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天西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叶文丽[2](2019)在《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伊春空间重构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保障基地,也是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资源型城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学者的关注。201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揭开了新的序幕,并提出目标:到2020年,资源枯竭型城市遗留下来的问题基本解决,转型任务基本完成。在此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支持力度。本文在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我国当前备受关注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热点问题,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在对目前国内资源型城市空间转型的路径进行梳理,在对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伊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未来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从生态保护、产业结构以及城镇体系重组的角度,对伊春市的空间结构进行重新组织,以达到伊春生态宜居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资源型城市空间转型的多样化路径为切入点,并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寻找社会、经济、生态等要素在空间结构上的作用方式,解决城市无序蔓延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为伊春市探索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以期为中国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重构有所参考。本文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划分依据,分析了伊春市在城市发展的四个时期(城市形成期、快速扩张期、成熟稳定期和衰退转型期)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演变机制。在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时间阶段,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其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时期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划及政策因素等。其次,按照伊春市城市发展目标、产业目标和生态目标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尊重城市宏观转型目标和有所创新的原则,对伊春市城市空间结构重构路径进行探寻。按照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撤区建镇调整现有城镇体系;强化产业载体,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小镇,如松林风情小镇、金山文化特色小镇、抗联文化小镇、木艺小镇突出城市特色;整合伊春旅游资源,开发休闲体验游、森林避暑游、红色研学游和康体养生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最终实现伊春空间重构,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
张健强[3](2019)在《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最新森林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相对改革开放初期的12%有所提升。但我国森林资源无时无刻都在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尤其是森林火灾对我国森林资源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带来的破坏最为严重。森林火灾扑救困难,是世界性难题。森林航空消防在扑救森林火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火与灭火手段,是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保护森林资源免受森林火灾摧毁的重要保障手段。本文在收集森林防火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攀西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并通过对安哈、雅江两个具有代表性火场的典型案例分析,思考了影响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相关因素。然后结合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型,构建符合攀西地区实际情况的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重新规划了西昌站的组织机构、运行阶段、资源配置,同时对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流程、保障措施、效果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重构的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可为西昌站现有工作提供指导,并有利于解决当前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高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效率。
兰洁,张毓涛,师庆东,李吉玫,许紫峻,韩燕梁[4](2018)在《新疆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文中指出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以新疆44个林场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6个方面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两期中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2001年、2010年和2015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350.39×108元、737.83×108元和887.99×108元,且6类服务功能项价值量大小排序整体表现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2)2000-2015年新疆天保工程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地州所属林场及其他;3)全疆44个林场在天保工程实施期间价值量基本上均呈增长趋势,其中2000-2010年价值量年增长率3.84%43.71%,2010-2015年价值量年增长率1.83%13.94%;4)所有林区在2000年、2010年、2015年的总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为2.66×104元/hm2、2.83×104元/hm2、3.79×104元/hm2。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展现出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价值潜力,可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
廖冰[5](2018)在《中国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的实证研究—兼论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文中指出中国已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与此同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光辉使命,林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主体地位作用,林业必须肩负起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职责,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而生态文明测度评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环节,因此,在当前中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对生态文明测度评价以及深入研究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科学价值、应用前景和政策内涵。已有研究未能考虑生态文明和非生态文明的本质差异,无法确定“生态文明阶段”的准入门槛,也就无法判定区域是处于生态文明还是非生态文明阶段,从而默认所有区域均已“入门”,于是就用“生态文明标准”对所有区域(包括生态文明和非生态文明区域)进行生态文明“一步式”测度评价,再根据测度评价结果进行排名,有些未“入门”区域,如北京、上海等,也参与了生态文明排名且排名靠前而云南、海南等排名靠后,这既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又不利于管理者掌握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还极易产生一些误导;已有研究就林业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但仅掌握定性关系难以满足管理者制定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定量化措施的决策客观需求,还更应辨识林业对生态文明的作用程度、贡献率等,才能全面知悉林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为此,在构建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方法体系后,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视角,首先,通过PSIR系统结构模型选取了生态文明初始指标;其次,构建结构化、定量化SEM对初始指标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得到了最终指标及其权重;第三,基于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法通过指标及其权重依次测度了生态文明基本指数、特征指数、共生度指数、阈值指数,并根据阈值指数判定了全国、省域、林区是否跨进了“生态文明阶段”这个门槛;第四,通过测度绿值指数判定了已“入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五,根据二步测度判定结果揭示了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第六,根据二步测度判定结果,构建回归模型估计了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影响系数,再通过“归一化”方法测算了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并将林业与农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业、生态环保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差异进行比较;最后,基于“指数-指标”解耦法回溯了具体指标,分析了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其根源,由此提出了促进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纵观全文的研究,可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人类生态文明响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建设生态文明要兼顾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共生,而不能偏废其一。这既有利于管理者准确掌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从而加以强化来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管理者有效理解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共生机制,从而制定措施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中国已完全脱离原始文明阶段,但尚未完全进入生态文明阶段,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迈进的过渡转化期,要实现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水平的飞跃仍然任重道远。这不仅有利于管理者宏观把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还有利于管理者掌握省域所处的文明阶段类型和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而制定差异化措施来推进省域生态文明建设。(3)东北、西部、中部和东部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渐进过程。这有利于管理者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4)东北-内蒙古林区、西南林区尚未“入门”而南方集体林区虽已“入门”,但“入门”后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初级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前景和发展潜力却较大。这有利于管理者识别各林区所处的文明阶段类型,也有利于管理者掌握各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而制定差异化措施来推进林区生态文明建设。(5)四川、贵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匹黑马”,这有利于管理者掌握四川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对其加以重视。(6)林业在所有产业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正向最大而工业负向最大。这既有利于管理者辨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又有利于管理者明确森林资源禀赋在林业贡献率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利于管理者识别并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产业。(7)林业三次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呈“微笑曲线”状。这有利于管理者精准识别林业第一产业、林业第三产业对生态文明的促进作用和林业第二产业对生态文明的破坏作用,进而制定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林业的对策措施。(8)全国、省域、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根源分别在于生态建设响应不足、产业与生态的多元作用类型、资源优势未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生态优势。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要强化生态建设响应;针对产业经济发达而生态建设薄弱的省域,应该加强生态建设响应程度,针对产业经济欠发达而生态建设较好的省域,应该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对于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双劣”的省域,应该两手抓两手硬,对于产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双优”的省域,应该使得经济和生态由“量变”促进“质变”,使产业与生态共生水平再上“一台阶”,促进生态文明跃升到更高水平;林区要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最后,总结了全文创新点并提出了未来展望。创新点主要有:(1)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全景视域”,事先辨识了生态文明与非生态文明的本质差异,根据阈值指数判定了哪些区域已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哪些区域仍处于非生态文明阶段,对于未“入门”的区域不再进行水平判定,而对于已“入门”的区域,则根据绿值指数来判定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区分不同文明阶段类型且默认所有区域均已“入门”且用生态文明标准来衡量非生态文明区域的不合理做法;(2)不仅测算了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还测算了除林业外的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从而解决了已有研究未能将林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程度量化的难题;(3)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与“指数-指标”解耦法对生态文明“阶段-水平”进行二步测度,实现了指标法与指数法的优势互补;(4)通过PSIR与SEM相结合方法对生态文明指标定量检验、优化并确定其权重,解决了使用传统方法确定的指标及其权重主观性问题。针对研究不足,未来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1)对城市、县域、乡村、社区生态文明进行测度评价并比较其与省域生态文明测度评价结果的差异,以发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演化规律;(2)找寻比PSIR-SEM更科学的方法来优化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并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3)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类型及其发展动态,并将其纳入模型来测算其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亦可进一步测算大农业中林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
关俊威[6](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杨立[7](2018)在《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文中提出长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有助于了解种群下降的生态和生物地理特征,并有助于提升物种保护效益。尽管人们认识到长时间尺度数据在保护生物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仍然受到实践上和概念性的限制,包括数据可获取性,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以及抽样的非标准化。因此,目前研究多采用的时间尺度短,多为十年以内,只有少数研究使用超过20年的记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仅要将历史数据纳入保护和环境管理中,还要评估这些数据的有用性和潜在局限性,以提高我们对某一物种长时间尺度上动态变化的理解。新方志,也称地方志,记录中包含有关区域的环境和资源信息。地方志记录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地方尺度的生态数据,包括动植物记录,以及经济,政治和人口统计信息。它们大多数是按照特定的“科学”的自然历史传统编纂的,获取物种记录相对容易。此外,地方志通过系统性的编纂,使其涵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现有研究数据多来自实地调查,博物馆和论文的记录,地方志一直被忽略,因为地方志只关注经济,特有或十分普遍的物种,对其它种类记录并不充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地方志可以为长时间尺度的种群动态研究提供有效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地方志可以成为保护生物资源的不可替代的来源之一。因此,本研究着重三个要点,分别为数据搜集、模型模拟和长时间尺度生态数据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数据搜集整理方法。本研究针对新方志的数据来源特点(数量多,空间覆盖率高、来源可靠、时间划分具备可行性),构建一套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新方志信息搜集方法。方法流程如下:a.确定研究区域和对象;b.新方志搜集、分类;c.物种分布信息提取;d.年代划分;e.相关信息补充;f.物种分布制图。利用点数据揭示东北地区四种濒危动物的种群历史变迁,结果显示四种动物有效记录均大幅下降,急剧下降时间多在80年代,分布海拔不断上升。2)结合历史数据和物种分布模型重建东北豹历史变迁。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潜在分布面积达到东北地区的7.00%。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潜在分布区与五十年代对比,下降幅度分别为46.74%、47.66%和59.23%。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恶化。相比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 90.25%,2000年代减少了 97.09%。在此之后,分布区局限于中国-俄罗斯边境一带。3)构建黑嘴松鸡历史变迁和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70年到现在,黑嘴松鸡的潜在分布区下降达35.25%,这种下降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还将持续下去。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潜在栖息地丧失预计会达到38.79±0.22%(8.64-90.19%),而且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劣,因为比起2000s真实的潜在分布面积,基准气候的潜在分布面积会产生12.39%的高估。为了保护黑嘴松鸡,应在包括大兴安岭西南部和小兴安岭北部等敏感地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我们建议这些地方要进行实地调查、建立监测网络、规划生态廊道,并与当地居民、政府以及保护生物学家开展合作以提高对黑嘴松鸡的保护。4)利用物种长期生态数据,结合物种分布模型和保护规划软件,对穿山甲开展优先保护规划。结果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70年代,物种的范围减少了52.20%,现在种群主要集中在武夷山。潜在分布范围的减少归因于人为压力。根据保护优先次序分析,优先保护区面积为51,268.4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5.62%。优先保护的有18个自然保护区和46个地区。优先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和地州主要位于武夷山中心,重要地区往往位于武夷山周围。我们提出了若干行动来提高该物种的保护状况,如生物学研究,生态监测系统以及保持中国东部穿山甲种群的栖息地恢复。
林春亮[8](2018)在《对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持续建设与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翻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篇章。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
巴音巴特·达拉[9](2017)在《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由国家林业局实施和建设的生态工程,与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新疆于2000年开始实施,从2000年新疆天保工程一期建设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着,为新疆林区生态建设和林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对新疆天保工程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全面的评价,将为今后新疆天保工程的后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新疆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相关政策建议。目前,国内针对新疆天保工程综合效益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将通过对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情况分析,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找出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6个章节,第1章为导论部分,首先阐述天保工程实施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相关意义以及文章的研究目的,其次是详细介绍本研究中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阐述了相关技术路线。第2章文献研究综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是阐述国外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3章为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首先介绍天池自然保护区自然状况,其次对目前天保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包括天保工程实施主要成效、相应政策投入以及资金投入等相关情况。第4章为评价体系的研究部分。详细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的筛选依据,采用频度分析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检验一致性。第5章为综合得分计算部分。主要对调研期间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包括对相应指标数据如何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办法,并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最终数据进行综合得分计算,从而得到最终结果并进行分析。第6章是结合实际情况,对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章通过对综合得分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的不足之处,并从分析结果对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的后续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米拉地力·阿不力米提[10](2017)在《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新疆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收集1990年、2009年2014年三期二类调查资料和每年调查更新的数据以及当地的自然概况、生态环境建设等资料,论文从林业用地面积、各林种森林面积和蓄积、各龄组森林面积和蓄积、各林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各龄组单位面积蓄积量、采伐量和可采森林资源等角度,对板房沟林场从1990年至2014年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十多年中,通过GIS结合现地调查等方法重新区划界定林场范围,调查林业用地面积发生变化,据2014年调查统计,林地总面积74030.96hm2,其中:乔木林林地 27788.97 hm2,疏林地 1144.02 hm2,灌木林 26433.89 hm2,苗圃10.65 hm2,宜林地18653.43 hm2。活立木总蓄积3981981.77m3,其中:有林地蓄积3881122.17 m3,疏林地蓄积100859.6 m3。经过17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板房沟林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蓄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近熟林的面积和蓄积都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蓄积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喜的是,板房沟林场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1990年至2014年增加了 13.3m3,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总体达到了 137.6m3/hm2的水平。这些森林资源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自2000年新疆开始全面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重视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森林管护工作,从而提高了生态公益林的质量。再从各龄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减少了 8.7m3、5.5m3和3.7m3。只有近熟林和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增加了 1.5 m3和1.8 m3,但还有很大的生长空间,因此应加强幼、中龄林的抚育,采取合理的抚育及经营措施,加快林木的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另外需要通过合理采伐,不断调整林分结构,缩短培育期,以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
二、新疆天西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天西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伊春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林业资源型城市 |
2.1.3 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4 城市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中心-外围理论 |
2.2.4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
第3章 伊春空间演变与动力机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伊春空间结构演变 |
3.2.1 城市形成期(1948-1952年) |
3.2.2 快速扩张期(1953-1958年) |
3.2.3 成熟稳定期(1959-1990年) |
3.2.4 衰退转型期(1991年-至今) |
3.2.5 伊春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
3.3 伊春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
3.3.1 城市形成期 |
3.3.2 扩张稳定期 |
3.3.3 衰退转型期 |
第4章 伊春空间重构基础分析 |
4.1 伊春空间结构重构背景 |
4.2 空间重构的内涵 |
4.3 重构的目标 |
4.3.1 城市发展目标 |
4.3.2 产业目标 |
4.3.3 生态目标 |
4.4 重构的基本原则 |
4.4.1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 |
4.4.2 顺应城市宏观转型目标 |
4.4.3 依托城市发展基础 |
第5章 伊春空间重构路径 |
5.1 进行撤区建镇,调整城镇体系 |
5.2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载体 |
5.3 利用特色资源,建设特色小镇 |
5.4 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相关理论 |
2.1 森林火灾与森林防火 |
2.1.1 森林火灾 |
2.1.2 森林防火 |
2.2 森林航空消防 |
2.2.1 森林航空消防的发展现状 |
2.2.2 森林航空消防作业方式 |
2.3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 |
2.3.1 应急管理内涵 |
2.3.2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 |
2.4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
2.4.1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内涵 |
2.4.2 我国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
2.4.3 国外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 |
2.5 系统工程理论 |
2.5.1 系统思想 |
2.5.2 系统工程特征 |
2.5.3 系统分析过程 |
2.5.4 霍尔三维模型 |
第3章 攀西地区开展森林航空消防的必要性 |
3.1 攀西地区森林概况 |
3.2 攀西地区森林火灾等级及分布 |
3.2.1 攀西地区森林火险等级 |
3.2.2 攀西地区森林火灾历史统计 |
3.2.3 攀西地区森林火灾季节分布 |
3.3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的作用 |
3.3.1 森林火灾的发现 |
3.3.2 森林航空灭火 |
3.3.3 森林火灾后的再监测 |
第4章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现状 |
4.1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资源配置 |
4.2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现有制度 |
4.3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基本过程 |
4.4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基本保障 |
4.5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典型案例 |
4.5.1 西昌安哈火场 |
4.5.2 雅江木绒火场 |
4.5.3 相关思考 |
第5章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设计 |
5.1 影响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的因素 |
5.2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1 目标性 |
5.2.2 针对性 |
5.2.3 层次性 |
5.2.4 科学性 |
5.2.5 可操作性 |
5.3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三维结构模型 |
5.3.1 资源维度 |
5.3.2 过程维度 |
5.3.3 职能维度 |
5.4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 |
5.4.1 职能维—资源维的组合 |
5.4.2 过程维—职能维的组合 |
5.4.3 资源维—过程维的组合 |
5.5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6章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 |
6.1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流程 |
6.1.1 森林火灾的预防 |
6.1.2 森林火灾的发现 |
6.1.3 森林火灾扑救的响应 |
6.1.4 森林火灾扑救的组织实施 |
6.1.5 森林火灾扑救的结束与善后处置 |
6.2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
6.2.1 加强员工培训 |
6.2.2 做好机场运营 |
6.2.3 强化机源管理 |
6.2.4 完善应急预案 |
6.2.5 强化安全措施 |
6.2.6 加强应急演练 |
6.2.7 严格值班制度 |
6.3 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系统的运行评价 |
6.4 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特色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新疆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
研究区概况 2 |
研究方法 2.1 |
森林资源连清数据 2.2 |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参数 2.3 |
社会公共数据 3 |
结果与分析 3.1 |
天保工程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动态评估 3.2 |
天保工程不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3.3 |
天保工程区各林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4 |
结论与讨论 |
(5)中国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的实证研究—兼论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
1.1.2 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文明评价范围的文献梳理 |
1.2.2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文献梳理 |
1.2.3 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文献梳理 |
1.2.4 生态文明评价标准的文献梳理 |
1.2.5 生态文明评价结果的文献梳理 |
1.2.6 林业与生态文明相互关系的文献梳理 |
1.2.7 已有文献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理论依据 |
1.4.1 共生理论 |
1.4.2 共生空间的人类文明演化理论 |
1.4.3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方法筛选与整体方法体系构建 |
2.1 生态文明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确定的方法筛选 |
2.1.1 生态文明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确定的已有方法比较 |
2.1.2 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确定的方法选择:PSIR与SEM相结合 |
2.2 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筛选 |
2.2.1 生态文明评价的已有方法比较 |
2.2.2 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选择:基于L-V共生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法 |
2.3 生态文明测度判定标准的筛选 |
2.3.1 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的已有标准比较 |
2.3.2 生态文明测度判定标准的选择:“阶段-水平”二步测度 |
2.4 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整体方法体系构建 |
2.4.1 整体方法体系的构建 |
2.4.2 整体方法体系的原理与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确定的实证研究——基于PSIR与SEM相结合的方法 |
3.1 生态文明内涵界定及其特性分析 |
3.1.1 已有生态文明内涵分类汇总 |
3.1.2 产业与生态的共生模式 |
3.1.3 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来界定生态文明内涵 |
3.1.4 生态文明与非生态文明特性比较 |
3.2 生态文明初始指标选取 |
3.2.1 纳入资源环境和人类生态文明响应的产业与生态共生关系分析 |
3.2.2 生态文明PSIR系统结构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
3.2.3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4 基于PSIR系统结构模型选取的初始指标 |
3.3 样本说明、数据处理与信效度检验 |
3.3.1 样本及数据来源 |
3.3.2 数据缺失值及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
3.3.3 数据信度检验 |
3.3.4 数据效度检验 |
3.4 生态文明最终指标确定及其权重计量 |
3.4.1 SEM构建及其适用性分析 |
3.4.2 基于SEM方法优化的生态文明最终指标 |
3.4.3 生态文明指标权重计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生态文明阈值与绿值指数测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指标-指数”耦合法 |
4.1 生态文明基本指数测度 |
4.1.1 足迹家族法及其改进 |
4.1.2 生态文明基本指数测度结果 |
4.2 生态文明特征指数和共生度指数测度 |
4.2.1 L-V共生模型构建 |
4.2.2 竞争系数测度结果 |
4.2.3 生态文明特征指数测度结果 |
4.2.4 生态文明共生度指数测度结果 |
4.3 生态文明阈值指数与绿值指数测度与“阶段-水平”二步判定 |
4.3.1 生态文明阈值指数测度及阶段判定结果 |
4.3.2 生态文明绿值指数测度及水平判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
5.1 全国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
5.1.1 全国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演化规律分析 |
5.1.2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
5.2 省域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
5.2.1 省域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
5.2.2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
5.3 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
5.3.1 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演化规律分析 |
5.3.2 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演化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水平的贡献率测算研究 |
6.1 理论假设、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1.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6.1.2 变量选取及释义 |
6.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水平贡献率的算法设计 |
6.2.1 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作用影响实证建模 |
6.2.2 林业贡献率算法设计 |
6.2.3 林业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水平的作用影响实证建模 |
6.2.4 林业三次产业贡献率算法设计 |
6.3 林业对生态文明水平的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6.3.1 省域的林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6.3.2 林区的林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6.4 林业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其“微笑曲线”分析 |
6.4.1 省域的林业三次产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其“微笑曲线”分析 |
6.4.2 林区的林业三次产业贡献率测算结果及其“微笑曲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根源回溯与对策研究——基于“指数-指标”解耦法 |
7.1 全国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与对策建议 |
7.1.1 全国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及原因分析 |
7.1.2 促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7.2 省域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与对策建议 |
7.2.1 省域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及原因分析 |
7.2.2 促进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7.3 林区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与对策建议 |
7.3.1 林区生态文明测度判定结果的“指数-指标”回溯及原因分析 |
7.3.2 促进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及其省域出台的“生态文明政策文件”汇总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林下中草药 |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
8.5 本章小结 |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7)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前言 |
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
3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数据库建立 |
1 前言 |
1.1 物种分布研究的数据需求 |
1.2 物种分布数据获取 |
1.3 新方志数据搜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对象 |
2.3 地方志收集 |
2.4 相关信息补充 |
2.5 物种分布制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历史分布变迁 |
3.2 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历史分布变迁 |
3.3 水獭(Lutra lutra)历史分布变迁 |
3.4 猞猁(Lynx lynx)历史分布变迁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以东北豹为例 |
1 前言 |
1.1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
1.2 物种历史分布重建的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搜集和整理 |
2.2 模型模拟 |
3 研究结果 |
3.1 模型准确性 |
3.2 潜在分布变迁 |
4 讨论 |
4.1 东北豹潜在历史分布区的变化 |
4.2 东北豹保护策略 |
第三部分 结合历史背景的物种长时间分布变迁—以黑嘴松鸡为例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集的建立 |
2.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2.3 模型模拟 |
3 研究结果 |
3.1 数据库与模型准确性 |
3.2 黑嘴松鸡历史潜在分布区变化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潜在分布区面积变化 |
4 讨论 |
4.1 模型模拟 |
4.2 黑嘴松鸡威胁与保护 |
第四部分 基于历史分布数据的物种系统保护规划—以中华穿山甲为例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集的建立 |
2.3 环境变量的选择 |
2.4 模型模拟 |
2.5 优先保护规划 |
3 研究结果 |
3.1 模型准确性 |
3.2 分布范围随时间的变化 |
3.3 保护优先性 |
4 讨论 |
4.1 威胁 |
4.2 对保护的启示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2.1 新方志数据来源的优势与不足 |
2.2 模型的限制性 |
3 展望 |
附录 |
1 物种分布模型综述补充材料 |
2 东北豹新方志补充材料 |
3 黑嘴松鸡新方志补充材料 |
4 水獭新方志补充材料 |
5 猞猁新方志补充材料 |
6 中华穿山甲新方志补充材料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对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持续建设与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天保工程主要成就 |
2 新疆天保工程区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 |
2.1 现有天然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后备森林资源培育滞后 |
2.2 森林资源保护职责落实不到位 |
2.3 监测管理手段科技含量低, 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
2.4 人员结构不合理 |
2.5 缺乏宣传手段和经费 |
2.6 产权不清晰, 阻碍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9)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3章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 |
3.1 天池自然保护区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一期建设情况分析 |
3.4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二期建设情况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
4.1 天保工程效益评价指标筛选 |
4.2 天保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评价因素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5章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效益综合得分计算 |
5.1 相关数据参考 |
5.2 天保工程实施效益综合得分计算 |
5.3 天保工程效益分析 |
第6章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6.1 天池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2 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新疆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1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内涵及目的意义 |
1.1.3 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1.2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 |
1.2.1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 |
1.2.2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1.2.3 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过程 |
1.3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方法 |
1.3.2 国外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1.3.3 国外天然林保护概述 |
1.3.4 我国森林资源动态研究概况 |
2 研究地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概况 |
2.3 土壤概况 |
2.4 植被概况 |
2.5 水文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 |
3.2 数据处理 |
4 结果分析 |
4.1 林地面积动态 |
4.2 各类森林、林地面积蓄积动态变化 |
4.3 林种动态变化 |
4.4 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动态变化 |
4.5 灌木林动态变化 |
4.6 森林质量动态分析 |
4.6.1 乔木林各龄组单位蓄积动态变化 |
4.6.2 乔木林各龄组年生长量动态分析 |
4.6.3 灌木林疏、中、密盖度动态变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新疆天西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伊春空间重构研究[D]. 叶文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3]攀西地区森林航空消防应急管理体系构建[D]. 张健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新疆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兰洁,张毓涛,师庆东,李吉玫,许紫峻,韩燕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4)
- [5]中国生态文明“阶段—水平”二步测度的实证研究—兼论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D]. 廖冰.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6]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基于物种历史分布数据与生态位模型的濒危物种分布模拟[D]. 杨立.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对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持续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林春亮. 新疆林业, 2018(01)
- [9]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评价研究[D]. 巴音巴特·达拉.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新疆板房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D]. 米拉地力·阿不力米提.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