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例脑室出血误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张靖,任亚方,惠晓君,张义堂,张焕新,张朋[1](2020)在《NICU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MRI与CT诊断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缺血缺氧新生儿脑部磁共振成像(MRI)与CT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24例为研究对象,均在出生后2w进行CT检查及MRI检查,分析两者诊断特点。结果 CT分度确诊正常有5例,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35例、75例、9例,CT检查对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诊断准确率为95.67%;MRI分度确诊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44例、70例、1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CT检查中发现基底核丘脑损伤9例、脑水肿79例、脑动脉梗死3例、脑室出血12例、矢状旁区损伤3例,总检出率85.48%;MRI检查中发现基底核丘脑损伤7例、脑水肿88例、脑动脉梗死5例、脑室出血17例、矢状旁区损伤5例,总检出率98.39%,两种检查方式的总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脑水肿,CT检查发现,患儿大脑半球脑白质区出现低密度灶,呈散在分布,CT值在16~20Hu之间,且边界模糊不清;MRI影像学特点:脑水肿: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上则表现为高信号;颅内出血:在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出血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在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在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或低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脑白质受损:在T1WI上表现为片状稍低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基底节区及脑干损伤: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的高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结论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嗜睡、原始反应活跃、过度兴奋等,CT检查及MRI检查均可作为诊断参考指南,但MRI对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可更早发现基底结节区损伤,CT检查可更早发现蛛网膜下损伤。
段永红,梁日初,廖勇仕,蒋园丁,刘小飞[2](2020)在《表现为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合并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颅内破裂动脉瘤住院患者410例,其中表现为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8例,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影像学征象、颅内动脉瘤特征、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影像学征象包括出血特点、位置等,颅内动脉瘤特征包括动脉瘤大小(纵横比)等,手术方式包括初次手术与再次手术的方式,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3个月预后。结果 (1)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占同期所有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比例为2.0%(8/410),8例患者初诊或首诊时颅内动脉瘤漏诊5例:1例首次诊断为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经CT血管成像(CTA)进一步确诊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例首次诊断为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经CTA确诊为大脑中动脉瘤;1例在外院初次诊断为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发现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术后2周DSA检查显示合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例在外院因头痛诊断为自发性额叶脑出血,经CTA确诊为大脑前动脉瘤;1例首次诊断为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经头部CTA确诊为大脑后动脉瘤。(2)影像学特征:头部CT平扫均无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有2例患者血肿边缘可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后经CTA和手术证实为动脉瘤体部;大脑中动脉瘤导致的基底节区血肿边缘紧邻外侧裂,部分血肿扩展至颞叶;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导致的额叶血肿中心则位于额底直回;脑室出血的血肿贯穿颞叶皮质充满侧脑室颞角,颞角血肿多于侧脑室体部;硬膜下血肿患者无颅骨骨折征象。CTA显示,有5例患者动脉瘤生长方向朝向脑叶,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动脉瘤朝向硬脑膜面生长。2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朝向颞底外侧硬脑膜方向生长,1例大脑前动脉A3段动脉瘤朝前纵裂硬脑膜上方生长。(3)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2例,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6例。结论对初诊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应尽早行头部CTA或DSA检查,尤其对于基底节区血肿紧邻外侧裂、血肿边缘存在类圆形稍高密度影、无颅骨骨折的硬膜下血肿者更应引起重视。
宋磊[3](2019)在《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早产儿成熟度的判断和早产儿脑损伤(BIBP)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77例,28~37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为脑损伤早产儿(BIPI)组,28例为非脑损伤早产儿组,同时设23例37~42周的非脑损伤足月儿作为对照。对所有早产儿和足月儿进行aEEG监测,在生后72h内,每24小时监测一次,每次连续3h,结果取三次平均值。所有早产儿72h后,每1周监测1次,每次连续3h,至纠正胎龄40周。同时观察aEEG的具体指标:连续性(Co)、睡眠-觉醒周期(SWC)、上边界电压(UMA)、下边界电压(LMA)、窄带宽度;整体指标:Burdjalov的CFM评分和Naqeed诊断。分析不同出生胎龄、不同纠正胎龄非脑损伤早产儿的aEEG特征,并和非脑损伤足月儿比较;分析比较出生时非脑损伤早产儿组和早产儿脑损伤组aEEG的区别。结果: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大,aEEG的背景活动逐渐成熟,出生胎龄29~32周、32~35周和35~37周三组早产儿出现连续性电压百分比分别是:34.1%,67.3%和92.1%;周期性分别是:32.8%、65.3%和89.6%;三组早产儿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大,UMA(35.82±5.03、32.63±3.83 和 30.41±4.32)呈现下降趋势;LMA(4.16±1.43、4.89±1.62和 5.61±1.51)呈上升趋势;带宽(26.39±4.38、25.63±5.32 和 23.41±5.23)逐渐变窄;CFM评分(5.13±2.46、7.20±2.53和9.51±2.15)逐渐增大,和非脑损伤足月儿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生后纠正胎龄37周的非脑损伤早产儿UMA、LMA、带宽和 CFM 评分(31.87±5.63、4.84±1.51、26.67±5.23 和 10.03±1.52),与非脑损伤足月儿出生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纠正胎龄38和40周的非脑损伤早产儿,UMA、LMA、带宽(30.27±4.32、5.82±2.02、26.80±3.21;32.28±4.00、7.92±1.53、21.16±3.92),和足月儿出生时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纠正胎龄39周早产儿和足月儿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出生72h内,非脑损伤早产儿aEEG的UMA、LMA、带宽和 CFM 评分(32.08±4.36、4.24±1.65、25.68±5.45 和 7.14±2.28),和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MA和CFM明显高于BIPI组,而UMA和带宽低于BIPI组。本采用Burdjalov评分联合Naqeed标准判断结果:77例早产儿的aEEG,37例正常,40例异常。其中Burdjalov评分诊断异常37例,Naqeed诊断36例,重度11例、轻度25例,重度异常的UMA、LMA、窄带宽度和CFM分别是 35.45±3.12、3.04±0.52、27.58±1.23 和 4.15±0.83。结论:早产儿随着出生胎龄的不断增大,aEEG的图形特征逐渐接近非脑损伤足月儿,纠正胎龄39周左右aEEG发育成熟,aEEG能较好地判定早产儿脑成熟度。根据aEEG诊断的具体指标和整体指标,aEEG异常程度与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相关性,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第二部分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产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研究目的:观察早产儿脑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常规磁共振(MRI)序列的区别,探讨MRI在非脑损伤早产儿的脑发育中的价值和SWI在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77例,28~37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为脑损伤早产儿,28例为非脑损伤早产儿。选择10例非脑损伤足月儿为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纠正胎龄37周,应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采用MRI的常规序列联合SWI序列检查。采用脑总成熟度评分(TSM)标准,包括具体的髓鞘化程度(M)、脑皮质卷曲程度(C)、胚芽基质残余(GM)、胶质细胞迁移带(B)评分和脑总成熟度评分(TSM)总分,观察分析不同出生胎龄非脑损伤早产儿达到纠正胎龄37周,脑MRI成熟度的区别。分析比较常规MRI和SWI序列对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病例数、病灶数、微出血病例数、微出血病灶数和出血部位的差异。分析不同出血部位早产儿的aEEG的差异。结果:28例非脑损伤早产儿纠正胎龄37周,MRI图像表现脑实质呈现均匀中等信号,灰白质分界清楚,脑室系统呈现低中等信号,未见异常低信号。常规MRI和SWI图像信号比较无显着区别。SWI的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清晰显示早产儿脑表面的细小静脉和脑实质中的静脉。出生胎龄29~32周、32~35周、35~37周非脑损伤早产儿纠正37周和足月儿出生时比较,磁共振的髓鞘化程度(M)、胶质细胞迁移带(B)和TSM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皮质卷曲程度(C)不断明显,胚芽基质残余(GM)不断减少,29~32周、32~35周早产儿和足月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5~37周和足月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9例脑损伤早产儿中,常规MRI、DWI及SWI比较,检出颅内出血病例数分别为35、23、28例,检出率分别为71.43%、46.94%和57.14%,常规MRI和DWI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SWI序列较常规MRI及DWI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常规MRI、DWI及SWI 比较,发现颅内出血病灶数分别为85、70和106个,SWI较常规MRI及DWI显示更多出血灶。SWI发现出血灶的部位,其中生发基质-脑室内、脑实质、颅内脑外发生率分别是:50.0%、39.62%、10.38%,出血灶最常见部位在生发基质、大脑实质和脑室管膜下。常规MRI、DWI和SWI对颅内出血不同部位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WI与常规MRI和DWI序列比较,检出微出血病例数分别是19、12、8例,检出率分别是38.77%、24.48%、16.3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发现微出血灶的数量分别为32、20和17个,检出数比较差异明显;SWI对早产儿微出血灶检出部位,主要在生发基质、脑室室管膜下、大脑实质和基底节,小脑较少,检出率分别是37.50%、28.13%、31.25%、6.25%、0.00%。出血部位仅发生在生发基质-脑室内、脑实质和颅内脑外的3组早产儿分别是9、7、6例,不同出血部位早产儿的振幅振合脑电图(aEEG)变化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胎龄37周早产儿的常规MRI和SWI序列,影像信号未见明显不同,但SWI的MinIP图可清晰显示常规MRI不能显示的脑内小静脉影;MRI图像上早产儿脑发育成熟程度和出生胎龄有关,其中髓鞘化程度(M)和胶质细胞迁移带(B)较脑皮质卷曲程度(C)和胚芽基质残余(GM)发育成熟更慢。SWI 比常规MRI序列在脑损伤早产儿中能检出更多颅内出血的病例、病灶、微出血病例和微出血灶数目,有显着的诊断优势。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部位主要在生发基质、大脑实质和脑室管膜下。不同的出血部位对脑损害的影响未见明显区别。第三部分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早产儿脑损害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目的分析早产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结果和后期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及Gesell量表结果的关系,探讨aEEG联合SWI在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77例,28~37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为脑损伤早产儿(BIPI)组,28例为非脑损伤早产儿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予aEEG检测,纠正胎龄37周行磁共振常规和SWI检查,纠正胎龄40周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检查,纠正胎龄3个月复查头颅MRI,同时进行Gesell量表神经发育学评估。分析比较正常和脑损伤早产儿两组NBNA、Gesell量表总分以及具体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以NBNA和Gesell量表评分结果作为早产儿预后的标准,将所有早产儿重新分为预后正常和异常两组,其中NBNA正常组30例,异常组47例;DQ正常组36例,异常组41例。分析早期aEEG联合头颅MRI结果和后期NBNA及Gesell量表结果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判断判断其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脑损伤早产儿组的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的结果(39.87±2.63和82.30±15.14)和脑损伤组(35.13±5.72 和 75.42±11.33)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具体的大运动评分(92.34±14.23)和脑损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四个方面(70.13±15.02、77.34±13.23、83.06±19.36、77.06±14.45)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5例SWI检查确诊的颅内出血早产儿,纠正胎龄3月复查,其中24例出血灶消失,7例出血灶减小。所有早产儿以NBNA和Gesell结果作为标准,重新分为预后正常组和异常组,在正常组和异常组之间比较,aEEG的上边界电压、下边界电压、窄带宽度和CFM评分四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纠正3月Gesell量表结果做为预后结果,aEEG、SWI、aEEG+SWI预测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72.3%、48.9%、85.7%,特异度分别为80%、60%、9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545、0.876。aEEG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SWI(P<0.05)。单独SWI指标灵敏度、特异度较差。与aEEG和SWI单独检测比较,aEEG联合SWI序列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ROC曲线下面积最大(P<0.05)。结论: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纠正胎龄3月,大运动发育未见明显差异,但是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会行为发育落后于非脑损伤早产儿。单独头颅SWI序列对早产儿脑损伤预测价值不高。早期aEEG联合头颅SWI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以作为脑损害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赵四海[4](2019)在《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出血的策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后脑室内注入尿激酶不同策略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出血(PIV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出血患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1例PIV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后,每次脑室内注入尿激酶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每次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组;B组:每次注入尿激酶4万单位;每组又根据给药频次不同将其分为A1组(日1次给药)和A2组(日2次给药);B1组(日1次给药)和B2组(日2次给药)。记录每组患者带管时间,颅内感染、再出血情况及患者恢复情况,比较其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1.A1组患者带管时间为(9.75±1.00d),A2组为(8.00±0.78d);B1组为(7.92±0.83d),B2组为(4.94±0.83d)。每日给药4万单位的患者带管时间短于每日给药2万单位的患者,对比有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给药2次的患者带管时间短于每日给药1次的患者,对比有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1例(发生率3%),B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1例(发生率3%),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发生再出血1例(发生率3%),B组患者发生再出血2例(发生率6%),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预后GOS评分B2组优于A1、A2组,其对比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VH治疗中,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加大尿激酶的剂量及给药频次会加速脑室内血肿的清除,缩短带管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不会增加发生颅内感染及再出血的风险,安全有效。
汪浩[5](2019)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目前脑出血的治疗上尚存在许多争议,而手术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被认为对一部分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对于脑出血的手术方式较多,但最为常用的还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腔抽吸引流术。这两种方法对于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仍没有定论。目的:比较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指导临床上术式的选择。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排除外伤性脑内血肿),出血原因不包含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静脉窦血栓、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卒中和脑梗死的出血转化。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出血部位、是否合并脑室出血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情况是否具有可比性。开颅血肿清除组均全麻下行骨瓣开颅,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于局麻下,利用磨钻或锥颅器钻孔,于血肿腔插入引流管,术中适当抽吸血肿,术后可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剩余血肿进行引流。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肿减少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GCS评分、死亡率等指标。结论:脑出血开颅手术在平均血肿清除率为89%,明显高于钻孔抽吸引流手术的20%(P<0.001),对于需短期解除血肿压迫的患者较为适用,但两组患者的预后各项指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GCS评分、GOS评分)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开颅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钻孔引流组。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指标,如术后肺炎发生率上,两组数据虽无统计学差异,但P值较小(P=0.1004)。这提示在更大样本的研究中,这些指标可能会有统计学差异。
乔建新[6](2018)在《自发性脑室出血分级与治疗方式与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室出血不同治疗及分级方式与迟发性脑积水的关系,探讨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经脑CT/MR检查诊断为脑室出血的患者15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内科治疗组75例,其中发生迟发性脑积水患者21例,外科治疗组81例,其中发生迟发性脑积水患者6例。根据自发性脑室出血分级评分方法将患者分为Ⅰ-Ⅳ级,0-5分Ⅰ级28例、6-10分Ⅱ级53例、11-15分Ⅲ级58例、16-20分Ⅳ级17例,其中发生迟发性脑积水患者Ⅰ级1例、Ⅱ级8例、Ⅲ级13例、Ⅳ级5例。在27例脑室出血后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中,Ⅰ级内科治疗1例、外科治疗0例,Ⅱ级内科治疗7例、外科治疗1例,Ⅲ级内科治疗10例、外科治疗3例,Ⅳ级内科治疗3例、外科治疗2例。根据自发性脑室出血不同治疗及分级方式分析与迟发性脑积水的关系。结果:1.内科治疗组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28%,外科治疗组发生率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2.自发性脑室出血分级Ⅰ级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3.57%、Ⅱ级发生率15.09%、Ⅲ级发生率22.41%、Ⅳ级发生率29.41%,分级越高,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越高。年龄<35岁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11.76%、35-49岁发生率14.29%、50-60岁发生率17.78%、>60岁发生率20.33%,年龄越大,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越高。3.Ⅱ级患者中内科治疗组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28%,外科治疗组发生率3.75%,Ⅲ级患者中内科治疗组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37.04%,外科治疗组发生率9.68%,在Ⅱ级、Ⅲ级患者中,采取外科治疗使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较内科治疗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7,P=0.045)。结论:1.脑室出血经外科治疗后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整体低于内科治疗,在自发性脑室出血分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外科治疗使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故积极的外科治疗对此类患者更加有益。2.对脑室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个性化治疗措施,积极外科干预,可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提高脑室出血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生存率。
朱莹莹[7](2018)在《成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由于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无特异性,故常常容易漏诊及误诊,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成人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检查的特征,进而让临床工作者对MMD进一步了解、防止漏诊误诊以及为临床工作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解放军105医院住院的91例成人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本研究纳入91例成人烟雾病,男34例(37.36%),女57例(62.64%),年龄范围是20-79岁,平均年龄是48.15±10.69岁,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型脑卒中及缺血型脑卒中两方面起病,并以出血型脑卒中为主(82例,90.11%),出血组MMD患者的首发症状依次是意识障碍(54.95%)、头痛(54.95%)、肢体无力(19.78%)、头晕(15.38%)、言语障碍(8.79%),而缺血组MMD患者的首发症状依次是肢体无力(4.40%)、头晕(2.20%)、头痛(2.20%)、言语障碍(2.20%)、意识障碍(1.10%)。本研究总病例中11.0%的患者为单侧MMD,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5,以出血型为主,和典型MMD相比,单侧MMD临床表现未见明显不同。(2)本研究中,91例患者行头颅CT及MRI提示:脑出血82例、脑梗死6例、缺血出血混合型2例、1例未见异常,其中脑出血常见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室23例、脑叶15例、蛛网膜下腔8例、丘脑6例、内囊1例。出血型MMD中,男女比为1:1.83,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患者均以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其中脑实质出血(女36例,男15例),脑室出血(女12例,男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3)91例MMD患者行血管检查情况如下:CTA79例、MRA6例、DSA19例。CTA与DSA检查在检出ICA、ACA、MCA或PCA狭窄或闭塞方面尚未见明显差异,二者都可清晰的显示颅底异常增生血管网。91例患者中并发动脉瘤共17例(女12例,男5例);并发动静脉畸形共4例,男女各2例。结论1)成人型MMD的患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41-50岁左右,一般以女性为主。出血组MMD患者意识障碍、头痛头晕比例明显高于缺血组。单侧烟雾病占总烟雾病数的11.0%,结果中单侧MMD患者主要为女性,男女比为1:1.5,以出血型为主。2)CTA可以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初步筛查及早期诊断烟雾病的检查方法;并发脑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可能是导致成人MMD出血的病因。
左程[8](2016)在《脑室出血伴发脑积水单双管脑室外引流效率比较》文中指出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根据其不同的出血部位可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Prim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和继发性脑室出血(Second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IVH)。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总体死亡率为32%44%,且预后较差,治疗相当棘手,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脑室出血传统且简单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是脑室外引流术,引流脑室系统的血液及脑脊液,控制颅内压。但目前现行临床指南并没有明确涉及到针对脑室出血是放置单侧还是双侧引流管,脑室出血(IVH)行单、双管脑室外引流的引流效率、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预后,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单侧脑室外引流和双侧脑室外引流在治疗脑室出血伴发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中的效率、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的差异,以期为临床上单、双管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提供相应临床依据及指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56例脑室出血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7人,女性19人,年龄在3978岁之间,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5.1±8.2岁和55.8±10.8岁。24例采取了单侧脑室外引流术(单管组),32例采取了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双管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脑室出血修正Graeb评分测定,以比较两组在病情严重程度上的一致性。采用传统的经额角脑室外引流术,术后辅以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液化血肿。计算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每日引流量、尿激酶注入次数、尿激酶用量、ICU住院时间、颅内感染率、穿刺道出血率、再出血率、肺内感染率、出院时GOS评分、30天死亡率、3个月随访GOS评分及脑积水发生率,并且两组进行相应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及Graeb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管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75.2±9.1%,双管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77.8±1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管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5.0±1.8天,双管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6.8±2.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管组每日引流量平均为124.6±41.0ml,双管组每日引流量平均为139.6±42.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单管组平均尿激酶注入次数为2.1±1.1次,双管组平均尿激酶注入次数为2.2±1.3次,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单管组平均ICU住院天数为10.6±3.7天,双管组平均ICU住院天数为13.3±5.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单管组颅内感染例数为0例,双管组颅内感染例数为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单管组穿刺道出血例数为1例,双管组穿刺道出血例数为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单管组再出血例数为2例,双管组再出血例数为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单管组肺内感染例数为16例,双管组肺内感染例数为2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单管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为3.8±1.0分,双管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为2.8±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单管组患者30天死亡人数为0人,双管组患者30天死亡人数为3人,其中1人为在院时死亡,2人于出院后死亡,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单管组患者3个月随访GOS评分为3.9±1.1分,双管组患者3个月随访GOS评分为3.4±1.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个月随访,单侧组患者的脑积水1例,双侧组脑积水为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采用单管引流和双管引流对于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双管组较单管组穿刺道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高,平均带管时间长,ICU住院时间长,两组在尿激酶注入次数、肺内感染率、30天死亡率、脑积水发生率及3个月预后评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符传艺,陈健龙,张茂,刘朝晖,黄垂学,黄军,马建荣,赵建农[9](2016)在《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夹闭术+脑室外引流术;11例采用栓塞术+脑室外引流术;1例一期开颅脑室血肿清除术+责任动脉瘤夹闭术,二期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结果术后死亡1例;并发慢性脑积水5例,分流术后症状缓解;栓塞后1年动脉瘤部分复发1例,再次栓塞治疗;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2例,1分3例,2分5例,3分3例,5分1例。结论疑似动脉瘤破裂的脑室出血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或栓塞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宋伟正,毛庆,刘窗溪,韩国强,熊云彪[10](2008)在《脑室系统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增强对脑室系统的血管畸形的认识,回顾性总结24例脑室系统的血管畸形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除1例静脉畸形外,其余23例均接受手术,21例全切,2例部分切除,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13例,AVM10例,其中死亡1例。提示脑室系统血管畸形发病率低,出血及脑积水多见,手术切除是海绵状血管瘤和AVM的最佳选择,而静脉畸形应予保留。
二、23例脑室出血误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例脑室出血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NICU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MRI与CT诊断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新生儿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 |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检出率比较 |
2.3 CT影像学特点 |
2.4 病例分析 |
3 讨论 |
(2)表现为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 |
1.4 手术治疗策略 |
1.5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1.6 随访 |
2 结果 |
3 讨论 |
(3)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早产儿脑损害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之处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参编专着等情况 |
中英文单词缩写 |
致谢 |
(4)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出血的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自发性脑室出血分级与治疗方式与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室出血后脑积水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成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脑室出血伴发脑积水单双管脑室外引流效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IVH的概述 |
2.2 病因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2.5 治疗 |
2.5.1 内科治疗 |
2.5.2 手术治疗 |
2.6 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材料及分组 |
3.2 临床表现及诊断 |
3.3 病人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3.4 手术方法 |
3.5 观察指标 |
3.6 术后处理 |
3.6.1 拔管指征 |
3.6.2 颅内感染定义 |
3.7 随访 |
3.8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一般资料特点 |
4.2 术前患者状态情况 |
4.3 术后患者情况 |
4.4 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 |
典型病例 |
第5章 讨论 |
5.1 脑室出血病因及病理变化 |
5.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5.3 手术相关性并发症 |
5.3.1 穿刺道出血 |
5.3.2 再出血 |
5.3.3 颅内感染 |
5.4 肺内感染 |
5.5 脑室出血的预后因素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临床表现 |
1.3影像学资料 |
1.4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脑室系统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表现 |
1.3 手术及病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一般特点 |
3.2 临床表现 |
3.3 影像学特点 |
3.4 治疗 |
四、23例脑室出血误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NICU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MRI与CT诊断结果分析[J]. 田静,张靖,任亚方,惠晓君,张义堂,张焕新,张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7)
- [2]表现为单纯颅内血肿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 段永红,梁日初,廖勇仕,蒋园丁,刘小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05)
- [3]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D]. 宋磊. 苏州大学, 2019(04)
- [4]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出血的策略探讨[D]. 赵四海. 承德医学院, 2019(03)
- [5]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D]. 汪浩.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6]自发性脑室出血分级与治疗方式与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D]. 乔建新.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1)
- [7]成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分析[D]. 朱莹莹.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8]脑室出血伴发脑积水单双管脑室外引流效率比较[D]. 左程. 吉林大学, 2016(09)
- [9]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治[J]. 符传艺,陈健龙,张茂,刘朝晖,黄垂学,黄军,马建荣,赵建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4)
- [10]脑室系统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J]. 宋伟正,毛庆,刘窗溪,韩国强,熊云彪.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