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英县建立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论文文献综述)
马宏涛,郭红芳[1](2021)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破冰”之路》文中研究指明合阳县地处陕西省东部渭北高原,辖12个镇(街),2018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试点。近年来,合阳县以规范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完善利益联结为抓手,以分享增值收益为根本,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破冰"之路。截至2020年底,合阳县集体经济收益空壳村已全部清零,127个村的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上,130个村实现分红,分红总额2487万元。
刘东耀[2](2021)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绩效审计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认为
丁云肖[3](2021)在《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垦利区A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村级权力是最基层的小微权力,看似微小但影响甚大,村级权力的规范运行与最底层群众密切相关,是可以影响到到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积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惩我国各地区基层小微权力腐败行为这一要求,是在2018年1月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如今我国的基层群众机制亟待优化,不论在基层公益、公共事务治理中,还是在城乡社区治理中,都必须推动群众自我监督、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必须对权力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对相关的问责机制进行优化,打击并力争减少寻租行为,确保权责统一。进一步规范村级权力清单制度,并保障其高效运行,这是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为了完成乡村治理新体系构建工作所必须要做到的,同时也是提升基层“微权力”腐败治理水平而要坚持完成的工作。规范村级权力清单制度有效运行,可以进一步明确村级组织、村干部的自身职责,使村级事项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办理,加强村级事项的事后监管,完善各项配套机制,从而达到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的目标,以期从根本上扼住不正之风的咽喉,消灭藏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本文基于垦利区A镇59个行政村的现实基本情况,利用权力监督制衡理论、基层群众自治理论等理论基础,采取案例分析、实地访谈等形式,对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成效,归纳A镇权力清单制度运行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解存在不足的成因,提出针对性举措来为村级权力清单制度的有序施行提供充分保障。本文首先归纳了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内容,A镇通过编制清单流程图、制定监督指导方案、制定出台配套制度来规范村级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达到了乡村治理水平提高、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提升、规避权力寻租等实效,但是同时笔者也发现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在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村级事项办理流程不够规范;因监督主体履职不到位,导致权力清单制度三级监督流于形式;因群众自治意识淡薄、监督能力不足,导致村级事务公开不到位;因村干部学历水平较低、平均年龄较大、业务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仍存在违规违纪情况。通过进一步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度运行缺乏人力物力保障、制度执行主体能力不足问责与考核机制不匹配、未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村干部回报与责任不对等现实因素。最后,通过借鉴部分先进经验,总结提炼出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的建议对策,主要是进一步加强权力清单制度的弹性设计,提高制度的实效性;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对村级权力清单制度的监督问责;提高制度执行主体素质,提高政策执行力。
华见[4](2021)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是当前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最新论述,在乡村场域,其提出具有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建设的多重政策背景,是党和国家对于乡村治理规律的一般性总结。因此,具体到黔东南州乡村治理,把握黔东南州乡村治理普遍性的同时更要把握其特殊性。黔东南州乡村治理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复杂多元的民族成分以及相应的民族优惠政策等,这些特殊性彰显了黔东南州乡村治理过程的特殊性。结合黔东南州乡村治理体系变迁历程,可以发现黔东南州乡村治理生态与外部环境的走向与关系是由“封闭”走向“开放”,这意味着黔东南州乡村治理正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大系统,自治单元、德治单元和法治单元都是其子系统。构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要着眼于自治单元、法治单元以及德治单元,通过相应的技术、规则以及制度层面的“融合”,使各子系统(单元)良性互动,最终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系统)更加成熟。通过对黔东南州“整体图景”和“微观绘描”的分析,发现黔东南州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自治、法治和德治单元困境,也存在着主体失谐、规则断层、空间民族分隔、经济支撑乏力等原因造成的“融合”困境。针对这些困境,首先要树立相应的“体系化”理念,引领乡村治理总过程;其次是要夯实自治、法治与德治单元基础,为进一步“融合”提供要素支撑;最后,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以统一的纲领性政策法规为“三治融合”提供合法性支撑;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协同克服主体“失谐”,实现多元主体联动;以优化“微治理”单元,重构融合基础;以厚植集体经济实现利益机制的联结,为“三治”提供融合动力;以数字乡村的建设实现信息的共享、主体的联通,突破空间壁垒;以评估指标和反馈机制的健全保证“三治”融合过程的可持续性,最终建立起适宜黔东南州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
汤琪[5](2021)在《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关键构成之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农村优化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农业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政策、人员等原因,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从理论角度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深度研究。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选择GY经济开发区的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等方法,对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出的原因进行描述。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将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归类为资产盘活型、投资增收型、扶持拉动型、产业创收型四种发展类型,并举例说明四种类型是如何具体发展的。根据实际研究调研分析,认为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财政压力大、经营主体不强、可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分析出了政策不完善、主体责任不到位、传统农业制约、发展过程控制不到位四方面的原因,对每个原因都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通过资料查阅、座谈交流、咨询请教,学习了三个地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的案例,分别是镇江丹徒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红色动能”、浙江嘉善县:“飞地抱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山东寿光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村级集体经济,最终得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最后,结合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功的案例,在客观、科学、公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多元主体、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强化过程控制等四大方面提出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林强,巩怀珍,李静[6](2021)在《以村级小微权力为切入点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村级事务的规范化运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临沂市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村、务实管用、因地制宜、阳光公开原则,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三资"管理、服务事项办理等方面优化运行流程,实施阳光村务,重点破解办事不公、财务不清、服务不优等问题,着力构建权责明晰、运行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赵欢春,邵光学[7](2020)在《新时代乡村治理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乡村治理取得了重要成就,具体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逐渐推进。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应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政治保证;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大力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助推乡村治理转型;合理借鉴国外乡村治理经验,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朱梦勤[8](2020)在《2020年长三角农业农村法治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推动乡村振兴法治保障工作,应在产权改革方面,构建"政策超市",让农民自主选择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产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完善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以提高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在推动产业振兴方面,构建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建设资源化处理设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加强有效治理方面,探索农村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
徐北春[9](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史晓玲[10](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大英县建立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英县建立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破冰”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试点机遇,探索改革“路子”。 |
二、建强基层组织,压实各级“担子”。 |
三、健全治理机制,规范运行“底子”。 |
四、健全产权体系,搭起服务“台子”。 |
五、多元整合资金,搭稳发展“梯子”。 |
六、因地因村施策,开出产业“方子”。 |
七、探索发展途径,结好发展“对子”。 |
八、严格项目管理,扎紧资金“笼子”。 |
(3)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垦利区A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重点 |
1.4.3 研究的难点及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村级权力 |
2.1.2 村级权力清单制度 |
2.1.3 农村基层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权力监督与制衡理论 |
2.2.2 基层群众自治理论 |
第3章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现状 |
3.1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的设计 |
3.1.1 编制清单流程图 |
3.1.2 制定监督指导方案 |
3.1.3 制定出台配套制度 |
3.2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的运行成效 |
3.2.1 乡村治理水平提高 |
3.2.2 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提升 |
3.2.3 村级权力运行规范 |
第4章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
4.1.1 村级权力事项办理流程不够规范 |
4.1.2 三级监督流于形式 |
4.1.3 村级权力事项公开不到位 |
4.1.4 仍存在村干部违规违纪情况 |
4.2 A镇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制度运行缺乏人力物力保障 |
4.2.2 制度执行主体能力不足 |
4.2.3 问责与考核机制不匹配 |
4.2.4 未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
4.2.5 村干部高责任与低回报的不对等 |
第5章 规范村级权力清单制度高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制度实效性 |
5.1.1 提高权力清单制度灵活性 |
5.1.2 建立领导公开接待日 |
5.1.3 创新村级议事制度 |
5.1.4 增加领导审批环节 |
5.1.5 推行“互联网+”运行形式 |
5.2 强化对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的监督问责 |
5.2.1 加强县级政府部门联动协作督查 |
5.2.2 健全乡镇政府监督问责机制 |
5.2.3 提高村级组织监督能力 |
5.2.4 调动群众参与村级权力监督积极性 |
5.3 提高制度实施主体的政策执行力 |
5.3.1 缓解村干部人岗不匹配问题 |
5.3.2 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村干部报酬考核内容 |
5.3.3 加大制度宣传学习培训力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
(一)核心概念及其辨析 |
1.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
2.“三治”:自治、法治、德治 |
3.乡村治理体系 |
4.“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 |
(二)基本理论 |
1.多中心治理理论 |
2.协商民主理论 |
3.社会系统理论 |
4.善治理论 |
二、黔东南州乡村治理背景与乡村治理体系变迁 |
(一)黔东南州乡村治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1.黔东南州乡村治理的普遍性 |
2.黔东南州乡村治理的特殊性 |
(二)新中国成立前黔东南州乡村治理体系变迁 |
1.“皇权不下县”的传统乡村时期 |
2.政权下沉乡村的晚清民国时期 |
(三)新中国成立后黔东南州乡村治理体系变迁 |
1.建国初期的乡村治理体系 |
2.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政社合一”乡村治理体系 |
3.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体系变迁 |
三、黔东南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现状 |
(一)整体图景:黔东南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设计与经验 |
1.黔东南州乡村治理相关政策规划 |
2.黔东南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 |
(二)微观绘描:黔东南州不同特征村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现状 |
1.偏远民族村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以黄岗村为例 |
2.邻近城镇的混合聚居村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以中潮村为例 |
3.黔东南州州级示范村“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
四、黔东南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困境 |
(一)黔东南州“三治融合”建设中的自治困境 |
1.村民自治关注度与参与度的脱节 |
2.自治能力有限与公共事务无限性的困境 |
3.自治主体缺失与村庄空心化 |
4.乡村自组织的制度性培育与保障不足 |
(二)黔东南州“三治融合”建设中的法治困境 |
1.乡村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习惯法适用不足 |
2.主体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能力不足 |
3.法治宣传形式比较单一,法治教育落后 |
4.法律供给不足,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
(三)黔东南州“三治融合”建设中的德治困境 |
1.德治主体变迁,传统德治精英边缘化 |
2.传统文化断层,内容创新不足 |
3.纵向展开不深入,“德”“治”脱节 |
(四)黔东南州乡村治理“三治”的“融合”困境 |
1.主体失谐,角色身份异化与变迁 |
2.规则断层与冲突,协同治理机制缺乏 |
3.集体经济孱弱,村民收入支撑力不足 |
4.空间性分割,地域和民族成分复杂 |
五、完善黔东南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路径 |
(一)理念引领:构筑“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系统理念 |
1.主体层面:协同多元主体“三治”理念 |
2.应用层面:深化规则与技术“融合”理念 |
3.目标层面:构筑多元价值的“体系化” |
(二)单元建设:夯实黔东南州乡村建设“三治”基础 |
1.加强自治主体性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 |
2.深化乡村法治,健全黔东南州民族地区法治体系 |
3.强化德治支撑,重构乡村伦理道德体系 |
(三)体系建构:黔东南州“三治”“融合”的根本路径 |
1.加强政策保障,提供融合支撑 |
2.深化党委领导,实现“一核三治”融合 |
3.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4.优化“微治理”单元,重构“融合”基础 |
5.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提供融合动力 |
6.建设数字乡村,实现乡村再结构化 |
7.建立动态评估体系,调控融合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经济 |
2.1.2 农村集体经济 |
2.1.3 村级集体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集体经济所有制理论 |
2.2.2 股份合作制理论 |
2.2.3 农业合作经济理论 |
第3章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3.1 GY经济开发区总体概况 |
3.2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
3.2.1 村集体经济收入存在差异化 |
3.2.2 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不断升级 |
3.2.3 资产性收入、投资收益是主要收入来源 |
3.2.4 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逐渐规范 |
3.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法 |
3.3.1 资产盘活型 |
3.3.2 投资增收型 |
3.3.3 扶持拉动型 |
3.3.4 产业创收型 |
第4章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财政压力大 |
4.1.2 经营主体不强 |
4.1.3 可持续增收能力不强 |
4.1.4 发展不平衡 |
4.2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政策不完善 |
4.2.2 主体责任不到位 |
4.2.3 传统农业结构制约 |
4.2.4 发展过程控制不到位 |
第5章 其他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启示 |
5.1 其他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做法 |
5.1.1 镇江丹徒区: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红色动能” |
5.1.2 浙江嘉善县: “飞地抱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
5.1.3 山东寿光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村级集体经济 |
5.2 其他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启示 |
5.2.1 主动适应和对接市场 |
5.2.2 建强党组织领导核心 |
5.2.3 充分发扬民主 |
5.2.4 强化监督管理 |
5.2.5 政府要提供有效指导 |
第6章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1.1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6.1.2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
6.1.3 加大帮扶支持力度 |
6.2 强化多元主体 |
6.2.1 培强领导主体 |
6.2.2 培植发展主体 |
6.2.3 培养技术能人 |
6.3 推动可持续性发展 |
6.3.1 村居整合,凝聚“三资” |
6.3.2 土地扩充,充实家底 |
6.3.3 一村一策,培育主导产业 |
6.3.4 创新农业科技,拓宽增收渠道 |
6.4 强化过程控制 |
6.4.1 加强“三资”监管 |
6.4.2 推进民主管理 |
6.4.3 创新考核激励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6)以村级小微权力为切入点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做法 |
(一)建立小微清单,厘清权责边界。 |
(二)实行流程再造,规范权力运行。 |
(三)线上线下结合,全面公示公开。 |
(四)强化监督问责,推动规范用权。 |
(五)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 |
二、几点启示 |
(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粘合剂”。 |
(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是规范农村干部用权的“定盘星”。 |
(三)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推动器”。 |
(7)新时代乡村治理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成就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
1.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乡村基层延伸,并朝着规范化、经常性方向发展 |
2.以县为单位对涣散村党组织持续开展整顿活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效果显着 |
3.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1.突出党组织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
2.强调自治法治德治并举的基础性作用 |
3.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党中央政策的正确性 |
(三)乡村治理数字化逐渐推进 |
1.党中央出台系列政策和相关法律,为乡村治理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2.乡村治理信息化不断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展望 |
(一)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政治保证 |
(二)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
(三)大力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 |
(四)合理借鉴国外乡村治理经验,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
三、结语 |
(8)2020年长三角农业农村法治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乡村财产权利制度保障水平 |
(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二)继续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 |
(三)宅基地入市 |
二、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
(一)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
(三)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 |
(五)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六)加强乡村道路建设 |
三、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 |
(一)稳定粮食生产 |
(二)加强现代化农业建设 |
(三)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
(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
四、加快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
(一)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二)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
(二)提高乡村垃圾处理能力 |
五、提高乡村基层治理水平 |
(一)加大法治乡村建设的步伐 |
(二)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
(三)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 |
(四)建立平安乡村 |
六、结语 |
(9)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大英县建立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破冰”之路[J]. 马宏涛,郭红芳. 农村财务会计, 2021(07)
- [2]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绩效审计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刘东耀.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3]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垦利区A镇为例[D]. 丁云肖. 山东大学, 2021
- [4]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D]. 华见.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5]GY经济开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汤琪. 扬州大学, 2021(09)
- [6]以村级小微权力为切入点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转型[J]. 林强,巩怀珍,李静. 机构与行政, 2021(02)
- [7]新时代乡村治理成就与展望[J]. 赵欢春,邵光学.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8]2020年长三角农业农村法治述评[A]. 朱梦勤.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24卷 总第48卷)——上海市法学会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文集, 2020
- [9]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10]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