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QL Server事务处理程序设计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余旭玲[1](2021)在《基于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文中提出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信息的存储与高效利用是各个领域和各大行业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数据的汇集和业务数据的生产在高访问及高并发应用下呈指数式增长。这种情形下,目前仍然充当主力存储模式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存储以及数据访问等方面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关系型数据库IO问题成为了诸多应用系统性能的瓶颈。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内存式数据库越来越被重视和使用,成为满足高并发、低时延数据管理需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但如何将数据从关系型数据中迁移到内存数据库中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对于不支持标准SQL语言的内存式数据库,如何实现标准SQL查询访问成为普遍的业内期待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此现状,通过对当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和内存数据库进行调研与分析,结合当前国际形势,选取开源关系型数据库MySQL以及开源内存数据库Redis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存式数据库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以开源Spring Cloud为基础搭建微服务架构,实现Redis的关系型标准查询。首先,对关系型MySQL和内存型Redis数据库的存储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存储模型的转换器模式,实现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模型到内存数据库(Redis)键值存储模型的转换,满足数据转换过程中的一致性要求。其次,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MD-RSQA(自定义),实现内存数据库Redis的标准SQL查询。并通过自定义MRSQL中间件(包含YM-SQL解析器、动态SQL模型中继器以及BZ-SQL适配器)来实现该算法。基于该算法,提出了关系型数据库内存化后的一体化标准访问模型,通过数据DB适配器,实现在包含关系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的混合数据存储体系结构下的数据一体化标准访问。最后,搭建了基于Redis和MySQL的混合存储应用平台。该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整合了负载均衡(Nginx)、网关及路由(Gateway)、限流与熔断(Hystrix)、分布式处理单元等相关组件,并对平台的各组件做了实际开发与扩展,构建可实际运行的微服务应用框架。基于对MD-RSQA算法的研究,为了佐证算法的正确性,对本文搭建的微服务平台进行一致性访问与并发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提高数据库操作(新增、删除、查询、更新)效率约10倍,大幅提升应用系统对数据的访问效率。本文是基于某商业项目技术需求进行研究,研究的部分成果已集成在该项目中,且在项目平台中稳定运行。
安童舒[2](2020)在《四川移动公司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已经融合了网络信息技术,电子政务得以普及,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作为电子政务的一种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密切相关。虽然现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计算机网络,但主要应用方面是通过它进行数据的传输,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工作高效进行。目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到了数据库技术中,因此当前基层党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应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技术来实现党组织系统的管理,该方案的优势在于有利于信息的长期保存,同时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以实时更新数据,优化现代技术水平的管理。本课题主要根据四川移动公司基层党组织管理的现状,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来开发一套高效、快速的党组织管理系统平台。结合党务组织管理系统现有技术缺点,紧密围绕党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创新应用系统平台开展党组织管理。本课题分析了系统所涉及的基本要求,并根据人事组织部门的业务需求进行了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和开发要求,设计了系统的网络构架、功能构架以及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节省成本,节约时间,提升了工作的规范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党组织管理的效率并降低了党组织管理的错误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本文在开发过程中使用了B/S开发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便于系统用户的访问。Vs2010是应用程序开发的首选工具,利用当前流行的ASP.NET技术进行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则选用了SQL Server 2012版,这也是一款性能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本文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调试,最终达到了高效快速管理基层党组织的需要。
贺状文[3](2020)在《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5G网络的快速商用,超快的网络会加速云计算在国内应用,极大的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快速应用,传统的信息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诸多困难。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报告的重要信息化工具,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更好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法,例如报告种类的增多、报告管理业务速率加快、报告存储数量快速增加等,都可以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来解决。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阐述报告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公司的IT环境和报告管理状况,得出报告共享系统开发的需求和期望,在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整体角度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架构和逻辑构架。(2)基于Web Role和Worker Role,SQL Azure以及Azure Storage技术构建了审核和验货报告共享系统在Azure云环境中的子系统,并且设计和实现了四个关键模块,其中包含报告业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索引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3)基于Lucene.Net框架技术与Azure Directory库实现了在Azure云和内部服务器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索引和检索工作,包括对存储在SQL Azure中的结构化数据以及Azure Storage Blob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的索引和检索功能,满足了用户使用多种方式来查询报告,很好的増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易用性。(4)基于Windows服务器群集、SQL Server以及Hyper-V技术搭建了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开发了基于微软Azure云的报告共享系统在内部服务器中的存储子系统,运用Azure服务总线技术实现了对机密数据在内部服务器中的安全存储。本文设计和实现的审核和验货报告共享系统己经在QIMA及其分公司中正式使用。相对于传统的报告管理系统,基于Microsoft Azure的报告共享系统不仅满足了公司每个部门的审核和验货报告业务的基本需求,如报告预订、协议、填写、检查、审查、查阅等功能,还能授权客户可以同步查阅有权限的报告,有效的优化公司内部的IT资源,很好的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公司后续将内部其他信息系统迁移至Microsoft Azure云平台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樊致远[4](2020)在《面向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数据存储方案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的发展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推动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习惯使用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平台的访问速度开始下降,为了提高电子商务平台的性能,很多公司在搭建电商平台的过程中不仅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还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本课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面向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存储方案,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多数据库访问和异构数据存储和访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首先,描述了国内外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存储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混用所带来的问题。为此,研究了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技术特点和Visitor模式。同时,分析了异构数据源查询的三种方式,并指出了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独立中间层更为适用。其次,分析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存储特点,提出了电商数据的混合存储原则,并依据该原则设计了电子商务平台混合存储模型,建立了一个混合存储软件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软件模型的SQL解析模块、SQL路由模块、数据执行模块、结果集合并模块和元数据模块的设计。再次,结合面向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存储模型,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存储方案,然后实现了SQL解析模块、SQL路由模块、数据库执行器模块、结果集合并模块和元数据模块的主要功能,并给出实现思路和关键函数的实现流程,详细介绍了SQL解析中语法树模块和解析模块的实现。最后,根据混合存储模型对胜乐票务平台的数据存储层进行修改,并以企业端相关功能为例,概述了不同功能生成的不同种类的SQL语句在执行过程中,调用的API,执行的中间结果,以及处理合并的结果,并验证了混合存储方案对比原平台的访问速度优势。
高建新[5](2020)在《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动态分析信息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坡隧道洞口段往往是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地段,施工较为困难,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保障顺利进洞,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在土木行业中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凸显,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BIM技术在边坡隧道洞口段施工中的应用还未成熟,尚未能利用BIM对边坡隧道洞口段施工进行科学指导。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边坡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完成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动态分析信息系统开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Revit API与C#语言进行了 Revit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参数化建模,探讨了一套BIM高效建模手段,在创建以及修改模型时无需手动反复修改。用参数化形式高效精准创建模型,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工作并大大降低了错误率,为BIM在边坡隧道洞口段的应用提供模型基础。(2)探讨实现基于BIM的隧道洞口段的动态施工信息管理,对隧道洞口段设计施工阶段过程中工程设计信息,施工进度信息,监控量测信息,动态设计信息进行管理,借助于相关施工理论进行分析,借助BIM直观展示工程状态,查询工程信息。将BIM与施工信息相结合,实现利用BIM管理动态施工,为设计施工人员利用BIM科学对隧道洞口段进行动态施工信息管理提供参考。(3)研究基于IFC标准的边坡信息模型,对IFC边坡空间结构进行空间子类表达方面的拓展,依据IFC标准文件的继承关系,在IFC原有标准中增加了边坡物理元素的定义,同时对边坡参数信息属性进行了有效拓展。利用基于CS-RF算法的监测信息时间序列,对边坡沉降监测值进行预测,利用IFC读写功能,将监测历史数据以及沉降预测值中的预警数据信息写入IFC文件,形成基于IFC标准的边坡信息模型。(4)对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动态分析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制订系统开发流程,确定系统需求分析,制定总体的功能框架,确定开发平台选择,进行系统各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研发了易于一线设计及施工管理人员使用的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动态分析信息系统,并利用实际工程项目展开试运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信息分析与管理效果,验证了本文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本文开发技术为实现利用BIM科学指导边坡隧道洞口段设计施工提供一定参考,通过该系统将BIM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充分发挥信息化施工的巨大优势。
樊国峰[6](2020)在《电子黑板在线激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智能化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出来。我校通过研究和实践,研发出智能电子黑板系统,并逐步面向市场加以推广。智能电子黑板的出现,因其具有型笔书写、板擦擦除、绘图和电子资源展示等一系列功能受到各类学校的青睐。然而,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子黑板在激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原有的电子黑板系统的激活方式为线下激活,即通过线下使用激活工具对电子黑板进行激活。该激活方式的缺点在于,所有的激活操作均在电子黑板上完成,激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密钥泄露的情况,导致电子黑板系统被破解。除此之外,线下激活还存在激活效率较低、操作较为繁琐等问题。本文论述的电子黑板在线激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对在电子黑板推广过程中激活产品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主要内容包括注册序列号的生成、管理、电子黑板激活以及客户端的信息提交和激活验证。本文对电子黑板在线激活实现过程用到的关键性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C#语言、SQL Server 2012数据库、以及Visual Studio 2010。除此之外,对在线激活过程中所用Rijndeal加密解密算法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Rijndeal算法的加密解密原理和过程,并根据电子黑板产品的本身情况加以应用。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客户在客户端将电子黑板中硬件信息以及注册序列号发送到服务器中。通过搭建Web服务,使用加密程序对硬件信息自动进行加密,生成激活密钥,通过网络协议将激活码发送到客户端当中进行激活。管理端提供了电子黑板的注册序列号生成、售出和管理功能。并且当客户端无网络连接时,管理端提供离线激活功能对电子黑板的硬件信息进行加密生成激活码。客户从客户端对电子黑板进行激活验证,生成激活文件,完成电子黑板的激活。电子黑板在线激活管理系统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激活的效率以及激活过程中的安全性,对电子黑板系统的推广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喻浩泓[7](2020)在《PAR平台中Apla-Python程序自动生成系统数据库处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与存储空间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如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进了各个行业,并且由于需求的不同对存储的数据类型也各不相同,比如普通的文本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等,由此情况可见使用传统的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薛锦云教授提出了一种名为PAR方法的软件开发平台;其中该平台的数据库程序生成模块不仅能处理一般的结构化数据并且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对非结构化数据(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机制。PAR方法和PAR平台是由薛锦云团队提出的一种实现算法设计和证明的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支持自定义类型,可自动生成并运行泛型程序、数据库程序以及界面设计程序等。PAR平台中的数据库生成系统,以关系代数的形式描述数据库相应的管理与操作,使得数据库生成系统在可靠性和正确性得到了保证并且PAR方法中关系数据库机制的描述与实现是以PAR方法为指导思想,通过制定可重用部件库数据库模块,使得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得到了理论上支持、优化和验证,并实现了数据库应用程序代码的部分自动化生成,从而达到了快速开发正确可靠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目的。本文在实现PAR平台中Apla-Python数据库程序自动生成系统的基础上以Oracle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根据Oracle数据库中对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语句制定相应的部件库及操作方法,扩增Apla语言规则。在Apla中沿用关系代数描述多媒体数据管理与操作的方法,使得多媒体数据应用程序的开发得到理论上支持、优化和验证。最后使用测试用例对Apla-Python数据库程序生成系统进行测试,证明本研究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对PAR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在PAR平台中实现了数据库生成系统Python模块的开发;(2)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Alpa-Python数据库程序自动生成系统对多媒体数据的管理与操作机制;
陈浩[8](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化工行业蓬勃发展,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十分繁多,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和饲料、生物制品、塑料皮革及纺织品等多种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其蓬勃发展中,如何高效地进行精细化工生产成为了重要的问题,由于精细化学品工业的产业特点,促使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系列化的特点,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合精细化工的发展,因此精细化工行业在寻求智能化生产的道路。本文针对精细化工间歇生产反应釜在生产中存在的柔性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其生产能力浪费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为该柔性化控制系统增添了互联网远程监控的功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远程控制系统。论文针对该系统开展了如下工作:(1)系统整体方案设计。整体总体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过程控制站、操作站、数据中心及工艺工程师站,工程师通过在工艺工程师站指定不同产品的工艺路线,经过数据传递下放至操作站和控制站实现过程的柔性化。(2)过程控制站研究实现。以西门子系列PLC作为硬件基础,以Graph编程为主,辅以筛选逻辑实现顺序控制的每一步可自选触发工艺,进而实现工艺路线的柔性化指定,改善原有的顺序控制逻辑。(3)操作站研究实现。以西门子系列WINCC作为硬件基础,实现控制端各类控制指令的可视化操作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此基础上,运用VBS编程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完成工艺路线、参数等数据的传递。(4)工程师站及数据中心设计。以三层架构为基础,利用ASP.NET MVC框架构建工艺工程师站,并运用仓储模式构建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其次、针对系统的WEB服务从显示层、逻辑层、数据访问、数据模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介绍了WEB服务的实现过程及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的过程。(5)系统测试。对控制站及操作进行仿真测试,对各程序模块的运行结果及数据交互进行了仿真测试;其次对WEB服务部分进行了各项功能测试及兼容性测试等。
陈旭璇[9](2020)在《基于智能吊篮的高空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将施工人员、工具和材料运送到指定高空位置并进行作业的生产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工地等各个行业的高空生产领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高空作业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高空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尚无完备的高空作业远程监管方案。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结合目标检测技术、基于智能电动吊篮的高空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高空作业企业提供了综合的实时监管方案。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将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抽象成了登录注册、设备定位、实时监控和消息中心这四个功能模块,并基于扩展性强、耦合度低的微服务架构划分出了监控服务、消息服务、个人服务、软硬件通信服务与安全帽检测服务这五大服务模块。然后,重点研究了用于检测高空施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对基于深度学习的R-CNN系列算法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后,以Faster R-CNN算法为基础设计了高空作业下的安全帽检测算法,在选择特征提取网络、构建监控场景数据集,以及模型训练策略方面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基于Py Torch框架搭建了深度学习平台,对安全帽检测算法进行了测试和性能评估,对漏检、错检的样本进行了分析。该安全帽检测算法每秒能够处理14帧监控图像,检测准确率为91.8%。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括应用服务端和Android客户端,其中,应用服务端的开发包括微服务架构组件和微服务模块两个部分:首先基于Spring Cloud微服务框架搭建远程监控应用服务平台,研究了微服务网关、服务发现与注册组件、负载均衡组件等微服务组件的技术实现;接着分别基于消息队列、RTMP流媒体技术以及FTP文件系统研究了参数、视频与图像等多类数据传输的软硬件通信策略;随后对数据库设计、Redis缓存优化、服务端主动消息推送等业务服务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具体实现;最后基于Sidecar实现了对第三方Python-Web安全帽检测算法的集成。Android客户端的开发以满足功能需求、提供直观用户界面为目标,完成了登录注册、设备定位、实时监控和消息中心四个主要功能模块的方案设计与开发实现,并基于LBS定位技术和Baidu Map研究并改进了面向行政区域级别的多点聚合方案。为了充分发挥微服务架构能够快速水平拓展服务模块,以及自动实现负载均衡策和故障转移的优势,本文基于Docker容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服务端的部署,并在真机上测试了监控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系统最终功能完整且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效果。
周星宇[10](2020)在《面向无损检测设备的云服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超声无损检测是一种较常见的工业无损检测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超声无损检测设备逐渐向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基于云服务的设备的信息互联成为了无损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而相比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对无损检测云服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超声无损检测设备较少兼容云平台,且云平台支持的功能有限。针对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设计并实现一套面向超声无损检测设备的云服务系统,系统共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组件两部分。对于服务端的设计,首先介绍服务端的需求分析和实体划分,提出了基于分层架构的服务端整体架构设计方案,将服务架构划分为web层、service层和DAO层。然后基于响应式架构分别对web层、service层和DAO层进行模块化设计。最后阐述了云服务前端页面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Docker的web服务容器化部署方案。对于客户端组件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将客户端组件分为用户和数据管理、远程监控两个模块分别进行软件架构设计和具体功能开发。对于性能需求较高的视频推流子模块,论文分别基于软件编码和硬件编码两种方案进行设计和实现。为了对云服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论文搭建一套测试环境并设计对应的测试软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数据服务和远程监控模块进行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云服务能够准确无误码的传输数据且传输速率满足需求;采用硬件编码方案的远程监控模块在图像帧率、图像延迟、CPU和内存消耗指标上均优于软件编码方案,故平台支持的情况下系统优先采用硬件编码方案。最后通过软件模拟设备对服务端高并发场景进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服务端同时对300台设备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能够将95%的响应延时控制在150ms范围内,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
二、SQL Server事务处理程序设计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QL Server事务处理程序设计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分析 |
2.1 关系型数据库 |
2.2 内存数据库 |
2.3 Redis数据库 |
2.4 微服务架构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算法研究与设计 |
3.1 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框架总体设计 |
3.2 关系型数据库内存化研究 |
3.3 MR-SQL中间件设计 |
3.4 MD-RSQA标准查询算法设计与实现 |
3.5 数据库一体化标准访问 |
3.6 内存数据库持久化备份 |
3.7 本章小结 |
4 微服务云平台搭建 |
4.1 云平台架构设计 |
4.2 Nginx反向代理 |
4.3 服务与注册发现 |
4.4 网关组件 |
4.5 MR-SQL中间件服务 |
4.6 数据库层实现 |
4.7 持久化备份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平台配置 |
5.2 系统测试 |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在校期间的工程开发与实践 |
(2)四川移动公司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依据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技术基础 |
2.1 系统B/S构架 |
2.2 开发平台及工具 |
2.2.1 ASP.NET技术 |
2.2.2 MVC模式 |
2.3 JAVA语言 |
2.4 统一建模语言UML技术 |
2.5 SQL数据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开发目标与原则 |
3.1.1 开发目标 |
3.1.2 开发原则 |
3.2 系统的用户需求分析 |
3.2.1 用户角色 |
3.2.2 用户的用例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4 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
3.5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1 性能需求分析 |
3.5.2 静态页面处理时间 |
3.5.3 事务处理时间 |
3.5.4 在线查询响应时间 |
3.5.5 在线统计响应时间 |
3.6 可行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设计思路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架构设计 |
4.2.2 系统网络构架设计 |
4.2.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党组织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3.2 党员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3.3 党员发展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3.4 报表材料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3.5 系统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环境配置 |
5.2 系统登录 |
5.2.1 党员注册 |
5.2.2 党员登录 |
5.2.3 管理员登录 |
5.3 党组织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4 党员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5 党员发展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6 报表材料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7 系统管理功能的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软件测试概述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系统功能测试管理 |
6.3.1 数据的恢复、备份 |
6.3.2 角色、用户、权限、测评指标、测评方案的管理 |
6.3.3 测评数据添加 |
6.3.4 数据统计、查询、打印 |
6.4 系统功能用例测试 |
6.5 系统性能测试 |
6.5.1 连接速度测试 |
6.5.2 压力测试 |
6.5.3 负载测试 |
6.6 系统安全性测试 |
6.7 测试结论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进展 |
1.2.1 云计算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报告管理系统国内外硏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方面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
2.1 数据存储技术 |
2.1.1 Azure Storage技术 |
2.1.2 SQL Server和 SQL Azure |
2.2 数据传输技术 |
2.2.1 Azure服务总线技术介绍 |
2.2.2 Azure服务总线队列技术研究 |
2.3 Lucene.Net搜索技术 |
2.3.1 Lucene.Net框架组成及特点 |
2.3.2 Lucene.Net运行原理 |
2.3.3 Azure Directory Library for Lucene.Net |
2.4 Web Role和 Worker Role技术 |
2.4.1 Web Role和 Worker Role概念 |
2.4.2 Web Role和 Woker Role协作原理 |
2.5 内部存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2.5.1 高可用技术研究 |
2.5.2 Hyper-V虚拟化技术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系统业务总体需求 |
3.1.2 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 |
3.1.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性能需求 |
3.2.2 可靠性需求 |
3.2.3 安全性需求 |
3.2.4 易用性需求 |
3.3 系统概要设计 |
3.3.1 系统设计原则 |
3.3.2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3 系统模块概要设计 |
3.3.4 系统数据存储总体设计 |
3.4 部署环境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报告业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1 报告业务模块的功能要求 |
4.1.2 报告业务模块设计方案 |
4.1.3 报告业务模块设计实现 |
4.2 信息索引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需求 |
4.2.2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方案 |
4.2.3 信息索引模块设计实现 |
4.3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需求 |
4.3.2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设计方案 |
4.3.3 机密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实现 |
4.4 数据存储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存储设计需求 |
4.4.2 关系数据库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3 非关系数据存储详细设计与实现 |
4.5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设计与实现 |
4.5.1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设计需求 |
4.5.2 内部服务器存储平台的设计方案 |
4.5.3 报告共享系统在公司内部存储平台设计实现 |
4.6 Azure云平台环境的实现 |
4.6.1 开发环境及工具 |
4.6.2 Azure云平台配置 |
4.6.3 使用VS发布Azure云服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运行情况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1.1 安装配置Microsoft Azure SDK模拟器 |
5.1.2 部署测试系统到模拟器 |
5.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测试内容与过程 |
5.2.2 功能测试与分析 |
5.2.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4 安全性测试与分析 |
5.3 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面向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数据存储方案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理论与技术分析 |
2.1 NoSQL技术分析 |
2.1.1 NoSQL特点 |
2.1.2 MongoDB数据库 |
2.2 关系型数据库分析 |
2.2.1 关系型数据库特点 |
2.2.2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 |
2.3 Visitor模式 |
2.4 异构数据源查询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存储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3.1 混合存储模型设计 |
3.1.1 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存储原则 |
3.1.2 混合存储模型设计 |
3.2 混合存储软件模型设计 |
3.3 混合存储软件模型关键模块详细设计 |
3.3.1 SQL解析器设计 |
3.3.2 SQL路由设计 |
3.3.3 数据库执行器设计 |
3.3.4 结果集合并模块设计 |
3.3.5 元数据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存储方案的实现方法 |
4.1 存储方案实现 |
4.2 SQL解析器实现 |
4.2.1 语法树模块详细结构 |
4.2.2 解析模块实现 |
4.3 SQL路由实现 |
4.4 数据库执行器 |
4.5 结果集合并模块实现 |
4.6 元数据模块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的应用实例 |
5.1 应用实现环境 |
5.2 胜乐票务平台介绍 |
5.3 数据库设计 |
5.4 模型验证与对比 |
5.4.1 账号管理模块验证 |
5.4.2 景区模块验证 |
5.4.3 服务模块验证 |
5.4.4 混合查询验证 |
5.4.5 产品访问性能对比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动态分析信息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BIM的研究现状 |
1.2.2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现状 |
1.2.3 IFC标准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参数化建模 |
2.1 Revit参数化建模介绍 |
2.2 Revit二次开发流程 |
2.2.1 开发环境 |
2.2.2 开发方式 |
2.3 基于Revit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参数化建模 |
2.3.1 边坡锚杆建模 |
2.3.2 边坡独立锚墩建模 |
2.3.3 边坡锚索肋板墙建模 |
2.3.4 边坡挂网喷锚防护网建模 |
2.3.5 隧道衬砌建模 |
2.3.6 隧道仰拱和仰拱填充建模 |
2.3.7 边坡隧道洞口段监测传感器建模 |
2.3.8 边坡地质体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隧道洞口段的动态施工信息管理 |
3.1 BIM设计与信息 |
3.1.1 BIM设计与信息的意义 |
3.1.2 基于BIM的设计与信息数据管理 |
3.1.3 基于BIM的设计与信息数据查询 |
3.2 BIM施工进度与信息 |
3.2.1 BIM施工进度控制意义 |
3.2.2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数据管理 |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信息查询 |
3.3 BIM监测数据管理 |
3.3.1 基于BIM的监控量测意义 |
3.3.2 基于BIM的监测数据表格查询 |
3.3.3 基于BIM的监测数据图表查询 |
3.4 BIM动态设计与信息 |
3.4.1 BIM动态设计意义 |
3.4.2 基于BIM的动态设计数据管理 |
3.4.3 基于BIM的动态设计信息查询 |
3.5 小结 |
4 基于IFC标准的边坡信息模型研究 |
4.1 IFC标准的定义和体系结构 |
4.2 IFC标准边坡领域扩展方法研究 |
4.2.1 IFC标准实体拓展思路 |
4.2.2 IFC标准属性集拓展思路 |
4.3 基于IFC标准的边坡结构数据体系 |
4.3.1 基于IFC的边坡空间结构表达 |
4.3.2 基于IFC的边坡物理元素表达 |
4.3.3 基于IFC的边坡参数信息表达 |
4.4 基于IFC标准的边坡监测数据管理 |
4.4.1 基于IFC的边坡监测信息表达 |
4.4.2 基于IFC的边坡监测数据读写实现 |
4.5 基于CS-RF算法监测信息时间序列预警的IFC读写 |
4.5.1 CS-RF算法的实现 |
4.5.2 边坡监测数据时间序列预测 |
4.5.3 预警数据IFC读写 |
4.6 小结 |
5 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
5.1 系统方案设计 |
5.1.1 系统开发流程 |
5.1.2 系统需求分析 |
5.1.3 总体功能框架 |
5.1.4 开发平台选择 |
5.2 程序实现及工程应用 |
5.2.1 工程简介 |
5.2.2 功能菜单 |
5.2.3 BIM参数化建模模块 |
5.2.4 BIM动态施工信息管理模块 |
5.2.5 IFC标准信息拓展模块 |
5.3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电子黑板在线激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net框架 |
2.2 C#语言 |
2.3 SqlServer 2012数据库 |
2.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2.5 Rijndeal算法 |
2.5.1 Rijndeal算法的加密原理 |
2.5.2 Rijndeal算法的解密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1.1 经济可行性 |
3.1.2 技术可行性 |
3.2 需求分析 |
3.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设计原则 |
4.3 系统物理结构设计 |
4.4 系统数据流结构设计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5.1 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
4.5.2 系统管理功能设计 |
4.5.3 注册序列号生成管理功能设计 |
4.5.4 激活功能设计 |
4.6 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5.1 客户端实现 |
5.1.1 客户端信息上传功能实现 |
5.1.2 客户端验证激活 |
5.2 管理端实现 |
5.2.1 管理员登陆 |
5.2.2 系统管理 |
5.2.3 管理端注册序列号生成及管理 |
5.2.4 管理端激活功能 |
5.3 系统测试 |
5.3.1 系统环境测试 |
5.3.2 系统功能测试 |
5.3.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PAR平台中Apla-Python程序自动生成系统数据库处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篇章结构 |
第二章 PAR方法与Python语言概述 |
2.1 PAR方法概述 |
2.1.1 软件形式化方法 |
2.1.2 Apla语言机制 |
2.2 Python数据库程序开发 |
2.2.1 Python DB-API与 Python数据库程序开发 |
2.2.2 Python DB-API访问数据库流程 |
2.2.3 MySQLdb与 cx_Oracle |
2.3 PAR平台中Python数据库自动生成系统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库管理操作机制 |
3.1 Apla数据库操作描述以及对应的SQL语句 |
3.1.1 基本操作 |
3.1.2 组合操作 |
3.2 Apla语法规则 |
3.2.1 多媒体数据中的delete()方法 |
3.2.2 多媒体数据中的update()方法 |
3.3 操作多媒体数据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pla-Python数据库程序生成系统 |
4.1 数据库程序语句转换的总体结构 |
4.2 数据库表结构的定义声明处理 |
4.3 查询表达式的转换 |
4.4 数据库赋值语句的转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AR平台中多对媒体数据操作的实现 |
5.1 多媒体数据类型 |
5.1.1 多媒体数据 |
5.1.2 Oracle多媒体数据类型 |
5.2 InterMedia体系结构 |
5.3 InterMedia中多媒体数据处理方式 |
5.3.1 通用对象数据处理方式 |
5.3.2 ORDDoc对象类型及处理方式 |
5.3.3 ORDImage对象类型及处理方式 |
5.3.4 ORDVideo对象类型及处理方式 |
5.3.5 ORDAudio对象类型及处理方式 |
5.4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5.4.1 可行性分析 |
5.4.2 必要性分析 |
5.5 多媒体程序生成系统拓展 |
5.5.1 Table类的拓展 |
5.5.2 Apla多媒体代码 |
5.6 总体结构 |
5.6.1 词法分析 |
5.6.2 语法分析 |
5.7 多媒体数据的程序生成 |
5.7.1 程序转换模块的总体结构 |
5.7.2 数据库表结构的定义声明处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实例分析 |
6.1 系统的安装 |
6.2 简单数据库实例 |
6.2.1 创建数据库表 |
6.2.2 数据库表的赋值与操作 |
6.3 多媒体数据实例 |
6.4 系统运行情况与前景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精细化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技术介绍 |
1.3.1 柔性制造技术 |
1.3.2 ASP.NET介绍 |
1.3.3 MVC框架 |
1.3.4 Bootstrap前端框架技术 |
1.3.5 SQL Server数据库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2 柔性化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 |
2.1 概述 |
2.2 柔性化控制策略 |
2.3 控制系统结构 |
2.4 控制系统配置 |
2.4.1 硬件组态 |
2.4.2 网络组态 |
2.5 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控制实现 |
2.5.1 控制部分程序设计实现 |
2.5.2 工艺部分程序设计 |
2.5.3 执行部分程序设计 |
2.5.4 柔性化程序运行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柔性化生产过程操作站研究与设计 |
3.1 概述 |
3.2 柔性化操作站控制策略 |
3.3 操作站设备组态 |
3.3.1 操作站硬件设备组态 |
3.3.2 操作站网络组态 |
3.4 OS功能需求分析 |
3.4.1 主流程监控功能 |
3.4.2 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制定 |
3.4.3 参数调控及趋势分析 |
3.4.4 信息归档及报警功能 |
3.4.5 用户权限控制 |
3.4.6 非功能性需求 |
3.5 操作站实现 |
3.5.1 主流程界面 |
3.5.2 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界面 |
3.5.3 参数调控及趋势界面 |
3.5.4 报警及信息归档界面 |
3.6 数据交互实现 |
3.6.1 与下位机通讯实现 |
3.6.2 与远程数据库的交互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4 柔性化工艺工程师站研究与实现 |
4.1 概述 |
4.2 PES生产实现策略 |
4.3 PES系统功能需求简述 |
4.3.1 角色权限控制 |
4.3.2 生产工艺管理 |
4.3.3 现场生产信息监控 |
4.3.4 系统管理需求 |
4.3.5 非功能性需求 |
4.4 PES详细设计 |
4.4.1 项目文件目录结构设计 |
4.4.2 PES网址路由设计 |
4.4.3 控制器设计 |
4.4.4 依赖注入设计 |
4.4.5 权限设计 |
4.4.6 视图(View)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工艺数据中心设计 |
5.1 概述 |
5.2 数据中心工作策略 |
5.3 Entity Framework(实体模型) |
5.3.1 Entity Framework(实体模型)概述 |
5.3.2 EF的工作原理 |
5.3.3 EF的工作方式 |
5.4 数据中心设计 |
5.4.1 实体数据模型 |
5.4.2 数据表设计 |
5.5 数据访问层设计 |
5.5.1 数据访问层接口设计 |
5.5.2 数据访问层类设计 |
5.6 系统实现 |
5.6.1 登录实现 |
5.6.2 生产工艺管理实现 |
5.6.3 现场参数管理实现 |
5.6.4 项目系统部署及发布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概述 |
6.2 AS柔性化运行测试 |
6.2.1 柔性化顺序块测试 |
6.2.2 工艺触发块测试 |
6.2.3 完成信号触发测试 |
6.3 OS柔性化数据连接测试 |
6.3.1 与AS连接测试 |
6.3.2 数据交互模块测试 |
6.4 远程柔性化工艺网络平台测试 |
6.4.1 测试环境 |
6.4.2 响应式布局测试 |
6.4.3 生产工艺管理及参数管理测试 |
6.4.4 兼容性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智能吊篮的高空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图像处理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智能吊篮的高空作业场景及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2.1.1 高空作业场景分析 |
2.1.2 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
2.2 需求分析 |
2.2.1 需求推导 |
2.2.2 应用服务端需求 |
2.2.3 Android客户端需求 |
2.3 架构设计 |
2.3.1 软件架构设计模式选择 |
2.3.2 基于微服务的架构设计 |
2.4 系统结构层次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帽检测算法研究 |
3.1 安全帽检测问题的算法抽象 |
3.2 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3.2.1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 |
3.2.2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 |
3.2.3 目标检测算法对比 |
3.3 R-CNN系列算法研究 |
3.3.1 R-CNN |
3.3.2 SPP-Net与 Fast R-CNN |
3.3.3 Faster R-CNN |
3.4 基于Faster R-CNN的安全帽检测算法 |
3.4.1 安全帽检测方案 |
3.4.2 算法改进策略 |
3.4.3 Res Net50-FPN特征提取网络 |
3.4.4 数据集的构建与扩充 |
3.4.5 端到端的训练策略 |
3.5 算法实现 |
3.5.1 深度学习平台搭建 |
3.5.2 模型参数选择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开发框架 |
4.1.1 Spring Framework |
4.1.2 Spring Boot与 Spring Cloud |
4.1.3 My Batis |
4.2 微服务架构组件的实现 |
4.2.1 服务注册发现组件 |
4.2.2 客户端侧负载均衡组件 |
4.2.3 API网关组件 |
4.2.4 声明式REST客户端组件 |
4.3 微服务模块结构 |
4.4 软硬件通信服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1 智能吊篮硬件环境 |
4.4.2 软硬件通信服务的整体设计 |
4.4.3 基于Rabbit MQ的双向文本传输 |
4.4.4 基于RTMP的流媒体传输 |
4.4.5 基于FTP的图像传输 |
4.5 客户端业务相关服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1 数据库设计 |
4.5.2 数据库的缓存优化 |
4.5.3 个人服务模块 |
4.5.4 监控服务模块 |
4.5.5 消息服务模块 |
4.6 安全帽检测服务模块在监控系统中的接入 |
4.6.1 微服务系统对第三方服务的集成 |
4.6.2 定时检测任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ndroid的监控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5.1 Android平台技术概述 |
5.1.1 Android系统架构 |
5.1.2 Android应用组件 |
5.2 客户端功能模块的通用设计 |
5.2.1 基于MVVM的功能模块结构 |
5.2.2 与服务端通信方式的约定与实现 |
5.2.3 应用授权 |
5.3 登录注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3.1 新用户注册 |
5.3.2 用户登录 |
5.4 设备定位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4.1 LBS空间定位服务 |
5.4.2 基于Baidu Map SDK的吊篮分布定位 |
5.4.3 改进的针对行政区域的多点聚合 |
5.5 实时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5.1 实时工况参数监控 |
5.5.2 实时视频监控 |
5.5.3 历史图片查询 |
5.6 消息中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部署与运行 |
6.1 系统部署方案 |
6.1.1 部署环境 |
6.1.2 基于Docker的容器化部署 |
6.2 客户端运行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
(10)面向无损检测设备的云服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简介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超声无损检测云服务的研究与发展 |
1.2.2 云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1.3 系统需求分析及整体架构设计 |
1.3.1 无损检测设备云服务需求分析 |
1.3.2 整体架构设计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云服务设计技术综述 |
2.1 Spring框架 |
2.1.1 Spring Boot |
2.1.2 Spring AOP |
2.1.3 Spring对 DAO的支持 |
2.2 Docker容器化引擎 |
2.3 响应式服务端架构 |
2.3.1 传统阻塞式IO架构 |
2.3.2 响应式架构 |
2.3.3 Reactor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端设计 |
3.1 服务端需求分析 |
3.2 服务端架构设计 |
3.2.1 服务端总体架构设计 |
3.2.2 服务端API接口设计 |
3.3 web层设计 |
3.3.1 响应式web容器 |
3.3.2 鉴权框架设计 |
3.4 service层设计 |
3.4.1 文件管理模块 |
3.4.2 远程监控模块 |
3.4.3 设备管理模块 |
3.4.4 验证码管理模块 |
3.5 基于响应式架构的DAO层设计 |
3.5.1 响应式文件操作 |
3.5.2 数据库设计 |
3.5.3 响应式数据库访问 |
3.6 前端页面设计 |
3.7 服务的容器化部署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户端组件设计 |
4.1 客户端需求分析 |
4.2 用户和数据管理模块 |
4.2.1 模块整体架构 |
4.2.2 模块接口设计 |
4.3 远程监控模块 |
4.3.1 模块整体架构 |
4.3.2 视频推流子模块设计 |
4.3.3 视频拉流子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测试软件设计 |
5.2.1 数据服务测试软件 |
5.2.2 远程监控测试软件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3.1 数据服务功能测试 |
5.3.2 远程监控模块测试 |
5.4 服务端压力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测试流程和性能指标 |
5.4.3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SQL Server事务处理程序设计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D]. 余旭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四川移动公司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安童舒.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平台的报告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贺状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面向电子商务平台的混合数据存储方案研究与实现[D]. 樊致远. 燕山大学, 2020(01)
- [5]基于BIM的边坡隧道洞口段动态分析信息系统开发[D]. 高建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电子黑板在线激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樊国峰. 山西大学, 2020(08)
- [7]PAR平台中Apla-Python程序自动生成系统数据库处理方案研究[D]. 喻浩泓.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研究与实现[D]. 陈浩.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9]基于智能吊篮的高空作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旭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10]面向无损检测设备的云服务系统设计[D]. 周星宇.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