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式活动课的设计

专题报告式活动课的设计

一、专题报告型活动课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习习[1](2021)在《《中国历史·专业汉语教程》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部高级Ⅱ班为例》文中认为

赵紫豪[2](2021)在《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各级学校、各类教育都迈向了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逐步推进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小学少先队作为少先队教育的主战场,在探索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提出的新时期“智慧队建”网上少先队工作要求,遇到了各类机遇与挑战。通过调查访谈发现,搭建传统的静态平面网站、制作报告式的多媒体课件已不能满足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的日常教学需求。现有“智慧队建”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对信息技术的更新却缺乏教育理念的创新。虚拟学习社区作为新型网络学习空间,为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提供了互联网加教育的新思路,其凭借个性化、民主性、交流性强的特点,与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自主性的教育活动高度契合。为满足小学“智慧队建”的需求,针对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两类用户,以完善少先队教育管理信息化、课内外资源整合、加强学习互动情感交流性、丰富少先队活动主题为任务,设计开发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多媒体学习认知为理论基础,遵循虚拟学习社区建设原则,从智慧管理、资源整合、交互环境、主题活动四个方面设计,按照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要求开发机构空间和个人空间,对原型产品初步测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并分析用户反馈。研究结果表明,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对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以虚拟学习社区进行的方式比较满意,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满足小学少先队员日常学习参与少先队活动,交流分享、联络感情。辅导员可以通过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加强队籍数字化管理、实现小学少先队教学管理、进行辅导员网络研修。

王姣姣[3](2021)在《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需要传承,教育源自文化,而课程源于人类文化的精华。目前小学课程走向综合化是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河洛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河洛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丰富源泉,依托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对小学课程进行整合,是对河洛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小学课程全面育人的有效举措,通过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将河洛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它包含丰富的物质文化教育资源和非物质文化教育资源等,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洛阳市小学关于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现状的调查,发现洛阳地区小学对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进行整合已有较高认同,但仍然存在诸如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整合路径不清晰等问题。据此,本研究从以下四个路径进行整合:学研整合,将学校教育与研学旅行进行融合,以城市特有的文化基因培育新一代的小学生;学科整合,把丰富的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各学科进行整合,“以文教化”践行文化育人;活动融合,以河洛文化为主题,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内外生活;环境创设,努力做好社会和校园环境的文化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教育先行”的理念下,河洛文化作为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进行整合,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刘锦云[4](2021)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以漯河市S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这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来实现。作为“以校为本,为了学校”的校本培训逐渐被提起,更多学者的探索研究表明:校本培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有关的理论为依据,主要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漯河市S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展开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全面客观总结S学校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目的在于更新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观念;针对校本培训存在问题的研究,完善校本培训研究内容,扩大研究范围;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更好发展。全文包括共分五个章节:首先对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思路方法等进行概述说明并界定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培训两个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方法对漯河市S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校本培训需求、培训内容课程、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设计。其次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总结S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校本培训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法与形式传统、单一;内容与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估与效果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缺乏制度性;校本培训教师激励措施不完善等六大方面问题。并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分析原因,为改进策略提供依据。根据S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个层面提供解决策略: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从制度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学校层面应做到完善S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需求分析,丰富培训方式方法,更新培训内容,为教师设置合适的培训课程,提高评估的科学性改善评估效果,使其更加实用;完善健全培训组织和管理机构,优化校本培训激励措施;教师个人应及时更新自身校本培训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最后是对本论文的简单总结,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具体实施和培训成果的实际应用没有深入探讨。

王明佳[5](2021)在《基于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好玩”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好玩”是2011年教育部修订新课标之后在北师大数学教材中新增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包含着数学游戏、数学趣题、数学应用等多种教学内容。老师们虽重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积极,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探讨“数学好玩”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和改进“数学好玩”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向一线教师了解了当前“数学好玩”的教学现状,找出了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时间不够、资源不够、能力有待加强、教学策略选择困难、学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等。通过研读12册“数学好玩”教学内容,本文梳理了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对应的数学学科能力的培养点,将其用表图呈现。文中还总结出了“数学好玩”教学内容有紧贴生活,综合性强;重视在过程中培养学科能力;善用多种学习手段结合等特点。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本文从备课、上课、作业和课后辅导三个环节,提出了基于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数学好玩”教学策略:备课时,精准分析,追求有效教学;上课中,以学生为本,搭建能力生长平台;课后辅导玩好数学,聚焦能力培养等。为增强本文的依据性,本文撰写了《密铺》《图形中的规律》《包装中的学问》三篇教学案例。国内近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学科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要求。无论是单个学科,还是不同学科领域贯通,都要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本文在研究“数学好玩”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四个能力的达成。

刘丹枫[6](2020)在《涿州市高铁新城居住区适老化设施提升研究》文中提出现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助推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日趋变好,现代人口的寿命正在逐年增长,中国已经在悄然中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很大的比重,“老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经济状况和老龄人口社会带来的一连串负面的社会效应,而现有居住区户外适老化设施的不完善使老年群体无法实现双重满足的功能性,并不能真的适宜居住区的老年群体。本论文基于老龄化的社会趋势,结合现有居住区公共设施的现状,提出适合老年群体适老化设施的互动系统主体的研究概述,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从国内国外居住区研究对象,即老年群体,和居住区的公共设施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概括。第二部分,对居住区、居住区适老化设施、互动性公共设施进行概念剖析,结合相关案例阐述了公共设施的分类以及与人的关系属性;同时对本文选题的居住区研究对象—老年人群、居住区和适老化进行了概述,还将人机工程学、互动理论、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指导作为选题的理论支撑基础,为论文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三部分,深入剖析居住区的老年群体的户外活动行为分析与需求,通过相关文献搜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出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活动需求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居住区老人的户外活动规律,为居住区适老化设施研究提供充分的实际研究依据。第四部分,实地调研涿州市高铁新城居住区公共设施和研究对象概况并完成资料采集,对样本居住区老年群体的基本情况、户外活动和需求进行调研,老年群体对设施属性的关注度和情感寄托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居住区老年群体的户外活动行为与需求分析,进一步分析老年群体的需求点。第五部分,适老化设施互动系统主体的研究,从老年群体的感官互动角度分析了单一感官互动和复合感官互动对适老化设施的重要性,并提出老年群体在公共设施中互动主体的提升原则和适老化设施细部设计,从而挖掘适老化设施建设中的互动系统,有针对性的提出真正适合老年群体的适老化的提升策略。

杨忞[7](2020)在《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部分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党的群团工作肩负着庄严使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学生社团,既是高校重要的学生力量,也是身处高校的重要群团组织。切实增强学生社团,特别是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把广大学生凝聚在学生组织中间,动员和激励更广大学生参与到理论学习中来,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学习最新理论,有机会共同进步,有机会更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新战略新思想,把更多学生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奋斗。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育人质量的过程中,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承载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以15家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现状与所处困境,透析理论学习型社团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过程中存在的弱项和难点,提出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以期在新时代新环境下,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助推力量,从而助力高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导言部分,笔者详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现有研究,并对已有的关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概念及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下,提升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理论引领、组织凝聚、骨干培养、途径创设、平台搭建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论文第一章主要概述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内涵、功能和特点。高校学生社团随着时代变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阶段。理论学习型社团作为众多学生社团中的一部分,也随着社会发展经过起步、动荡、探索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逐渐明晰。笔者认为,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致力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觉悟,培养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高校学生社团。它们不仅兼具学生社团的一般特点,更在政治性、时代性、学习性、实践性方面具有特殊表现,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文第二章,重点阐述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二者在目标、任务、内容上显着一致,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也已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各大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现状来看,理论学习型社团具有信念导向、精神激励、途径创新的功能,对于培养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发挥好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够实现理论学习型社团建立的初衷,从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论文第三章,通过对15家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理论学习型社团的调研走访,重点分析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及问题。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在客观上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树立理想、实践感悟、自我实现等方面,能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凝聚成共识、在实践中丰富自我认知、在活动中提升个人素质、在社团中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理论学习型社团在活动形式、学习积极性、学校指导、社团吸引力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使得理论学习型社团安于现状、发展迟缓,也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对于社团定位认识不足、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其他活动冲击较大、内部建设不到位等原因,概括表现为支持度不够、专业性不高、抵抗力不足、感召力不强。结合前文所述的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论文第四章从几个角度提出了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从学校角度来看,需要完善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的顶层设计,把理论学习型社团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规划中,提高对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支持程度;从教师角度来看,需要完善导师指导制度,同步加强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理论指导和事务指导;从社团主体来看,需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开展好各类理论学习活动,提升理论学习实效;从学生角度来看,要提升理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踏踏实实学理论,认认真真学思想;从长期建设来看,理论学习型社团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属于自己的经典活动品牌以获取学生的关注和支持。在优化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还必须遵循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等基本原则,不为创新而创新,要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来实现创新。

韩淑华[8](2020)在《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莱芜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初探》文中认为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兴未艾,就语文校本课程而言,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逐步进入其开发视野。红色文化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它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岁月的积淀,历久弥新。莱芜,古称嬴牟之地,位于鲁中腹地,犹如齐鲁大地上一颗跳动的心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演绎了无数次金戈铁马、炮火纷飞的战争故事,古有长勺之战,近有莱芜战役。莱芜作为红色革命老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它既有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共性,又不乏地方文化的个性,时至今日,红色文化已经成为莱芜区不可多得的文化和教育名片。学校教育为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将红色文化纳入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足够重视,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促进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紧跟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立足莱芜地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力图在借鉴前人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开发“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促进当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化和特色化。笔者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价值意义、开发设想、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红色文化的备受重视以及语文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三个角度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其次对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和莱芜区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撰写论文所使用的文献研究、调查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四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述。首先对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四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山东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莱芜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不足以及红色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缺位状态三个方面论述了本门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再次,结合当地政策、资源、学生兴趣等内容阐述了该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最后,从课程价值、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文化传承四个角度探讨了其价值意义。第三部分是“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设想。主要包括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建议四部分。首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文校本课程理念并设计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其次,从课程名称、类型、开课对象和课时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设置;再次,本着地域性、典型性、语文性、综合性、适切性和趣味性六大原则,对莱芜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并将其划分为五大单元;最后是对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建议,主要从结构设置和组织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是“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首先从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和实施方法两个角度介绍了课程的实施策略,继而出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其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建议,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实施、成果三阶段介绍了“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案。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整个开发过程进行了总结概述,表达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反思了课程开发中的不足,进而对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以及莱芜区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出了深化研究的愿景。

邓慧芬[9](2020)在《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研习活动课设计研究 ——以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活动课是教科书中课文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价值。香港历史教科书非常重视活动课的设计与开发,各版本均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研习活动课,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内地历史教科书中活动课的设计和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香港龄记版初中历史甲部课程《探索中国史》中,研习活动课占据着大量篇幅,本文以其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分析探讨香港初中历史活动课在体例结构、内容编排以及活动形式上的特点,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并结合内地人教部编版教科书中活动课的安排,提出相关建议和注意事项。全文分为三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的编写依据及其在教科书中所处的地位。2011年龄记版《探索中国史》最重要的编写依据是1997年制定的《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生活与社会课程指引(中一至中三)》也影响着其历史研习活动课的编写。历史研习活动课虽属于课文辅助系统,但它是课文正文的必要补充,属于不可或缺的部分。第二章对香港龄记版初中甲部中国古代史部分研习活动课的结构、内容和形式设计进行了深入剖析。在结构上,该部分研习活动课包括“谈古说今话香江”和“专题探究坊”两大板块,前者分为文字介绍以及课后参观活动两部分,后者则从探究主题内容以及指引两方面阐述,在文字介绍后还配有案例加以阐述;内容设计方面,则在总结概括研习活动课内容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两大板块所包含的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在形式设计上,“谈古说今话香江”板块的活动均为观摩鉴赏类,“专题探究坊”板块的活动课则可划分为制作展示类、演讲表演类、编辑撰写类三种。第三章论述了2011年香港龄记版初中中国古代史部分研习活动课设计的优点和不足,并将其与2016年内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相比较,总结了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对内地同类课程设计和编写的启示。文章认为,香港研习活动课的优点包括配合正文系统的课文教学,巩固和拓展学生知识;充分使用地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指导详细、充分调动学习自主性的活动课,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存在数量多,易流于形式,缺少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以及对培养学生民族国家情感的关注度不够等缺点。香港历史研习活动课对内地活动课的编写启示则包括适当增加活动课的数量、形式;加强内容的趣味性;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

王子琪[10](2020)在《初级汉语口语课课堂活动调查研究 ——以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初级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各国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增多,其中大多数是零基础学习者,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初级汉语口语课课堂活动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天赐庄校区初级班的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喜爱度、有用度、难易度和常用度四个方面对二十项课堂活动做出了调查,并调查了师生对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实施和课堂活动评价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喜欢输入型的课堂活动,认为输出型的课堂活动有用,认为输出型的课堂活动较难,教师常用信息输出型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方面,教师主要考虑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因素,主要遵循了学生主体性、活动实用性和活动目的性原则,教师对课堂活动理论的认知度有待提高。课堂活动实施方面,课堂活动以交际型为主,以全班活动和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活动时长为每课时的1/3,数量为3-5个,一般在操练环节实施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评价方面,师生对课堂活动满意,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最后,笔者从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二、专题报告型活动课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题报告型活动课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少先队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1.2 数字原住民学习的新环境
        1.1.3 小学少先队建设的客观现实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2.1 少先队建设网络平台现状分析
        2.1.1 中央层面少先队建设网络平台情况
        2.1.2 地方少先队建设网络平台情况
    2.2 少先队“智慧队建”相关综述
        2.2.1 少先队活动课程现状综述
        2.2.2 少先队学科资源建设综述
        2.2.3 少先队师资建设综述
    2.3 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
        2.3.1 虚拟学习社区国外研究现状
        2.3.2 虚拟学习社区国内研究现状
    2.4 现状问题与综述小结
第三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少先队“智慧队建”
        3.1.2 虚拟学习社区
    3.2 虚拟学习社区相关理论基础
        3.2.1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3 学习共同体理论
第四章 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设计
    4.1 需求分析
        4.1.1 现实需求分析
        4.1.2 用户需求分析
        4.1.3 功能需求分析
        4.1.4 小结
    4.2 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原则
    4.3 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设计的基本构想
    4.4 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特点
    4.5 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功能设计
        4.5.1 智慧管理
        4.5.2 资源整合
        4.5.3 交互环境设计
        4.5.4 主题设计
第五章 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开发及评价
    5.1 空间开发
        5.1.1 机构空间
        5.1.2 个人空间
    5.2 实践评价
        5.2.1 实践目标与过程
        5.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3 辅导员访谈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3)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河洛文化教育资源
        2.课程整合
    四、概念界定
        (一)河洛文化教育资源
        (二)课程整合
    五、理论基础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河洛文化教育资源在小学中的整合应用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说明
        (二)调查数据SPSS分析
        (三)调查结论分析
        1.高认知,重整合
        2.有实施,需优化
        3.多路径,统资源
第二章 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
    一、学研融合,以城育人
        (一)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二)政策稳步实施,传承城市文化
        (三)博物馆研学课,领航学研教育
    二、学科整合,以文养人
        (一)特色生活教育,向文而化发展
        (二)河洛文化为脉,促进学科整合
    三、活动结合,以动宜人
        (一)文化活动整合,落实立德树人
        (二)依托综合课程,促进文化育人
    四、环境创设,以美化人
        (一)教育生态环境,共育儿童生命
        (二)河洛文化环境,同创特色教育
        (三)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河洛文化
第三章 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案例
    一、课程整合方法
    二、整合案例设计理念
        (一)课程设计原则
        (二)课程内容选择
        (三)课程内容组织
    三、整合案例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评价与反思
第四章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以漯河市S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核心概念
        1.5.1 教师专业发展
        1.5.2 校本培训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依据和意义
    2.1 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依据
        2.1.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1.3 终身学习理论
    2.2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意义
第三章 S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调查设计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设计说明
        3.1.2 问卷调查的设计
        3.1.3 问卷调查实施
        3.1.4 问卷信度效度说明
    3.2 访谈调查
        3.2.1 访谈提纲设计
        3.2.2 访谈对象
        3.2.3 访谈实施内容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调查分析-基于S中等职业学校调查
    4.1 S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4.1.1 校本培训忽视培训需求分析
        4.1.2 校本培训方法与形式传统单一
        4.1.3 校本培训的内容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4.1.4 校本培训的评估与效果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
        4.1.5 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与管理缺乏完善性和制度性
        4.1.6 校本培训教师激励措施不完善
    4.2 S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教育行政部门原因
        4.2.2 学校自身原因
        4.2.3 学校教师原因
第五章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改进策略
    5.1 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5.1.1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相关制度
        5.1.2 推动校企合作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深度合作
    5.2 学校自身层面
        5.2.1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需求分析
        5.2.2 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的方法形式
        5.2.3 更新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内容
        5.2.4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评估的科学性和培训效果实效性
        5.2.5 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2.6 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校本培训教师激励措施
    5.3 教师层面
        5.3.1 及时更新自身校本培训观念
        5.3.2 积极配合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5.3.3 不断反思自身及时有效地转化校本培训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好玩”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改对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关注
        1.1.2 “数学好玩”蕴含丰富的教学内容
        1.1.3 “数学好玩”研究符合小学数学学习改革的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行动研究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3.1 数学学科能力
    3.2 数学好玩
    3.3 “数学好玩”教学策略研究
笫4章 “数学好玩”文本梳理与分析
    4.1 “数学好玩”的内容编排体系及意图
    4.2 “数学好玩”内容特点分析
    4.3 “数学好玩”内容中学科能力的生长点
    4.4 “数学好玩”教学现状
第5章 基于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数学好玩”教学案例实践与分析
    5.1 综合实践类“数学好玩”-——《密铺》教学案例
        5.1.1 教材分析
        5.1.2 学科能力生长点
        5.1.3 教学目标
        5.1.4 教学重难点
        5.1.5 教学设计
        5.1.6 教学策略反思与分析
    5.2 问题解决类“数学好玩”——《图形中的规律》教学案例
        5.2.1 教材分析
        5.2.2 学科能力生长点
        5.2.3 教学目标
        5.2.4 教学重难点
        5.2.5 教学设计
        5.2.6 教学策略反思与分析
    5.3 问题解决类“数学好玩”——《包装中的学问》教学案例
        5.3.1 学情分析
        5.3.2 学科能力生长点
        5.3.3 教学目标
        5.3.4 教学重难点
        5.3.5 教学设计
        5.3.6 教学策略反思与分析
第6章 基于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数学好玩”教学策略
    6.1 备课:精准分析,追求有效教学
        6.1.1 精准教材分析,挖掘数学能力生长点
        6.1.2 精准学情分析,合理安排前测
        6.1.3 立足学科能力以学定教
    6.2 上课:以生为本,搭建能力生长平台
        6.2.1 将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具体活动中
        6.2.2 读懂课堂生成资源,顺学而教
        6.2.3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重视直观教学
        6.2.4 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科素养
    6.3 作业与课外辅导:“玩”好数学,聚焦能力培养
        6.3.1 精选好玩的数学
        6.3.2 及时跟踪,分层练习,助能力生长
        6.3.3 整合资源,创新体系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涿州市高铁新城居住区适老化设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及概念剖析
        2.1.1 研究对象分析
        2.1.2 关于居住区适老化设施
        2.1.3 关于互动性公共设施
    2.2 论文研究理论来源
        2.2.1 人机工程学理论
        2.2.2 行为心理学理论
        2.2.3 互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居住区老年人群户外活动特征研究
    3.1 老年人户外活动分析
        3.1.1 老年人户外活动形式分析
        3.1.2 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分析
    3.2 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分析与需求
        3.2.1 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3.2.2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3.2.3 老年人行为特征分析
        3.2.4 老年人活动需求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涿州市高铁新城居住区设施现状调研及需求分析
    4.1 涿州市居住区调研概况分析
        4.1.1 区位分析
        4.1.2 发展状况
    4.2 调研设计分析
        4.2.1 调研目的
        4.2.2 调研内容
        4.2.3 调研方法
    4.3 涿州高铁新城居住区设施现状调研分析
        4.3.1 居住区基本概况
        4.3.2 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概况
        4.3.3 居住区公共设施概况
    4.4 居住区老年群体户外活动调研分析
        4.4.1 样本老年群体基本情况分析
        4.4.2 样本老年群体户外活动分析
        4.4.3 老年群体对适老化设施属性的关注度
        4.4.4 老年群体对居住区户外空间设施的情感寄托
    4.5 小结
第5章 居住区适老化设施互动系统以及提升策略
    5.1 居住区适老化设施互动系统分析
        5.1.1 单一感官互动
        5.1.2 复合感官互动
    5.2 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设施的提升原则
        5.2.1 参与互动原则
        5.2.2 感知交互原则
        5.2.3 功能尺度原则
        5.2.4 方便实用原则
    5.3 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设施细部设计以及提升策略
        5.3.1 标识导视设施
        5.3.2 景观照明设施
        5.3.3 休闲娱乐设施
        5.3.4 无障碍设施
        5.3.5 便捷服务设施
        5.3.6 其他设施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京南涿州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设施改造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部分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观点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一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内涵
    第一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和概念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
        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和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特点和功能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特点
        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
第二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具体体现
    第一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一、信念导向,培养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
        二、精神激励,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创新途径,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
第三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一、理论学习凝聚共识
        二、传播理念树立理想
        三、实践感悟深化认识
        四、自我实现提升素质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困境
        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师指导不到位
        二、理论学习不充分,活动形式不丰富
        三、品牌效应不明显,辐射范围不够广
    第三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团定位认识不足,支持度不够
        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专业性不足
        三、其他活动冲击较大,抵抗力不足
        四、社团缺少内部建设,感召力不强
第四章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路径
    第一节 优化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举旗定向的党的领导原则
        二、尊重学生需要的以人为本原则
        三、丰富活动形式的改革创新原则
    第二节 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导师理论指导
        二、强化社团组织建设,提升理论学习实效
        三、建强学生干部队伍,提高社员整体素质
        四、创新学习活动形式,打造社团活动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调研问卷
    附录二 :理论学习型社团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影响的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莱芜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一)相关概念厘定
        1.红色文化
        2.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3.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二)“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山东省新课程改革推进的需要
        2.莱芜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不足
        3.红色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缺位
    (三)“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1.政策支持
        2.资源优势
        3.学生兴趣
    (四)“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意义
        1.丰富课程内容,彰显学校特色
        2.强化“生本”理念,提高语文素养
        3.关注教师成长,提升专业素养
        4.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二、“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设想
    (一)“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理念与目标
        1.课程理念
        2.课程目标
    (二)“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设置
        1.课程名称与类型
        2.开课对象
        3.课时安排
    (三)“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筛选原则
        2.课程内容的选择
    (四)“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教材编写建议
        1.结构设置
        2.组织系统
三、“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
        1.实施要求
        2.实施方法
        3.教学案例举隅
    (二)“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建议
        2.评价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研习活动课设计研究 ——以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的编写依据及其地位
    第一节 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的编写依据
        一、《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
        二、《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
        三、《生活与社会课程指引(中一至中三)》
    第二节 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的地位
        一、课文正文的必要补充
        二、课文辅助系统的重要部分
第二章 香港初中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研习活动课设计分析
    第一节 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研习活动课的结构设计
        一、“谈古说今话香江”的结构设计
        二、“专题探究坊”的结构设计
    第二节 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研习活动课的内容设计
        一、“谈古说今话香江”的主题内容
        二、“专题探究坊”的主题内容
    第三节 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研习活动课的形式设计
        一、“谈古说今话香江”的形式设计
        二、“专题探究坊”的形式设计
第三章 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设计的评价与启示
    第一节 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设计的评价
        一、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设计的优点
        二、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设计的不足
    第二节 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设计的启示
        一、内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设计存在的问题
        二、香港初中历史研习活动课对完善内地活动课设计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初级汉语口语课课堂活动调查研究 ——以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初级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苏大海院初级班课堂活动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
        一、教师基本信息
        二、学生基本信息
    第三节 调查手段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解析
第二章 二十项课堂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喜爱度结果分析
    第二节 有用度结果分析
    第三节 难易度结果分析
    第四节 常用度结果分析
第三章 课堂活动设计实施与反馈结果分析
    第一节 课堂活动设计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向与原因
        二、教师对课堂活动理论的认知度
        三、课堂活动设计因素
        四、课堂活动设计原则
    第二节 课堂活动实施调查结果分析
        一、课堂活动实施的类型
        二、课堂活动实施形式
        三、课堂活动实施的时长
        四、课堂活动实施的数量
        五、课堂活动实施环节
    第三节 课堂活动的反馈评价结果分析
        一、师生对课堂活动的满意度
        二、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教学建议
        一、课堂活动设计
        二、课堂活动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活动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2 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活动调查问卷(教师版)
致谢

四、专题报告型活动课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历史·专业汉语教程》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部高级Ⅱ班为例[D]. 王习习.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小学少先队“智慧队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D]. 赵紫豪. 河北大学, 2021
  • [3]河洛文化教育资源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路径研究[D]. 王姣姣.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4]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以漯河市S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 刘锦云.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5]基于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好玩”教学策略研究[D]. 王明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涿州市高铁新城居住区适老化设施提升研究[D]. 刘丹枫.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7]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部分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例[D]. 杨忞.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8]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莱芜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初探[D]. 韩淑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香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研习活动课设计研究 ——以龄记版甲部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D]. 邓慧芬.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初级汉语口语课课堂活动调查研究 ——以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初级班为例[D]. 王子琪.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专题报告式活动课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