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死而生的瞬间与永恒(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江[1](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韩少英[2](2021)在《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文学观念的解放,以死亡为题材的儿童小说日渐增多,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童年叙事的题材边界,丰富了儿童文学的艺术样态。儿童小说死亡叙事在折射历史、反映现实、探究人性等方面意义突出,死亡叙事通过抒发悲悯情怀,展现童年精神,表现民族文化,能够提升儿童的死亡认知,加深儿童对生命内涵的理解,最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实现儿童文学的人文关怀。然而,相较于儿童小说死亡叙事创作上的迅速发展,学界对死亡叙事的关注和研究却不够充分,尤其对死亡叙事的存在价值和艺术贡献缺少整体性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死亡叙事被广泛接受和进一步发展。基于此,论文以新时期以来书写死亡题材的儿童小说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儿童本位”的文学观念为指引,选取典型作家作品进行文本细读,首先通过梳理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发展脉络,在归纳死亡叙事表现类型的基础上,总结死亡叙事写作范式的突破和转变;其次,论文从艺术策略的层面入手,集中从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作家如何艺术性地在儿童小说中表现死亡,呈现适合儿童阅读的死亡描写;同时,论文深入挖掘了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在展现民族文化、彰显童年精神、塑造儿童主体性等方面的审美价值;此外,论文注重对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艺术贡献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和发掘,阐释死亡叙事对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艺术突破,以及引导儿童死亡认知的人文关怀;最后,论文聚焦于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书写困境与突围路径,探讨死亡叙事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当前死亡叙事中存在的概念化、“成人化”创作倾向,以及不成熟的艺术手法提出相应建议,呼吁作家在创作时要回归童年生活本身,强化文本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满足当下儿童的阅读需要。
陈琪[3](2021)在《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伤体验与导演的创作之间存在着密切复杂的联系,是探究导演的创作动机和作品表现的重要线索。英格玛·伯格曼作为瑞典电影电视剧两栖导演、电影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而童年时期所形成的心理创伤却牵引着其一生的创作方向,这种独特的创伤体验成为伯格曼进行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影像作品中不断地进行呈现、解构与重塑,伯格曼借此实现对自己的精神救赎。本论文将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表明选题原因,阐明本选题的问题意识,对英格玛·伯格曼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对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并结合运用创伤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电影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建立合理严谨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本篇论文将在创伤理论的视野之下对伯格曼在童年时期所遭受到的诸多创伤体验进行梳理,阐释心理创伤与其影像表达间的联系,以及他在影像中追求救赎的历程。第一章:主要论述英格玛·伯格曼成长过程中创伤形成的原因。父母子女间的反叛对抗、两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使得英格玛·伯格曼内心的情感极度缺失。上帝在面对伯格曼遭受苦难时始终保持沉默,导致伯格曼对上帝的信任渐渐消失,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源于基督教深重的“原罪意识”。此外,伯格曼的童年常常直面死亡的威胁,年少时懵懂的性欲也被无情封印。以上是造成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是分析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其电影作品中的主题映射。主要从影像作品中情感困境、信仰危机和生命哲思三方面内容来展开叙述,无情的家庭和无爱的婚姻充斥着成长历程的每一个阶段,也充斥着伯格曼的每一部影片;影片中伯格曼与上帝决裂,却未肃清“原罪意识”的纠缠;伯格曼渐渐领悟到死亡并不可怕,失去人生的意义才是可怕,而过度的放纵性欲却致精神越来越空虚,并映射到影片主题中。第三章:主要分析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其电影作品中的视听呈现。主要从镜头映像下的创伤折射、光影色彩展演执念、灵魂最深处的吟唱三个部分来分析英格玛·伯格曼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展演创伤。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英格玛·伯格曼如何借助电影实现精神救赎和升华。电影成为伯格曼的避风港,在这里他找到了自我,并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苦难之情得到疏导。伯格曼终于开始了与人生的和解,重新燃烧起爱的希望。结语部分:在这个时代谈伯格曼的电影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伯格曼通过对自身创伤的呈现和表达,使作品产生丰富的人性意味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以及多元的视听表征。
覃才[4](2020)在《作为向下的向上——略论杜涯》文中认为"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对现代人存在和如何存在的一种本质揭示。他认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死亡是必然的、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悬临"。人的存在(此在),一方面是无时无刻地奔向死亡,另一方面则是必然的在死亡到来之前"存在"。人的意义与无意义就产生于死亡之前的存在当中。从字面上看,海德格尔所说的这种向死而生,可能很好理解。如"人在走向死亡中存在",应是所有人中规中矩的一个字面理解。但要将这种向死而生,当作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和个体意义的认知前提,却不是所有人能够做到的。
文澍[5](2020)在《向死而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叙事和意义赋予》文中认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是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属慢性疾病范畴,具有不可逆、终身性、病程长、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漫长的疾病治疗和适应过程其实也是患者不断和疾病较量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患者独特又现实的疾痛体验和疾痛经验。本论文围绕患者的疾痛体验和经验,探究他们到底经历着怎样的疾痛,这些疾痛又给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带来了何种改变,他们对这些改变的看法和理解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赋予这些疾痛和疾痛体验何种意义。具体来说,本研究以凯博文教授的“疾痛意义”为理论支撑,尝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研和访谈,深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世界,倾听其疾痛叙事,探究其疾痛经验。第一部分从患者摇晃如摆渡般的身体状态入手,以身体状态的逐渐失控、重新控制和再度失控为时间线逻辑,来解读其疾痛意义系统的变化;第二部分通过描述其疾痛体验、疾病归因和疾痛隐喻,探究其复杂如缠丝般的治愈观念,建立其独特的个人苦难经历;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疾痛破坏了他们原来的生活世界,并对其自我认同造成困惑,为了适应新的生活节奏,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管理;第四部分从生死及健康认识、寻找人生价值和感恩前行中探寻他们赋予疾痛的最终意义,就是活在当下,展望未来,实现真正的向死而生。本研究得出了十四位患者的疾痛意义内涵,研究发现,患者适应疾痛的过程就是他们给疾痛赋予意义的过程。尽管疾病和疾痛给他们的身心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改变,但在严重的病残和死亡威胁面前,他们对生命和人生却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陈泓锦[6](2020)在《唯美主义的隐现:论摄影艺术对中国当代新诗的影响 ——以于坚、王寅、陈东东诗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优秀诗人中,有一部分诗人在摄影创作中得到过不小成就,比如于坚曾获得过“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奖”、“银狼奖”等,王寅也曾在巴黎与北京举办过个人摄影展,陈东东获得2015年“李笠诗歌摄影奖”等等。诗人的诗意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拍摄,摄影艺术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诗歌创作。因此,论文尝试运用摄影艺术、唯美主义、空间诗学、死亡美学、日常生活话语等相关理论,对于坚、王寅、陈东东等诗人的作品进行分析,从摄影艺术对中国当代新诗的影响中探讨其呈现出唯美主义的特性。本文的引言对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扼要介绍,简要说明本论文的依据与意义,并对将要研究的对象进行了阐释。第一章从诗人受到摄影艺术的影响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唯美”意象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性”意象,主要有“玫瑰”意象以及谐音“信”意象。二是“审丑”意象,丑实际上作为一种美学关怀,是诗人在面对无意义的社会生活时,不再祈求以虚幻的东西慰藉自己的心灵,在经历现实的乏味,人性的病态和畸形之下,以丑表露自己最真实的人生。三是通感意象,对于感性认识的各种感觉进行详细描述,不断打通各种感觉器官的生理极限,打破官能体感的壁垒,使得这些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唯美主义色彩。第二章是分析诗歌意境中呈现出的唯美主义。主要表现为诗歌内容的光影交错使诗歌呈现出虚实相生的效果,以及对当下日常生活的关注,与运用色彩语词进行现实的描摹,为于坚、王寅与陈东东的诗歌搭造意境平台,使诗歌意境丰富且更具有美的光芒。第三章以诗歌所构建的格局出发,探究诗歌中情节画面的结构留白,独具匠心的视点选择以及戏剧化结构进行分析。诗歌的结构留白具有重大的潜藏价值,留白的深层内涵才是诗歌本质所在,戏剧化的探索方式用其客观性规避了严重的概念化、内倾与情思放纵的遗憾,艺术与文学的联结,诗与思的潜藏,使他们的诗歌具有沉静且耐人寻味的气质。视点的巧妙地选择,使其诗歌可读性更强,内涵更丰富,立体感更为强烈。第四章探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唯美主义者的超然姿态,既具有深刻的悲剧意识,又有对生与死的探索,对永恒的追求。在灵感与激情的诗性创造中,总是潜藏着诗人对于永恒与瞬间的思考。结语总结并肯定了于坚、王寅、陈东东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通过摄影艺术抵达唯美主义是切实存在的,他们的诗人身份与摄影师的身份相辅相成,诗的质感不因是摄影师而有所损害,恰恰相反,后者成就了他们,使他们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新诗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邱丹[7](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姚梦烯[8](2020)在《第三代女性诗歌的生命意识》文中研究说明在第三代诗歌这个巨大的诗歌群落里,虽流派众多但诗人们不约而同对平凡之人的生命流变投入了关注,以翟永明、伊蕾、唐亚平、海男、陆忆敏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状态,尤其是对现实中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女性主义以及美国“自白派”诗歌运动的影响之下,率先摆脱思想禁锢的女性诗人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对女性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生存价值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呈现。她们以向内转的方式对流淌在女性自我深处的生命力进行发掘,同时探寻女性个体能够实现何种的转变和突破。论文将第三代诗歌群落中的一隅作为研究主体,探讨从第三代女性诗歌中体现出的生命意识,在对孤独、焦虑、欲望和死亡的书写中呈现着女性诗人们反思个体存在价值的独特方式。生命意识承载着第三代女性诗歌的希望和未来,一方面是女性所经历过的历史,以及对从历史中走来的女性生命存在状况的凸显,包括孤独的生存处境、生命过程中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女性能够展望的未来,在生命本源的驱动之下对自我欲望的张扬和释放,在生与死的两极对抗中对生命的深层含义的思索以及向死而生的生命突围。因此,对第三代女性诗歌表现出的生命意识进行深入挖掘,探寻诗歌对女性生存现状和出路的再现与思考,从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出发,展示女性被遮蔽的内心世界和被压抑的生命原力,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重点。本文由绪论和四章内容构成。绪论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主体——第三代女性诗歌进行梳理和划分,将第三代诗歌中书写女性性别经验的诗歌创作视为本文的主要素材来源,主要包括以翟永明、陆忆敏、唐亚平、海男、伊蕾等女性诗人创作的具有女性书写特质的诗歌以及对个体生命投入巨大关注的诗歌。其次,对本文中提到的生命意识进行界定,即第三代女性诗人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关注女性个体中内在生命力的流动,通过对生命状态的探索揭示生命存在的本真,以诗歌的方式对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内在世界进行再现,同时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后,简要梳理关于第三代女性诗歌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从研究综述可以看到,将第三代女性诗歌视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并发掘其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意识,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是较为薄弱的,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的可能。第一章围绕历史和现实中的女性所面对的现实处境展开,诗人们通过诗歌展示女性在现实中处在类似“荒岛”的境地里,这是她们既定的生存现状。在性别差异之下,女性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当面对与世界中心之间的距离时,她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孤独的心理状态。女性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女性身处社会边缘的地位,让她们无法充分获得自身价值的确认和实现;另一方面,女性对爱情的希冀与现实的困境之间的矛盾,使得女性面临现实与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在情感和精神上忍受更深层面的孤独。第二章诗人们立足于现实,对女性生存的另一状态——焦虑以及在焦虑之下采取的行动进行展示。在现实性焦虑面前,诗人们书写着女性的努力和抗争,为保证女性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实现,重新思考女性孕育生命的“使命”问题,她们在诗歌中对原有的母性神话提出质疑,揭示在“母”“女”两代人相似的命运上存在的双重焦虑。在书写过程中,她们将躯体写作与诗歌联系在一起,既冲击了原有的男性历史书写方式,又加深了女性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女性身体向世界打开的过程,同时也是女性主动对自我进行挖掘的过程。为了与原有的诗歌秩序区别开来,实现女性自己书写历史,诗人们在诗歌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以决绝的姿态打破现存状态。第三章从女性的生命体验出发。现实社会的压抑不能杜绝女性生理欲望的产生,诗人们于黑夜之中挖掘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压抑。在现实的步步紧逼之下,诗人们走向黑夜深处,直视女性内心的欲望、渴求与挣扎,同时顺从生命本能,展现女性生命中所包含的一切。首先,诗人们主动反抗异化的社会现实,为女性寻找精神的栖息之所和灵魂的安歇之地,比如黑夜、卧室等私人化的场域,借此满足女性自由表现自我的意图,同时完成对异化现实的逃离。其次,伴随着对女性自我乌托邦世界的寻找,诗人们大胆地在诗歌中表现女性内心的隐秘性心理,尤其是对性心理的袒露,这是遵从人性本能的直觉表达。最后,诗歌中女性欲望的袒露与释放是诗人们顺从生命冲动的驱使而形成的,在内在生命原力的指引之下,女性被压抑的心理以释放的方式得到了满足,同时实现了灵魂的自由。第四章从女性所处的生存现状出发。面对外界无形囚所的“围困”,诗人们关注女性在这一困境中的心理变化和现实选择,由此生发的对死亡的幻想式书写灌注着诗人对女性生命的认知和思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导致女性在现实中迫切想摆脱外界带来的压力,在生命无法得到彰显的时候转向对死亡的幻想。此时出现在诗歌中的死亡是诗人彰显女性生命力的精神寄托,她们通过想象死亡来逃避现实困境。死亡是作为生命过程的一环而存在的,第三代女性诗人对死亡的书写更多是站在对生命深刻思考的角度之上,在展示死亡的过程中同时包含着她们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死亡的背后同时隐藏着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凤凰涅盘重生,诗人们在书写女性不避死亡的奋力突围中,同时包含着对她们走进新的天地的期望与祝福,女性生命也如凤凰涅盘般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结语总结论文主要论点,从孤独、焦虑、欲望和死亡这四个生命意识的存在方式出发,深入挖掘第三代女性诗歌中表现出的独特生命意识,关注女性的生命存在状态以及自我世界的流动,思考女性在现代困境中采取怎样的行动以获得生命力的凸显,同时为女性诗歌的研究提供借鉴,是本文努力达到的目标。
康高磊[9](2019)在《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美生存不但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消除人类生存异化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人类生存境界、挖掘人类发展潜能的重要通途。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质量与人类素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有其深厚的思想资源积淀,梳理审美生存思想的源流就成为审美生存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文化都要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汇流,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生存思想。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当下建构审美生存及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古希腊关怀自身的审美生存思想、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审美生存思想、近现代人文启蒙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以及后现代注重此在与身体的审美生存思想,构成了西方文化审美思想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文明建构中影响深远,认真梳理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根基、生成、实践、教化以及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也成为建构现代审美生存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认知审美生存源流之后的关键工作。借助于审美思想的源流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可以理解审美生存的遮蔽、澄明以及审美生存的重建与教化提供支撑。审美生存的根本要素即审美、生存、审美与生存的关系及其审美生存的内在逻辑,故此,从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生存是审美的基础、生存是审美的归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存之于审美的关系,从审美是生存的目标、审美是生存的标准、审美是生存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之于审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生存是审美的根源、审美是生存的升华、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生存的逻各斯。探析审美生存遮蔽是促成人审美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此,从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生存遮蔽的原因。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由来已久,主要是由理性情感的分离、精神危机的产生、虚无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可切身感触,主要包含时空性质的转变、大众传播的异化、审美文化的转型三个方面所造成。审美生存教化的缺失对于建构审美生存意义重大,具体是从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的缺失、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的缺失、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的缺失、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的缺失四个维度展开。审美生存的澄明是审美生存研究的目的,也是审美教化与实践的衡量尺度。审美生存的澄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审美生存的世界要得以奠基,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的提升、审美生态的改变三个方面。其次,审美生存的主体要得以建构,包括审美愉悦的重视、移情潜质的发挥、审美心胸的拓展、审美层次的提升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技艺要得以锻炼,包括生存的艺术化、审美的实践化、超越的整体性、死亡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教化是践行审美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达成理想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人类的审美文化进行重构,结合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三个方面展开。其次,应注重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再次,应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最后,应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人之终极理想,是虽然要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但是依旧能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在此审美生存中,不但能够在实践活动与现实境域中实现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生活状态,亦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灵性建构中实现逍遥自在、豁达超越之理想自由。审美生存永无终点,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不止中不断超越当下、升华生命。
崔丹[10](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二、向死而生的瞬间与永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死而生的瞬间与永恒(论文提纲范文)
(1)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表现类型 |
第一节 不可逆转的命运安排:自然死亡 |
第二节 无法预知的生命境遇:意外死亡 |
第三节 难以走出的精神困顿:绝望自杀 |
第四节 向死而生的成长经历:死亡体验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艺术策略 |
第一节 多重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适度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诗意的叙事语言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内蕴探析 |
第一节 蕴含深沉的悲悯情怀 |
第二节 书写多元的死亡文化 |
第三节 彰显生动的童年精神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价值评判 |
第一节 艺术价值及现实关怀 |
第二节 书写困境及发展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英格玛·伯格曼研究综述 |
二、从创伤角度研究电影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创伤理论 |
二、创伤体验 |
三、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心理归因 |
第一节 成长历程的创伤记忆 |
一、父母子女间对抗 |
二、两性情感间纠葛 |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创伤浸染 |
一、惨遭上帝遗弃 |
二、陷入罪恶深渊 |
第三节 生命禁忌的创伤印痕 |
一、直面死亡威胁 |
二、被动囚禁性欲 |
第二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主题表达 |
第一节 情感困境 |
一、冷漠的家庭 |
二、无爱的婚姻 |
第二节 信仰危机 |
一、否定上帝存在 |
二、生活即是苦难 |
第三节 生命哲思 |
一、向死而生 |
二、尽性而止 |
第三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视听呈现 |
第一节 镜头下的创伤折射 |
一、长镜头叙写孤独 |
二、特写对抗隔阂 |
三、剪辑释放苦闷 |
第二节 光影色彩展演执念 |
一、光影强化纠结 |
二、色彩浮凸情感 |
第三节 灵魂最深处的吟唱 |
一、音乐引导深度哲思 |
二、对白独白直抒胸臆 |
第四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救赎 |
第一节 苦难之情的疏导 |
一、反思爱的悲剧 |
二、达成新的和解 |
第二节 人生之味的探寻 |
一、梦中探寻存在 |
二、燃起爱的希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向死而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叙事和意义赋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摆渡般的身体状态 |
第一节 症状的出现和加剧:逐渐失控的身体状态 |
一、主观感受的表层征兆 |
二、客观检查的医学体征 |
第二节 身体状态的控制:两种替代治疗方式 |
一、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 |
二、手术治疗:肾脏移植 |
第三节 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再度失控的身体状态 |
一、长年血透引发的并发症 |
二、肾脏移植引发的并发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缠丝般的治愈观念 |
第一节 疾痛体验:产生对未知和死亡的惧感 |
一、疾病认知的茫然心理 |
二、必死性意识的侵入 |
第二节 疾病归因:可控的个体和不可控的宿命 |
一、内源性归因:形色各异的个体因素 |
二、外源性归因:神秘的外部力量作用 |
第三节 疾痛隐喻:疾病隐喻和道德隐喻 |
一、作为隐喻的疾病 |
二、疾病的道德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 |
第一节 人生进程的破坏 |
一、终身伴随的时间禁制 |
二、不断压缩的活动空间 |
三、持续加剧的孤独感 |
第二节 自我认同的困惑 |
一、身体影响自我认同 |
二、“病人”和“正常人”的身份转换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
一、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 |
二、一个观察实例:Y先生的自我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意义赋予 |
第一节 正视死亡,向死而生 |
第二节 健康重要,身体第一位 |
第三节 重振旗鼓,寻找人生价值 |
第四节 常念感动,负恩前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6)唯美主义的隐现:论摄影艺术对中国当代新诗的影响 ——以于坚、王寅、陈东东诗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为艺术而艺术”的意象创造 |
第一节 “性”意象的使用 |
第二节 “审丑”意象的选取 |
第三节 “通感意象”的营构 |
第二章 唯美幻化的意境建构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精美雕琢 |
第二节 色彩语码下的现实描摹 |
第三节 虚实相生中的光影交错 |
第三章 饶有意味的格局设置 |
第一节 独具匠心的视点选择 |
第二节 情节画面的结构留白 |
第三节 强烈反差的戏剧化结构 |
第四章 唯美主义者的超然姿态 |
第一节 生死叩问:悲剧意识 |
第二节 定格之思:瞬间与永恒 |
第三节 诗性创造:灵感与激情 |
结语 唯美:永远的光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第三代女性诗歌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第三代女性诗歌 |
二、何谓生命意识 |
三、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 |
第一章 身处“荒岛”的孤独处境 |
第一节 生命存在的边缘地位 |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爱情悲剧 |
第二章 陷于“沼泽”的生存焦虑 |
第一节 对母子关系的质疑 |
第二节 以躯体书写外化内心焦虑 |
第三节 砸碎一切的反叛姿态 |
第三章 “黑夜”深处的潜在欲望 |
第一节 寻找自我生命的“伊甸园” |
第二节 隐秘心理的直觉表达 |
第三节 “生命冲动”之下的欲望释放 |
第四章 被“围困”中的死亡幻想 |
第一节 想象死亡逃避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死亡背后的冷静思考 |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奋力突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创新及重点难点 |
1.3.1 创新之处 |
1.3.2 重点与难点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 |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1.1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2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3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
2.1.4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1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2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3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4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
2.2.5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 |
2.3.1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
2.3.2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
2.3.3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
2.3.4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
3 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 |
3.1 生存之于审美 |
3.1.1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
3.1.2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
3.1.3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
3.2 审美之于生存 |
3.2.1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
3.2.2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
3.2.3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
3.3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
3.3.1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
3.3.2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
3.3.3 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 |
4 审美生存的遮蔽 |
4.1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
4.1.1 理性情感之分离 |
4.1.2 精神危机之产生 |
4.1.3 虚无主义之形成 |
4.2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
4.2.1 时空性质之转变 |
4.2.2 大众传播之异化 |
4.2.3 审美文化之转型 |
4.3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
4.3.1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之缺失 |
4.3.2 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之缺失 |
4.3.3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之缺失 |
4.3.4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之缺失 |
5 审美生存的澄明 |
5.1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
5.1.1 自然环境的优化 |
5.1.2 文化环境的提升 |
5.1.3 审美生态的改变 |
5.2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
5.2.1 重视审美愉悦 |
5.2.2 发挥移情潜质 |
5.2.3 拓展审美心胸 |
5.2.4 提升审美层次 |
5.3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
5.3.1 生存的艺术化 |
5.3.2 审美的实践化 |
5.3.3 超越的整体性 |
5.3.4 死亡的生成性 |
6 审美生存的教化 |
6.1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
6.1.1 重建崇高之美 |
6.1.2 接受悲剧之美 |
6.1.3 肯认有限之美 |
6.2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
6.2.1 解放人的感性 |
6.2.2 重视审美直觉 |
6.2.3 培育审美心胸 |
6.2.4 培养审美能力 |
6.2.5 提升审美趣味 |
6.2.6 学会诗意栖居 |
6.3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
6.3.1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
6.3.2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
6.3.3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
6.3.4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
6.4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
6.4.1 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 |
6.4.2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
6.4.3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
结论:充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
跋:仰望审美生存的“乌托邦” |
参考文献 |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
近当代中国学者着作 |
中国古代文献 |
国外译着 |
中文学术论文 |
外文着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
一、希腊神学 |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结论 |
文献目录 |
附录 《致济慈》献诗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向死而生的瞬间与永恒(论文参考文献)
- [1]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新时期以来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研究[D]. 韩少英. 兰州大学, 2021(02)
- [3]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D]. 陈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作为向下的向上——略论杜涯[J]. 覃才. 星星, 2020(26)
- [5]向死而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叙事和意义赋予[D]. 文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唯美主义的隐现:论摄影艺术对中国当代新诗的影响 ——以于坚、王寅、陈东东诗歌为例[D]. 陈泓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8]第三代女性诗歌的生命意识[D]. 姚梦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D]. 康高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10]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