱼各项生长指标最佳。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适宜浓度的戊糖片球菌PP-23可提升10%的尼罗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显着提升尼罗罗非鱼血清中淀粉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下调尼罗罗非鱼头肾和脾脏中IL-1β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提高23.89%、52.93%、20.09%和16.98%尼罗罗非鱼中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和肌层厚度。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戊糖片球菌PP-23可显着提高AA肉鸡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免疫能力,添加量为1×107 CFU/g时对AA肉鸡和尼罗罗非鱼的促生长效果最佳,本试验展现了戊糖片球菌PP-23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良好的应用潜力。
谭晓晨[2](2020)在《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在团头鲂基础饲料中添加金盏花、杜仲和黄芪为3种组分的中草药复方制剂,设置7种不同剂量组(复方制剂A以金盏花微粉为主,杜仲和黄芪微粉为辅,添加量分别为2%(A1组)、4%(A2组);复方制剂B以杜仲微粉为主,金盏花和黄芪微粉为辅,添加量分别为2%(B3组)、4%(B4组);复方制剂C以黄芪微粉为主,金盏花和杜仲微粉为辅,添加量分别为2%(D5组)、4%(D5组);对照组(D7组)不添加中草药)分别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组织学形态、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免疫保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研究:连续投喂28天后,所有组别的试验鱼未出现死亡,B4、C5和C6组团头鲂WGR和SGR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2.6%、14.2%和16.6%,而A1、A2和B3组与对照组团头鲂的WGR和SGR则差异不显着(p>0.05),B4、C5和C6组团头鲂FC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1组和对照组团头鲂肥满度最低,C5和C6组团头鲂肥满度最高,且显着高于对照组和A1(p<0.05),A2、B3和B4组分别与其他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中草药复配制剂对团头鲂免疫组织形态的影响:在投喂第14天和第28天时,分别对团头鲂的肝、肾、脾、肠等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D7)和中草药复方制剂A组(A1和A2)的团头鲂在14天开始,肝、脾、肾、肠等组织出现病变迹象,并随着投喂延长组织病变加重,中草药复方制剂B组(B3和B4)和中草药复方制剂C组(C5和C6)在28天投喂期间,各组织保持健康状态。3.中草药复配制剂对团头鲂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在投喂第7天、14天、21天、28天时,评估团头鲂血液免疫细胞数量及活性、LZM、SOD及CAT活性。中草药复方制剂C组(C5和C6)对白细胞数量及活性和LZM、SOD、CAT等免疫因子的促进效果最佳,投喂7天就能显着提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p<0.05),投喂14天能够显着增强白细胞吞噬活力及LZM、SOD及CAT活性(p<0.05)。中草药复方制剂B组(B3和B4)效果次之,高剂量组(4%)投喂14天能显着提升白细胞数量和吞噬活性(p<0.05),并增强LZM活性(p<0.05)。中草药复方制剂A组(A1和A2)效果最差,投喂期间只对白细胞数量有显着提升作用(p<0.05)。28天投喂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团头鲂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复方制剂C组(C5和C6)能显着提高团头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p<0.05)。综上所述,在团头鲂基础饲料中添加4%的中草药复方制剂C能显着提高其生长性能,促进其免疫组织的形态发育,提升鱼体的抗病力及非特异性免疫力。
张婧怡[3](2020)在《不同品种及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中,它不仅参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协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国内外在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和畜禽动物的影响方面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仍缺乏系统性研究。本实验对不同养殖环境(稻田养殖和池塘养殖)和不同品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影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通过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不同品种及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多样性及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不同品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1)本研究共获得45084个OTUs,序列数排列为C组(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AN组(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N组(尼罗罗非鱼)>A组(奥利亚罗非鱼)。Gra Phl An图显示,四种罗非鱼的优势菌群主要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是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这些优势菌门在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比例不同,其中浮霉菌门和变形菌门所占比例在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最大,分别为43%和30%。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存在差异(P>0.05),但不显着。(2)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采用Unweighted算法得出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采用weighted算法得出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相似。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四组样品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相似。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显示,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生物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富度排名靠前的是Thermogutta、Sparto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Pirellula、Clostridium sensustricto、Mycobacterium和Methylocystis,7种菌属在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比例均有不同变化。N组(尼罗罗非鱼)和AN组(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在Thermogutta、Pseudomonas、Sparto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和Pirellula中的百分比相近。2.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1)本研究共获得4016个OTUs,序列数排列为DT组(稻田)>CT组(池塘)。在门水平上,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蓝菌门和拟杆菌门是稻田和池塘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结果表明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分布不同,梭杆菌门在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所占比重最高,分别为80%和66.38%。(2)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显示,采用Unweighted算法得出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较大,而采用weighted算法得出稻田和池塘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相似。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两组样本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相似。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显示,稻田和池塘组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生物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在稻田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主要是Cetobacterium、Paeniclostrdium、Romboutsia和Plesiomonas;而在池塘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中主要是Cetobacterium、Enterovibrio、Plesiomonas、Paeniclostrdium和Romboutsia。5种菌属在两个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比例不同,Cetobacterium在两种养殖环境下所占比例最大,稻田组中占78.84%,池塘组中占61.80%。不同养殖环境下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不同。
王双双[4](2020)在《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和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形态特征及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选取450尾初始体重为(85.53±2.75)g、初始体长为(13.67±0.23)cm的健康草金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5个脂肪水平(3.43%、6.13%、9.15%、12.42%、15.04%)的饲料,标记为Z1-Z5,试验养殖周期为60天,探讨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生长性能、形态特征、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旨在筛选草金鱼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以期为草金鱼体形改善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1.1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生长、形态特征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养殖30天和60天后,结果表明,适宜饲料脂肪水平能够提高草金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以及改善草金鱼体形和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投喂30天时,Z2组和Z3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他3组(P<0.05),Z2组饲料系数最低,Z3组次之;投喂60天时,Z2组草金鱼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且饲料系数最低,Z3次之。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定指标做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分析,得草金鱼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为8.58%8.99%(养殖30天)、8.44%8.76%(养殖60天)。短期投喂和长期投喂后,分析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切片,Z2组和Z3组肠道健康优于其余试验组。不同脂肪饲料对草金鱼体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躯干和头部差异较大,Z3组草金鱼体形符合Ⅰ级标准。1.2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抗氧化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不论短期投喂和长期投喂,通过测定草金鱼肝胰脏、脾脏、头肾、中肾、鳃、脑和血清的抗氧化指标,发现草金鱼各组织及血清SOD、CAT、GSH-Px和GSH活力和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Z2组和Z3组草金鱼抗氧化能力更优。Z3组各组织及血清中ACP、AKP、LZM、Alb和IgM活力和含量显着升高,草金鱼免疫力明显提高。1.3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养殖30天和60天后,草金鱼肝胰脏中GOT和GPT活力随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Z3组和Z4组GOT和GPT活力要高于其余组,血清中GOT和GPT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Z3组达到最小值。血清中TG、T-CHO和HDL-C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而LDL-C含量呈下降趋势,Z3组饲料脂肪水平在促进草金鱼肝功能和调节脂质代谢效果优于其余组。2.选取450为初始体重为(35.51±1.25)g、初始体长为(6.79±0.31)cm的健康泰狮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5个蛋白水平(24.14%、28.45%、32.31%、36.24%、40.15%)的饲料,标记Y1-Y5,试验养殖周期为60天,探讨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性能、形态特征、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旨在筛选泰狮适宜饲料蛋白水平,以期为泰狮体形改善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2.1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形态特征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养殖30天和60天后,结果表明,适宜饲料蛋白水平能够提高泰狮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以及改善泰狮体形和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投喂30天时,Y4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Y3组和Y4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他3组(P<0.05),且Y4组饲料系数最低;投喂60天时,Y4组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其他4组(P<0.05),且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余4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定指标做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分析,得泰狮适宜饲料蛋白水平为34.49%34.90%(养殖30天)、36.23%36.71%(养殖60天)。短期投喂和长期投喂后,综合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切片分析,Y4组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结构要优于其余试验组。不同蛋白饲料对泰狮体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头部和躯干的差异,投喂30天时,Y3组泰狮符合Ⅱ级标准;投喂60天时,Y3和Y4组符合Ⅱ级标准。2.2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抗氧化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不论短期投喂和长期投喂,各试验组泰狮各组织SOD、CAT、GSH-Px和GSH活力和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Y3组和Y4组达到最大值,MDA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基本上在Y4组达到最小值。各试验组泰狮组织及血清中ACP、AKP、LZM、Alb和IgM活力和含量在Y3组和Y4组达到最大值,综合泰狮各组织及血清的抗氧化指标和部分免疫指标,Y4组提高抗氧化及免疫力效果较好。2.3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不论短期投喂和长期投喂,肝胰脏中GOT和GPT活力随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呈上升的趋势,血清GOT和GPT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Y4组达到最小值。各试验组泰狮血清脂质代谢指标无显着性差异,综合泰狮各组织及血清的肝功能及脂质代谢指标,Y4组饲料蛋白水平在促进泰狮肝功能效果优于其余试验组,本试验各试验组饲料蛋白水平没有对泰狮脂质代谢水平产生不好的影响。
刘虎[5](2020)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单端孢酶烯族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中,且检出率和超标率极高,是饲料及其原料的主要霉菌毒素类污染物。近年来为了降低水产饲料的生产成本,用较为廉价的植物性蛋白源取代动物性蛋白源已成为水产饲料生产的趋势,使得水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影响有所增加,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及人类公共安全。在本研究中,含四种DON水平(0、1、2、3 mg/kg)的饲料饲喂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周,通过开展罗非鱼生长性能指标分析、血清生化分析、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等,研究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监测试验鱼的生态生理学指标,并对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显着降低罗非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热增长系数和饲料效率(p<0.05),饲料中DON浓度为3 mg/kg效果最为显着。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白细胞数显着变化(p<0.05),但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积压、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没有显着变化。2.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在上一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血清生化分析技术进一步分析饲料中DON对罗非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导致罗非鱼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降低(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着升高(p<0.05),但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未发生显着变化。3.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一步分析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发现饲料中DON浓度为1-3 mg/kg能使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显着升高(p<0.05),酯酶活性显着下降(p<0.05)。4.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代谢分析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罗非鱼血清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共筛选出2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9种差异代谢物显着下调,8种差异代谢物显着上调。差异代谢物共涉及57种通路,其中25种与代谢相关,14种与生物体系统相关,12种与人类疾病相关,4种与环境信息处理相关,2种与遗传信息处理相关。研究表明,饲料中DON能降低罗非鱼生长性能,引起罗非鱼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机体造成过氧化胁迫,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对鱼体内脏器官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次,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具体为改变细胞活性,引发细胞氧化性损伤,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另外,饲料中DON还可导致罗非鱼能量代谢紊乱,从代谢通路上扰动了核基酸、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脂质合成与代谢、氧化脂质代谢等,反映了DON对罗非鱼血清的代谢调控,进而影响鱼体的生长发育。
李玲玉[6](2020)在《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对鱼类能量代谢稳态的维持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细胞中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等能量物质代谢一直处于动态平衡,构成细胞能量内稳态(Energy homeostais)。机体能量内稳态失衡是造成人类、家畜和鱼类等动物体内各种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在当前鱼类养殖中,普遍存在以脂肪严重沉积为表征的代谢性疾病,造成鱼类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营养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已经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鱼类能量内稳态调节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FAO)系统,又被称肉碱-脂酰转移酶(CPT)线粒体膜穿梭系统,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在维持细胞能量内稳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哺乳动物代谢研究中,已经将线粒体FAO系统作为调控脂类代谢、研究动物能量内稳态调控机制的重要靶点。而L-肉碱(L-carnitine)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作为线粒体FAO过程中关键的调节因子,也已经成为线粒体FAO功能研究中的目标调控节点。鱼类的能量内稳态研究至今尚未完全开展,而线粒体FAO系统在鱼类能量内稳态维持和调控中的功能更无人知晓。因此,本研究通过药物抑制内源性肉碱的合成建立低肉碱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模型,并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cpt1b基因敲除斑马鱼(Danio rerio)模型,探究线粒体FAO系统在鱼类能量内稳态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在本研究过程中,通过生化检测方法、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同位素标记营养素示踪技术、RT-PCR、Western blot分析、组织学分析、细胞生物学手段和多种营养学检测方法的使用,系统而深入地探究了线粒体FAO受抑制对鱼类能量代谢的影响和参与的重要信号通路,以及线粒体FAO系统对鱼类摄入高能饮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不论是肉碱缺乏,还是cpt1b缺失,都显着降低了鱼类线粒体FAO系统的活性,引起鱼类能量代谢稳态重塑(Remodeling),包括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通过减少氨基酸分解和促进蛋白质合成而增加鱼体蛋白质沉积。在此代谢稳态的重塑过程中,细胞中AMPK/AKT-mTOR信号流的激活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本研究也证明,线粒体FAO系统是鱼类适应高能饲料摄入的重要调节位点。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低肉碱罗非鱼的营养素代谢特征研究L-肉碱作为线粒体FAO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在脂类分解代谢和能量内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补充肉碱合成抑制剂-米屈肼(MD,每天1000 mg/kg鱼体重)的饲料饲喂罗非鱼6周,建立了低肉碱-FAO受抑制的罗非鱼模型。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指标的检测,初步探究了抑制线粒体FAO对罗非鱼营养素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MD饲喂后显着减少罗非鱼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游离肉碱含量,同时显着降低线粒体FAO的效率,增加过氧化物酶体FAO活性和线线粒体增殖。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增加全鱼总脂含量和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浓度,以及肝脏中的TG含量。RT-PCR结果显示,肝脏和肌肉组织中FAO过程基因(cpt1a、cpt1b和aox1)和肝脏组织中脂类合成基因(dgat2和srebp1)的mRNA表达显着上调。然而,抑制线粒体FAO不改变罗非鱼血清中转氨酶(AST和AL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也不影响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细胞损伤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还检测了糖代谢相关的生化和分子指标,结果发现,抑制线粒体FAO显着降低罗非鱼血糖和胰岛素浓度,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上调葡萄糖吸收和糖酵解过程,加快血液中葡萄糖的清除速率;提高糖酵解酶(PK和HK)的活性,增加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的含量;通过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合成过程,降低组织中糖原含量。此外,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的结果显示,抑制线粒体FAO可增加罗非鱼全鱼和肌肉的总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清中总氨基酸(TAA)浓度,提高肌肉组织中各类氨基酸的水平。并且,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通过下调氨基酸分解代谢基因(asns、glud1、atf4和gcn2),来降低氨基酸的分解。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抑制线粒体FAO能增加罗非鱼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谢和蛋白质沉积。因此,本部分工作发现线粒体FAO的抑制可以改变罗非鱼的营养素代谢平衡。2.抑制线粒体FAO改变罗非鱼能量代谢平衡的代谢生化机制研究为了更精确和系统地阐述线粒体FAO受抑制后改变罗非鱼能量代谢的代谢生化机制,本研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的营养素示踪技术,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方法,从活体水平和离体组织,对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整体的营养素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活体腹腔注射14C标记的营养素示踪实验结果显示,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对14C标记棕榈酸的完全氧化显着减少,主要以脂肪的形式沉积在鱼体内;然而,14C标记葡萄糖注射后,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氧化释放出14CO2的量明显增加,鱼体14C的沉积率降低,而14C标记蛋白质的沉积增多。此外,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注射14C标记氨基酸后,增加14C标记蛋白质的沉积。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改变对三大营养素的代谢利用,且更倾向于分解葡萄糖,沉积脂肪和蛋白质。罗非鱼肝脏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抑制线粒体FAO改变肝脏组织的代谢模式,而KEGG通路富集结果发现,差异基因(DEGs)主要是在代谢过程(75.68%)和代谢信号通路(10.22%)。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FAO过程中基因(acs、cpt1a、cpt2、acox、acot和vlacs)上调,脂肪水解基因(pnpla3、lipea、pld4和lipin3)下调;此外,糖酵解途径(gckr、gck和pfk)和丙酮酸代谢过程(phha)上调,糖异生过程(pck1和g6p)和糖原合成途径(pgd和gys1)下调;也发现氨基酸分解(glud1b、atf3和asns)、蛋白质水解过程(xpnpep2、cstba和ctsc)和蛋白酶体中蛋白质分解的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下调,并且许多氨基酸相互转化的基因明显上调。这些结果表明,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补偿性地增加FAO过程,减弱脂肪分解过程,同时改变有助于碳水化合物分解和蛋白质沉积的代谢过程。此外,代谢组分析结果发现,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肝脏组织中检测到3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增加的脂类物质,也存在几种减少的碳水化合物中间代谢物,以及几种增加的必需氨基酸。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抑制线粒体FAO会影响罗非鱼能量代谢通路上关键基因的表达,并改变细胞内代谢物的水平,从而重塑细胞内能量代谢稳态。3.抑制线粒体FAO诱发能量内稳态重塑的分子机制研究为了阐明抑制线粒体FAO而诱发罗非鱼能量内稳态重塑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分别从离体组织和细胞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分子技术和细胞信号分子药物抑制的方法,对能量代谢稳态调节信号蛋白进行了分析。组织中蛋白分子定量结果发现,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增加肝脏组织AMPK的表达,以及激活肝脏和肌肉中AKT胰岛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p-AKT和IR),说明AMPK蛋白表达增加,激活了AKT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此外,肝脏和肌肉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p-mTOR和p-S6)的表达也增加,说明蛋白质合成调控关键通路被激活。接着,本研究通过1 mM MD处理36小时,建立了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肝原代细胞模型,重现了活体中营养素分解代谢的表型,即葡萄糖分解增加,氨基酸氧化减弱;并通过1 mM MD处理36、48和72小时,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激活的AKT和mTOR信号通路。为了进一步探究两个信号蛋白的关系,本研究分别使用了AKT抑制剂(MK-2206 2HCl,MK)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结果发现,抑制AKT活性,mTOR的表达显着降低,而抑制mTOR活性,对AKT的表达无影响,说明mTOR的表达依赖于AKT的激活。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抑制线粒体FAO能够激活罗非鱼体内AMPK/AKT-mTOR信号流,从而来维持能量代谢稳态。4.cpt1b敲除斑马鱼的代谢特征和能量稳态调控机制研究为了避免肉碱合成抑制剂的副作用,本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全身性敲除cpt1b基因,建立了线粒体FAO受抑制的斑马鱼模型,对其能量代谢特征和代谢稳态维持机制进行了分析。斑马鱼幼鱼能量代谢结果发现,cpt1b敲除斑马鱼在幼鱼期表现出较低的运动活力和氧气消耗率,并增加全鱼的脂肪含量。成鱼代谢分析结果显示,cpt1b缺失促进鱼体生长,并降低组织中线粒体FAO活性,增加组织和全鱼的脂肪含量,上调肝脏脂合成代谢活性。同时,cpt1b缺失也降低斑马鱼血清中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水平,并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清除能力,减少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含量和增加肌肉组织中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浓度,而且增加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表达,上调糖酵解过程和下调糖异生和糖原合成途径,并激活组织中AKT信号蛋白。此外,cpt1b缺失增加全鱼和躯壳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肌肉中氨基酸的水平,降低组织中氨基酸的分解过程,并激活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同位素示踪结果发现,cpt1b敲除斑马鱼增加对葡萄糖的氧化,降低脂肪酸和氨基酸分解,促进葡萄糖来源的蛋白质沉积。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鱼类cpt1b缺失可抑制线粒体FAO的活性,改变脂代谢稳态,并增加葡萄糖利用和蛋白质沉积,同时,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此模型中能量内稳态的重塑过程。这些工作进一步验证了线粒体FAO系统在鱼类能量内稳态调控中的重要作用。5.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对高脂饲料摄入的代谢适应鱼类高脂饲料(HFD)的摄入,往往会引起机体代谢稳态的失衡,对鱼类生长等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探究L-肉碱和相关的线粒体FAO在鱼类适应HCD摄入中的调节作用,尼罗罗非鱼分别饲喂HFD(13%脂肪)、HFD+MD(每天1000mg/kg鱼体重)和正常脂肪饲料NFD(7%脂肪)8周。养殖试验结束发现,HFD组罗非鱼肝脏中游离肉碱的含量和线粒体FAO的活性均显着升高,而血清TG和全鱼总脂含量与NFD组水平相似。HFD+MD组罗非鱼组织中肉碱含量和FAO效率明显低于HFD组罗非鱼;然而,血清中FFA和TG的浓度,以及全身总脂和肝脏T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HFD组罗非鱼。此外,HFD组罗非鱼上调与FAO过程、脂转运和脂肪水解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HFD+MD组罗非鱼的脂肪水解和脂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较低,并且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较高。这些结果表明,组织中肉碱缺乏引起的线粒体FAO活性降低,会损伤罗非鱼对HFD摄入的脂代谢适应性变化。本实验证明了L-肉碱及其相关的线粒体FAO活性在鱼类应对HFD摄入的适应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也进一步证明,HFD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内源性L-肉碱浓度和线粒体FAO活性可能是重要的代谢调节点。6.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对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摄入的代谢适应鱼类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较低,在高碳水化合物饲料(HCD)摄入后,经常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和脂肪沉积。在前面的研究结果中,本研究已经发现抑制线粒体FAO能改善鱼类对葡萄糖的利用。本实验旨在探究抑制线粒体FAO对摄入HCD的罗非鱼营养代谢的影响。尼罗罗非鱼(6.13±0.11 g)分别饲喂HCD(45%玉米淀粉)、HCD+MD(每天1000 mg/kg鱼体重)和正常饮食(NCD,30%玉米淀粉)8周。养殖试验结束发现,HCD组罗非鱼肝脏中出现较高的游离肉碱浓度和线粒体FAO活性,而MD的补充显着降低这些指标,表明线粒体FAO被抑制。此外,饲料补充MD显着降低HCD引起的高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肝脏中糖原、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同时改善葡萄糖的清除速率,表明抑制线粒体FAO活性有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的利用。此外,HCD增加肝脏指数(HSI)、肠系膜脂肪指数(MFI)、全鱼和组织的总脂含量、血清中ALT和AST的酶活性和肝脏中MDA的含量,表明HCD引起机体脂肪沉积和肝脏损伤。但是,这些不良反应都在MD饲喂后中得到了缓解。研究还发现,MD处理增加全鱼蛋白质的含量,表明抑制线粒体FAO可促进HCD组罗非鱼体内的蛋白质沉积。分子指标分析结果显示,HCD组罗非鱼下调与葡萄糖摄取、糖酵解、FAO过程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上调与脂合成和蛋白质水解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是,MD的添加对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有积极的影响。这些结果强有力地表明,抑制线粒体FAO可以提高鱼类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缓解HCD对罗非鱼幼鱼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进一步证明,线粒体FAO系统在调节鱼类能量内稳态以适应高能量饮食摄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夏耘[7](2019)在《乳酸乳球菌JCM5805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和无乳链球菌抗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罗非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但近年来,高死亡率的链球菌病给罗非鱼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益生菌(尤其是拮抗益生菌)能通过竞争排斥降低宿主体内致病菌的存在、提供营养以及酶促进宿主的生长、通过免疫刺激加强宿主自身的免疫反应,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鉴于此,获得适合于罗非鱼养殖的无乳链球菌拮抗益生菌对于提高罗非鱼抗病力、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为养殖对象,将初筛获得的具有特殊拮抗活性的潜在益生型菌株应用于尼罗罗非鱼养殖中,探究其对尼罗罗非鱼的益生效果,从鱼类生长、存活、免疫、拮抗病原菌能力、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商业化推广和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经过初筛获得的4株拮抗菌应用于尼罗罗非鱼稚鱼期。投喂尼罗罗非鱼稚鱼(0.20±0.05 g)6周后,益生菌补充组继续投喂基础日粮(不含益生菌)1周用于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该实验在21个50L的养殖箱中进行,每箱放置60尾尼罗罗非鱼,每天两次饱食投喂。LR+LL组和LL组增重(WG)和饲料转化率(FCR)及LL组存活率显着提高(P<0.05)。LL组肠道微绒毛密度和长度及肠道溶菌酶基因(lyzc)的表达显着高于CK组(P<0.05)。LR+LL组和BC组肠道微绒毛长度显着高于CK组(P<0.05)。LL组、BC组、LR+LL组和BS+BC组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WC1535)的抗性显着高于CK组(P<0.05),其中LL组抗病力最高。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CK组和BS组主要细菌类群为梭杆菌(Fusobacteria),其它益生菌添加组主要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细菌属水平,CK组和BS组主要为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其它益生菌添加组主要细菌为根瘤菌属(Rhizobium),其中主要包括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这类细菌能产生辅酶Q10,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鱼类潜在病原菌邻单胞菌(Plesiomonas)在益生菌喂养组(除BS外)显着下降(P<0.05)。施用益生菌期间在LL组罗非鱼肠道中检测到显着增多的JCM5805的存在。停止施用益生菌一周后,各试验组肠道微生物构成与连续施用益生菌时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益生菌的停止施用没有造成宿主肠道微生物的紊乱。上述结果表明JCM5805是一株适用于尼罗罗非鱼养殖的无乳链球菌拮抗益生菌。2、益生菌的施用剂量和频率都会影响益生菌的应用效果,本实验主要关注JCM5805不同浓度和施用频率对尼罗罗非鱼养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第4周和第8周,除T1外各试验组末重显着高于C组(P<0.05),饵料系数显着低于C组(P<0.05),各试验组的特定增长率显着高于C组(P<0.05)。第8周时,各试验组攻毒前后皮肤粘液溶菌酶水平显着高于C组(P<0.05),其中T3最高,其次为T2和T4。第8周时,除T1外各试验组血清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清补体活性在攻毒前后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时,除T1外各试验组肝脏、脾脏和头肾中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8周时,各试验组肠道消化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无乳链球菌攻毒后,除T1外各试验组存活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T3组存活率最高,其次为T2和T4。结果表明JCM5805促进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改善了肠道消化酶活性水平、提高对无乳链球菌抗病力。本次实验中JCM5805以1×107cfu g-1和1×108cfu g-1间隔投喂或以1×106cfu g-1持续投喂时效果最好。3、本实验主要分析JCM5805对尼罗罗非鱼早期发育阶段肠道细菌定植和机体免疫调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益生菌第5天和10天时,T2组MyD88和IRF7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第5天、10天和15天时,T2组TLR9和IFNα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停止施用益生菌1个月后,目标基因的表达在各组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施用益生菌第15天时,T2组尼罗罗非鱼肠道TNF-α、IFN-γ、hsp70和IL-1β的表达显着高于C组(P<0.05)。施用益生菌15天后,以1×106cfu ml-1无乳链球菌进行浸泡攻毒,显示T2组存活率明显高于C组(P<0.05)。肠道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施用益生菌15天后,T2组与C组肠道细菌组成存在显着差异(P<0.05)。JCM5805在T2组的存在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成为肠道优势细菌。虽然在停止施用益生菌5天后JCM5805已处于检测下限,但在停止施用益生菌1个月后,T2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仍与对照组明显不同。结果表明,JCM5805通过TLR7/TLR9-Myd88途径上调了IFNα的表达,提高了机体抗病力。JCM5805仅在连续施用益生菌期间被检测到,不是构成肠道稳定微生物群的组分。但罗非鱼早期胚胎微生物暴露影响了后期生长发育阶段肠道微生物构成。初步分析显示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与肠道中JCM5805的存在有关。4、本实验对JCM5805全基因组及其分泌抑菌物质的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LC-QTOF平台对肠道代谢组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时结合肠道代谢和微生物的联合分析,试图揭示JCM5805影响宿主生长和免疫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结果显示:JCM5805功能基因KEGG注释结果主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17%)、一般代谢(13.43%)和氨基酸代谢(9.48%)等有关。参与形成多种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JCM5805产生的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属于分泌型抗菌物质,且能于酸性条件下沉淀析出。拮抗活性化合物对温度、酸碱度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对蛋白酶不敏感。同时Time-kill实验表明,无细菌粗提液中无乳链球菌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显着下降,甚至消失,表现出较强的抑菌甚至杀菌的作用。两组罗非鱼肠道样本微生物群落功能存在显着差异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能量代谢、翻译等。肠道代谢物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实验样本能较好分离,其贡献率分别为52.2%和24.1%。将差异倍数、student’s t检验的P值和OPLS-DA模型的VIP值相结合的方法来筛选差异代谢物,共获得545个差异显着代谢物,其中447个上调,98个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KEGG的注释结果显示主要包括代谢、有机体系、环境信息处理、人类疾病等几大类。其中主要有代谢、ABC转运蛋白、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蛋白消化与吸收等。差异代谢物中组胺、乙酰-L-半胱氨酸、L-胱氨酸的差异存在与宿主免疫及生长的调控有关。肠道代谢物与肠道菌群联合分析显示一些微生物的分布与肠道中代谢物的差异存在显着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其中网络分析和协惯量分析表明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这两类微生物是造成代谢物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目标菌JCM5805(OTU1)与代谢物L-胱氨酸在肠道的分布呈显着正相关(CC>0.90,CCP<0.01)。
高艳侠[8](2019)在《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罗非鱼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淡水和咸淡水水域的优良养殖鱼类品种,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点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然而,2009年以来,以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为主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连年暴发,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罗非鱼的健康养殖。近年来嗜水气单胞菌、舒氏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病原菌均可造成罗非鱼细菌性病害,增加了罗非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控难度。当前,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主要依赖抗生素等药物,但是抗生素滥用和长期使用易造成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等问题。因此,生态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寻求高效无公害的抗生素替代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中筛选出1株对淡水鱼类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同时,研究其在饲料中添加投喂时对罗非鱼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以期丰富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生防微生物资源,也为拮抗益生菌在罗非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罗非鱼源肠道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中筛选1株(LF01)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等病原菌具有拮抗功能的益生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对LF01菌株进行鉴定。然后对LF01菌株的生长特性、水解淀粉和酪蛋白能力、药物敏感特性、抗菌谱和生物安全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F0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F01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oC,最适pH值为7,最适盐度为5‰,而且该菌株具有水解淀粉和酪蛋白的功能。药敏实验结果显示,LF01菌株对多数抗生素敏感,仅对杆菌肽耐药。拮抗实验结果显示LF01株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舒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简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等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对鰤鱼诺卡氏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平均抑菌圈直径达28.3 mm。生物安全实验结果表明,LF01菌株对尼罗罗非鱼斑马鱼(Danio rerio)和乌鳢(Channa argus)等3种鱼均无致病性,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生物安全性良好,而且可拮抗多种常见的水产病原菌,具有防控多种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潜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特性分析为了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分泌抑菌物质的特性,本研究在最佳抑菌条件下经浓盐酸沉淀法获得拮抗物质,并对其拮抗性能进行检测,同时对其分泌的抗菌物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F01菌株产生的拮抗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属于分泌型抗菌物质,并且能在酸性条件下沉淀析出,这表明抗菌物质的产生是该菌具有生防作用的原因之一。拮抗物质在-20 oC和-80 oC时保持较高活性,经121oC高压灭菌后仍保持活性;在pH 4至10时,其抑菌活性保持相对稳定,在pH 2或pH 12仍保有活性;经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无显着变化,表明该活性物质对温度、酸碱度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对蛋白酶不敏感,由此确定该活性物质为非蛋白类物质。同时Time-kill实验表明,粗提液中无乳链球菌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显着下降,甚至消失,表现出较强的抑菌甚至杀菌的作用。本实验表明该菌株具有作为水产拮抗益生菌应用的潜力,同时为深入研究拮抗益生菌LF01在罗非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奠定基础。3.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对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免疫特性分析本研究通过基础饲喂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法评估了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在尼罗罗非鱼幼鱼中的应用潜力。将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配制成终浓度为1.0×109 CFU/g的实验饲料。实验共设置对照组、间隔投喂组、连续投喂组三个处理,以投喂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间隔周期为3周,实验共持续9周。通过饲喂实验,评价添加拮抗菌LF01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免疫应答、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对无乳链球菌感染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连续投喂组中各生长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但与间隔投喂组差异不显着,在投喂期间各组存活率无显着差异,由此说明,将该拮抗菌以拌料投喂方式应用时,可以显着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间隔投喂组和连续投喂组中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无显着变化;罗非鱼经拮抗菌LF01拌料投喂后显着提高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抗病力,在连续投喂9周时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最高70.59%。同时,投喂拮抗菌LF01后,免疫相关基因lyzc、C3和MHC-Ⅱβ在罗非鱼肠、鳃和头肾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总体均上调表达,这表明饲喂LF01菌株后能够激发罗非鱼的体液免疫反应,增强鱼体的免疫力。此外,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饲料中是否添加拮抗菌LF01,Fusobacteria、Proteobacteria和Planctomycetes在罗非鱼肠道中均占主导地位,但不同时期细菌丰度差异明显。连续投喂组罗非鱼肠道中的爱德华氏菌(0.22%)和邻单胞菌(0.70%)的比例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3%和2.69%),间隔投喂组罗非鱼肠道中的爱德华氏菌(0.01%)也显着低于对照组(2.33%)。这表明投喂LF01菌株可显着降低罗非鱼肠道中某些病原菌的数量。综上可知,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对于罗非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望作为益生菌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臣泽[9](2019)在《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从养殖罗氏沼虾肠道内筛选出一株乳酸片球菌,研究该株菌及酵母菌和β-葡聚糖单一/复合添加于罗氏沼虾配合饲料中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酶、免疫活性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乳酸片球菌的筛选与鉴定。从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健康罗氏沼虾(约10g)10尾,分离肠道内容物后在MRS培养基上进行实验室培养。基于生理生化实验结果确定3株优势乳酸菌;进一步开展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实验,取最大抑菌圈的菌株GYP,经16S rDNA序列鉴定为乳酸片球菌。2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罗氏沼虾幼虾2560尾(均重0.19±0.01 g),随机分为8组,每组四个平行,每个平行80尾虾,分别饲喂含有不同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开展养殖实验,养殖时间为60天。其中,Gc组为空白对照组,Gs组为酵母菌组,Gg组为β-葡聚糖组,Gp组为乳酸片球菌组,Gsg组为酵母菌+β-葡聚糖组,Gps组为酵母菌+乳酸片球菌组,Gpg组为β-葡聚糖+乳酸片球菌组,Gpgs组为酵母菌+β-葡聚糖+乳酸片球菌组。结果显示:与Gc相比,Gs、Gsg、Gps和Gpgs能够显着提高罗氏沼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同时降低饲料系数(P<0.05)。,Gg和Gps的淀粉酶活性最高(P<0.05),Gg、Gps、Gpg和Gpgs的脂肪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微生态制剂添加组蛋白酶活性与Gc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除Gs中罗氏沼虾肌肉水分显着高于Gc外,各组间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罗氏沼虾机体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着提高罗氏沼虾的细胞吞噬活性(P<0.05),Gp、Gps、Gpg、Gpgs组罗氏沼虾总血细胞数(THC)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Gg、Gpg和Gc组罗氏沼虾呼吸爆发活性显着低于Gs和Gps组(P<0.05);对血清免疫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Gsg、Gps和Gpgs组罗氏沼虾血清的PO活性最高,Gps、Gpg和Gpgs组的LZM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其它微生态制剂添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Gs组、Gg组和Gp组的CAT活性最高,Gpg组和Gpgs组的NOS活性最高(P<0.05),Gpgs组SOD活性最高(P<0.05);对肝脏免疫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Gs组、Gg组、Gp组和Gsg组与Gc组相比,LZM活性增强(P<0.05),Gpgs 和Gg组CAT活性显着高于Gc组(P<0.05),Gp组、Gsg组和Gpgs组的NOS活性最高(P<0.05),Gp组、Gsg组、Gps组和Gpgs组SOD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7天后,各组罗氏沼虾累计死亡率差异显着(P<0.05),其中,Gps组累计死亡率显着低于Gs组、Gg组和Gc组(P<0.05),且Gs组、Gg组和Gc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对肠道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罗氏沼虾肠壁厚度、绒毛宽度和绒毛高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Gpgs组的肠壁厚度最大(P<0.05),Gs组和Gpgs组的绒毛宽度最大(P<0.05),Gpgs组的绒毛高度最大(P<0.05)。
陈德举[10](2019)在《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生理生化及河豚毒素富集的影响》文中提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目前世界上有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罗非鱼,中国作为罗非鱼最大的养殖和出口国,夏季高温时,海豚链球菌病爆发是限制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吉富罗非鱼是罗非鱼养殖中优势经济品种,传统的药物治疗以及植物性添加剂的研发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罗非鱼链球菌病以及健康养殖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新型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以及病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免疫响应以及抗海豚链球菌病感染的影响;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卵处理物下,鱼体肝脏及肌肉抗氧化酶,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探索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卵处理物条件下,罗非鱼组织对河豚毒素富集情况,为吉富罗非鱼寻找一种新型动物源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1.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其抗海豚链球菌病感染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25尾平均体质量为0.66±0.01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5尾鱼,依次饲喂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分别为:0,0.2%,0.4%,0.8%,1.6%,3.2%,6.4%的饲料,养殖8周。试验结果表明,0.2%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的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P<0.05),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均在0.8%添加组达到最高值,但各组HSI无显着差异(P>0.05),0.8%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的VSI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罗非鱼饲料转化率(FCR)显着高于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吉富罗非鱼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含量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罗非鱼血液中WBC与0.2%、0.4%、0.8%添加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高于1.6%、3.2%以及6.4%添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血糖(Glu)含量显着下降(P<0.05),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可能促进鱼体的脂质代谢能力,加快鱼体对脂质的消耗。养殖试验结束后,对罗非鱼进行海豚链球菌感染试验,腹腔注射5×107CFU/mL海豚链球菌,记录24、48、96、192h吉富罗非鱼死亡数。结果表明,各组罗非鱼在感染海豚链球菌24h内均未出现死亡;感染48~96h,对照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最低);感染192h后,6.4%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达到95.2%,对照组累计存活率为43.3%,各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累计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抗海豚链球菌病的能力。2.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肌肉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测定吉富罗非鱼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河豚卵处理物水平下,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肝脏、肌肉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罗非鱼肝脏、肌肉的MDA含量显着上升(P<0.05),但CAT,SOD含量出现了显着下降(P<0.05)。随着河豚卵处理物添加水平的提高,肠道淀粉酶(AMS),脂肪酶(LPS),胰蛋白酶(TRY)等消化酶活性均呈现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6.4%河豚卵处理物添加组AMS的活性下降27.9%(P<0.05);LPS活性下降19.0%(P<0.05);TRY活性下降20.4%(P<0.05)。Na+-k+-ATP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些差异揭示了不同河豚卵处理物水平下,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肌肉出现了氧化代谢的增加与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改变。3.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河豚毒素的富集影响本试验对吉富罗非鱼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河豚卵处理物,各组罗非鱼肝脏,肠道,性腺等十个组织中河豚毒素的富集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水平小于1.6%时,各组罗非鱼肝脏,肠道性腺等十个组织对河豚毒素的富集浓度未超过试剂盒检测下限2ug/Kg;当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水平达到1.6%时,在罗非鱼性腺组织中检测出河豚毒素的富集,且肠道和性腺对TTX富集的浓度远高于肝脏组织。当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水平达到3.2%和6.4%时,在吉富罗非鱼肝脏组织中检测出河豚毒素的富集,且性腺和肠道对河豚毒素富集的浓度远高于肝脏组织。
二、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戊糖片球菌PP-23对AA肉鸡和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 |
1.1.1 抑制病原菌的增殖 |
1.1.2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
1.2 戊糖片球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2.1 戊糖片球菌在畜禽养殖行业中的应用 |
1.2.2 戊糖片球菌在水产品养殖行业中的应用 |
1.3 益生菌对动物肠道的影响 |
1.3.1 益生菌对肉鸡肠道的影响 |
1.3.2 益生菌对鱼类肠道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细菌和饲料制备 |
2.3 试验分组设计及饲养管理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菌革兰氏染色 |
2.4.2 戊糖片球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3 实验动物生长指标测定和采样 |
2.4.4 相关酶活的测定 |
2.4.5 总RNA的提取 |
2.4.6 反转录合成cDNA |
2.4.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8 肠道组织切片制作 |
2.4.9 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 |
2.5 数据分析处理 |
3 试验结果 |
3.1 戊糖片球菌PP-23 形态学观察及生长曲线测定 |
3.1.1 戊糖片球菌PP-23 形态学观察 |
3.1.2 戊糖片球菌PP-23 生长曲线测定 |
3.2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生长与免疫的影响 |
3.2.1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3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4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空肠和回肠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3.2.5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脾脏和空肠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6 戊糖片球菌PP-23 对AA肉鸡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 戊糖片球菌PP-23 对尼罗罗非鱼生长与免疫的影响 |
3.3.1 戊糖片球菌PP-23 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3.3.2 戊糖片球菌PP-23 对尼罗罗非鱼血清中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3 戊糖片球菌PP-23 对尼罗罗非鱼头肾和脾脏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4 戊糖片球菌PP-23 对尼罗罗非鱼中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戊糖片球菌PP-23 在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方面的作用 |
4.2 戊糖片球菌PP-23 在提升养殖动物免疫器官指数方面的作用 |
4.3 戊糖片球菌PP-23 在提升养殖动物相关酶活方面的作用 |
4.4 戊糖片球菌PP-23 在调节养殖动物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方面的作用 |
4.5 戊糖片球菌PP-23 对改善养殖动物肠道形态结构方面的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养殖现状分析 |
1.1.1 团头鲂的养殖分布及产量 |
1.1.2 制约团头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
1.1.3 团头鲂无公害养殖的机遇与挑战 |
1.2 中草药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
1.2.1 金盏花的应用研究 |
1.2.2 杜仲的应用研究 |
1.2.3 黄芪的应用研究 |
1.3 中草药复方制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合理配伍 |
1.3.2 剂型和剂量问题 |
1.3.3 原料质量不稳定 |
1.4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
1.4.1 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
1.4.2 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 |
1.4.3 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功能 |
1.4.4 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力 |
1.4.5 对水产动物有诱食作用 |
1.4.6 提高水产动物抗应激力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鱼 |
2.1.3 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制备 |
2.1.4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饲料和空白饲料的配制 |
2.1.5 试验分组与管理 |
2.1.6 样品采集 |
2.1.7 生长性能测定 |
2.1.8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配合饲料和空白饲料 |
2.2.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2.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形体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形体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组织形态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1.2 试验鱼 |
3.1.3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团头鲂饲料配方及配制方法。 |
3.1.4 试验分组与管理 |
3.1.5 样品采集 |
3.1.6 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肝脏组织的影响 |
3.3.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脾脏组织的影响 |
3.3.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肾脏组织的影响 |
3.3.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肠道组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试剂 |
4.1.2 试验鱼和攻毒菌株 |
4.1.3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团头鲂饲料及配制方法 |
4.1.4 试验分组与管理 |
4.1.5 血液采集与预处理 |
4.1.6 血液生理指标测定 |
4.1.7 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
4.1.8 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的测定 |
4.1.9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侵染试验 |
4.1.10 数据处理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液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4.2.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液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
4.2.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液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 |
4.2.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4.2.5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 |
4.2.6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2.7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2.8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团头鲂累计死亡率 |
4.3 讨论 |
4.3.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免疫细胞的影响 |
4.3.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免疫酶活的影响 |
4.3.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抵抗致病菌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不同品种及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罗非鱼概述 |
1.1.1 罗非鱼主要养殖品种的现状 |
1.1.2 罗非鱼池塘和稻田养殖发展现状 |
1.2 肠道微生物研究概况 |
1.2.1 鱼类肠道微生物对鱼类的影响 |
1.2.2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
1.2.3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2.3.1 养殖环境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2.3.2 生长发育时期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2.3.3 食性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2.3.4 微生态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3 肠道微生物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种不同品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养殖 |
2.1.2 实验取样 |
2.1.3 DNA的提取 |
2.1.4 PCR扩增 |
2.1.5 测序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序注释结果统计 |
2.2.2 GraPhlAn图对物种丰度的分析 |
2.2.3 分类系统组成树对分组样品结果的注释 |
2.2.4 门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2.2.5 属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2.3 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 四种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组间比较分析 |
2.4.1 主坐标分析(PCoA) |
2.4.2 主成分分析(PCA) |
2.4.3 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稻田和池塘养殖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及养殖 |
3.1.2 实验方法 |
3.2 PCR扩增及基因文库构建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3.2.2 PCR产物的处理 |
3.2.3 库检和测序 |
3.3 测序结果分析 |
3.3.1 数据处理 |
3.3.2 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和物种注释 |
3.4 结果和分析 |
3.4.1 水质变化情况 |
3.4.2 测序数据结果统计 |
3.4.3 门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3.4.4 属水平上罗非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
3.5 不同养殖环境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5.1 肠道微生物菌群α多样性分析结果 |
3.5.2 主坐标分析(PCoA) |
3.5.3 主成分分析(PCA) |
3.5.4 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不足之处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和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形态特征及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草金鱼研究进展 |
1.2 泰狮研究进展 |
1.3 鱼类脂肪需求研究进展 |
1.3.1 脂肪对鱼类的重要性 |
1.3.2 鱼类对脂肪的需要量 |
1.3.3 鱼类对脂肪需求量的影响因素 |
1.4 鱼类蛋白需求研究进展 |
1.4.1 蛋白质对鱼类的重要性 |
1.4.2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
1.4.3 鱼类对蛋白质需求量的影响因素 |
1.5 鱼类形态特征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二章 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对草金鱼生长、形态特征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
2.2.2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3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
2.3.2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
2.3.3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2.3.4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对草金鱼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2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部分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4.2.2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4.3.2 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形态特征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
5.2.2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5.2.3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形态特征的影响 |
5.2.4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5.3.2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3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4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泰狮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6.2.2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6.3.2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6.4 结论 |
第七章 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泰狮肝功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肝功能的影响 |
7.2.2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肝功能的影响 |
7.3.2 饲料蛋白水平对泰狮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简介 |
1.2 DON的产生和污染现状 |
1.3 DON的毒性 |
1.3.1 肠道毒性 |
1.3.2 细胞毒性 |
1.3.3 免疫毒性 |
1.3.4 神经毒性 |
1.4 DON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和血液常规指标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2.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液常规指标情况 |
2.4 讨论 |
3 饲料中DON罗非鱼免疫功能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
3.3.2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3.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3.3.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5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6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3.4 讨论 |
4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酯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活性氧含量变化 |
4.3.2 饲料中DON对罗非鱼血细胞酯酶活性的影响 |
4.3.3 饲料中DON罗非鱼血细胞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
4.4 讨论 |
5 饲料中DON罗非鱼代谢组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样本变异度分析 |
5.3.2 样本模型拟合分析 |
5.3.3 差异代谢物检测 |
5.3.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5.3.5 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 |
5.3.6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 |
5.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对鱼类能量代谢稳态的维持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系统概述 |
第二节 肉碱和CPT1对哺乳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 |
1.肉碱对哺乳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 |
2.CPT1 缺失对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影响 |
第三节 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在鱼类能量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
1.L-肉碱对鱼类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2.CPT1 在鱼类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低肉碱罗非鱼的营养素代谢特征研究 |
第一节 低肉碱罗非鱼的脂代谢特征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节 低肉碱罗非鱼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特征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节 低肉碱罗非鱼的蛋白质代谢特征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的代谢生化特征研究 |
第一节 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的营养素代谢示踪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节 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的肝脏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抑制线粒体FAO诱发能量代谢稳态重塑的分子机制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五章 cpt1b敲除斑马鱼的代谢特征和能量内稳态调控机制研究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六章 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对高脂饲料摄入的代谢适应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七章 线粒体FAO受抑制的罗非鱼对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摄入的代谢适应 |
1.引言 |
2.材料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1.全文总结和讨论 |
2.本论文的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乳酸乳球菌JCM5805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和无乳链球菌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1.1 益生菌的定义 |
1.1.2 益生菌的来源 |
1.1.3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
1.1.4 益生菌的施用策略 |
1.2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
1.2.1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 |
1.2.2 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3 益生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四株无乳链球菌拮抗益生菌在尼罗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无乳链球菌拮抗益生菌的筛选和生物安全性分析 |
2.2.2 细菌和饲料制备 |
2.2.3 饲养管理 |
2.2.4 生长指标测定和采样 |
2.2.5 基因组DNA提取 |
2.2.6 微生物16S rRNA高通量测序 |
2.2.7 恢复基础饲料一周后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 |
2.2.8 肠道形态学 |
2.2.9 肠道溶菌酶(lyzc)基因表达分析 |
2.2.10 攻毒试验 |
2.2.11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生长指数及存活率 |
2.3.2 肠道形态学 |
2.3.3 肠道lyzc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2.3.4 攻毒试验 |
2.3.5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2.3.6 宏基因数据统计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JCM5805 在尼罗罗非鱼养殖中的施用浓度和频率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JCM5805 的制备 |
3.2.2 实验饲料 |
3.2.3 实验设计 |
3.2.4 生长参数测定及采样 |
3.2.5 免疫学指标测定 |
3.2.6 肠道消化酶活性测定 |
3.2.7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2.8 攻毒试验 |
3.2.9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生长指数 |
3.3.2 皮肤粘液酶活 |
3.3.3 血清免疫指标测定 |
3.3.4 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 |
3.3.5 肠道消化酶活性 |
3.3.6 攻毒试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JCM5805 对尼罗罗非鱼早期肠道菌群定植和免疫调节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益生菌的培养 |
4.2.2 养殖和管理 |
4.2.3 与靶信号通路有关的基因及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4 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4.2.5 实时定量PCR |
4.2.6 无乳链球菌WC1535 浸泡攻毒试验 |
4.2.7 用于细菌群落分析的肠道取样 |
4.2.8 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
4.2.9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施用JCM5805 后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 |
4.3.2 停止施用益生菌一个月后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3 施用益生菌对肠道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WC1535 浸泡攻毒 |
4.3.5 肠道微生物高通量分析 |
4.3.6 冗余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JCM5805 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和免疫调控的物质基础和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实验菌株 |
5.2.2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JCM580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5.2.3 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抑菌效果测定 |
5.2.4 温度、pH、蛋白酶和储存条件对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 |
5.2.5 养殖和管理 |
5.2.6 JCM5805 基因组注释和功能分析 |
5.2.7 用于细菌群落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的肠道取样 |
5.2.8 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
5.2.9 肠道内容物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5.2.10 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培养时间对JCM5805 抑菌活性的影响 |
5.3.2 粗提液抑菌效果的测定 |
5.3.3 抑菌物质的稳定性分析 |
5.3.4 Time-kill实验结果 |
5.3.5 JCM5805 基因组注释和功能分析 |
5.3.6 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 |
5.3.7 肠道代谢组学分析 |
5.3.8 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组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适合尼罗罗非鱼养殖的无乳链球菌拮抗益生菌筛选 |
6.2 JCM5805 在尼罗罗非鱼养殖中的施用策略分析 |
6.3 JCM5805 调控尼罗罗非鱼早期阶段肠道细菌定植和免疫 |
6.4 JCM5805 拮抗无乳链球菌的物质基础 |
6.5 JCM5805 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和代谢调节宿主生长和免疫 |
6.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常见益生菌的种类 |
1.1 芽孢杆菌 |
1.2 乳酸菌 |
1.3 光合细菌 |
2 益生菌的筛选 |
3 益生菌的应用效果评价 |
4 益生菌的应用 |
4.1 作为饲料添加剂 |
4.2 作为水质改良剂 |
5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
6 贝莱斯芽孢杆菌研究现状 |
7 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
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罗非鱼源肠道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拮抗菌的筛选 |
2.2 拮抗菌LF01 的鉴定 |
2.3 拮抗菌LF01 的生长特性 |
2.4 抗菌谱测定 |
2.5 胞外酶活性检测 |
2.6 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
2.7 生物安全性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拮抗菌的筛选 |
3.2 拮抗菌LF01 的鉴定 |
3.3 拮抗菌LF01 的生长特性分析 |
3.4 拮抗菌LF01 的抗菌谱 |
3.5 拮抗菌LF01 的产酶能力 |
3.6 拮抗菌LF01 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结果 |
3.7 拮抗菌LF01 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 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LF01 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 抑菌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抑菌效果测定 |
2.3 温度、pH、蛋白酶和储存条件对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 |
2.4 Time-kill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LF01 抑菌活性的影响 |
3.2 粗提液抑菌效果的测定 |
3.3 抑菌物质的稳定性分析 |
3.4 Time-kill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免疫特性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鱼 |
1.2 实验菌株 |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饲料的制备 |
2.2 实验动物分组与饲养 |
2.3 罗非鱼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 无乳链球菌攻毒实验 |
2.5 血清酶活和生化指标测定 |
2.6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7 罗非鱼肠道微生物V4 区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饲喂菌株LF01 后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3.2 饲喂菌株LF01 后对罗非鱼抗病力的影响 |
3.3 饲喂菌株LF01 后对罗非鱼血清酶活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饲喂菌株LF01 后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5 饲喂菌株LF01 后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会情况 |
致谢 |
(9)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态制剂概况 |
1.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
1.3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微生态制剂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和消化吸收的研究进展 |
1.3.2 微生态制剂影响水产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研究进展 |
1.3.3 微生态制剂影响养殖水质的研究进展 |
1.4 罗氏沼虾养殖及免疫研究进展 |
1.4.1 罗氏沼虾养殖情况 |
1.4.2 罗氏沼虾免疫研究进展 |
1.5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的研究进展 |
1.6 微生态制剂的筛选及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6.1 微生态制剂的筛选 |
1.6.2 微生态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7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8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一株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菌株采集与分离纯化 |
2.2.3 分离菌对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抑菌能力的测定 |
2.2.4 代表菌株的鉴定 |
2.3 结果 |
2.3.1 代表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2.3.2 抑菌效果 |
2.3.3 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饲料利用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饲料原料与制作方法 |
3.2.2 饲养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饲料原料、实验饲料和肌肉粗成分分析 |
3.2.5 消化酶活性的分析 |
3.2.6 计算公式和统计方法 |
3.3 结果 |
3.3.1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
3.3.2 微生态制剂对虾肌肉组成的影响 |
3.3.3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4 微生态制剂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及存活率的影响 |
3.4.2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消化酶的影响 |
3.4.3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肌肉粗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免疫力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饲料原料及制作方法、养殖管理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总血细胞数、呼吸爆发和细胞吞噬活性测定 |
4.2.4 血清和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测定 |
4.2.5 攻毒实验 |
4.2.6 肠道组织形态的测定 |
4.2.7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THC、呼吸爆发和细胞吞噬的影响 |
4.3.2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3.3 微生态制剂对虾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3.4 微生态制剂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
4.3.5 微生态制剂对虾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THC数量、细胞吞噬活性和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
4.4.2 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4.3 微生态制剂对虾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
4.4.5 微生态制剂对虾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生理生化及河豚毒素富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河豚卵处理物的研究进展 |
1.1 河豚卵处理物的概述 |
1.2 河豚卵处理物组成 |
1.3 河豚毒素的研究进展 |
1.4 河豚毒素的应用 |
2 罗非鱼的研究进展 |
2.1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2.2 罗非鱼病害的研究现状 |
3 水产动物饲料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
3.1 添加物的概述 |
3.2 动物源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
3.3 植物源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
3.4 微生物源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
3.5 其他主要添加剂概述 |
4.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及其抗海豚链球菌病感染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河豚卵处理物的获取与饲料制备 |
1.2 试验用鱼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4 生长指标测定 |
1.5 血常规指标测定 |
1.6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7 海豚链球菌感染试验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血液生化的影响 |
2.3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皮质醇及部分促炎因子的影响 |
2.5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感染海豚链球菌后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血液生化的影响 |
3.3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的影响 |
3.4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感染存活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肌肉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河豚卵处理物的获取与饲料制备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验用鱼与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6 组织匀浆的制备 |
1.7 抗氧化指标以及消化酶活性测定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影响 |
2.2 不同添加水平的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Na~+-k~+-ATP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河豚卵处理物对罗非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 河豚卵处理物对罗非鱼肌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肠道功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河豚毒素富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河豚卵处理物的获取与饲料制备 |
1.2 试验用鱼与饲养管理 |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4 主要仪器表 |
1.5 主要试剂 |
1.6 主要溶液配制 |
1.7 试验方法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试验所用野生横纹东方鲀卵巢河豚毒素的富集结果 |
2.2 不同罗非鱼组织对TTX富集的结果 |
3 讨论 |
3.1 吉富罗非鱼不同组织对TTX的富集 |
3.2 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肝脏功能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四、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戊糖片球菌PP-23对AA肉鸡和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D]. 路广金.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D]. 谭晓晨. 广西大学, 2020(02)
- [3]不同品种及不同养殖环境的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分析研究[D]. 张婧怡. 广西大学, 2020(02)
- [4]饲料脂肪水平对草金鱼和蛋白水平对泰狮生长、形态特征及健康的影响[D]. 王双双.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罗非鱼致毒机理的研究[D]. 刘虎.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对鱼类能量代谢稳态的维持及调控机制研究[D]. 李玲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乳酸乳球菌JCM5805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和无乳链球菌抗性的影响[D]. 夏耘.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1)
- [8]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D]. 高艳侠.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9]微生态制剂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及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D]. 赵臣泽. 扬州大学, 2019(02)
- [10]饲料中添加河豚卵处理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生理生化及河豚毒素富集的影响[D]. 陈德举.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