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兵怎样适应高技术战争”研讨选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昌斌[1](2019)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简称“双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领导人民军队独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领导人民军队,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拥实践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双拥工作理论,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治国理政建军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对做好双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开展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提出“双拥思想”(“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简称)概念(即“关于双拥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入题,对“双拥”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创的具有政治性、全局性、社会性的活动,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以“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简称“当代双拥思想”)作为研究课题,主要从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选题的缘起与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双拥、双拥工作、双拥思想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文献研究,界定了相关概念,说明了论文创新点,明确了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揭示双拥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探究其渊源及其在实践中体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双拥工作和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思想指南的独特价值。第三部分,廓清双拥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概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的双拥思想的核心内容,提出不同历史时期双拥思想有其核心要义、目标、任务,阐明双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创新,体现了双拥思想血脉基因、精髓本质。第四部分,系统梳理当代双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双拥工作的讲话、指示等内容,分析当代双拥思想的形成路径和发展历程,指出当代双拥思想形成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期,成熟于党的十八大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全党全国全军领导集体核心以后。第五部分,重点论述当代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从双拥工作本质、目标、主体、关键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阐述论证,详细阐述军民融合内涵、理念、机制、发展战略等核心要义,深刻剖析当代双拥思想需要把握的理论核心。第六部分,深入论述当代双拥思想具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全局性与局部性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四个理论特点,揭示双拥思想的理论价值、科学禀赋。第七部分,从当代双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双拥思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第八部分,从实践维度,全面论述如何推动当代双拥思想指导工作、落地见效。主要从政治思想、工作力量、组织制度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军民主体作用、坚持组织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实践要素。本文试图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提出“双拥思想”和“当代双拥思想”。论文提出的“双拥思想”,是将其提升到政治理论的指导思想层面,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建军实践中,对“双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完善定义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简称为“当代双拥思想”。二是从理论层面首次概括出党的历代双拥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第一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一致”,党的第二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共建”,党的当代双拥思想核心要义是“军民融合”。三是系统阐述当代双拥思想的理论特点和重大意义。指出当代双拥思想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理论特点。是十八大以来党在治国理政建军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双拥实践的新发展,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
贺琨[2](2017)在《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历史深刻表明,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表浅“革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层“革制”,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民性的组织与最广泛的动员。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出动员能力的重大意义,更是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逻辑和历史基础。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经济动员能力是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本领,并决定经济动员潜力这个“自在之物”所能转化和发挥的程度。但是,在人类社会“暴力制胜”与“物质崇拜”意识倾向的战争历史中,人们对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视远远高于经济动员能力。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国防军队改革及世界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最新变化,都要求重视和重构经济动员能力。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重新解释经济动员的本质,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为拓展与深化对经济动员能力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为重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动员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国王的战争”到“国家的战争”的发展历史,经济动员的产出则由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演变为纯公共产品,由此,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的集体行动,经济动员能力便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率问题。由于引发集体行动困境的诱因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考虑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人口等影响集体行动成败的主客观因素。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符合“有条件合作”的基本假设,由经济动员的国家属性出发,建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其中,“领导者”即担负组织职能的国家政府,“追随者”即广大民众。那么,基于该分析框架,有效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共容利益问题,实现对“领导者”的可置信约束。经济动员历史充分表明,共容利益是释放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市场逻辑的逐渐渗透、科学技术在经济动员中地位的上升、经济动员功能的不断拓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形式的共容利益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原理,完善产权制度则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措施。二是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追随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如强制措施、选择性激励和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制度。其中,强制措施是由经济动员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宏观制度能力,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比较优势,并在宏观层面实现对“追随者”无差别的激励和约束。选择性激励则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随者”异质性的微观制度能力,符合激励相容原理,并实现对“追随者”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从行业层面实施动员则能避免大集团集体行动的难度,从中观层面增强经济动员能力的可实现性。博弈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共容利益与适当的制度安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克服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史及其相关经验表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共容利益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者”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充分验证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适用性。由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既需要夯实“领导者”的治理根基,以更好地发挥信念管理和科层治理效能;也需要推动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以深化“领导者-追随者”的共容利益;还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提升制度安排的实施效率。
李珊[3](2017)在《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军队人才建设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政党和军队普遍关注的永恒课题。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军队人才建设。现代化战争军事斗争准备中,人才作为第一战略资源的地位作用不断凸显,加强军队人才建设日益成为推进党领导建军治军实践的重要战略。研究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是扎实推进当前军队规模结构调整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实践需要,更是我军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强军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理论补充。本文从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范畴与概念出发,通过回望建党九十多年来,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力求从实践演进与理论嬗变中系统梳理、分析、凝练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文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选题的缘起、研究现状及成果、研究意义和价值,简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范畴与概念。在介绍军队人才建设主体、对象等概念问题的基础上,界定军队人才建设问题的基本范畴,阐明研究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相关要素。提出军队人才建设的涵义及内容。从不同功能向度分析军队人才建设的价值。着重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军事思想理论和军事技术及武器装备进步程度、国家政治制度和军队性质、军队人才建设理论指导与规划决策、国际国内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阐明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要素。第三章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活性基因、重要借鉴和选择参照四个方面分述了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阐明军队人才建设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军事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吸纳中国传统军事人才思想的优秀成分,借鉴西方军事人才思想的合理内核而不断发展。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初创。通过分析革命战争背景下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结合革命建军阶段人民军队开创人才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梳理、分析与评价党初步创立的军队人才地位论、军队人才建设主体论、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军队人才培养论等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的曲折实践与理论建树。结合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新的形势任务及要求,分析和平建军阶段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及其实践的迂回探索。通过回顾推进军队人才建设正规化取得的成绩、尝试建立军队人才制度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中遭遇的挫折,分析了“文化大革命”中军队人才建设遭受挫折的原因以及“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转机。重点研究发掘了党在军队人才建设曲折探索中的理论建树,如军队人才质量建设观、军队人才培养观、军队人才制度建设观等理论内容并作以评价。第六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分析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结合改革强军阶段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实践开拓,重点梳理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新发展,阐述人才兴军的核心地位论、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军队人才培养途径建设论、军队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论、军队人才建设发展目标论等理论内容。论证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成熟标志。第七章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通过系统总结党在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和实践,从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指导、规律遵循、目标要求、领导主体地位、建设重点、体制机制保障、政治生态与创新氛围等方面总结凝练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
王峥[4](2017)在《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肩负重任,他们是保卫祖国、建设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国防的中坚力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因而高校国防教育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作用,对于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其地位和意义不言而喻,就高校国防教育而言,广东省普通高校也应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各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必须看到,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国防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于此,根据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文分析了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高校国防教育。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陈述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国防教育理论的相关概述及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概况。第三部分为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评价。首先论述了实效性评价的必要性,然后从国防教育的目的出发,制定出四个维度的评价标准,即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国防军事技能和国防作风的培育。第四部分是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此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已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原因分析,为提高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提供现实依据。第五部分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通过机制体制建设、思想引领、构建教学系统、加强军事训练、创新教育形式五个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刘济西[5](2016)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文中认为虚拟现实(VR)技术从诞生起就与军事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相关技术发展的不足,其并未成为军事活动中的主角,而是以一个“辅助性”的角色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突破和发展,VR产业在这一年井喷式出现并迅速在全球市场产生极大反响,Facebook、谷歌、微软、索尼等世界型企业都在VR领域中投入巨大。VR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个体的爆发,而是一个体系的爆发,如AR(增强现实)技术与MR(混合现实)技术,都与VR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具体应用上又各有所长,三者都是虚拟现实领域中的主力军。这种发展势必会带动VR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VR技术会对我军新军事变革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系统地梳理了VR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应用历史,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史,并通过研究其技术特性及发展前景,从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军事训练、军事管理等军事变革的要素入手,分析VR技术将对未来新军事变革造成怎样的影响、起到怎样的作用、带来怎样的改变;探讨了VR技术发展对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影响。VR技术不仅可以在现有武器装备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虚拟化的武器装备及平台体系,还可以使现有的武器装备研发模式、实验模式、实战检验模式等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战斗力;揭示了VR技术与军事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虚拟战场环境构建达到指挥-行动-评估的临境化。使军事理论创新从过去战争中学习战争转变到实验室设计战争,提出战争预实践对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牵引作用;分析了VR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战场环境、战争状况来训练作战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累积实战经验,有效的提升战斗力,同时对应用VR技术实现军事管理集约高效提出对策措施。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未来我军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发展VR技术,将诸如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研发、军事人才培养等军事实践活动向虚拟化转移,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可操控的虚拟军事实践更高效的生成战斗力。同时通过大力发展VR技术,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在未来以VR空间为核心的信息战中占取先机。
茹怡[6](2016)在《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治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外治军经验表明,军事法治是增强国家军事实力的普遍规律。但法的质量与品格难以摆脱时代烙印,其固有的滞后性无法克服,机械的依法而治会陷于形式主义,忽视法治精神的实质,因此法治本身也要经历一个现代化过程,军事法治亦然。军事法治现代化就是指在从传统军事人治治理模式向现代军事法治治理模式转化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改革治军理论和实践,以期克服时代限制,与不断变化的现代军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实现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飞跃,从依法而治向良法善治的飞跃。中国早期对军事法治现代化的数次探索,都因未能认识到现代军事发展规律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而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军队后,在长期领导人民军队参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军情,推进符合中国实际、适应中国特殊性的军事法治现代化,才能确保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和高度集中统一,建设强大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从而在世界军事现代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军事法治现代化注重汲取传统军事法治精华和积极借鉴外军有益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核心的鲜明特色,在制度方面,在军事领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目标方面,始终坚持以提升战斗力为基准目标;在途径方面,遵循现代军事发展规律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等特色。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内涵丰富,涵盖治军理念、治军理论、军事制度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的现代化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是中国军事法治建设的总目标,这就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完整的现代军事法治体系应由四个部分构成:完备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军事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军事法治保障体系。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目标要求是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和军事法治保障体系。然而,当前,受我国军事法治现代化水平与现代军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这个基本矛盾的制约,我国的军事法治现代化面临着重人治而轻法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军事执法不够严格;官兵法治意识淡薄、缺乏法律信仰;军队法治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军事法治监督力度不够,腐败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军事法律服务保障不足;高素质军事法律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的现代化。加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抓好重点领域军事法规制度建设,改进军事立法工作机制,完善军事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制度。二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实施的现代化。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三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律监督的现代化。严格党内监督,改进层级监督,强化专门监督,拓宽群众监督,畅通社会监督,使军事权力在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中阳光运行。四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保障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军事法治理论,造就高素质军事法律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法治文化。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既要在现代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指导下实现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质"的飞跃,又要注重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形"的建设,形神兼备,互相促进,为提高中国军事实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夯实基础。
柯友平[7](2015)在《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要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建军治军骨干是不可能的。时下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无疑为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培养搭建了军地携手共育英才的战略平台。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当下还是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通过阐述中国国防生是我军人才培养的历史必然选择及其理论依据,回顾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历史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诠释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体系及其实现路径,深入分析我国国防生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本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次研究的起因以及研究价值,分析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次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揭示了本次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通过阐述我国开展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揭示了我国国防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我国国防生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深入剖析了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发展情况与调整措施;第二章通过剖析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成就,归纳出能够对我国国防生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经验启示。首先论述国防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了我军干部培训体制的改革完善、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抓手、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摸索了规律、推动了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整体提高五个方面分析;其次,总结了国防生教育取得的经验启示,论证国防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践行强国梦和强军梦目标展开、必须着眼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发挥其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辐射示范效应以及必须注重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跃升等四个方面的经验。第三章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和实现路径;首先,归纳概括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并从制定依据、制定策略以及最终目标等三方面进行说明分析。其次阐述了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再次,分析和总结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主要方法,如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法、制度管理法与心理疏导法、比较教育法与典型教育法等;最后,分析研究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主要途径,如思想政治教育、科文知识学习、军政理论教育、法纪条令教育、军政实践锻炼、文化环境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通过阐述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防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三个方面内容,深入揭示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结合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及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突出中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探索中国国防生军人情感和战斗精神培育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完善中国国防生教育考核评价体系、重视中国国防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
王胜杰[8](2015)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文中提出哲学透视,是以哲学追本溯源的精神,探究事物存在的终极原因和根据。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是透过毛泽东军事思想,把握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原因和根据,即毛泽东在长期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始终能够克敌制胜的内在逻辑。论文认为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原因和根据在于高超的战争运思方式,毛泽东克敌制胜的内在逻辑,是以科学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为理论指导,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问题,概括总结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即战争制胜之道,再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制定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实现实践致胜的目的。论文前两章,通过探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透视出毛泽东战争运思方式的形成渊源与历程。毛泽东军事思想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理论成果,其理论渊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兵学智慧的吸收、运用和发展;二是批判地吸收资产阶级创造的军事思想;三是直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逐步产生、抗日战争时期的走向成熟、解放战争时期的不断完善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创新发展四个阶段。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脉络中,探讨毛泽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是如何运思加以解决,并进行理论概括,以及在推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出来的理论先导作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成功范例。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科学且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着毛泽东认识和把握战争问题的独特逻辑。首先是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战争观是对战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消灭、本质、性质,以及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等问题。毛泽东的战争观是对马列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内容是揭示战争的最一般规律,包括认为战争的起源、存在的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性质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是以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战争观的动态展开,主要内容强调通过学习哲学,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坚持实践第一性,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基础上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符合一致。也就是通过调查研究,熟识敌我双方面的情况,找出行动的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在军事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是一切从战争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敌我双方诸多要素的分析,从中发现内在的本质联系和主要矛盾,找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再制定出战争行动计划和方案,付诸战争实践。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方法论,是在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赢得战争胜利的万变不离之宗。其次是对战争制胜之道的揭示。毛泽东从分析战争的制胜因素入手,阐明了战争规律的内涵和不同类型,进而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毛泽东高度重视经济、技术、武器装备等战争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指出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军力是战争双方力量强弱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不是物,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兵民才是胜利之本,战争力量的发挥要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强调要从战争双方诸多因素中,找出其主要的本质的联系,就是战争规律,认为战争规律有其特殊性,有不同类型,包括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以及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以此为指导,毛泽东详细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从敌我双方的诸多因素中,综合为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双方优势和劣势的动态变化中,得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是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质,动员和依靠人民战争,发展和壮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发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通过持久作战,在战略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在战役战斗中以强击弱,以多胜少,最终转弱为强,实现优劣势的转化,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体现着新生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解决了人类军事史上如何在战略上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难题。毛泽东在军事实践中再现了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特例,使之在战略上成为必然,体现为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中国革命战争以弱胜强的辉煌历程。最后,搭建从军事理论到战争实践的桥梁。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概括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体现了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从“十六字诀”到“十大军事原则”等,集中回答了人民军队作战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战法、战斗风格和作战保障等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军事的第一要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指导原则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实质是牢牢把握军事行动的主动权,以我为主,争取军事自由,灵活机变;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总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基本的作战指导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个击破敌人;备战才能止战,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慎重首战,着眼于最坏可能性,做好多手准备等。这些充满着军事哲学智慧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长久的克敌制胜的法宝。论文最后阐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与价值。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实践检验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世界军事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指导思想。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既要历史地、联系地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完整体系,又要在当代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用以指导研究当代战争特点规律、以及未来作战的指导原则与战法,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王晓静[9](2014)在《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不仅能使当代的大学生接受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培养我国国防的后备力量。当代大学生肩负重任,他们是保卫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缺乏国防知识,国防观念淡化等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来展现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国防、国防教育及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概念。总结了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国防教育思想等相关理论。并通过文献资料的查找和对高校师生的访谈,设计了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调查问卷。其次,本文以河北省12所高校的大学生及国防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其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将回收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发现了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次,笔者还对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进行了论述及比较研究,涉及到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瑞士及以色列等众多发达国家,通过分析对比发现这些国家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共性,并与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进行对比,发现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成功经验。最后,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并结合国外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针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建设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切实反映当前河北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现状,为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提出有益的建议。
卢小高[10](2013)在《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费是国家应对安全威胁,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经费。合理的军费开支对增强国防实力和提高军事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人类将大量资源耗费在军事方面,当今世界军费开支数额巨大。那么,为什么存在军费?是什么因素决定着一国军费的规模与结构?不同国家的军费规模与结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有无规律可循?近年来,中国军费有所增加,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那么,中国的军费开支为什么会增加?中国今后应该保持多大规模的军费才能满足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所需?军费投向投量的重点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论文首先从产权与交易费用的视角解释了军费的成因与性质;接着构建了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均衡军费规模决定模型,并对军费结构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美国和中国的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的军费规模与结构的几点对策建议。国家之间的主权竞争、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权争夺,本质上是要界定主权与政权的权利归属。不论是主权竞争还是政权争夺,原则上都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通过谈判、和平签订政治契约的方式来分配和界定权利。二是通过战争或军事冲突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采取契约的办法,相关各方形成谈判意向、建立政治互信、达成政治共识、签订并履行政治契约的过程会存在无可避免的契约成本。采取军事冲突的办法,则会导致相关各方的军费开支增加和其他价值损耗。若政治契约成本为零,契约方式就会被采用,因而就不会有军费。现实世界的政治契约成本往往很高,军事冲突的方式就可能会被采用,这时就会产生军费。军费显然是一种界定主权和政权的政治性交易费用。政府根据防务行为的收益和成本来进行选择,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竞争控制更大的治理范围以实现租值最大化。政府在决策时受到两个方面的约束:控制治理范围所获得的边际收入和面对的边际成本,政府决策的均衡点是其防务行为的边际收入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均衡的军费规模就取决于政府控制治理范围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政府的边际收入曲线会发生移动,它主要受到经济发展与税率的影响。政府的边际成本曲线也可能发生变动,它主要受到安全威胁、政府的防务活动生产函数以及防务要素的供给条件的影响。军费结构的变化主要由两种机制导致。即利益需求牵引军费结构变化和防务要素供给条件推动军费结构变化。战争时期,武器装备需求比人力需求增加得更快,战后则比人力需求减少得更快,因此战时装备费所占比例会上升,战后人员费所占比例会上升。由于存在信息费用、要素动员成本等阻滞防务活动自由调整的因素,军费结构不会随需求变化而立即调整。平均动员费用越低,能随需求变化而快速调整的防务要素在军费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性就越大。动员费用的高低取决于防务要素本身的特性与相关的制度安排。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这在长期内也会改变军费结构。对美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税率、安全威胁对其军费规模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度则有负向影响;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的军事人力价格有较弱的正向影响,而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军事技术进步对美国军费规模的影响不明显。对19402011年间美国军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从长期趋势看,美国军费中军职人员费和总人员费所占比例大致呈下降趋势;战争时期人员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而战后人员费所占比例则明显上升。自1973年实施志愿兵役制后,美国军费结构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出现了一个长达11年的下降期。美国陆军军费所占比例在战争时期较高,在非战争时期相对较低;而海军和空军军费所占比例则是在和平时期相对较高,在战争时期相对较低;陆军军费所占比例的波动性要比海军和空军高。对新中国军费规模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实力、面临的安全威胁水平对中国的军费规模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税率、军事人力价格也具有较弱的正向影响,但对外开放度和军事技术进步则对中国的军费规模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税率、用中国与美苏等大国关系好坏量度的威胁水平对中国的军费负担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实力、对外开放度和军事技术进步则对中国的军费负担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对新中国军费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和战后解放军军费结构的变化,验证了人员费占军费的比例在战争时期会下降,战后一段时期内则会上升的推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战争时期装备费增长速度快于人员费增长速度的推测。通过预测未来三十年中国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水平、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国家利益拓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了优化中国的军费规模与结构的三条具体对策建议。论文有三个主要创新点。首先是从产权与交易费用视角对军费的成因与性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指出军费是在存在多国竞争和政治契约成本较高的约束条件下政府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军费在性质上是一种界定主权和政权的政治性交易费用。其次,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构建了一个新制度主义军费规模决定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多国并存与政府竞争的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在竞争中通过控制更大的治理范围以使自己获得的租值最大化。均衡的军费规模取决于政府控制治理范围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和形状。这一模型明显不同于新古典军费开支需求模型。最后,引入交易费用和制度安排,为解释军费结构的变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提出军费结构的变化主要由两种机制导致,即利益需求牵引军费结构变化和防务要素供给条件推动军费结构变化。由于存在信息费用、要素动员成本等阻碍防务活动自由调整的因素,因此军费结构不会随需求变化立即调整。动员费用的高低取决于防务要素本身的特性与相关的制度安排。
二、“民兵怎样适应高技术战争”研讨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兵怎样适应高技术战争”研讨选题(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 国内双拥研究 |
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 |
一、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内涵及价值意蕴 |
(一) 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内涵 |
1. 中国古代兵民关系思想的批判继承 |
2. 中国共产党双拥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 |
3. 马克思主义军政军民关系理论的中国化 |
(二) 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价值意蕴 |
1. 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思想结晶 |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
3. 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具体体现 |
4. 开展双拥工作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行动指南 |
二、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一) 双拥工作发端及双拥思想萌芽 |
1. 对革命军队军民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
2. 新型军民关系雏形 |
3. 双拥思想萌芽 |
(二) 土地革命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军民一致”为核心的双拥思想 |
1. 土地革命时期,双拥思想初步形成 |
2. 抗日战争时期,双拥思想正式形成 |
3. 解放战争时期,双拥思想进一步发展 |
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双拥思想日臻完善 |
(三) 改革开放时期以“军民共建”为核心的双拥思想 |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拥思想在恢复中发展 |
2. 双拥工作不断创新,新时期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形成 |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初步形成 |
1. 双拥工作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 双拥工作体现改革、发展、稳定要求 |
3. 双拥工作成为社会系统工程 |
4. 双拥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5. 双拥工作实现军地互办实事常态化 |
(二)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发展成熟 |
1. 军政军民关系的新发展 |
2. 双拥工作目标的新定位 |
3. 双拥工作领域的新拓展 |
四、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要义 |
(一)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主要内容 |
1. 明确双拥工作的本质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社会工作 |
2. 明确双拥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 |
3. 明确双拥工作的主体是广大军民 |
4. 明确双拥工作的关键是领导 |
(二) 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以“军民融合”为核心要义 |
1. 创新了双拥思想理念 |
2. 丰富了双拥思想内容 |
3. 提升了双拥工作战略地位 |
五、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理论特点 |
(一) 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二) 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
(三) 全局性和局部性相统一 |
(四) 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
六、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 当代双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在双拥领域的具体体现 |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
(二) 当代双拥思想是汇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
1. 政治上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自觉性 |
2. 战略上增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
3. 全局上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
(三) 当代双拥思想是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 |
1. 加强双拥工作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
2. 加强双拥工作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选择 |
3. 加强双拥工作是人民军队使命担当的必由之路 |
七、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的实践要素 |
(一) 政治思想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
1. 党的政治理论是双拥工作的指导思想 |
2. 党的领导是双拥工作的根本原则 |
3.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双拥工作的基本遵循 |
(二) 工作力量上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军民主体作用 |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证作用 |
2. 拓展双拥工作的实践主体 |
3. 调动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 |
(三) 组织制度上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1. 强化双拥组织领导 |
2. 创新双拥工作载体 |
3. 完善法律政策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经济动员能力制度化重构 |
1.2.2 “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
1.2.3 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经济动员能力地位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
1.3.2 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
1.3.3 述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实践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基本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内容概要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不足 |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
2.1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
2.1.1 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
2.1.2 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
2.1.3 集体行动的困境 |
2.2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
2.2.1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
2.2.2 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
2.3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
2.3.1 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
2.3.2 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
2.3.3 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
3.1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1 决定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
3.1.2 适应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
3.1.3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
3.2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的分析工具 |
3.2.1 基本假设 |
3.2.2 “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
3.3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困境及其影响 |
3.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
3.3.2 困境产生的诱因分析 |
3.3.3 困境的直接后果:效率损失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
4.1 指引集体行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
4.1.1 共同利益的细分: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 |
4.1.2 共容利益支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
4.1.3 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比较分析 |
4.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现实挑战剖析 |
4.2.1 市场逻辑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2.2 经济动员科技密集化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2.3 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
4.3 基于产权的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治理 |
4.3.1 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产权基础 |
4.3.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产权现状问题 |
4.3.3 共容利益的产权治理之道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
5.1 宏观制度能力:强制 |
5.1.1 经济动员的强制逻辑 |
5.1.2 经济动员的强制形式 |
5.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强制模拟 |
5.2 微观制度能力:选择性激励 |
5.2.1 选择性激励是动员实践的必然选择 |
5.2.2 选择性激励的基本内涵与逻辑 |
5.2.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选择性激励模拟 |
5.3 中观制度能力:行业动员 |
5.3.1 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逻辑 |
5.3.2 依托行业协会的行业动员能力 |
5.3.3 行业动员能力生成的现实经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
6.1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的历史事实 |
6.1.1 1927~1949 年的根据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1.0 版本 |
6.1.2 1949~1978 年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2.0 版本 |
6.1.3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3.0 版本 |
6.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经验分析 |
6.2.1 经验一:先天的共容利益基因 |
6.2.2 经验二:党坚强领导下的二阶集体行动 |
6.2.3 经验三:实施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
6.3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6.3.1 盲目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突出问题 |
6.3.2 外在要求与内生模式的双重挑战 |
6.4 小结 |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
7.1 根基:筑牢“领导者”的治理基础 |
7.1.1 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 |
7.1.2 提升“领导者”的“办事”能力 |
7.2 战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
7.2.1 溢出效应:军民融合的共容利益机制 |
7.2.2 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 |
7.3 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 |
7.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原理 |
7.3.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举措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经济动员能力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 |
8.1.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始于共容利益 |
8.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成于制度安排 |
8.1.4 “领导者”是决定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关键变量 |
8.2 展望 |
8.2.1 在理论研究方面 |
8.2.2 在实践进展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理论研究价值 |
1.1.3 实践借鉴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既有成果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既有成果和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范畴与概念 |
2.1 军队人才建设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 |
2.1.1 军队人才的概念和范畴 |
2.1.2 军队人才的类型与层级 |
2.1.3 军队人才的本质特征和职业特质 |
2.1.4 军队人才的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 |
2.2 军队人才建设的涵义及内容 |
2.2.1 军队人才建设主体是中央军委和军队各级党委 |
2.2.2 军队人才建设客体是军队中的军事人才个体或群体 |
2.2.3 军队人才建设涵盖军队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一切创建和设置 |
2.3 军队人才建设的功能向度 |
2.3.1 提升军队战斗力:加强军队人才实战能力供给 |
2.3.2 促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人才结构优化整合 |
2.3.3 促进军队人才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
2.4 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要素 |
2.4.1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
2.4.2 军事思想理论和军事技术及武器装备进步程度影响军队人才建设标准 |
2.4.3 国家政治制度和军队性质定位军队人才建设的价值归属 |
2.4.4 军队人才建设理论指导、规划与决策影响军队人才建设实效 |
2.4.5 国际国内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影响军队人才建设外部支持 |
第3章 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是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1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人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
3.1.2 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才学理论 |
3.1.3 专门理论:马克思主义军事人才学基本理论 |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是党的军队人才建设思想产生并发展的活性基因 |
3.2.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蕴含我军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 |
3.2.2 中国特色军事理论是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的理论先导 |
3.2.3 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统领指导军队人才建设实践 |
3.3 中国传统军事人才思想的优秀成分是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重要借鉴 |
3.3.1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思想精髓 |
3.3.2 中国近代军事人才思想启示 |
3.4 西方主要强国军事人才思想的合理内核是我军人才建设理论的选择参照 |
3.4.1 西方古代军事人才思想 |
3.4.2 近现代西方主要强国军事人才思想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初创 |
4.1 军队人才建设的革命战争背景 |
4.1.1 中国革命特点决定人民军队在革命斗争和争夺政权中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
4.1.2 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决定了培养大量军队人才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
4.2 革命建军阶段人民军队艰难开创人才建设的伟大实践 |
4.2.1 加强军队人才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 |
4.2.2 壮大军队人才队伍 |
4.2.3 创建人才培训组织机构 |
4.2.4 建章立制规范人才工作 |
4.3 适应革命战争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形成 |
4.3.1 军队人才地位论:军队人才是决定革命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 |
4.3.2 军队人才建设主体论:中国共产党是军队人才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先锋 |
4.3.3 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忠诚能战是军队人才的首要条件 |
4.3.4 军队人才培养论:不拘一格多渠道 |
4.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评价 |
4.4.1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及军事人才思想得以继承与发展 |
4.4.2 适应革命战争形势任务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初步形成 |
4.4.3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队人才建设实践取得显着成就 |
第5章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曲折实践与理论建树 |
5.1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及要求 |
5.1.1 军队建设任务转变赋予军队人才建设新任务 |
5.1.2 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对军队人才建设提出新要求 |
5.1.3 “革命化”冲击现代化对军队人才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
5.2 和平建军阶段军队人才建设实践在转型阵痛中迂回前行 |
5.2.1 边打边建期间党为建设现代化和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准备 |
5.2.2 全面建设正规化和现代化时期军队人才制度的尝试与探索 |
5.2.3 “文化大革命”中军队人才建设遭受挫折 |
5.2.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军队人才建设获得转机 |
5.3 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曲折探索中的理论建树 |
5.3.1 军队人才质量建设观:不唯阶级成分强调素质条件标准 |
5.3.2 军队人才培养观:教育训练现代化和正规化 |
5.3.3 军队人才制度建设观:制度是人才建设正规化和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
5.4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评价 |
5.4.1 初步形成和平时期军队人才建设思想 |
5.4.2 指导保卫国家和建设国防实践取得重要成就 |
第6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6.1 军队人才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6.1.1 国际战略格局重组校准军事战略方针为军队建设指明方向 |
6.1.2 国防现代化发展目标引导军队人才建设回归正确轨道 |
6.1.3 现代高科技战争对军队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 |
6.1.4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军队吸引保留人才提出新挑战 |
6.2 军队人才建设改革实践支撑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
6.2.1 顺应世界战略格局调整和战争形态变化把握军队人才建设着力点 |
6.2.2 遵循和平建军规律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中人才准备 |
6.2.3 稳步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军队人才制度改革 |
6.3 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
6.3.1 人才兴军的核心地位论:第一战略资源 |
6.3.2 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全面复合型素质结构 |
6.3.3 军队人才培养路径建设论:突出教育训练 |
6.3.4 军队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论:法治人事 |
6.3.5 军队人才建设发展目标论:精兵制胜 |
6.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评价 |
6.4.1 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成熟 |
6.4.2 深刻揭示出现代军队人才的成长规律 |
6.4.3 推动新时期现代化军队人才建设新进展 |
6.4.4 对西方先进人力资源理论的合理吸收 |
第7章 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 |
7.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科学引领 |
7.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推进政治建军方略 |
7.1.2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是军队人才建设正向发展的先决条件 |
7.1.3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进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 |
7.2 必须遵循党的人才理论的一般规律和军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 |
7.2.1 必须始终以党的人才理论的一般规律为根本指导 |
7.2.2 必须深化军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研究 |
7.2.3 必须将人才理论的一般规律和军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相结合 |
7.3 牢固确立战斗力为根本目标和唯一标准 |
7.3.1 提高军政素质是军队人才建设培养性目标 |
7.3.2 提升整体作战合力是军队人才建设配置性目标 |
7.3.3 激发人才活力是军队人才建设效率性目标 |
7.4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主体地位 |
7.4.1 坚持由党对军队人才建设实施宏观管理 |
7.4.2 坚持由党组织制定并落实军队人才建设的政策法规 |
7.4.3 坚持由党组织统筹协调军队人才建设要素 |
7.4.4 坚持由党组织服务保障军队人才建设需要 |
7.5 始终以军队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 |
7.5.1 丰富干部来源结构以拓宽军队人才来源渠道 |
7.5.2 重视干部培训以保留军队人才骨干 |
7.5.3 科学评价干部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
7.6 始终重视军队人才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 |
7.6.1 构建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确保军队人才建设指挥基础 |
7.6.2 健全人才法规制度军队人才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
7.6.3 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保证军队人才建设实效 |
7.7 建构良好的政治生态与创新氛围是军队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
7.7.1 不良政治生态和平庸守旧氛围影响人才成长 |
7.7.2 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纯净政治生态 |
7.7.3 严守人事纪律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评析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高校国防教育相关理论及发展概述 |
(一)国防教育的概念解析 |
1、国防教育 |
2、高校国防教育 |
3、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
(二)基本理论 |
1、马克思主义经典军事理论 |
2、党和国家的国防建设理论 |
(三)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概述 |
1、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
2、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
3、开展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
三、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 |
(一)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必要性 |
1、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
2、是探索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
3、是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国防教育的重要依据 |
(二)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依据 |
(三)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 |
1、国防意识的树立和认同 |
2、国防知识的了解程度 |
3、国防军事技能的掌握程度 |
4、国防作风的培育情况 |
四、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概况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的程序方法 |
4、调查的主要内容 |
(二)广东省高校国防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
1、高校国防教育管理法制化 |
2、构建了以军训为主的国防教育教学体系 |
3、具有广东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
(三)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国防安全观念领域存在的问题 |
(1)居安思危意识淡薄 |
(2)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同感不足 |
(3)对军事训练等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2、国防知识领域存在的问题 |
(1)对国防教育概念缺乏深入了解 |
(2)国防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 |
(3)学生获取国防知识途径单一,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
(4)国防教育课程满意度不够 |
3、国防技能获取中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对自身军事技能掌握情况缺乏了解 |
(2)基本军事技能掌握不全面 |
(3)军训实际效果不突出,缺乏持续性 |
4、国防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
(1) 组织纪律作风不严 |
(2)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作风减弱 |
(3)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不突出 |
(4)高度自觉主动的作风不明显 |
(四)影响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
1、国防教育工作机制的影响 |
2、教育主体因素的影响 |
(1)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 |
(2)教师授课形式与手段落后 |
3、教育客体因素的影响 |
(1)学生综合素质差异大 |
(2)缺乏主人翁意识 |
(3)以“就业”为终极目的的学习心理 |
4、教育条件因素的影响 |
(1)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
(2)国防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
五、增强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
(一)完善国防教育的体制机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
1、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强化制度支撑 |
2、明确领导机构与职能范围,落实主体责任 |
3、建立有效的国防教育保障与监督机制 |
(二) 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 |
1、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灵魂 |
2、以习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 |
3、为高校国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
(三)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
1、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鼓励国防教育学科发展 |
2、规范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系统 |
3、健全师资培养制度 |
4、建立动态教学反馈系统 |
(四)重视军事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国防技能 |
1、建立固定军训基地,规范军训活动 |
2、配备充足的体育训练器材 |
(五)创新高校国防教育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
1、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实现高校国防教育“互联网+” |
2、尊重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
3、加强与部队、企业、社区之间交流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5)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 |
1.4 文章创新点 |
第二章 VR技术发展的特点规律 |
2.1 VR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1 VR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2 国外VR技术发展现状 |
2.2 VR技术的应用及主要特点 |
2.2.1 VR技术的基本特征 |
2.2.2 VR技术的民用应用领域 |
2.2.3 VR技术的军事应用 |
2.3 需求牵引:VR技术的发展动力 |
2.3.1 虚拟实践的需求 |
2.3.2 生活方式的需求 |
2.3.3 军事需求 |
第三章 VR技术与武器装备信息化 |
3.1 虚拟化的武器装备和平台 |
3.1.1 VR头盔 |
3.1.2 人机交互设备 |
3.1.3 虚拟作战平台 |
3.1.4 无人化作战平台 |
3.1.5 网络军训系统 |
3.2 创新武器装备研发模式 |
3.2.1 按照实战需求研发新装备 |
3.2.2 打造个性化模块式新装备 |
3.2.3 人与武器装备的并重发展 |
3.3 武器装备检验的虚拟化 |
3.3.1 新旧武器的虚拟对抗 |
3.3.2 武器的针对性虚拟试验 |
3.3.3 新概念武器的虚拟检验 |
第四章 VR技术与战争预实践 |
4.1 从学习战争到设计战争 |
4.1.1 从经验中学习战争 |
4.1.2 通过作战计划筹备战争 |
4.1.3 在实验室中设计战争 |
4.2 虚拟战场环境构建 |
4.2.1 真实战场环境的模拟和投射 |
4.2.2 数据库和综合处理模拟系统 |
4.2.3 作战要素在虚拟中的有机融合 |
4.3 作战指挥-行动-评估临境化 |
4.3.1 指挥作战实时化 |
4.3.2 作战行动直观化 |
4.3.3 侦察打击评估一体化 |
第五章 VR技术与军事训练创新 |
5.1 丰富军事训练内容 |
5.1.1 虚拟战场环境构建 |
5.1.2 单兵训练 |
5.1.3 战术训练 |
5.1.4 指挥员训练 |
5.2 变革军事训练手段 |
5.2.1 VR与陆军训练 |
5.2.2 VR与海军训练 |
5.2.3 VR与空军训练 |
5.3 突破军事训练短板 |
5.3.1 降低军事训练成本 |
5.3.2 降低军事训练风险 |
5.3.3 提升训练效率 |
第六章 VR技术与军事管理科学化 |
6.1 思维理念更新 |
6.1.1 虚实交融思维 |
6.1.2 互联网思维 |
6.1.3 大数据思维 |
6.2 集约高效的军事管理 |
6.2.1 军事管理标准化 |
6.2.2 军事管理规范化 |
6.2.3 军事管理精细化 |
6.3 晓于实战的人才培养 |
6.3.1 军事人才的新结构 |
6.3.2 对军事人才个体素质的新要求 |
6.3.3 VR技术应用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基础理论与动因 |
2.1 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
2.1.1 现代化 |
2.1.2 法治现代化 |
2.1.3 军事法治现代化 |
2.2 军事法治现代化的目标体系 |
2.2.1 完备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 |
2.2.2 高效的军事法治实施体系 |
2.2.3 严密的军事法治监督体系 |
2.2.4 有力的军事法治保障体系 |
2.3 军事法治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
2.3.1 秩序: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基础价值 |
2.3.2 正义:军事法治现代化的中级价值 |
2.3.3 效率:军事法治现代化的终极价值 |
2.4 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 |
2.4.1 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国家现代化的根基 |
2.4.2 军事法治现代化是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必由之路 |
2.5 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外在动因 |
2.5.1 现代战争发展规律的基本因素——战斗力与战争形态 |
2.5.2 战斗力和战争形态矛盾运动的规律 |
2.5.3 军事法治现代化是提升战斗力的必由之路 |
第3章 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之"中国特色"的形成过程 |
3.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中国特色"之"魂" |
3.1.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
3.1.2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丰富内涵和特殊要求 |
3.1.3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穿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始终 |
3.1.4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的核心和根本 |
3.2 中国军事法治建设特点是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中国特色"之"体" |
3.2.1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历程 |
3.2.2 我国军事法治现代化的特点在实践中逐步凸显 |
3.3 外军军事法治建设共性特点是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中国特色"之"用" |
3.3.1 世界主要国家推进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共性特点 |
3.3.2 外军军事法治建设特点对我国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启示 |
3.3.3 正确处理"体"与"用"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关键 |
3.4 中国军事法治现代化之"中国特色"总结 |
3.4.1 核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3.4.2 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军事领域的表征 |
3.4.3 目标:立足我军实际坚持以提升战斗力为基准目标 |
3.4.4 方式:遵循现代军事发展规律实现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3.4.5 途径:汲取我军优良传统精华与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并重 |
第4章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
4.1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内涵 |
4.1.1 治军理念的现代化 |
4.1.2 治军理论的现代化 |
4.1.3 军事制度的现代化 |
4.1.4 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
4.2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战略考量 |
4.2.1 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 |
4.2.2 在强国强军战略格局中夯实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基础 |
4.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发展方向 |
4.3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
4.3.1 融入国家法治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总要求 |
4.3.2 强军目标是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
4.3.3 保障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主基调 |
4.3.4 确保军队履行使命和集中统一是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
4.4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4.4.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
4.4.2 坚持战斗力标准 |
4.4.3 坚持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
4.4.4 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建设辅助作用 |
第5章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矛盾 |
5.1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矛盾的成因 |
5.1.1 经济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制约军事法治现代化的发展 |
5.1.2 人民军队正规化实践历史较短导致军事法治现代化基础较弱 |
5.2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主要矛盾 |
5.2.1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矛盾运动 |
5.2.2 军事法治现代化水平与现代军事发展规律之问的矛盾是军事法治现代化的主要矛盾 |
5.3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
5.3.1 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削弱军事法治现代化根基 |
5.3.2 军事法治实施不够顺畅阻滞军事法治现代化推进速度 |
5.3.3 军事法治监督不够严密紊乱军事法治现代化秩序 |
5.3.4 军事法治保障力度不足降低了军事法治现代化成效 |
第6章 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的推进方略 |
6.1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的现代化 |
6.1.1 加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
6.1.2 推动重点领域军事法规制度建设 |
6.1.3 优化军事立法工作机制 |
6.1.4 完善军事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制度 |
6.2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实施的现代化 |
6.2.1 各级党委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决策 |
6.2.2 各级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指导所属部队工作 |
6.2.3 全军部队严格依法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
6.2.4 全体官兵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和职责 |
6.3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监督的现代化 |
6.3.1 强化军队党组织内部监督 |
6.3.2 完善军队各层级之间互相监督 |
6.3.3 加强军队内部专门监督机关职能 |
6.3.4 拓宽官兵参与监督渠道 |
6.3.5 畅通社会公众监督路径 |
6.4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保障的现代化 |
6.4.1 创新发展军事法治理论 |
6.4.2 造就高素质军事法律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法治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开展高校国防生教育的背景 |
一、世界新军事变革推动军事人才培养调整改革 |
二、军队信息化建设牵引军事人才培养战略调整 |
三、实现强军梦赋予军事人才培养新的使命任务 |
四、高等教育大发展为军事人才培养带来新机遇 |
第二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开展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二、高校国防生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发展与调整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发展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的调整 |
第二章 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第一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国防生教育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二、国防生教育大力推动了我军干部培训体制的改革完善 |
三、国防生教育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抓手 |
四、国防生教育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摸索了规律 |
五、国防生教育推动了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整体提高 |
第二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经验启示 |
一、国防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践行强国梦和强军梦目标展开 |
二、国防生教育必须着眼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 |
三、国防生教育必须发挥其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辐射示范效应 |
四、国防生教育必须注重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跃升 |
第三章 当前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体系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 |
一、制定国防生教育目标的依据 |
二、国防生教育目标的制定策略 |
三、高校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的主要方法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实现路径 |
第四章 当前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当前国防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国防生价值取向多元,功利思想比较明显 |
二、国防生军人情感不强,战斗精神有待提高 |
三、国防生教育模式多样,培养目标结构模糊 |
四、国防生军政训练不实,考核评价手段单一 |
第三节 制约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
二、军政教育训练领导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
三、国防生培养法规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 |
四、国防生培养一系列相关保障还不到位 |
五、国防生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备不科学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突出中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地位 |
一、铸牢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
二、强化“三观”教育,夯实思想根基 |
三、锻造品行操守,提升道德修养 |
第二节 探索中国国防生军人情感和战斗精神培育路径 |
一、尊重主体地位,发挥能动作用 |
二、坚持价值引领,助推成长成才 |
三、注重多措并举,突出实践磨砺 |
第三节 探索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 |
一、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领导体制的优化 |
二、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 |
三、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四节 完善中国国防生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
一、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的意义和作用 |
二、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的原则和种类 |
三、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模式构想及任职建议 |
第五节 重视中国国防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
一、选培业务干部队伍建设 |
二、国防生军政教员队伍建设 |
三、国防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
结束语 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防生培养模式 |
后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 |
致谢 |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引言:毛泽东何以能成为伟大的军事家? |
第一章 理论渊源 |
第一节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智慧 |
第二节 批判吸收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
第三节 继承创新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
第二章 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渐形成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发展完善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创新发展 |
第三章 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 |
第一节 战争观 |
第二节 战争方法论 |
第四章 战争制胜之道 |
第一节 战争制胜因素 |
第二节 善于把握战争规律 |
第三节 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 |
第五章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第一节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
第二节 掌握主动,灵活机变 |
第三节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
第四节 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
第五节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第六节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
第六章 地位与价值 |
第一节 影响深远的科学体系 |
第二节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推动创新的思想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结论要点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国防的内涵 |
2.1.2 国防教育的内涵 |
2.1.3 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教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2.2.3 党和国家的国防教育思想 |
2.3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
2.3.1 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
2.3.2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利于实现国防现代化 |
2.3.3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师资队伍 |
3.1.2 实施形式 |
3.1.3 考核方式 |
3.2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1 研究对象 |
3.2.2 调查内容 |
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4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2.5 问卷与各部分信度分析 |
3.2.6 问卷与各部分效度分析 |
3.3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影响因素的回归及差异性分析 |
3.3.1 回归分析 |
3.3.2 差异性分析 |
3.4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大学生国防意识薄弱及其原因 |
3.4.2 军事理论课效果不佳及其原因 |
3.4.3 军训重形式而不重实际效果及其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国防教育经验借鉴 |
4.1 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国防教育概况 |
4.1.1 美国高校国防教育概况 |
4.1.2 日本高校国防教育概况 |
4.1.3 其他发达国家高校国防教育概况 |
4.2 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国防教育的经验借鉴 |
4.2.1 注重高校国防教育法制建设 |
4.2.2 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
4.2.3 丰富大学生国防教育形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强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建议 |
5.1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
5.1.1 为高校国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
5.1.2 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
5.1.3 提高大学生参军或从事军事相关职业的社会地位及待遇 |
5.2 积极开展军训 |
5.2.1 提高大学生对于军训重要性的认识 |
5.2.2 完善军训内容 |
5.2.3 合理增加军训时间 |
5.3 不断改进高校国防教育方式方法 |
5.3.1 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5.3.2 综合运用多种授课方法 |
5.3.3 开展主体性国防教育 |
5.3.4 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交易费用、产权、合约与制度安排的研究 |
1.2.2 关于军费规模决定的研究 |
1.2.3 关于军费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基本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军费的成因与性质:产权与交易费用的视角 |
2.1 物竞天择与产权经济学的思维 |
2.1.1 稀缺与竞争 |
2.1.2 游戏规则与产权制度 |
2.1.3 生存的法则 |
2.2 生产、掠夺与保护 |
2.2.1 财富创造的前提与生产行为 |
2.2.2 经济人假设与掠夺行为 |
2.2.3 财富最大化:生产与保护的权衡 |
2.3 权利界定、契约成本与军费成因 |
2.3.1 产权界定与保护的基础 |
2.3.2 国家主权属于产权范畴 |
2.3.3 契约成本与军费成因:两类交易费用的权衡 |
2.3.4 一个例证:牧民和农夫间的战争与和解 |
2.4 军费的性质 |
2.4.1 军费是一种界定主权和政权的政治性交易费用 |
2.4.2 军费是无奈的理性选择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军费规模决定模型 |
3.1 多国并存与政府竞争 |
3.1.1 大历史视角下的世界与国家 |
3.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
3.1.3 国家间的主权竞争与一国之内的政权争夺 |
3.2 军费规模决定模型:目标、约束与均衡 |
3.2.1 政府军费决策的目标 |
3.2.2 政府决策的两大类约束条件 |
3.2.3 均衡军费规模的决定 |
3.3 约束条件变化、均衡移动及其经济蕴意 |
3.3.1 政府收入变化与均衡移动 |
3.3.2 成本变化与均衡移动 |
3.3.3 政府收入与成本同时变化下的均衡移动 |
3.3.4 经济蕴意与理论价值 第四章 军费结构的决定:需求牵引与供给推动 |
4.1 从防务要素到军事能力:打开军事投入产出的黑箱 |
4.1.1 联结军费规模与结构的制度安排 |
4.1.2 防务要素及其分类 |
4.1.3 军事能力与军事对抗的空间 |
4.1.4 军事能力生成:军事生产的制度结构、技术选择与成本函数 |
4.2 利益需求牵引军费结构变化 |
4.2.1 军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
4.2.2 利益-任务-能力与军费结构 |
4.2.3 利益结构变化促动军费结构变化 |
4.2.4 需求变化、信息费用与军费结构 |
4.3 要素供给、制度选择与军费结构 |
4.3.1 防务要素的供给条件、合约安排与军费结构 |
4.3.2 要素价格、要素替代与军费项目结构 |
4.3.3 组织效率、军兵种替代与军费部门结构 |
4.3.4 动员成本、国防动员制度与军费结构 |
4.3.5 交易费用和制度安排影响军费结构:以兵役制度为例 第五章 美国军费规模与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5.1 美国军费数据的来源 |
5.2 美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 |
5.2.1 美国军费规模的长期变化趋势 |
5.2.2 美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原因与实证 |
5.3 美国军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5.3.1 美国国防部按功能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5.3.2 美国国防部按军种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5.3.3 NIPA按要素划分的美国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5.3.4 美国军费结构的变化对理论的验证 第六章 中国军费规模与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6.1 关于中国军费数据来源的说明 |
6.2 中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 |
6.2.1 中国 1950~2012 年军费规模变化趋势 |
6.2.2 中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原因与实证 |
6.3 中国军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6.3.1 中国按项目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6.3.2 中国按军种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第七章 优化中国军费规模与结构的对策建议 |
7.1 适应安全环境和经济实力变化,保持军费规模持续较快增长 |
7.1.1 安全威胁压力有所上升,适度提高军费负担很有必要 |
7.1.2 经济能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国家财力可保障军费稳定增长 |
7.1.3 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确定军费增长的合理区间 |
7.2 适应国家利益拓展,逐步优化军费结构 |
7.2.1 中国国家利益不断拓展,海洋权益地位上升较快 |
7.2.2 着眼构建保障利益拓展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军费投向重点 |
7.3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强军事制度创新 |
7.3.1 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
7.3.2 改革完善防务要素获取与使用的相关制度 |
7.3.3 完善军费预算与管理制度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民兵怎样适应高技术战争”研讨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共产党双拥思想研究[D]. 杨昌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D]. 贺琨.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珊.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研究[D]. 王峥.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D]. 刘济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6]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现代化研究[D]. 茹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D]. 柯友平. 武汉大学, 2015(07)
-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哲学透视[D]. 王胜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9]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研究[D]. 王晓静. 燕山大学, 2014(05)
- [10]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 卢小高.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