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体声》杂志1999年最佳音响器材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周婧[1](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张芳瑜[2](2015)在《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文中研究说明在“重构中国电影史”的学术倡导中,区域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历史的绵延在东北电影那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是重构当代电影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1979年至2010年的东北电影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结合历史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建构科学、系统的区域电影史学研究范式。在理性思辨、文本细读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分析东北电影历史演变的动因是什么,进而探究这些动因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东北电影现实命运的改变。全文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以“横纵交错”与“‘三论’统一”为研究思路,对东北电影历史现象及流变原因展开深入探究,共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背景、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通过逻辑学定义方法界定本文视域中的“东北电影”概念,进而在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找出东北电影的本质属性,最后在文化学范畴中阐释“东北电影”的丰富内涵。第三章在“横纵交错”的历史空间下“打通”电影史学新观念,横向上分析东北电影与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内在关系,将东北电影置身于中国电影大的发展背景下,结合其主营阵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时代际遇对东北电影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深入剖析两者之间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纵向上以历史流变为线索,通过马克思历史分期法将东北电影发展历程分为“探索期”、“震荡期”与“建构期”,并从技术、题材、美学等角度对每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予以阐释,力求在横纵交错的时空维度下全方位呈现东北电影历史原貌。第四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本体论研究方法,打破传统电影史研究的单向度方式,将电影现象作为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经济、政治等诸多生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的、发展的产物,理性思辨各生成要素间的内在关联、相互影响。这一部分内容将结合上文历史分期的现象阐释,对其发展变化的内外因生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外因包括电影体制与电影政策的影响与制约,内因则从马克思人学思想出发,探讨作为“群体的人”与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人”创作的东北电影中如何凸显“人”的意义和力量。第五章以马克思历史审美论为指导,将东北电影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按照朱辉军在《电影形态学》一书中对于电影审美形态的阐释,将东北电影审美形态视作历史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基础,从镜头语言、叙事结构、造型风格三个层面进行动态研究,解释东北电影审美活动的规律,以及主体如何以审美的方式对待历史。第六章结论部分承接全文研究脉络,以“认识的方式”总结1979年-2010年期间东北电影历史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从而实现历史本体论、历史审美论与历史认识论的内在统一。最后揭示东北电影的当代意义,思考如何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回应东北电影新的时代命题。
龙锦[3](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师悦[4](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为主要研究的时间段,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为核心,结合此间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消费模式、审美风格、行业发展的变化等因素,对广告设计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希望能藉此探寻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方向。第一章论述了社会变革影响广告设计的变化与兴衰。为了探寻改革开放以来广告设计高速发展的“前因”,本文开头回顾了20世纪初期“五四运动”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广告设计发展基本状况。在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社会变革也反映在广告设计中,广告设计经受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全面恢复的发展历程,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传播载体也随之产生变化。第二章研究了传统媒介发展推动广告设计的进步与提升。改革开放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四大传统媒介广告得以繁荣发展。广告作品中艺术形式的地位得到提升,高于对商品功能及特点的表述,广告设计也更加注重创意、表现、形态等方面的审美需求。除四大传统媒介广告之外,户外广告、直邮广告、POP广告、电影广告的设计也充分发挥了其媒介特色。第三章是关于新媒介兴起促进广告设计的变革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媒介广告快速崛起,与传统媒介广告相比,在传播机制以及设计理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种类繁多的新媒介广告也让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情境体验是新媒体广告独有的优势与特色,也是新媒介广告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传统媒介广告由于近年来受到新媒介广告的强烈冲击也积极求变,发挥自身具备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介技术相结合,推出了新型电视媒介、电子报刊杂志等全新广告媒介。虽然这些媒介上的广告设计与其他新媒介广告相比,并没有太多特色,但是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共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广告设计的提升创造了条件。第四章综述观念更新带来广告设计的繁荣与多元,剖析了广告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产生的一系列广告现象。改革开放带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也引发了社会文化、消费结构、审美风格的变迁。从整体上看,广告设计朝着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广告设计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处于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广告设计也在不断调整、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设计活动的梳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广告设计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商品经济的繁荣让广告活动日益频繁,并实现广告设计水平的提升;同样广告设计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强其购买力,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设计发展状况,广告设计创意诉求点从最初站在企业推销角度的直陈式到如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出社会文化、居民消费模式以及审美风格的变更;广告设计从文字到图像,再到立体形态以及动态化、超链接等表现形式,是广告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再到多维空间的拓展;传统媒介在改革开放后的广告设计发展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新媒介的强势兴起对其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两者的共生与融合是广告设计与传播发展的未来趋势。
李凯[5](2012)在《音乐制作中的虚拟声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制作的流程包括前期作曲、编曲、录音过程,也包括后期的混音、母带制作等过程。在音乐创作最初阶段要重视虚拟声场设计、音色的选择、以及编曲所选用的乐器与最终作品所需的虚拟声场是否吻合。在后面的录音、混音与母带制作过程,则需要注重虚拟声场的精细调整。专业音乐工作者与音乐爱好者在评价某部电子音乐作品时往往会提及作品的声场,并经常以作品声场是否宽广等作为作品好坏的评判依据。目前国内对音乐制作虚拟声场设计的学术研讨尚未形成规模,从音乐声学角度对虚拟声场的研究文献也比较稀少。为此,本文以虚拟声场的设计与调整为题,同时针对音乐制作的前期与后期,尤其是后期,从音乐声学的角度出发,对音乐制作中的声场进行阐述与探究,并从音响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究音乐制作中的虚拟声场设计与调整方法。本文将虚拟声场细分为层次感、频段听感、空间感与距离感,详细分析了影响这些听感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即在音乐制作的前期与后期这一系列过呈中如何使用各种设备与软件对虚拟声场进行调整。本文着重介绍均衡、压缩、混响、延时、失真等效果器的调整方法,详细描述各参数调整与听觉心理之间的联系,并阐述如何使用这些效果器的参数进行虚拟声场的设计与调整,使之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
编辑部[6](2011)在《引领影音消费潮流,推动视听产业革命 2011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CIT)综合介绍》文中研究表明"引领影音消费潮流,推动视听产业革命!",2011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China Audio & Video IntegrationTechnology Expo,简称CIT),于2011年7月8-1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CIT大展是一场全面展现高端影音娱乐集成科技的综合性盛会,致力于推进中国影音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影音
刘媛,干思齐,飞鱼,董芳,王志同[7](2010)在《上海电影传奇》文中指出上海电影就是中国电影的童年,1895年,电影诞生了,仅仅在第二年,电影这种舶来品就来到了上海,当时时的上海人以中国盛唐时期的开放与欣赏的姿态对待着这位远方的来客。那个时候,上海电影的高度就代表了中中国电影的高度。
詹海峰[8](2007)在《不得不听的几张SACD唱片》文中提出可以说,SACD在今天取得的胜利局面,除了格式更先进外,与其强力推出丰富软件密不可分。市场接不接受完全要看厂家的推导作用,当年CD的普及,与索尼的全力推广是分不开的,而其中的主导正是软件。SACD面世时要打开局面也相当艰难。当时DVD-Audio联盟人多势众,其标准和产品都先于SACD推出,时势很不利于SACD,
陈燕[9](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指出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王思琦[10](2005)在《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二、《立体声》杂志1999年最佳音响器材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体声》杂志1999年最佳音响器材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电影史的研究 |
(二)关于东北电影的研究 |
(三)关于电影历史研究方法的研究 |
(四)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东北电影”概念及内涵 |
一、“东北电影”的概念考辩 |
(一)逻辑学范畴下的概念解构 |
(二)系统论指导下的本质判断 |
二、“东北电影”的内涵解读 |
(一)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移民文化精神 |
(二)粗犷强悍、顽强不息的“铁人”文化精神 |
(三)自由诙谐、乐观纯朴的喜剧文化精神 |
(四)狭隘保守、懒散懈怠的村社文化精神 |
三、小结 |
第三章 东北电影发展的“纵横”分析 |
一、横向维度下东北电影的孕育母体 |
(一)东北电影的发轫之地——东北电影公司 |
(二)东北电影的主营阵地——长春电影制片厂 |
二、纵向维度下东北电影的历史进程 |
(一)探索期 1979-1988 |
(二)震荡期 1989-2005 |
(三)建构期 2006-2010 |
三、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本体论视阈下的东北电影内外因生成机制研究 |
一、东北电影历史动因分类 |
(一)外因:东北电影的外部生成机制 |
(二)内因:东北电影的内部生成机制 |
二、东北电影外部生成机制研究 |
(一)探索:全盘计划下的硕果 |
(二)震荡:市场渐进中的博弈 |
(三)建构:市场发力后的变革 |
三、东北电影内部生成机制研究 |
(一)东北电影创作群体分化 |
(二)东北电影创作个体更迭 |
四、小结 |
第五章 历史审美论范畴下东北电影审美形态的蜕变 |
一、东北电影的镜头语言探索 |
(一)画面层的组织建构 |
(二)声音层的立意求索 |
二、东北电影的叙事结构转变 |
(一)线性事理结构的变奏 |
(二)非线性心理结构的显现 |
三、东北电影的造型风格逆转 |
(一)现实乡村与诗意乡村的转换 |
(二)激昂城市与荒诞城市的交接 |
四、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东北电影的历史认知与当代意义 |
一、历史认知 |
二、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3)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六、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变革影响广告设计的变化与兴衰 |
第一节“五四运动”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告设计的概况 |
一、“五四运动”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社会环境 |
二、广告媒介与载体发展扩充 |
三、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
第二节“文革”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设计的转变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社会环境 |
二、广告发展一波三折 |
三、朴实直白的广告设计 |
四、颇具特色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文革”期间广告设计的阻滞 |
一、“文革”期间的社会环境 |
二、商业广告极为稀少 |
三、时代特征鲜明的宣传画创作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广告设计的恢复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环境 |
二、各大媒介活动相继恢复 |
三、广告设计日益丰富 |
第五节 20世纪初期与改革开放以来广告兴盛的差别比较 |
一、经济基础的差异 |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 |
三、文化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媒介发展推动广告设计的进步与提升 |
第一节 电视广告迅速崛起 |
一、电视广告发展概况 |
二、电视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电视广告设计 |
第二节 广播广告渐入佳境 |
一、广播广告的发展历程 |
二、广播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广播广告设计 |
第三节 报纸广告持续发展 |
一、报纸广告发展革新 |
二、报纸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报纸广告设计 |
第四节 杂志广告发挥优势 |
一、杂志广告曲线发展 |
二、杂志广告传播特点 |
三、改革开放后的杂志广告设计 |
第五节 其他传统媒介广告设计 |
一、不断更新的户外广告设计 |
二、针对性较强的直邮广告设计 |
三、形态各异的POP广告设计设计 |
四、趋于流行的电影与微电影广告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兴起促进广告设计的变革与创新 |
第一节 新媒介广告与传统媒介广告设计比较 |
一、传播机制的差异 |
二、设计理念的区别 |
三、新媒介广告的传播特色 |
第二节 网络新媒介广告设计走向成熟 |
一、中国网络广告逐步迈入成熟期 |
二、借助网页传播的网络广告设计 |
三、“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广告设计 |
四、提升品牌形象的企业网站设计 |
第三节 移动新媒介广告设计日渐兴起 |
一、手机媒介普及与技术更新 |
二、手机媒介特有的短信广告设计 |
三、移动终端上的WAP网络广告设计 |
四、种类繁多的应用程序广告设计 |
五、简单便捷的二维码广告设计 |
第四节 新媒介广告营销中的“情境体验” |
一、现代营销理论中的品牌塑造 |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产生与核心 |
三、情境体验设计顺势而生 |
第五节 传统媒介在新媒介领域的整合与发展 |
一、整合互动传播功能的交互网络电视 |
二、兼具户外媒介特点的新型电视媒介 |
三、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报纸与杂志广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观念更新带来广告设计的繁荣与多元 |
第一节 广告设计在改革发展中产生多种现象 |
一、引发争议的名人广告 |
二、良莠不齐的电视直销广告 |
三、蔚然兴起的CI设计热潮 |
四、轰动一时的标王效应 |
五、争战不休的保健品广告 |
第二节 广告设计在社会文化与消费结构变更中实现转变 |
一、多元社会文化下广告设计的大众化发展方向 |
二、消费型社会进程中广告设计的诉求点变化 |
第三节 广告设计在观念变化中审美风格蜕变 |
一、改革开放初期审美意识淡薄 |
二、广告飞速发展时期审美风格趋向多元化 |
三、审美风格大众化时期的“审美泛化”现象 |
第四节 广告设计在国际化潮流中彰显中国文化内涵 |
一、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广告设计 |
二、现代设计理念下的中国文化元素 |
三、国际交流频繁的中国广告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一:相关学术期刊论文检索 |
附录二:图例分类索引 |
后记 |
(5)音乐制作中的虚拟声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章 研究目的与范围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范围 |
第二节 概念解析 |
第三节 虚拟声场与真实声场的异同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音乐制作中的声场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国外相关文献介绍 |
第三章 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一节 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第四章 虚拟声场感知参量 |
第一节 层次感 |
第二节 频段听感 |
第三节 空间感 |
第四节 距离感 |
第五章 常用声场调整工具与手段 |
第一节 音量推子 |
第二节 均衡器 |
第三节 混响 |
第四节 延时 |
第五节 压缩器与限制器 |
第六节 消嘶器 |
第七节 扩展门与噪声门 |
第八节 常用立体录音制式 |
第六章 虚拟声场设计与调整的基本流程 |
第一节 监听的校准 |
第二节 声场调整前的编辑 |
第三节 效果器模板的设计 |
第四节 鼓的设计与调整 |
第五节 贝司的设计与调整 |
第六节 人声的设计与调整 |
第七节 节奏部分、solo乐器的设计与调整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后记 |
四、《立体声》杂志1999年最佳音响器材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2]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D]. 张芳瑜.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3]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发展研究[D]. 师悦. 苏州大学, 2014(12)
- [5]音乐制作中的虚拟声场设计研究[D]. 李凯. 中央音乐学院, 2012(08)
- [6]引领影音消费潮流,推动视听产业革命 2011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CIT)综合介绍[J]. 编辑部. 家庭影院技术, 2011(07)
- [7]上海电影传奇[J]. 刘媛,干思齐,飞鱼,董芳,王志同. 电影, 2010(05)
- [8]不得不听的几张SACD唱片[J]. 詹海峰. 实用影音技术, 2007(08)
- [9]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10]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