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状况与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1](2020)在《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文中研究指明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菊科泽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二十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的云南省。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滇、黔、川、桂、藏等西南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也给农、林、牧、渔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被视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侵植物,亟待阻止其蔓延和有效防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场所,紫茎泽兰与土壤互相作用,从而实现成功入侵。四川省凉山州的紫茎泽兰危害极其严重,超过14.1%的土地被侵占,当地土壤类型繁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差异极大。为此,本文作者在四川省凉山州57个县(市)选择50余个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紫茎泽兰群落,研究其群落特征与土着植物的关系,植株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吸收养分的动态变化,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重金属对紫茎泽兰吸收和生长的影响。分别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和重金属角度,丰富了对紫茎泽兰侵入机制的认识,并为肥料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紫茎泽兰样方中,共发现155种植物,χ2检验表明,紫茎泽兰群落中主要物种间总体呈不显着负关联,主要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相似,对生存资源的利用存在竞争;共同出现百分率PC值和Ochiai指数(OI)显示,紫茎泽兰与鬼针草、野艾蒿、马唐和灯笼草种群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即相伴出现几率大;群落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说明,紫茎泽兰的入侵导致土着植物群落稳定性下降。2)紫茎泽兰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因不同生境而异,变化于0.46%1.51%、0.07%0.55%和0.74%1.77%,显着高于邻近植物,其变异系数显着低于土壤,说明紫茎泽兰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能适应肥瘦不同的土壤环境,由此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驱逐土着植物,形成单优种群落。紫茎泽兰吸收养分春季最快,夏季累积量最大,叶>茎>根,氮磷平均含量高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钾含量与玉米和小麦秸秆相当,是潜在的有机肥源。3)在适宜紫茎泽兰生长的地区,紫茎泽兰能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生长,适应性极强。其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多种酶的活性、微生物生物量,自生固氮菌和氨氧化古菌等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尽管土壤之间存在差异,但紫茎泽兰总体上降低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度指数,说明紫茎泽兰能影响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使之适应自身生长。在红壤、黄壤和紫色土根际中,土隐球菌、疣状瓶霉和格孢腔菌等病原真菌的丰富度极显着高于非根际,说明紫茎泽兰根际可聚集土传病菌,对自身无害,但提高与土着植物的竞争力。4)各样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变异极大,农林用地最低,稀土矿区的铅(Pb)和镉(Cd)、废弃堆煤场的汞(Hg)、铅锌矿区的Pb达到严重污染水平。但生长在矿区土壤的紫茎泽兰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与大部分邻近植物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意味着紫茎泽兰对重金属无偏嗜性,能拮抗过度吸收。腐熟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显着低于国家有机肥标准,说明就地腐熟施用紫茎泽兰有机肥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极小,为紫茎泽兰肥料资源化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总之,无论土壤肥瘦、水分含量多寡、重金属含量高低,紫茎泽兰均有极强的适应性,并通过养分吸收和影响根际土壤性质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降低土着植物群落稳定性,实现成功入侵。同时,紫茎泽兰地上部生物量大、养分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安全,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肥源,为防除和肥料资源化利用紫茎泽兰奠定了基础。
隋宗明[2](2019)在《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种子萌发生长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对西南地区的农、林、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灾难。人工拔除、农药喷淋和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效较差,探索防除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方式正成为研究紫茎泽兰防治的重要内容。然而,已有的资源化利用尝试(如制作染料、杀虫剂和饲料等)多因生产成本较高或应用效果不理想而未能推广,故仍需继续探索经济、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新方法。课题组将紫茎泽兰野外就地积制,利用微生物菌剂脱毒腐熟,制备得到紫茎泽兰堆肥。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易推广的优点。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验证该法制备的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性状和三种蔬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葡萄产质量的影响,以期客观评价紫茎泽兰堆肥品质和肥效,为紫茎泽兰的防除方法提供参考,同时服务于农业生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微生物菌剂野外就地腐熟的紫茎泽兰堆肥(M),除水分含量外,其他指标均符合NY525/2011国家标准,并显着优于自然堆肥。在120 d的土壤培养试验中,化肥处理(CF)降低了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对细菌数量无显着影响(第45 d);CF+M和M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CF处理中,培养前期的土壤碱解氮、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不施肥处理(CK),培养后期二者无显着差异。在CF+M和M处理的土壤中,碱解氮变化平缓,但持续高于CK处理,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CF和CK处理。2)采用发芽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紫茎泽兰堆肥浸提液(EDE)和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EFE)对三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检测堆肥的腐熟效果。EDE提高了种子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而10.0 g·L-1 EFE处理的各蔬菜种子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CK处理,不利于种子萌发。EDE能够促进幼苗生长,其中10.0 g·L-1 EDE处理的萝卜苗高、根长和生物量比CK处理分别增加了53.76%、51.49%和61.96%;三种蔬菜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浓度EFE处理(0.100 g·L-1,1.00 g·L-1)对种子发芽无显着影响,但10.0 g·L-1 EFE处理的油菜、白菜和萝卜的发芽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3.51%、20.36%和30.37%,且幼苗叶片MDA含量较高,植株矮小、生长受到胁迫;EFE处理的化感敏感指数较高、化感作用强烈。3)田间试验表明,各处理葡萄产量之间无显着差异,但M75(25%化肥+75%紫茎泽兰堆肥)处理的葡萄果粒单果最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同时,随堆肥用量的增加,葡萄果实VC含量升高、硝酸盐含量下降。M50(50%化肥+50%紫茎泽兰堆肥)和M75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相近,比单施化肥(CF)处理分别高23.2%?29.4%和17.5%?20.8%,葡萄转色期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或相似于CF处理。此外,施用紫茎泽兰堆肥减轻了土壤酸化程度。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葡萄生育期不断变化,与葡萄各时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相一致,紫茎泽兰堆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综上,采用野外就地积制、微生物菌剂腐熟法制备的紫茎泽兰堆肥,质量优、无毒性,且有利于作物提质、土壤培肥。故在紫茎泽兰泛滥的农业生产区,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源进行资源化利用。
杨红军,杜如万,吴叶宽,王剑,王勇,赵建,梁永江,张长华,袁玲[3](2017)在《紫茎泽兰野外微生物堆肥及毒性评价》文中提出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侵植物,具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毒性,研究紫茎泽兰野外就地堆肥技术,评估腐熟效果,可为有效防除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通过接种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ta sp.)和热解纤维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sp.),同时添加尿素和硫酸钙以及覆盖农用薄膜研究紫茎泽兰生物堆肥效果,并评价紫茎泽兰发酵产物生物毒性。接种菌剂后,堆肥高温期(50.0℃64.5℃)持续时间达22d,石油醚提取物从3.15g/kg降低至0.37g/kg,80d可充分腐熟紫茎泽兰。腐熟物料的pH、有机质、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符合NY/525-2011国家标准,腐殖酸含量为8.42%。动物毒性试验表明,浸提液对小鼠体重增长无显着影响,心、肝、肾、肺等组织器官未见病理变化。用生物堆肥浸提液浸种,促进小麦种子发芽率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高,分别比无离子水浸种提高了8.65%、28.79%和23.69%;在添加紫茎泽兰生物堆肥的土壤中,微生物碳氮和脱氢酶活性比不施肥和单施化肥显着提高。生物堆肥可野外就地腐熟紫茎泽兰,降解有毒物质,提供有机肥源,实现紫茎泽兰的经济、有效防除与资源化利用。
刘晓漫[4](2016)在《紫茎泽兰中倍半萜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作用机理及水解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药的保驾护航下,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十二年增”。获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人类健康造成了诸多方面的威胁。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其在适应环境、对抗自然界病虫害侵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和与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是筛选绿色农药的重要资源。本文以紫茎泽兰中倍半萜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控制植物病原菌方面的活性及作用机理,并初步探讨了倍半萜化合物在紫茎泽兰植株中的分布积累动态及其水解规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甲醇浸提、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获得紫茎泽兰叶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叶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紫茎泽兰叶油中共鉴定了12个化合物,占叶油总含量的99.15%。主要物质有9-羰基-10Hβ泽兰酮(37.03%)、9-羰基-10Hα泽兰酮(37.73%)、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23.41%),这3种化合物占叶油总量的98.17%。2、用含毒介质培养法研究紫茎泽兰叶油体外抗菌活性。紫茎泽兰叶油对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活性较高,测得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mg/mL和0.5mg/mL;对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腐皮镰刀(Fusarium solani)和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抑制活性一般。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紫茎泽兰叶油对P.myriotylum菌丝形态的影响,P.myriotylum在叶油的影响下菌丝直径变粗、细胞壁破裂、细胞质分布不均匀、细胞质凝结且变少。人工接种P.myriotylum实验表明,紫茎泽兰叶油在0.2mg/m L时可有效防止P.myriotylum侵染生姜。3、以P.myriotylum和P.capsici为防治对象,紫茎泽兰叶油分别与精甲霜灵、代森锰锌、异菌脲混用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4、以P.myriotylu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紫茎泽兰叶油对菌体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以P.capsici和P.myriotylum为研究对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紫茎泽兰叶油对卵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叶油对P.capsici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论如下:紫茎泽兰叶油抑制了P.myriotylum细胞中SOD、CAT、POD和SDH等四种酶的活性,增加了MDH的活性,表明紫茎泽兰叶油降低了P.myriotylum细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影响了三羧酸循环(TCA)。紫茎泽兰叶油导致P.myriotylum细胞内MDA含量增加,说明菌体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增加。0.06mg/mL和0.08mg/mL紫茎泽兰叶油减少了P.myriotylum菌体可溶性糖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则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紫茎泽兰叶油影响了P.myriotylum细胞内生物合成。紫茎泽兰叶油导致P.capsici和P.myriotylum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症状,如细胞破裂、细胞器解体、细胞内含物减少、细胞空腔化。叶油改变了P.capsici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菌液中电导率值变大。5、从紫茎泽兰叶片中分离得到了两种杜松烷型倍半萜,分别为9-羰基-10Hβ泽兰酮和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它们均能较好的抑制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尖孢镰刀(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刀(Fusarium proliferatum)、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和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的菌丝生长及F.oxysporum孢子萌发。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9-羰基-10Hβ泽兰酮和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破坏了菌丝正常结构,加速了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衰老凋亡。倍半萜单体化合物对P.myriotylum的抑制活性明显低于倍半萜混合物——紫茎泽兰叶油的抑菌活性。6、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两种倍半萜化合物对R.solanacea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羰基-10Hβ泽兰酮和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对R.solanacearum四号生理小种的抑制活性较低,但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对R.solanacearum一号生理小种(R4)抑制作用较好,MIC值为0.25mg/mL。7、建立了紫茎泽兰中9-羰基-10Hβ泽兰酮和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的U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了两种化合物在紫茎泽兰植株中的分布积累动态及其水解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紫茎泽兰叶片中,且在植株体营养期含量高于生殖期含量;在pH值为7和9的条件下极易水解,且水解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小。
何云玲,张林艳,郭宗锋[5](2011)在《降雨对长江廊道紫茎泽兰有性繁殖的影响》文中指出采用人工遮雨的方式,研究遮雨后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降雨能够导致紫茎泽兰种子提前脱落,脱落的种子萌发率明显偏低,即使采取遮雨处理,宜宾地区的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率也比云南昆明和临沧、四川攀枝花的低,说明除降雨因素外,宜宾地区尚有其他因素影响紫茎泽兰种子质量。降雨导致紫茎泽兰种子难以有效随风扩散,种子变质速度较快,从而对其入侵起到抑制作用,这可能就是长江流域紫茎泽兰入侵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因而一旦长江流域遭遇少雨、干燥气候,紫茎泽兰的入侵速度可能会加快。
陈浩[6](2010)在《基于GIS的多尺度生态地理物种入侵预测建模》文中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公共健康、农业生产力和生态完整性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描述和预测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对物种入侵的防治和早期预警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种入侵GIS预测建模中出现的不确定性问题给预测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带来了困难。当前,生态地理GIS建模局限于特定的空间尺度,很难用于分析多(跨)尺度问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运用地理空间建模方法研究中美两国潜在的生物入侵”[编号:40371084],在与美方USGS开展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融合生态学、地理学、遥感和GIS等多学科的知识,对多尺度的生态地理GIS物种入侵预测模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提出了生物入侵GIS预测模型的概念表达和不确定性问题。针对当前生物入侵预测建模中存在的概念模糊的问题,在国内外现有的潜在生物入侵空间建模方法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地理GIS预测建模的一般步骤和理论基础,从空间数据质量和空间分析的角度,提出生物入侵建模不确定性的概念。生物入侵空间建模的不确定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建模过程中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物种生境在同一尺度下不同地理空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物种生境在不同尺度下模型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问题在生物入侵预测建模中往往会被忽略,也是生态地理GIS预测建模研究的难点。本文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套基本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生态地理GIS物种入侵建模的一般框架。(2)收集和提取入侵物种定位分布信息。入侵物种分布定位信息的收集和获取是建立生态地理GIS物种预测模型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工作。作者在中科院植物所标本馆、武汉植物园标本馆和云南植物园标本馆进行长达数月的入侵地标本收集整理工作,对研究伙伴在美国和加拿大自然历史博物馆拍摄的源生地标本照片逐一进行辨别和处理,并对30年来我国科技文献中涉及到的研究物种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另外,通过地名数据库、网络地图工具和其他资源数字化非人工种植的物种样本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联合野外考察加以确认。本文收集和提取了入侵物种豚草在源生地(美国/加拿大)以及在入侵地(中国)的历史标本和文献样本的地理位置信息(全球尺度);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在源生地(墨西哥)以及在入侵地(中国)的历史/调查标本和文献样本的地理位置信息(全球尺度;省级和地区级区域尺度;县级地方尺度)。(3)提出了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Logistic回归GIS物种入侵预测建模方法。根据模型建立对象的不同(地理空间和环境空间)定义了三种生态地理GIS建模方法,并以入侵物种一豚草为例,在国家级尺度上分别建立了基于最小凸包的地理空间模型、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全局环境空间模型和基于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的局部环境空间模型等。根据建模中涉及到的不确定性问题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最终提出一种合适的建模方案: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Logistic回归GIS物种入侵预测建模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地理空间技术和统计学的方法生成入侵物种的Logistic回归候选模型集,通过信息理论(AIC标准)及其推论建立了基于多模型框架下的逻辑加权平均模型。由于获取的物种的标本数据只包括物种出现点的信息,为了减少这种采样偏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logit阈值和频率统计算法进行GIS相对适应性生境划分的方法,减小了生物多样性数据不对称性带来的影响。为了减少同一尺度下物种生境在不同地理空间的变化,本文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方法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并利用文献样本作为检验数据集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准确性评估。豚草的例子表明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Logistic回归GIS建模方法具有较低的漏判误差,同时豚草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与已知豚草在中国的分布更接近,也更合理。(4)提出了基于多级复合结构的多尺度生态地理GIS入侵物种的预测模型。探讨了生态地理GIS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以及GIS物种入侵跨尺度建模中的出现的尺度效应。由于生态地理GIS建模局限于特定的空间尺度,现有的多尺度生态地理建模很少有研究尺度转换、跨尺度(cross-scale)相互作用和空间尺度模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不能进行真正的多(跨)尺度建模,特别是多(跨)尺度的预测建模。本文在等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级复合模型框架去构建多尺度(域)生态地理GIS入侵物种的预测模型。多级复合模型框架的核心包括变量的选择(尺度转换如何影响变量灵敏性)、模型间联系和优势格局取舍(空间异质性和系统可预测性)等,其中模型的基本模式结构是一种推广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由全局变量(上级尺度模型中的优化模型变量组合集)和局部变量(即下级尺度变量)组成,每一种全局模型变量组合都与局部变量的全排列进行结合生成更为复杂的模型变量结构。这种多级复合模型结构考虑到了不同尺度模型间的联系和起主导作用的格局、过程,是一般性和专一性的平衡和妥协,预测结果具有宏观一般性和区域准确性。本文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为例,根据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Logistic回归GIS建模方法和多级复合模型框架的思想自上而下建立了三个尺度域共四个尺度(国家级全球尺度域模型;省级和地区级区域尺度域模型;县级地方尺度域模型)的多尺度紫茎泽兰预测模型,分别绘制了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在中国全境、中国西南四省市、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和凉山自治州金阳县的GIS预测分布图,提出了紫茎泽兰主要的两条历史扩散路线并预测了该物种在各级行政区范围内未来可能的扩散路线,分析了不同尺度下GIS环境变量对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影响。最后,以科技文献样本点和下一级尺度模型中不重复标本点作为检验物种数据集,提出了多尺度入侵物种GIS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检验方法。
李永和,马苹,谢开立[7](2010)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文中指出对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我国的分布危害及近年在西南地区迅速扩散蔓延和猖獗危害的原因做了介绍。作者凭借15a的防治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实践,针对紫茎泽兰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簿弱环节,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
张新跃,唐川江,周俗,侯众,张绪校,何萍,胡旭[8](2008)在《四川省紫茎泽兰监测报告》文中提出采取路线调查、样方测定与"3S"技术等方法,组织有关部门对四川省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进行了监测,摸清了紫茎泽兰在四川省的最新分布、危害现状与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结果显示:紫茎泽兰已广泛分布在四川省凉山、攀枝花、雅安、宜宾、泸州、乐山、甘孜7个市(州)42个县(区),分布面积96万hm2;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对畜牧业、农业、林业造成了巨大危害;紫茎泽兰每年以2030 km的速度向北向东传播蔓延,对成都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张磊[9](2008)在《紫茎泽兰矿质营养元素变化动态、次生代谢及其入侵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英文名为Crofton weed或Pamakani,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杂草。原产于南美洲,后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欧洲,后再引种到澳大利亚和亚洲,现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紫茎泽兰大约于上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在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分布且危害严重。紫茎泽兰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杂草,其成功入侵的原因可能在于它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紫茎泽兰的入侵不仅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改变或恶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物种的灭绝,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学位论文从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角度入手,对紫茎泽兰入侵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旨在深化对紫茎泽兰入侵规律的认识,为今后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及其防除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通过近3年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中N、P、K、Ca、Mg、Al、Mn共7种矿质营养元素在生殖生长时期含量的变化动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N、Mg和Al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K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P和Ca含量无明显变化;在现蕾期和花期,叶片中N和K含量呈下降趋势,Mg、Al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P和C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实期,叶片中N、P、Mg和Mn含量呈下降趋势,Al含量呈上升趋势,K和Ca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中Ca与P的含量变化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其他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着。(2)研究选取了撂荒地、疏林、农林交错带、堤埂和渠缘5个不同生境,系统测定了各生境紫茎泽兰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不同器官内次生代谢物质黄酮的含量,同时分别对黄酮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表明:叶片是合成黄酮的主要器官,黄酮在叶片中合成后,再分别向植株的茎和根部转运;生殖生长期是紫茎泽兰合成、积累大量黄酮的关键时期;紫茎泽兰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含量的积累与具体生境关系密切,环境胁迫大的生境中紫茎泽兰叶片内积累的黄酮较多,而在环境胁迫小的生境中紫茎泽兰叶内积累的黄酮较少;紫茎泽兰根、茎内总黄酮含量与土壤各养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影响紫茎泽兰叶片内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子为土壤速效N含量,其他土壤养分因子对紫茎泽兰叶片内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3)通过监测5个具有代表性微生境中土壤pH值的变化动态,分析了紫茎泽兰生长对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对土壤pH值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紫茎泽兰的生长对土壤pH值的要求并不严格,这也是造成紫茎泽兰在竞争中产生优势的原因之一。通过比较紫茎泽兰已入侵的不同生境土壤pH值的变化动态发现,不同生境土壤pH值的波动范围亦不相同。(4)在撂荒地生境中选取紫茎泽兰已入侵样地和未入侵样地,通过系统监测两样地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和活性Al的含量,研究了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比较两样地中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紫茎泽兰入侵能显着调节(上调或下调)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和活性Al的含量。并且在紫茎泽兰的不同生长发育期其调节能力有所不同。其中在紫茎泽兰快速生长期(7月份~9月份),紫茎泽兰的生长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的含量,降低了土壤中活性Al的含量,从而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这也可能是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制之一。
贾桂康[10](2007)在《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在广西的分布与危害》文中指出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主要分布在红水河谷、右江河谷、邕江河岸等地,在百色市的隆林、田林、西林县分布较多。紫茎泽兰生长在路边向阳潮湿的废弃地,受人为干扰较多的农田、果园、人工林、次生林等环境中。文章较全面调查了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在广西的分布、生境与危害情况。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危害特点和生境的气候条件,并对防治措施作了介绍。
二、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状况与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状况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外来生物入侵 |
1.1.1 外来生物入侵过程 |
1.1.2 外来生物入侵途径 |
1.1.3 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生境特点 |
1.1.4 外来生物入侵机理 |
1.1.5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
1.2 紫茎泽兰研究现状 |
1.2.1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 |
1.2.2 紫茎泽兰分布及危害 |
1.2.3 紫茎泽兰的遗传特性 |
1.2.4 紫茎泽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5 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控策略 |
1.2.6 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紫茎泽兰与土着植物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样方设置与统计方法 |
3.2.3 总体联结性 |
3.2.4 种间联结性 |
3.2.5 紫茎泽兰群落稳定性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
3.3.2 主要种对间的关联性 |
3.3.3 群落稳定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紫茎泽兰在不同生境和季节的养分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境紫茎泽兰的养分特征 |
4.3.2 紫茎泽兰与邻近植物的养分吸收差异 |
4.3.3 紫茎泽兰养分吸收的季节动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紫茎泽兰根际土壤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样地选择及取样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
5.3.2 酶活性 |
5.3.3 微生物量碳氮 |
5.3.4 微生物数量 |
5.3.5 微生物群落结构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紫茎泽兰对土壤重金属的响应与积累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凉山州紫茎泽兰样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
6.3.2 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 |
6.3.3 土壤—紫茎泽兰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
6.3.4 紫茎泽兰有机肥的重金属含量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2)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种子萌发生长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化感作用 |
1.1.1 紫茎泽兰及其危害 |
1.1.2 紫茎泽兰的入侵机制与化感作用 |
1.2 紫茎泽兰的防除与资源化利用 |
1.2.1 紫茎泽兰的防除方法 |
1.2.2 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
1.3 利用紫茎泽兰制作堆肥 |
1.3.1 紫茎泽兰的养分与重金属含量 |
1.3.2 紫茎泽兰的脱毒与腐熟 |
1.3.3 制作紫茎泽兰堆肥的意义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3章 紫茎泽兰堆肥的质量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紫茎泽兰堆肥的感官评价及养分、重金属含量 |
3.2.2 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 |
3.2.3 土壤有效养分 |
3.2.4 土壤微生物 |
3.2.5 土壤酶活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紫茎泽兰堆肥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子内含物 |
4.2.2 幼苗生长指标与化感敏感指数 |
4.2.3 幼苗生理指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紫茎泽兰堆肥对葡萄产质量和土壤性状指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地概况 |
5.1.3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葡萄产量和品质 |
5.2.2 土壤微生物 |
5.2.3 土壤pH和养分 |
5.2.4 土壤酶活性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3)紫茎泽兰野外微生物堆肥及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堆肥试验 |
1.2.2 生物毒性评价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堆肥温度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变化 |
2.2 堆肥的外观变化与质量 |
2.3 紫茎泽兰堆肥的动物毒性 |
2.4 紫茎泽兰堆肥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5 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4)紫茎泽兰中倍半萜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作用机理及水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紫茎泽兰研究概述 |
1.1.1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 |
1.1.2 紫茎泽兰分布与危害 |
1.1.3 防治紫茎泽兰的措施 |
1.1.4 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概述 |
1.1.5 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 |
1.2 倍半萜化合物简介 |
1.2.1 倍半萜基本骨架类型 |
1.2.2 紫茎泽兰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 |
1.2.3 倍半萜化合物生理活性研究概述 |
1.3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技术 |
1.3.1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3.2 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紫茎泽兰叶油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供试植物 |
2.2.4 供试病原菌 |
2.3 实验方法 |
2.3.1 紫茎泽兰叶油的提取 |
2.3.2 紫茎泽兰叶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2.3.3 紫茎泽兰叶油对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 |
2.3.4 紫茎泽兰叶油对P. capsici和P. myriotylum生物量的影响 |
2.3.5 紫茎泽兰叶油控制人工接种P. myriotylum实验 |
2.3.6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微观形态的影响 |
2.3.7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紫茎泽兰叶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2.4.2 紫茎泽兰叶油对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效果 |
2.4.3 紫茎泽兰叶油对P. capsici和P. myriotylum生物量影响的实验结果 |
2.4.4 紫茎泽兰叶油控制活体上P. myriotylum的效果 |
2.4.5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微观形态影响的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紫茎泽兰叶油与化学杀菌剂复配的协同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供试药剂 |
3.2.2 供试植物 |
3.2.3 供试病原菌 |
3.3 实验方法 |
3.3.1 紫茎泽兰叶油的制备 |
3.3.2 紫茎泽兰叶油与化学杀菌剂复配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3.3.3 紫茎泽兰叶油与化学杀菌剂复配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Hutchinson等法评价结果 |
3.4.2 Abbott法评价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紫茎泽兰叶油抑菌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供试药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供试植物 |
4.2.4 供试病原菌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试剂配制 |
4.3.2 紫茎泽兰叶油的制备 |
4.3.3 菌丝超微结构观察 |
4.3.4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备及菌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3.5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3.6 紫茎泽兰叶油对P. capsici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3.7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3.8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3.9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4.3.10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 |
4.3.11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茎泽兰叶油对菌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4.4.2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3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4.4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4.5 紫茎泽兰叶油对P. capsici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4.6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4.7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4.8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4.4.9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 |
4.4.10 紫茎泽兰叶油对P. myriotylum菌体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紫茎泽兰中杜松烷倍半萜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供试药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供试植物 |
5.2.4 供试病原菌 |
5.3 实验方法 |
5.3.1 紫茎泽兰中杜松烷倍半萜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5.3.2 紫茎泽兰中杜松烷倍半萜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5.3.3 紫茎泽兰中杜松烷倍半萜化合物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4 9-羰基-10Hβ泽兰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5.3.5 菌丝电镜样品的制备 |
5.3.6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化合物结构鉴定 |
5.4.2 杜松烷倍半萜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5.4.3 杜松烷倍半萜对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4.4 杜松烷倍半萜对R. solanacearum的MIC值和MBC值 |
5.4.5 9-羰基-10Hβ泽兰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5.4.6 杜松烷倍半萜对真菌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 |
5.4.7 紫茎泽兰叶油、9-羰基-10Hβ泽兰酮及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对P. myriotylum菌丝生长抑制活性的比较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紫茎泽兰中杜松烷倍半萜的分布积累动态及水解规律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供试药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供试植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6.3.2 样品的制备 |
6.3.3 UPLC-MS/MS分析条件 |
6.3.4 质谱条件 |
6.3.5 水解实验 |
6.3.6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
6.4.2 回收率实验与重复性 |
6.4.3 两种倍半萜化合物在紫茎泽兰植株中的分布积累动态 |
6.4.4 水解实验结果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
7.3.1 存在的问题 |
7.3.2 未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降雨对长江廊道紫茎泽兰有性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自然环境 |
1.2 样地选择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茎泽兰种子收集情况 |
2.2 降雨对种子随风传播能力的影响 |
2.3 降雨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气候是影响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因素 |
3.2 降雨对紫茎泽兰种子质量的影响 |
3.3 预测紫茎泽兰入侵时气象因子的选取 |
3.4 长江流域紫茎泽兰入侵趋势 |
(6)基于GIS的多尺度生态地理物种入侵预测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种入侵预测建模 |
1.2 利用地理空间技术进行物种入侵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1 利用遥感技术对物种进行直接辨别、提取 |
1.2.2 利用生态地理空间建模的方法预测入侵物种的潜在分布 |
1.2.2.1 生境和生境理论 |
1.2.2.2 预测物种模型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生态地理GIS物种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地理GIS预测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 |
2.2 生态地理GIS物种入侵预测模型的概念模型表达 |
2.2.1 模型的理论基础:生境假说 |
2.2.2 生态地理GIS物种入侵预测模型的基本框架 |
2.2.3 模型一般性和准确性的选择 |
2.3 生态地理GIS物种入侵建模中的不确定性 |
2.3.1 不确定性的概念 |
2.3.2 测量误差 |
2.3.3 系统误差 |
2.3.4 不对称生物多样性数据带来的不确定性 |
2.3.5 建模过程中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 |
2.3.6 物种生境在不同地理空间(同一尺度)变化的不确定性 |
2.3.7 物种生境在不同尺度模型中的不确定性 |
2.4 模型中不确定性的解决方案 |
第三章 入侵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数字化以及相关遥感、GIS专题信息的提取 |
3.1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现状 |
3.2 研究物种的确定 |
3.2.1 研究物种的选取原则 |
3.2.2 研究物种的确定 |
3.3 入侵物种空间分布数据的获取 |
3.3.1 植物标本 |
3.3.2 国外物种网络数据库 |
3.3.3 文献及相关调查报告 |
3.3.4 外来入侵物种多尺度空间分布信息 |
3.4 遥感/GIS专题信息的收集与提取 |
3.4.1 影响入侵物种地理分布的因素 |
3.4.2 多尺度遥感/GIS专题信息的收集与提取 |
3.4.2.1 多尺度气候/气象数据 |
3.4.2.2 多尺度地形数据 |
3.4.2.3 多尺度人文数据 |
3.4.3 景观格局数据 |
3.4.3.1 景观格局的相关概念 |
3.4.3.2 景观格局的计算 |
第四章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logistic模型 |
4.1 生态地理格局建模 |
4.2 三种GIS生态地理格局建模方法 |
4.2.1 地理空间建模 |
4.2.2 环境空间建模 |
4.2.3 局部环境空间建模 |
4.2.4 生态地理格局GIS建模的困难 |
4.3 以豚草为例说明宏观尺度上生态地理格局GIS建模方法 |
4.3.1 研究物种的介绍 |
4.3.2 研究物种的入侵样本数据 |
4.3.3 基于最小凸包的地理空间建模 |
4.3.3.1 凸包(convex hull)的计算 |
4.3.3.2 模型结果 |
4.3.4 基于logistic回归的环境空间建模 |
4.3.4.1 环境GIS数据 |
4.3.4.2 推广的线性模型(GLM)及logistic回归模型 |
4.3.4.3 模型建立及结果 |
4.3.5 基于改进的GARP模型的局部环境空间建模 |
4.3.5.1 GARP模型 |
4.3.5.2 GARP的模型规则 |
4.3.5.3 GARP的运算过程 |
4.3.5.4 规则的优化选择(评分函数) |
4.3.5.5 模型变量的选择 |
4.3.5.6 模型预测 |
4.3.5.7 结果与分析 |
4.3.5.7.1 GIS图层变量的选择结果 |
4.3.5.7.2 模型结果 |
4.3.6 三类建模方法的优缺点的比较 |
4.4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的logistic环境空间建模 |
4.4.1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的logistic建模的原理和方法 |
4.4.1.1 Akaike信息标准 |
4.4.1.2 模型选择策略 |
4.4.1.3 Logistic加权平均模型 |
4.4.1.4 基于logit阈值的频率统计方法 |
4.4.2 豚草的例子 |
4.4.2.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信息理论指标 |
4.4.2.2 气候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估 |
4.4.2.3 基于频率统计的相对适应性划分结果 |
4.4.3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的logistic建模方法的模型评估 |
4.4.3.1 预测模型的误差组成 |
4.4.3.2 基于不对称数据的预测模型的误差组成 |
4.4.3.3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logistic建模方法的模型评估 |
4.4.4 基于信息理论的改进的logistic建模方法的优势 |
4.4.4.1 信息理论的方法vs显着性检验的方法 |
4.4.4.2 缺少真实物种不出现信息下的预测方法 |
4.4.4.3 改进的logisitic模型的自适应特征 |
第五章 基于等级理论的生态地理GIS多尺度物种入侵预测建模 |
5.1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 |
5.1.1 生态地理建模中尺度的概念及类型 |
5.1.2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尺度效应 |
5.1.2.1 尺度效应 |
5.1.2.2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尺度效应 |
5.1.2.3 尺度推绎 |
5.2 等级理论与生态地理建模中的跨尺度建模 |
5.2.1 等级理论的概念及特点 |
5.2.2 基于等级理论的生态地理多尺度建模 |
5.2.2.1 尺度域和尺度的选择 |
5.2.2.2 同一尺度上动态模型的建立 |
5.2.2.3 模型间的等级模型框架 |
5.3 以紫茎泽兰为例说明多尺度入侵物种GIS预测建模 |
5.3.1 研究物种介绍 |
5.3.2 研究范围及尺度 |
5.3.3 多尺度生态地理GIS数据 |
5.3.3.1 多尺度生态地理GIS环境数据 |
5.3.3.2 多尺度入侵样本数据 |
5.3.4 多尺度建模过程 |
5.3.4.1 全球尺度模型建立(墨西哥和中国) |
5.3.4.2 区域尺度Ⅰ模型建立(中国西南四省市) |
5.3.4.3 区域尺度Ⅱ模型建立(四川省凉山自治州) |
5.3.4.4 地区尺度模型建立(金阳县) |
5.3.5 建模结果 |
5.3.5.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信息理论指标 |
5.3.5.1.1 全球尺度 |
5.3.5.1.2 区域尺度Ⅰ |
5.3.5.1.3 区域尺度Ⅱ |
5.3.5.1.4 地区尺度 |
5.3.5.2 基于频率统计的相对适应性划分结果 |
5.3.5.2.1 全球尺度 |
5.3.5.2.2 区域尺度Ⅰ和区域尺度Ⅱ |
5.3.5.2.3 地区尺度 |
5.3.5.3 生态地理学变量的对紫茎泽兰多尺度预测模型的影响 |
5.3.5.3.1 气候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估 |
5.3.5.3.2 局部地形变量的重要性评估 |
5.3.5.3.3 人文变量的重要性性评 |
5.3.6 不同尺度(域)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
5.3.7 模型准确性检验 |
5.3.7.1 模型漏判误差的检验 |
5.3.7.2 模型的错判误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完成的工作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7)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 |
2 紫茎泽兰生物生态学特性导致迅速蔓延和猖獗危害 |
3 紫茎泽兰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 |
(8)四川省紫茎泽兰监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内容与方法 |
1.1 监测内容 |
1.2 监测方法 |
1.2.1 路线调查 |
1.2.2 样方测定 |
1.2.3 标本采集 |
1.2.4 入户调查 |
1.2.5 图件数字化与面积量算 |
1.2.5.1 野外草绘: |
1.2.5.2 数字化与面积量算: |
2 监测结果 |
2.1 紫茎泽兰植物学特性 |
2.2 分布状况 |
2.2.1 分布地区与危害面积 |
2.2.2 分布类型 |
2.2.3 分布特点 |
2.2.3. 1 紫茎泽兰分布范围广泛: |
2.2.3.2 紫茎泽兰分布状况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
2.2.3.3 紫茎泽兰沿江、河、路分布较多: |
2.3 危害状况 |
2.3.1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 |
2.3.3严重危害畜牧业和牲畜健康 |
2.3.4其它影响 |
2.4 传播途径与蔓延趋势 |
2.4.1 传播途径 |
2.4.1.1 通过风力传播: |
2.4.1.2 通过水流传播: |
2.4.1.3 通过交通传播: |
2.4.1.4 其它传播途径: |
2.4.2 蔓延趋势 |
3 防治建议 |
3.1 高度重视, 积极开展综合防治 |
3.2 建立人工隔离带, 有效阻断传播途径 |
3.3 综合防治, 重点保护优质草地、农耕地与经济林地 |
3.4 加强科研, 开展综合防治研究, 建立预警监测体系 |
(9)紫茎泽兰矿质营养元素变化动态、次生代谢及其入侵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生物入侵 |
1.1 外来种的入侵途径 |
1.2 外来种扩散的过程 |
1.3 外来种入侵的机理 |
1.4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 |
1.5 外来入侵种的预防和控制 |
2 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 |
2.1 紫茎泽兰分布与传播 |
2.2 紫茎泽兰危害 |
2.3 紫茎泽兰防控 |
3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紫茎泽兰生殖生长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地点概况 |
1.2 植株叶片样品采集 |
1.3 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进程 |
2.2 紫茎泽兰生殖生长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
2.3 紫茎泽兰生殖生长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紫茎泽兰在生殖生长期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状况 |
3.2 紫茎泽兰生殖生长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章 紫茎泽兰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地点概况 |
1.2 实验样品采集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茎泽兰不同生长发育期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2.2 不同生境紫茎泽兰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叶片总黄酮含量比较 |
3 讨论 |
3.1 紫茎泽兰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在不同器官的积累状况 |
3.2 紫茎泽兰次生代谢物质-黄酮的代谢特征 |
3.3 紫茎泽兰次生代谢物质-黄酮与土壤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地点概况 |
1.2 土壤样品采集 |
1.3 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未入侵撂荒地生境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 |
2.2 已入侵撂荒地生境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 |
2.3 其他微生境间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 |
3 讨论 |
3.1 未入侵撂荒地生境土壤pH值全年的变化 |
3.2 已入侵撂荒地生境与未入侵撂荒地生境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比较 |
3.3 紫茎泽兰已入侵的不同微生境间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比较 |
第5章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地点概况 |
1.2 土壤样品采集 |
1.3 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速效N的影响 |
2.2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速效P的影响 |
2.3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速效K的影响 |
2.4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可交换性Ca的影响 |
2.5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可交换性Mg的影响 |
2.6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活性Al的影响 |
3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在广西的分布与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范围和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分布状况及紫茎泽兰的危害等级 |
2.2 分布特点 |
2.2.1 分布范围广 |
2.2.2 适应多种生境 |
2.2.3 扩散传播快 |
2.3 危害状况 |
2.4 危害特点 |
2.4.1 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
2.4.2 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 |
2.4.3 分泌释放化学物质, 抑制其它物种生长 |
2.4.4 形成单优植物群落 |
2.4.5 大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 不利于水土保持 |
2.5 气候因素 |
3 关于防治措施 |
3.1 发展趋势预测 |
3.2 防治措施 |
3.2.1 人工和机械防除 |
3.2.2 化学防除 |
3.2.3 生态学方法防除 |
3.2.4 替代控制 |
3.2.5 综合治理 |
四、四川省紫茎泽兰危害状况与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D]. 刘海. 西南大学, 2020(01)
- [2]紫茎泽兰堆肥对土壤、种子萌发生长和葡萄产质量的影响[D]. 隋宗明. 西南大学, 2019(01)
- [3]紫茎泽兰野外微生物堆肥及毒性评价[J]. 杨红军,杜如万,吴叶宽,王剑,王勇,赵建,梁永江,张长华,袁玲. 草业学报, 2017(06)
- [4]紫茎泽兰中倍半萜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作用机理及水解规律研究[D]. 刘晓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5]降雨对长江廊道紫茎泽兰有性繁殖的影响[J]. 何云玲,张林艳,郭宗锋.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5)
- [6]基于GIS的多尺度生态地理物种入侵预测建模[D]. 陈浩. 武汉大学, 2010(09)
- [7]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J]. 李永和,马苹,谢开立. 中国森林病虫, 2010(02)
- [8]四川省紫茎泽兰监测报告[J]. 张新跃,唐川江,周俗,侯众,张绪校,何萍,胡旭. 草业科学, 2008(07)
- [9]紫茎泽兰矿质营养元素变化动态、次生代谢及其入侵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D]. 张磊. 西南大学, 2008(09)
- [10]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在广西的分布与危害[J]. 贾桂康. 百色学院学报,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