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加超短波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87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强[1](2020)在《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比较体外冲击波治疗结合肌内效贴扎与单纯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于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康复科与骨科选择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肌内效贴扎,两组治疗均为一周两次,治疗4周。分别记录两组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治疗后等各个时间点的VAS,ODI,腰椎ROM等评分,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治疗后跟踪随访一个月,记录患者VAS复发情况。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VAS、ODI、HAMA、腰椎ROM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①两组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为:治疗结束<治疗两周<治疗前(P<0.05)。两组间同一时间VAS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的ODI评分与腰椎ROM评分均为:治疗结束<治疗两周<治疗前(P<0.05)。两组间同一时间ODI评分与腰椎ROM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但仅在治疗结束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22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31.43%,愈显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0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57%,愈显率为65.71%,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复发6例,复发率17.1%,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40%。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冲击波疗法,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疗法更有助于减缓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与焦虑情绪,恢复腰部活动功能,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于腰痛康复领域的联合疗法。
何得隆[2](2020)在《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两种方法来分析和评价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与针刀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对两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对比,通过结合临床观察,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性调查及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效果,了解患者在治疗后腰部疼痛情况及腰部功能状况较治疗前的变化。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今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骨科病房及骨科门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例,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组)采用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处粘连的组织进行松解,术后予行腰椎斜扳法,治疗1次。对照组(针刀治疗组),单纯使用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处组织进行松解,治疗1次。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随访,整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ODI和VAS数据,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病程时间,显示P>0.05,说明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有可比性。(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VAS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VAS分值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ODI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和单纯使用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治疗腰三椎横突综合征。此外,通过统计分析ODI、VAS评分,发现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比单纯使用针刀疗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许强强[3](2019)在《超声探查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运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通过与单纯运用推拿手法治疗相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背痛评分及超声探查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TrA)厚度的数值变化,探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疗效作用机制,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有效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课题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推拿治疗)、B组(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每组研究对象各35例。分别给与悬吊推拿运动治疗、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一致,均为40min/次,1次/天,5次/周,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期为2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价表及超声探查腹横肌(TrA)的肌肉厚度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评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不同治疗方法下,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讨论并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VAS、JOA评分、患者健侧与患侧腹横肌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下为分析结果:1.在疼痛指标方面,治疗后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B组使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的疼痛降低指数较A组无明显差别(P>0.05);2.在腰部功能活动方面,治疗后A组和B组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B组的升高指数较A组更为明显(P<0.05);3.超声探查患侧及健侧腹横肌的厚度,治疗后B组的患侧及健侧腹横肌的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A组的患侧及健侧腹横肌的厚度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和单纯推拿手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治疗疗效上,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手法治疗效果;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腹横肌肌肉的厚度,从而增加患者的腹部压力,腹压增加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障碍,因此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范纪安[4](2019)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足底筋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患,对于患者日常的生活甚至工作影响较大。近几年在中医于临床上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仍是以传统中药内服或外用,针灸推拿等为主。西医则以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注射皮质激素、冲击波、运动疗法、激光治疗等。以上疗法行之有年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有存在如起效较慢或再发性较高等缺陷。而浮针为近来较新兴之中医疗法,于治疗以疼痛为主诉的疾病都能有一定的效果,故希望能通过研究观察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期望能比较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浮针治疗与传统针刺疗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对运用浮针,观察研究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与传统针刺疗法两者的临床疗效之比较。本次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张力仪,使症状分级量化表中得出疼痛评分,来说明浮针于临床上对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以期对此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为使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于此次研究中将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标准的病例之7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病例纳入后以随机方法之原则分作为两组,是为浮针治疗组(治疗组)以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2组,35例为一组。浮针组用浮针进针,后扫散。针刺组参考浙江中医药大学出版之《新针灸学》之穴位做单纯针刺治疗。取水泉穴、承山穴、仆参穴、昆仑穴、太溪穴。直刺或平刺,平补平泻30分钟。之后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客观指标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效果。评价之时间完,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分别进行主观以及客观的评价。主要用来评价的主观指标为: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客观指标为通过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用张力仪测量得出之数据,再给予量化来对足底筋膜炎之浮针疗法做评价。且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处理之方法详细描述记录下来。将于研究中获取之数据以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0.05时数据间无差异,P<0.05时代表资料间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时有显着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最后将结果列表并说明。结果: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之总有效率分别为97.15%及91.43%,在两组具有着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2.治疗第一周后的VAS评分相比之下是无明显的改变(P>0.05),当于治疗后第二周开始,两组间的VAS评分会开始出现差距(P<0.05),治疗完成后的差异更是巨大。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VAS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VA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第2周后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4.治疗第一周后JOA疼痛评分出现差异(P<0.01),差异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疼痛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5.治疗第一周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出现差异(P<0.05),但差异不会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6.浮针组与针刺组只有于治疗第三周后JOA步行能力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但这个情况不能维持到治疗完成。故在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步行能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步行能力评分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7.治疗第一周后JOA日常生活评分开始出现显着的差异(P<0.01),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日常生活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日常生活评分明显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8.浮针组与针刺组于治疗第一周后的张力仪评分之比较所得出的统计结果,浮针组的得分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的得分差异亦是显着(P<0.01)。观察治疗完成后两组之间的张力仪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张力仪评分表现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说明浮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目前无有提及以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文献,故此次研究证明浮针对于治疗足底筋膜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当成临床上的治疗参考。2.浮针组与针刺组经治疗后于VAS评分、张力仪评分存在显着差异,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存在差异。表示于客观指标上,浮针在治疗足底筋膜炎都优于针刺组。此次研究中特别分析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之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这也是文献中较少出现的分析,也能从这上面进一步提供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证明。3.在治疗过程中张力仪评分于治疗第一周后则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浮针对于减轻张力的效果快且明显。相对于针刺而言,浮针具有更有效,更快捷等特性。而以此种软组织张力仪来作为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也是较为创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张力仪的评价数据也是相对的,故希望能通过此篇研究来做为浮针及软组织张力仪评价的推广之用。
郑晓东[5](2019)在《平衡正脊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以及分析平衡正脊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从而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针灸推拿康复科、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及仙林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病人,并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平衡正脊法治疗,治疗均为1周3次,6次为一疗程,需2个疗程。分别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评分量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以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并作出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0.05);2.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平衡正脊组优于常规针刺推拿组(P<0.05);3.治疗后两组腰痛评分量表比较,平衡正脊组优于常规针刺推拿组(P<0.05);4.治疗后两组Oswestry评分比较,平衡正脊组优于常规针刺推拿组(P<0.05);5.两组整体疗效对比,治疗后常规针刺推拿组总有效率为73.33%,平衡正脊组总有效率为90%,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平衡正脊组优于常规针刺推拿组。结论:常规针刺推拿法与平衡正脊法对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平衡正脊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更能有效地改善患病者的生活质量,如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各项体征以及舒缓腰部疼痛等方面,为临床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黄实[6](2017)在《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与封闭配合中药熏蒸的治疗对比,进行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探讨其作用机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全面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为主,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三科门诊就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病例60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试验,将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作为治疗组,封闭配合中药熏蒸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15天,系统地分析和观察疗效,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3%,封闭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并且两组之间的总体疗效比较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显着,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疗法的总体疗效优于封闭配合中药熏蒸疗法,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受限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1.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结合临床实践表明本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全面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赵雄,田惠萍,侯建婷,余翔[7](2015)在《中医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以中医药治疗疗效较佳。查阅2010—2014年间有关文献,对近5年来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了总结。发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治疗上偏向于针刺与针刀疗法,而药物治疗多结合其他疗法同用,较少使用单一方式治疗。
马彬[8](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彭小三[9](2013)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腿疼痛的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本病属于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病因病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提出了新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课题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检测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针刀治疗本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例患者均为2011年4月~2012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推拿科的门诊病人,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每隔7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其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30例中,治愈25例,占83.3%;显效3例,占10.0%;有效1例,占3.3%;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治愈11例,占36.7%;显效12例,占40.0%;有效5例,占16.7%;无效2例,占6.6%;总有效率93.4%。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极显着性差异。在腰部疼痛改善评价和腰部活动程度测量中,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观察组(P<0.01)有极显着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腰部疼痛改善评价中,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腰部活动度测量中(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表明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与正常值水平相接近,同治疗前相比较P<0.01,有极显着性差异。同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表明观察组在调节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明显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能使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说明针刀配合手法可使本病患者异常增高的炎性细胞因子下调,从而抑制了相关炎性因子的致炎反应,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3.临床实践表明本方法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治疗费用低的优点,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明军[10](2012)在《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配合针刺、超短波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配合针刺、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7%,两组总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配合针刺、超短波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着,优于单纯采用中医手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二、针刺加超短波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8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加超短波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87例(论文提纲范文)
(1)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慢性下腰痛的西医研究现状 |
1.1 慢性下腰痛的概念与流行病学 |
1.2 慢性下腰痛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
1.3 慢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 |
1.4 慢性下腰痛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
2 体外冲击波疗法 |
2.1 医用冲击波的相关背景 |
2.2 ESWT的相关作用机制 |
2.3 ESWT的应用与疗效 |
3 肌内效贴贴扎技术 |
3.1 肌内效贴的特性与作用机理 |
3.2 肌内效贴操作技法的概述 |
3.3 肌内效贴的应用现状与疗效 |
4 联合治疗 |
5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确立合格研究对象 |
1.3 样本量 |
2 研究方案设计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人员培训 |
2.3 治疗方法 |
3 意外情况的预防处理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情况资料 |
4.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4.3 腰痛功能障碍评分表(ODI) |
4.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4.5 腰椎活动测量评分(ROM) |
4.6 复发情况 |
4.7 临床疗效标准 |
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
2 治疗结果分析 |
2.1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疼痛状况(VAS) |
2.2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功能障碍情况(ODI) |
2.3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心理健康状况(HAMA) |
2.4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腰椎活动范围状况(ROM) |
2.5 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2.6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1 治疗方法机制分析 |
1.1 冲击波治疗腰痛的机制讨论 |
1.2 肌内效贴治疗腰痛的机制讨论 |
1.3 联合治疗立法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对疼痛的治疗作用分析(VAS) |
2.2 对减轻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ODI ROM) |
2.3 对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HAMA) |
2.4 对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的分析 |
3 预防方法的讨论 |
4 研究结论 |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组采用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 |
2.1.1 针刀治疗 |
2.1.2 腰椎斜扳法治疗 |
2.2 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 |
2.3 注意事项 |
3 疗效评价标准 |
3.1 症状体征积分 |
3.2 疗效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本病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
1.2.1 中药治疗 |
1.2.2 针刺治疗 |
1.2.3 艾灸治疗 |
1.2.4 针刀治疗 |
1.2.5 推拿治疗 |
1.2.6 综合治疗 |
2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1 解剖结构特点 |
2.2 发病机理 |
2.3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的认识 |
2.3.1 封闭疗法 |
2.3.2 药物注射疗法 |
2.3.3 手术疗法 |
3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 |
4 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 |
5 疗效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超声探查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入组标准 |
(二)病例来源及样本量估算 |
二、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分组方法 |
(三)治疗方法 |
(四)疗效评定 |
(五)统计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比较 |
(二)观察结果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认识 |
(一)第三腰椎横突的解剖学基础 |
(二)发病机制 |
(三)现代医学的治疗 |
1.口服药物治疗 |
2.封闭注射治疗 |
3.康复治疗 |
二、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认识 |
(一)概述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 |
1.针灸治疗 |
2.推拿治疗 |
3.针刀治疗 |
4.中药治疗 |
5.中医其他疗法 |
三、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
(一)悬吊运动疗法 |
(二)推拿技术 |
(三)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
四、超声技术在评估腹横肌中的应用 |
五、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一)局限性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4)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传统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认识 |
1.1.1 概述 |
1.1.2 经络、脏腑与足底的关系 |
1.1.3 足底筋膜损伤的病因病机 |
1.1.4 传统中药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
1.1.5 针灸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
1.1.6 推拿手法 |
1.2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
1.2.1 解剖基础与病理关系 |
1.2.2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 |
1.2.3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2.4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进展 |
1.3 浮针的研究进展 |
1.3.1 浮针之由来 |
1.3.2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的关系与区别 |
1.3.3 浮针之优势与现代运用 |
1.4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 |
1.4.1 MTrP之概念 |
1.4.2 MTrP产生机制 |
1.4.3 MTrP于治疗上的运用 |
1.5 足底筋膜炎评价方法进展 |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临床病例来源 |
2.1.2 疾病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随机分组 |
2.2.3 治疗方案 |
2.2.4 疗效观察 |
2.2.5 疗效标准 |
2.2.6 统计方法 |
2.2.7 技术路线 |
第3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
3.1.2 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情况比较 |
3.1.3 两组病程情况比较 |
3.2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比较 |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评分比较 |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比较 |
3.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步行能力评分比较 |
3.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日常生活评分比较 |
3.3.7 两组患者治疗张力仪评分比较 |
第4部分 讨论 |
4.1 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与高张力的形成机理 |
4.2 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探讨 |
4.3 治疗结果讨论 |
4.4 此次临床研究之优越性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中常用缩写 |
附录二: 基本数据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样本量估算 |
附录五: 随机入组的方法 |
附录六: 随机分组的方法 |
附录七: 视觉模拟量表(VAS)尺 |
附录八: 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表 |
附录九: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平衡正脊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1 基本概念 |
2.2 命名及诊断 |
2.3 发病机制 |
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
3.1 中医治疗 |
3.2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数据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4 数理统计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资料 |
3.2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见表2 |
3.3 治疗前后两组VAS压痛程度变化。见表3,图1。 |
3.4 治疗前后两组JOA总分及改善率比较。见表4,图2,表5 |
3.5 治疗前后两组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见表6,图3 |
3.6 总体临床疗效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平衡正脊法探讨 |
1.1 基本内涵 |
1.2 理论溯源 |
1.3 临床操作 |
2 关于针刺治疗 |
3 关于推拿治疗 |
4 疗效总结与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的研究概况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法 |
2. 现代医学的研究概况 |
2.1 概念及症状 |
2.2 解剖及病因病理 |
2.3 发病机制 |
2.4 诊断要点 |
2.5 鉴别诊断 |
2.6 治疗现状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观察指标 |
2.2 研究方法 |
2.3 疗效评估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讨论 |
1. 疗效分析 |
2. 体外冲击波疗法的作用机理探讨 |
3. 中药熏蒸疗法的作用机理探讨 |
4.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7)中医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方法 |
1.1 针灸疗法 |
1.2 针刀疗法 |
1.3 手法推拿疗法 |
1.4 综合疗法 |
1.5 其它疗法 |
2 结语 |
(8)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观察组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 |
2.2 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 |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2 检测方法 |
4 统计方法 |
5 治疗结果 |
5.1 临床观察结果 |
5.2 指标检测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1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
3 针刀治疗本病作用机理的探讨 |
3.1 针刀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2 针刀治疗本病的机理 |
3.3 关于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1 针刀治疗机理研究 |
2 临床观察 |
2.1 以针刀为主的治疗方法 |
2.2 针刀配合其他疗法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手法治疗 |
1.3.2 针刺治疗 |
1.3.3 超短波治疗 |
1.4 疗程 |
1.5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针刺加超短波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8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D]. 李伟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何得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超声探查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机制研究[D]. 许强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D]. 范纪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平衡正脊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晓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体外冲击波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黄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中医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 赵雄,田惠萍,侯建婷,余翔. 亚太传统医药, 2015(07)
- [8]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9]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彭小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10]综合疗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J]. 杨明军. 光明中医, 2012(08)
标签:腰椎论文;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论文; 浮针论文; 筋膜炎论文; 中医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