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制药行业ERP系统的结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任泳同[1](2021)在《基于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基建”的赋能,BIM技术成为新时代信息数字化关键应用技术之一,为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技术实践与管理体系方面提供了新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自身模型体量大、信息量指数级增长等现实状况,BIM技术正处于应用落地效果不理想,难以直接有效对接施工现场并实现深层次应用的境遇。因此,BIM轻量化基础性及应用性的研究陆续展开。由于现阶段BIM轻量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构件丢失、信息失真及关联性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多层次多维度的应用需求。故论文以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下BIM轻量化发展阶段,设计了优化的BIM轻量化应用方案,提出将轻量化模型数据划分为基础性与精细性,并采取独立方法进行实现。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对实例项目及国内外行业报告的调研结果为基础,引入帕累托图,分别统计并分析目前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依然存在的常见短板以及传统BIM轻量化方案出现的弊端。同时,结合PC装配式建筑与BIM轻量化的特点,挖掘BIM轻量化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途径与内容。(2)以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对BIM模型信息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层级分类法”与“平行分类法”得出LOD400下不同施工环节、不同PC构件以及不同岗位人员与模型信息的关联性表格。同时,采用“复合编码”方式制定轻量化模型信息的编码结构设计。(3)提出分阶段实现基础性模型信息的轻量化方法。结合施工阶段的实际应用要求,对C/S及B/S架构轻量化展开性能对比分析,确定轻量化工具的应用方法与流程。(4)基于Python进行Dynamo可视化编程平台Python Script节点的二次开发,设计一套程序链来实现精细性模型信息的轻量化。(5)以优化的BIM轻量化应用方案为基础,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该方案的实例应用分析与效果评价,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够提升轻量化后模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关联性,让BIM技术实现更深入的应用,较好解决了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常见问题。因此,该方案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空间,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
田野[2](2019)在《面向钢铁企业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在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迈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两化融合”道路,各企业都在不断提升生产制造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针对龙钢公司称重管理系统存在的称重效率低、人员投入多、作弊现象严重和数据回查难的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种面向钢铁企业的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旨在以信息化手段来提升龙钢公司的称重管理水平。首先,基于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模式的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解决方案。其次,基于“三流统一”的智能称重需求分析理论,通过对系统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确定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和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设计方法,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系统的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数据库部分的功能要求,并采用PLC设备连接的方式以保证系统的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对系统功能模块界面的展示和运行后达到的经济效益的分析,验证了开发的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实现了龙钢公司称重业务从生产计划、进场、排队称重皮重、装卸物料、称重、结算到最终出厂的全过程的少人、无人化作业,达到了称重业务远程集中一体化管控和数据的自动流转与共享的目的,极大地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节省了投入成本,提升了企业称重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图56幅,表3个,参考文献69篇。
苏炳望[3](2019)在《面向机织地毯的生产监控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像MES、ERP等成熟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但是由于地毯生产行业的个性化和特殊性,这些传统的信息化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机织地毯的生产监控。机织地毯因其图案丰富、颜色种类繁多、原材料品种和制造工艺复杂多样、生产交期紧张,如果缺乏适合地毯制造行业特点的信息化监控系统,不能突破各制造环节的信息孤岛,企业管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获取订单的实时状态,容易出现各种交期和品质问题。因此,地毯生产企业急需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以订单为主线的全流程生产监控。针对于以上情况,本课题开发了面向机织地毯制造业的生产监控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地毯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有效监控管理,及时跟踪订单的生产进度,发现潜在的制造品质问题,提升了制造部门的产能。建立了适合地毯制造的标准规范的原辅料、图案、半成品编码系统,以MRP-II基本原理构建了地毯生产监控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机织地毯企业从设计、试样、制造到发货所有的生产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使得生产进度可跟踪、生产成本可控制、生产品质可追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机织地毯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的特点,采用UML建模方法建立了针对机织地毯制造业的信息模型。设计并开发了包括原物料分类编码系统、订单管理、采购和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及进度跟踪、产品质量检验和发货等模块的软件体系架构,实现了企业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2)针对机织地毯企业的生产瓶颈--印花工序,论文重点研究了印花生产计划控制算法,基于订单序列、白坯毯利用率和待排图案尺寸规格建立了排版数学模型,开发了基于改进最低水平线分组背包算法的辅助印花排版排产管理模块,实现了印花生产任务的优化安排,最大程度利用了坯毯,并显着缩减了设计排版人员的工作时间。(3)研究了基于SignalR实时Web的生产作业监控关键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实时消息推送模块,构建了满足生产作业监控的实时通讯组件;基于生产作业流程分析,利用通讯组件实现了对订单审批、生产进度、库存、设备运行、人员等生产作业状态的可视化监控。(4)基于Visual Studio.NET平台与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了面向机织地毯的生产监控系统开发,并成功应用于某大型地毯制造企业。通过应用该生产监控信息系统,企业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实现了从订单下单、审批、设计、试样、原辅料采购、库存、各工序生产、检验入库到发货全生产流程的监控,使得生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生产系统的状态并做出相应调整,显着缩短了订单的交期并提升了产品品质,同时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蒋波[4](2019)在《报废汽车拆解线的调度与管理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目前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近二十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因此即将面临大规模的废旧汽车处理问题。针对废旧汽车的拆解研究,目前多集中单台车辆的汽车拆解设备和汽车零件的拆解工艺上,对汽车拆解线的研究较少。但考虑到未来汽车的大批量报废,拆解线被视为可能的拆解方式之一,部分企业也针对汽车拆解线的研发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因此,本文以现有的汽车拆解线为研究对象,分析汽车拆解过程中由于拆解需求不同导致的车辆等待问题,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待拆解汽车排序以消除时间浪费,全盘考虑汽车拆解过程中的数据管理需求构建车间作业管理系统,并对拆解线的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改进,使其和作业管理系统的对接成为可能。首先,针对单条汽车拆解线的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将其模型等效为置换流水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用于汽车拆解线的调度,改进算法主要针对局部搜索进行了优化,通过基于路径重连的FRB方法以实现算法改进,改进算法通过典型算例和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确认了算法的效率,通过汽车拆解数据进行测试,确定了算法在汽车拆解线调度中应用的有效性。其次,对汽车拆解作业管理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作业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 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系统架构,参考较为成熟的MES管理系统和看板管理系统,构建了以调度管理、看板管理、零件入库管理为核心的系统功能模块。在C/S端,利用matlab和C#的混编技术、RFID数据传输等技术,以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在B/S端,利用php、JavaScript等实现了电子看板的动态显示功能。C/S端和B/S端通过数据库建立联系,共同完成了汽车拆解线作业管理系统的构建。最后,针对现有控制系统无法满足管理系统作业需要的问题,对拆解线的软硬件进行设计改造,利用组态王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对拆解线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并建立起PLC/组态王/数据库间的联系,使作业管理系统可以准确的将指令传达至拆解线各工位,完善了作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加强了整体的管理。
徐小亮[5](2019)在《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液压元件正经历由大批量标准件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生产模式的转变,此种模式由于产品种类多、车间调度困难等原因,易出现订单交货期延长、车间生产率低下、在制品存量居高不下等问题。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研发出适用于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的制造执行系统(MES)。首先,梳理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的生产流程,根据公司需求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MES系统的总体方案。其次,基于Web Service技术开发了MES与ERP之间的信息集成接口,实现了企业信息的上传下达;针对不同类型机床数据采集困难的问题,开发机床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掌握各类设备的加工状态;通过Socket技术与Protocol Buffer格式,实现MES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并能实时跟踪工序的完成进度。然后,基于多Agent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动态调度算法的研究,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现了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动态调度。最后,通过Visual Studio 2012开发环境和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开发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的服务器及客户端软件。系统包括了从订单导入、生产调度,到机床状态、工序信息的采集及传输的整体流程,为实现液压元件制造车间生产过程透明化、提高车间加工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保证订单交付率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曹坤[6](2016)在《基于MVC架构实现ERP物流管理子系统》文中研究表明A公司隶属于X公司,X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A公司主要从事一般钢材、钢轨、机车车辆配件等物资贸易和铁路建设业务。公司充分依托X公司品牌、信誉、资源等方面整体优势,在开拓市场钢材业务、巩固铁路业务方面取得了显着地成绩,在市场钢材业务方面,连续多年被兰格钢铁网评为北京地区销售50强。企业在2013年引入ERP系统用来进行物流管理、财务控制等管理工作的开展,整体的管控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全面控制企业内部信息。物流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工作之一,它要求针对企业货物流动情况进行实时,任意地点的监控。而传统的C/S客户端模式使得系统操作人员只能在固定的机器上进行操作,并且这种模式的系统响应速度很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由于传统的C/S模式ERP集成系统已经不再满足企业的要求,从而在ERP系统集成化之后,更将研发技术向B/S方向转变。ERP系统的B/S结构设计应当从ERP系统出发,采用MVC的架构模式,从技术层面和实际使用层面两方面出发,研究已有的C/S架构物流管理子系统,进而改进为B/S架构的ERP物流管理子系统。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新一代Web2.0的主流思想,即从客户角度出发,满足客户快速访问的需求,将数据处理工作从服务器端转移到客户端去处理,从而分担了服务器端的压力,保证了系统的访问、运行速度,这也是C/S模式下ERP系统所没有实现的功能。系统的开发遵循需求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几个阶段,根据企业需求,系统应当在货物的入库、出库、库存、预警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在分析完企业的需求之后,将系统分成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等六个模块,分析每个模块包含的功能,设计业务逻辑,根据数据量以及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确定选择使用mysql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在系统实现阶段,采用了SSH框架的技术进行实现,使用SSH使得系统业务逻辑实现分离,保证系统结构功能清晰,提高代码复用性,减少开发周期。开发中使用Struts进行业务逻辑的控制,使用hibernate保持数据库的持久性,使用spring对这两个框架进行统一管理。前端页面使用ajax技术实现异步加载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保证系统稳定。并且开发完成之后,针对系统的登陆验证功能、入库功能等进行了测试。
彭利勇[7](2010)在《基于C/S与B/S混合模式的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客户需求日益苛刻,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环境,企业要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一个能够打通企业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然而传统单一的C/S或B/S系统结构都不能适应这样复杂的需求。本文在总结传统C/S与B/S模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体系结构,介绍了此模式在典型应用对象中的优势,并以天津力神电子有限公司制造执行系统项目为实例,以Microsoft.NET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此项目从系统分析到代码实现再到系统评价的过程,从而验证此模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最终得出C/S与B/S混合模型能帮助企业构建一个更全面的信息系统,连接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流程,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使系统的应用效益最大化。
赵旭晖[8](2009)在《徐工科技公司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文中提出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资源计划(ERP)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核心理念与技术之一,它代表了未来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销售管理信息系统是ERP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思想主要是从客户需要出发来规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ERP代表了当代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技术,并能够解决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问题,因此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如何通过科学的分析设计实现功能完善的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收益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徐工科技营销分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为背景,对ERP的基本理论、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了Ajax和XML等关键技术,同时对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效率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终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利用ASP.NET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合徐工科技营销分公司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围绕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销售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依据徐工科技营销分公司现有的销售业务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需求计划管理、销售(合同)管理和销售应收帐管理等功能模块。
武燕[9](2008)在《制造执行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生产的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够为车间管理人员提供生产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的当前状态等信息。MES在企业计划管理层与车间底层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填补了企业计划管理层和底层控制之间的“鸿沟”。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生产环境下,MES成为面向车间生产管理和控制的主流技术。国外在MES的研究和应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在MES的研究和应用上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分析MES技术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以某发动机工厂的车间生产管理实践为背景,对MES中的若干方面做了研究。(1)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首先指出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MES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接着给出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机构AMR对MES的定义,描述了MES在企业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2)论文的第二章是对MES的综述,首先介绍了MES的起源和发展,指出MES内涵,接着介绍了MES的定位模型,分析了与企业其它生产管理系统的密切关系,然后介绍了MES功能模型,归纳了十一个主要的MES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产品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最后分析了MES的行业应用特点。(3)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MES的体系结构,首先我们提出软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论,然后介绍四种基本的协作计算模型,接着,我们简单介绍了基于三层C/S结构的体系结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及数据存储层。然后又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体系结构,它由用户界面层、页面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层及数据服务层组成。最后,文章对两种体系结构进行了评价,指出在大型信息系统中采用B/S与C/S的混合模式比较可行。(4)论文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MES与ERP的集成模式,首先提出MES与ERP集成的好处,接着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然后给出三种集成模式,分别是封装调用集成模式、间接集成模式和直接集成模式,在本文的系统应用实例中选择的间接集成模式,采用中间数据库实现。(5)论文的第五章是一个应用实例,根据企业项目背景和目标,分析实际需求,采用了C/S三层架构,设计出软件系统结构,分析出功能模块,并选择了合适的与ERP集成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是对本文的总结,并指出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王立梅[10](2008)在《基于ERP混合模式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家具企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多年以来,我国家具企业大多管理粗化,而且都是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在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生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长久地困扰着企业决策者,严重影响着其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而绝大多数家具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基础都相当薄弱,所以许多家具企业选择了导入ERP,拥有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基于ERP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必要的。本文对国内外家具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以及我国家具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阐明了开发基于ERP的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对我国家具企业实施ERP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了我国家具企业关于ERP的实施策略以及导入ERP的若干基本阶段。本文依据课题的需求,结合某家具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并基于ERP思想的MIS系统开发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目前流行的系统架构模式C/S和B/S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将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基本信息和系统设置模块结合起来,利用B/S模式来实现其功能,以达到信息共享;对于基于ERP原理的计划模块和生产管理模块,利用C/S模式来实现其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结合方式既实现了对家具企业车间生产管理的同步监测,又实现了进、销、存实时信息的网络化,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率,有助于家具企业进、产、销、存的内外协调。本系统的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本课题研究的基于ERP的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法对家具企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基于WEB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制药行业ERP系统的结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制药行业ERP系统的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BIM+装配式研究现状 |
1.2.2 BIM轻量化基础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BIM轻量化及PC装配式建筑相关理论研究 |
2.1 BIM轻量化 |
2.1.1 BIM轻量化基本概念 |
2.1.2 BIM轻量化关键环节对比 |
2.1.3 BIM轻量化数据传递分析 |
2.2 PC装配式建筑 |
2.3 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基本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施工阶段引入BIM轻量化的必要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
3.1 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主要问题统计及分析 |
3.1.1 施工阶段主要问题统计 |
3.1.2 施工阶段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3.2 PC装配式建筑引入BIM轻量化的必要性分析 |
3.3 BIM轻量化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途径及内容研究 |
3.4 BIM轻量化传统应用方案及存在问题研究 |
3.4.1 BIM轻量化传统应用方案研究 |
3.4.2 BIM轻量化应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BIM轻量化应用方案设计 |
4.1 BIM轻量化方案策划 |
4.1.1 BIM轻量化方案应用目标分析 |
4.1.2 BIM轻量化重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 |
4.2 BIM模型数据在PC装配式施工阶段的应用需求关系研究 |
4.2.1 BIM模型信息分类基本方法的选取 |
4.2.2 施工阶段BIM模型信息应用需求研究 |
4.2.3 PC构件BIM模型信息的指标研究 |
4.2.4 现场人员与BIM模型信息的关联性研究 |
4.3 轻量化信息的编码设计 |
4.4 基础性轻量化模型信息的实现 |
4.4.1 以C/S为基础的轻量化工具比选 |
4.4.2 以B/S为基础的轻量化工具比选 |
4.5 精细性轻量化模型信息的实现 |
4.5.1 Dynamo平台与Python语言 |
4.5.2 基于Python Script节点二次开发 |
4.5.3 基于Dynamo的信息提取程序链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BIM模型建立 |
5.2.1 预制构件库建立 |
5.2.2 整体模型建立及深化 |
5.3 BIM轻量化方案的工程应用 |
5.3.1 轻量化信息的编码 |
5.3.2 轻量化信息的提取 |
5.3.3 以C/S为基础的轻量化应用 |
5.3.4 以B/S为基础的轻量化应用 |
5.4 实施效果评价 |
5.4.1 方案应用优势 |
5.4.2 方案应用局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面向钢铁企业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1.2.2 国外钢铁企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钢铁企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4 称重系统发展现状 |
1.3 龙钢公司称重系统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2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基础理论与技术 |
2.1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简介 |
2.2 .NET开发技术 |
2.3 J2EE开发技术 |
2.4 XML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三流统一的智能称重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理论基础 |
3.2 系统目标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
3.3.2 系统功能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原则及思路 |
4.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2.1 系统硬件设备连接设计 |
4.2.2 门禁系统设计 |
4.2.3 汽车衡现场布局设计 |
4.2.4 业务制证管理 |
4.2.5 远程称重监控功能设计 |
4.2.6 网络链路设计 |
4.2.7 装卸货点 |
4.3 软件系统设计 |
4.3.1 业务流程与功能设计 |
4.3.2 防作弊设计 |
4.3.3 与其他系统接口 |
4.3.4 系统异常处理及应急预案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逻辑模型数据库设计 |
4.4.2 物理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1.1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
5.1.2 中间件 |
5.1.3 开发工具 |
5.1.4 主机系统配置方案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基础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5.2.2 称重管理功能实现 |
5.2.3 统计分析功能实现 |
5.2.4 系统维护管理功能实现 |
5.3 系统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3)面向机织地毯的生产监控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机织地毯生产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其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产监控系统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 |
2.1 机织地毯制造业生产概况 |
2.2 机织地毯生产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生产业务流程分析 |
2.2.2 生产物质流分析 |
2.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 面向机织地毯制造业MRPII信息模型的建立 |
2.3.1 系统MRPII信息模型设计 |
2.3.2 物料编码系统设计 |
2.4 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的建模 |
2.4.1 生产过程中信息分类 |
2.4.2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
2.4.3 生产监控系统信息模型的建立 |
2.5 生产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
2.5.1 订单管理模块 |
2.5.2 生产跟踪模块 |
2.5.3 质量管理模块 |
2.5.4 计划管理模块 |
2.5.5 采购管理模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织地毯印花生产计划控制与算法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矩形图案排版常见排放规则分析 |
3.2.1 常见优化排版排放规则概述 |
3.2.2 常见优化排版排放规则的缺陷 |
3.3 基于最低水平线的分组背包算法 |
3.3.1 影响排版效果的几种策略 |
3.3.2 矩形图案分组优化模型 |
3.3.3 排版算法的具体步骤 |
3.4 案例测试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实时Web的生产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机织地毯生产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生产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2 生产监控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4.1.3 生产监控系统物理结构设计 |
4.2 生产监控系统的通讯设计 |
4.3 实时Web推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实时Web推送技术分析 |
4.3.2 基于SignalR的实时推送技术的设计 |
4.3.3 实时Web推送技术的实现 |
4.4 实时Web案例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织地毯生产监控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实例 |
5.1 数据库的实现 |
5.1.1 数据库模型图 |
5.1.2 数据表 |
5.2 系统运行实例 |
5.3 应用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报废汽车拆解线的调度与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1.2.2 车间生产管理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拆解生产线车间调度研究 |
2.1 汽车拆解线工作流程 |
2.2 置换流水拆解线调度问题研究 |
2.2.1 置换流水线特点 |
2.2.2 PFSP问题研究现状 |
2.3 PFSP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问题描述 |
2.3.2 数学模型 |
2.4 遗传算法求解PFSP问题 |
2.4.1 遗传算法编码及构建初始解 |
2.4.2 种群初始化 |
2.4.3 遗传算子选择及处理 |
2.5 基于路径连接的局部搜索方法 |
2.5.1 路径连接应用现状 |
2.5.2 路径连接原理 |
2.5.3 启发式方法和FRB方法介绍 |
2.5.4 PR—FRB局部搜索方法 |
2.5.5 基于NEH和路径重连的遗传算法流程 |
2.6 调度算法测试及分析 |
2.6.1 测试环境及参数设置 |
2.6.2 算例测试结果及分析 |
2.6.3 拆解线数据测试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拆解线作业管理系统研究 |
3.1 汽车拆解线作业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
3.2 汽车拆解线作业管理系统框架及功能结构设计 |
3.2.1 作业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
3.2.2 作业管理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2.3 系统运行环境 |
3.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 |
3.3.1 基于拉动式生产思想的电子看板 |
3.3.2 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 |
3.4 基于C/S结构的作业管理系统 |
3.4.1 开发环境及混编技术 |
3.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4 系统功能的实现 |
3.5 基于B/S结构的看板系统 |
3.5.1 B/S结构的开发语言 |
3.5.2 B/S结构的通讯过程 |
3.5.3 看板系统的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拆解线作业控制系统设计 |
4.1 小型拆解线工作方式 |
4.2 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4.2.1 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4.2.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4.4 系统通讯实现 |
4.4.1 PLC通讯配置 |
4.4.2 组态王与数据库通讯实现 |
4.4.3 无线通讯配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着、论文 |
致谢 |
(5)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离散型制造车间MES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
1.2.2 离散型制造车间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
1.2.3 离散型制造车间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
1.2.4 多Agent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2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总体设计 |
2.1 车间现存问题分析 |
2.1.1 车间生产流程分析 |
2.1.2 车间现存主要问题 |
2.2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需求分析 |
2.2.1 系统功能需求 |
2.2.2 系统性能需求 |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1 MES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3.2 MES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3.3 MES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2.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技术研究 |
3.1 MES与ERP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
3.1.1 MES与ERP集成需求分析 |
3.1.2 MES与ERP集成接口设计 |
3.1.3 MES与ERP集成验证 |
3.2 MES与控制层数据传输流程与格式设计 |
3.2.1 MES与控制层数据传输需求分析 |
3.2.2 MES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传输技术选型 |
3.2.3 MES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传输格式设计 |
3.2.4 MES服务器与客户端整体数据传输流程 |
3.3 基于多Agent的车间调度研究 |
3.3.1 Agent与多Agent技术介绍 |
3.3.2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多Agent结构设计 |
3.3.3 多Agent之间的通信手段 |
3.4 本章小结 |
4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机床数据采集系统开发 |
4.1 机床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4.2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2.1 以太网接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 |
4.2.2 串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 |
4.3 基于STM32的嵌入式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3.1 采集方法研究 |
4.3.2 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4.3.3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Agent与NSGA-Ⅱ的动态调度算法研究 |
5.1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调度问题 |
5.1.1 多目标柔性作业调度问题描述 |
5.1.2 多目标柔性作业调度目标函数 |
5.2 多Agent动态调度系统设计 |
5.2.1 基于合同网协议的MAS调度协商流程设计 |
5.2.2 MAS的动态调度策略 |
5.3 基于NSGA-Ⅱ的调度算法设计 |
5.3.1 染色体编码与解码 |
5.3.2 交叉与变异操作 |
5.3.3 选择操作 |
5.3.4 NSGA-Ⅱ算法的优化 |
5.3.5 改进的NSGA-Ⅱ算法流程 |
5.4 实验验证 |
5.4.1 静态调度实验 |
5.4.2 插单实验 |
5.4.3 机床故障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
6.1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
6.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其实现 |
6.2.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6.2.2 多Agent功能实现 |
6.3 系统界面及实例运行 |
6.3.1 系统登录模块 |
6.3.2 订单导入模块 |
6.3.3 数据采集模块 |
6.3.4 生产调度模块 |
6.3.5 设备管理模块 |
6.3.6 进度查询模块 |
6.3.7 机床客户端软件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MVC架构实现ERP物流管理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ERP系统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 |
1.4 ERP的发展方向 |
1.5 目前ERP系统架构模式及其物流管理子系统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7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ERP物流管理子系统使用的理论和技术 |
2.1 软件开发介绍 |
2.1.1 标准软件开发的方法 |
2.1.2 系统开发的流程 |
2.2 物流管理子系统与ERP概述 |
2.3 物流管理模块在ERP系统中的地位 |
2.4 ERP中的物流模块功能分析 |
2.5 模块设计 |
2.6 ERP物流管理子系统的技术分析 |
2.6.1 MVC框架介绍 |
2.6.2 MVC模式各层的技术选择 |
2.7 数据库技术选择 |
2.7.1 数据库理论知识 |
2.7.2 数据库结构 |
2.7.3 数据库的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VC架构的ERP物流管理子系统的系统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1.1 系统需求概述 |
3.1.2 系统建设目标 |
3.2 系统设计分析 |
3.2.1 企业业务流程及模块划分 |
3.2.2 物流管理子系统用例图 |
3.2.3 物流管理子系统顺序图 |
3.3 系统数据库分析 |
3.3.1 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
3.3.2 数据可靠性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VC架构的ERP物流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各个子模块的设计 |
4.3 物流管理子系统功能流程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概述 |
4.4.2 数据库核心设计 |
4.4.3 创建数据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VC架构的ERP物流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1.1 系统环境 |
5.1.2 部署平台 |
5.1.3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3 系统部分功能编码实现 |
5.3.1 显示层代码 |
5.3.2 业务处理层代码 |
5.3.3 数据持久化层代码 |
5.3.4 部分工具类代码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VC架构的ERP物流管理子系统的运行效果 |
6.1 物流管理子系统的实际功能测试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C/S与B/S混合模式的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信息系统发展现状评述 |
1.2.1 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
1.2.2 国内外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及现状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系统架构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
2.1 传统C/S结构概述 |
2.2 B/S结构概述 |
2.3 C/S与B/S混合模型特点 |
第三章 C/S与B/S混合模式设计 |
3.1 C/S与B/S混合模式需求分析 |
3.2 可选单一模式对比分析 |
3.2.1 C/S模型在此应用对象优缺点 |
3.2.2 B/S模型在此应用对象优缺点 |
3.3 C/S与B/S混合模型的提出 |
3.3.1 C/S与B/S混合模式提出的原因 |
3.3.2 C/S与B/S混合模式应用的优势 |
3.3.3 C/S与B/S混合模式中各子模块选型依据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本实例单位系统需求分析 |
4.1.1 项目背景及需求调研 |
4.1.2 力神电子MES功能需求分析 |
4.1.3 LSMES基于C/S与B/S混合模式的选择 |
4.2 基于C/S与B/S混合模式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4.2.1. NET平台 |
4.2.2 Web Service |
4.3 后台数据库选择及数据库设计 |
4.3.1 后台数据库选择 |
4.3.2 数据表设计 |
4.3.3 存储过程设计 |
4.4 硬件设计 |
4.5 主要子系统设计及程序实现 |
4.5.1 主要子系统模块详细设计 |
4.5.2 主要子系统模块实现 |
4.6 模型运行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的结论及意义 |
5.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徐工科技公司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ERP 的发展与研究状况 |
2.1.E RP 的产生 |
2.2.E RP 的发展过程 |
2.3.E RP 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2.3.1.E RP 的特点 |
2.3.2.E RP 的发展趋势 |
2.4.E RP 模式下的销售管理 |
2.5.E RP 的应用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企业概况与存在问题 |
3.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3 系统流程分析 |
3.1.4 需求分析小结与系统建设目标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3.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2.3 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
3.2.4 系统信息模型设计 |
3.2.5 系统安全性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关键技术研究 |
4.1. AJAX |
4.1.1.A jax 相关技术 |
4.1.2.A jax 与传统Web 技术的区别 |
4.1.3.A jax 技术的优缺点 |
4.1.4.A SP.NET Ajax 框架 |
4.1.5.A SP.NET Ajax 框架应用 |
4.2.X ML 技术 |
4.2.1.X ML 的基本内容 |
4.2.2.X ML 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
4.2.3.A SP.NET 中的XML |
4.3 系统性能效率设计 |
4.3.1 系统性能优化原则 |
4.3.2 缓存解决方案设计 |
4.3.3 数据查询效率优化 |
4.4 系统安全性方案设计 |
4.4.1 系统安全方案设计 |
4.4.2 W eb 服务的安全性设计 |
4.4.3 A SP.NET 程序的安全性 |
4.4.4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平台 |
5.1.1 .NET 平台 |
5.1.2.A SP.NET 技术 |
5.1.3 开发平台的选择 |
5.2 系统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 |
5.3 系统运行环境 |
5.4 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5.4.1 系统功能与基础数据模块实现 |
5.4.2 需求计划功能模块实现 |
5.4.3 储运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4.4 寄售车功能模块实现 |
5.4.5 销售(合同)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4.6 应收帐功能模块实现 |
5.4.7 经销商管理功能模块实现 |
5.4.8 市场分析功能模块实现 |
5.5 系统实施情况与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制造执行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制造执行系统综述 |
2.1 MES 内涵 |
2.2 MES 定位模型 |
2.3 MES 功能模型 |
2.4 MES 的行业应用特点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制造执行系统体系结构 |
3.1 软件体系结构 |
3.2 软件体系结构的几种计算模型 |
3.2.1 基于大型机/小型机的集中式计算模型 |
3.2.2 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分散式计算模型 |
3.2.3 网络/文件服务器计算模型 |
3.2.4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型 |
3.3 MES 体系结构 |
3.3.1 基于C/S 的MES 体系结构 |
3.3.2 基于B/S(Browser/Server)的MES 体系结构 |
3.3.3 C/S 结构与B/S 结构的比较 |
3.3.4 C/S 结构与B/S 结构混合的异构体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ES 与ERP 的集成模式 |
4.1 MES 与ERP 集成的好处 |
4.2 MES 与ERP 的信息传递 |
4.3 ERP 与MES 的集成模式与方法 |
4.3.1 封装调用集成模式 |
4.3.2 间接集成模式 |
4.3.3 直接集成模式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某发动机企业MES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项目背景 |
5.2 系统目标 |
5.3 系统总体设计 |
5.3.1 系统设计原则 |
5.3.2 系统架构设计 |
5.3.3 MES 与ERP 集成方案设计 |
5.4 功能模块设计 |
5.5 系统实现和部署 |
5.5.1 软件结构 |
5.5.2 MES 与ERP 集成接口 |
5.5.3 生产计划管理、维护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基于ERP混合模式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家具企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1.2.1 我国家具企业发展特点 |
1.2.2 我国家具企业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家具企业信息化现状 |
1.3.1 国外家具企业信息化现状 |
1.3.2 国内家具企业信息化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体系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2 ERP的思想及在家具企业中的应用 |
2.1 家具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与 ERP |
2.2 ERP的发展历程 |
2.3 ERP概念及内涵 |
2.3.1 ERP系统的定义 |
2.3.2 ERP系统的内涵 |
2.4 ERP的功能及管理思想 |
2.4.1 ERP系统的功能 |
2.4.2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
2.5 我国家具企业的管理现状 |
2.6 我国家具企业ERP系统的导入与实施 |
2.6.1 我国家具企业实施ERP的现状 |
2.6.2 我国家具企业实施ERP的问题 |
2.6.3 我国家具企业导入ERP系统的原因 |
2.6.4 我国家具企业导入ERP系统的策略 |
2.6.5 家具企业导入ERP系统若干阶段 |
2.7 家具企业ERP软件中的技术实现 |
2.7.1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
2.7.2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集成 |
2.7.3 家具企业ERP软件的可扩展性 |
2.8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
2.9 本章小结 |
3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
3.1.1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目标 |
3.1.2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想 |
3.1.3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 |
3.2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3.2.1 C/S模式体系架构 |
3.2.2 B/S模式体系架构 |
3.2.3 C/S与B/S模式软件和模式软件的技术比较 |
3.2.4 C/S与B/S混合模式体系结构 |
3.2.5 C/S与B/S混合模式体系结构的优点 |
3.2.6 家具企业混合模式体系结构的实现 |
3.3 系统实施的关键技术及编程工具 |
3.3.1 系统开发工具Delphi 7.0 |
3.3.2 ASP技术 |
3.3.3 接口技术 |
3.4 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功能分析 |
3.4.1 基于ERP原理的计划管理子系统 |
3.4.2 基于ERP原理的生产管理子系统 |
3.4.3 进货管理子系统 |
3.4.4 销售管理子系统 |
3.4.5 库存管理子系统 |
3.4.6 财务管理子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 |
4.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1 用户需求分析 |
4.1.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1.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1.4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2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4.2.1 家具企业中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
4.2.2 家具企业中数据库可靠性设计 |
4.3 C/S与B/S模式分别支持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
4.3.1 Delphi支持的数据库访问关键技术 |
4.3.2 ASP支持的数据库访问的关键技术 |
4.4 系统C/S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1 系统登录设计 |
4.4.2 计划管理模块 |
4.4.3 生产管理模块 |
4.5 系统B/S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1 用户登录设计 |
4.5.2 系统首页设计 |
4.5.3 进货管理模块 |
4.5.4 销售管理模块 |
4.5.5 库存管理模块 |
4.5.6 财务管理模块 |
4.5.7 基础信息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基于WEB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制药行业ERP系统的结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D]. 任泳同.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面向钢铁企业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田野.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3]面向机织地毯的生产监控系统的研发[D]. 苏炳望. 东华大学, 2019(03)
- [4]报废汽车拆解线的调度与管理系统研究[D]. 蒋波. 苏州大学, 2019(04)
- [5]液压元件制造车间ME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徐小亮.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基于MVC架构实现ERP物流管理子系统[D]. 曹坤.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7]基于C/S与B/S混合模式的信息系统研究[D]. 彭利勇.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0)
- [8]徐工科技公司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 赵旭晖.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 [9]制造执行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武燕.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10]基于ERP混合模式家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立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