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政策性粮食购销贷款管理链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季[1](2018)在《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新技术的普及,粮油产业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迸发出了“第二春”,但是各地区的粮油市场非常不稳定,粮油市场分布广泛、涉及面大,农发行很难发挥其决策作用,并且在繁重的工作中依靠人力工作往往会出现纰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农发行在人力物力上面的不利发展之处,为了农发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粮油市场,决定设计开发一款专门用于农发行工作的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采用SSH架构作为技术框架,SSH架构中分离视图、控制器和模型的特点,充分地保证了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的可复用性,并且确保了各层次之间具有较小的耦合度,适合项目开发团队进行设计开发。系统采用的编程设计语言为java。另外,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采用SQLServer2014版本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库支持。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实现的业务功能主要有:系统管理、粮油库存信息管理、库存信息审核、粮油库存调账查询和粮油库存报表查询。其中,系统管理主要包括柜员业务和级别管理、系统字典表维护和库存节假日维护。粮油库存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了客户基本信息采集、库存信息采集、库存信息补录和库存核查采集。库存信息审核主要包括:批量审核、单笔审核和库存信息未审核查询。粮油库存调账查询主要包括:粮油库存旬报、粮油收购渠道旬报、粮油购销月报表、粮油库存月报、库存核查台账、粮油贷款收放旬报、粮油贷款运营情况分析表等。粮油库存报表查询主要包括:增加台账、减少台账、库存台账、库存核查台账、增加台账(地区汇总)、减少台账(地区汇总)、库存台账(地区汇总)、库存核查台账(地区汇总)等。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为解决粮油市场的稳定,农发行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系统的投入运行,必将会使粮油市场的繁荣稳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海棠[2](2018)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泰民安的重大问题,然而农业发展的自身特征为脆弱及风险高,需要国家发放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需要一直持续不断地来支持才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市场稳定是其基本的职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作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县域营业机构,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大力支持内蒙古S地区粮食产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近几年来该行粮食信贷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出现了规模远低于总体水平以及在全行信贷业务中的占比逐年下降的现象,与粮食市场需求庞大并不匹配。这种情况下,深入分析该行粮食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对完善该行粮食信贷业务体系,促进其粮食信贷业务在持续化、高速化、规范化中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思想,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和定性及定量分析法相结合,对农发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包括投放情况以及支持成效两个部分。进一步分析了该行粮食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投放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挂账情况严重、办贷程序繁琐等。并具体从外部和内部探索其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约粮食信贷的增长、担保机制缺失、准入条件过硬、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到位不足等,内部原因主要是业务发展格局出现偏离、业务发展战略不明确、风险防范制度不完善、信贷制度欠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行进一步促进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农发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对应的对策来改善,比如争取外部政策机制保障、明确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粮食信贷业务改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优化办贷流程等,希望能够为农发行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黄蓓[3](2016)在《改革背景下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政策性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庞大,其如何前行对深化金融改革至关重要。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二十余年来,通过发放各类贷款等方式支持了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和安居工程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区域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同时,由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性银行目前面临的任务和经营条件亦随之变化,部分政策性业务在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愿意介入,逐步转化为商业竞争。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竞争关系也因此日益加深。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按照政策性执行贷款期限,贷款期限长达10-20年;由于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贷款期限一般在2-3年,若国家开发银行也做期限较短的项目,这样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就重叠了,产生了竞争。特别是由于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高于政策性银行,如果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同一个领域竞争的话,商业银行显然居于下风。不仅如此,如何进行改革也是多年来困扰政策性银行、甚至阻碍其发展的大问题。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启动商业化改革,但同时一直承担着大量的政策性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坚持政策性银行的定位,但在自营性业务的范围界定和规模限制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始终不能确定,业务发展受到制约。2015年4月12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此次批复将国家开发银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画上句号,意味着国家开发银行向政策性银行的回归。批复还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而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批复的方案确立了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和运营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有利于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然而,相关批复仅表明了政策性银行运营的总体方向,与政策性银行相关法律的空白尚未填补。而改革中的关键点,如机构的定位、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的划分以及资本金约束指标等也一一浮出水面。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以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进路为视角,在对国外政策性银行相关制度进行一定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体系进行构建,确立政策性银行内部运营法律制度,同时设计外部制度环境以支持政策性银行正常发挥其应有功能。本文共分为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了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现实起点——即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进程。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都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国家开发银行曾在2007年大刀阔斧地进行商业化改革,也在多年后的实践中发现,作为其重要资金来源的国开债券信用问题无法解决,这条道路似乎难以再继续;尽管改革时宣称是进行商业化,是否转型为商业银行迟迟未有定论,导致了监管机构也只能暂时将其作为一家特殊机构进行监管,但实际上并未针对国家开发银行设置特殊监管指标,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经历了从商业化转型到定位为开发性金融的过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是面临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为获得资金来源,农业发展银行重视开拓商业性信贷,使得政策性信贷业务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其政策性职能的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发展中则是存在其经营业务与另两家政策性银行存在重叠,而且与农业发展银行类似,亦缺乏低成本的运营资金来源。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或是改革探索中所呈现的特点为在经营方面从保本微利到追逐盈利,资金来源方面侧重于发行债券,拓展政策性业务的同时兼营商业性业务。从比较的视野分析,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并非根本性否定政策性金融,而是为了提高政策性金融的运营效率,同时严格遵从立法先行的原则。以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最新进展来说,否定商业化改革、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路径是正确的,开发性金融仅是从提高政策性金融银行运行效率的角度提出的,其理论所强调的市场化运作只是政策性金融运作的一种手段,并未脱离政策性金融的范畴。改革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究其根源是改革于法无据。第二章探讨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立法理念重塑。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改革与法治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了“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主席在近年来的讲话中多次强调改革与法治之间的重要关系,提出“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政策性银行改革应当以法治思维确立改革方案,以法治方式改革进程,以法治实践巩固改革成果。政策性银行立法需要以经济学理论支撑,政策性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政府干预理论基础上,同时金融约束理论、准公共产品理论也为其存在提供了深入论证。政策性银行立法同时需要保障其功能的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补充功能和主动指引市场的引导功能则是其有别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特有功能。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定位之一,是其位于政府与市场之间,具有法律授权的经济调控职能,同时需要对政府干预权力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法律控制,从而防止出现政府行为替代政策性银行的自主行为。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因此政策性银行法应当属于经济法-宏观调控法-金融调控法的范畴,其立法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还要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性银行的立法除了要具备自身逻辑的自洽性之外,还必须以政策性银行为中心,关注其作为主体与外部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上的衔接。作为政府进行金融调控手段之一,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格外紧密。政府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坚强后盾,同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领导。政策性银行则为政府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服务,成为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政府为政策性银行提供财政支持,政策性银行则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指导下自主经营,同时接受政府监督。中央银行则是对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指导和融资支持,在我国,中央银行还核准政策性银行的债券发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应当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具有成熟布局的机构网点和结算网络,可以代理政策性贷款业务。第三章作为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总论部分,先是对现行与政策性银行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关于三大政策性银行主体和行为的基本规范,主要是国务院的《决定》、《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和三大行的内部规定,还包括一些针对商业银行下发的但政策性银行需要遵照执行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政策性银行运行所依据的规定散见于国务院行政法规、部分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系统性差,而且确定性弱,我国政策性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和特殊主体,其经营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根据我国的立法研究情况以及立法的紧迫性,可以先制定统一的政策性银行法,再根据各家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制定适用于各行的行政法规,在立法时注意兼顾规定性与灵活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在政策性银行法中应当明确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公益法人,特别是从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后,其身份一直处于不明确状态,游离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应当明确尽管其具有开发性金融的特点,但其仅是在经营时采取了一些可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本质上应当仍属于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政策性原则与公共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自主经营与适度干预原则、不主动与商业银行竞争原则。政策性银行法的宗旨是维护政策性银行及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政策性银行的行为、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通过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保障政策性银行的健康发展。第四章构建我国政策性银行内部运营法律制度。政策性银行要规范化运作,首先需要明确政策性银行的权力机构设置。目前各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建立了董事会,但内部如何运作缺乏具体规定,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构架,官方网站和该行年报的相关信息并未体现该行设立董事会,从架构上看更像是行政机关。可以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即决策出资、执行出资,由董事会独立行使决策权,同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董事会的构建思路上可以参考非竞争性领域国有公司的董事会组成,由政府董事、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组成,董事会的职权和义务也需要通过法律予以明确,同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代理成本,促使董事会更好履职。政策性银行进行特色化经营,需要明确其与商业银行是互为补充,而且三家政策性银行之间也有各自的业务范围。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如何划分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其他国家亦存在激烈的争论。政策性银行兼营商业性业务存在一定必然性,如其发挥引导功能吸引商业银行进入未成熟市场后,尚未退出时的兼营;此外,由于资本补充以及考核方面配套制度不完善,政策性银行具有经营商业性业务的主观冲动。要对经营商业性业务进行一定的比例限定,明确业务范围,同时进行分账管理、分账核算。但最终路径上,政策性银行应当在成熟时机果断退出商业性业务。为保证政策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完善资本和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对政策性银行适用资本充足率的指标,建立充实资本的长效机制,由政府定期或依据申请不定期的增加财政拨付资本金,允许政策性银行按照年度盈余提取公积金,通过税收安排给予一定税后优惠。此外,加强信贷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形成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使风险损失补偿制度化。第五章论述政策性银行改革外部制度环境的跟进。应当建立适合政策性银行的金融监督机制,明确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各自履行相关监督职能。机构监督方面,政策性银行法人机构的设立、变更及终止都属于重要事项,应当由国务院批准;重要人员的资格审查和持续监督等,除董事长、政府董事、监事需要由国务院直接任免,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由董事会提名,报银监会审核或备案。业务监督方面,需要适用审慎监管原则,为防止内部经营人员任意适用分账核算方法,将亏损的商业性业务计入政策性业务中,应当对分账经营进行监督。随着我国政策性银行债券发行量的迅速增长,应当对债券发行实行比目前严格的条件。绩效评价机制也应当制定适用于政策性银行的,以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性质和宗旨为依据,考核上以社会效益为主、财务效益为辅。国家应对政策性银行予以财税支持,包括建立多元而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同时财政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资本补足。根据税收法定主义,对政策性银行施以税收优惠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应当随着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的调整而变化。政策性银行在兼营商业性业务时不应当再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除非兼营获得的盈利转增资本,用于政策性业务经营。在出资人虚位的情况下,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或受制于考核指标而冒险营利,或滥用权力为自己牟利。为此,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亦是保障政策性银行改革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此外,尽管政策性银行由于其性质应当较多地受到政府的干预与管理;但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在拥有权利的同时应当在权限范围内独立承担责任。应当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明确相关单位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杨羽宇[4](2014)在《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13亿多的人口,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治国方针。粮食生产与气候、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在极端天气反复发生、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粮食生产不可测因素增加,耕地抛荒、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等现象日益严重。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粮食储备为最大限度减少粮食市场波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调整完善的发展历程。在整个变迁过程中,粮食储备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虽然在特殊历史阶段也鼓励农户储备,但农户储备和民营粮食企业的周转储备只占整个粮食储备的很小部分。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实施的各具特色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粮食储备的内容也走过了“周转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国家专项储备”的不断完善发展之路。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改进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从管理制度视角研究我国粮食储备问题,本文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2000年到当下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上,通过对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博弈分析,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第一,未来该选择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第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路径选择?现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的“搭便车”、民营企业的逐利性以及农户储备的发展缓慢,为了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政府储备粮食数量的真实且质量完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作为公共产品的粮食其储备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而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储备必须以政府储备为核心,坚持中央政府在粮食储备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垂直管理可以更好的贯彻中央政策意图、高效落实调控任务,有效克服过去专储粮分级负责时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调不动、用不上等弊端,有效地保障政令畅通、调配及时。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的同时,辅以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是提高粮食储备效率,落实粮食储备工作,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粮食储备,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的动力,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强化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有利于实现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地方政策性粮食储备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减轻中央政府粮食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的研究在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的背景下,综合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博弈理论,紧紧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四个层次,逐层推进,展开研究。具体而言,“动因”就是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思考其形成的原因;“问题”即对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基于博弈模型对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展开分析;“改进”即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的经验,给出关于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和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建议。“选择”即回答“未来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向”问题。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这四个层次,论文共分为七章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展开了研究,主要的内容和章节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回顾并总结了粮食储备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界定。本文展开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博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在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这些理论融会于论文研究中,思考、分析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选择、改进问题。为了明确研究范围,研究概念,本章从储备和管理制度的角度对粮食、粮食储备、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本章按照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粮食储备历史发展的脉络,将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分为三个阶段,思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被选动因,并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是其所处历史阶段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必然选择的结论。第四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本章从政府储备、社会储备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为主,辅以地方分级管理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为接下来第五章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五章,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针对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问题、托市收购中的“转圈粮”问题、地方储备“搭便车”等主要问题,本章从实际案例中提炼、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立“警察与小偷”模型、合谋模型、多任务委托代理等博弈模型对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第六章,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在分析了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章试图从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建设中寻找到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结合国情,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未来发展问题。第七章,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通过之前六章的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展开。在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变迁历史梳理,对现状及其问题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经验,在得出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必须坚持中央政府储备为重,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地方储备责任,推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结论的基础上,就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研究视角的创新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每个方面的创新都与文章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过往关于粮食储备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物流建设、粮食储备规模优化、粮食储备规模测算等方面,而从管理制度这一视角对粮食储备进行探讨的比较少。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纵向梳理,尤其是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博弈分析,试图寻找到关于“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才是适合当下粮食储备需要的制度”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将博弈论运用于粮食问题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构建博弈模型尝试。比如,将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行为的博弈拓展到有限次重复博弈层次进行模型构建;对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问题展开了纯粹策略Nash均衡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分析;以Holmstrom和Milgrom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为蓝本,构建了“中储粮”政策性粮食储备和商业性粮食经营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总结、分析、寻找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本文认为粮食作为公共产品,其储备具有明显外部性,因此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而地方政府在储备上往往会选择“搭便车”,缺乏储备动力,再加上民营粮食企业的逐利性、农户储备发展的缓慢、外资粮食企业的战略威胁以及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变化的压力等因素,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在国家急需时粮食能调得动、用得上的必然选择。第二,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托市收购“转圈粮”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经验,本文提出了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剥离、加强内外监管与处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改进建议。第三,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与分工。“中央→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推进地方粮食储备建设,并对解决粮食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强化从粮食生产到饭桌的地方全程负责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在坚持粮食储备的政府中心地位的同时,鼓励企业储备,支持民营粮食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专业粮食储备企业发展。改善储备条件,鼓励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储备,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并积极推进粮食立法工作进程,构建现代化粮食物流网络。
王玮琳[5](2014)在《泉州市农发行业务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的推进使农业逐渐成弱质产业,但农业提供的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需要国家特别加以支持和保护,因此农业政策性金融逐渐兴起和成熟。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也得到快速发展,并于1994年成立了我国的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农村金融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入重要发展机遇期。本文正是论述了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泉州市分行如何根据泉州地区特色环境及泉州市获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机遇,宏观上结合中央一号文件数年来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既坚持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方向,又在商业银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扬长避短,真正做成“至诚服务,有效发展”的精品银行[2]。本文结合政策性金融理论、环境分析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STP理论,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其次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着手,介绍了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第三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泉州市分行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历史时期,第四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泉州市农发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第五章则重点研究了泉州市农发行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小企业、当地水利建设等的信贷支持以及对地方政府土地收储类业务和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并补充论述了泉州市农发行发展的其他配套建设。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
王璐[6](2013)在《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是如此。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管理为研究课题,旨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银行如何在执行好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有效防控和化解近年来新开办的商业性贷款风险。本文围绕商业性贷款风险管理这一主线,主要研究和论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阐述了内蒙古农发行的成立背景和基本信贷职能。二是站在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视角,参照国际上对信贷风险的通用分类标准,联系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实际,分析了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的一般分类、主要表现及基本特征。三是重点研究了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脆弱性问题。四是从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入手,站在农发行整体作为统一法人的角度,提出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农业宏观调控,尽可能地减少农业弱质性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负面影响,是规避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的重要途径;其次,内蒙古农发行开办的商业性贷款业务是在政策界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信贷活动,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对外部经营环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优化农发行的外部经营环境,是防范和控制商业性贷款风险的重要一环;现代银行的内控机制是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农发行整个系统包括内蒙古农发行防范和控制商业性贷款风险,也需要从完善内部控制入手,寻求治理对策。
李锋[7](2013)在《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一个地区的长治久安,是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G省粮食产业发展比较落后,该省粮食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把G省粮食产业发展成为500亿元产业,迫切需要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加大投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确保地区粮食安全和市场供给,是农业发展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G省NF银行作为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分支机构,自1996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支农为已任,认真履行好职责,大力支持G省粮食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粮食信贷成为了该行的“主体”业务。但从近年来该行粮食信贷发展情况看,信贷增长速度远低于总体水平,粮食贷款在总贷款的比例逐年下降,与旺盛的市场金融需求不相适应。本文在总结G省NF银行17年粮食信贷发展历程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行支持粮食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信贷投向单一,总量增长缓慢,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办贷流程较为复杂,风险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在进一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G省社会背景,结合中央要求和政策性银行职能,本文对农发行进一步发展粮食信贷业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对外部配套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寻找一条可行的办法。
游栋明[8](2010)在《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政府用于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历经数次改革,近年来除了继续保留粮食储备和保护价收购政策性贷款外,专门开拓商业性贷款而非政策性贷款业务,不能发挥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有的功能。国内外研究有较多成果,肯定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重要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如何进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目前农发行在综合开发性金融理论的指导下转型,忽视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开拓,偏离了政策性银行的办行宗旨,引起学术界较大的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如何更好地开拓农业政策性信贷服务,协助政府更好地促进大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社会目标。并希望通过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研究,为政府及农发行领导层对农发行转型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文章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出发,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最主要缺少的是农发行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的发挥,而对此功能的需求提出了要对农发行进行功能拓展和体制创新,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运用混合经济、分工、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提出了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并对其进行理论论证,再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证明农发行进行体制创新和功能拓展的可行性,接着用问卷调查法取得专家意见,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体制创新的对策和配套措施。按照研究思路,得出以下结论:一、根据混合经济和分工理论,农村金融市场应综合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信贷资金资源,并且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才更有效率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不全,体制有缺陷。用统计和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表明,我国初期的农发行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越了财政之位,2004年之后的农发行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业偏向了商业性信贷,错了商业银行之位,均有缺陷,不能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不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国情。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和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了体制创新的要求。三、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目标模式是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是多功能、低风险、以扶持大农业为主、自主性强、计划与市场手段适当配合、政策性风险基金作保障、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农发行应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和职责,进行体制创新并开拓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提出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是要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农发行业务的政策规定,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范围小,农业信贷的政策优惠,农发行机构网点和人员少,财政对政策亏损是否补贴,企业与农民信用意识不强6个主要因素。五、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主要有: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的战略创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理论边界、规模边界和业务边界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受到风险基金、盈利能力和风险损失率的限制;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拓展扶持、逆向选择、诱导、辅助和服务功能;农发行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应分设两个部门分别经营政策性信贷和商业性信贷业务,把责权利重心和信贷审批权下放;应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制,进行抵押担保体制创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提出非拍卖式的农地租金抵押贷款制度创新设计方案,完善征信体系。六、提出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主要有: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度的配合,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和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总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世界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金融功能观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现象严重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需求,而该功能由农发行来承担效率更高,效果更佳,因此农发行应进行多功能、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本文认为农发行的目标应定位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通过放宽信贷条件,接受特殊的抵押担保方式,设立风险准备基金等措施,尽力帮助那些获得商业贷款困难的合格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向他们提供农业政策性贷款,增加我国大农业的信贷资本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并界定了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要受到财政风险补贴基金、农业政策性银行盈利金额和风险损失率三个因素的限制。二是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领域,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三是提出并论证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宫海鹏[9](2010)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合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工作任务,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初步得到了改善,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至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要发展,资金投入不能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政府在提供有限的财政投放后,需要特殊的金融措施予以补充。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增加投入仍然是支持、保护农业的关键性措施,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施农业支持,增加农业投入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支持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财政资金的延续和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重要补充,资金投放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方向性,可以有效弥补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缺陷。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扶持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是世界各国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世界范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落实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和效益、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一般金融性和特殊政策性的双重作用,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截至2009年11月18日,中国新时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已走过了15年发展历程,15年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在一些关联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发展领域不断成长、职能在不断优化。作为新生事物,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尚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及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也要在坚持政策性这一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制度设计和职能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一规定和要求是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贯彻落实,同时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如何按照中央、国务院规定,进一步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创新,调整信贷投向,突出支持重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以指导。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与职能定位,为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现代银行转变提供了创造性的选择思路,可以指导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地发挥支农护农作用,有利于紧缺的资金资源持续、稳定的流向农业产业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内容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和制度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问题;论文第二部分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为论文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评价;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模型设计,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量化结果说明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分析判断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第六部分介绍了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总结,从中找出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进行制度设计、模式构建、职能优化时应引以为鉴;论文第七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合理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达到职能作用优化的目的,本部分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论文第八部分分别从业务供给客体上、业务供给主体、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新业务发展模式下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优化的对策与措施。此外,论文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是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最终的服务目的,也是其职能定位的根本所在。随着国家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及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坚持政策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业务发展领域,最终建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为核心;以现代银行的体制为运作机制;以政策性与经营性兼备为经营原则;以全面满足“三农”发展需要为经营目标;以“因地制宜、因企定策、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具体战略措施;以绩效考评为评价体系;以风险防控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为发展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作为测评标准;实现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使农业政策性金融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赵文先[10](2008)在《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是攻坚克难的基础产业,也是名副其实的母亲产业。然而,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因为突出的“钱、粮、地、人、权”矛盾,也成为世界上最难解决的“三农”问题,这其中农民的收入问题又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民收入特别是种粮农民收入问题又与粮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相生相克,矛盾重重,进而牵动着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和社会稳定,成为当前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运用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手段(以下简称双重支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大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和粮农增收目标(以下简称两种目标)的公共品供给力度,并促进双重支持手段的协调运作,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人试图在多学科、宽领域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总结、甄别、筛选和提炼有助于更好实现双重目标的共性规律,提出运用双重支持手段(提供公共品)解决中国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这对矛盾的制度框架,以期为农业的和谐治理和发展提供指导。本文在充分占有、消化和吸收国际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学科门类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寻找影响双重目标的主要变量出发,去发现双重支持最有效的作用领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建立多个分析模型,籍此考察各种支持方式的强度和有效性;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经历了从实践——理论——构建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过程;采取系统分析、结构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研究双重支持可能采用的单项政策和组合政策。为此,本文将实体研究框架安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研究,即本文主旨研究的基础和背景,包括研究的理论导向和两种目标的内涵及其冲突与协调;第二层次为主旨研究,全面回答实现两个目标的双重支持及其具体方式,是基础研究推导出的必然结果。第三层次为归纳总结,主要从更为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对双重支持方式的协调性进行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如下:1、完整提出国家粮食安全分为战略粮食安全与常规粮食安全的系统论述并贯穿研究全过程。基于粮食生产的自然和技术属性,将粮食生产安全称为战略粮食安全(基础安全);基于粮食的社会经济属性,将粮食流通和消费安全统称为常规粮食安全(次级安全)。这组粮食安全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回答如何认识我国粮食生产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如何正确处理安全的粮食供给潜力和安全的粮食保障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在近中期需要切实坚守的基本粮食安全禁区,并以耕地为例对战略粮食安全进行了评估,基本结论是,未来10年我国18亿亩耕地的底线是不可能守住的,粮食供给偏紧将成为常态,为此,需要主动调整常规粮食安全政策,实行可调控的供给偏紧的总量平衡策略。这些观点和研究结论对调整和校准双重支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对农民收入增长构成的均衡分析表明,农民收入由农业工资率、非农就业工资率和非农就业比例决定。农民增收在理论上存在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完全取决于非农工资增长,农民收入问题就演变成非农就业问题;二是非农就业机会为零的情形,即粮农增收完全依赖粮食种植业工资率的增长,短缺条件下增加粮食供给可使粮农增收;过剩条件下增加供给会使粮农收入绝对下降。而现实中的常态情形却是粮农兼业化,其生产函数就表现为稳定的自用粮生产和基于增收目的的商业化生产的集合体。对影响粮农收入相关因素的定量分析(因子分析模型)表明,各因素对粮农收入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农民自身的物质投入>政府对农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和市场活跃程度>政府重视程度和直接补贴水平>农民的医疗、卫生、文教支出和税负程度>农业气象状况。这些结论为研究双重支持政策的优先顺序提供了实证基础。3、揭示了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之间的尖锐冲突。一般情况下,只有战略粮食安全才与粮农收入高度相关,常规粮食安全则与农民收入没有直接的制度关联。粮食安全目标会抑制粮农增收目标的实现,在这种刚性限制下,粮农收入最大化的极限产量就是维持国内粮食紧张平衡的基本供给量,因此,实现粮农增收目标,必须在粮食安全目标及其政策以外,单独研究其收入支持措施,这就需要研究双重支持各自的独立支持领域及其协调问题。4、将两种目标导向的公共财政支持首次细分为单独瞄准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单一目标和同时兼顾两种目标的不同支持领域,并按各自功能设计不同职能的公共品,为今后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措施厘清了理论边界,有助于提高制度安排的效率,也有助于政府决策层充分了解各个政策单元的正负效应和优先顺序,优化政策组合,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例如提出改革现行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和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实施瞄准战略粮食安全目标的粮农综合直接补贴,并配套实行国家粮食目标价格保护制度;瞄准常规粮食安全目标,建立适应偏紧平衡需要的粮食安全储备制度,这项储备制度应包括国家战略储备、地方应急储备和市场缓冲储备三个层级;瞄准粮农增收目标实施粮农土地收益增厚工程,实行扩大农村内需导向的粮农收入脱钩补贴制度,加快建立以公平为核心价值的农村社会保障;兼顾双重目标需要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粮食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5、两种目标导向的农村金融制度要以国家公共财政为诱导,农业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支撑,农业、社保、医疗等政策性保险和民间性、地方性金融为补充,建立大农村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全方位增强支农、助农和扶农功能,在公共财政的配合下,区别两种目标的不同功能,分门别类进行直接支持和诱导支持,大量提供急需、有效、实用的公共性金融产品,发挥市场增进(market enhancing)和经济孵化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提供或引致提供“新的收入流”1。近期,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优先领域应为农民粮食等农产品变现、粮食安全储备体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和粮食产业化经营等;中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应为农村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农业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创业企业等。6、加强两种目标导向下双重支持方式的协调与配合,科学设定双重支持提供各类公共品的优先序,近期,应以建立为实现两个目标的输血机制为主,相应地,支持手段上以公共财政支持优先,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公共财政的诱导和配合下发挥支持职能,着力解决关键公共品供给,培育混合资本或私人资本参与提供准公共品的必要条件;中长期,应以建立造血机制为主,相应地,支持手段上应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先主导、公共财政隐性支撑,强力诱导混合资本或私人资本多元化地提供准公共品或俱乐部物品。7、支持两个目标的公共品供给需要公共政策提供有效制度保障,为此,公共政策要以公平分配社会价值、合理把握干预范围、科学选择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s)和强力推动制度变迁为主要诉求,并从纵向、横向和过程三个方面加强协调性建构。
二、关于政策性粮食购销贷款管理链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政策性粮食购销贷款管理链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2 业务流程分析 |
2.3 系统角色分析 |
2.4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4.1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
2.4.2 粮油库存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2.4.3 库存信息审核需求分析 |
2.4.4 粮油库存台账查询需求分析 |
2.4.5 粮油库存报表查询需求分析 |
2.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章 系统概要设计 |
3.1 技术架构设计 |
3.2 功能架构设计 |
3.3 包结构设计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4.1.1 系统管理详细设计 |
4.1.2 粮油库存信息管理详细设计 |
4.1.3 库存信息审核详细设计 |
4.1.4 粮油库存台账查询详细设计 |
4.1.5 粮油库存报表查询详细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2.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第5章 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1.1 系统管理实现 |
5.1.2 粮油库存信息管理实现 |
5.1.3 库存信息审核实现 |
5.1.4 粮油库存台账查询实现 |
5.1.5 粮油库存报表查询实现 |
5.2 系统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现状 |
2.1.1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
2.1.2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现状 |
2.2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
2.2.1 信贷投放力度不够 |
2.2.2 信贷结构不合理 |
2.2.3 信贷挂账情况严重 |
2.2.4 办贷程序繁琐 |
第三章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外部原因 |
3.1.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约粮食信贷的增长 |
3.1.2 担保机制缺失 |
3.1.3 准入条件过于严格 |
3.1.4 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到位不足 |
3.2 内部原因 |
3.2.1 业务发展格局出现偏离 |
3.2.2 业务发展战略不明确 |
3.2.3 风险防范制度不完善 |
3.2.4 信贷制度欠完善 |
第四章 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促进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对策 |
4.1 争取外部政策机制保障 |
4.1.1 完善担保机制 |
4.1.2 降低准入门槛 |
4.1.3 加大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 |
4.2 明确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战略 |
4.2.1 积极应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信贷的冲击 |
4.2.2 积极拓宽优质粮食信贷客户 |
4.2.3 进一步加强政策性粮食信贷的投放力度 |
4.3 积极推动粮食信贷业务改革 |
4.3.1 丰富粮食信贷投向 |
4.3.2 努力提高省级储备粮贷款比重 |
4.4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
4.5 优化办贷流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背景下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及其评析 |
第一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历程 |
一、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分离商业性和政策性业务 |
二、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从商业化到开发性 |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准政策性业务的创设 |
四、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坚持政策性定位 |
五、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分析与评价 |
一、比较视野下的分析 |
二、改革的评价 |
第二章 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法律理念重塑 |
第一节 法治:政策性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一、改革与法治: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 |
二、于法有据: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
三、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法治框架 |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内在逻辑 |
一、政策性银行立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二、政策性银行的功能 |
三、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定位之一 |
四、立足社会公共利益: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定位之二 |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外部衔接 |
一、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
二、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
三、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
第三章 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基本框架与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评价 |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适用的规范性文件梳理 |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法律体系的构建 |
一、政策性银行法律体系 |
二、政策性银行法构造模式设计 |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国家开发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范畴 |
二、政策性银行系公益法人 |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法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
一、政策性银行法的基本原则 |
二、政策性银行法的宗旨 |
第四章 我国政策性银行内部运营法律制度的设计 |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的权力机构设置 |
一、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权力机构设置的现状分析 |
二、政策性银行权力机构设置的完善 |
三、政策性银行董事会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与运营结构 |
一、关于政策性银行是否可以兼营商业性业务的问题 |
二、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的确定 |
三、政策性银行运营结构的构建 |
第三节 完善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和风险管理制度 |
一、建立政策性账户充实资本的长效机制 |
二、完善政策性业务账户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五章 我国政策性银行外部制度环境的跟进 |
第一节 监督制度 |
一、建立适合于政策性银行的金融监督机制 |
二、监督主体 |
三、机构监督 |
四、业务监督 |
第二节 财税支持 |
一、资本补足 |
二、税收优惠 |
第三节 法律责任 |
一、明确法律责任之必要性 |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责任制度的梳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文献研究回顾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粮食储备规模研究 |
1.2.3 粮食储备与宏观调控研究 |
1.2.4 区域粮食储备研究 |
1.2.5 农户粮食储备研究 |
1.2.6 中储粮研究 |
1.2.7 其他领域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依据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宏观调控理论 |
2.1.3 博弈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粮食 |
2.2.2 粮食储备 |
2.2.3 制度与体系 |
3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 |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1.1 主要内容 |
3.1.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2 统购统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2.1 主要内容 |
3.2.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3 经济转型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3.3.1 主要内容 |
3.3.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 |
4.1 政府储备 |
4.1.1 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
4.1.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
4.2 社会储备 |
4.2.1 民营粮食企业储备 |
4.2.2 农户储备 |
4.3 实施特色 |
4.3.1 依托粮改谋求发展 |
4.3.2 深化绿色储粮管理理念 |
4.3.3 推动主产区粮食储备 |
4.3.4 建设粮食应急机制 |
4.3.5 设立粮食风险基金 |
4.4 本章小结 |
5 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
5.1 中储粮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5.1.1 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 |
5.1.2 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 |
5.1.3 托市收购“转圈粮”频发 |
5.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
5.2.1 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 |
5.2.2 储备粮规模与布局欠合理 |
5.2.3 储备目标、储备主体模糊 |
5.2.4 地方国有粮企缺乏活力 |
5.2.5 储备粮轮换静态管理 |
5.2.6 仓库日常管理效率低 |
5.2.7 特种粮食储备单列 |
5.3 本章小结 |
6 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 |
6.1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经验 |
6.1.1 美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2 俄罗斯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3 澳大利亚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4 印度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5 日本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
6.1.6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启示 |
6.2 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
6.2.1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动力来源 |
6.2.2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成效 |
6.3 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
6.3.1 地方分级管理的动力来源 |
6.3.2 地方分级管理的成效 |
6.4 本章小结 |
7 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 |
7.1 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建议 |
7.1.1 混合业务的剥离问题 |
7.1.2 加强储备的内外监管 |
7.2 改进地方储备分级管理的建议 |
7.2.1 明确储备目标 |
7.2.2 分清中央与地方责权 |
7.2.3 强化地方储备责任 |
7.3 促进主体多元化和相关配套建设 |
7.3.1 围绕市场鼓励企业储备 |
7.3.2 改善条件搞活农户储备 |
7.3.3 加快粮食立法工作进程 |
7.3.4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5)泉州市农发行业务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微观环境 |
1.1.2 研究的宏观环境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 研究基本理论 |
1.3.1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2 环境分析理论 |
1.3.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 |
1.3.4 STP 理论(或称市场定位理论) |
第2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2.1.1 农业的弱质性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兴起和成熟 |
2.1.3 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意义 |
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点和职能 |
2.2.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点 |
2.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有职能 |
2.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简介 |
2.3.1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2.3.2 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述 |
第3章 泉州市农发行所处环境分析 |
3.1 PEST 宏观分析 |
3.1.1 政治法规环境分析(Politics) |
3.1.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
3.1.3 社会环境分析(Society) |
3.1.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y)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泉州农业农村环境 |
3.2.2 泉州获批金改后金融环境分析 |
第4章 泉州市农发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4.1 泉州市农发行在传统粮油信贷业务面临的新情况 |
4.1.1 泉州市农发行粮油购销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
4.1.2 泉州市农发行在粮油信贷业务面临的新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4.2 泉州市农发行发展商业性信贷的现状和困境 |
4.3 泉州市农发行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政策调整 |
4.3.1 泉州市农发行在土地储备贷款上的政策困境 |
4.3.2 泉州市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的情况 |
第5章 泉州市农发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对策 |
5.1 泉州农发行业务发展方向 |
5.2 对泉州市农发行粮油购销政策性业务拓展和创新的建议 |
5.2.1 进一步加强粮油客户的维护工作 |
5.2.2 向上级行提出改进意见,适当调整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的部分内容 |
5.2.3 适当放宽发放信用贷款条件 |
5.3 适度控制商业性信贷业务 |
5.3.1 营销优势产业的高端客户 |
5.3.2 农业小企业授信分析 |
5.4 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开发性信贷业务 |
5.4.1 支持土地及海域收储整治贷款 |
5.4.2 支持水利建设贷款 |
5.4.3 支持当地城镇化建设 |
5.5 泉州市农发行业务发展的其他配套建设 |
5.5.1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对商业贿赂的“抗性” |
5.5.2 加深定位认识,正确处理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1.1 关于对银行风险的认识和分类 |
1.3.1.2 关于银行贷款风险的管理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2.1 关于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特征 |
1.3.2.2 关于农发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内蒙古农发行信贷职能和商业性贷款业务 |
2.1 内蒙古农发行的成立背景 |
2.2 内蒙古农发行的信贷业务 |
2.2.1 内蒙古农发行的基本信贷职能 |
2.2.2 内蒙古农发行的信贷业务调整 |
2.3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 |
2.3.1 内蒙古农发行开办的商业性贷款业务的现实意义 |
2.3.1.1 有利于内蒙古农发行加强风险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3.1.2 有利于内蒙古农发行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保护农业 |
2.3.2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特点 |
2.3.2.1 与自身开办的政策性贷款比较 |
2.3.2.2 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比较 |
2.3.2.3 与开发性贷款比较 |
3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状况及特征 |
3.1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的一般分类 |
3.2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的表现 |
3.2.1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现实风险 |
3.2.2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潜在风险 |
3.2.2.1 未到期商业性贷款风险 |
3.2.2.2 商业性贷款展期风险 |
3.2.2.3 逾期商业性贷款风险 |
3.3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的特征 |
3.3.1 特有的政策风险 |
3.3.2 信用风险十分突出 |
3.3.3 操作风险日益凸现 |
3.3.4 道德风险呈现“三元”特征 |
4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的成因 |
4.1 商业性贷款投向的弱质性 |
4.2 执行政策与防控风险难以兼顾 |
4.3 商业性贷款企业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 |
4.4 经营环境的负效应的影响较大 |
4.5 银行软资产与硬负债的矛盾十分突出 |
4.6 银行经营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落后 |
5 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防控的对策措施 |
5.1 优化内蒙古农发行外部经营环境 |
5.1.1 加强农业宏观调控 |
5.1.1.1 制定合理的农村产业政策 |
5.1.1.2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
5.1.1.3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
5.1.2 抓紧解决农发行的资金来源不足问题 |
5.1.3 完善商业性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 |
5.1.4 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信用中的主导作用 |
5.1.5 优化商业性贷款的客户结构 |
5.2 完善农发行的内部控制 |
5.2.1 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
5.2.2 完善农发行经营机制 |
5.2.3 改进风险管理方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粮食信贷业务概述 |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和特点 |
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
2.2.2 农业弱质论 |
2.2.3 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理论 |
2.3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2.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及启示 |
第三章 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 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
3.1.1 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
3.1.2 G省NF银行粮油信贷业务运行现状 |
3.2 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
3.2.1 信贷投向单一 |
3.2.2 总量增长缓慢 |
3.2.3 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
3.2.4 办贷流程较为复杂 |
3.2.5 风险管理手段滞后 |
3.3 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农发行内部因素 |
3.3.2 外部因素 |
第四章 G省NF银行进一步发展粮食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G省粮食产业的金融需求 |
4.1.1 粮食生产环节的金融需求 |
4.1.2 政策性收储环节的金融需求 |
4.1.3 市场流通环节的金融需求 |
4.1.4 加工、转化环节的金融需求 |
4.2 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G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4.2.1 G省粮食产业对金融的巨大需求需要农业政策性银行加大投入 |
4.2.2 粮食安全以及粮食产业的高风险性需要政策性资金扶持 |
4.2.3 资金的马太效应需要政策性资金纠正 |
4.2.4 涉粮企业贷款难需政策性资金进行引导和补充 |
4.3 G省NF银行进一步发展粮食信贷业务的可行性 |
4.3.1 外部高度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 |
4.3.2 与其它性质金融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
4.3.3 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五章 G省NF银行进一步发展粮食信贷业务的对策 |
5.1 明确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战略 |
5.2 丰富粮食信贷投向 |
5.2.1 积极介入生产环节 |
5.2.2 大力支持粮食流通 |
5.2.3 积极支持粮食加工 |
5.2.4 积极支持农业科技 |
5.3 完善信贷资金供应模式 |
5.4 降低准入门槛 |
5.5 优化办贷流程 |
5.6 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
5.7 争取外部政策保障 |
5.7.1 加强政策性银行立法 |
5.7.2 组建全区粮食信贷平台 |
5.7.3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4.2 本论文可能创新 |
2 基础理论、概念与国外经验 |
2.1 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与混合经济理论 |
2.1.1 市场失灵理论 |
2.1.2 国家干预理论 |
2.1.3 政府失灵理论 |
2.1.4 混合经济理论 |
2.2 金融功能观和金融机构观理论 |
2.2.1 金融功能观 |
2.2.2 金融机构观 |
2.2.3 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比较 |
2.3 分工、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
2.3.1 分工理论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工 |
2.3.3 租值耗散与交易费用理论 |
2.4 制度创新与网络理论 |
2.4.1 制度创新理论 |
2.4.2 金融制度创新理论 |
2.4.3 网络理论 |
2.5 农业政策性银行及其体制的概念 |
2.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概念 |
2.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的概念 |
2.6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的经验 |
2.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完善 |
2.6.2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体制健全 |
3 政策目标、农村金融环境与农发行体制 |
3.1 "三农"政策目标 |
3.1.1 粮食安全目标 |
3.1.2 农业政策目标 |
3.1.3 农民增收目标 |
3.1.4 建设新农村目标 |
3.1.5 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3.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
3.2.1 农村金融的政策要求 |
3.2.2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 |
3.2.3 农村金融的功能 |
3.2.4 农村金融体制 |
3.3 农发行计划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
3.3.1 农发行多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4—1997) |
3.3.2 农发行单领域计划体制及功能演化(1998—2004) |
3.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及功能演化 |
3.4.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改革(2004- ) |
3.4.2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状况 |
3.4.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功能演化 |
3.4.4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经营业绩与缺陷 |
3.4.5 农发行市场化的体制分析 |
3.4.6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的错位 |
3.5 农发行体制的功能缺陷分析 |
3.5.1 计划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
3.5.2 市场化体制功能缺陷分析 |
3.5.3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缺陷分析 |
3.5.4 农发行机构的缺陷分析 |
3.6 市场化体制缺陷的典型调查 |
3.6.1 农发行市场化体制弊端多方面的调查 |
3.6.2 农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信贷业务问卷调查 |
3.6.3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弊端引致体制创新要求 |
4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与体制创新目标模式 |
4.1 外部环境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和体制的需求 |
4.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 |
4.1.2 政策目标提出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
4.1.3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提出政策性银行功能需求 |
4.1.4 农发行适宜承担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 |
4.1.5 政策性银行功能缺失提出农发行体制创新要求 |
4.1.6 农发行体制错位引发体制创新需求 |
4.1.7 政策目标与外部环境冲突引发农发行体制创新需求 |
4.2 目标模式设计: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
4.2.1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4.2.2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划分为5种模式 |
4.2.3 目标模式: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 |
4.2.4 体制创新目标的理论分析 |
4.3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任务 |
4.3.1 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失灵 |
4.3.2 保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
4.3.3 提高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 |
4.3.4 满足城乡居民小康生活水平 |
4.3.5 风险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
4.3.6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
4.4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立论依据 |
4.4.1 体制目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
4.4.2 体制目标是政府农业政策的需要 |
4.4.3 体制目标是金融改革的需要 |
4.4.4 我国更需要计划结合市场的农发行 |
4.5 农发行创新能力案例分析一以开拓农业小企业贷款为例 |
4.5.1 选择农业小企业贷款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的原因 |
4.5.2 农发行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概况 |
4.5.3 农发行创新能力体现—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介绍 |
4.5.4 农发行创新能力分析—农业小企业贷款案例分析 |
4.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5 实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实现体制创新的内部制约因素 |
5.1.1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
5.1.2 确定内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
5.2 实现体制创新的外部制约因素 |
5.2.1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准则层一级指标 |
5.2.2 确定外部制约因素的指标层二级指标 |
5.3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5.3.1 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 |
5.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计算 |
5.3.3 准则层指标的计算 |
5.3.4 二级指标层指标的计算 |
5.3.5 体制创新制约因素一、二级指标的总排序 |
5.4 实现体制创新制约因素的总结分析 |
5.4.1 实现体制创新一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5.4.2 实现体制创新主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5.4.3 实现体制创新次要二级制约因素总结分析 |
6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路径设计 |
6.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战略创新 |
6.1.1 保证"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供应和"生态安全" |
6.1.2 农发行转型为计划结合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6.1.3 农发行转变为多功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
6.1.4 从依赖国家财政补贴转变为依赖风险控制 |
6.1.5 从扶持城市发展改变为扶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6.1.6 从保本微利和盈利目标转变为综合效益最大化 |
6.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边界创新 |
6.2.1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理论边界 |
6.2.2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 |
6.2.3 农业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
6.2.4 农业商业性贷款的业务边界 |
6.3 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的拓展 |
6.3.1 扶持功能的拓展 |
6.3.2 逆向选择功能的拓展 |
6.3.3 诱导功能的拓展 |
6.3.4 辅助功能的拓展 |
6.3.5 服务功能的拓展 |
6.4 农业政策性银行组织体系创新 |
6.4.1 复合机构组织体系的完善 |
6.4.2 农发行内部应分工为两部门管理模式 |
6.4.3 农发行责权利重心下移至分支行 |
6.5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制度创新 |
6.5.1 经营制度创新 |
6.5.2 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
6.5.3 内部监督考核体制的完善 |
6.5.4 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制创新 |
6.6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 |
6.6.1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6.6.2 信贷风险防范体制的完善 |
6.6.3 抵押担保体制创新的路径设计 |
6.6.4 信贷风险防范制度的创新 |
6.6.5 完善征信系统功能 |
7 实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目标的配套措施 |
7.1 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配合 |
7.1.1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必要性 |
7.1.2 农业政策要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 |
7.1.3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配合的措施 |
7.2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
7.2.1 建立为农村信用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 |
7.2.2 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 |
7.2.3 诱导企业间组织联合担保体系 |
7.3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 |
7.3.1 加强社会的信用教育 |
7.3.2 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提升信用价值 |
7.3.3 运用信用激励机制提升信用价值 |
7.3.4 完善农村法制建设 |
7.4 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基金补偿机制 |
7.5 理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 |
7.5.1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7.5.2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政府财政部门的关系 |
7.5.3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
7.5.4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代理行社的关系 |
7.5.5 农业政策性银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政策性金融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支持理论 |
2.2.2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2.2.5 有关制度的相关理论 |
2.2.6 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2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3 改革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
3.2.1 经营管理 |
3.2.2 信贷管理 |
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 |
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总体评价 |
4.1.1 绩效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2 模型的基本理论与选取 |
4.1.3 模型指标与数据选取 |
4.1.4 结果分析 |
4.1.5 综合评价 |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绩效相关分析 |
4.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
4.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民人均收入相关性分析 |
4.2.4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 |
5.1.1 信贷主体供给与需求失衡 |
5.1.2 业务结构供给与需求失衡 |
5.2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运作不合理 |
5.2.1 资本结构及来源尚不优化 |
5.2.2 资金运用效率有待提高 |
5.2.3 不良贷款占比较大 |
5.3 信贷业务活动呈现显着不均衡性 |
5.3.1 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北强南弱” |
5.3.2 商业性信贷业务“北弱南强” |
5.4 存在的其他问题 |
5.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滞后 |
5.4.2 利益补偿机制缺失 |
5.4.3 办贷缺乏效率影响贷款时效性 |
6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
6.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萌芽阶段 |
6.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 |
6.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 |
6.1.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熟时期 |
6.2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
6.2.1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2 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3 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4 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3 典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
6.3.1 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3.2 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 |
6.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6.4.1 政府的扶助支持作用不可忽视 |
6.4.2 职能作用不断调整 |
6.4.3 扶持领域非常广泛 |
6.4.4 扶持对象内容丰富 |
6.4.5 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工作 |
6.4.6 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
6.4.7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 |
7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 |
7.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构想 |
7.1.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
7.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目标 |
7.1.3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原则 |
7.1.4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撑 |
7.1.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 |
7.1.6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
7.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 |
7.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特点 |
7.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框架 |
8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对策与措施 |
8.1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8.1.1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8.1.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8.1.3 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
8.1.4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5 建立外部补偿机制 |
8.1.6 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 |
8.2 丰富制度供给客体 |
8.3 完善业务发展内容 |
8.3.1 继续扎实做好粮食信贷主体业务 |
8.3.2 大力开展商业性中长期信贷业务 |
8.3.3 开办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的代理拨付业务 |
8.3.4 “低碳经济”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
8.3.5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 |
8.3.6 积极审慎参与期货市场 |
8.4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综合功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案例: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三农”的首要问题 |
1.1.2 解决的关键路径 |
1.2 研究综述 |
1.2.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3 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2.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研究的理论导向 |
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导向 |
2.1.1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 |
2.1.2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导向 |
2.2.1 基本理论概要 |
2.2.2 两种目标与两种支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2.3 公共财政政策理论导向 |
2.3.1 公共财政理论 |
2.3.2 公共财政政策理论 |
2.3.3 公共品、农村公共品与粮食的准公共品属性 |
2.4 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和协调配置的金融理论导向 |
2.4.1 以金融资源协调配置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对协调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的理论描述 |
3 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
3.1 对粮食安全目标的讨论 |
3.1.1 战略粮食安全与常规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 |
3.1.2 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指标 |
3.1.3 战略粮食安全能力评估:以耕地为例 |
3.1.4 常规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供给偏紧的总量平衡 |
3.2 对粮农增收目标的讨论 |
3.2.1 农民收入状况的经验分析 |
3.2.2 农民收入构成与增长的均衡分析 |
3.2.3 粮农收入增长模型 |
3.2.4 粮农增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3.2.5 制约粮农民增收的综合因素分析 |
3.3 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
3.3.1 理论必然与现实相悖: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的尖锐冲突 |
3.3.2 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协调统一 |
4 实现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支持 |
4.1 流通和消费视角:我国公共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 |
4.1.1 对我国粮食补贴机制和效果的实证分析 |
4.1.2 对接WTO《农业协定》的国内粮食补贴政策调整方向 |
4.2 生产视角:公共财政支持粮农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 |
4.2.1 粮食保护价格制度 |
4.2.2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
4.2.3 粮食生产资料补贴 |
4.3 公共财政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国际经验比较 |
4.3.1 主要国家(地区)公共财政支持的做法 |
4.3.2 启示与借鉴 |
4.4 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公共品及其供给方式 |
4.4.1 瞄准粮食安全保障单一目标的公共品供给 |
4.4.2 瞄准粮农增收单一目标的公共品供给 |
4.4.3 兼顾粮食安全目标和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品供给 |
5 实现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目标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 |
5.1 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讨论 |
5.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范畴 |
5.1.2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制度变迁过程与功能缺陷 |
5.1.3 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民增收导向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构建 |
5.2 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5.2.1 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比较 |
5.2.2 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分析透视 |
5.3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影响(传导)机制 |
5.3.1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特殊意义 |
5.3.2 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传导)机制 |
5.3.3 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 |
5.4 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支持方式 |
5.4.1 保障战略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持方式 |
5.4.2 保障常规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持方式 |
5.5 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民长期增收的支持方式 |
5.5.1 直接支持方式 |
5.5.2 诱导支持方式 |
6 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协调(代本文总结) |
6.1 两种目标导向下双重支持方式的协调与配合 |
6.2 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优先序 |
6.3 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公共政策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四、关于政策性粮食购销贷款管理链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粮油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季. 山东大学, 2018(01)
-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S支行粮食信贷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 海棠. 内蒙古大学, 2018(02)
- [3]改革背景下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 黄蓓.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7)
- [4]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杨羽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5]泉州市农发行业务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D]. 王玮琳. 华侨大学, 2014(02)
- [6]内蒙古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 王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7]G省NF银行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研究[D]. 李锋. 广西大学, 2013(03)
- [8]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制创新研究[D]. 游栋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1)
- [9]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D]. 宫海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10]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赵文先.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标签:政策性银行论文; 粮食安全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论文; 农业政策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