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协Ⅱ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曾朝辉[1](2013)在《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腰痛I号方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腰痛I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属于寒湿阻络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组煎服腰痛I号方,150ml/次,2次/日,2周为1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中医疗效及两组主要症状变化。结果:在JOA评分、中医疗效及主要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I号方和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寒湿阻络证患者均有效,但腰痛I号方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腰痛I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阻络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莎莎[2](2012)在《痹证三方治疗中医痹证临床疗效及其镇痛、抗炎消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导师沈鹰主任自创的治疗痹证的三个经验方(痹证1号方、痹证2号方、痹证3号方,简称痹证三方)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及其镇痛、抗炎消肿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开放性原则将135例入选的痹病患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风湿热型、风湿寒型、风湿寒热夹杂型三型,分别予痹证1号方、2号方、3号方;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旭痹片治疗。运用痹证3号方时,根据病变部位加用药物:颈肩部疼痛加葛根、威灵仙,上肢疼痛加防风、桂枝,腰背部疼痛加杜仲、牛膝,下肢疼痛加牛膝、防己,疼痛剧烈者,加土鳖虫、蜈蚣。对RA、AS加用DMARDs,RA一般加用甲氨蝶呤,AS加用柳氮磺吡啶,对难控制者加用来氟米特、白芍总苷等;KOA则加盐酸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LDH、颈椎病患者合并肢体麻木者加用甲钴胺;疼痛评分在6分以上者加非甾体抗炎药,一般为美洛昔康。研究病例服药2—4周后观察相应临床及试验室指标,比较两组以及各痹证方、各病种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2)实验研究:通过热板法致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痹证三方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消肿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135例痹证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4%,显效率为4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效率为17.50%;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而显效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关节疼痛数目、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活动功能、皮温、生活功能、全身冷热程度、口干口苦、睡眠、小便、大便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关节疼痛数目、疼痛程度、压痛指数、全身冷热程度、口干口苦、小便、大便情况改善(P<0.05)。痹证1号方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关节疼痛数目、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活动功能、皮温、生活功能、全身冷热、口干口苦、睡眠、小便、大便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痹证2号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关节疼痛数目、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生活功能、全身冷热、睡眠、二便情况均有改善(P<0.05)。痹证3号方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关节疼痛数目、疼痛程度、关节肿胀程度、压痛指数、生活功能、全身冷热、口干口苦、睡眠情况均有改善(P<0.05)。各组治疗前后关节晨僵时间、食欲均无显着改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KOA患者在关节症候、全身症候、总症候改善上都优于对照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LDH患者全身症候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135例痹证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无重大不良事件发生。(2)动物实验研究:与与生理盐水比较,痹证三方的高、低浓度组均能提高热刺激所致小鼠痛阈值,尤以高剂量组显着;且在用药后1小时时最明显,痹证1号方镇痛作用最强,优于阿司匹林。痹证1号方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1)痹证三方能有效的治疗痹证;与尪痹片比较,能明显提高显效率。(2)痹证三方均具有镇痛作用,痹证1号方具有抗炎消肿作用。(3)痹证三方治疗痹证疗效确切的机制可能因其组方用药切中中医痹证病机,同时具有镇痛、抗炎消肿作用。(4)通过课题的研究,证实运用寒热辨证法统辨所有痹证,分三型治疗,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证实“不通则痛”病机的正确性。证实治疗始末均运用活血化瘀法的重要性。同时证实运用此研究中的治疗方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西药合用)来治疗RA、AS、KOA、LDH、颈椎病具有可行性及明确的疗效,临床可推广运用。
全赫[3](2009)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抽取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辽宁省中医院骨二病房住院治疗的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采用常规腰椎间盘手术器械,取后正中纵形切口,在棘突旁椎板间开窗,并行神经根管减压,摘除髓核组织,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1h,其中腰4~5 6例,腰5骶1 4例,腰3~4 1例,腰4~5和腰5骶1双突出4例,腰3~4和腰4~5双突出1例,并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小切口有限骶棘肌剥离和开窗法,遵循外科微创技术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18年,平均12个月,根据JoA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为93.8%,无1例再复发者。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1.8分上升至术后24.5分。本组无神经根损伤,2例硬脊膜撕裂,均修复,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谢飞[4](2009)在《复方杜仲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复方杜仲片与英太青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disc herniation,LIDH)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以治疗前、治疗后、停药3周后JOA评分,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白介素-6的浓度为观测指标,研究LIDH病人服用复方杜仲片后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探讨复方杜仲片治疗该病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骨一科2006年06月∽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复方杜仲片组与英太青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疗效、JOA评分、血清白介素-6浓度情况、不良反应进行评估比较。结果:(1)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治疗效果分级,停药3周统计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8例,治愈率为13.33%;显效22例,显效率为36.67%;有效24例,有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愈10例,治愈率为16.67%;显效28例,显效率为46.67%;有效13例,有效率为21.67%,总有效率为85.00%。停药3周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2)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价表(JOA.Scoter)的15分计分法,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3周JOA评分分别为6.83±1.33,10.85±2.40,10.75±2.38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3周JOA评分分别为:6.68±1.03,11.11±2.61,11.07±2.64。两组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3周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前和停药3周JOA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和停药3周JOA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及显效患者停药3个月后22例患者得到进一步随访,JOA评分为:12.22±0.81,12.09±0.87。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3)两组白介素6的浓度:治疗组前后为128.24±32.91 ng/ml,110.09±28.50 ng/ml;对照组治疗前后为128.78±31.72 ng/ml,106.05±26.15 ng/ml,统计学显示两组组间在治疗前后白介素-6浓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过敏反应5例,水肿5例,低温反应4例,舌炎3例,黑便2例不良反应。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复方杜仲片能明显改善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减轻临床体征,增加腰部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质量。(2)副作用小,应用于临床后至今未发现不良反应。(3)疗效稳定。
何忠[5](2006)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眭承志,舒旭,邓福树[6](1995)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内治疗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内治疗法研究进展黑龙江中医学院(哈尔滨150040)眭承志,舒旭,邓福树药物内治疗法作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正受到广泛地关注和研究。本文复习近期有关文献,对此作一综述。1中医中药内治...
罗大海[7](2014)在《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病程时限及疗效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阐述牵引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评价的研究:观察牵引配合基础治疗是否能提高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考虑应用牵引是否加重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神经根型症状的研究;提供科学客观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报告。找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本病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1],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年龄在25~7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发病两周以内腰腿痛症状改善情况。病例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部和门诊,共8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40例、牵引治疗组40例。牵引组予以间断骨盆牵引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基础治疗,治疗疗程为3周,随访6周。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JOA)、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生存质量评价(SF-36)及直腿抬高角度的测量等评分法进行评价。两观察组都在2、3、6周时检测上述观察指标。主要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上述指标中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腰部疼痛缓解时间。总结及评价牵引在急性期治疗中疗效的确切性。结果:经过6周的随访,根据VAS疗效评分,牵引组控制3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控制4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牵引组在改善腰腿疼痛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根据JOA评分,治疗组病情控制4例、临床显效21例、临床有效12例、临床无效4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病情控制4例、临床显效20例、临床有效13例、临床无效3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2.5%,牵引组在改善腰椎功能和疼痛缓解时间上同对照组无差别(P>0.05)。根据生存质量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测量值,牵引组对腰椎间盘突出内源性稳定系统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牵引组在治疗2周后访视结果表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1.统计学检验显示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治疗中没有显着优势,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据患者对牵引治疗反应情况考虑是否使用牵引治疗。2.牵引组在治疗2周后访视结果表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腰椎牵引会加重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型症状,从而延长治疗周期。3.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生存质量评分量表、Roland-Morris腰痛评估量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评价等多种疗效评价手段综合应用,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以上涉及的疗效指标变化情况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相似。直腿抬高角度变化和生存质量评分是表现最缓慢的指标,在治疗结束前两组并没有显示角度变化的差异性,但是随访期角度变化就有了统计学意义。说明了JOA下腰痛评分、RMD腰痛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三种常用于评价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量化指标,在治疗期疼痛缓解和随访期生活质量改善的评价可信度相一致。测量直腿抬高角度变化及生存质量评分可以作为随访期的评价指标。4.本研究中腰椎推拿、针灸、蜡疗、中药熏蒸、中药离子透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没有不良反应报告,提示综合治疗方法安全性可靠、疗效确切稳定。
陈柏书[8](2014)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去自由基镇痛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纤维环破裂而髓核突出纤维坏压迫神经,引起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很多临床科室,皆会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前来就诊,如骨科、针灸科、疼痛科、理疗科等。本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并且在20-40岁人群之间发病率较高,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所以本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还间接的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影响。鉴于此,为本病找到一种疗效显着、治疗周期短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方面,治疗方法繁多,尤其是中医的治疗方法更为多样。所有这些治疗方法在对本病疼痛程度评估方面都采用的是患者主观描述或自我评估,没有一种方法能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方法能对疼痛程度进行量化,指导临床治疗。最近临床上出现了一种去自由基镇痛疗法,该疗法的特点是利用田氏测痛治疗仪的测量与治疗双向功能,将疼痛程度数字化,指导临床治疗,并使组织损伤局部(病灶)中的自由基(致痛物质)转化为非自由基物质而镇痛。本研究在中医针刺理论的指导下,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的双向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进行测量并治疗,使医者能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感受,又能通过经络穴位理论准确找到病灶,使治疗趋向于直观化、快速化,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疗找到一种更有效、更客观的方法。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测定和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大鼠血清中以及治疗后肌肉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岐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浓度,分析自由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自由基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探讨针刺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去自基镇痛机理。通过临床研究,比较针刺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与单纯针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JOA下腰痛量表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疗效的差异。方法:本课题分为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实验从36只SPF级的SD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①正常组;余30只在造模后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随机分为②模型组,③观察组,④对照组。(1)造模方法:除①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模型,采用常用的实验性神经根炎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2)干预手段:造模成功后,①正常组和②模型组只给予常规喂养。③观察组给予针刺夹脊穴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治疗。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4次。④对照组只给予单纯针刺夹脊穴治疗。2.临床研究在受试者自愿的前提下,纳入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田氏测痛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治疗组以患侧腰部夹脊穴为主,配合患侧腰部的阿是穴、环跳、委中、阳陵泉及昆仑穴等治疗,腰部取穴在进针后,连接田氏测痛治疗仪先测量出其疼痛强度,然后再使用该仪器给予连续治疗。直到各连接田氏测痛治疗仪的针刺穴位项下全部显示其田氏疼痛值(TS)为0而出针。每个患者每日治疗一次,共治疗14次。(2)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及治疗时间同治疗组。结果:(1)在神经根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治疗7次及14次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及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在治疗14次后,观察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在神经根炎大鼠SOD的活性及T-AOC的浓度及MDA的含量方面,治疗7次及14次后,观察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及T-AOC的浓度较模型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加,而MDA明显减少(P<0.01);在治疗14次后,观察组肌肉中SOD的活性较对照组及模型组明显高,T-AOC的浓度明显大,而MDA的含量低(P<0.01)。(3)临床研究方面,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JOA下腰痛评分的各单项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在总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一个月观察,治疗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1)针刺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对神经根炎大鼠有很好的疗效。(2)针刺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可以使神经根炎大鼠血清及肌肉中SOD活性增强,T-AOC浓度升高,MDA含量降低。(3)针刺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各种症状,并且有一定的远期疗效。(4)针刺配合田氏测痛治疗仪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罗文兵[9](2010)在《百炼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观察百炼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设置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以田七镇痛膏为对照,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药物均敷贴与突出部位之椎旁。治疗组:采用骨盆牵引配合百炼膏外敷,每天一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骨盆牵引配合田七镇痛膏外敷,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严格卧硬板床,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戴腰围下地。同时,要求两组患者主观配合,取得患者同意后,研究期间不得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不应用任何别的药物。观察并比较1个疗程及治疗后(停药后)1周疗效评分,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改善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百炼膏和田七镇痛膏均能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的主观症状(腰腿疼痛、行走功能、下肢麻木)客观体征(椎旁压痛、直腿抬高)的积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百炼膏外敷疗效明显优于田七镇痛膏(P<0.01)。观察期间,患者用药安全,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百炼膏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在缓解腰腿痛以及改善腰椎活动功能等综合疗效方面优于田七镇痛膏。
邰东旭[10](2009)在《活血利水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优化的文献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传统中医配伍理论、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水停,血水互阻的病机假说。筛选、优化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小复方。通过药效学研究证实活血利水方的功效。探讨优化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目的:结合临床经验及文献理论研究,通过活血利水方的筛选优化,得出最佳配伍。证实活血利水方的功效。验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水停,血水互阻的病机这一假说。探讨优化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根据收集到的方剂,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药物使用频次、药物间配伍关系及针对血瘀水停、血水互阻病机筛选出由5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小复方。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阿斯匹林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中药汤剂、阿斯匹林溶液,以其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及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为观测指标,进行药效学研究。进而结合均匀设计的方法进行处方的优化。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阿斯匹林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以阿斯匹林为阳性对照药,通过测量大鼠机械刺激阈值、组织学观察及对大鼠白体髓核移植后移植髓核MMP-3、TIMP-1表达的影响等指标,探讨优化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及机理。结果:经初筛得出中药小复方,并以均匀设计法得出处方最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是:药物1:40g,药物2:30g,药物3:20g,药物4:0g,药物5:35g;活血利水方显着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程度;优化方显着提高模型大鼠左后肢机械刺激痛阈值,减轻髓核和神经根病理损害程度,下调移植髓核MMP-3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TIMP-1蛋白及mRNA表达,改善MMP-3/TIMP-1比值失衡。结论:应用方剂数据库、均匀设计、结合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验结果进行处方筛选优化方法可行;优化方对于自体髓核移植致大鼠非压迫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模型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其抗腰椎间盘退变和抗神经根性痛作用,与改善MMP-3/TIMP-1失衡有关。
二、骨协Ⅱ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协Ⅱ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病例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 |
5.1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5.2 中止试验标准 |
5.3 备注 |
6. 治疗方案 |
6.1 对照组 |
6.2 治疗组 |
7. 观察内容及方法 |
7.1 观察内容 |
7.2 观察方法 |
7.3 注意事项 |
8、疗效判断标准 |
8.1 中医疗效标准 |
8.2 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指标积分 |
8.3 改善等级 |
9、统计学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衡性比较和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病程、JOA评分 |
1.3 主诉 |
1.4 突出程度 |
1.5 突出节段 |
1.6 突出方向 |
1.7 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比较 |
2. 治疗结果分析 |
2.1 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间JOA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比较 |
2.4 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改善率比较 |
3. 安全指标观察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归类及病因病机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命名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对腰椎间盘生理及作用的认识 |
3、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的认识 |
3.1 内因 |
3.2 外因 |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疼痛的机理 |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 |
5、腰痛Ⅰ号方组成依据及主要功效 |
5.1 腰痛Ⅰ号方的立法依据及作用 |
5.2 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病例报告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2)痹证三方治疗中医痹证临床疗效及其镇痛、抗炎消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痹证的古文献研究 |
一、痹证的病因 |
二、痹证的病机 |
三、痹证的治法 |
第二节 现代中医对痹证的认识概况 |
一、类风湿关节炎 |
二、强直性脊柱炎 |
三、骨性关节炎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
五、颈椎病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痹证”的认识 |
一、类风湿关节炎 |
二、强直性脊柱炎 |
三、骨关节炎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
五、颈椎病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痹证三方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研究方法 |
六、统计处理 |
第二节 结果 |
一、痹证三方治疗痹证的总疗效 |
二、痹证三方治疗各病种的总疗效 |
三、痹证三方治疗前后各症候积分的变化 |
四、痹证三方治疗后症候有效率 |
五、痹证三方治疗各病种的总症候有效率 |
六、实验室疗效及安全指标的改变 |
七、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节 讨论 |
一、研究痹证三方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方案的制定 |
三、痹证三方的组方用药特点 |
四、痹证三方治疗痹证的疗效分析 |
五、痹证三方治疗痹证的机理探讨 |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痹证三方镇痛、抗炎消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一、用热板法观察痹症三方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
二、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痹症三方对小鼠消肿作用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一、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二、实验方案的制定 |
三、实验研究的结果及机制探讨 |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撰写及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资料与方法 |
2.方法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复方杜仲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作者简历 |
(7)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病程时限及疗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缩略语表 |
引言 |
方法 |
1. 病例资料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疗效判定指标 |
4. 疗效判断标准 |
5. 评价指标采集时间点 |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 |
1. 病例资料筛选流程图 |
2. 病例资料一般情况分析 |
3. 疗效分析结果 |
讨论 |
1 观察思路 |
2 神经根在椎间管和侧隐窝的解剖特点 |
3 神经根走行中易受压迫的部位及临床意义 |
4 腰椎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因素与发病关系 |
5 中医对LDP的认识 |
6 腰椎牵引的重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7. 神经根位移重建“根-盘”关系 |
8. 腰椎间隙增宽及其相关变化 |
9. 腰背肌肉伸展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后置部分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学术科研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去自由基镇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辩证分型 |
1.4 临床分期 |
1.5 治疗方法 |
2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椎间盘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
2.3 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
2.4 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产生的机制 |
2.5 临床分型 |
2.6 临床表现 |
2.7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8 治疗 |
3. 自由基与田氏测痛治疗仪 |
3.1 自由基的定义 |
3.2 自由基的分类 |
3.3 自由基的产生 |
3.4 自由基的清除 |
3.5 自由基与疾病 |
3.6 氧自由基 |
3.7 氧自由基与疼痛 |
3.8 自由基堆积致痛 |
3.9 田氏测痛治疗仪 |
4. 自由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
4.1 损伤机制 |
4.2 清除自由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1 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造模评价 |
2.4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患侧肢体活动 |
3.2 血清及肌肉SOD、MDA及T-AOC的检测 |
4. 结果 |
4.1 四组治疗前后患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
4.2 四组治疗前后血清SOD活力的比较 |
4.3 四组治疗前后血清MDA含量的比较 |
4.4 四组治疗前后血清T-AOC浓度的比较 |
4.5 四组治疗14次后肌肉SOD、MDA及T-AOC比较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退出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用具 |
2.4 干预方案 |
2.5 主要观察指标 |
2.6 随访 |
2.7 依从性测评 |
2.8 意外情况的处理 |
2.9 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
2.10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两组患者JOA下腰痛评分比较 |
3.3 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 |
第四章 分析讨论 |
1 关于动物模型的讨论 |
2 关于检测SOD、MDA及T-AOC意义的讨论 |
3. 关于夹脊穴选穴的讨论 |
4. 关于选择临床研究量表的讨论 |
5.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百炼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疾病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临床分组 |
2.治疗方案与观察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方法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衡性的比较和分析 |
2.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3 药物安全性与不良事件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3.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方法 |
4.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研究 |
5.百炼膏的临床疗效、药物组成及方义 |
6.百炼膏治疗LDH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10)活血利水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优化的文献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1.腰间盘突出症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研究 |
2.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小复方初步筛选研究 |
第三部分 活血利水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优化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活血利水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效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活血利水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优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三 优化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图片 |
四、骨协Ⅱ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腰痛Ⅰ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阻络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曾朝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10)
- [2]痹证三方治疗中医痹证临床疗效及其镇痛、抗炎消肿作用研究[D]. 王莎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3]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D]. 全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 [4]复方杜仲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探讨[D]. 谢飞. 福建中医学院, 2009(02)
- [5]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何忠. 医学信息, 2006(06)
- [6]腰椎间盘突出症内治疗法研究进展[J]. 眭承志,舒旭,邓福树. 中医正骨, 1995(02)
- [7]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病程时限及疗效影响的研究[D]. 罗大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8]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去自由基镇痛机理研究[D]. 陈柏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百炼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文兵.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7)
- [10]活血利水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优化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 邰东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论文; 中医论文; 痹证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