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芳[1](2021)在《安徽省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是万物之本,是最珍贵的农业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耕地的过度使用以及耕地保护意识薄弱,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降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耕地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休耕轮作”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耕地保护已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转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内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亟需通过指标量化和科学方法进行测算。安徽省颍上县是国家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亟需摸清该区域耕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为此,论文基于颍上县农业资源台账、颍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阜阳市统计年鉴》等数据,从耕地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利用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了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模型对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制约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总体来看,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2013年,这一阶段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第二阶段:2014-2019年,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其承载力水平实现了从中级向良好的转变。从障碍因子看,颍上县耕地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子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制约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的障碍因子从2010的粮食单产(13)、高标准农田比例(18)、单位面积农药施用强度(6)、土壤有机质平均值(9)、免耕面积比(16)等向2019年的人均农业产值(15)、人均耕地面积(3)、粮食单产(13)、土壤PH(8)、人均粮食占有量(1)转变。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产能。第二,科学合理利用耕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第三,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耕地保护的激励与管控机制。
王绪鑫[2](2021)在《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耕地功能不断显化,耕地保护开始凸显“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四位一体新内涵,可以说耕地保护就是耕地多功能性的保护,耕地多功能管理就是耕地多功能的耦合管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耕地多功能耦合。本文便在该背景下,系统梳理耕地多功能现有研究成果,以人地关系等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描述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耕地多功能现状,并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其从1998至2018年20年期间内耕地多功能及其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粮食主产区分为生态——社会型与生产——经济型耕地功能地区,针对性提出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及其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度较大、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政府需要引导耕地规模化与现代化集约发展、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的监管力度、全面开展耕地整治工作等对策。总之,耕地多功能耦合管理就是要政府在最大限度发挥各粮食主产区省份耕地优势或主导功能的同时,完善其弱势或附属功能以达到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的状态,促使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发展,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苏娇萍[3](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田人渠[4](2020)在《“一带一路”耕地资源评价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农业深度融入世界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快进展,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耕地投资更是为我国和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多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仍以粗放式为主,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低,与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高度互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具有互利共赢的基础及广阔的投资前景。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的关键时期,粮食安全、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安全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各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亦是现阶段我国与“一带一路”成员急需深入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对外耕地投资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耕地资源状况、双边距离及制度环境等因素对我国对外耕地投资的影响机制,可以丰富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耕地投资领域的研究,为优化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耕地投资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在理论方面,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来探究影响我国在沿线地区耕地投资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双边经济距离、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耕地资源水平影响中国对外耕地投资区位选择及投资规模的理论假说,拓展了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证方面,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东道国2008-2017年的耕地资源水平,并采用东道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依存度测算双边经济距离,将这两个变量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等区位特征纳入实证模型中,实证分析中国在沿线国家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及投资规模的影响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国家的投资合作模式。本文的实证分析补充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投资的经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一带一路”国家耕地资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在耕地评价指标体系中,可再生淡水资源和可灌溉农田面积所占权重较高,反映了耕地质量本身的相对重要性。(2)中国的耕地投资在区位选择阶段和投资规模决策阶段既有相同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因素。在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阶段,我国倾向于选择具有较近的双边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政府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在投资规模决策阶段,东道国的耕地资源水平、腐败水平、农业近似全要素生产率和地理距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东道国的耕地资源水平对我国耕地投资的吸引力会受到腐败水平的负向调节,而政府有效性和市场规模有助于强化耕地资源对我国耕地投资的促进作用。(3)沿线国家的区位特征差异较大,我国需要结合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开展差异化的耕地投资合作,在欠发达的地区注重保护水土资源及农户生计,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注重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环节,加强企业与当地市场的联系,保证沿线地区耕地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谨慎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企业层面:(1)在“一带一路”区域,中国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应重点关注双边经济距离较近及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2)跨国耕地投资应注重对当地资源环境的保护,确保耕地投资的可持续发展;(3)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地制宜的开展耕地投资合作。政府层面:(1)缩短双边经济距离,为中国的耕地投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制定和完善国际耕地投资规则标准。有效识别东道国投资风险,降低企业对外耕地投资的不确定性。
李晓琳[5](2020)在《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农业资源变化情况,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邯郸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农业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绿色发展和农业资源评价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方面对邯郸市农业资源进行概述;然后,从水资源、耕地资源、农业生产投入品、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农业经济发展5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2010—2018年邯郸市重要农业资源利用的演变特征;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本文使用的指标选取方法和构建的原则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资源数量和质量,遵循综合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构建了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最终得到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见指标选取较为合理。第二,邯郸市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利用正在逐步趋于合理化,2010—2013年,邯郸市的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值介于0.40.5之间波动;2014—2018年,邯郸市的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值稳步上升,2016—2018年上升速度明显变快,2016年达到0.6,2017年达到0.7,2018年达到0.86。第三,邯郸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结果是多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耕地、农业投入品等资源要合理利用,才能推进邯郸市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第四,基于全文的研究和分析,对邯郸市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二是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三是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提升农民意识,减肥减药;四是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胡平平[6](2020)在《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粮食安全成为了一个广泛且严重的问题,在动荡的国际形势和变化莫测的气候影响下,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重,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成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能够促进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在分析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土地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根据泰北段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筛选出自然条件中的坡度、坡向、高程、土壤质地及酸碱度、灌溉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交通便利度、耕作便利度及区域人口密度等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评指标的权重。借助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泰北段的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宜耕程度评价研究,对研究中的各参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和标准赋值。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进行综合分值测算并划分宜耕等级,从而构建了一个多指标参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得出泰北段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并对其进行宜耕等级划分,根据宜耕等级划分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泰北段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共有5664.752平方千米的耕地后备资源,在用地类型方面,以草地为主、灌木丛为辅、湿地及裸土面积较少。空间分布上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地带及河谷地区,在山区及丘陵地区的缓坡地带也大量分布,其分布与耕地资源及林地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2)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共有宜耕地后备资源共有5624.053平方千米,分为102443个斑块,主要以中低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为主,斑块相对完整;而高度宜耕数量较少,且斑块较为破碎,分布零散。其中高度宜耕后备资源面积有667.925平方千米,占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11.876%,共有28551个斑块;中度宜耕后备资源面3781.264平方千米,占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67.234%,共有66132个斑块;低度宜耕后备资源面积有1174.863平方千米,占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20.890%,共有7790个斑块。(3)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宜耕的后备资源在用地类型方面以草地为主、灌木丛为辅、湿地及裸土分布较少。在泰北段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中,草地面积为3598.988平方千米,是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中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共有51608个斑块;其次为灌木丛,其面积有2012.750平方千米,共有46278个斑块;再次为裸土,其面积为6.817平方千米,有3196个斑块;最后为湿地,面积有5.498平方千米,有1361个斑块,平均每个斑块面积为0.0040平方千米。(4)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较为零散,地区差异明显,斑块破碎。地形分布方面,高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开发条件优良的平原地带及河谷地区;而中低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行政区分布方面,在清莱府,高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着人口密度较高的湄赛县、潘县及清莱府自治县,其他县份有较少分布,而中低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清莱府西部及西南部的湄法銮县、湄岁县及渊巴宝县,东部及中部的汤县、渊根县、清盛县、帕雅门莱县及堆銮县;在清迈府,高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清迈府自治县周边的讪巴东县、沙拉披县、山甘亨县、讪赛县及西南部的荷县、堆道县等,其他县份如芳县、帕劳县等也有少量分布,中低度宜耕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西部山区的在湄曾县、沙孟县、荷县、翁桂县,南部地区的堆道县、宗通县,北部地区的猜巴干县、渊根县、湄登县及帕劳县。
吕釨珵[7](2020)在《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耕地资源利用面临着经济社会需求加剧与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仅影响到本地区的发展水平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可以有效了解现阶段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发展状况以及影响耕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障碍因素,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地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整理与剖析国内外耕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林省2009-2018年的耕地利用结构、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耕地资源可利用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目前吉林省耕地利用主要面临着乡村劳动力素质不足、耕地生态承载力相较于过去明显下降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稀缺理论为理论指导,运用DPSIR概念模型构建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TOPSIS法构建的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8年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变化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2009-2018年间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综合贴近度由2009年0.4145上升至2018年0.5882,耕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也由不可持续阶段上升至可持续初级阶段。从各准则层角度看,驱动力、影响与响应子系统在研究期内贴近度都有了明显提升,压力子系统虽然总体数值有所下降,但自2015年后上涨趋势明显;状态子系统的变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呈锯齿状波动,但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从障碍度角度来看,土地垦殖率、复种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劳均农业产值以及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是影响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其主要集中于压力与状态子系统中。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划定不同层级的耕地环境敏感区域与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来推动耕地休养与肥力提升,将农村环境治理分为耕地环境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大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以提高农业产值,通过“开源”与“节流”的方式保证吉林省耕地用水,这对提升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静[8](2020)在《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与空间,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基础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有限性,无论是对于国家的粮食生产,还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城镇化与工业化步伐加快,资源短缺、资源破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耕地生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问题与人类利用耕地的不合理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对耕地生态安全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想要对耕地生态安全全面研究,需要围绕耕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属性,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耕地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深入理解耕地资源安全、耕地生态安全以及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概念内涵,重新界定耕地生态安全的研究意义。了解认清耕地资源现状,最终实现耕地资源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进而推动耕地高效利用、保证粮食安全。林甸县作为农业县城,重视耕地生态安全就是重视粮食安全,本文以林甸县为研究区域,林甸县包括8个乡镇,以资源稀缺理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选取了能够反映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的12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通过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的最终权重,结合计算指标指数表和Arcgis技术,定量和定性分析了2009年、2015年和2018年这三年林甸县各乡镇耕地生态安全情况并进行了时间变化分析和空间变化对比分析,针对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系统的建议及对策。因此,研究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是林甸县发展农业重要的一步,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主要结论为:耕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2009年至2018年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指数上升的有红旗镇、鹤鸣湖镇、花园镇、东兴乡、宏伟乡、四合乡,指数下降的有林甸镇和四季青镇;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级别提升的有鹤鸣湖镇、花园镇、东兴乡、宏伟乡、四合乡,其中鹤鸣湖镇、花园镇、东兴乡、宏伟乡均提升至很安全;四合乡由基本安全提升至较安全,不变的有林甸镇、红旗镇,降低的只有四季青镇,由很安全降低至较安全。从时间变化特征看,2009-2018年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的变化整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其中,2009-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指数降低的有林甸镇、鹤鸣湖镇、东兴乡、宏伟乡和四合乡,变化值分别为-0.1269、-0.0204、-0.0382、-0.0429和-0.0351;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升高的有花园镇和四季青镇,变化值分别为0.0946和0.1104。2015-2018年耕地生态安全指数降低的只有四季青镇,变化值为-0.2325;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升高的有林甸镇、红旗镇、鹤鸣湖镇、花园镇、东兴乡、宏伟乡和四合乡,变化值分别为0.0664、0.0835、0.0403、0.0501、0.2289、0.1462和0.1893。从空间变化特征看,以2018年指数分析来看,林甸县8个乡镇耕地生态安全级别相对稳定,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空间差异,西北部(鹤鸣湖镇)地区安全指数较高,中部地区(林甸镇)安全指数最低,其他地区(红旗镇、四季青镇、花园镇、宏伟乡、东兴乡、四合乡)安全指数处于中间范围。根据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指数提高,农业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应该做到保证耕地资源数量、提高耕地资源质量、建立完善的监测监管平台、完善耕地保护的规章制度,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优化调整林甸县农业生产结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种植经济作物,提倡科技农业,实现现代农业,重视耕地的生态平衡,保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金鑫[9](2020)在《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为人类社会的进程提供了依托,同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物质基础。耕地资源异常珍贵,主要是因为它本身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保护耕地是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保护耕地的观念已经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黑土地土壤肥沃,耕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缺乏监管、耕地保护政策缺乏系统性致使耕地保护目标难以实现。论文通过界定耕地和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概念,依据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政策执行循环模型、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等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了2014-2018年黑龙江省制定并实施的耕地保护政策。对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现状进行研究,依据此总结出政策执行中存在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低、政策执行资源不足、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及成因。通过借鉴了日本,韩国,浙江省,安徽省关于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优秀经验,从中获得启示,认为应该从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加强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促进政策执行等方面,提出针对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问题的措施。
张冲[10](2020)在《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耕地生态安全是保障社会安全的基本前提,对国家、区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耕地保护战略目标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转型,耕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但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匮乏的后备耕地资源,迫使人类对耕地利用的广度和强度不断攀升,造成我国耕地资源的匮乏,耕地生态安全问题受到影响较为严重。因此探索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区域整体发展趋势对于缓解人地关系、提高粮食产能、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是指区域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耐受生态压迫与污染胁迫下所维持其正常农业生产的状态,可以包含“功能维持、生境支撑、污染负荷”三个维度。本文以黑龙江省依兰县为研究目标,基于改进后的TOPSIS(理想逼近排序法)模型对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来分析2005-2017年依兰县的耕地生态安全的时序变化特征,同时采用GIS技术刻画耕地生态安全空间演变过程;引入障碍度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旨在寻找2005-2022年阻碍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解决区域内仍存在的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工作的问题,结论如下:(1)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0.4550上升至2017年的0.6473,大致经历“较不安全状态-临近安全状态-较安全状态”这三个阶段,其中2005-2006年处于临近安全(预警);2007-2008年下降至较不安全(中警)水平;2009-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最终于2017年达到较安全的状态(良好)。(2)从时间维度上看,依兰县功能维持度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功能维持度指数由2005年的0.4550上升至2017年的0.6473,其中2012年该指数处于谷值0.3626;生境支撑度指数变化幅度在三个子系统中较为突出,由2005年的0.5020下降至2017年的0.2995,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6年生境支撑度指数达到峰值0.5556;污染负荷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走势同功能维持度指数相似,由2005年的0.2331上升至2017年的0.6117。(3)从空间维度上看,依兰县各乡镇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与全县大致相同,东部地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各乡镇间的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017年底处于Ⅰ级不安全区乡镇为达连河镇;处于Ⅱ级较不安全乡镇为迎兰乡;处于Ⅲ级临近安全区乡镇有宏克力镇;处于Ⅳ级较安全乡镇包括依兰镇、江湾镇、三道港镇;处于Ⅴ级安全乡镇包含愚公乡、团山子镇、道台桥镇。(4)基于障碍度模型,测算出制约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的障碍度强弱依次为森林覆盖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工业废水污染排放达标率、环境治理投资占比、耕地种植结构的多样性这五个因子。子系统层面,功能维持子系统障碍度呈现由19.74%上升至2017年的20.04%,累计上升0.3个百分比;生境支撑子系统障碍由2005年的31.89%下降至2017年的26.28%,累计下降5.61%;污染负荷子系统障碍度由2005年的48.38%上升到2017年的53.69%,累计上升5.31%,上升幅度较明显,生境支撑子系统仍是抑制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子系统。(5)基于灰色预测模型,2018-2022年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仍不断上涨,预计在2022年可以达到0.8023(安全理想状态);三个子系统的耕地生态安全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预计2022年底,子系统耕地生态安全指数排序为污染负荷子系统>功能维持子系统>生境支撑子系统状态;障碍度排序为污染负荷子系统>生境支撑子系统>功能维持子系统。就当前依兰县现状分析,自然环境脆弱、耕地压力较大仍是基本的县情,故此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合理改造坡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并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意识、追加耕地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量、创新可持续发展建设,促进耕地生态安全标本兼治。
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2 研究热点分析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数据来源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承载力 |
2.1.2 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基本概况 |
3.2 社会经济变化 |
3.2.1 人口 |
3.2.2 经济状况 |
3.3 颍上县耕地利用情况 |
3.3.1 耕地的利用现状 |
3.3.2 耕地的利用变化情况 |
3.3.3 耕地产能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
4.1.2 DPSIR指标构建模型 |
4.1.3 构建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改进的TOPSIS方法 |
4.3 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
4.3.1 指标权重 |
4.3.2 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障碍因子识别 |
5.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5.2 障碍因子识别 |
5.2.1 准则层障碍因子识别 |
5.2.2 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耕地多功能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基本概念界定 |
一、耕地多功能与耕地多功能评价 |
二、耕地多功能耦合与耕地多功能耦合管理 |
三、耕地多功能评价与耕地多功能耦合的关系 |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理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粮食主产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一、中国粮食主产区概况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第三节 黄淮海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多功能现状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 |
第一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系统性 |
(二)代表性 |
(三)科学性 |
(四)可操作性 |
二、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功能说明 |
(一)耕地功能说明 |
(二)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及耦合关系测度方法 |
一、极差标准化 |
二、组合赋权法 |
三、加权求和法 |
四、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三节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耦合关系测度结果分析 |
一、耕地多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
(一)生产功能 |
(二)生态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经济功能 |
(五)综合功能 |
二、耕地多功能耦合关系测度结果分析 |
(一)耦合度 |
(二)耦合协调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耕地单功能管理倾向突出 |
一、耕地生态功能管理不到位 |
二、耕地管理重视经济功能而忽视生态社会功能 |
三、耕地多功能管理“退耦化”现象明显 |
第二节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难度较大 |
一、耕地数量逐渐减少 |
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
三、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困难 |
第三节 地方政府支持耕地生产配套政策落后 |
一、耕地生产配套设施保障政策条例缺失 |
二、地方财政农林水土事业资金投入短缺 |
第四节 耕地产出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 |
一、耕地利用方式粗放浪费政府监督缺位 |
二、政府对农作物收购等价格管理失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引导耕地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发展 |
一、倡导引导农户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
二、完善并鼓励实施农村耕地流转政策 |
三、构建耕地生产与保护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
四、完善条例加强农业生产销售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加大耕地非农化流转政府监管力度 |
一、利用数字化手段坚持实行最严耕地保护制度 |
二、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增长 |
三、贯彻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四、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机制 |
第三节 全面推进政府耕地整治工作开展 |
一、规范政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
二、加强政府耕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
三、主动督促或修复自然与人为损毁耕地 |
四、完善政府治理耕地内外源污染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一、城镇化的概念 |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足迹理论 |
三、脱钩理论 |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数据内容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
一、Tapio脱钩模型 |
二、Tapio脱钩状态 |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一、环境影响指标 |
二、人口因素指标 |
三、富裕程度指标 |
四、技术水平指标 |
五、土地影响指标 |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 |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4)“一带一路”耕地资源评价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耕地及耕地资源 |
二、对外耕地投资 |
三、区域投资合作 |
四、研究范围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二节 对外耕地投资的相关研究 |
一、旧殖民时期与现代对外耕地投资 |
二、对外耕地投资的评价 |
三、全球耕地投资的主要投资国与目标国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相关研究 |
一、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动因 |
二、中国对外耕地投资规模及对东道国的影响 |
三、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
第四节 现有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说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
三、资源配置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双边距离对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
一、模型基本框架 |
二、双边距离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第三节 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 |
第四节 东道国耕地资源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现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对外农业投资及耕地投资现状 |
一、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分析 |
二、沿线国家的耕地投资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机遇和优势 |
一、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机遇 |
二、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优势 |
第三节 我国对外耕地投资面临的挑战 |
一、企业层面 |
二、宏观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线国家耕地资源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 |
第一节 沿线国家耕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选择及系统构建 |
二、各指标空间集聚特征和异常值分析 |
第二节 沿线国家耕地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简介 |
二、沿线国家耕地资源实证研究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带一路”耕地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模型设定 |
一、实证研究范围 |
二、计量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三、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研究讨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
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耕地投资合作模式研究 |
第一节 东道国区位特征分析 |
一、对应分析基本原理 |
二、对应分析结果 |
第二节 基于优势互补的投资合作模式 |
一、中国与俄罗斯的投资合作分析 |
二、中国与缅甸的投资合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企业层面 |
二、国家层面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沿线国家外资获得东道国耕地使用权规定 |
附录2 沿线国家范围(第六章实证分析) |
附录3 2008 -2017年“一带一路”地区48个国家的耕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 |
附录4 2008 -2017年“一带一路”地区48个国家的耕地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附录5 沿线国家农业近似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计算结果 |
附录6 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农作物产业区位熵值 |
附录7 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农作物产业区位熵值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绿色发展相关概念 |
2.1.2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文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三章 邯郸市农业资源概况 |
3.1 20世纪80年代邯郸市农业资源状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社会经济资源 |
3.2 邯郸市农业资源现状 |
3.2.1 自然资源 |
3.2.2 社会经济资源 |
3.3 邯郸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遇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第四章 邯郸市农业资源评价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指标内涵 |
4.2 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2 计算指标权重 |
4.2.3 计算体系的灰色关联系数 |
4.3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 |
5.1 邯郸市农业资源评价 |
5.1.1 水资源 |
5.1.2 耕地资源 |
5.1.3 农业生产投入品 |
5.1.4 农业生产废弃物 |
5.1.5 农业经济发展 |
5.2 存在问题 |
5.2.1 水资源匮乏 |
5.2.2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
5.2.3 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仍然过高 |
5.2.4 粮食产量和农业总产值骤减 |
5.3 提出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耕地 |
2.1.2 耕地后备资源 |
2.1.3 耕地后备资源宜耕程度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系统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土地利用现状 |
3.2.1 土地利用总体情况 |
3.2.2 土利用空间分布 |
3.2.3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 数据来源 |
3.3.1 自然因素数据 |
3.3.2 社会经济数据 |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宜耕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对象的选择 |
4.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4.3 评价原则 |
4.3.1 综合性原则 |
4.3.2 主导因素原则 |
4.3.3 因地制宜原则 |
4.3.4 科学性原则 |
4.3.5 稳定性原则 |
4.3.6 可操作性原则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分析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章 耕地后备资源宜耕评价结果分析 |
5.1 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特征 |
5.1.1 总体特征 |
5.1.2 类型结构 |
5.1.3 空间分布 |
5.2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运算 |
5.3 宜耕等级分析 |
5.3.1 高度宜耕 |
5.3.2 中度宜耕 |
5.3.3 低度宜耕 |
5.4 地域分析 |
5.4.1 清莱府 |
5.4.2 清迈府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开发利用与改善生态环境相协调 |
6.2.2 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政策 |
6.2.3 依据地域特色,有序开发 |
6.2.4 发挥合作社作用,提高开发科技含量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可持续利用 |
2.1.3 耕地可持续利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稀缺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耕地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吉林省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
3.1.1 耕地利用结构与特点 |
3.1.2 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分析 |
3.1.3 耕地资源可利用程度与水平分析 |
3.2 吉林省耕地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
3.2.1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足以适应农业生产需求 |
3.2.2 耕地生态承载力下降 |
3.2.3 农业种植结构单一 |
第4章 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基于DPSIR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评价指标的说明 |
4.2 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 |
4.2.1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极差化标准处理 |
4.2.2 基于熵权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基于TOPSIS法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4 基于障碍度模型指标障碍度的测算 |
4.3 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4.3.1 评价标准划分 |
4.3.2 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3.3 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4.3.4 耕地可持续利用主要影响因素障碍度分析 |
第5章 提高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
5.1 有序推动耕地休养与肥力提升 |
5.2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 |
5.3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值提高 |
5.4 保证耕地用水充足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耕地资源安全 |
2.1.2 耕地生态安全 |
2.1.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稀缺理论 |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资源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矿产资源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土地利用现状 |
3.4 耕地利用现状 |
4 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4.1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指标体系 |
4.3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4 指标体系确定及指标的标准化 |
4.4.1 指标体系确定 |
4.4.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5.3 确定综合权重 |
4.6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4.6.1 模型构建及模型计算 |
4.6.2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 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 耕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
5.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差异性分析 |
5.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5.4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 提高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
6.1 保证耕地资源数量 |
6.2 提高耕地资源质量 |
6.3 建立完善的监测监管平台 |
6.4 完善耕地保护的规章制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 |
1.5.1 研究路径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基础理论 |
2.1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相关概念 |
2.1.1 耕地定义 |
2.1.2 耕地保护政策 |
2.1.3 公共政策执行 |
2.2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基本理论 |
2.2.1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2.2.2 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
2.2.3 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
2.3 耕地保护政策相关理论 |
2.3.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3.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3.3 土地稀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概况 |
3.1.1 黑龙江省现有耕地保护政策梳理 |
3.1.2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
3.1.3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成效 |
3.2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3.2.1 政策执行对象的政策认同感低 |
3.2.2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人力与设备资源匮乏 |
3.2.3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
3.2.4 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不到位 |
3.3 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农户对耕地保护意识薄弱 |
3.3.2 经济发展现状不利于政策执行 |
3.3.3 缺乏政策执行监管措施 |
3.3.4 耕地保护政策缺乏系统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关于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经验借鉴 |
4.1.1 日本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经验 |
4.1.2 韩国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经验 |
4.2 国内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经验借鉴 |
4.2.1 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经验 |
4.2.2 安徽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经验 |
4.3 国内外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
4.3.1 优化政策执行的环境 |
4.3.2 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
4.3.3 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完善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对策 |
5.1 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 |
5.1.1 更新耕地保护政策宣传方式 |
5.1.2 加大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强度 |
5.1.3 设立专项农业信息交流渠道 |
5.2 加强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 |
5.2.1 增强农户技术培训与农用设备支持 |
5.2.2 营造有利于农业技术人员发展的氛围 |
5.3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管理机制 |
5.3.1 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
5.3.2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绩效测评机制 |
5.3.3 政府持续优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
5.4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5.4.1 增强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 |
5.4.2 完善耕地保护的产权机制 |
5.4.3 完善耕地质量与数量的动态平衡补偿制度 |
5.4.4 建立地方政府执行耕地保护政策激励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安全 |
2.1.2 耕地生态安全 |
2.1.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和谐演进论 |
2.2.2 耕地资源稀缺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状况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政策实施概况 |
3.2 耕地利用现状 |
3.3 数据来源 |
4 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4.1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方法的确定 |
4.2.1 标准化处理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2.3 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 |
5 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预测 |
5.1 耕地生态安全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5.1.1 功能维持状况分析 |
5.1.2 生境支撑状况分析 |
5.1.3 污染负荷状况分析 |
5.2 耕地生态安全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5.3 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分析 |
5.4 耕地生态安全的灰色预测分析 |
6 提升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 |
6.2 积极预防和治理农业污染 |
6.3 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
6.4 加强耕地生态安全宣传力度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颍上县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 张宗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实现分析[D]. 王绪鑫.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一带一路”耕地资源评价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D]. 田人渠.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D]. 李晓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泰北段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D]. 胡平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吉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研究[D]. 吕釨珵. 吉林大学, 2020(08)
- [8]林甸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郭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9]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金鑫.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10]依兰县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张冲.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耕地保护论文; 生态足迹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耕地红线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