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美(论文文献综述)
桂宇雪[1](2021)在《北宋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熊倩[2](2021)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除了要守住最基本的脱贫成果外,持续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问题,保护好绿水青山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大多数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片面追求人工美,忽视乡村发展的本质,自然景观没有得以保护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有必要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进行审美观念的革新,为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策略。本文以美丽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读、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层次分析、实例研究等方法,利用yaahp、ArcGIS等软件,从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两方面出发,对生态美学进行基础性研究,分析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整理乡村景观资源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乡村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构建美丽乡村的生态美学景观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规划要点和运用策略,从而对新宁县桂山村的美丽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实践。得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课题背景分析以及研读文献法对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相关基础的梳理,分析出美丽乡村景观的相关生态美学特征体现在生态和谐美、生活诗意美、生产活力美和人文艺术美。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等相关政策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为下文提出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运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归纳演绎法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优秀乡村景观规划案例的研究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的34项关联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其层次排序值:生态和谐美(0.4943)>生产活力美(0.2532)>生活诗意美(0.1804)>人文艺术美(0.0721)。在此基础上,以这四个方面为出发点,针对每个点提出对应的生态美学运用策略,分别为维护生态原真和谐美的乡村生态景观、构建生活诗意栖居美的乡村生活景观、推动农业生产活力美的乡村生产景观、来传承人文传统艺术美的乡村人文景观,从而指导下文桂山村景观规划实践。(3)基于上文将新宁县桂山村作为实践对象,调研分析乡村现状概况及其具有生态美学特征的景观资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桂山村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中生态和谐美和生产活力美占据重要优势地位。因此,建议将生态景观资源和生产景观资源作为规划部分,同时结合桂山村其他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规划,提高美丽乡村的生态美学表达,并在最大程度上展现乡村生态美学优势。(4)基于上文对桂山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并结合桂山村景观资源特色,将桂山村总体空间布局规划为“两带五区多环”形式,其中,“两带”即以十里大峡谷为核心的活力体验带和以万亩樱花园为核心的休闲观光带,“五区”为自然生态景观区、诗意生活休闲区、农业生产发展区、民俗风情游赏区、综合服务管理区,“多环”为以乡域东北部阡陌田园为主的农业生产景观,结合现有田埂打造成多条乡村慢行环线。分别从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人文美四个方面入手,将研究得出的四个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运用策略分别应用到不同的分区规划中。(5)基于对桂山村景观资源评价的结果,将自然山水景观作为重点规划对象,通过塑造生态和谐景观空间,营造出诗意生活氛围意境。同时打造特色农业景观,提升生产活力发展,提炼人文景观资源,传承凸显桂山村艺术文化。以此对提出的表达策略加以验证,理论结合实践,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孙可莉[3](2020)在《基于“三生”美学基础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 ——以桐城市嬉子湖镇朱桥村休闲农业园为例》文中认为如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人们希望找到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新的旅游方式,如休闲农业园,获得更好的生活享受,达到精神上美的感受。传统的休闲农业园生产功能过于简单,生活功能不足,生态遭到破坏等,于是运用美学相关理论,以“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为基础,塑造出综合性美学休闲景观,这是探索休闲农业园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路线,“三生”美学为休闲农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型思路,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营造具有美学景观的休闲场所,指导休闲农业园为人们提供更加美的感受。本文在阅读大量的书本及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休闲农业园的规划研究,以桐城市嬉子湖镇朱桥村休闲农业园为例,探索基于“三生”美学基础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首先通过对生产、生活、生态美学的概念研究,总结生产、生活、生态美学的要素,基于现代城市居民对美学体验的审美标准,构建基于美学概念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根据“三生”美学的要素分析以及科学的规划原则,分别构建以“生产”美学为核心要素的产业空间形态美、产业发展结构美以及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构建以“生活”美学为核心要素的建筑的统一与和谐、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民风民俗文化的交融以及传统文化个性美的发扬;构建以“生态”美学为核心要素的自然原始景观的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规划、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人工生态景观的营造等。最终以三者的联动发展方式,体现“三生”美学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的独特魅力,为现代化休闲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潘斌[4](2020)在《基于生态理念的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人次逐年增高,促使众多个性化、自由式旅游的兴起,人们希望在出游途中可以感受安全、舒适、畅通、美丽的行车环境以及使用人性化的服务设施,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美丽公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产物,致力于为居民提供绿色优美出行环境的同时实现沿线经济的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在考虑功能性的前提下还应该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使美丽公路既满足交通运输、行车安全、通行效率等要求,又能与周边环境形成一路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多元化格局。然而,目前国内关于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及设计方法较为匮乏,如何在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做到既减少对沿路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又满足大众对公路出行环境的美好愿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美丽公路的研究背景进行了深度剖析,归纳了当前美丽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进展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有关地方法规,明确了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的相关概念,并运用生态设计理论、可再生设计理论、场所文脉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恢复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归纳出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并依据理论及举例具体提出了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策略,即保护与利用设计策略、多样性设计策略、循环再生设计策略、乡土化设计策略与协同恢复设计策略。通过对国内外公路景观生态设计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案例实践中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应以生态选线为前提、线形与环境协调为基础、注重植物多样性配置、建设生态设施及构筑物等设计内容与思路。最后,本文结合上述理论研究结果及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引例论证了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包括美丽公路线路选线应注重原生景观的保育,依据不同区段进行生态布设;线形与环境协调设计应在满足线形自身协调的基础上强调与外部景观环境的生态融合;绿化景观设计应在符合经济、美观的要求上追求文化内涵与形式美感,并注重植物多样性配置;服务设施景观设计以及构筑物景观设计应基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突出地方文化,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等五方面生态设计要点与方法。力图在研究中构建出完整的设计框架,丰富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的借鉴依据。
林彤[5](2020)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满足人民更多更好的生态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宏大目标,需要先进观念的引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纳中西合理思想的生态美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状态之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高度契合,于是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成为了人们理论探究的对象。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所涉及内容很多,本文重点阐述它的基础概念、重要意义、美学意蕴、主要内容以及建设路径,具体如下:从概念和意义层面看,生态美学是一门尚在发展的学科,在吸收中西方不同学科、理论的精华后,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但总而言之,生态美学关注的是生态存在之美。美丽中国是一个蕴涵山清水秀的自然之美、宜居清洁的生活之美、和谐共生的观念之美的审美的国度,是中国梦的理想的生态维度。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的构建将起到拓展文化品格、丰富美学品味、提升民生品质的重要作用。从理论渊源看,美丽中国吸纳前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的生态美学意蕴:提倡和谐、平等、感受自然节奏韵律的传统美学思想是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底蕴,关注人自身、人与自然的审美、生存异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是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指引,追求反形而上学、力图打破一切固定的规则的西方后现代美学思想是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借鉴。从主要内容看,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包含环境之美、发展之美、精神之美和域外之美。作为自然前提的环境之美包含着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与生态之美。作为经济基础的发展美包含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之美,体现在生活生产方式、物质消费、产品设计理念上。作为文化意蕴的精神之美是对于生态美学的传承、弘扬与借鉴。作为美丽世界的有机构成的域外之美则是美丽中国的全球拓展,是中国维护全球生态稳定的大国担当的体现。从建设路径看,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修复脆弱、退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人居环境,按美的规律改造自然;制造环保美丽产品、打造美丽地方样板、建立绿色考评机制,以美的要求发展经济;推行生态美育课程体系、加大生态审美理念宣传、提升生态审美体验为手段,以美的理念弘扬文化。
安筱可[6](2020)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与优化设计 ——以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是集生态效益、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于一体的专题公园,是人们进行游览、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景观的优美程度会直接影响公园整体景观质量。目前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景度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根据主观评价提出定性建议方面。本研究在主观评价基础上建立包含客观因子作为指标层的关联体系,并提出定量的建议是有必要、有意义的,其结果可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前期设计与后期维护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法,根据游览路线选取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样地共44个。结合生态学与园林美学理论对样地植物进行群落调查与数据分析,包括科、属、种统计,生活型分析,物种来源分析,观赏特征分析,各层组分分析。基于统计分析的数据,利用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s(SBE)美景度评价法对选取样地的植物景观进行美景度评价,并按照评分高低对不同垂直结构与不同空间形态典型样地进行对比,根据分析结果,提取影响美景度评分的因子13个。为使关联体系中的指标更加全面,采用“降维建立关联系统”的统计学方法,在传统关联体系中增设中间层,分别为生态美、形态美、色彩美、层次意境美四个方面;在前文已提取的13个因子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基础确定了共20个景观因子作为指标层;以SBE评分为目标层,建立了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关联体系。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和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关联体系各层之间进行统计与多元素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各影响因子与植物景观美景度间的关联性,依贡献值大小找出排名前9的因子,结合典型样地对比结果,最终获得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影响因子的适宜范围与植物配置模式,并针对部分低分样地进行提升优化。研究结果如下:(1)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样地中,根据不同垂直结构分为草地型、灌-草型、乔-草型以及乔-灌-草型各5、3、18、18个;根据空间的不同形态将样地划分为半开敞空间型、开敞空间型、垂直空间型、覆盖空间型、封闭空间型各24、9、5、2、4个。公园内部空间形态多以半开敞为主,而配置模式以乔-灌-草、乔-草为主。(2)样地植物群落的整体情况: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物种66科132属145种。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3)生活型是决定群落外貌的要素之一,所以对样地植物进行生活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样地中有藤本、竹类各1种、2种,种类数量过少,需要增加;乔灌草的比例为1:0.65:2.23,应当适量增加灌木种类,保证林下空间景观的丰富性。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为1:0.88,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多,在冬季能满足市民对绿色景观的需求。作为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是重点观赏对象之一,从水分生活型分析,得出公园样地中的水生植物仅11种,占总数的7.59%。为确保湿地特有的景观效果,建议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4)乡土植物在本地生境中具有高度适应性,在同等养护条件下更易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观效果;而外来树种能丰富植物景观多样性。样地中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分别有116和29种,各占总数的80%、20%,其中乔、灌、草本植物的乡土种皆占各类总数的75%以上,表明乡土植物种类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在营造多样化植物景观的同时有利于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5)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体现在植物的观赏特性及时序性上。从观赏特性来讲,植物观赏特性以观花和观叶为主。观花、观叶植物分别有35种、25种,观果植物9种,观干等其它观赏特性植物3种,以及观赏特征不明显的植物75种,后者占比达51.7%,建议公园增加观赏特征多样的植物类型。从时序性而言,公园内植物景观可满足四季有景,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以观赏树种最多,占总数的66%;春季可观赏的种类仅19种,占总数21%,建议适当增加春花种类。(6)从不同垂直结构来讲,SBE美景度评分最高的为草地型6.927分,其次为乔灌草型6.896分,说明市民更喜爱大面积草坪以及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而从不同空间形态来讲,SBE美景度评分平均值最高的为覆盖空间型7.188分,其次为封闭空间型6.894分,表明大众对安全性、私密性较强且能提供荫庇的空间更为满意。(7)根据SPSS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中间层4个主观评分因子贡献值由高到低排序为:形态美>生态美>色彩美>层次意境美,表明在观赏植物景观时,市民更关注样地整体的形态,在营造植物景观时需要对整体的外貌形态进行精心设计。而指标层中影响因子贡献值由高到低排序前9位为:平均生活力>林冠线质量>乔草盖度比>乔灌木总盖度>立意境界提升>观赏期时长>观赏特征类型总数>垂直层数>乡土植物占比。说明大众在欣赏植物景观时最在意整体的生活力以及林冠线质量。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使植物呈现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状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定期修枝剪叶,补充营养;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可尽量选择低维护要求的乡土树种;可以利用多种冠型、叶形的植物进行错落有致,疏密有别地栽植,打造优美的林冠线。(8)基于上述结论及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的现存问题,本研究对9个贡献值最大的景观因子的适宜范围进行量化或定性,提出植物景观营造提升方案,并利用该方案对各空间类型低评分样地进行提升优化设计。其中,定量的影响因子建议范围为:乔草盖度比0.5-1.0,乔灌木总盖度0.6-1.1,观赏期时长6-12月,观赏特征类型总数3-6种,垂直层数2-4层,乡土植物占比0.7-0.9。同时提出: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加强维护管理;通过不同规格、高度、冠型的植物进行疏密有别的种植,打造优美的林冠线;从意境上进行“形”、“色”、“香”、“影”四个层次的提升。
张丽娜[7](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曹家翔[8](2019)在《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安徽省郎溪县新和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乡村景观出现的模式化、近城市化等现象对乡村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这偏离了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本研究想要通过生态美学在实际项目中的研究推广,在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健康审美品位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将乡村景观的功能、形式与生态相互协调,为乡村建设提供生态保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大众基础。文章首先阐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缘起、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叙述。其次对当下乡村景观发展的过程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叙述了乡村景观从不同方面进行演化的过程,并以皖南和浙江地区为调研对象分析了当下乡村景观营建在内容、过程和利益矛盾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叙述了生态美学的实质内涵,详细分析了生态美学的表现形式与功能价值,并从“诗意地栖居”、“简约生活”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乡村理想的存在方式。紧接着在第四章中总结了乡村景观中生态美感的组成架构与实质内涵,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乡村景观生态美感特征的评价体系,分析不同生态美感要素在乡村景观中的权重排列,其中“自然环境的生态安全性之美”占比最高,达到0.1779,紧随其后的是“诗意栖居绿色生活之美”与“塑造理念保护环境之美”,占比分别为0.1643和0.1438。并将这些定量研究数据与乡村景观的营造手段相互结合,进行乡村生态美感景观构建的定性研究,得出生态美学视野下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产业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在第五章中基于上述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成果开展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和村村域与村落两个层面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研究。生态美学在乡村景观营建中的推广建立在大众成熟的人文素质与精神文化境界基础之上。所谓的“诗意地栖居”归根结底的来说,是一种美好、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对培养村民优质的生态伦理美德、提供超前的环境保护理念、发掘生态优质的生存方式、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都大有裨益。也正因为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未来发展模式,因此它需要政府、相关行业的从业精英、思想境界水平高尚的先驱者来引导着向前探索与发展,它必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诗意地栖居”的生态美乡村景观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
赵航[9](2019)在《黑龙江省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其中“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乡村实现了美丽,美丽中国才算是真正实现。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林口县正在举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综观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式单一,规划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乡村文化特色尚未挖掘,缺乏文化+旅游的有效融合;环境管控能力弱;资金保障力度和融资渠道不足等等。本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结合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辨识和探究了问题的成因,主要是政府没有完善的具体规划措施,对乡村建设的认知落后,对政策把握存在偏差,农民参与管理主体意识缺失,资金筹措渠道较为单一等等。对此,作者分析了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目标、整体功能、整体推进原则和系统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提高规划水平建设特色美丽乡村;二是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四是多管齐下整治乡村环境;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王璨[10](2020)在《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自2014年11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至今已有三批30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大兴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公众参与的缺乏导致市民质疑海绵城市的成效并阻碍其推广,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大障碍。公众参与的实现依靠公众宣教,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公众宣教在美国、瑞士等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国民提供了认知海绵城市的途径与渠道。我国海绵城市公众宣教发展缓慢,前进之路道阻且长。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基础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宣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校园雨水花园以可视化雨水路径表达雨水生态,展示雨水循环的复杂过程、低影响技术措施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海绵城市宣教的有力工具。生态教育是雨水花园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北京高校学生在已建成的校园雨水花园中的生态认知效果为导向,进行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对生态认知与空间认知相关理论的研究,从生态认知在雨水花园中的表达、认知主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和雨水花园认知环境构成三方面,构建雨水花园生态认知框架。结合对北京7所高校建成雨水花园的实地调研,构建生态认知效果评价因子集,从空间特征生态认知要素、空间对象生态认知要素和空间符号生态认知要素角度将其分为12组,共38项因子。选取其中4所高校雨水花园作为样点发放调查问卷,利用IPA分析法研究空间特征要素的生态认知效果,从生态美学认知、雨水知识认知、生态道德认知角度研究空间对象要素的生态认知效果,以满意度分析法研究空间符号要素的生态认知效果,研究要素在提高认知识别度、加强信息展示和传达等方面的手段和效用。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从空间生态可视化优化,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优化和生态宣教设施优化三个角度提出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为以生态认知为导向的雨水花园设计提供思路,并以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雨水花园方案设计的形式进行策略响应。
二、浅谈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美(论文提纲范文)
(2)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规划战略的支持 |
1.1.2 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问题 |
1.1.3 人们对特色乡村景观发展的向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美学相关研究进展 |
1.3.2 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1 生态美学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美学相关概念 |
2.1.2 生态美学内涵 |
2.1.3 生态美学的表现形式与审美方式 |
2.1.4 生态美学的功能与价值 |
2.2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2.1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界定 |
2.2.2 乡村景观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2.2.3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2.3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关联性分析 |
2.3.1 生态美学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契合 |
2.3.2 乡村景观资源与生态美学的契合 |
2.3.3 美丽乡村景观中生态美学特征 |
2.3.4 生态美学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可行性 |
2.4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景观美学理论 |
2.4.3 乡村美学理论 |
2.4.4 乡村景观规划AVC理论 |
2.4.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里山乡村: 维护生态自然和谐 |
3.1.1 案例概况 |
3.1.2 规划思路 |
3.1.3 经验借鉴 |
3.2 广东省莲塘村: 整治诗意乡村环境 |
3.2.1 案例概况 |
3.2.2 规划思路 |
3.2.3 经验借鉴 |
3.3 台湾台东县池上乡: 激活多感官参与体验 |
3.3.1 案例概况 |
3.3.2 规划思路 |
3.3.3 经验借鉴 |
3.4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 传承特色民俗风情 |
3.4.1 案例概况 |
3.4.2 规划思路 |
3.4.3 经验借鉴 |
3.5 浙江桐庐县环溪古村: 整体规划村落生态环境 |
3.5.1 案例概况 |
3.5.2 规划思路 |
3.5.3 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
4.1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研究 |
4.1.1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内容 |
4.1.2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
4.1.3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要点 |
4.2.1 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要点 |
4.2.2 乡村生活景观规划要点 |
4.2.3 乡村生产景观规划要点 |
4.2.4 乡村人文景观规划要点 |
4.3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4.3.1 审美性原则 |
4.3.2 生态性原则 |
4.3.3 功能性原则 |
4.3.4 可持续性原则 |
4.4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美学运用策略 |
4.4.1 维护生态原真和谐美的乡村生态景观 |
4.4.2 构建生活诗意栖居美的乡村生活景观 |
4.4.3 推动农业生产活力美的乡村生产景观 |
4.4.4 传承人文传统艺术美的乡村人文景观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案例实践 |
5.1 新宁县桂山村概况调研分析 |
5.1.1 新宁县桂山村规划背景 |
5.1.2 规划依据 |
5.1.3 区位交通分析 |
5.1.4 现状用地分析 |
5.1.5 景观资源分析 |
5.1.6 建设现状分析 |
5.1.7 SWOT分析 |
5.2 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与分析 |
5.2.1 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数据采集 |
5.2.2 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3 基于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的规划建议 |
5.3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 |
5.3.1 规划性质 |
5.3.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3.3 规划策略 |
5.3.4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总体规划 |
5.3.5 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中生态美学的分区运用表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宁县桂山村美丽乡村景观生态美学特征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三生”美学基础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 ——以桐城市嬉子湖镇朱桥村休闲农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三生”美学 |
1.1.2 休闲农业园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休闲农业园发展概况 |
1.2.2 国内休闲农业园发展概况 |
1.3 相关理论支撑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景观美学理论 |
1.3.3 生产美学理论 |
1.3.4 生活美学理论 |
1.3.5 生态美学理论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休闲农业园“三生”美学要素解析 |
3.1 生产美学要素 |
3.1.1 物质生产美学 |
3.1.2 非物质生产美学 |
3.2 生活美学要素 |
3.2.1 物质生活美学 |
3.2.2 精神生活美学 |
3.3 生态美学要素 |
3.3.1 自然生态美学 |
3.3.2 人工生态美学 |
3.4 “三生”美学要素的联动美 |
4 “三生”美学视角下休闲农业园规划策略 |
4.1 规划目标 |
4.2 规划原则 |
4.3 以“生产美”为动力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策略 |
4.3.1 产业空间形态美的有序衔接 |
4.3.2 产业结构模式美的合理发展 |
4.3.3 运营模式多样美的融合 |
4.3.4 生产技术高效美的革新 |
4.4 以“生活美”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策略 |
4.4.1 建筑和谐美的更新 |
4.4.2 基础设施协调美的完善 |
4.4.3 公共服务设施特色美的配置 |
4.4.4 民风民俗交融美的传承 |
4.4.5 传统文化个性美的发扬 |
4.5 以“生态美”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策略 |
4.5.1 自然景观原始美的保护 |
4.5.2 生态环境自然美的保护 |
4.5.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4.5.4 人工生态景观意境美的营造 |
4.5.5 人工生态网络整体美的创造 |
5 案例实践——安徽省朱桥村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 |
5.1 区位分析 |
5.1.1 项目区位分析 |
5.1.2 周边交通分析 |
5.2 朱桥村休闲农业园“三生”美学条件分析 |
5.2.1 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 |
5.2.2 自然资源 |
5.2.3 产业美学条件分析 |
5.2.4 文化背景 |
5.2.5 建筑风貌美学状况 |
5.2.6 基础设施美学条件分析 |
5.2.7 公共服务设施美学条件分析 |
5.3 朱桥村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 |
5.3.1 朱桥村休闲农业园“生产美”的改进 |
5.3.2 朱桥村休闲农业园“生活美”的提升 |
5.3.3 朱桥村休闲农业园“生态美”的优化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三生”美学对休闲农业园的指导意义 |
6.2.2 论文研究的局限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生态理念的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需求 |
1.1.2 政策引导 |
1.1.3 当前美丽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综述 |
1.3 基本概念解析 |
1.3.1 公路景观 |
1.3.2 美丽公路 |
1.3.3 生态设计 |
1.3.4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与传统公路景观设计的区别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框架 |
2.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5 本章小结 |
3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研究 |
3.1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设计理论 |
3.1.2 可再生设计理论 |
3.1.3 场所·文脉理论 |
3.1.4 生态恢复理论 |
3.1.5 生态美学理论 |
3.2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1 保护与利用并重原则 |
3.2.2 多样性原则 |
3.2.3 4R原则 |
3.2.4 地域性原则 |
3.2.5 协同恢复原则 |
3.2.6 生态美原则 |
3.3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策略 |
3.3.1 保护与利用设计策略 |
3.3.2 多样性设计策略 |
3.3.3 循环再生设计策略 |
3.3.4 乡土化设计策略 |
3.3.5 协同恢复设计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公路景观生态设计实践研究 |
4.1 哥伦比亚河历史路 |
4.1.1 项目概述 |
4.1.2 项目分析 |
4.1.3 项目总结 |
4.2 云南怒江美丽公路 |
4.2.1 项目概述 |
4.2.2 项目分析 |
4.2.3 项目总结 |
4.3 巢湖S105省道北外环——柘皋河桥段 |
4.3.1 项目概述 |
4.3.2 项目分析 |
4.3.3 项目总结 |
4.4 芜湖G329六郎段特色公路 |
4.4.1 项目概况 |
4.4.2 项目分析 |
4.4.3 项目总结 |
4.5 环巢湖大道 |
4.5.1 项目概述 |
4.5.2 项目分析 |
4.5.3 项目总结 |
4.6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设计思路 |
4.6.1 以生态选线为前提 |
4.6.2 线形与环境协调为基础 |
4.6.3 注重植物多样性配置 |
4.6.4 建设生态设施与构筑物 |
4.7 本章小结 |
5 美丽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 |
5.1 美丽公路线路选线 |
5.1.1 选线思路 |
5.1.2 不同区段布线 |
5.1.3 原生景观的保育 |
5.2 美丽公路线形与环境协调设计 |
5.2.1 公路线形自身元素的协调 |
5.2.2 线形与地形的协调 |
5.2.3 线形与植被的协调 |
5.3 美丽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
5.3.1 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
5.3.2 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 |
5.3.3 边坡绿化设计 |
5.3.4 路侧绿化设计 |
5.4 美丽公路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
5.4.1 服务设施景观设计要点 |
5.4.2 驿站 |
5.4.3 观景台 |
5.4.4 景观标识 |
5.5 美丽公路构筑物景观设计 |
5.5.1 构筑物景观设计要点 |
5.5.2 边坡挡墙 |
5.5.3 排水边沟 |
5.5.4 隧道口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 选题的分析和评价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的分析 |
1.3 重点、难点、创新点 |
1.3.1 选题的重点 |
1.3.2 选题的难点 |
1.3.3 选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美学视域与美丽中国理念 |
2.1 生态美学的理论视域 |
2.1.1 生态美学的理论渊源 |
2.1.2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形态 |
2.1.3 生态美学的发展趋势 |
2.2 美丽中国理念 |
2.2.1 美丽中国的提出 |
2.2.2 美丽中国的内涵 |
2.2.3 美丽中国面临的困境 |
2.3 生态美学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 |
2.3.1 拓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品格 |
2.3.2 丰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品味 |
2.3.3 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品质 |
第三章 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意蕴 |
3.1 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底蕴 |
3.1.1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
3.1.2 美丽中国与中国传统美学 |
3.2 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引导 |
3.2.1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 |
3.2.2 美丽中国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
3.3 美丽中国的生态美学镜鉴 |
3.3.1 西方后现代生态美学思想 |
3.3.2 美丽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生态美学 |
第四章 生态美学视域下美丽中国的基本内容 |
4.1 美丽中国的环境之美 |
4.1.1 内容:自然、生命、生态之美 |
4.1.2 地位:环境美是美丽中国的自然前提 |
4.1.3 展望:中国环境美的发展 |
4.2 美丽中国的发展之美 |
4.2.1 内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之美 |
4.2.2 地位:发展美是美丽中国的经济基础 |
4.2.3 展望:中国生态经济的发展 |
4.3 美丽中国的精神之美 |
4.3.1 内容:生态美学的传承、弘扬与借鉴 |
4.3.2 地位:精神美是美丽中国的文化意蕴 |
4.3.3 展望:中国精神之美的发展 |
4.4 美丽中国的域外之美 |
4.4.1 内容:全球生态安全之美 |
4.4.2 地位:美丽中国是美丽世界的有机构成 |
4.4.3 展望:域外之美的发展 |
第五章 生态美学视域下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 |
5.1 按美的规律改造自然 |
5.1.1 修复脆弱生态环境 |
5.1.2 保护生物多样性 |
5.1.3 创造和谐人居环境 |
5.2 以美的要求发展经济 |
5.2.1 制造环保美丽产品 |
5.2.2 打造美丽地方样板 |
5.2.3 建设绿色考评机制 |
5.3 用美的理念弘扬文化 |
5.3.1 推行生态美育课程体系 |
5.3.2 加大生态审美理念宣传 |
5.3.3 强化生态审美体验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与优化设计 ——以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1.1 湿地、城市湿地、城市湿地公园 |
2.1.2 植物景观 |
2.1.3 植物景观评价 |
2.2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概况 |
2.2.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研究概况 |
2.2.2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概况 |
2.3 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
2.3.1 国内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
2.3.2 国外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
2.4 美景度评价研究概况 |
2.4.1 国内美景度评价研究概况 |
2.4.2 国外美景度评价研究概况 |
2.5 小结 |
第3章 植物景观调查与结果分析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1.1 成都市概述 |
3.1.2 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
3.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3.2.1 样地选取与范围 |
3.2.2 指标测量及提取 |
3.2.3 数量特征指标及公式 |
3.3 样地分类与概况 |
3.3.1 样地类别 |
3.3.2 样地概况 |
3.4 样地植物调查结果 |
3.4.1 科、属、种统计结果 |
3.4.2 生活型统计结果 |
3.4.3 物种来源统计分析 |
3.4.4 植物观赏类型及季相分析 |
3.5 各层组成分析 |
3.5.1 乔木层 |
3.5.2 灌木层 |
3.5.3 草本层 |
3.6 小结 |
第4章 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
4.1 评价对象 |
4.2 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材料采集 |
4.2.2 评判者选择 |
4.2.3 评判程序及标准 |
4.3 数据结果 |
4.4 典型样地分析 |
4.4.1 不同群落类型的植物景观分析 |
4.4.2 不同垂直结构类型样地的SBE评分影响因子 |
4.4.3 各空间类型高低分样地分析 |
4.4.4 不同空间类型样地的SBE评分影响因子 |
4.5 影响因子提取 |
4.6 小结 |
第5章 美景度与影响因子间的关联性研究 |
5.1 建立关联体系 |
5.2 中间层评分 |
5.2.1 评价对象 |
5.2.2 评价方法 |
5.2.3 主观评分汇总 |
5.3 影响因子量化 |
5.4 多元素线性回归分析 |
5.4.1 主观评分间线性回归分析 |
5.4.2 主客观评分间线性回归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提升优化设计 |
6.1 各影响因子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的适宜范围 |
6.1.1 适宜范围提取办法 |
6.1.2 可定量影响因子建议范围 |
6.1.3 可定性影响因子建议方案 |
6.2 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提升优化 |
6.2.1 半开敞空间型植物景观提升优化 |
6.2.2 开敞空间型植物景观提升方案 |
6.2.3 覆盖空间型植物景观提升方案 |
6.2.4 垂直空间型植物景观提升方案 |
6.2.5 封闭空间型植物景观提升方案 |
6.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群落样方调查表 |
附录B 样地概况表 |
附录C SBE美景度评价表 |
附录D 美景度评判体系中间层评价表 |
附录E 样地实地照片 |
附录F 因子量化表 |
(7)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安徽省郎溪县新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缘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2 当下乡村景观的发展过程和问题研究 |
2.1 中国乡村的解读 |
2.1.1 中国乡村的内涵及变迁 |
2.1.2 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重组研究 |
2.2 乡村景观的解读 |
2.2.1 乡村景观的概念 |
2.2.2 乡村景观的构成与分类 |
2.3 由传统乡村景观至当下乡村景观的演化过程研究 |
2.3.1 乡村景观格局的演化 |
2.3.2 乡村人文生活景观的演化 |
2.3.3 乡村产业结构的演化 |
2.4 当下乡村景观营造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以皖南与浙江地区为例 |
2.4.1 乡村景观在营造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
2.4.2 乡村景观在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3 乡村景观在营造中出现的利益矛盾 |
3 生态美学概念解读 |
3.1 生态美学的定义 |
3.2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
3.3 生态美在传统美学中的定位 |
3.4 生态美学的表现形式 |
3.4.1 形态美 |
3.4.2 联系美 |
3.4.3 过程美 |
3.4.4 功能美 |
3.5 生态美学的功能与价值 |
3.5.1 环境保护:提供超前的环境保护理念,塑造优质的生活居住环境 |
3.5.2 生活方式: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发掘生态优质的生存方式 |
3.5.3 资源利用: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减少资源损耗与生态负担 |
3.5.4 生态伦理:缓和二元对立局面,培养优质生态伦理美德 |
3.6 生态审美教育 |
3.7 生态美学的审美生存——以中国乡村为例 |
3.8 生态美学的生活方式——简约生活 |
4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 |
4.1 对于当下乡村景观营造中出现问题的反思 |
4.1.1 强调“三生”系统的整体性 |
4.1.2 村民作为乡村景观的使用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 |
4.1.3 生态美学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助力性 |
4.2 乡村景观中生态美感的组成架构与实质内涵 |
4.2.1 乡村景观生态美感的组成架构 |
4.2.2 乡村景观生态美感的实质内涵 |
4.3 乡村景观生态美感特征的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3.1 乡村景观生态美感特征的价值评价体系的准则层与指标层的确定 |
4.3.2 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类要素对于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
4.3.3 小结 |
4.4 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4.1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 |
4.4.2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 |
4.4.3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产业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 |
5 基于生态美学的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景观规划设计 |
5.1 新和村现状概况与上位规划分析 |
5.1.1 区位概况 |
5.1.2 规划设计背景及范围 |
5.1.3 新和村村庄基本情况 |
5.1.4 新和村乡村社会结构发展现状 |
5.1.5 上位规划分析 |
5.2 新和村村域现状景观资源分析与景观资源生态美感特征的评价 |
5.2.1 新和村村域现状景观资源分析 |
5.2.2 新和村景观资源生态美感特征评价及分析 |
5.3 新和村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规划发展思路 |
5.3.1 规划目标与形象定位——花漾绿谷、浪漫新和 |
5.3.2 规划村域形象主题定位——四大主题 |
5.3.3 规划发展策略——三大策略 |
5.4 新和村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村域规划 |
5.4.1 新和村自然与人文景观空间共生的村域结构规划 |
5.4.2 新和村基于主体使用价值的村域公共设施与基础工程规划 |
5.4.3 新和村基于乡村生态空间格局保护的村域美丽生态乡道规划 |
5.4.4 新和村基于三产景观联动的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
5.5 新和村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中心村村落景观设计 |
5.5.1 新和中心村村落现状概况梳理 |
5.5.2 新和中心村村落总体设计思路 |
5.5.3 新和中心村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自然与人文交互的景观设计营造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黑龙江省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美丽乡村 |
2.1.2 美丽乡村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3 原乡规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林口县总体概况 |
3.2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
3.2.1 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效 |
3.2.2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成效 |
3.2.3 生态文明方面的成效 |
3.2.4 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成效 |
3.2.5 农业产业方面的成效 |
3.3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模式单一,规划水平低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3 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
3.3.4 环境管控能力弱 |
3.3.5 资金保障力度和融资渠道不足 |
3.4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政府制定的具体规划措施不够详细 |
3.4.2 对乡村建设的认知落后 |
3.4.3 对政策把握存在偏差 |
3.4.4 农民参与管理主体意识缺失 |
3.4.5 资金筹措渠道较为单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
4.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概述 |
4.1.2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总结 |
4.1.3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教训总结 |
4.2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 |
4.2.1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概述 |
4.2.2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经验总结 |
4.2.3 黑龙江省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教训总结 |
4.3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
4.3.1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概述 |
4.3.2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总结 |
4.3.3 辽宁盘锦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教训总结 |
4.4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借鉴 |
4.5 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目标 |
5.2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功能 |
5.3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机制和系统逻辑 |
5.3.1 推进机制 |
5.3.2 系统逻辑 |
5.4 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5.4.1 提高规划水平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
5.4.2 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5.4.3 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
5.4.4 多管齐下整治乡村环境 |
5.4.5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海绵城市中暴露的公众教育问题 |
1.1.2 高校是生态教育的核心场所 |
1.1.3 雨水花园是易认知的生态教育工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绵城市公众教育 |
1.2.2 生态认知 |
1.2.3 校园环境认知 |
1.2.4 高校雨水花园 |
1.2.5 雨水花园建成环境评价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2 生态认知在雨水花园中的表达 |
2.1 雨水花园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雨水花园的概念与分类 |
2.1.2 雨水花园的组成要素 |
2.1.3 雨水花园的生态教育 |
2.2 生态认知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 |
2.2.2 生态认知的概念 |
2.2.3 生态认知的组成 |
2.2.4 生态认知的途径 |
2.3 空间认知相关理论研究 |
2.3.1 认知空间的分类 |
2.3.2 空间认知模式的分类 |
2.4 生态认知主体在雨水花园中的行为和心理 |
2.4.1 人的行为活动与生态认知 |
2.4.2 人的心理需求与生态认知 |
2.5 雨水花园中的生态认知 |
2.5.1 生态认知的过程 |
2.5.2 生态认知的作用 |
2.5.3 生态认知的层次 |
2.6 雨水花园生态认知环境的构成 |
2.6.1 雨水花园非物质环境 |
2.6.2 雨水花园物质环境 |
2.6.3 生态认知环境之间的关系 |
2.7 雨水花园生态认知空间的分类 |
2.7.1 感知空间 |
2.7.2 认知空间 |
2.7.3 符号空间 |
2.8 雨水花园生态认知框架 |
2.9 本章小结 |
3 北京高校建成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效果调研方案设计 |
3.1 调研背景 |
3.1.1 北京市降水情况与雨水利用需求 |
3.1.2 北京高校雨水收集利用可行性分析 |
3.1.3 北京高校雨水花园建设情况 |
3.2 调研方案 |
3.2.1 调研对象 |
3.2.2 调研内容 |
3.2.3 调研方法 |
3.2.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2.5 数据分析 |
3.3 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要素研究 |
3.3.1 空间特征的生态认知要素 |
3.3.2 空间对象的生态认知要素 |
3.3.3 空间符号的生态认知要素 |
3.4 北京高校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效果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北京高校建成雨水花园的生态认知效果研究 |
4.1 调研概况 |
4.2 问卷样点的校园建成雨水花园现状分析 |
4.2.1 选址分析 |
4.2.2 雨水管理目标分析 |
4.2.3 生态认知要素分析 |
4.3 问卷调研结论 |
4.3.1 问卷调研结果汇总 |
4.3.2 生态认知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 |
5.1 空间生态可视性优化策略 |
5.1.1 景观要素指引雨水路径 |
5.1.2 空间地形生态可视化 |
5.1.3 植物配植渲染生态氛围 |
5.1.4 动态水景塑造生态活力 |
5.2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优化策略 |
5.2.1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选择策略 |
5.2.2 基于生态认知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提升策略 |
5.3 生态宣教设施优化策略 |
5.3.1 完善标识解说系统 |
5.3.2 景观小品设施的宣教 |
5.4 设计策略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雨水花园为例 |
5.4.1 空间生态可视性优化策略应用 |
5.4.2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优化策略应用 |
5.4.3 生态宣教优化策略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桂宇雪.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D]. 熊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三生”美学基础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研究 ——以桐城市嬉子湖镇朱桥村休闲农业园为例[D]. 孙可莉.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基于生态理念的美丽公路景观规划设计[D]. 潘斌.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5]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研究[D]. 林彤.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与优化设计 ——以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 安筱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安徽省郎溪县新和村为例[D]. 曹家翔.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省林口县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赵航. 吉林大学, 2019(03)
- [10]基于生态认知的北京高校雨水花园设计策略研究[D]. 王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