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谈国有股权管理制度

上海商谈国有股权管理制度

一、沪上研讨国有股权管理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盛玉明[1](2017)在《海外投资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其中心环节。当前,我们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步入新征程。201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成为中国新时期全面改革的总纲,国企改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时隔近两年,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上述

仲丹丹[2](2016)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文中提出“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世界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即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时期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的互动中实现的。在中国,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融合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在很短时间内成为部分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之一的。文化产业园区作为这种融合的产物之一,成为非常具有活力与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其中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再利用的项目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那么,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在我国典型城市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文化产业的原初特性使其在空间集聚过程中对宏观地理和微观载体有何特殊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市场规律作为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基本构成对这种结合发展的模式有怎样的作用力?认真回答这三个问题是研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以上动机,本研究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性以及中国工业用地的更新特征为切入点,以我国8个代表性城市的具体项目为基本研究范围,结合对既有现状的理解建立全观的研究架构,从经济学的视角针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进行析论,讨论这两种事物结合之基础、发展之根本推力,并试图创造一种解释上不致发生矛盾的、按不同保护再利用主体推动这种结合的不同过程对既有相关项目的分类,阐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城市产业升级相结合的真正的、应然的内在动力及外在表现,进而为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区存量土地盘活、产业结构调整与历史文化延续的整合,如何更好地从政策及发展策略上推进这一过程提供有限的理论参考。

梁天[3](2011)在《公司控制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控制权问题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制度内容,代表着公司决策的形成过程和外化效力,是近100年来研究公司行为或者公司组织领域的核心问题。落脚中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控制股东的恣意妄为、肆无忌惮地侵害少数股东利益现象的频频发生,使得围绕公司控制权滥用所展开的讨论,在司法实践中也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通过概念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积极借鉴各学科丰富的理论资源,试图从法理学高度对公司控制权进行法律反思。正文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解析”。主要采用了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对公司控制权进行了概念上的梳理。本文认为,公司控制权,是指股东、管理层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事实状态下,拥有对公司经营决策、日常管理以及财务政策制定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结合,是一种权力与权利观念的结合,即制度化了的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的能力与暗含于私权观念下的“意思自治”的“权利”观念的结合。其次,立足于这个概念理解,详细介绍了不同观点下公司控制的形态的分类。分类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公司控制权的研究必然要落实到这种权利的正当性层面。所以,从公司法的制度角度观察,公司控制形态落实到了公司控制权身上。第二章为“公司控制权生成及演化的理论资源”。公司控制权毕竟是来源于经济学科首创的概念与命题,所以本章通过比较和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对公司控制的形成比较重要的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的重要理论资源。通过研究经济学的理论资源,我们发现企业理论、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研究成就了公司控制问题的形成。而管理学研究,是从企业的目的和企业的治理角度对公司控制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金融学研究则是从企业重组的方式入手,关注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建立与规制方面研究公司控制。第三章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公司法回应”,根基于第一章我们对公司控制权的界定,本文重点研究了公司控制问题的法律规制进路。首先,是以公司法为中心的权利配置。控制可以解决公司法律特征,公司法律体系的构成、公司法律目标的确定等三个公司法核心目标或者构成基础。这属于法律强制范畴,需要由法律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规范。其次,深入到公司法律制度中研究具体的公司控制权配置问题,公司控制主要解决公司运作中的核心“代理”问题。借鉴外国制度重点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控制策略保护股东利益、小股东利益以及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方法。这些属于公司内部运营范畴,强制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以及缺省性规范并存。第四章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现实分析与对策——中国上市公司的法律实践”。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弱势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大股东占据绝对地位下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以及“股东利益优先”基础上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现代需求,运用第三章提出的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策略与对策,提出了股东整体利益保护、小股东利益保护和利益相关者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措施和法律完善方案。最后是结论——一个比较法向法哲学前进的道路。以公司控制权作为思考起点,本文发现,其实最终的核心问题都指向了对公司本身的思考,尤其是如何从法律视角思考公司问题。比较是作为结果还是证据?面对这个问题,必须从法哲学层面重新进行思考,才能使我们摆脱公司控制权研究的困境。吸收英美法系法官介入公司控制权案例的断案“法理”,以及大陆法系法典中已然明晰的条文,也许会统一性的建构在一个公司权控制理论框架内。

李贤海[4](2010)在《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研究 ——清江流域开发实践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从三十年国企改革历程来看,改革中出现和反映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等主体对国有企业权能的有效分享并相互制衡以达到国企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良好运行。换句话说:国企的所有权权能应该如何安排才能实现国企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经理人等主体权责利的统一。本文认为传统的以“两权分离”为目的的改革没能够使所有权权能如何安排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具体看,就是公司的治理结构还存在缺陷,国资委、国资委委托的董事会或出资人代表、代理人等各个主体的权、责、利三方面还不统一。因此,本文提出以“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概念来取代“两权分离”的提法,并从权能分享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和治理中所有权权能的安排问题。论文基本思路如下:在对基本理论的梳理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三十年的经验回顾基础上,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现状和治理缺陷,阐述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必要性,搭建了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基本框架,并以清江公司这样一个典型国企为例,总结权能分享的实践经验;最后对现阶段如何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权能分享作积极探索。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的目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为理论梳理和回顾,对权能分享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价。第三部分主要是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并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行评价。第四部分分析和研究国有企业现阶段产权结构现状和治理缺陷,阐明了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必要性,并结合清江公司的实践探索,提出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基本框架。第五部分主要是以清江公司这样一个典型国有企业为例,总结权能分享的实践经验。研究清江流域开发体制对国有企业权能分享探索方面的创新促进作用。第六部分首先阐明权能分享理论的构建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关系,然后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权能分享的内外部治理结构以及股权多元化等方面对当前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权能分享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涂玮[5](2010)在《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从对国企“两权分离”改革所引发的问题的反思开始的。本文在现代企业理论定义企业本质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所有权的经济学内涵,结合我国《企业法》中对企业经营权的法学定义,揭示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内在联系,论证了“两权分离”一说的理论缺陷,同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国企面临的所有者缺位等实际状况,阐述了用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的概念替代国企“两权分离”学说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从研究国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中产权安排两个角度着手分析了我国国企产权结构现状。针对上述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应主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待以经理层为代表的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国企所有权的态度。本文从人力资本只能“激励”而不能“压榨”的产权特性,人力资本所具备的一定程度的“抵押功能”及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等角度,阐述了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国企所有权的必然性和理论依据,并且探讨了以经理层为代表的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国企所有权的博弈机制、路径和方式等内容。二是分析了以生产者为代表的一般职工分享国企所有权的问题。本文从国企一般职工分享国企所有权的现状为引,论述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我国国企一般职工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必然性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从建设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持股会两个途径完善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国企一般职工对企业所有权的分享。三是探讨了外部资本市场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问题。这实质是实现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目的是引入外部资本分享国企所有权来改善国企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下扭曲低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本文主要探讨了国企一股独大的危害和以股权分置改革等手段实现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好处。四是完善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内容。该问题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国企与生俱来的先天所有者缺位问题。国资委的建立缓解了这一矛盾但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此矛盾。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国资委作为国企出资者权能设计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在论述完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的主要内容后,本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以湖北清江公司“两权分离,两体结合”的清江体制为例探索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的新思路和新框架的构建。

杨志远[6](2010)在《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实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3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就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寻找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的渐进过程。当前,在历年利润增加和规模扩张效应的累积影响下,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在行业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方面,都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随着不断重组和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由内部结构调整、外部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加强,经营风险凸显。构建一个规范、稳定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解决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至关重要。第一,如何在企业层面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如何在国有资产监管层面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实现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当前无论是涉及企业个体的微观层面制度改革,还是涉及企业群体的宏观层面体制调整,如何应对与控制风险都是共同的话题。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同时,在治理结构的设计和调整中充分考虑风险评价和控制,既是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的应时之举,又是巩固国有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率的解局之措。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风险控制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有关企业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践都尚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目前,在理论中,当前的国有企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问题被视为一个管理技术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实践层面上则被视为一个有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度问题,在企业实际操作层面上被视为一个借鉴、试错和调整的演进过程。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实践,明显地具有行业特殊性、个体差异性和措施相机性等特点。在金融领域内得到强调和推广的风险管理在非金融企业中的应用客观上存在着理论、实践等诸多方面的障碍。正是出于对风险问题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重要性以及当前理论研究存在问题的认识,本文从交易的风险溢价理论研究出发,分别从微观的企业制度层面和宏观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层面两个方面,对国有企业风险评价与控制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①如何认识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特殊性?②如何构造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的一般框架来保障国有资产经营的安全性?③如何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本文对国有企业风险问题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式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并非面面俱到,也并没有非常具体地深入到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机制设计和运行的具体问题分析中,而是集中在国有企业风险治理层次,从个体的国有企业风险治理与整体的国有企业群体风险控制与传导阻断两个层次展开。本文研究的目的,①以新的视角看待国有企业改革,围绕风险控制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方向。②为国有企业风险控制实践的展开提供新思路,如果从更为广泛的角度看,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风险控制理论在企业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案例。论文分为六个部分:①导言,主要内容为论述展开之前的必要说明和词汇准备。②第二个部分为“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从三个方面,即国有企业改革、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践、企业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等三个方面对本文所涉及的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③第三个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与“企业风险控制:一个基于交易的观点”。提出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研究的主要问题,论述目的在于阐明本文的研讨问题;对交易的风险溢价模型进行分析与阐述,为论述的展开进行理论准备。④第四个部分是“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对国有制下企业的交易属性进行政治经济学探讨。⑤第五个部分是“单个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风险治理”和“国有企业群体风险控制:风险类别与传导机制”。从理论与案例两个角度,对单个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对国有企业群体风险传导与阻断机制的分析与研究。⑥第六个部分为“结语”。对论文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进行进行总结。导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论文结构、研究工具、主要观点、核心词汇等内容。主要观点包括:①指出围绕风险控制展开的国有企业研究,是在新的问题环境下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再次探讨;②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认识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特殊性?如何构造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的一般框架来保障国有资产经营的安全性?如何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③对论文的核心词汇“国有企业”和“风险”进行了概述和界定。(1)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本部分以文献述评的方式,从风险理论出发,分别对本论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即国有企业改革、风险理论及其发展、治理结构以及风险控制等四个方面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①在“国有企业改革与风险控制”方面,对国有企业定位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探讨。对“基于一般企业组织模型的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基于国有企业发展路径的管理变革”等两种观点分别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不仅有个体的风险管理问题,更为重要地,还要处理整体风险识别和评价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内部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方式来解决风险控制问题,显然是对风险控制的一种误读。因此,必须跳出企业这个小的框架和限制,在更为广大的、包容性更强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讨论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问题。②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理论及其发展”方面,对奈特的风险和企业组织理论及其发展进行了评述,全面回顾了不确定性与风险理论的发展,探讨了基于奈特的风险理论,发展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理论应该要探讨的问题。③在“企业治理结构与风险”方面,对在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下探讨风险治理问题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基于风险治理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可能性。④在“风险控制”方面,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形成及其构成、风险管理工具及其发展等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2)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风险识别。本部分从企业风险识别的一般原则出发,结合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指出,①风险管理在一般企业中集中体现在管理层面,而国有企业中则集中体现在治理层面。②探讨国有企业风险识别的特殊点,即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主体的外在决定性、风险控制目标识别的矛盾性、风险传导机制的无边界性和风险集成性。③描述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研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指出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单个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国有企业群体的风险控制两个层次,研究的重点在于风险传导机制、单个国有企业的风险治理与国有企业群体的风险控制。(3)企业风险控制:一个基于交易的观点。本部分通过以交易博弈模型为基础的交易风险溢价研究,阐述基于风险分散的企业组织与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框架。交易博弈模型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包括:①任何一个交易都必然地包括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对具体交易标的物的交换,例如商品和劳务。二是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交易,即“交易的风险配置功能”。②交易的风险溢价(Risk Premium),即交易2方对通过交易方式希望分散出去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的定价。基于风险分散的企业组织和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框架的主要观点包括:①企业是一系列相关交易的叠加,而这一系列交易之所以被叠加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小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获得交易的风险溢价收益。②企业治理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治理结构是管理叠加起来的交易组合的基础性机制。③企业组织的存在,使得风险控制存在两种基本的手段,一是在企业组织内部通过交易的方式来配置风险,二是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进行风险的配置。④风险传导的过程究竟是一个风险化解的过程,还是一个风险逐渐累积的过程,取决于交易风险溢价收益的大小以及收益在交易双方之间的配置结构。⑤影响风险传导机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一是市场因素。二是制度因素。三是知识因素。(4)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本部分是对国有企业制度及其对企业风险控制的含义的分析。主要观点包括:①资产的庞大规模决定了国有企业内部进行交易以配置风险的空间巨大。②国有企业外在的制度支撑体系决定了国有企业通过外在的交易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的空间同样巨大。③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潜力能否发挥,取决于国有企业基本制度构成的两个层次,一是作为企业内部交易风险配置功能发挥的基本制度平台,二是由于监管体系的作用。④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并非一个完全的管理过程,而是一个如何在企业层面实现风险共同治理的问题⑤必须严格控制国有企业自身的风险等同于国家风险。(5)单个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风险治理。本部分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现状进行描述,对当前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主要关注点进行分析,并以案例的形式对当前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成效进行评价。主要观点包括:①尽管股份制改革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设定了基本路线,但传统管理体制和行政体制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难以忽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存在着明显的、且相互联系的强势利益群体,其自身的诉求足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②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缺乏一个恰当的向外分散风险和内部配置风险的治理结构平台。③企业的风险分散配置要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与分担企业风险相匹配的能力。而从现实的情况看,无论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管理层、还是外在的投资者(内资或者外资),均无法担当起国有企业风险分担者的角色。④当前的国有企业风险治理,承担风险的主体过少,承担风险能力与参与风险治理能力不匹配是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最大问题。⑤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分析中,主要风险类别包括:主体缺失风险、内部交易定价机制行政化风险、内部风险错配风险、风险控制封闭化风险。(6)国有企业群体风险控制:风险类别与传导机制。本部分对国有企业群体所面对的宏观风险及其类别、国有企业微观风险向宏观风险传导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观点包括:①政治风险、金融风险、产业风险是当前国有企业群体风险控制所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方面。②国有企业风险传导机制三个可能的阻断机制包括:微观企业制度、监管体制、政策约束与社会关注。③当前国有企业风险防范的三个重要方面是:防范国有企业个体的局部政治风险演变为整体性政治风险、防范个体的财务风险演变为整体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个体的行业风险演变为整体性经济结构失调。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选题与体系创新。选题创新方面,将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实践放到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内进行探讨,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体系创新。尽管论文的研究尚且粗浅,但基于交易博弈模型为基础的交易风险溢价研究,以及基于风险分散的企业组织与风险传导机制分析框架,在分析所采用的基本概念(例如交易的风险配置功能、交易的风险溢价)、方法(期权理论在交易风险定价方面的运用)以及切入点(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是奈特风险和组织理论的重新表述和发展,在上述方面,与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理论等现有理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②视角创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对于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分析与探讨,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第二,本文对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研究,更多地是从经济理论对企业风险控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管理研究层面,对风险管理技术的工具性探讨。第三,本文对风险的分析,并没有完全停留在现有的风险理论的基础之上,而是在运用新的风险分析工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③观点创新(理论部分):任何一个交易都必然地包括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对具体交易标的物的交换,例如商品和劳务,二是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交易,即“交易的风险配置功能”;交易的风险溢价,即交易各方对通过交易方式希望分散出去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的定价;企业是一系列相关交易的叠加,而这一系列交易之所以被叠加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小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获得交易的风险溢价收益。④观点创新(应用部分):国有企业风险识别的特殊点包括: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主体的外在决定性、风险控制目标识别的矛盾性、风险传导机制的无边界性和风险集成性。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可以分为单个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国有企业群体的风险控制两个层次,研究的重点在于风险传导机制、单个国有企业的风险治理与国有企业群体的风险控制。当前的国有企业风险治理,承担风险的主体过少,承担风险能力与参与风险治理能力不匹配是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最大问题。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潜力能否发挥,取决于国有企业基本制度构成的两个层次,一是作为企业内部交易风险配置功能发挥的基本制度平台,二是基于监管体系的作用。

方红星[7](2005)在《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主要手段,财务报告在维系公司制度、支撑资本市场有效运作进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报告作为公司制度和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机制,其本身并不是孤立、片面的。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密、法律制度渐趋完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围绕着公司财务报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长链条、多环节的制度安排。从这种意义上讲,透过一个广阔的视角对公司财务报告架构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和分析,其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而渐次展开的。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围绕着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这条主线展开的。本文首先从新制度经济学和资本市场效率理论两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紧接着从现实世界中的财务报告失败问题中发现全球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方面的制度缺陷;然后将其提炼和归结为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问题,并界定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基本概念;接下来针对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核心要件及其相互关系、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模式和决定因素、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演进规律以及一些重要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中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进行应用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共8章,各章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1章“导论”,主要交代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动因,界定本文主题中涉及的关键概念与范围,介绍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指出本文的积极探索与主要局限。 第2章“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概念整合与重新解构”,从对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和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价值链的研究入手,进行概念整合,提出“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基本概念,并对其进行重新解构,廓清其核心要件及其内在联系。 第3章“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核心要件分析(上)”,开始针对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核心要件展开深入探究和论述,包括: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法律结构与监管制度,以及公众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方面。

赵菲[8](2004)在《论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选择》文中提出本文着眼于对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问题的考察。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探讨: 首先,阐明了研究公司内部监督模式问题的必要性。对“公司治理”做了基本界定,并根据当前国际上公司治理模式遵循的三原则,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中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在原有监事会的基础上又引入独立董事是否真能达到“1+1>2”的初衷提出了质疑。 其次,对美国、德国两个最为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董事会内部监督的美国独立董事制度和董事会外部专门监督机构监督的德国监事会制度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相适应。股权极为分散和较完善的市场环境对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生长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共同决策制和主银行制给德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打上深刻的烙印。 再次,对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操纵股东会、董事会形同虚设、独立董事不“独立”、监事会不“监事”的现实情况,提出我国目前虽兼采美国、德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之特色,但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却日益弱化。因此必须深入考察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内部监督模式。 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议。通过对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存在功能冲突、独立董事自身的有限性的分析,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监事会机制,阐释了在现阶段的中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选择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路。提出了在修改公司法之际应立足我国现有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一元化,在公司立法中尽快完善监事会制度,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的建议。

本刊编辑部,宗明[9](2004)在《中国民企征战2004阵前手册》文中指出又是一年拼搏路,今朝更好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逆转,留下的轨迹令人们浮想联翩,深思或者憧憬……2004年,春天的鼓点尚未擂响,两会的东风即将吹拂,我们坚信,已到群情振奋之日,正是民企腾飞之时!在上一期的《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杂志中,我们通过“红色信号”、“孙大午与融资”、“富豪榜”三大关键词梳理了2003年中国民企发展历程;这一期,我们展望2004年,聚焦推进民企腾飞的三大看点——“民资参与国企重组”、“投资体制改革”和“税制新政上阵”,关注民企腾飞不可多得的契机。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有人说,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善于课前预习功课的学生。唯愿我们精心策划、编排出的本期封面文章,能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出征2004年之前看到的一卷实用、有效的阵前手册……

陈安[10](2003)在《论涉外仲裁个案中的越权管辖、越权解释、草率断结和有欠透明——CIETAC 2001~2002年个案评析》文中研究表明目次一、小引二、本案案情梗概三、本案裁决书"仲裁庭意见"一稿与二稿的径庭与突变(一)"仲裁庭意见"一稿——原有的2:1(二)专家咨询会议的短促评议及其可商榷之处

二、沪上研讨国有股权管理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沪上研讨国有股权管理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海外投资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 优化资源配置
三项制度改革

(2)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1.1 研究动机
        1.1.1.1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加速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滞后
        1.1.1.2 产业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关联性的研究不足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的交叉研究
        1.2.2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研究
        1.2.3 中国工业用地更新相关研究
    1.3 研究架构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架构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成果
        1.4.2 论文创新点
        1.4.2.1 系统的调查研究
        1.4.2.2 理论方法创新
        1.4.2.3 对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结合动因的研究
第二章 文化产业介入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发展概况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范畴界定
        2.2.1 工业遗产
        2.2.1.1 类型范围
        2.2.1.2 时期范围
        2.2.2 文化产业
        2.2.2.1 国外的界定
        2.2.2.2 国内的界定
    2.3 调研地点的选择
        2.3.1 参考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
        2.3.2 考虑调研地点地域分布广度
    2.4 各地概况
        2.4.1 北京——现代工业遗存在世界城市
        2.4.1.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1.2 项目特点
        2.4.2 上海——近代工业遗存与海派文化的融合
        2.4.2.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2.2 项目特点
        2.4.3 广州——行业集聚鲜明的产业园模式
        2.4.3.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3.2 项目特点
        2.4.4 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对有限文化经济资源的竞争
        2.4.4.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4.2 项目特点
        2.4.5 重庆——工业形象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要求的背离
        2.4.5.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5.2 项目特点
        2.4.6 青岛——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集中在城市更新重点区域
        2.4.6.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6.2 项目特点
        2.4.7 西安——工业遗产在世界文明古都
        2.4.7.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7.2 项目特点
        2.4.8 福州——工业遗产在“侨乡”
        2.4.8.1 文化产业相关概要
        2.4.8.2 项目特点
第三章 文化产业选择工业遗产作为空间载体的动因分析
    3.1 引言
    3.2 文化生产的城市选择
        3.2.1 文化生产选择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
        3.2.2 文化生产的地理集中是自我强化的——以天津、北京为例
        3.2.3 推动文化产业落脚工业遗产的城市政策——以北京、上海、福州为例
    3.3 文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3.3.1 工业历史地段的地理区位优势
        3.3.2 工业历史地段的建筑密度优势
        3.3.3 工业历史地段的产业氛围优势
    3.4 文化生产的建筑空间要求
        3.4.1 工业遗产较低的使用成本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3.4.2 工业遗产的空间形态特征符合文化产业的使用要求
        3.4.3 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满足文化产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3.5 策略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应纳入存量规划体系
        3.5.1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产生的影响
        3.5.1.1 深圳
        3.5.1.2 上海
        3.5.1.3 北京
        3.5.2 存量规划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出的新要求
        3.5.2.1 符合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目标
        3.5.2.2 从制度设计角度思考保护再利用模式
第四章 工业遗产选择文化产业作为再利用模式的动因分析
    4.1 引言
    4.2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影响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北京、上海为例
        4.2.1 理论构建
        4.2.1.1 划拨工业用地取得期(1954~1988)
        4.2.1.2 划拨工业用地价值凸显期(1988~1998)
        4.2.1.3 划拨工业用地解冻探索期 (1998~2008)
        4.2.1.4 划拨工业用地再利用主动结合产业调整的新时期(2008~)
        4.2.2 策略探讨
    4.3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中国纺织工业格局中的“上、青、天”为例
        4.3.1 概念界定
        4.3.1.1 传统工业
        4.3.1.2 “上、青、天”
        4.3.2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作用机制
        4.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作用——释放有形资源
        4.3.2.2 地方行业转型升级作用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路径
        4.3.3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及策略探讨
        4.3.3.1 行业企业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认知路径
        4.3.3.2 对有形资源的价值认知阶段
        4.3.3.3 策略探讨
    4.4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以青岛为例
        4.4.1 理论构建
        4.4.1.1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选择机制
        4.4.1.2 市场规律作用下的投入差异
        4.4.2 策略探讨
第五章 按保护再利用主体作用过程分类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原址工业企业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2.1 形成动因
        5.2.1.1 城市产业升级宏观作用分析
        5.2.1.2 企业产业升级微观作用过程
        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2.2.1 保护特点
        5.2.2.2 再利用特点
        5.2.3 认知意义
    5.3 高校带动下的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
        5.3.1 形成动因
        5.3.1.1 工业遗产位置靠近高校
        5.3.1.2 高校改、扩建用地需求
        5.3.1.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5.3.1.4 高校建筑空间特征新需求
        5.3.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3.2.1 多出现在“新一线城市”
        5.3.2.2 再利用主体多为艺术、设计类院校师生
        5.3.2.3 保护再利用顺序倒置
        5.3.3 策略建议
        5.3.3.1 关注工业遗产周边的高校文化资源
        5.3.3.2 高校改、扩建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5.3.3.3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相结合
        5.3.3.4 探求符合高校建筑空间特征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5.3.4 认知意义
    5.4 城市经营理念主导的保护再利用模式
        5.4.1 多重作用分析
        5.4.1.1 大遗址区保护
        5.4.1.2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手段
        5.4.1.3 大旅游理念
        5.4.2 认知意义
    5.5 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5.1 商务办公产业园开发
        5.5.1.1 形成动因
        5.5.1.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5.2 综合性地产开发
        5.5.2.1 形成动因
        5.5.2.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5.3 认知意义
    5.6 文化发展类公司主导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6.1 形成动因
        5.6.1.1 建筑改造加建限制少
        5.6.1.2 地方性的产业园扶植政策
        5.6.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6.3 认知意义
    5.7 政府全面掌控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5.7.1 形成动因
        5.7.2 保护再利用特点
        5.7.3 认知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观点结论
    6.2 展望
附录一 调研项目溯源
附录二 《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
附录三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利用工业厂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办法》
附录四 天津市政府《天拖地块(公建)产业规划布局的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文章
    专(译)着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纸文章
    报告
    网络资源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公司控制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
    三、研究方法及工具使用
    四、论文逻辑结构
第一章 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解析
    第一节 公司控制权相关概念分析
        一、控制、公司控制概念
        二、公司控制权的概念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公司控制权存在的形态
        一、伯利和米恩斯的与所有权相关联的分类标准
        二、詹森和威斯通等的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标准
        三、中国公司控制权存在的形态
第二章 公司控制权生成及演化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公司控制权的经济学研究
    一、梗概
    二、“企业是什么”与“控制力”
    四、企业与市场的边界
    五、所有权关系和雇佣关系
    六、小结
第二节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学研究
    一、梗概
    二、控制的视角——企业目的论
    三、企业事务——治理抑或控制
    四、小结
第三节公司控制权的金融学研究
    一、梗概
    二、公司重组的形式
    三、公司控制权市场
    四、小结
第三章 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公司法回应
    第一节 以公司法为中心的权利配置
        一、公司法中的公司法律特征与公司控制权配置
        二、公司法律体系与公司控制权配置
        三、公司法律的目标与公司控制权配置
    第二节 公司法律制度中的控制权配置
        一、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法策略
        二、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法目标
        三、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法作用
第四章 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现实分析与对策——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为视角
    第一节 “股权弱势”状况下保护股东整体利益的控制权配置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弱势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二、股东整体利益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第二节 “大股东占据绝对地位”状况下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控制权配置
        一、大股东占据绝对地位下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
        二、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第三节 “股东利益优先”基础上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一、利益相关者范围的界定
        二、利益相关者保护的公司控制权配置
结论——一个比较法向法哲学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4)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研究 ——清江流域开发实践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本论文创新之处
    1.6 选题的意义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财产权能的几个概念
    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激励理论
    2.4 经营者选择理论
3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回顾
    3.1 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期(1978-1992)
    3.2 国有企业改革突破期(1992-2002年)
    3.3 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期(2002年至今)
    3.4 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及权能分享的提出
4 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主要内容
    4.1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现状及治理缺陷
    4.2 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必要性
    4.3 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方式
5 清江流域开发实践与应用
    5.1 清江流域开发体制形成的理论基础及背景
    5.2 清江流域开发体制的核心内容及框架
    5.3 清江流域开发体制的主要特征
    5.4 清江流域开发可持续发展模型
    5.5 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比较研究
6 现阶段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探索
    6.1 权能分享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6.2 明确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的人格化主体
    6.3 构建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法人治理结构
    6.4 确立国有企业市场化的选择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获奖情况

(5)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1.5.1 用“所有权分享”说代替“两权分离”的说法
        1.5.2 本文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理解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的本质
    2.2 企业所有权
    2.3 从企业所有权的内涵谈“两权分离”一说的缺陷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现状
    3.1 股权结构现状
    3.2 内部治理中产权实际配置情况
    3.3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第四章 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的主要内容
    4.1 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国企所有权的分享
        4.1.1 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国企所有权的必然性和理论依据
        4.1.2 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主要内容
    4.2 国有企业一般职工对国企所有权的分享
        4.2.1 国有企业一般职工分享国企所有权的现状
        4.2.2 国有企业一般职工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现实背景
        4.2.3 国有企业一般职工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主要内容
    4.3 外部资本市场对国企所有权的分享
        4.3.1 外部资本市场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背景
        4.3.2 外部资本市场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主要内容
    4.4 完善国资委作为出资人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问题
        4.4.1 国资委掌控国企所有权现状
        4.4.2 国资委对国企所有权分享的改进思路
    4.5 国企所有权分享问题总结和国企改革的深化
第五章 国有企业所有权实现方式探索
    5.1 “两权分离、两体结合”的清江体制
    5.2 清江体制对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的启示
        5.2.1 高级人力资本拥有剩余控制权
        5.2.2 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效应
        5.2.3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新框架的构建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环境与政策
    1.2 选题意义:国企与“新国企”
    1.3 论文结构
    1.4 研究工具:比较分析与模型简介
    1.5 主要内容观点、创新与价值
    1.6 论文核心词汇说明
        1.6.1 国有企业
        1.6.2 风险与不确定性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问题的缘起之一:国有企业改革与风险控制
        2.1.1 理论争论:国有企业的定位与产权改革的反思
        2.1.2 基于一般企业组织模型的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观点
        2.1.3 基于国有企业发展路径的管理变革观点
        2.1.4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企业风险控制
    2.2 问题的缘起之二:不确定性和风险理论及其发展
        2.2.1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2.2.2 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企业组织与风险
        2.2.3 总结:问题与解决思路
    2.3 企业治理结构与风险
        2.3.1 治理结构的不确定性本质:对合同理论的评述
        2.3.2 当前治理结构研究与实践中的风险问题
        2.3.3 简要评述
    2.4 风险控制
        2.4.1 全面风险管理及其实践:企业视角
        2.4.2 企业风险控制及其国内实践
3. 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风险识别
    3.1 企业风险识别过程的一般描述
        3.1.1 风险识别主体的风险认知水平识别
        3.1.2 对企业风险控制目标的识别
        3.1.3 风险类别识别
        3.1.4 风险性质识别
        3.1.5 风险传导机制识别
        3.1.6 风险结果预估
    3.2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其对风险识别的影响
        3.2.1 国有企业风险识别主体的外在决定性
        3.2.2 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目标识别的矛盾性
        3.2.3 国有企业风险传导机制的无边界性
        3.2.4 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风险集成性
    3.3 国有企业风险识别的具体内容
        3.3.1 单个国有企业风险识别具体内容的探讨
        3.3.2 国有资产监督机构风险识别具体内容的界定
    3.4 基本结论与论文研究方向概述
4. 企业风险控制:一个基于交易的观点
    4.1 交易的博弈论解释:二人零和博弈
    4.2 交易的风险配置功能
    4.3 交易的风险溢价
        4.3.1 对交易收益的划分及描述
        4.3.2 交易风险溢价的解释
        4.3.3 交易风险分散的博弈论解释
    4.4 从交易的风险配置看企业组织
    4.5 基于交易的风险传导机制
        4.5.1 风险传导机制的宏观表现与影响因素
        4.5.2 风险传导机制的一般描述
        4.5.3 风险传导机制的可能类型
5. 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
    5.1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及监管体制
        5.1.1 研究问题的简要阐述
        5.1.2 研究的价值取向
        5.1.3 国有企业概况简要分析
        5.1.4 国有企业基本制度构成
    5.2 国有制下企业交易属性的政治经济学探讨
        5.2.1 国有企业作为风险配置基本组织单位的特征
        5.2.2 影响国有企业交易风险配置功能的基本因素分析
        5.2.3 影响国有企业风险传导的基本因素分析
    5.3 必要性探讨: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研究的两个层次
6. 单个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风险治理
    6.1 国有企业风险治理
        6.1.1 公司治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6.1.2 国有企业治理分析
        6.1.3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研究
    6.2 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主要关注点
        6.2.1 国有企业风险的共同治理
        6.2.2 国有企业风险治理的机制
        6.2.3 主要风险类别
    6.3 当前国有企业风险治理:案例与评价
        6.3.1 从法律风险看主体缺失风险
        6.3.2 从金融风险看内部交易定价机制行政化风险
        6.3.3 从改制风险看内部风险错配风险
        6.3.4 从职工持股看风险控制封闭化风险
7. 国有企业群体风险控制:风险类别与传导机制
    7.1 国有企业群体风险类别概述
        7.1.1 政治风险
        7.1.2 金融风险
        7.1.3 产业风险
    7.2 国有企业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7.2.1 国有企业风险传导阻断机制的理论探讨
        7.2.2 国有企业风险传导机制:微观企业制度
        7.2.3 国有企业风险传导机制:监管体制
        7.2.4 国有企业风险传导机制:政策约束与社会关注
    7.3 国有企业风险控制分析
        7.3.1 防范国有企业个体的局部政治风险演变为整体性政治风险
        7.3.2 防范国有企业个体的财务风险演变为整体性的金融风险
        7.3.3 防范国有企业个体的行业风险演变为整体性经济结构失调
8. 结语
    8.1 基本结论
    8.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1.1.1 理论楔入: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问题的理论基点
        1.1.2 现实背景:新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失败事件高发时期
        1.1.3 相关研究回顾:发现空白区和寻找切入点
    1.2 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1.2.1 财务报告
        1.2.2 公众公司
        1.2.3 架构
    1.3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1.3.1 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1.3.2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篇章结构和内容梗概
    1.4 积极探索与主要局限
        1.4.1 本文所做出的积极探索
        1.4.2 本文的局限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第2章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概念整合与重新解构
    2.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
        2.1.1 供应链
        2.1.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供应链
        2.1.3 引入供应链分析的发现与启示
    2.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价值链
        2.2.1 价值链分析
        2.2.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价值链
        2.2.3 引入价值链分析的发现与启示
    2.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概念整合
        2.3.1 供应链与价值链的集成:概念整合的基础
        2.3.2 整合性制度安排:概念整合的钥匙
        2.3.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概念阐释
    2.4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重新解构
        2.4.1 重新解构的深层原因
        2.4.2 重新解构的可能思路
        2.4.3 重新解构与核心要件的归纳
        2.4.4 核心要件之间的内在关联
第3章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核心要件分析(上)
    3.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法律结构与监管制度
        3.1.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立法的理论和源流
        3.1.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法律结构
        3.1.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监管理论
        3.1.4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制度
    3.2 公众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方面
        3.2.1 公司治理机制
        3.2.2 公众公司治理机制的财务报告方面
        3.2.3 内部控制及其演进
        3.2.4 公众公司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方面
第4章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核心要件分析(下)
    4.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准则
        4.1.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的经济学属性
        4.1.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构成
        4.1.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与制定程序
        4.1.4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的执行机制
    4.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4.2.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中的审计
        4.2.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法定审计制度
        4.2.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审计的独立性
        4.2.4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审计准则
        4.2.5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审计监管体制
        4.2.6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审计的法律责任
    4.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分析与解释机制
        4.3.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机制
        4.3.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解释机制
第5章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决定理论
    5.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比较与分类
        5.1.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法律结构与监管制度的比较与分类
        5.1.2 公众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方面的比较与分类
        5.1.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与分类
        5.1.4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的比较与分类
        5.1.5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披露、分析与解释机制的比较与分类
    5.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典型范式
        5.2.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英美法系范式
        5.2.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大陆法系范式
    5.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5.3.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国际分类:扩大样本
        5.3.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决定因素
        5.3.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决定因素的作用机理
第6章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演进理论
    6.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演进的路径依赖理论
        6.1.1 路径依赖理论与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
        6.1.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路径依赖理论:美国案例
        6.1.3 案例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6.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演进的制度竞争理论
        6.2.1 制度竞争理论与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
        6.2.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制度竞争理论:经验证据及分析
    6.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演进与趋同
        6.3.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演进规律
        6.3.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国际趋同
第7章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综合分析与质量评价
    7.1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7.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7.1.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中的利益相关者
        7.1.3 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与财务报告架构
    7.2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使能技术视角
        7.2.1 使能技术的发展与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变革
        7.2.2 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与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
    7.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质量评价
        7.3.1 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
        7.3.2 财务报告准则的质量评价
        7.3.3 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质量评价
第8章 中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
    8.1 中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现状分析
        8.1.1 中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决定因素的分析
        8.1.2 中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核心要件的分析
    8.2 参照系一:经济转型国家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改革
        8.2.1 经济转型国家
        8.2.2 部分经济转型国家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及其改革
        8.2.3 来自经济转型国家的启示
    8.3 参照系二: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改革
        8.3.1 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
        8.3.2 新兴市场的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及其改革
        8.3.3 来自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启示
    8.4 中国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的改革思路
        8.4.1 总体思路的调整
        8.4.2 外在环境的优化
        8.4.3 核心要件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8)论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美、德两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美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 德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之观察
三、 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基本现状及成因
    (一) 大股东操纵股东大会
    (二) 董事会形同虚设
    (三) 独立董事不“独立”
    (四) 监事会不“监事”
四、 对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选择的思考
    (一)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功能的冲突
    (二) 对我国适用“独立董事”的思考
    (三) 完善我国公司监事会的具体设想
五、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国民企征战2004阵前手册(论文提纲范文)

手册一:民资参与国企重组
    【新闻背景】
    【实战案例】
        上海电气:2004国企多元投资“第一炮”
        80亿产权改制
        剥离小型企业
        达成九大项目
        “阳光交易”促产权股权流动
        国际知名公司助阵重组改制
        上演了一场“闪电战”
        点评:
    【政策备忘】
        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六大优惠政策
    【各方观点】
        民资参与国企重组多方共赢如何求?
        2004年并购火力之侦察
手册二:投资体制改革突围
    【新闻背景】
    【媒体吹风】
        投资体改十年公案 以退为进重大突破
        投资体制改革限制政府行为
        投资主体放宽民间投资启动
    【学者观点】
        加速投融资体制市场化
    【案例链接】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
        占项目资本金一半以上民企成为大股东
        25年内回报率12.5%大桥经济利润诱人
        7000多亿元民资躁动浙江现象给人启示
手册三:税制新政披挂上阵
    【新闻背景】
    【权威解读】
        加快推进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四大举措东北增值税改革先行
    【专家谈税改】
        新税制利弊众人说

四、沪上研讨国有股权管理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外投资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思考[J]. 盛玉明.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28)
  • [2]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之动因研究[D]. 仲丹丹. 天津大学, 2016(12)
  • [3]公司控制权研究[D]. 梁天. 吉林大学, 2011(05)
  • [4]国有企业权能分享研究 ——清江流域开发实践与应用[D]. 李贤海.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5]国有企业所有权分享问题研究[D]. 涂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0(03)
  • [6]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 杨志远.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4)
  • [7]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研究[D]. 方红星.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 [8]论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的选择[D]. 赵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9]中国民企征战2004阵前手册[J]. 本刊编辑部,宗明.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4(02)
  • [10]论涉外仲裁个案中的越权管辖、越权解释、草率断结和有欠透明——CIETAC 2001~2002年个案评析[J]. 陈安. 国际经济法论丛, 2003(00)

标签:;  ;  ;  ;  ;  

上海商谈国有股权管理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