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钱再见,苏雅勤[1](2021)在《认真对待作风: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主党派作风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简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其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合作的作风、民主的作风和务实的作风。合作的作风是新型政党制度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民主的作风是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务实的作风是民主党派自身进步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新时代建设作风优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实践路径是多方面的。民主党派作风建设要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相结合,与民主党派发挥职能作用相互促进。具体说来,坚定合作初心,把准民主党派合作作风建设的正确方向;坚守民主传统,筑牢民主党派民主作风建设的坚实基础;坚持务实取向,彰显民主党派务实作风建设的独特优势。
钱再见[2](2021)在《作风的力量:新型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作风建设多维透视》文中指出从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定位来看,其作风的基本特质具体表现为合作的作风、民主的作风和务实的作风。合作的作风是新型政党制度在政党行为方式上呈现的典型特质之一,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民主党派进步性品质的集中体现,是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是民主党派内在品质的外化。民主的作风是新型政党制度根本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是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是民主党派立党之要,是新型政党制度合作之基和力量之源,是民主党派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内容,是民主党派广泛性优势的生成逻辑。务实的作风是民主党派自身进步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强调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问题的实效性,是新型政党制度彰显合作优势实现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发展共识民主的必然选择,是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的必由之路。
孙曈[3](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刘洋[4](2020)在《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七种协商民主渠道之首,政党协商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民主党派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参与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协商的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深刻理解政党协商理论发展脉络的关键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对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进行阐述。绪论主要介绍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基本的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探究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的政党协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最后十几年的国内外时代环境而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第二章主要梳理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首次实现了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载入宪法,并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理论,为政党协商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前提;科学界定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明确了政党协商各主体的定位;探索实践了政党协商的多种形式,并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最后,在政党协商的长期运作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了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办法,成为新时期政党协商的重要指导。第三章主要评价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说、多党合作理论和民主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理论,构建起新时期政党协商的理论体系,也是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辅助材料。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转向低潮的时代环境下扞卫并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关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党协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内容,仍然是我们今天应该继续坚持的。
唐琼[5](2020)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架。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是正确认识我国政党制度内容与价值的重要切入点,是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以适应新的统战形势和环境的迫切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丰富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论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阐述和说明。第二章主要是对政党、政党制度相关概念进行介绍,阐释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并对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进行梳理。第三章是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进行分析,从制度设计、制度结构和制度体系认识其本质特色;通过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基础、理论创新和理论价值的研究分析其理论特色;通过我国政党制度实际运行效果及其与我国旧式政党制度和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比较展现其实践特色。第四章是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分析,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正确方向、价值取向和内在动力认识其内生优势;从制度、社会、国家和世界四个层面分析其价值优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维度把握其运行优势。第五章在“当代中国”具体语境中对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进行思考,立足新时代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应坚持的主要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思考新时代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主要路径。
董文静[6](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石钊欣[7](2019)在《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于广州等地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是关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主党派要进一步认识自身的代表性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中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提案为研究对象,以广州市、北京市和青岛市政协提案为例,从利益代表的视角分析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现状,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说明,最后从理论层面论述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政治核心,利益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体现在其政治纲领中,政党通过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参与政治活动来反映并代表各自阶级、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将所研究的问题明确为民主党派在实际政治活动中代表谁的利益,以民主党派政协提案所体现的利益代表性来反映其政治代表性。重点是依据群体广度、党派特色等对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社会群体提出可能的分类。通过对提案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政协提案情况来看,各民主党派基本上既代表了与自身党派特色相关的群体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身所联系群体的利益,还较多地代表了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代表性呈现多样化特点,民主党派有着多重代表功能,同时又基于三地政协提案总结了各党派代表性现状。本文还论述了民主党派提案一些较为普遍的特点,如有较强的整体性和全局性意识,体现党派特色、发挥优势作用,紧密贴合中心工作、热点问题及调研课题等。这些情况和特点主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利益和思想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章程规定、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工作和政府工作、民主党派承担的调研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情怀担当等因素有关。
王复光[8](2014)在《基于和谐政治生态的民主党派政党特异性研究》文中提出政党特异性是政党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和属性,政党特异性决定了政党在政治生态中的生态位,进而影响到政治生态和谐及其实现。我国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除了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等一致性之外,还在独立自主地位、政治纲领、历史传承、政治功能、成员结构、进步性和广泛性、党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自身的政党特异性。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历史传统、界别分工、工作特色等的差别。基于"和而不同"思想和生态位理论,提出规避党派趋同,保持政党特异性以维系和谐政治生态的路径选择。
范前锋[9](2014)在《用辩证法处理民主党派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在民主党派工作中要用好辩证法这个"渡河之舟"。要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民主党派工作中常见的四组关系,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民主党派独立自主的关系;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进步性与新形势下的广泛性要求之间的关系;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与组织巩固之间的关系;发挥好参政党职能作用与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
范前锋[10](2014)在《谈谈党派工作中的辩证法》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时,指出要提高五种思维能力,其中包括了辩证思维能力。毛泽东把这种矛盾分析的辩证方法通俗地称作"两点论"。结合统战工作实际,我们在党派工作中如何用好辩证法这个"渡河之舟"?一是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二是党派历史上的进步性与新形势下的广泛性要求之间的关系;三是党派组织发展与组织巩固之问的关系;四是发挥好参政党职能作用与加强党派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试论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认真对待作风: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内在逻辑 |
(一)民主党派作风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民主党派作风建设是其更好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条件 |
(三)民主党派作风建设是其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二、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
(一)合作的作风:新型政党制度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
(二)民主的作风: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
(三)务实的作风:民主党派自身进步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 |
三、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向 |
(一)坚定合作初心,把准民主党派合作作风建设的正确方向 |
(二)坚守民主传统,筑牢民主党派民主作风建设的坚实基础 |
(三)坚持务实取向,彰显民主党派务实作风建设的独特优势 |
四、结语 |
(2)作风的力量:新型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作风建设多维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合作的作风:民主党派进步性品质的集中体现 |
(一)合作的作风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典型特质之一 |
(二)合作的作风是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 |
(三)合作的作风是民主党派内在属性的外化 |
三、民主的作风:民主党派广泛性优势的生成逻辑 |
(一)民主的作风是新型政党制度根本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 |
(二)民主的作风是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
(三)民主的作风是民主党派的立党之要,是新型政党制度的合作之基和力量之源 |
四、务实的作风:民主党派发挥职能作用的路径选择 |
(一)务实的作风是新型政党制度彰显合作优势实现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
(二)务实的作风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发展共识民主的必然选择 |
(三)务实的作风是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的必由之路 |
五、结语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
2.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论文不足之处 |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认同 |
(二) 政治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二、 参政党认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 调查基本内容 |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
第九部分 (开放题)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无产阶级应联合其他阶级并争取领导权 |
二、共产党要与其他政党进行有原则的合作 |
三、“商量政府”是人民政府的鲜明性格 |
四、多党派的合作与协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
第二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苏东剧变以及其后的国际风险与挑战 |
二、政治风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创 |
第二章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政党协商的制度前提 |
一、明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
二、提出“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概念 |
三、论述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显着特征 |
四、提出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 |
第二节 政党协商的主体定位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
二、揭示民主党派的友党性质和参政党地位 |
三、明确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内涵 |
四、重视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
第三节 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一、各种形式的会议协商 |
二、约谈协商和书面协商 |
第四节 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二、坚持“三不主义”原则 |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 |
第五节 政党协商的一般办法 |
一、“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的办法 |
二、“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 |
三、“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办法 |
第三章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 |
二、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 |
三、构建了新时期政党协商的理论体系 |
四、充实和完善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二节 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二、有利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协商的能力 |
三、有利于继续推进政党协商向法制化、制度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基本概述 |
2.1 政党与政党制度 |
2.1.1 政党 |
2.1.2 政党制度 |
2.1.3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
2.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2.2.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 |
2.2.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 |
第3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分析 |
3.1 本质特色:彰显中国智慧 |
3.1.1 人民本位的制度设计 |
3.1.2 非竞争性的制度结构 |
3.1.3 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
3.2 理论特色:彰显科学品质 |
3.2.1 坚持中西文化结合的理论基础 |
3.2.2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创新 |
3.2.3 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理论价值 |
3.3 实践特色:彰显治理效能 |
3.3.1 展现机制的科学性和现代性 |
3.3.2 展现模式的创造性和示范性 |
3.3.3 展现民主的广泛性和实践性 |
第4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分析 |
4.1 内生优势:具有同心同向同行的制度自觉 |
4.1.1 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 |
4.1.2 人民民主是价值取向 |
4.1.3 改革创新是内在动力 |
4.2 价值优势:具有推进全面发展的制度价值 |
4.2.1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4.2.2 创造了生动活泼又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
4.2.3 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建设 |
4.2.4 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4.3 运行优势:具有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制度效能 |
4.3.1 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 |
4.3.2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
4.3.3 坚定文化自信 |
4.3.4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4.3.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5章 新时代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思考 |
5.1 新时代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主要原则 |
5.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5.1.3 坚持法治保障 |
5.1.4 坚持实事求是 |
5.2 新时代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面临的挑战 |
5.2.1 主体建设有待加强 |
5.2.2 制度运行有待完善 |
5.2.3 时代发展要求有待落实 |
5.2.4 西方国家质疑攻击有待明辨回应 |
5.3 新时代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主要路径 |
5.3.1 加强主体建设,巩固新型政党制度运行基础 |
5.3.2 推进制度化建设,保障新型政党制度治理效能 |
5.3.3 树立发展眼光,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现代化建设 |
5.3.4 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点与难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化 |
2.2.3 制度化的价值 |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
3.1.1 价值及其分类 |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
3.3.1 导向性价值 |
3.3.2 渐进性价值 |
3.3.3 实践性价值 |
3.3.4 全局性价值 |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于广州等地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构想 |
五、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
第二章 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相关理论 |
一、政党与利益 |
二、政党代表性 |
三、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历史演变 |
四、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和党派特色 |
五、“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界定 |
第三章 民主党派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 |
一、“民主党派代表谁”的分类 |
二、政协提案的获取与样本选择 |
三、政协提案分析的研究设计 |
四、广州市提案分析结果 |
五、北京市提案分析结果 |
六、青岛市提案分析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及解释说明 |
二、民主党派提案呈现出的特点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和谐政治生态的民主党派政党特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党特异性与和谐政治生态 |
二、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一致性 |
(一)共同的思想基础。 |
(二)共同的政治基础。 |
三、民主党派区别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特异性 |
(一)独立自主地位。 |
(二)政治纲领。 |
(三)历史传承。 |
(四)政治功能。 |
(五)成员结构。 |
(六)进步性和广泛性统一。 |
(七)党际关系。 |
四、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特异性 |
(一)历史传统。 |
(二)界别分工。 |
(三)工作特色。 |
五、规避党派趋同及保持政党特异性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是实现多党合作的基础,也是民主党派保持特色和发挥优势的前提。 |
(二)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并蓄、求同存异的传统文化精神。 |
(三)妥善处理重点发展对象与非重点发展对象之间的矛盾,保持自身的界别特色。 |
(四)大力继承党派优良历史传统,丰富党派文化内涵。 |
(五)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 |
(六)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
(9)用辩证法处理民主党派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 |
二、“进步性”与“广泛性”: |
三、“组织发展”与“组织巩固”: |
四、“发挥作用”与“自身建设”: |
(10)谈谈党派工作中的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在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关系问题上,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又要充分尊重和照顾民主党派相对的独立自主性 |
二、进步性与广泛性:民主党派建设的目标模式既要坚持进步性,又要保持广泛性 |
三、组织发展与组织巩固:在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问题上,既要使其有一定比例的发展,又要做好巩固组织的工作 |
四、发挥作用与自身建设:在民主党派工作布局中,既要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作用,又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
四、试论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真对待作风:民主党派作风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J]. 钱再见,苏雅勤.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作风的力量:新型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作风建设多维透视[J]. 钱再见.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4)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江泽民政党协商思想研究[D].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研究[D]. 唐琼. 南华大学, 2020(01)
- [6]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 [7]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于广州等地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D]. 石钊欣. 山东大学, 2019(03)
- [8]基于和谐政治生态的民主党派政党特异性研究[J]. 王复光.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 [9]用辩证法处理民主党派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范前锋.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5)
- [10]谈谈党派工作中的辩证法[J]. 范前锋.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3)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