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副司长刘伯安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15)在《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与扩散之研究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发展引发的技术革命与信息革命,强烈地呼唤着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完善与优化,而对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与扩散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发展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虽然投入巨大,但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创新导向性存在问题。第二,规管机构内部存在矛盾,导致利益分化。第三,新媒体技术标准发展参与者关系不稳定,这其中存在国际化和本土实力的角逐,也有联盟引发的利益纷争。第四,用户需求和媒体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本文对CMMB,TD-SCDMA,HTML5等新媒体技术标准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度访谈,探寻了对新媒体技术标准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过程,并讨论了如何合理有效促进新媒体技术标准形成与扩散的策略与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和背景以及意义。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文献探讨和理论框架。通过对新媒体技术标准相关的理论梳理以及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回顾,对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第三章,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案例的选择依据,最后对访谈对象和信度效度评估也进行了描述。第四部分是第四,五章,也是本文的研究主体,分别对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期和扩散期,从行动者网络构成,以焦点行动者为中心的行动者网络关系稳定性分析,做出了研究和总结。第五部分是第六章,对前两章的发现进行了总结,认为:行动者网络没有共享好利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无法达到完全一致的共识是行动者网络发展的重要不稳定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规管系统需要更有效配置资源,协调不同机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创新资源应更多向中小企业倾斜;重视媒体运作和用户需求;市场系统需要遵守一定规律:关注尊重每一个参与者利益,不盲目扩张,联盟策略需注重长期利益。最后做了研究不足的补充和未来的展望。
刘孙渊[2](2011)在《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以民办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高等教育为辅的“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补充供给和差异供给的方式已经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江苏省是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江苏省的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中外合作办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而,本研究选取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本论文首先从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考察开始,分析不同时期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基本特征。其次,本论文依据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按时间顺序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再次,本论文试图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运行,通过考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展现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状况。研究遵循着国家——地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这样层层推进的分析逻辑。本研究通过多个角度体现了“政策考察”的特质。宏观层面的政策考察主要以文本的梳理和分析为主,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发展阶段、相关配套政策等,比较不同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差异和变化,在对差异和变化的考察中展示国家不断推动政策创新的努力。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政策考察以案例分析为主,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依据当事人的访谈进行深入分析,关注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关注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的关系,关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特色,关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当事人。对于政策过程的研究涵盖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的研究,重点在于政策执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有针对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在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审慎地提出政策建议。
张健[3](2011)在《职工教育 成果丰硕 任重道远——我社“回顾·展望职工教育发展”座谈会侧记》文中研究指明本刊讯3月1日上午,我社在山东济南举办了"回顾·展望职工教育发展"座谈会。原国家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劳动部培训司司长李亨业、中组部干教局正局级副局长刘伯安、山东省经信委职工教育办公室主任张忠军、《现代企业教育》杂志
董亚炜[4](2005)在《政府职能、国家权力与社会发展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政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分析和判断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不易把握的难点。本论文力图运用政治学的眼光,通过对行业协会的研究和考察,来折射和说明中国国家与社会间的特殊关系。 本文在归纳和梳理社会学所提供的实证资料和具体案例,以及在分析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行业协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为基本线索,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对行业协会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国家权力转移、社会组织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系统、动态的分析。通过对上述关系的分析,本文证明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利用行业协会这一经济和社会组织来实现其搞活国有企业、转变政府职能、调控社会等多重目标,行业协会则在政府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得以产生、发展和完善的互补与共生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一逻辑关系具体表现为:在政企分开和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推动型”行业协会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研究行业协会与国有控股公司间的关系来发现“政府推动型”行业协会的行为逻辑。“政府推动型”行业协会独特的行为逻辑导致了“政府推动型”行业协会成为行业垄断的一种组织形式。 行业垄断的改革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为行业协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行业协会的发展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社会支撑。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的一部分权力向行业协会组织转移。 由于中国行业协会与政府间的关系导致中国行业协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行业协会的行政化。通过典型案例来说明行业协会凭借其所拥有的社会公共权力来谋取自己的私利。行业协会的这种行政化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现存的行业协会等社团的“双重管理体制”。要克服行业协会发展中的这种困境根本上还在于实现行业协会的组织转变,即实现行业协会从行政化的准官僚组织向真正的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的、自律性的行业组织的转变。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这种转变的必然性,并通过具体案例表现了这一转变的具体过程。
王世勇[5](2004)在《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978—2003)》文中研究说明
刘大星[6](2000)在《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副司长刘伯安访谈录》文中研究表明 记者: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时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WTO”,企业深化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着何种形势?基发展形态将产生哪些变化,如何在创新中发展?刘司长:进入新千年,国有企业改革面临许多机遇,同时面临很多困难。国际上中国与美国谈判成功,即将加入“WTO”,市场日趋开放,企业竞争加剧。与此同时,世贸组织(WTO)的
本刊采访组[7](1994)在《纪念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发布七周年——部分部委、设备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专家、教授访谈录》文中提出今年7月 28日是国务院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七周年。本刊记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国设备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贯彻落实《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设备管理条例》和新财会制度;设备管理工作如何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我国维修体制改革的方向;建立设备管理工作新机制等热点问题,采访了部分部委、设备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专家、教授。现将访谈内容报道如下。
二、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副司长刘伯安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副司长刘伯安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与扩散之研究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新媒体技术标准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技术标准的传播学研究 |
1.3.2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
1.3.3 技术标准的自然科学研究 |
1.3.4 技术标准的科学哲学研究 |
1.4 研究视角与创新点 |
1.4.1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分析的优势 |
1.4.2 创新点分析 |
1.5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2 文献探讨和理论框架 |
2.1 文献探讨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技术 |
2.1.2 新媒体技术标准及其形成扩散 |
2.1.3 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与扩散的特殊性 |
2.2 理论框架 |
2.2.1 行动者网络理论概述 |
2.2.2 本文关键概念界定 |
2.2.3 新媒体技术标准发展的理论框架的推演 |
2.2.4 论框架说明 |
2.3 本文理论框架以及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基础上的改进 |
3 研究设计和方法 |
3.1 研究问题以及范围界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及其使用 |
3.2.2 访谈的问题的得出 |
3.3 案例选择 |
3.3.1 自主产权的新媒体技术标准介绍 |
3.3.2 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案例选择原因 |
3.3.3 案例分类和介绍 |
3.4 访谈对象 |
3.5 信度效度评估 |
4 形成期的研究发现 |
4.1 形成期的行动者网络构成 |
4.1.1 形成期的行动者 |
4.1.2 形成期焦点行动者的判断:规管系统和创新系统 |
4.1.3 形成期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
4.2 形成期行动:行动者网络关系稳定性分析 |
4.2.1 焦点行动者创新系统行为及其反馈:创新导向 |
4.2.2 焦点行动者规管系统行为及其反馈 |
4.3 形成期的行动者网络角度总结 |
5 扩散期的研究发现 |
5.1 扩散期行动者网络构成 |
5.1.1 扩散期的行动者变化:市场影响力提升,用户为王 |
5.1.2 扩散期焦点行动者的判断:市场系统成为主力 |
5.1.3 扩散期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
5.2 扩散期行动:行动者网络关系稳定性分析 |
5.2.1 焦点行动者行为及其反馈:盲目扩张 |
5.2.2 焦点行动者行为及其反馈: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联盟策略 |
5.3 扩散期的行动者网络角度总结 |
6 总结和建议 |
6.1 研究发现总结 |
6.1.1 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影响力分类 |
6.1.2 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策略总结 |
6.1.3 总结发现的回归理论考量 |
6.2 研究建议 |
6.2.1 形成期的建议 |
6.2.2 扩散期的建议 |
6.3 不足和展望 |
6.3.1 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6.3.2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2)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四、研究视角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演进 |
一、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探索和逐步发展 |
(一) 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探索阶段 |
(二) 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逐步发展阶段 |
二、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不断完善 |
(一)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 |
(二) 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出台 |
三、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综合分析 |
(一) 中外合作办学内涵的变化 |
(二)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原则的变化 |
(三)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 |
(四)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体系化 |
第三章 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
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
(一) 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
(二) 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
二、新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
(一) 推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 |
(二) 新世纪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
四、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特点 |
(一) 率先发展 |
(二) 博弈发展 |
(三) 边缘突破 |
第四章 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案例分析 |
一、XL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
(一) XL大学的办学理念 |
(二) XL大学的办学特色 |
二、J大学L学院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 |
(一) J大学L学院的学生管理 |
(二) J大学L学院的教学管理 |
三、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作 |
(一) 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类型 |
(二) 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内部运行规则 |
第五章 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审视与前瞻 |
一、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
二、推进江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4)政府职能、国家权力与社会发展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国家调控与社会成长:以行业协会为研究对象 |
一、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研究的理论综述与政治学视角 |
二、以行业协会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成长 |
三、问题的提出:社会成长中的国家调控 |
四、从国家调控到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权力的转移 |
五、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权力转移与行业协会发展 |
六、行业协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关系与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国家调控的组织基础与行业协会发展的起步阶段 |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行业协会发展的政府推动 |
二、行业协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1978——80年代中期) |
三、“政府推动型”行业协会的治理机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同构 |
四、国有控股公司的宏观调控功能与“政府推动型”行业协会的行为逻辑 |
五、国有控股公司的行政垄断与行业协会发展的困境 |
第三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业协会进一步发展的互动 |
一、行业协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空间: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 |
二、政府管理体制转变的历史过程与行业协会的进一步发展(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 |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支撑:行业协会对政府职能的承接 |
四、政府职能转变导致政府权力向行业协会转移 |
第四章 国家调控方式的转变与行业协会的完善 |
一、行业协会的行政性特征与社会权力滥用 |
二、行政化的社会管理方式:双重管理体制 |
三、行业协会组织转变与行业协会的完善 |
结论 国家调控与社会成长之间的共生与互补 |
一、政府社会职能的制度设计与行业协会发展 |
二、国家调控经济与社会的组织基础 |
三、社会自治的必要性及其限度 |
四、引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行政指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副司长刘伯安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媒体技术标准的形成与扩散之研究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D]. 刘倩. 武汉大学, 2015(01)
- [2]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 刘孙渊.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3]职工教育 成果丰硕 任重道远——我社“回顾·展望职工教育发展”座谈会侧记[J]. 张健. 现代企业教育, 2011(05)
- [4]政府职能、国家权力与社会发展 ——当代中国行业协会的政治学研究[D]. 董亚炜. 复旦大学, 2005(07)
- [5]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978—2003)[D]. 王世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6]企业管理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副司长刘伯安访谈录[J]. 刘大星. 现代企业教育, 2000(01)
- [7]纪念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发布七周年——部分部委、设备主管部门及企业领导、专家、教授访谈录[J]. 本刊采访组. 中国设备管理, 19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