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古墓(论文文献综述)
李园园[1](2021)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呼和浩特地区是“大窑文化”文明的创造地,是长城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是长城修筑最早的地方,融合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同时又融合着草原文化、阴山文化和黄河文化。在呼和浩特这片地域上,历代王朝在此统治,其特殊的边塞区位使城池发展几经兴衰,历史时期城池建制时有时无,时兴时衰。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池建设的开端在4000多年前即开始。2019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龙山文化后城咀石城既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城,也是放眼全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城池,是目前已知内蒙古中南部最大的史前城址。后城咀石城其瓮城改写了学界中马面、瓮城始现于历史时期的认知,将其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今和林格尔地区的盛乐故城(土城子古城)的西城区是春秋时期所建,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最早营建的历史时期的城市,土城子西城区的发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学界中对于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最早古城是云中城的认知。呼和浩特地区“最后”的古城是民国时期的“土围子”,因城墙系用传统的立板夯筑法修建,在此之后,中国少有再用此法修建的土城,因此,姑且将民国时期修建的围子称为中国“最后”的古城。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城池,即在建设发展中所形成的四周有围墙,部分有护城河,有城址遗迹的古城,包括行政中心的郡县城、驻守军队的军事障城等。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因地理位置重要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是多个王朝的军事防御地带。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的资料调研,将经过文献考察和考古报告确认为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时期城池列入研究范围。呼和浩特地区因其在历史长河中前后建造过近百座城池,亦被称作“百城之城”。本文从呼和浩特地区及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入手,根据考古资料选取其中的105座历史城池作为研究对象。按春秋、战国、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魏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唐(公元581--907年)、辽金元(公元907--1368年)、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时间段分期进行研究,从城池的建城起源、城池发展、延续与消亡的原因、地理位置、规模形制等方面。通过手绘和电脑绘制,对重要时期的城池位置与形态尽可能的复原,提供历史依据。结合各个历史时期城池的建造发展特点,总结出:1.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长城沿线多设置边堡、城障、列亭等以用于作战需要巩固王朝统治;2.城池的发展、延续与荒废与诸多因素有关,就其延续情况来说,那些地理位置或宏伟的建设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城池,在王朝覆灭后被继任统治者因军事需要、政治统治或环境宜居等情况再被利用起来,甚至改建增筑。3.各历史时期城池分布情况呈“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各时期城池分布的重心亦有所不同,呈现出:秦汉城池散布整个区域、北魏城池集中在北部、隋唐城池在中部、辽金元城池集中在中北部、明清城池集中在中南部的特点。城池在各历史时期的集聚分布与呼和浩特地区多元文化核心区(即以赵长城、秦汉长城、金界壕及明清长城沿线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黄河沿岸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阴山地界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土默川文化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耦合度极高;4.往往城池的等级级别越高,规模越大,建造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远,提供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职能越多,如:都城、郡治、州县邑等。反之,城池的等级级别越低,城池数目越多,相互距离越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职能越少,如:长城障城、各类军堡;5.城池建造往往选择地形相对平坦,临近水源的位置,军事类为主的城池多建于北部古阴山的山麓山谷一带和黄河流域地带,倚靠阴山山脉和黄河的天险屏障,都城、宫殿等大型居住类城池多建于呼和浩特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因其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古阴山的“用险制塞”与黄河干流及支流的“以河为塞,逐水而居”、水上兵粮运输及黄河天险屏障作用对城池位置选址的建造产生了较大影响;6.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中,方形城池比重最大,占67%,菱形、三角形、“彐”形、曲尺形、凸字形等,各种形状都出现过,但这种不规则形所占比重较少,往往是因为城的自然环境,随河流山川地势起伏曲折,按照不同地形随机应变;7.随着国家日渐富强,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统治者对自身利益需求逐渐增大,城池在建设过程中,功能逐渐完善,由单一功能逐渐演变成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交通、商业、文化于一体。
陆刚[2](2021)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以精美独特的“野兽纹”着称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类青铜器大量出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由于当时我国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导致大量珍品流失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得到了有效的整理和保护,我国学术界对其所做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系统。然而截至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考古学领域,很少有从艺术学与民族学视角所做的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便是笔者特别关注并确立本选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缘起,意在探索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成果、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演变、生态环境、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还原”。结合上述“背景”,分别研究(饰有动物纹造型或具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典型特征的)兵器与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提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乃起源于农耕社会而成熟于游牧社会,它是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其中气候“干冷化”使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加剧,间接导致铜刀造型的成熟先于动物纹饰件,而北方地区铜锡矿资源的分布状况,也直接影响了早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规格与形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可分为浮雕与圆雕两类。笔者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浮雕主要有五种构成样式:1.表现动物头部或全身侧面特征的、属“原初形态”的单体动物纹样式;2.由单体动物纹沿着虚拟中轴“镜像”生成的轴对称构成样式;3.单体动物纹围绕底端中心点旋转而生成的中心旋转构成样式;4.单体动物纹通过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生成的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5.借助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表现视知觉动力的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由1-4可视为单体向复合纹样的演进过程,体现对装饰意味的追求。第5种是从现实动物咬斗情景中抽取出来的、以“合”的图像表现“分”的力量的构成样式,体现对武力与坚韧意志的崇尚。鄂尔多斯式动物主题圆雕分为双兽组合与群兽组合。双兽组合多对称设置、重心后移、重力前倾营造恭谨肃穆的氛围,用作辕饰或竿头饰妆点仪仗;群兽组合以不同姿态动物造型营造自然生活气息,用作明器服务灵魂。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着不同的组合形态与情感表达。对应北方族群的信仰,可以发现动物纹饰件主要作为“神灵”的象征符号而存在,其主题的意义比造型和形式更重要。早期的造型简练而粗犷,代表先民们虔诚信奉的神灵、寄托着生之祈盼,在审美形态上体现出一种“纯朴之美”;战国晚期匈奴强盛,族群精神影响造型艺术风格。虎、野猪、“怪兽”等主题通过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展现力量、制衡、坚韧、悲壮,在美学形态上体现为一种“崇高之美”;游牧经济形成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简便易行的法律制度、节约务实的规约习俗无不与游牧生业模式紧密契合。动物纹饰件单纯的主题、简洁的形式、精巧的形制、便携的特点均适宜以节约、务实为“生存原则”的游牧生活,在审美形态上体现为轻松、便捷、适宜的“简约之美”。匈奴衰落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北方草原为鲜卑人所继承,但主题、风格、材质、工艺均有所改变;向南,其已传至江苏及两广地区;向西,流传至天山、阿尔泰山脉以及乌拉尔地区。但是,随着北匈奴在“西迁”路上与异族文化不断融合,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也逐渐容纳新“成份”、汇入新文化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仅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元素”。
杨文昱[3](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汤艳杰[4](2019)在《金代墓葬文化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金代墓葬文化差异,包括金代墓葬的形制特征、随葬品及金代墓葬所体现的金代社会文化现象差异。主要有金代政治政策、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的发展状况及原因。金代墓葬因为族属、时间、空间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它一方面体现族群习俗与族群心理的自我认同,一方面体现出受客观环境如地域、政治、生产方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而形成的交流状态。在分区标准上,根据金代墓葬的文化面貌差异,结合自然地理区域将金代墓葬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1.中国东北地区;2.燕云地区;3.中原地区。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受社会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分期上,根据金代较大的政治变化,将金代墓葬分为三期,早期为金朝建国至海陵王迁都之前(公元1115-1152年),中期为海陵王迁都至金世宗时期(公元1153-1189年),晚期为金章宗明昌以后至金灭亡(公元1190-1234年)。通过时间发展纵向对金代墓葬的墓葬形制、随葬品、葬俗、墓葬装饰等进行研究,结合分区的横向研究,总结金代墓葬文化发展的过程,探究其时空关系发展变化差异与文化交流。结合金代社会生活史探究三大区域金代墓葬文化因素差异的原因、葬俗文化的变化过程。
翟飞[5](2019)在《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为抵御柔然、突厥等民族侵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诸政权纷纷在北疆地带构筑边防设施。第一章,主要立足于史志文献记载,通过对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在历史地理学翔实考辨基础上,对北魏泰常八年长城、畿上塞围、六镇长城、太和长堑四道长城再探索,对其分布、走向有了更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又重点对北魏时期北疆地带长城遗存进行考古学剖析与研究。依据田野考古调查所发现、认定的北魏长城遗存作考古学观察、探究。对北魏时期长城及其附属设施——戍堡、壕堑、烽燧等的分布、走向、形制、材质、构筑方式等形成新的认识。第二章,探索北魏时期北疆地带的驻防城体系。北魏时期在北疆地带构筑了一套完整、严密的驻防城体系。首先,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对“六镇”建置时间、名称与数量沿革、具体地望等进行考辨;其次,对薄骨律镇等“内线”高级军镇、白道镇等低级军镇以及高阙戍等八个城戍全面梳理;最后,结合田野考古调查对北魏北疆地带驻防城遗存进行考古学的梳理、研究,对北魏北疆驻防城的形制、结构等有了全面认识。第三章,探究东魏、西魏政权在北部边疆所营建的边防设施。北魏在此起彼伏的大动乱中走向覆亡,遂分为东魏、西魏两个政权。东魏政权被高欢所掌控,在他主持下先后营建了肆州长城、武定三年长城。通过文献分析,对两道长城起迄、走向、空间分布取得清晰认识。其后,依据考古调查,对现存长城遗迹进行考古学分析,对东魏长城的材质、形制、构筑方式、布局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西魏因实际政局所限、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缺乏,其在北疆边防设施的建树有待进一步探索。第四章,对北齐、北周两政权在北疆边防设施体系的构建进行考论。东魏、西魏先后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北齐前后兴工7次,动用数百万民夫,在其北部边疆地带构筑外线、内线两道长城。同时,亦加强城、戍等驻防城建置。北周在未统一北方前,主要在北部边疆加强镇、防、城、戍等驻防城建设;统一北方后,为应对突厥、高宝宁割据势力等侵扰,遂对原北齐内线长城雁门关至碣石段重新修缮、加固。据此,结合田野考古调查,对北齐、北周时期北疆地带长城、驻防城等相关边防设施遗存进行考古学观察、研究,进一步强化了此时期边防设施的形制、结构、布局和构建方式的系统认识。第五章,从考古学角度对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特征进行全面总结与剖析。从考古学角度对北朝各政权所筑边防设施体系,包括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的形制、空间布局、结构、特征,驻防城体系的构建及特征等展开进一步分析。通过本专题探究,可全面深刻地认识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的构建特征和空间布局,对复原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真相,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阿娜尔[6](2018)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掌遗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东部,黄河几字湾内,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核心区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中原民族溯黄河河谷迁徙拓荒与当地土着居民共存的痕迹;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日益突显优势,该区域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这片区域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舞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考古遗址丰富,而且考古学文化较为错综复杂,人骨材料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对川掌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既增添了该区域的人骨材料,也填补了这一时期人骨材料的空缺,并为探索该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人种构成、生存情况、生业模式、人群迁徙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主要从性别、年龄、身高、病理、颅骨形态特征等方面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进行较为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对河套地区不同时期的古代人群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源流,为全面了解河套地区的古代人种地理变迁提供新视角。全文共八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川掌遗址的概况,自然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相关问题。第2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根据性别和年龄鉴定,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性别比例和死亡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该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预期寿命进行计算。第3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通过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各项测量数据及指数的比较分析,了解该组人骨在左右侧别、男女两性、上下肢骨的发育程度,结果显示除了下肢比上肢略粗壮外并无其他明显差异。并根据肢骨测量数据推算身高,男性平均身高略高于女性,在与北方地区各古代居民的对比中,两性均处于中等水平。第4章古病理学研究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健康情况、创伤状况、骨骼疾病情况等进行观察以及详尽的描述,并对常见的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第5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根据颅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研究,可知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在非测量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呈现出明显的蒙古人种特征。在对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研究中比较中,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的关系最为亲近。第6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研究根据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男女两性呈现出较为一致的颅面部形态特征;从三个不同地点出土人骨以及男女两性的种系纯度检验结果来看,大体上属于同种系的古代居民,但也不可忽视个别异种系个体的存在;川掌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的形态学距离最近,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抚顺组、华北组在形态特征上较为一致,而与代表北亚蒙古人种的对比组在形态距离上较为疏远。第7章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通过对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体质特征的古代对比组的比较研究,可知川掌组与“古华北类型”人群(朱开沟组)在体质特征上十分相似,可能为朱开沟组古代居民的后裔,但也与“古中原类型”的居民(店里组)在形态学距离上也较为相近;至于川掌组所代表的古代人群的流向,经研究认为其对后来的混合性状类人群,如纳林套海组、西黑岱组以及姑姑庵组提供了遗传学基础。第8章结语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靳雅权[7](2018)在《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州窑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它为人所知源自1918年河北省巨鹿镇宋代古城的发现,伴随着之后天津博物院的调查和北平历史博物馆的发掘,这一史籍中绝少提及的民间窑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瓷器上所绘的精美纹饰而闻名。磁州窑始烧于五代后期或北宋初年,从初创伊始,就积极地吸取和采用其他窑场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并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历经多方借鉴和摸索,终于创制出独具魅力的瓷器彩绘装饰,自北宋晚期至金代而渐臻成熟并达到鼎盛。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高度发展,制瓷业繁荣兴旺的宋金时期,磁州窑质朴、生动、明快、豪放的彩绘装饰形成鲜明的特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即以宋金时期磁州窑的彩绘装饰为对象作综合深入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提出对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装饰进行专门探讨的意义。经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整理,陈述有关磁州窑及其彩绘装饰的研究史,介绍与本论题相关的观点和成果,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对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进行类型分析与历史分期。类型分析选取的典型的主题纹饰是时代地域、文化传统、审美意识、思想观念、社会风尚、民族习俗等在瓷器装饰上的集中反映。按照题材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植物类纹饰、动物类纹饰、人物类纹饰、山水类纹饰,每一大类中根据具体情况再细分小目。首先,分别简述每一类目纹饰在宋金以前的历史发展源流。因为瓷器上的装饰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有其历史渊源,以往和同时代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都会对其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后,在对彩绘汇总、梳理、比对、归类的基础上,进行考古类型学的考察。为了便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剖析彩绘的总体面貌,标本的来源相当广泛,既有考古发掘的窑址、墓葬和窖藏等资料,也有传世的私人和馆藏器物,对后者做到慎重辨识和采用。最后,探讨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分期及具体时代。根据进行类型分析的器物在考古单位(窑址、墓葬、窖藏等)中的共存关系、窑址中的地层叠压或打破关系和相关纪年资料,结合彩绘装饰的工艺技法、布局构成、表现手法和审美风格等特征,以磁州窑的中心窑场——观台窑址的历史分期为参照,将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期。在确定分期的基础上,对各期特点和具体年代展开讨论。第二章剖析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形成的社会背景并论述在该背景下彩绘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特点。宋金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艺术审美、陶瓷产业等方面因素对磁州窑及其彩绘装饰的兴衰具有不同程度的决定、影响和制约作用。北宋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持了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施行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当政者开明的立场和对文化的推崇导致思想的开放与文化的发达,促进了文人阶层的壮大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知识的推广普及。学术文化讲求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等理论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和实践。北宋宫廷对文艺的垂青和提倡带动全社会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开创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且更加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宋代社会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远超前代。在女真人灭辽、侵宋的攻掠中,北方广大地区(也就是磁州窑的主要窑场所在地)遭到巨大破坏,形成金国与南宋南北对峙的格局后,金人采取措施促进休养生息,社会经济逐渐复苏,总体上可视为北宋的延续和发展,有的方面已超过北宋时的水平。金朝向“金源内地”移民和将猛安谋克部外迁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金廷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迁都燕京等举措也都有力地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和汉化。文化的交融体现在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延续下来,女真族文化由于受到冲击而选择接受并加快转变,同时为前者注入新的因素。金代文艺明显受到北宋的影响。北宋时居于主导地位的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被削弱,庶民文化艺术获得机遇而蓬勃发展。宋金时期陶瓷产业在技术、工艺上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燃料以煤代柴、窑炉结构的改进、装烧技术的变革和装饰工艺的创新等几方面。磁州窑彩绘装饰是在宋金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发展阶段和进程,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进步、经济发达、文艺繁荣、制瓷业兴盛的真实反映。第三章总结宋金磁州窑彩绘的艺术特征及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艺术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题材内容方面。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和源于现实生活的体悟表现,显示出写实化和世俗化倾向。既博取各门艺术之长,又把握陶瓷手工业的传统和规律。第二、构图布局方面。从装饰的角度看,分为三种类型:图案装饰构图;接近国画的装饰、图案式的排列;单一的接近国画的装饰构图。从绘画的角度看,具有三种特征:满繁与疏简;裁切与整体;节奏与韵律。第三、工艺技法方面。刀签的特点在于稳健和力度,毛笔的长处在于挥洒自如,二者的配合亦能相应成趣。率意摆脱了拘谨刻板,工致避免了粗放简陋。笔墨技法具有圆满纯熟、精准简练的表现力。第四、风格审美方面。对图案与绘画兼收并蓄,装饰性与写实性相辅相成。单体与组合两种形式效果各异,宋金时期流行的组合形式影响深远。彩绘还因其民窑的属性而体现出程式与自由两种特征。第五、在归纳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特征的前提下,探讨其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磁州窑彩绘几种主要装饰工艺题材趋同,效果相近,说明了相互间的联系和相通之处,但实际上各自又有着不同的渊源、形成路径和风格特点。所以,比较它们与前期和同期装饰工艺之间的关联,揭示它们产生、发展、成熟直至衰落的脉络和互相影响的进程,可以更好地认清它们共有的面貌、各自的规律与阶段性特征以及持续发展或最终消亡的动因。第四章探讨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与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按照第一章所分四大类:植物类纹饰、动物类纹饰、人物类纹饰、山水类纹饰,在每一类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彩绘装饰图样,广泛联系宋金时期其他各门类艺术形式和作品,其中涉及绘画(主要为传世纸绢绘画、墓葬壁画、宗教壁画、建筑彩绘、木刻版画等)、雕塑(主要有墓葬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建筑雕塑、陶瓷雕塑等)、金属工艺(主要有金银器、铜器等)、染织、漆器等,力图发掘磁州窑彩绘与宋金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关联。从图像学、美术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近似与差异,探寻它们内容形式传承与变异的源头,阐释它们互相发生作用的动因、路径、过程和结果,从而能够发现: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受到同时代诸多艺术门类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可以看到,磁州窑彩绘也给其他艺术以或多或少的潜在影响。第五章阐述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时代的更迭、地域的差异,装饰纹样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是从古至今不同社会阶段中神灵崇拜、巫祝祭祀、礼仪制度、审美喜好、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俗心理、地理气候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因此都与特定的时代、民族文化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很多方面对促其产生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鲜明而直接的反映。透过这些纹饰,我们可以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并创造且欣赏它们的主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便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题材、样式及风格等也反映出典型的时代思想观念,大体上涵盖着如下五类。第一、封建礼制。一方面体现了皇权威仪。另一方面规范着礼法纲常。第二、祈子延寿。表明了人们追求种族和生命延续的强烈生命意识。第三、纳吉禳灾。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害、保佑平安的共同心理。第四、福贵功利。透露着人们对幸福美满、富贵荣华和功名利禄的向往。第五、修身立德。主要分为高节迈俗、清正廉洁、守德知礼等几类。本文通过以上各项内容的全面剖释,归纳了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阐明了它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论述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样式与特征,探讨了它与同期各类艺术之关联,引申出它承载传达的观念习尚。其中,第一章对典型主题纹饰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分期断代,第四章深入探讨磁州窑彩绘与同时代艺术的广泛关联,这两部分核心内容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尚未有过的,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最后,本文得出如下认识: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装饰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满足民众和市场需求,饱含浓郁生活气息,意趣盎然、雅俗共赏、极富个性的风格体系。同时,我们应进一步看到,这些艺术的缔造者——民间画工匠师们的非凡创造力和杰出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张义超[8](2018)在《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在空间范围界定中原地区为河南大部分地区、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地区,河套地区为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中原唐墓研究时间范围界定唐代自公元618年至907年截止。对发掘报告的收集自新中国成立至2017年截止,中原地区共发掘墓葬647座,河套地区共发掘墓葬234座。根据唐代中原地区墓葬形制将其分类为土洞墓、砖室墓、土坑墓、土坑砖室墓和石质墓。其中土洞墓有铲形墓、条形墓、刀形墓、圆形墓和多室墓;砖室墓主要墓型有铲形墓和圆形墓;土坑砖室墓有铲形墓和条形墓;土坑砖室墓有条形墓和刀形墓。根据中原唐墓发掘报告对唐墓的断代和形制类型的划分,将中原地区唐代墓葬分期为两期,第一期为唐代前期,即公元618年至8世纪40年代,本期以土洞墓和砖室墓为主。第二期为唐代后期,即8世纪40年代至907年唐朝灭亡,本期土洞墓为主,砖室墓数量很少。其次中原地区的唐代墓葬划分为洛阳中心区、豫南冀北区、晋东南区,分别探讨了以上三个区域的分区特征,洛阳中心区以土洞墓为主,晋东南区以砖室墓为主,豫北冀南区类型丰富,有石质墓葬的发现,圆形墓葬多发现于该区中。本文将唐代河套地区墓葬形制划分为土洞墓和砖室墓,土洞墓的墓型有铲形墓、条形墓、刀形墓和圆形墓;砖室墓的墓型有铲形墓和圆形墓。在类型划分的基础将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分期两期,第一期墓葬数量较少,铲形墓土洞墓和砖室墓,以及条形土洞墓。第二期为砖室墓,多为圆形墓。本文对中原与河套地区唐墓形制进行对比,第一期两个地区具有共同点,共有土洞墓和砖室墓类,铲形墓和刀形墓。第二期中原地区主要有土洞墓,河套地区主要有砖室墓。本期圆形墓砖室墓发现于河套地区,中原地区则没有发现。将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代墓葬的源流进行了探讨,分别分析了中原与和河套地区唐代墓葬的来源与去向。第一期唐墓与北朝和隋代的墓葬进行对比,中原地区的铲形土洞墓和刀形土洞墓以及砖室墓均承接了前朝的墓葬的特点;河套地区铲形、条形土洞墓以及铲形砖室墓来源于北魏时期的墓葬。第二期唐墓与五代的墓葬进行对比,铲形墓和刀形墓对中原地区五代墓葬产生影响,在五代时期圆形墓则在河套地区延续发展。
司晓洁[9](2018)在《北朝女性墓志考古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为两性合作完成的。传统意义上,人类社会常因男性掌权,而忽视女性的地位和功能,多置女性于从属地位。因此,以往考古学者在涉及性别研究时多着重于对男性的研究,而常常忽视女性的研究。随着中国考古学不断发展,性别考古成为新兴的关注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女性的研究,从多方面分析女性的特点及其与男性的不同,进一步复原古代社会女性的行为与思维。本文以出土的北朝时期女性墓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北朝女性墓志的考古学分析,结合相关墓葬资料与历史文献,对北朝女性墓志的使用等级、书法风格、以及对唐代墓志定型的影响进行探讨,并结合考古学出土资料与北朝文献和文学内容,对北朝女性他者地位、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在此基础之上的出的结论能够对相关研究及实际工作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本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对象予以界定,对研究的时空范围予以明晰,评述北朝女性及墓志的相关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于北朝女性墓志的概况进行梳理。首先对于北朝女性墓志历代的发现情况与近代考古发掘的出土情况进行综述和列举。其次将北朝女性墓志的分布划分区域,共分为平城、洛阳、邺城、晋阳、关中、定冀、青齐兖徐七个区域,并对应北朝墓葬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在北朝女性墓志分区的基础上,将女性墓志在北朝不同历史阶段的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主要从女性墓志的志石形制、志文形制以及书法构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展现北朝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墓志的时代发展特征。第四部分是在墓志概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女性墓志的身份分为后妃、贵族女性、女官、比丘尼、平民五类,其中贵族女性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公主及宗室之女、宗室妃或夫人、世家大族贵夫人、宦官之妻四类。本文根据这几类身份分类并分时期梳理,并进一步对北朝女性墓志使用的身份等级与规格制度进行了相关探讨,对于北朝女性使用墓志的规格等级更为细致详细地分类分析,注重当时志主的政治背景与关系。第五部分是通过引入社会学性别研究中他者地位的概念,结合北朝女性墓志形制及铭文内容的综合探讨,对于北朝女性的他者地位进行分析。他者即“作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形成的意义框架,社会性别在区分的过程中,男性被奉为人类价值评估的标准,女性则被再现为他者”。通过对这个概念的引入,首先考察女性墓志当中对于他者地位体现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墓葬、壁画等考古资料梳理分析北朝女性他者地位,从而明确北朝女性社会性别秩序的建立以及对唐代女性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的影响。第六部分根据对北朝女性墓志分区分阶段地梳理,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北朝女性墓志的书写特征和区域特点。将北朝女性墓志书风分为“隶楷型”、“魏楷型”、“楷隶型”三类,分类探讨其书法风格特点,结合历史环境及政治背景对这种书法风格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北朝女性墓志分阶段地区域性梳理,在明确北朝女性墓志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对唐代墓志定型所受文化因素影响来源做出分析。
郝军军[10](2016)在《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代墓葬,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了金墓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然后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工作尚不完善:第一,分区数量太少,将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墓葬放在一起;第二,对墓葬年代缺少必要的分析。另外在研究领域上也较为狭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并对文中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文章主体,将金墓划分为东北地区、金中都地区、大同地区、河北中南部地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陕甘宁地区等十个区,有的区内还分成更小的区,实际共有二十六个小区。本文的研究是在小区内开展的,讨论了墓葬类型、随葬品、墓葬年代,并总结区域特色。对材料丰富、有早晚变化的区域还进行了分期。第十二章从宏观上对金墓的共性进行总结,将其归并为三大区。又从墓葬出发,从微观上探讨区域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第十三章主要根据宋金时期流行的《地理新书》,研究金墓中存在的五音昭穆葬,分析了这种葬法的各种表现,揭示出其使用区域十分广泛,除了中原广大地区外,在原辽统治区内的大同、辽宁地区也都有发现。第十四章讨论砖室墓的营建问题,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砖室墓的建造过程进行探讨,分挖圹、砌砖、妆画这三个步骤。第二部分以晋南地区砖雕墓为中心,分析砖雕的生产制作,分成了模制、雕砖(先烧后雕)和雕坯(先雕后烧)三种技法,并讨论了砖雕的商品性质以及在研究砖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十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的收获进行总结。
二、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古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古墓(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背景 |
1.1.2 呼和浩特历史文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
1.3.2 国内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
1.3.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发展相关专题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220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2.1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2.2.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476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2.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221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2.3 秦朝时期(公元前221 年—2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2.4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 年—公元220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3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 年—58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3.2 北魏时期(公元386 年—534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4.隋唐时期(公元581 年—907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4.1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4.2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4.2.1 隋朝时期历史城池概述(公元581年—618年) |
4.2.2 唐朝时期(公元618 年—9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
4.3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5.辽金元时期(公元907 年—1368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5.1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5.2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5.2.1 辽代时期(公元907 年—1125 年)历史城池概述 |
5.2.2 金元时期(公元1115 年—1368 年)历史城池概述 |
5.3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6.明清时期(公元1368 年—191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6.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6.1.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6.1.2 明朝时期(公元1368 年—1644 年)历史城池概述 |
6.2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6.2.1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6.2.2 清朝时期(公元1616 年—1911 年)历史城池概述 |
6.3 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7.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特征研究 |
7.1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发展概述 |
7.1.1 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 |
7.1.2 城池发展、延续与废弃分析 |
7.2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分布特征分析 |
7.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级别与规模分析 |
7.4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位置分析 |
7.4.1 城池选址特点分析 |
7.4.2 山水地貌对城池建造的影响 |
7.5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形态分析 |
7.6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功能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呼和浩特地区各朝代疆域沿革表 |
附录B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大事件 |
附录C 古城平面图绘制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D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沿革图 |
附录E 呼和浩特地区古城调查一览表 |
附录F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分布示意图(a)/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与城池位置分布示意图(b) |
附录G 赵国重镇云中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附录H 辽代繁华古都丰州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附录I 明代塞外商埠归化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附录J 清代驻防城绥远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致谢 |
(2)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关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概念 |
1.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选题缘起 |
2.研究现状 |
2.1 国外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
2.2 国内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
3.研究思路及问题聚焦 |
3.1 研究思路 |
3.2 问题聚焦 |
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生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
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
1.1.1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气候状况 |
1.1.2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经济形态 |
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出现的物质与技术前提 |
1.2.1 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 |
1.2.2 成型工艺与技术水平 |
1.3 “创作”族群与形成过程 |
1.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创作”族群 |
1.3.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形成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
2.1 兵器与工具造型的演变 |
2.1.1 早商时期铜刀与短剑的造型 |
2.1.2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
2.1.3 春秋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
2.2 动物纹饰件造型的演变 |
2.2.1 西周时期的“双珠兽头饰” |
2.2.2 春秋晚期:动物纹饰件的滥觞 |
2.2.3 战国时期:动物纹饰件的繁盛 |
2.2.4 两汉时期:动物纹饰件的衰落 |
2.3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造型的演变 |
2.3.1 从晚商到春秋的实用器具 |
2.3.2 车马具造型的“鼎盛时期” |
2.3.3 “轮状节约”体现的衰败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饰件的构成样式 |
3.1 浮雕(透雕)饰件的构成样式 |
3.1.1 单体动物纹饰件 |
3.1.2 轴对称构成样式 |
3.1.3 中心旋转的构成样式 |
3.1.4 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 |
3.1.5 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 |
3.2 圆雕的组合形式 |
3.2.1 双兽组合形式 |
3.2.2 群兽组合形式 |
3.3 装饰纹样的类别与“衍生”规律 |
3.3.1 装饰纹样的类别 |
3.3.2 装饰纹样的“衍生”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
4.1 “神性”主题与北方民族的宗教观 |
4.1.1 古代北方民族的宗教信仰 |
4.1.2 动物主题所蕴藏的“神性” |
4.1.3 游牧民族的“护身符” |
4.1.4 “宗教信仰”与动物纹饰件的“纯朴之美” |
4.2 造型风格与族群文化精神 |
4.2.1 生存条件与族群文化 |
4.2.2 游牧文明与族群审美 |
4.2.3 民族精神与动物纹饰件的“崇高之美” |
4.3 青铜器形制与游牧生业模式 |
4.3.1 生活方式与行为规约的内在“原则” |
4.3.2 实用功能与规格形制 |
4.3.3 游牧生业模式与动物纹饰件的“简约之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流传 |
5.1 动物纹造型在北方地区的流传 |
5.1.1 动物纹主题的延续 |
5.1.2 动物纹风格的演变 |
5.1.3 贵重的材质与“西来”的工艺 |
5.2 “西迁”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
5.2.1 与斯基泰、卡拉苏克青铜器的关系 |
5.2.2 “西迁”之路上的造型演变 |
5.3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原地区的流传 |
5.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直接”流传 |
5.3.2 纹饰主题与造型风格的流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着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金代墓葬文化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范围 |
1.3 发现与研究回顾 |
1.3.1 考古发现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金代墓葬的分区与研究 |
2.1 东北地区 |
2.1.1 东北地区墓葬形制 |
2.1.2 随葬品 |
2.1.3 墓志 |
2.1.4 墓葬分期 |
2.2 燕云地区 |
2.2.1 燕云地区墓葬形制 |
2.2.2 随葬品 |
2.2.3 墓志 |
2.2.4 墓葬分期 |
2.3 中原地区 |
2.3.1 中原地区墓葬形制 |
2.3.2 随葬品 |
2.3.3 墓志 |
2.3.4 墓葬分期 |
第3章 金代墓葬区域文化差异与族群葬俗 |
3.1 金代墓葬文化区域特征 |
3.1.1 东北地区 |
3.1.2 燕云地区 |
3.1.3 中原地区 |
3.2 金代墓葬文化区域差异 |
3.2.1 墓葬形制 |
3.2.2 葬式 |
3.2.3 随葬品及随葬品组合分析 |
3.3 族属葬俗与文化交流 |
3.3.1 金代女真葬俗源流 |
3.3.2 金代契丹族葬俗 |
3.3.3 金代汉族葬俗 |
3.3.4 金代族属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说明 |
第一章 北魏时期长城的营建及考古学探究 |
第一节 泰常八年长城的构筑 |
一、古代文献对泰常八年长城的记载 |
二、对《魏书》关于泰常八年长城记载的再认识 |
三、泰常八年长城河北省段的分布与走向 |
四、泰常八年长城内蒙古段的分布与走向 |
第二节 畿上塞围的营建 |
一、学界迄今对畿上塞围的研究与认识 |
二、畿上塞围的走向与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六镇长城的策划与实施 |
一、六镇长城是否策划实施 |
二、六镇长城的空间分布 |
第四节 北魏太和长堑的位置 |
一、太和长堑工程是否实施 |
二、太和长堑的分布与走向 |
第五节 北魏长城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
一、泰常八年长城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
二、畿上塞围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
三、六镇长城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
四、太和长堑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北魏北部边疆地带军事驻防城群体及考古学剖析 |
第一节 北魏“六镇”的建置时间与数量变化 |
一、“六镇”的建置时间 |
二、北魏“六镇”的名称与数量沿革 |
第二节 北魏“六镇”的地望 |
第三节 北魏北疆地带其它军镇建制及地望 |
一、与“六镇”同等的“内线”高级军镇群体 |
二、其它低级驻防城群体 |
第四节 北魏北疆地带驻防城群体的考古学剖析 |
一、“六镇”镇城的考古学研究 |
二、其它军镇的考古学研究 |
三、考古调查所发现规模较大的古城遗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西魏时期北疆边防设施的构筑及考古学探察 |
第一节 东魏肆州长城的营建 |
一、古代文献对东魏肆州长城的记载 |
二、学界对东魏肆州长城相关问题的争论 |
三、明清时期静乐县辖境 |
四、马陵戍的地望 |
五、东魏肆州长城构建的目的 |
第二节 东魏武定三年长城的兴筑 |
一、学界关于武定三年长城的相关争论 |
二、东魏武定时期安州、幽州、定州的辖境 |
第三节 东魏长城遗存的考古学调查 |
一、东魏肆州长城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
二、武定三年长城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齐、北周时期北疆边防设施的营建及考古学剖析 |
第一节 北齐天保三年西线长城的兴建 |
一、对天保三年长城录文的认识 |
二、北齐天保三年西线长城的走向 |
三、西线长城构筑的目的 |
第二节 北齐天保六年外线长城的构筑 |
一、天保六年长城的兴建时间 |
二、天保六年长城的起迄位置 |
三、天保六年长城的分布与走向 |
第三节 北齐天保七年外线长城东、西段 |
一、北齐天保七年外线长城的争论 |
二、外线长城西段的构筑 |
三、外线长城东段的营建 |
第四节 北齐内线长城的构筑 |
一、北齐天保八年“重城”的营建 |
二、天统元年长城的兴筑 |
第五节 北周北疆边防设施的构筑 |
一、北周前期北疆地带的驻防城 |
二、北周长城的营建 |
第六节 北齐、北周边防设施遗存的考古学剖析 |
一、天保三年长城的遗存 |
二、天保六年——七年外线长城的遗存 |
三、天保八年“重城”的遗存 |
四、天统元年长城的遗存 |
五、北周时期北疆边防设施的遗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特征的考古学观察 |
第一节 北朝各政权所筑长城的承袭关系 |
一、北魏长城对前代长城的沿用 |
二、东魏、北齐、北周长城对前代长城的沿用 |
第二节 北朝时期长城的空间布局特征 |
一、长城凭依山势而建 |
二、长城构筑于丘陵谷地之间 |
第三节 北朝时期长城及其附属设施的形制特征 |
一、北朝时期长城墙体的特征 |
二、其它边防设施的特征 |
三、驻防城群体的构建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川掌遗址概况 |
1.2 准格尔旗自然地理以及历史沿革 |
1.2.1 准格尔旗自然地理环境 |
1.2.2 准格尔旗历史沿革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相关说明 |
第2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及人口学研究 |
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性别和年龄鉴定情况 |
2.1.1 个体的性别鉴定 |
2.1.2 个体的年龄鉴定 |
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死亡年龄阶段和性别分布的分析 |
2.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平均寿命研究 |
2.4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
2.4.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各年龄段死亡率与各古代组的比较 |
2.4.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两性各年龄段死亡率与各古代组的比较 |
2.4.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性别构成及比较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
3.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发育程度的研究 |
3.1.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测量情况 |
3.1.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肢骨发育情况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其他古代居民的比较 |
3.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研究 |
3.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情况 |
3.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身高与其他古代居民身高的比较 |
3.3 小结 |
第4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
4.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口腔健康研究 |
4.1.1 牙齿发育异常 |
4.1.2 口腔疾病 |
4.1.3 牙齿磨耗 |
4.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创伤 |
4.2.1 颅骨创伤 |
4.2.2 其他骨骼创伤 |
4.2.3 创伤的综合研究 |
4.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疾病 |
4.3.1 先天性疾病 |
4.3.2 骨肿瘤 |
4.3.3 骨性关节炎 |
4.3.4 强直性脊柱炎 |
4.3.5 其他骨骼疾病 |
4.4 小结 |
第5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测量性状研究 |
5.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
5.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研究 |
5.2.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性状情况 |
5.2.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非连续性性状与其他对比组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6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
6.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数据统计及形态特征分析 |
6.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种系关系讨论和种系纯度检验 |
6.3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人群的内部构成 |
6.3.1 川掌遗址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颅骨的测量性形态特征的比较 |
6.3.2 川掌遗址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出土颅骨的种族相似性比较 |
6.4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的初步探讨 |
6.4.1 与现代主要人种支干的比较 |
6.4.2 与亚洲蒙古人种四个区域类型的比较 |
6.4.3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7章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相关人群之比较 |
7.1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先秦时期各古代居民的比较 |
7.2 川掌遗址古代居民与历史时期各古代组的比较 |
7.3 从川掌组看河套地区古代居民先秦两汉时期的人种地理变迁 |
7.3.1 河套地区古代居民情况 |
7.3.2 川掌组与河套地区先秦至两汉时期各古代居民的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表 |
图版 |
(7)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第一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类型学考察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植物类纹饰 |
第二节 动物类纹饰 |
第三节 人物类纹饰 |
第四节 山水类纹饰 |
第五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分期及时代讨论 |
第二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发展阶段论述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军事因素 |
第三节 思想文化因素 |
第四节 艺术审美因素 |
第五节 陶瓷产业因素 |
第六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发展阶段论述 |
第三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艺术特征及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题材内容方面 |
第二节 构图布局方面 |
第三节 工具手法方面 |
第四节 风格审美方面 |
第五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 |
第四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与同期艺术关联探讨 |
第一节 植物类纹饰 |
第二节 动物类纹饰 |
第三节 人物类纹饰 |
第四节 山水类纹饰 |
第五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反映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封建礼制 |
第二节 祈子延寿 |
第三节 纳吉禳灾 |
第四节 功名福贵 |
第五节 修身立德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发现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中原地区唐代墓葬形制 |
(一)中原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类型 |
1、土洞墓 |
2、砖室墓 |
3、土坑砖室墓 |
4、土坑墓 |
5、石质墓 |
(二)中原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分期 |
(三)中原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分区 |
1、洛阳中心区 |
2、豫北冀南区 |
3、晋东南区 |
三、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 |
(一)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类型 |
1、土洞墓 |
2、砖室墓 |
(二)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分期 |
四、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对比 |
五、中原地区和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源流 |
(一)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墓来源分析 |
1、中原地区唐代墓葬的来源 |
2、河套地区唐代墓葬的来源 |
(二)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墓流向分析 |
1、中原地区唐代墓葬的流向 |
2、河套地区唐代墓葬的流向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北朝女性墓志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范围 |
第二章 北朝女性墓志的发现与分区 |
第一节 北朝女性墓志的发现概况 |
一 北朝女性墓志发现的着录与出土 |
二 北朝女性墓志出土墓葬概况 |
第二节 北朝女性墓志的分区 |
一 北朝墓葬的分布特征 |
二 北朝女性墓志的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北朝女性墓志的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北魏女性墓志的形制 |
一 迁洛前女性墓志的形制 |
二 迁洛后女性墓志形制 |
第二节 东魏、西魏女性墓志形制 |
第三节 北齐、北周女性墓志形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北朝女性的墓志等级制度 |
第一节 北朝女性墓志志主身份 |
一 北魏女性墓志志主身份 |
二 东魏北齐女性墓志志主身份 |
三 西魏北周女性墓志志主身份 |
第二节 北朝女性墓志规格 |
一 北魏女性墓志规格 |
二 东魏北齐女性墓志规格 |
三 西魏北周女性墓志规格 |
第三节 北朝女性墓志等级探讨 |
一 后妃墓志 |
二 贵族女性墓志 |
三 女官墓志 |
四 比丘尼墓志 |
五 平民墓志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墓志与北朝女性他者地位研究 |
第一节 墓志所见北朝女性婚姻中的他者地位 |
一 墓志所见北朝女性婚嫁年龄 |
二 墓志所见北朝女性婚后地位 |
三 墓志所见北朝女性联姻门阀关系 |
第二节 墓志所见北朝女性家族世系中的他者地位 |
一 北朝女性墓志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 |
二 墓志世次记载所反映的他者地位 |
第三节 墓志中女性社会价值的实现与依赖 |
一 贵族女性社会价值评判标准 |
二 女官社会价值评判标准 |
三 比丘尼社会价值评判标准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北朝女性墓志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北朝女性墓志书风的形成 |
一 北朝女性墓志书写分区梳理 |
二 北朝女性墓志书风分类探讨 |
三 北朝女性墓志书风的形成原因探析 |
第二节 北朝女性墓志的区域特征与唐代墓志的定型 |
一 北朝女性墓志的区域特征 |
二 由北朝女性墓志看墓志形制的完善 |
三 对唐代墓志定型的影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史简述 |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二、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三、19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四、21世纪至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三节 问题、目的及相关概念 |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第二章 东北地区 |
第一节 金上京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附:几处年代有疑问的“金墓”辨析 |
第二节 绥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辽宁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附:几处所谓“金墓”年代辨析 |
第四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章 金中都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附:所谓金陵“陪葬墓”应为元墓 |
第四章 大同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五章 河北中南部地区 |
第一节 保定中南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石家庄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冀南豫北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六章 山东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七章 河南地区 |
第一节 洛阳-三门峡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郑州-焦作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鹿邑金墓 |
第八章 山西中部地区 |
第一节 汾阳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阳泉-昔阳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太原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九章 晋南地区 |
第一节 侯马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稷山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三节 襄汾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四节 闻喜、绛县、垣曲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十章 晋东南地区 |
第一节 长治南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长治北部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三节 晋城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十一章 陕甘宁地区 |
第一节 关中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二节 陕北地区 |
一、墓葬类型 |
二、墓葬年代 |
三、区域特色 |
第三节 甘肃地区(包括陕西西部、宁夏南部) |
一、墓葬类型 |
二、随葬品 |
三、墓葬年代 |
四、区域特色 |
第十二章 从墓葬看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具有不同特色的三大区 |
一、金上京-金中都地区 |
二、原辽朝统治区 |
三、原北宋统治区 |
第二节 区域间的交流 |
一、东北地区 |
二、河北中南部地区 |
三、山东地区 |
四、河南地区 |
五、山西中部地区 |
六、晋南地区 |
七、晋东南地区 |
八、陕甘宁地区 |
第十三章 金墓中的五音昭穆葬 |
第一节 汾阳东龙观王氏家族墓地 |
一、明堂 |
二、各墓穴位及下葬次序 |
三、买地券所反映出的信息 |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五音昭穆葬 |
一、东北地区 |
二、大同地区 |
三、河北中南部地区(包括豫北地区) |
四、山东地区 |
五、河南地区 |
六、山西中部地区 |
七、晋南地区 |
八、晋东南地区 |
九、陕甘宁地区 |
第十四章 金代砖室墓营建研究 |
第一节 砖室墓的建造过程 |
一、挖圹 |
二、砌墓 |
三、妆画 |
第二节 砖雕生产研究——以晋南地区为中心 |
一、模制 |
二、雕砖(先烧后雕) |
三、雕坯(先雕后烧) |
四、砖雕的商品性及相关问题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古墓(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D]. 李园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D]. 陆刚.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3]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金代墓葬文化差异研究[D]. 汤艳杰. 河北大学, 2019(08)
- [5]北朝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D]. 翟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内蒙古准格尔旗川掌遗址人骨研究[D]. 阿娜尔. 吉林大学, 2018(04)
- [7]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D]. 靳雅权. 山东大学, 2018(02)
- [8]中原地区与河套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对比研究[D]. 张义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 [9]北朝女性墓志考古学研究[D]. 司晓洁. 郑州大学, 2018(11)
- [10]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郝军军. 吉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