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急性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莉,张慧[1](2021)在《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低血压高危透析患者采取治疗前、后作自身对照,每周透析3次,4 h/次,每组治疗模式每周交替进行一次,每例患者一周使用3次常规常温透析(Ⅰ组),另一周采用3次低温可调钠曲线透析(Ⅱ组),两组患者1年内平均各透析1560例次。测量每次透前、透后血压、体温、心率,治疗中每30 min~60 min测量病人心率、血压1次,记录发生低血压例次、临床表现和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常规常温组(Ⅰ组)和低温可调钠组(Ⅱ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5%和9.9%,Ⅰ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透析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发生低血压的概率,使透析平稳渡过,透析充分性明显提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淑娴,江海华,魏伟然[2](2021)在《不同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收治的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患者16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和低温可调钠组每组各8例,每例患者透析观察4周。对比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及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低温可调钠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透析中、透析后血压较常温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有助于血压稳定,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柯应水[3](2020)在《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也日渐增多,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占90%左右。然而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西医常规治疗具有其局限性,中医药在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均有参与且具有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在防止慢性并发症进一步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的作用。而证候是中医诊疗的关键所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也是血液透析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尚无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且综合文献报道中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大多采用的是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临床诊治中多参照各医家的临床经验。然而,经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体内水液代谢、电解质紊乱均得到改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并发症,且已有多篇文献报道,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前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发生了改变,若仍沿用血液透析阶段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已然不符合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需求。加之,目前尚缺乏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因此进行较规范、较客观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标准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目的1.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血液透析患者的结构化电子病历;2.建立血透患者舌诊数据库,运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舌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3.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分布特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为进一步开展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拟纳入不少于369例(基于文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出的67个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点,据Kendall认为取变量数的5至10倍原则计算最少样本量)血液透析患者;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三家单位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1.血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基于前期完成的血透患者中医证素与证候研究,及相关文献研究,参考朱文锋教授的证素辨证量表设计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经专家讨论,制定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2.血透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建立及舌诊信息采集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根据制定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构建包含中医四诊信息的血透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运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沪械注准0152270430)进行血透患者舌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3.血透患者中医证素分析及中医证候分型研究3.1对收集到的血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病性+病位证素分析,参考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学》中的证素简化计量方法,查得患者的每一个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所对应的简化计量权值(含减负值),通过计算求得各证素的总权值,进而对证素做出判断。证素的确定以20为阈值,即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对各证素的贡献度之和(总权值)达到或超过20时,可诊断为该证素,即:总权值<20,证素的诊断不成立;总权值≥20,该证素诊断成立。3.2计算出各个证素的分布频率(百分比)=每个中医证素的患者数/样本量*100%,取分布频率高于或等于5%的中医证素,运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分布法总结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聚类分析法进行中医证素的聚类,依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形成证候的分型及描述;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各中医四诊信息之间复杂网络关系,形成各个中医证型的贝叶斯网络图并构建证-症对应关系表,将两种方法所得的中医证候分型进行比较,经专家讨论,得到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3.3针对最常见的本虚证、标实证各一个证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本虚证、标实证中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权重估计,得出本虚证、标实证中中医四诊信息的权重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本虚证、标实证中医证候诊断模型。研究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139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44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87例,分别占37.6%、38.9%、23.5%。370例患者中,有男性208例,占56.2%,女性162例,占43.8%;年龄跨度为27-90岁,平均年龄为60.8±13.1岁,其中青年年龄段(<45岁)46人,占12.2%,中年年龄段(≥45岁且<60岁)109人,占29.5%,老年年龄段(≥60岁)215人,占58.3%。其中原发病最多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103例,占27.8%,其次是糖尿病肾病99例和高血压肾病43例,分别占26.8%、11.6%。透析龄最短的是3个月,最长的是264个月,平均透析龄为63.3个月,其中透析龄25-60月的人数最多,达130例,占总人数的35%,透析龄181-264月的人数最少,达12例,占总人数的3.2%。2.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特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率大于10%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有87个,其中出现频率前十位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是:尿少、皮肤干燥、舌苔腻、皮肤瘙痒、倦怠乏力、唇紫、口干口渴、腰膝酸软、肢体抽搐、健忘。其中尿少出现频率最高,达85.9%。3.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特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共涉及24个病性证素及17个病位证素,其中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前四位的为阳虚、血虚、气虚、阴虚,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前三位的是肾、肝、脾,虚性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阳虚证素,达95.68%,实性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湿性证素,达89.46%。虚性+实性证素组合一起的患者数达355例,占95.95%。虚性证素组合形式有11种,其中阳虚+血虚+气虚+阴虚组合的例数最多,达312例,占84.32%;实性证素共有8类组合形式,其中最多的为三个实性证素组合,达140例,占37.84%;虚性+实性证素组合达23类,其中最多的组合形式为4个虚性+3个实性,达127例,占 34.32%。4.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经聚类分析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10为分割点进行分类划分,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本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标实证: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经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本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经专家讨论,最终得出14种中医证型,包括8种本虚证型和6种标实证型:其中本虚证型有: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型有: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5.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结果: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其总分为50分,诊断阈值为29分,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1.6%,特异度分别为89.7%、94.1%,约登指数分别为85.4%、85.7%。研究结论1.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特点总体表现为本虚标实,虚性证素以气血阴阳俱虚多见,实性证素以湿多见。2.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可参照如下分型:本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3.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1.6%)和特异度(分别为89.7%、94.1%),其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为进一步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奠定基础。
黄萍[4](2019)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行规律血透且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标准透析。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钠浓度以及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和需提前结束血透的患者数。结果两组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需提前结束血透的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蔡伟[5](2019)在《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要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必须要改善患者的血压,保持血液稳定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不同降压方案的实际临床效用,比对钙拮抗剂分别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比较其不同的降压效果和肾脏保护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宜宾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资料,先通过文献分析,深入了解目标人群血压控制状况,将患者分为缬沙坦组与卡维地洛组,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了解钙拮抗剂分别与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用,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在肾脏保护作用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联合用药方案,36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联合用药治疗的为卡维地洛组,44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的为缬沙坦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常规用药、吸烟与否无统计学意义。依据中国卫生部新药临床降压标准,治疗8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血压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较,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评价标准,缬沙坦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卡维地洛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与卡维地洛组相比,缬沙坦组服药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相差不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前进行的生活质量测量表调查发现,治疗前的患者在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过8周和6个月的治疗后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虽然治疗6个月后的缬沙坦组患者再住院率略高于卡维地洛组患者,但缬沙坦组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卡维地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对患者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缬沙坦相对于卡维地洛,在改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肾血管阻力,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等方面效果更好,对于复杂原因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是更理想的选择。但从经济适用性方面考虑,卡维地洛是长效制剂,患者的依从性更好,且价格相对于缬沙坦便宜,在基层有更大的推广价值。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使用钙拮抗剂联合ARB或β受体阻滞剂均是较好的联合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均能控制MHD患者高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两组方案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郭春芳[6](2018)在《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病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可调钠透析对于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疗效是显着的,并从多方面探究了相关护理对策,对于有效降低病人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对于提升血液透析质量是一种促进。
秦航,刘成友,蒋红兵,吴书铭[7](2017)在《可调钠透析液中离子浓度与电导度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可调钠透析中透析液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为可调钠透析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佐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不同品牌血透机42台,选取14.30、15.00以及13.60 ms/cm的电导度为基准组态、调高组态和调低组态,稳定运行30 min状态下,在透析器接口取样进行物化分析,并记录钠离子(Na+)浓度、p H值以及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等。结果电导度由基准组态提高到调高组态Na+浓度提高1.241 mmol/L,由基准组态下降到调低组态Na+浓度下降0.675 mmol/L,p H值与Na+浓度呈现负相关性,p H值、HCO3-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总量(ct CO2)发生相应变化,但均未达到酸碱中毒浓度值。结论调节电导度可以实现在保证p H值、HCO3-浓度,ct CO2等参数的条件下,改变血液透析液中Na+的浓度。
何承荣,李玉芳,黄雪峰,李瑾,唐馨歆,张秋芬,潘慧娟[8](2016)在《序贯透析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序贯透析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21例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采用前瞻性交叉设计方法,先后采取标准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可调钠透析、序贯透析、序贯透析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等4种不同透析模式,每人每种透析模式实施3周。观察各组患者体质量改变、超滤量,透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透析中最低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作次数、发生时间和需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序贯透析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常规透析组显着降低,较序贯透析组和低温可调钠透析组明显降低;4种透析模式对患者的溶质清除,调节透后血钾、血钠,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序贯透析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能较好地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不影响透析效果,操作简便易行。
赵珊珊[9](2016)在《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参麦在血透低血压中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透析过程中采取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参麦对血透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采取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参麦方法进行透析,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采取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低血压的20例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周期4周,观察两组透析前后血压变化及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参麦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温可调钠透析组(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有效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李晓燕[10](2016)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近期疗效管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近期疗效管理。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6例,对照组9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标准透析法,观察组应用可调钠透析。结果对照组在进行常规透析以后的血压、心率、血清钠含量3类指标数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使用可调钠透析的方式进行透析后患者的血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心率及血清钠含量的变化较为平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使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能够获得更加安全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急性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急性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护 理 |
3.1 透析前护理 |
3.2 透析中护理 |
3.3 透析后护理 |
3.4 心理护理 |
3.5 健康宣教 |
4 讨 论 |
4.1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
4.2 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降低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
(2)不同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透析方法 |
1.2.2 护理干预 |
1.3 观察指标 |
1.3.1 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 |
1.3.2 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 |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比较 |
2.3 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文献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方法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的制定 |
2.4 血液透析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 |
2.5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及数据库的建立 |
2.6 中医证素的判定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2.8 数据处理方法 |
2.9 医学研究伦理学 |
2.10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 |
3.3 中医四诊信息情况 |
3.4 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情况 |
3.5 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3.6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比较情况 |
3.7 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结果 |
4 讨论 |
4.1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亟待解决 |
4.2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采集的分析 |
4.3 本研究中所采用数理方法的分析 |
4.4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分析 |
4.5 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型的分析 |
5. 结论 |
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1 创新性分析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 |
附录二 血液透析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透析后基本指标的比较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透析结果比较 (见表2) |
3 讨论 |
(5)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机理和控制、治疗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6)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疗效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分析 |
2 护理对策 |
2.1 在血液透析前要充分了解病人各器官的功能情况 |
2.2 做好上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
2.3 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患者的干体质量情况进行把握, 对患者在透析中的脱水量进行正确的评估 |
2.4 合理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
2.5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病人病情的变化 |
2.6 做好进食指导 |
2.7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低血压情况 |
2.8 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 |
(7)可调钠透析液中离子浓度与电导度关系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参数检测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急性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J]. 张晓莉,张慧.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3)
- [2]不同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J]. 吴淑娴,江海华,魏伟然. 中国医药科学, 2021(05)
- [3]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D]. 柯应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频发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影响[J]. 黄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07)
- [5]差异化降压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分析[D]. 蔡伟.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6]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 郭春芳.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1)
- [7]可调钠透析液中离子浓度与电导度关系的研究与探讨[J]. 秦航,刘成友,蒋红兵,吴书铭.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4)
- [8]序贯透析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应用研究[J]. 何承荣,李玉芳,黄雪峰,李瑾,唐馨歆,张秋芬,潘慧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6(05)
- [9]低温可调钠透析联合参麦在血透低血压中的效果观察[J]. 赵珊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8)
- [10]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近期疗效管理分析[J]. 李晓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