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市近年来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郝倩倩[1](2019)在《地方离职干部休养所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没有建立统一的退休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领导班子队伍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探索建立了干部离休制度,使其从退休制度中分离出来,实现了新老干部的交替,它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地方离职干部休养所(以下简称干休所)是干部离休制度的产物,是集中安置离休干部的场所。长期以来,干休所按照离休干部“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的要求,做到了“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干休所面临着诸多新情况,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人数减少、服务对象需求变化、住所人员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陈旧、发展活力不足以及资源浪费等方面。特别是在干部离休制度终将走向终结、社会保障均等化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干休所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按照组织变革理论,干休所要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用好变革动力,及时转型。近年来,各地干休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转型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各地在转型探索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转型意识不强、思路不宽、力度不大、上下级沟通不畅以及服务对象顾虑较多等问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转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转型时要把握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国性指导意见,与事业单位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并处理好短期与长期、转型与稳定、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统一思想,增强转型意识,清醒认识到干休所的转型是形势所迫、机遇难得、可以大有作为;要明确转型目标,区分情况,根据干休所服务对象多少和可利用资源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缝缝补补”式转型、“大刀阔斧”式转型和“釜底抽薪”式转型的不同模式;要加强沟通,坚持协调推进,上级部门和干休所要形成联动合力,政府各职能部门也要形成联动合力,共同推进转型;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模式;要妥善解决好服务对象后顾之忧、工作人员去留和房屋产权等问题,调动干休所工作人员和服务保障对象参与转型的积极性。
郁阳阳[2](2018)在《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老年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如何发挥余热、贡献智慧,实现“老有所为”,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其中,“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由于其特殊优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其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介绍选题背景与意义、综述国内外文献、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就“五老”、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等基本概念,阐述“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其次,本文以长沙市科大佳园社区为具体个案,从其发展现状出发,实证阐述了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情况,梳理了“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如对“五老”价值的认识滞后、对“五老”服务管理的职责不清、对“五老”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五老”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被动,“五老”参与社会治理的供需有偏差等,并在此基础上溯本求源,对问题的产生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上进行了分析。再次,借鉴了国内外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通过对“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做得较好的上海市、成都市武侯区、宁波市宁远县进行分析,并参考美国、日本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形式,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得好的原因在于政府重视发挥老年人作用,制定了利于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法规,社会力量也广泛参与到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并采取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根据地方特色创新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最后,从深化思想认识、拓宽发挥作用的平台、优化长效机制、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五老”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荣龙飞[3](2017)在《山西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的人岗相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部队军官有计划地退出现役安置到地方工作,是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2001年以来,全国的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基本上安置于各地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公共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选择转业回山西安置的这一支绿色人才队伍,经过军队的服役锻炼,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他们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山西省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中,一部分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在新的单位新的岗位上明显表现出不适应,以至于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甚至发生要求退回部队的现象。人岗不相适应,这样不但消磨了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个人的积极性,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而且还影响了地方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公信度。因此,如何在山西省或者更大范围内实现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人岗相适,成为当前推进山西“六大发展”,甚至是深化军队和国防改革、深化公共人事制度改革中必须正视和破解的难题。本文从研究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人岗相适基础理论和概念界定出发,通过对军地各主管部门、160多位山西省直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进行安置政策、岗位设置、培训教育等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性的整理与呈现,通过叙述性的表达方式最大限度地反映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的工作生态和心理特征,进而指出山西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过程中人岗不相适的问题,并按照完整的安置流程,重点分析了山西现行“积分选岗”安置政策所带来的人才双向束缚、拟定安置计划的依据倾向、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形式化等关键原因。最后提出了实现山西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人岗相适的建议: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安置机制、科学合理的安置计划、实质性的教育培训,为实现山西在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做到“职得其人,人得其职,人职相宜,相得益彰”提供可靠的建议和路径,为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本文侧重通过对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进行面对面访谈,以话语性的表达方式从内外部两个视角来阐述相关群体对山西现行安置现状的态度,从中指出山西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过程中人岗不相适的问题,并在对访谈记录进行剖析中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保证了分析问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探索路径的过程贯穿了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全过程,有收有放,立足基础的着眼点,突出重点,力求使路径完整化。
韩仲墨[4](2014)在《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每年我国军队都会将一部分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为地方输送了很多专业技术人才。我国自2001年颁布《军转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后,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成为了我国军队干部转业时的两种安置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研究军转干部的社会再融入是为了保障军队干部在转业后的生活稳定和职业角色的转变,对于军队建设、国家社会的稳定都是一件大事。社会再融入的问题是军转干部离开军队进入社会时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安置只是其中之一,军转干部在离开部队的环境后,还面临着自主融合和社会接纳这两个问题。淄博是山东省经济较发达地区,每年承担了很多的军转干部的社会再融入任务。而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等安置渠道不断萎缩的大背景下,政府提供的岗位数量不断减少;企业为了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竞争力,也大多不愿意接受军转干部;军转干部选择单位过于集中,不利于军转干部自身的发展;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未能得到较好的管理服务,培训的方式也过于陈旧;军转干部自身的某些心理问题也影响到了社会再融入的顺利进行。在现有政策不能很好的解决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问题的情况下,如何展开视野,开辟新路线,解决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试图对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其他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些如何科学完善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的对策,对于完善淄博市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提供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部分专业用词的定义和我国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介绍了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的历史和现状,并以2001年至2010年淄博市军转干部数据为基础,从他们的人数、个人生活状况、配偶工作情况、家庭经济生活情况等方面出发,对他们的社会再融入情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内外转业军官社会再融入的主要形式及它们能给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困境带来的启示。第四部分,分析了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再融入现状的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第一,军转干部自身的心理失调问题;第二,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第三,军转干部在自主创业中的劣势;第四,计划安置的过度集中,结合社会现状分析出了几个主要原因:第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迁、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政府安置资源的减少、军转干部竞争力下降;第二,培训制度陈旧;第三,自主择业政策的不完善。第五部分,提出了对完善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问题的建议。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加强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三是完善自主择业的就业优惠政策,四是对军转干部进行相应的心理培训,五是需要军转干部自身的适应性调整。最后是结束语。
杨郁[5](2013)在《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德鲁克提出创业型经济的概念以来,创业型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创造力的组成部分,创业创新是提高各国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这是我国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也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大力推进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创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创业制度研究,探索鼓励创业的制度,充分发挥创业效应,以创业带动就业,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了“创业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创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为线索,以“制度”、“创业制度”、“成本收益”、“供给需求”等概念为分析框架,以国外创业制度、中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为借鉴,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探究中国创业制度变迁的规律,实证分析中国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的现实情况,并尝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中国创业制度的现状系统分析,剖析当前我国创业制度在设计和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创业制度效率和均衡的政策建议,尝试从法经济学角度为完善创业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分析和利用的框架体系和制度建议。本文综合运用了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法经济学制度变迁的方法为线索,以成本收益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核心,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对创业制度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既注重对法经济学理论在创业制度宏观层面的应用,也注重对具体创业制度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进而综合分析创业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价值、理论和实际意义,然后对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整体阐述和分析,是全文的总纲部分。第二章是创业制度文献综述和法经济学相关理论解析。文献综述从研究视角和学科分类出发,系统整理了关于创业制度的主流研究成果,按照递进关系从创业概念、创业活动类型、创业环境研究、创业制度研究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针对研究的现状综述得出本文研究创业制度的视角和着力点。法经济学相关理论解析则对创业理论、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等相关学术理论及分析工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对本文的法经济学分析提供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国外代表性国家创业制度和中国创业制度的对比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世界上代表性较强的美国、日本、英国和我国的创业制度,并从制度供给需求和制度内容上对比分析了各国创业政策制度各自内在的特点,从国内外的制度的对比中总结出了国外创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并对这些启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从而为推进我国创业制度改革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第四章是我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分析,本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创业制度变迁中的重要阶段,以重要法律制度的出台为分界追寻中国创业制度的发展轨迹,发掘制度变迁背后的动力,考察制度演变过程的特点,以便对目前我国创业制度的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改进的建议。第五章是我国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分别从政府和创业者两个角度对创业制度成本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角度的成本分析引入了创业财政投入指标,同时结合创业制度的数量和涉及到的政府机构对政府创业成本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这也是学界首次从政府视角考量的成本分析,增加了创业成本的内涵,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从创业者角度本章按创业过程系统分析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及其影响因素,依次考察了创业规制成本、创业融资成本、创业运营成本和创业税收成本。针对创业各阶段的成本分析文章提出了部分核心指标并对我国创业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又从经济和社会收益方面对创业收益做了简要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政府规制是造成创业成本过高的根源。第六章是创业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本章分析了创业制度的供给模式、影响因素和供给现状,并在供求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创业制度失衡的内在原因主要是结构失衡而非供应不足。这个结论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与理论和实务界继续增加创业制度供给的主流观点有显着的差别。第七章是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安排。本章针对前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成本、收益、供给、需求角度对创业制度提出了改进的制度安排。并全面设计了我国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框架。第八章是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章系统回顾了全文的核心论点和论证过程,对文章要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概括,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对我国创业制度的研究结论和基本观点,也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综上所述,我国创业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创业的过程和创业者的激情,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降低政府规制,进一步释放广大民众的创业激情,进而降低创业成本,实现制度均衡,促进创业的收益和效率。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从法经济学研究创业制度是创业研究角度的创新。在目前国内外的创业研究中,大多来自于创业管理或传统的经济学视角,研究侧重点多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环境要素、企业家精神等微观层面。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无论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创业制度,还是运用成本收益方法、供给需求方法分析创业制度都是一个创新,在国内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待创业研究是全新的视角,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本文重新界定了创业成本的内涵,并尝试性系统提出了创业成本的核心指标。传统研究在考察创业成本时均是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成本,在指标设置时也是零散地选取。而本文则首次从政府和创业者两个角度界定了创业成本的范围。本文首次从政府角度界定和分析了创业制度的设立和执行成本(选用了创业财政支出的指标),这在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上尚属首次。同时,本文还以创业者角度对创业全过程中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创业各阶段还选取了一套创业成本指标体系,这也是创业研究首次运用指标系统地归纳和界定创业成本的范围。第三,本文的研究发现,创业制度的首要核心制度应为放松规制,规制过严是我国创业成本高企的根源;创业制度失衡原因不是制度供给不足,而是制度结构失衡,这将是今后政府制定创业政策和制度时注意的方面。这也是一个创新之处。第四,本文首次对我国创业制度进行了法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对于不是独立学科的创业学来讲,运用这两种工具分析尚不成熟的创业制度,探究分散在政府各部门涉及创业规章和制度背后的法经济学追求的公平和效率的精神,也是一个选题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同样的选题在国内还从未有人研究。由于诸多的原因,本文在研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将是本文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对法经济学理论方法论和分析工具运用上尚显欠缺,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实际上法经济学方法论从其产生、发展再到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本文的分析仅仅是将法经济学运用到创业制度的分析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对这种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使其逻辑体系更严密、分析工具更合理。本文在对创业制度的实证分析上有待深入。特别是在成本收益的量化分析和供需均衡上还存在研究空间,如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通过揭示我国创业制度的内在变量考察其制度演进的过程,评估现行制度的绩效。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对创业制度进一步研究,也进一步落实到具体创业实践中。
高荣燕[6](2012)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问题探讨及解决措施》文中指出文章以军转干部在自主择业政策下的管理问题研究对象,针对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赵胜忠[7](2012)在《数字与权力 ——统计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国家成长》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兼具政治性与技术性的权力工具,统计始终处于政治系统这一外部环境之中,并直接受其影响与规训。为了增强汲取能力、渗透能力以及政治合法化等国家能力,提高统治和治理的绩效,处于建设与成长过程中的现代国家开始对数目字管理的统计技术提出新的需求,并以其不断增强的科化,理性化提高了对统计的供给能力。现代国家所所导致的统计供需关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前现代时期统计与权力的松散关系,改变了统计与其他行政行为混溶在一起的未分化、低技术的状态,开启了统计现代转型的发展之路。为了达致政治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现代国家按照自己的需要对统计不断地进行着规训和塑造,为统计制定了不同的角色模式和职能定位:有时突出统计在资源汲取以及科学决策中的信息功能,有时则转而强调政治动员以及提供政治合法化辩护的政治功能。与此同时,现代国家还对统计的组织机构、活动范围和运行规则另外三个变量进行了规训,使之能够与政治设定的职能界定相适应。总体而言,统计职能、机构人员、活动范围、运行规则随现代国家建设与成长过程的不断调整就构成了统计现代转型的基本面相。然而,统计的现代转型并不是直线式的发展,统计现代化的四个主要变量的发展也并不是同步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现代国家,不仅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国际环境,而且承担着不同的国家职能与发展使命,因此,它对统计的需求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统计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政治需求出现了“技术导向”和“政治导向”两种不同的路径。当技术导向占据主导地位时,统计的技术理性显示出竞争性优势;当政治导向占据主导地位时,政治价值的需求就会压倒统计的技术理性,统计的自主性就受到很大的压制。由于两种发展路径的相互竞争,统计的现代发展之旅先后呈现出技术范式、意识形态范式和治理范式三种不同的范式。从晚清经北洋政府至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统计体现了“技术导向”的发展方向,制度变迁的共同轨迹是以西方为参照系进行了制度创新:自上而下地推进统计机构建设、统计范围急速扩大、引进现代的统计方法。不管统计制度调整带如何变化,这一时期统计工作的职能始终是作为政府履行“积极行政”的信息工具,统计工作虽然也出现过政治化的偶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作为技术工具在发挥着作用,没有脱离“技术导向”的发展轨道。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高度强调统计的政治价值,在重视统计的技术特征的同时,特别突出政治动员、合法化证明等政治功能。为了发挥政治动员的作用,全能主义国家不仅按照灵活简便的原则改造了科层制的统计机构,按照又红又专的标准选配统计人员,要求统计范围跟随国家的中心工作及时调整,按照政治正确性的原则塑造统计运行规则。这一时期,统计的技术性受到政治的压制与批判。1978年后,国家执政理念的变化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使统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统计迅速实现了“去政治化”,并开启了从为国家管理服务的权力工具向为国家与社会共同服务的公共产品转变的新转型。事实上,统计与权力的关系并不止“政治规训统计”这一单向过程,还有“统计反作用权力”的另一个过程。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统计技术通过其理性化、可计算的手段提高了国家能力,改变了国家的治理空间,提高了国家政权的理性化程度,增强了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塑造了现代公民和现代社会,从而推进了现代国家的构建和成长。然而,由于权力对统计的误用或者过度使用,不仅影响了统计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对国家治理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程度不同的治理危机。统计理应与与其处于其中的政治系统保持一定的契合性。但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现代国家必须充分尊重其专业特征,适当剥离统计数字所承载的利益功能,尤其是要引入社会监督。只有合理界定了统计技术的功能边界,实现了统计技术的政治性与技术性的平衡,才能实现统计与权力良性互动的目标,既有利于统计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现代国家的建设与成长。
张剑峰,杨丽红[8](2010)在《对满洲里市军转干部安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本文调查对象是建国以来满洲里市接收的全部军转干部。笔者主要运用到地方和部队相关部门直接调查研究,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的方法,并辅之以统计学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笔者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也从当地负责军转安置工作的人员中了解到多年来安置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军转干部就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满洲里市军转干部的安置特点以及对军转安置工作的前景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张辉[9](2005)在《组织结构、行政权力与利益关系 ——县级行政决策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是当前我国地方政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级。县制产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长期沿用和稳定,对历代行政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层次。就目前各行政层级的关系来看,县是上层与基层、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在党的组织机构及国家政权结构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策、任务以及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通过县这个层次贯彻下去;公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通过县反馈到上级领导机关。除此之外,县还代表国家对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行使直接管理的职能。时至今日,县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独立性和自主性日益增强,逐步从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发展为拥有自身利益追求的行动者。 决策是县级党政行为的核心内容,研究县级行政决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对于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央政府决策的研究,已有的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的研究也多为基础性、静态的研究,即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现有的政治、行政制度进行描述。从行政学以及决策学的角度来探讨县级行政决策的模式,以及如何将西方先进的决策理论与当前的县级行政决策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县级政权在决策上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全国近两千个县可谓形态各异,但是在拥有个性的同时也仍然存在共性和规律可寻。本文的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的经验材料,对县级行政决策过程进行条分缕析,试图能够对这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 县级行政决策是一个权力配置的过程,是一个横向部门权力分化和纵向层次权力分化相结合的权力网络体系,是行政权力在组织机构、制度体制既定的条件下的动态运作过程。而组织结构、行政权力、利益关系三者的相互作用,则构成了县级行政决策的生态循环。三者的关系也构成了本文的分析框架。 本文通过对决策制定、执行、监督、反馈全过程的论述,揭示县级行政决策运行的全貌;通过对制度、结构与人互动的分析,提出当前县级行政决策运作的模式。决策者的政治活动如何导致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是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从制度内和制度外两个层面予以论述。本文通过对县级行政决策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在论文的结构上,包括绪论,共分为六章。绪论对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决策、行政决策、县级行政决策等;综述国内外目前关于县级行政决策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的方法、目的、意义和框架作了交代。第一章论述县级行政决策的环境、合法性源泉、决策原则、方式、内容以及决策的模式,目前存在的不足
郭清和[10](2005)在《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广州市帽峰山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站观测、样线和标准地调查、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法获得的数据,以及植物、水样和土壤样品理化分析的结果。依据城市森林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污染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园林学的原理,以广州市域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效应及其价值,并对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如下: 城市森林可以分为多个大小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以功能类型确定一级分类单位(类),功能目标和景观特征确定二级分类单位(型),景观与群落特征确定三级分类单位(类型),以城市森林类型的植物组成和生活型,再划分出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确定了城市森林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为:城市森林→城市森林类(高级单位)→城市森林型(中级单位)→城市森林类型(基本单位)→城市森林植物群落(初级单位)。根据这一分类系统划分的依据和原则,广州市城市森林划分为6个类,17个型和36个类型,并由此建立了广州市城市森林类型分类体系。 以城市森林生态服务效应的表现形式(系统生态功能效应、系统产品效应、系统社会效应)确定服务效应价值项目,以城市森林生态服务提供产品(如生态产品、生产产品等)的途径和功能取向(如能量转换、营养元素贮存归还、调节小气候等)确定项目内的服务效应类目,以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产品(如放出O2、林果产品等)和功能(增湿降温、营养积累等)形成主体综合确定类目内服务效应指标,以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形成的客体确定指标内容。据此,建立了由3个项目、14个类目、32个指标和若干指标内容组成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吸收转换的太阳能为817438.61×108KJ,相当于2789169.40t标准煤的热值,即相当于广州市每年给广州增加一个矿产量为2789169t标煤的煤矿所提供的能量。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实际年净固定碳量为CO212741404t/a。系统活有机质和凋落物的年固碳量CO213363740t/a;土壤年存活性碳和矿化碳和量为CO27551856.89ta,土壤放出CO28174193t/a。在森林生态系统固定CO2的同时,释放O2量9301224.92t/a。 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积累贮存于有机干物质中的营养元素量为:N49196.6t,
二、太原市近年来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市近年来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离职干部休养所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和概念解释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
2.1.2 组织变革理论 |
2.1.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相关概念解释 |
2.2.1 离休干部 |
2.2.2 干部离休制度 |
2.2.3 离职干部休养所 |
第3章 干休所转型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
3.1 干休所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贡献 |
3.1.1 干休所的发展历程 |
3.1.2 干休所的主要贡献 |
3.2 干休所转型的必要性 |
3.2.1 干休所转型的内在必要性 |
3.2.2 干休所转型的外在驱动因素 |
3.3 干休所转型的有利条件 |
3.3.1 厚重的红色资源 |
3.3.2 丰富的土地资源 |
3.3.3 充足的人力资源 |
第4章 干休所转型的现状 |
4.1 干休所转型的基本情况 |
4.1.1 提高服务能力 |
4.1.2 增加服务职能 |
4.1.3 转型成老年大学 |
4.1.4 转型成离退休党校 |
4.2 干休所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缺乏顶层设计 |
4.2.2 转型意识不强 |
4.2.3 转型思路不宽 |
4.2.4 转型力度不大 |
4.2.5 上下级沟通不畅 |
4.2.6 服务对象顾虑较多 |
第5章 干休所转型的对策 |
5.1 抓住改革机遇,加强顶层设计 |
5.1.1 制定全国性指导意见 |
5.1.2 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 |
5.1.3 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
5.1.4 处理好“三个关系” |
5.2 统一认识,增强转型意识 |
5.3 明确目标,分情况采取不同转型模式 |
5.3.1 采取“缝缝补补”式转型 |
5.3.2 采取“大刀阔斧”式转型 |
5.3.3 采取“釜底抽薪”式转型 |
5.4 加强沟通,形成联动合力 |
5.4.1 上级部门与干休所形成联动合力 |
5.4.2 政府各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合力 |
5.5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
5.6 妥善解决人员和财产问题 |
5.6.1 解决好服务对象后顾之忧 |
5.6.2 解决好工作人员去留问题 |
5.6.3 解决好房屋产权归属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五老” |
2.1.2 基层社会治理 |
2.1.3 社区治理 |
2.2 “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特殊优势 |
2.3 “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 |
2.4 理论依据 |
2.4.1 治理理论 |
2.4.2 社会治理理论 |
2.4.3 老年社会学理论 |
2.4.4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4.5 社会保障理论 |
2.4.6 群众路线理论 |
第3章 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分析 |
3.1 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况和初步成效 |
3.1.1 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况 |
3.1.2 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做法 |
3.1.3 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初步成效 |
3.1.4 案例分析:长沙市科大佳园社区“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 |
3.2 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对“五老”价值的认识滞后 |
3.2.2 对“五老”的服务管理职责不清 |
3.2.3 对“五老”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
3.2.4 “五老”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被动 |
3.2.5 “五老”参与社会治理的供需有偏差 |
3.3 原因分析 |
3.3.1 外部原因 |
3.3.1.1 外界对“五老”认知度有限 |
3.3.1.2 整体联动协作不够 |
3.3.1.3 政策支持不足 |
3.3.2 内部原因 |
3.3.2.1 “五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
3.3.2.2 “五老”队伍内部管理缺乏规范 |
3.3.2.3 “五老”身体素质受限 |
第4章 国内外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启示 |
4.1 国内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 |
4.1.1 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1.2 成都市“武侯老党员工作室”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
4.1.3 宁波市宁海县发挥“五老”作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2 国外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 |
4.2.1 美国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 |
4.2.2 日本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 |
4.3 借鉴和启示 |
4.3.1 政府须重视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4.3.2 须制定利于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法规 |
4.3.3 须发动社会力量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 |
4.3.4 须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
4.3.5 须根据地方特色创新社会治理参与模式 |
第5章 完善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
5.1 深化对“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的认识 |
5.1.1 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社会治理新情况的必然趋势 |
5.1.2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5.1.3 是发挥老年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独特优势的必然举措 |
5.2 拓宽“五老”发挥作用的平台 |
5.2.1 拓宽“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网络 |
5.2.2 延展“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 |
5.2.3 丰富“五老”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动载体 |
5.3 优化长效机制 |
5.3.1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
5.3.2 夯实资金保障制度 |
5.3.3 规范队伍管理制度 |
5.3.4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
5.3.5 完善相关规则政策 |
5.4 扩大社会影响 |
5.4.1 加强宣传力度 |
5.4.2 打造特色品牌 |
5.4.3 发动社会力量 |
5.4.4 激发群众活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山西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的人岗相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 |
2 相关概念阐释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军队转业干部 |
2.1.2 计划分配 |
2.2 理论基础——人职匹配 |
2.2.1 泰勒的人职匹配思想 |
2.2.2 亨利·法约尔的人职匹配思想 |
3 山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人岗相适的情况调查 |
3.1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1.1 访谈话题设置 |
3.1.2 访谈样本的控制与访谈实施 |
3.2 山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情况的调查 |
3.2.1 山西现行宏观安置政策的情况调查 |
3.2.2 具体安置计划中岗位的设置 |
3.2.3 军转教育培训开展情况 |
4 人岗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
4.1 现行积分选岗安置政策所带来的人才双向束缚 |
4.2 拟定安置计划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
4.3 军转教育培训缺乏专业性 |
5 推进人岗相适的对策 |
5.1 探索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安置政策 |
5.1.1 考试考核环节 |
5.1.2 积分双选环节 |
5.1.3 积分单选环节 |
5.2 探索科学与双赢的安置计划制定机制 |
5.2.1 尝试推进军队转业干部编制职数单列 |
5.2.2 尝试细化军队转业干部分类安置 |
5.3 探索施行精准的专业化教育培训——进高校带薪脱产委培 |
5.3.1 培训的总体思路 |
5.3.2 学员的选派与承训高校的确定 |
5.3.3 学员的管理与考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一) 课题的来源 |
(二) 选题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 该领域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评价 |
(一) 国外学者对退役军官社会再融入的研究 |
(二) 国内学者对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的研究 |
(三) 文献评价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军转干部 |
1.军转干部的定义 |
2.军转干部的特殊性--军队与社会的区别 |
(二) 社会再融入 |
(三) 计划安置 |
(四) 自主择业 |
五、 建国以来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一章 军转干部的社会再融入的主要形式 |
第一节 国外退役军官社会再融入的形式 |
一、 军官职业化 |
二、 双轨制办法 |
三、 国外退役军官社会再融入办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军转干部的社会再融入模式 |
一、 计划性分配 |
(一) 团职干部 |
(二) 营职以下干部 |
二、 自主择业 |
(一) 住房补贴 |
(二) 创业和税收补助 |
三、 以考核为基础,供需双向选择的模式 |
四、 积极拓宽安置渠道 |
第二章 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历史 |
一、 1949 年至 1989 年 |
(一) 1949 年至 1974 年军转干部人数及分配去向 |
(二) 1975 年至 1989 年军转干部人数及分配去向 |
二、 1990 年至 1999 年军转干部人数 |
三、 2001 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颁布后至 2010 年 |
第二节 近年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情况 |
一、 淄博市军转干部人数分析 |
二、 军转干部个人状况 |
三、 军转干部配偶工作情况 |
四、 军转干部家庭经济状况 |
五、 军转干部生活情况 |
第三章 当前淄博市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困境及原因 |
第一节 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中的困境 |
一、 军转干部的心理失调问题 |
(一) 对军旅生涯的眷恋 |
(二) 新工作的不适应性 |
二、 军转干部的择业观问题 |
三、 军转干部自主创业中的劣势 |
四、 计划分配的过度集中 |
第二节 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困境的原因 |
一、 政府安置资源减少 |
二、 培训制度陈旧 |
三、 自主择业政策的不完善 |
第四章 改善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困境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立法 |
一、 完善法规制度,加快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保障法制化进程 |
(一) 法律要体现军人的主人翁地位 |
(二) 加快龙头法的制定 |
(三) 修订现行法律法规 |
二、 调整机构设置,扩大保障范围 |
第二节 加强军转干部的职业培训 |
一、 军转干部前期培训 |
二、 创立个性化培训服务 |
第三节 完善自主择业的就业优惠政策 |
一、 教育优惠 |
二、 录用优惠 |
三、 创业优惠 |
第四节 对军转干部进行心理辅导 |
一、 社会角色方面的心理辅导 |
(一) 角色学习方面 |
(二) 角色期望方面 |
二、 军转干部自身的适应性调整 |
(一) 端正心态,调整思想 |
(二) 努力学习,加强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1.1 选题价值 |
1.1.2 研究意义 |
1.2 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创业概念及理论研究 |
2.2 创业活动类型和创业环境 |
2.2.1. 创业活动类型 |
2.2.2 创业环境 |
2.3 国内外创业制度研究 |
2.3.1 创业制度的出现 |
2.3.2 创业制度的内容 |
2.3.3 创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
2.3.4 创新领域的创业制度 |
2.4 创业研究文献述评 |
2.5 相关理论分析 |
2.5.1 创业相关理论:分析创业制度的基础 |
2.5.2 交易成本:创业制度法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2.5.3 制度变迁:创业制度变迁和演进的理论支撑 |
2.5.4 成本收益:创业制度效率分析的理论工具 |
2.5.5 供给需求:创业制度均衡的分析工具 |
2.5.6 小结 |
3 国内外创业制度的比较研究 |
3.1 美国的创业制度:公私合作 |
3.1.1 美国传统的创业制度 |
3.1.2 美国创业制度的最新发展:“创业美国”蕴含的创业理念 |
3.1.3 美国创业制度综述 |
3.2 日本的创业制度:政府主导 |
3.3 英国的创业制度:专业分工 |
3.3.1 政府:出台法案和成立机构 |
3.3.2 学校:创业教育和技术转化 |
3.3.3 社会:资金和服务支持 |
3.4 中国创业制度简况 |
3.4.1 创业制度供给:单一供给和多头管理并存 |
3.4.2 创业制度目标:为特殊群体为核心 |
3.4.3 创业制度内容:以降低规费和提供服务为主体 |
3.5 国内外创业制度对比的启示 |
3.5.1 创业制度政府作用的启示 |
3.5.2 创业制度供给主体的启示 |
3.5.3 创业制度内容的启示 |
3.6 本章结论 |
4 我国创业制度的历史分析 |
4.1 我国创业制度实践的回顾 |
4.1.1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6年9月) |
4.1.2 第二阶段(1986年10月-2002年5月) |
4.1.3 第三阶段(2002年6月---2006年6月) |
4.1.4 第四阶段(2006年6月-今) |
4.2. 我国创业制度的特点 |
4.2.1 创业培训补贴制度 |
4.2.2 创业信贷支持制度 |
4.2.3 其他制度 |
4.3 我国创业制度演变历程的特点 |
4.3.1 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
4.3.2 渐进型推进,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 |
4.3.3 以单一的政府供给主导 |
4.4 对当前创业制度的评价 |
4.4.1 创业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创业氛围不浓 |
4.4.2 创业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但核心制度缺失且效应单一 |
4.4.3 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创业制度有高度契合性,但结合度不足 |
4.4.4 创业者创业能力是创业制度改进的动力,但创业教育脱节 |
4.5 本章小结 |
5 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 创业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的演化 |
5.2 创业者的理性选择: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 |
5.2.1 创业者的理性分析 |
5.2.2 创业过程的博弈分析 |
5.3 创业制度的成本分析 |
5.3.1 创业制度设立成本 |
5.3.2 创业制度实施成本 |
5.3.3 创业制度机会成本 |
5.3.4 创业制度边际成本 |
5.4 我国创业制度成本的实证分析 |
5.4.1 从政府角度的创业成本 |
5.4.2 创业者角度的创业成本 |
5.5 创业制度的收益分析 |
5.5.1. 经济收益 |
5.5.2. 社会收益 |
5.6 影响创业者成本收益的因素 |
5.7 本章结论 |
6 创业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 |
6.1 创业制度供给的涵义 |
6.2 创业制度的供给方式 |
6.2.1 创业制度的政府供给 |
6.2.2 创业制度的市场供给 |
6.2.3 创业制度的自愿供给 |
6.2.4 创业制度的PPP供给 |
6.2.5 创业制度四种供给模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6.3 创业制度供给影响因素 |
6.3.1 创业制度的基本属性对供给的影响 |
6.3.2 需求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3 供给主体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4 供给方式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5 制度环境对创业制度供给的影响 |
6.3.6 文化因素影响创业制度供给 |
6.4 我国创业制度供给内容的分析 |
6.4.1 我国创业制度供给的现状:以山西省为样本的考察 |
6.4.2 创业制度供给问题分析 |
6.5 创业制度的需求分析 |
6.5.1 创业制度需求的涵义 |
6.5.2 创业制度需求特征 |
6.5.3 创业制度的需求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角度 |
6.5.4 创业制度需求影响因素 |
6.5.5 我国创业制度的需求现状 |
6.6 创业制度供求关系分析 |
6.6.1 创业制度供求均衡分析 |
6.6.2 创业制度局部均衡分析 |
6.6.3 我国创业制度的均衡分析 |
6.7 我国目前创业制度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分析 |
6.8 本章结论 |
7 创业制度改进的制度安排 |
7.1 创业制度对创业活动的重要作用 |
7.1.1. 规范作用 |
7.1.2. 导向作用 |
7.1.3. 保障作用 |
7.2 促进创业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7.2.1 创业支持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 |
7.2.2 创业支持制度体系构建的的基本原则 |
7.3 优化以成本降低为目标的制度支持体系 |
7.3.1 改进以放松规制为核心的创业进入制度 |
7.3.2 加强以融资服务为主的创业融资制度 |
7.3.3 完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创业运营制度 |
7.3.4 推行以税收优惠为核心的创业税收制度 |
7.4 逐步确立收益目标重叠的创业制度目标体系 |
7.4.1 创业活动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 |
7.4.2 创业活动与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 |
7.4.3 创业活动与创新活动互动 |
7.5 逐步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制度多元化供给格局 |
7.5.1 坚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
7.5.2 加快推进创业制度的市场供给 |
7.5.3 鼓励和引导创业制度的自愿供给 |
7.5.4 积极探索创业制度的PPP供给 |
7.6 逐步确立以需求导向的创业制度 |
7.6.1 针对创业需求优化创业制度供给结构 |
7.6.2 针对创业内容细分创业制度 |
7.6.3 针对创业过程特点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数字与权力 ——统计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国家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 统计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转型 |
(二) 统计技术与国家能力的提高 |
(三) 统计信息与权力结构 |
(四) 统计的质量及运行规则 |
三、研究主旨与写作框架 |
(一) 统计范式 |
(二) 核心观点 |
(三) 写作框架 |
四、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一) 制度主义 |
(二) 长时段的历史比较方法 |
第一章 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与内涵 |
第一节 统计信息及其与权力的结盟 |
一、统计信息的特征 |
二、统计与权力的结盟:一项政治技术的形成及成长 |
第二节 供需关系的变化: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分析 |
一、供需不足与前现代时期统计制度的锁定状态 |
二、现代国家建设与统计供需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统计现代转型的路径与内涵 |
一、保护带的调整:统计制度的边际性调整, |
二、范式转型:统计制度的整体性变迁 |
第二章 混溶范式:前现代中国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为简约治理统计 |
一、对统计的混沌性认识 |
二、为简约治理而统计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尚未分化的混溶状态 |
一、未分化的统计组织 |
二、非专业化的统计人员 |
第三节 活动范围:以土地和人口为主的有限统计 |
一、有限的统计对象 |
二、从“民数”到“地数”:统计范围变迁的规律 |
第四节 运行规则 |
一、正式制度:以皇权为后盾的制度规定 |
二、非正式制度:寻租自利的行为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范式: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以西方为参照系的功能设定 |
一、科学与理性:西方数理统计的引入 |
二、统计职能:理想化的设计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倒金字塔型的结构 |
一、统计组织:制度化的上层与简拙的基层的落差 |
二、统计人员:上层精英化与下层非专业化的反差 |
第三节 活动范围:现代统计体系的形成 |
一、统计范围的急速拓展 |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逻辑 |
第四节 运行规则 |
一、正式制度:超前的理想设计 |
二、非正式制度:低控制水平下的自主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范式:1949—1978年间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灵活的政治工具 |
一、统计性质的界定:具有阶级性和党性的社会科学 |
二、职能界定:革命逻辑设立的新功能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动员式的统计体制 |
一、组织机构:以动员为目的的设计 |
二、统计人员:又红又专的标准 |
第三节 活动范围 |
一、全能主义国家的统计范围 |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规律 |
第四节 运行规则 |
一、正式规则:政治主导的制度规定 |
二、非正式制度:政治控制下的机会主义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治理范式:1978年以来的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职能:公共产品型的信息服务 |
一、统计的重新定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 |
二、统计职能的界定:为国家和社会共同服务 |
第二节 组织机构:科层化与专业化 |
一、统计组织:国家主导下的多元统计 |
二、统计人员:德才兼备、以才为重 |
第三节 活动范围:统计对象的转向 |
一、统计对象:国家职能调整带来的变化 |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逻辑 |
第四节 运行规则: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塑造 |
一、正式制度:法制进程中的依法治统 |
二、非正式制度:压力型体制下的策略主义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代结语:数字与权力 |
第一节 统计与国家治理 |
一、统计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
二、统计对国家治理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统计与合法性 |
一、统计合法性建构 |
二、信息操纵对合法性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技术与政治 |
一、统计的效用及其社会蔓延 |
二、统计的政治化使用及后果 |
三、政治技术的衡平:政治技术的合理边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对满洲里市军转干部安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洲里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独特的军转干部安置状况 |
二、满洲里市军转安置工作的特点 |
三、对军转安置工作的几点建议 |
(一)拓宽安置渠道,提高安置质量 |
(二)完善自主择业制度,引导更多军转干部自谋职业 |
(三)对军转干部给予必要的人性关怀 |
(9)组织结构、行政权力与利益关系 ——县级行政决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框架 |
第一章 县级行政决策概述 |
第一节 决策环境 |
第二节 合法性 |
第三节 决策原则、方式、范围 |
第四节 决策的模式 |
第五节 县级行政决策的独立性 |
第六节 县级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制度安排与行政权力的分配(上) |
第一节 决策机构 |
第二节 决策者 |
第三节 决策信息的输入 |
第四节 决策的程序 |
第三章 制度安排与行政权力的分配(下) |
第一节 机构与方式 |
第二节 反馈与评估 |
第三节 监督与问责 |
第四节 缺陷及弥补 |
第四章 利益关系的博弈 |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 |
第二节 公众参与 |
第三节 利益团体 |
第四节 部门利益 |
第五节 决策风险 |
第五章 县级行政决策发展 |
第一节 民主化 |
第二节 法制化 |
第三节 科学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背景、意义与发展 |
1.2 城市森林的概念与内涵 |
1.2.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1.2.2 城市森林的范围 |
1.2.3 城市森林特点及其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
1.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
1.3.1 城市森林生态学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
1.3.2 城市森林的理论基础 |
1.3.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
1.4 城市森林的组成结构 |
1.4.1 城市森林的组成类型与分布格局 |
1.4.2 城市森林的结构及稳定性 |
1.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估 |
1.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
1.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出与类型 |
1.5.3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构成 |
1.5.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 |
1.6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价值研究 |
1.6.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价值的意义与内容 |
1.6.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1.6.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价值计算方法 |
1.7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及功能效应 |
1.7.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定义与内容 |
1.7.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与评价 |
1.7.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评价 |
1.7.4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 |
1.7.5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方法 |
1.7.6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政策手段与生态补偿 |
1.8 问题与展望 |
1.8.1 问题讨论 |
1.8.2 研究展望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
2.1.2 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 |
2.1.3 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1.1 城区城市森林资料数据收集与调查方法 |
2.2.1.2 郊区城市森林资料数据收集与调查方法 |
2.2.1.3 气象要素与森林水文的测定方法 |
2.2.1.4 城市森林类型生物产量等生态功能数据确定 |
2.2.1.5 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及旅游、休闲功能效应调查方法 |
2.2.1.6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化验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广州市城市森林类型 |
3.1.1 城市森林分类的原则 |
3.1.2 城市森林分类系统和类型分类体系 |
3.1.3 主要城市森林类型结构与特征 |
3.2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3.3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效应 |
3.3.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贮存功能效应 |
3.3.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效应 |
3.3.2.1 影响城市森林碳固定因素与相应平衡方程式 |
3.3.2.2 净生产量的Nc的转换与森林生态系统年碳固定计量算模型 |
3.3.2.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各组分年固定量 |
3.3.2.4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年碳净固定(CO_2)量 |
3.3.3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与贮存功能效应 |
3.3.3.1 营养元素积累功能效应 |
3.3.3.2 营养元素归还功能效应 |
3.3.4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与调节功能效应 |
3.3.4.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功能 |
3.3.4.2 林冠和凋落物的截留作用 |
3.3.4.3 对径流的调节作用 |
3.3.4.4 城市森林土壤有效贮水量计算 |
3.3.5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功能效应 |
3.3.6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保持水土功能效应 |
3.3.6.1 减少土壤侵蚀量效应 |
3.3.6.2 减少废弃土地面积效应 |
3.3.6.3 减少土壤肥力损失效应 |
3.3.7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功能效应 |
3.3.7.1 吸收净化大气二氧化硫的效应 |
3.3.7.2 吸收净化大气氟化氢的效应 |
3.3.7.3 吸收净化大气氮氧化物的效应 |
3.3.7.4 滞尘效应 |
3.3.8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调节城市小气候功能效应 |
3.3.8.1 降低“热岛”强度效应 |
3.3.8.2 增加空气湿度效应 |
3.3.8.3 减少热辐射和紫外线强度效应 |
3.3.9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优化环境功能效应 |
3.3.9.1 城市森林中负离子浓度与分布 |
3.3.9.2 净化环境中可吸入颗粒含量变化 |
3.3.9.3 城市森林环境舒适度分析 |
3.3.9.4 房地产的城市森林环境增值效应 |
3.3.9.5 优化美化环境赏心益智效应 |
3.3.10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功能效应 |
3.3.10.1 城市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效应 |
3.3.10.2 生物多样性利用效应 |
3.3.1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游憩功能效应 |
3.4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产品产量 |
3.4.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产量 |
3.4.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产品产量 |
3.5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功能效应 |
3.5.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文化教育效应 |
3.5.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科学普及效应 |
3.5.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就业效应 |
3.6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3.6.1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价值 |
3.6.1.1 能量转换贮存功能效应价值 |
3.6.1.2 固碳(CO_2)功能效应价值 |
3.6.1.3 营养元素积累贮存功能效应价值 |
3.6.1.4 改良土壤(营养元素循环)功能效应价值 |
3.6.1.5 涵养水源效应功能价值 |
3.6.1.6 净化水质功能效应价值 |
3.6.1.7 保持土壤功能效应价值 |
3.6.1.8 吸收净化大气功能效应价值 |
3.6.1.9 调节城市小气候功能效应价值 |
3.6.1.10 优化环境功能效应价值 |
3.6.1.11 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功能效应价值 |
3.6.1.12 游憩功能效应价值 |
3.6.2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产品价值 |
3.6.2.1 生态产品价值 |
3.6.2.2 生产产品价值 |
3.6.3 城市森林社会功能效应价值 |
3.6.3.1 科学普及功能效应价值 |
3.6.3.2 文化教育功能效应价值 |
3.6.3.3 社会就业功能效应价值 |
3.7 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 |
4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四、太原市近年来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离职干部休养所转型发展研究[D]. 郝倩倩.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2]长沙市“五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 郁阳阳. 湖南大学, 2018(06)
- [3]山西省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的人岗相适研究[D]. 荣龙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4]军转干部社会再融入研究 ——以淄博市为例[D]. 韩仲墨.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2)
- [5]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创业制度研究[D]. 杨郁.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1)
- [6]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问题探讨及解决措施[A]. 高荣燕. 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 2012
- [7]数字与权力 ——统计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国家成长[D]. 赵胜忠. 南京大学, 2012(07)
- [8]对满洲里市军转干部安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张剑峰,杨丽红. 文史博览(理论), 2010(11)
- [9]组织结构、行政权力与利益关系 ——县级行政决策的实证研究[D]. 张辉. 复旦大学, 2005(07)
- [10]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 郭清和. 中南林学院,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