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图像通信中的抗误码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然然[1](2014)在《基于H.264/AVC视频错误恢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流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驱动,数字视频通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原始视频数据量庞大,为了平衡传输带宽与存储容量的矛盾,视频在传输前需要有效压缩。高压缩率和良好的网络友好性使得H.264/AVC广泛应用于视频通信领域。同时,H.264/AVC采用新技术提高压缩效率,使得码流对传输中的误码、丢包更敏感。一个比特错误引起的解码失去同步或错误扩散会导致比特流误解码或不能解码,这会造成视频重建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在视频通信中提高视频错误恢复能力以及对误码的抗干扰能力极为重要。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基于H.264/AVC的视频错误恢复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可逆信息隐藏技术,将重要的特征数据嵌入码流中并用于视频错误恢复。本课题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分析并讨论了视频编码技术以及导致误码或丢包的原因,深入研究了基于H.264/AVC标准的视频错误恢复领域经典算法。2.深入研究适于错误块重构的特征信息以及视频通信中的错误恢复机理,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差分可逆信息隐藏的视频错误恢复算法。该算法将I帧中每个宏块的运动矢量(Motion vector, MV)作为重要特征数据,采用一种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将其嵌入量化离散余弦变换(Quantiz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QDCT)系数中。在解码端提取该特征信息,并用于错误恢复。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与同类方法相比,一方面改善了隐写视频的不可感知性,在不同QP下,较基于直方图平移信息隐藏的错误恢复算法(RDHEC)平均提高4.03dB5.34dB;另一方面有效提高I帧视频错误恢复质量。在丢包率为10%时,与RDHEC相比,本算法约提高视频恢复质量0.075dB0.46dB。在丢包率为20%时,与RDHEC相比,本算法提高视频恢复质量约1.00dB2.88dB。3.结合H.264/AVC编码新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的错误恢复算法。本算法将I帧宏块的预测模式作为特征数据嵌入QDCT中,并传输到解码端用于错误恢复。该算法在JM-12.0软件平台上的仿真效果显示,无论视频否存在场景变化,都取得显着效果。在丢失率分别为10%、20%时,本文提出算法比加权插值(JM自带)算法平均高出3.24dB、2.79dB。当存在场景变换时,与RDHEC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平均高出约1dB;从主观效果看,本文算法可以保证重建质量以优雅的方式下降。
李小冲[2](2013)在《基于H.264视频图像预测编码及抗误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由ITU-T和ISO于2003年3月联合提出的,以其良好的网络亲和性以及高效的编码效率而备受人们的关注。H.264/AVC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在相同的解码质量下,其编码效率比H.263以及MPEG-4提高一倍,以更好的实现低码率环境下视频流的传输。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码率环境下的视频流的传输,H.264/AVC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先进技术的采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解码性能,但却大大增加了模块复杂性,更是成倍增加了算法的复杂程度,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H.264在实时视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而帧间搜索算法是视频编码过程中最为复杂、耗时最多的部分,故本文着重研究了视频帧间搜索算法以及简单的抗误码性研究。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H.264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着重阐述了其帧间预测编码。详尽地说明了H.264复杂性,从而证实了研究帧间快速搜索算法的必要性。本文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H.264/AVC编码的帧间快速搜索算法。首先以钻石搜索法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对比,起到了预期的效果。然后再以改进的钻石搜索法为前提,提出了BMV-AES算法。该算法根据运动矢量的相关性,对视频图像中符合一定条件的宏块进行了提前终止搜索计算,采用相关宏块的运动矢量预测;对于未能提前终止搜索计算的宏块根据运动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宏块搜索策略,对于小运动类型采用8×8大小宏块以十字搜索为搜索策略,对于大运动类型采用4×4大小宏块以改进的钻石搜索法为搜索策略。论文中将该算法与传统的单一模式改进搜索(PDSM)算法以及另一种时空相关的运动矢量场自适应搜索(MVFAST)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得出的结论为BMV-AES为一种搜索性能较为优秀的搜索算法。最后根据H.264抗误码特性,以丢失宏块运动矢量估计分别对MVFAST和BMV-AES算法进行了抗误码性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BMV-ASE算法的抗误码性要略优于MVFAST算法。
朱伶俐[3](2012)在《H.264帧内预测选择算法及视频传输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视频监控作为物联网的第一层次--感知层的信息来源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伴随人们安防意识的提高,用于安防行业的视频监控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美国TI公司的TMS320DM642是针对多媒体应用开发的一款高性能DSP,它集成了音/视频输入和输出接口,以太网接口等,非常适用于数字视频监控等多媒体应用。就视频编码标准而言,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视频编码标准,也是当前视频通信研究的热点。H.264标准中采用了先进的帧内预测、多模式高精度运动估计、整数变换及量化、去块效应滤波、先进的熵编码技术和先进的抗误码技术,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运算的复杂度,难以实时应用。本文针对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的高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纹理分析和相邻块间相关性的快速帧内预测算法,该算法采用环特征下降率提前判定、楔特征预测候选模式、宏块与子块间的空间相关性等技术,在图像质量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明显减少了帧内模式选择数目,降低了帧内预测的计算复杂度。本文选用TMS320DM642这款芯片和针对其开发的CCS开发工具,它们能将DSP平台和CCS工具的功能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H.264源码到DSP平台的移植,提出了在DM642上进行H.264编码器优化的方法,如编译参数选择优化、循环展开44块变换残差的C语言程序优化和16×16宏块DC模式帧内预测计算的线性汇编替换等,优化后的编码速度基本达到了实时要求。本文在移植和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视频信息的网络传输,对系统实现中运用的关键技术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如RF5框架的进程调度和基于TCP/IP协议的NDK网络编程等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一个具体的视频传输实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田贺[4](2012)在《MPEG-4视频对象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因特网和无线网的日益普及,视频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人们对视频传输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视频压缩算法的引入,使得视频码流对信道错误十分敏感,因此,视频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对象的视频压缩标准MPEG-4的提出,为一系列视频消费电子应用提供了更高的编码效率,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针对该标准的差错控制与错误隐藏技术已有很大发展。解码端错误隐藏技术对减小视频传输中错误的影响,提高解码端重建视频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的研究方向为基于MPEG-4视频标准的错误隐藏技术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对视频通信中错误隐藏技术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简述了MPEG-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基本原理、新特点及差错控制技术,并对其性能优势进行了总结。其次,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对视频传输中的错误隐藏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分别从编码端、解码端和编解码交互三个方面对基于MPEG-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错误隐藏技术进行分析,并重点对解码端错误隐藏技术进行了讨论;同时针对目前研究较少的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从空域和时域两个方面对典型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实验仿真分析。再次,针对视频对象的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已有的贝塞尔曲线拟合算法,针对贝塞尔曲线不能局部修改的缺点,用样条曲线来代替贝塞尔曲线来进行曲线拟合,使拟合曲线更逼近丢失轮廓,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改进方法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恢复图像。最后,针对时域、空域算法的优缺点,把已有算法相结合,实现了根据受损区域的类型来自适应选择的形状信息错误隐藏算法,并进行了实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尹超[5](2012)在《基于LDPC和H.264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随着移动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无线视频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无线视频通信中作为传输主体的视频图像信息是经过高度压缩编码的数据流,数据比特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小。另一方面,无线信道具有信道带宽资源有限、高误码率等特点,因此,在环境复杂的无线信道下进行视频图像信息的传输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论文针对视频图像数据对信道误码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对视频码流中的数据进行了分等级编码传输,给出了一种基于不等差错保护的视频图像传输方案,并在不等差错保护方案的基础之上,联合信源端编码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LDPC码与H.264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实验仿真表明,设计的联合编码方案可以减少在传输过程产生的错误对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提高视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时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针对LDPC码译码过程中变量节点的信息处理,在LLR BP(对数域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和UMP BP-based(最小和)译码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偏移因子来校正变量节点信息的迭代更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译码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的译码算法同传统的译码算法相比,是一种兼顾性能与复杂度的折中的译码算法。(2)实现了H.264码流在无线信道传输中的性能分析。实验仿真表明,虽然H.264视频压缩编码具有较高的压缩效率,但由于无线信道时变的特性,服务质量有时仍然无法得到保证,所以需要设计更加有效的编码方案,使得编码后的码流更能适应信道的变化,从而提高无线视频传输的性能。(3)针对视频图像不同信息比特对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不同,给出了一种基于LDPC码的不等差错保护的视频传输方法。将视频图像信息按其重要性的不同进行数据分类,采用不同的信源编码策略、不同的信道编码保护方法。实验仿真表明,采用不等差错保护UEP方案可以获得比等差错保护EEP方案更好的重建视频图像质量。(4)针对实际通信环境中资源有限的特点,联合不等差错保护策略和信源编码参数进行考虑,设计了一种基于LDPC和H.264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策略。实验仿真表明,在传送视频信息时,采用联合信源信道编码保护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下,更能体现其优越的系统性能。既可以有效地利用信道有限的带宽资源,又可以保证视频信息的可靠传输。通过即时的信道状态信息调整编码器的参数,在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之间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点,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佳。
左桂平[6](2011)在《基于数字水印的JPEG图像传输信道质量评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飞跃发展,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了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中,使得它也得以迅速地发展,与此同时,数字水印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扩展,而不再限于当初的版权保护方面,这一技术越来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考虑到JPEG标准是为低误码率的有线信道而设计,在高误码率信道下传输是比较困难。本文在分析JPEG标准规定的可选重启动标志位对解码图像质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重启动标志位来进行编码,把8个重启动标志位循环插入到JPEG比特码流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因误码所导致的解码错误和解码同步失真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效性。针对现有文献利用数字水印评估通信信道质量主要是以视频序列为载体,而实际应用中用户传输图像又是很普遍的,基于此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水印技术评估JPEG图像传输信道质量的方法。基于JPEG分块DCT变换的特性,利用量化后交流非0系数个数的奇偶性来设计一种水印算法,并分析了水印嵌入对图像质量以及编码比特流长度的影响。嵌入了水印后编码的比特流通过模拟噪声信道传输,在接收端,根据解码图像时检测的错误,以及解码后所提取的水印与原始水印的对比,使用本文定义的索引因子Q来估计传输信道的质量情况。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信道质量评估,水印数据并不影响载体图像的质量,而且还不会因为引入了水印数据而额外增加通信的数据量,属于一种无参量的客观评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本文所定义的索引因子Q值反映出信道的质量情况,索引因子随着信道误码率的增加而增加,不受实验中所选图像的尺寸、图像的内容、图像的纹理特征的影响。通过本文所提的方案能够解决单个图像通信的信道质量评估问题,给运营商和用户提供了一个合理收费付费的参考。
刘卫亮[7](2011)在《基于H.264的无线视频传输平台的设计与硬件实现》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人们对无线视频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无线信道具有多径效应、抖动效应以及瑞利衰落等特点,容易导致较高的误码率,很难为无线应用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因此,如何在无线环境中实时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将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标准压缩效率高,可在各种码率下提供较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同时具有自适应的延时特性,支持各种视频应用,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适于在无线信道中传输。论文在研究H.264编码标准和无线传输的差错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针对DSP与FPGA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基于H.264的无线视频传输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FPGA内部时序设计对视频传输平台的视频采集模块和DSP与FPGA之间的高速通信接口进行了硬件实现。视频传输平台使用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TS201实现H.264的优化算法,可以很好的满足视频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同时,论文分析了目前用于个人无线局域网的常用通信协议,并根据本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非标准协议的RF射频通信的无线收发模块。通过对视频传输平台各模块接口处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平台性能达到了预期指标要求。
丁志鸿[8](2011)在《图像与视频含错恢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据压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迅猛发展。数据压缩技术一方面减少了图像视频数据的传输量,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数据间相关性的降低而加重了传输过程中误码对图像视频恢复质量的影响。实际通信中,由于环境和设备等因素影响,误码的产生、数据的丢失难以避免,由于压缩码流极易发生误码扩散,会导致图像视频质量严重下降,甚至是无法恢复。现有的抗误码技术如纠错编码和重传机制等,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其中信源解码阶段的抗误码技术不增加编码冗余,与标准兼容,且与信道无关,尤其是在某些特殊应用环境中,信源解码抗误码技术是唯一的选择。论文针对图像和视频压缩数据的特点,分别研究了图像、视频信源码的纠错译码技术和错误隐藏技术。在分析两类抗误码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源解码阶段的抗误码新机制。论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研究了信源解码抗误码新机制。融合接收端抗误码技术,将智能处理技术与译码技术相结合,在误码检测、纠错译码技术研究和错误隐藏技术研究中,采用了模式识别等智能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纠错译码技术、尽早同步技术和错误隐藏技术各自的优势,有效解决误码定位等难题。(2)研究了静止图像信源解码阶段的纠错译码技术,分别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传真MMR码纠错译码算法和针对高权重比特域突发错误的JPEG2000纠错译码算法。前者通过大量的MMR码样本,训练得出含错行比特数以及等长序列的概率模型,纠错前使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最大后验估计对模型进行动态更新,由此指导纠错译码,纠错速度较以往算法有了明显的提高。后者针对JPEG2000数据区不同比特对图像恢复质量影响程度的不同,在检测到误码之后,在高权重比特域,使用滑动窗口对误码进行搜索和定位,获得了较好的效果。(3)研究了视频码流错误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视频分级错误检测算法。在研究现有视频码流错误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模式识别理论,总结了一系列常用的检错特征,同时引入了新特征,然后使用了基于语法、基于阈值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三级判决准则进行错误检测。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检测到视觉表现不明显的错误块,提高了错误块检测率。(4)研究了视频空域错误隐藏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分段匹配的空域视频错误隐藏算法。根据计算机视觉理论,先对边缘进行估计,根据边缘点的分布及方向对边界进行分割,使用各分段在邻近区域内进行匹配填补,经过迭代各边界按一定策略向内填补最终完成错误隐藏。实验表明,本算法有效地保留了边缘信息,使恢复图像的主客观质量有较大的提高。(5)研究了视频时域错误隐藏算法,针对连续宏块丢失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H.264的基于运动物体的时域错误隐藏算法。根据视觉注意机制,首先分析丢失宏块相邻宏块的运动矢量及灰度值分布,然后对平坦区域及灰度一致的运动区域先进行错误隐藏,最后对遗漏像素进行隐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保持物体形状,减少块效应,提高了恢复质量。针对整帧丢失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分布的H.264自适应整帧恢复算法。根据视觉注意机制,首先对参考帧的残差信息进行分析,对于平坦区域或刚性运动区域,采用传统的运动矢量复制法,而对运动复杂区域或产生形变等区域进行基于像素的运动矢量重新估计,再以光流法进行恢复。实验表明,本算法在主观视觉质量和客观峰值信噪比上都优于传统方法。(6)在信源解码抗误码新机制的框架下,分别设计了传真MH码二值图像和MPEG-2视频图像抗误码融合技术。前者在译码完成后,对错误扫描线分布进行统计。若错误扫描线为孤立扫描线,则使用新误码补偿技术处理当前扫描线;否则使用滑动窗口在当前行数据流内进行纠错译码;若纠错失败,再使用新误码补偿技术。后者在检测到错误宏块时,判断图像块是否为平坦块,若是则使用错误隐藏技术恢复错误宏块;否则从该宏块编码数据的开始位置尝试纠错译码;若纠错失败再依次使用尽早同步技术和错误隐藏技术。实验表明,信源码抗误码新机制较好地缓解了提高抗误码性能与运算速度之间的矛盾。目前,以本论文研究为基础的系统已在相关单位实际工作中得到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郑斐[9](2010)在《铁路应急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一直都是保障我国经济建设高速进行的大动脉。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大宗货物的运输都是铁路在承担。例如客运、货运、煤炭、粮食、民用、军用等等。现在,随着全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和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的开行,标志着铁路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已经产生质的飞跃。同时,铁路的飞速发展对铁路应急抢险通信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事故,处理事故,恢复运行。因此,开发建设能使指挥中心直视、直控事件现场的铁路应急视频无线传输指挥系统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了现代铁路专网的基础上得出了采用H.264视频压缩标准的无线视频通信系统是可行的结论。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电磁环境和OFDM在这种电磁环境下信道衰落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FDM信道衰落特性对视频数据的影响特点。然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一种H.264抗干扰措施与OFDM相结合的策略。根据这种策略设计了一种新的交织方式。这种交织方式主要包括了:视频数据slice串/并变换和整形,信道估计信息、的接收与统计,交织方式的判决与同步,序列参数集信息、图像信息、与信道估计信息在带外信道中的通信协议等。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基于铁路电磁干扰特点的OFDM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新交织方式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视频数据slice串并变换和整形功能模块、信道估计信息的接收与统计功能模块、交织方式的判决与同步功能模块、序列参数集信息、、图像信息与信道估计信息在带外信道中的通信协议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组成了基于新策略的交织器。将带有新交织器的OFDM仿真模型与带有一般交织器的OFDM仿真模型进行不同电磁环境下的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和多普勒效应下,带有新交织器的OFDM仿真模型的误码率较小,而PSNR值较高。证明带有新交织器的OFDM仿真模型传输的视频质量要优于带有一般交织器的OFDM仿真模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H.264抗干扰措施与OFDM相结合的策略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抗干扰性,体现本策略的优越性。最后,本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丁今后的改进方向和改进方法,希望能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有更好的效果。
仲丽媛[10](2011)在《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文中指出摘要:移动宽带视频业务是3G、4G,乃至未来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业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新的增长点,但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设计一套有效的编码方案是此课题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分离编码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重视,它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编码方案,适合应用于视频的无线移动传输业务中。本文首先综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态及成果,简述了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和常见的信道编码,介绍了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适用情况及其分类。其次,本文分析了无线信道特点,总结了视频在无线网络中传输面临的问题,采用H.264标准用于视频压缩编码,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技术,分别在三个无线信道模型——随机出错信道,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平坦慢衰落信道上对视频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本文对视频端到端失真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综合考虑了量化失真,丢包引起的失真,错误扩散以及错误隐藏等影响视频失真的因素后,建立了一个视频端到端失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的估计出视频的端到端失真。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端到端失真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在给定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找出使视频端到端失真最小时的信源编码量化参数和信道编码码率,使编码后的码流更能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此方案与固定码率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比固定码率方案获得了更好的视频重建质量。
二、无线图像通信中的抗误码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图像通信中的抗误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264/AVC视频错误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动态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2.1 视频传输系统 |
2.2 视频压缩编码原理 |
2.3 视频压缩编码的发展历程 |
2.4 H.264 视频压缩标准的关键技术 |
2.4.1 H.264 的分层编码结构 |
2.4.2 预测编码 |
2.4.3 SI/SP 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错误恢复算法 |
3.1 错误产生的原因 |
3.2 前向差错隐藏 |
3.3 错误隐藏 |
3.3.1 空域错误隐藏 |
3.3.2 时域错误隐藏 |
3.4 交互式错误隐藏 |
3.5 基于信息隐藏的错误恢复技术 |
3.5.1 基于信息隐藏的空域错误恢复 |
3.5.2 基于信息隐藏的时域错误恢复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逆数据隐藏的 H.264/AVC 视频错误恢复算法 |
4.1 重要数据提取和嵌入方案 |
4.2 可逆数据嵌入原理和嵌入位置 |
4.2.1 广义差分扩展 |
4.2.2 嵌入区域的选择 |
4.3 信息隐藏过程 |
4.4 错误恢复过程 |
4.4.1 提取嵌入的信息 |
4.4.2 利用重要数据进行错误恢复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实验仿真环境 |
4.5.2 嵌入信息产生的失真和比特率的增加百分比 |
4.5.3 错误恢复的客观评价 PSNR |
4.5.4 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预测模式的 H.264/AVC I 帧视频错误恢复算法 |
5.1 H.264 的帧内预测编码 |
5.2 预测模式的关系 |
5.3 提出的算法 |
5.3.1 特征数据 |
5.3.2 特征数据嵌入过程 |
5.3.3 特征信息的提取过程 |
5.3.4 错误恢复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4.1 实验仿真环境 |
5.4.2 特征信息嵌入引起码率变化和隐写视频质量 |
5.4.3 错误恢复的质量评价 |
5.4.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H.264视频图像预测编码及抗误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视频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H.264/AVC 的结构框架及关键技术 |
2.1 H.264 概述 |
2.1.1 H.264 的结构框图 |
2.1.2 H.264 编解码器 |
2.2 H.264 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
2.2.1 帧内预测 |
2.2.2 整数变换与量化 |
2.2.3 熵编码 |
2.2.4 去方块效应滤波 |
2.2.5 率失真优化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H.264 帧间预测编码技术 |
3.1 H.264 帧间预测概述 |
3.2 块匹配运动估算 |
3.2.1 匹配运动估算原理 |
3.2.2 匹配准则 |
3.3 分数级像素运动估算 |
3.4 可变大小宏块 |
3.5 多参考帧预测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块模式的运动估算 |
4.1 常用的块匹配算法 |
4.1.1 多步搜索法(MSSM) |
4.1.2 六边形搜索法(HSM) |
4.1.3 钻石搜索法(DSM) |
4.2 时空相关性的算法 |
4.2.1 MVFAST 算法 |
4.3 改进的钻石搜索法 |
4.3.1 改进方法分析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基于运动矢量预测模式的自适应运动估算算法 |
4.4.1 视频序列特性分析 |
4.4.2 搜索终止准则 |
4.4.3 运动类型的判定 |
4.4.4 搜索起始宏块的设定 |
4.4.5 多搜索模式的选择 |
4.4.6 BMV-AES 算法过程 |
4.4.7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宏块错误掩盖 |
5.1 H.264 错误恢复方法 |
5.1.1 图像分割 |
5.1.2 参考图像的选取 |
5.1.3 数据分割 |
5.1.4 参数设定 |
5.1.5 灵活的宏块排序(FMO) |
5.1.6 冗余片的结构设计(RSS) |
5.2 宏块错误掩盖方法 |
5.2.1 帧内宏块错误掩盖方法 |
5.2.2 帧间宏块错误的掩盖方法 |
5.3 自适应丢失宏块运动矢量估计 |
5.3.1 自适应丢失宏块运动矢量估计算法步骤 |
5.3.2 MVFAST 算法和 BMV-AES 算法抗误码研究及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H.264帧内预测选择算法及视频传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视频编码技术相关发展 |
1.2.2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及应用 |
1.2.3 H.264 应用算法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H.264 视频编码标准 |
2.1 H.264 标准简介 |
2.1.1 分层设计 |
2.1.2 档次和级别 |
2.1.3 H.264 的编码器流程 |
2.2 H.264 编码标准新技术 |
2.2.1 先进的帧内预测技术 |
2.2.2 多模式高精度运动估计 |
2.2.3 整数变换及量化 |
2.2.4 去块效应滤波 |
2.2.5 先进的熵编码 |
2.2.6 先进的抗误码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H.264 帧内预测选择算法改进 |
3.1 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
3.2 基于纹理分析和宏块相关性的快速帧内预测算法 |
3.2.1 纹理特征及能量谱的纹理分析 |
3.2.2 改进后的帧内预测算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264 编码器在硬件平台上的移植与优化 |
4.1 基于 TMS320DM642 的 H.264 算法移植 |
4.1.1 开发平台简介 |
4.1.3 H.264 编码器的移植 |
4.2 基于 DM642 的 H.264 编码器优化 |
4.2.1 针对项目级的优化 |
4.2.2 C 语言优化 |
4.2.3 利用线性汇编实现优化代码 |
4.2.4 利用 EDMA 传输数据 |
4.2.5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H.264 的视频信息传输实现 |
5.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5.2 RF5 框架 |
5.2.1 RF5 介绍 |
5.2.2 进程调度 SCOM 模块 |
5.3 NDK |
5.3.1 NDK 介绍 |
5.3.2 NDK 的配置和初始化 |
5.4 系统软件实现 |
5.4.1 系统软件的设计 |
5.4.2 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 |
5.5 视频传输示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4)MPEG-4视频对象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错误恢复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MPEG-4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
2.1 引言 |
2.2 MPEG-4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的介绍 |
2.3 MPEG-4 校验模型编解码原理 |
2.3.1 形状信息编码 |
2.3.2 运动信息编码 |
2.3.3 纹理信息编码 |
2.4 MPEG-4 的容错控制策略 |
2.4.1 重新同步 |
2.4.2 数据分割技术 |
2.4.3 可逆变长编码 |
2.4.4 错误隐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PEG-4 视频错误隐藏技术 |
3.1 引言 |
3.2 错误隐藏技术综述 |
3.2.1 编码端的错误隐藏技术 |
3.2.2 解码端错误隐藏技术 |
3.2.3 交互错误隐藏技术 |
3.3 成熟的后处理错误隐藏技术 |
3.3.1 空域错误隐藏技术 |
3.3.2 时域错误隐藏技术 |
3.3.3 频域错误隐藏技术 |
3.3.4 时空域自适应错误隐藏技术 |
3.4 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 |
3.4.1 空域形状错误隐藏技术 |
3.4.2 时域形状错误隐藏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曲线拟合的形状错误隐藏技术 |
4.1 引言 |
4.2 贝塞尔曲线拟合法 |
4.2.1 二次曲线拟合法 |
4.2.2 三次曲线拟合法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改进的曲线拟合法 |
4.3.1 对正确接收到的相邻边界的拟合 |
4.3.2 错误隐藏曲线的构建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适应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 |
5.1 引言 |
5.2 时空域自适应形状错误隐藏方法的提出 |
5.2.1 隐藏类型的选择 |
5.2.2 受损 alpha 平面的自适应错误隐藏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LDPC和H.264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面临的问题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LDPC 码的编译码及其改进的译码算法 |
2.1 LDPC 码的 Tanner 图表示 |
2.2 LDPC 码的译码原理及结构 |
2.2.1 硬判决译码算法 |
2.2.2 软判决译码算法 |
2.3 改进的 LDPC 码的译码算法 |
2.4 实验仿真结果 |
2.4.1 译码算法复杂度比较 |
2.4.2 不同偏移因子的译码性能分析 |
2.4.3 不同译码算法的性能分析 |
2.4.4 不同译码算法平均迭代次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264 码流在无线信道传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 无线通信面临的问题 |
3.2 无线信道模型 |
3.3 H.264 中的抗误码技术 |
3.4 视频通信系统模型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LDPC 和 H.264 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
4.1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
4.2 视频质量评估标准与方法 |
4.3 基于 LDPC 码的不等差错保护方案 |
4.3.1 数据分割(Data Partition) |
4.3.2 不等差错保护方案 |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基于 LDPC 和 H.264 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
4.4.1 H.264 编码中影响码率的参数 |
4.4.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算法 |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数字水印的JPEG图像传输信道质量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数字水印评估信道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多媒体通信相关知识介绍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4.1 主要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数字水印基础知识概述 |
2.1 数字水印基本概念 |
2.2 数字水印特点 |
2.3 数字水印分类 |
2.4 基于通信系统的数字水印模型 |
2.5 数字水印主要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JPEG编解码分析实现及一种水印算法的设计 |
3.1 JPEG标准简介 |
3.2 JPEG编码及实现 |
3.2.1 预处理 |
3.2.2 DCT变换 |
3.2.3 量化 |
3.2.4 熵编码 |
3.3 JPEG解码及实现 |
3.3.1 熵解码 |
3.3.2 图像重构 |
3.4 重启动标志位对解码图像质量影响分析 |
3.5 一种水印算法的设计 |
3.5.1 水印算法思想 |
3.5.2 水印算法实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印评估JPEG图像通信的信道质量 |
4.1 水印嵌入及编码传输 |
4.1.1 水印嵌入 |
4.1.2 编码传输 |
4.2 解码及水印评估信道质量 |
4.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H.264的无线视频传输平台的设计与硬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视频处理平台发展现状 |
1.2.2 视频压缩算法研究现状 |
1.2.3 视频传输技术发展概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线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 |
2.1 视频压缩的基本原理 |
2.2 H.264 视频编码标准 |
2.3 视频无线传输的差错控制 |
2.3.1 面向预防的差错控制 |
2.3.2 面向补救的差错控制 |
2.3.3 面向交互的差错控制 |
2.4 实时传输协议RTP 与传输控制协议RTCP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264 的无线视频传输平台 |
3.1 系统方案介绍 |
3.2 无线视频传输平台开发环境介绍 |
3.2.1 DSP 芯片ADSP-TS201 |
3.2.2 FPGA 芯片 Xilinx Virtex-II PRO |
3.2.3 开发软件与开发流程 |
3.2.4 视频解码芯片SAA7113 |
3.2.5 数字无线收发芯片nRF24L01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264 的无线视频传输平台的硬件实现 |
4.1 基于SAA7113 的视频采集模块 |
4.1.1 视频信号处理的背景知识 |
4.1.2 SAA7113 输出数据的格式 |
4.1.3 SAA7113 的配置 |
4.1.4 图像数据的缓存 |
4.1.5 程序的实现 |
4.1.6 测试结果 |
4.2 FPGA 与DSP 之间的高速通信接口 |
4.2.1 ADSP-TS201 的高速链路口 |
4.2.2 链路口的通信协议 |
4.2.3 发送接收模块的FPGA 时序实现 |
4.3 基于nRF2401 的无线收发模块 |
4.3.1 几种主流无线通信协议的分析 |
4.3.2 FPGA 与nRF24L01 芯片接口时序设计 |
4.3.3 无线通信协议设计 |
4.3.4 无线数据传输速率估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图像与视频含错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图像视频压缩编码分析 |
1.2.1 图像视频冗余度分析 |
1.2.2 图像压缩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
1.2.3 视频压缩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
1.2.4 课题面临的困难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抗误码分析与新机制研究 |
2.1 误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
2.2 发送端抗误码技术 |
2.2.1 信源编码抗误码技术 |
2.2.2 信道编码抗误码技术 |
2.2.3 信源信道联合抗误码技术 |
2.3 接收端抗误码技术 |
2.4 交互式抗误码技术 |
2.5 信源解码抗误码新机制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像信源码纠错译码技术 |
3.1 两种常用的图像压缩方式 |
3.1.1 MMR 码编码规则 |
3.1.2 JPEG2000 新特点 |
3.2 基于假设检验的传真MMR 码纠错译码算法 |
3.3 基于概率统计的传真MMR 码纠错译码算法 |
3.3.1 理论依据 |
3.3.2 问题分析 |
3.3.3 算法具体描述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针对高权重比特域突发错误的JPEG2000 图像纠错译码算法 |
3.4.1 算法具体描述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码流错误检测技术 |
4.1 视频码流错误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4.2 视频块特征提取 |
4.2.1 常用特征提取 |
4.2.2 引入的新特征 |
4.3 基于多特征的视频分级错误检测算法 |
4.3.1 基于语法规则的错误检测 |
4.3.2 基于安全阈值的错误检测 |
4.3.3 基于SVM 的错误检测 |
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域错误隐藏技术 |
5.1 空域错误隐藏的研究现状 |
5.2 基于边界分段匹配的空域视频错误隐藏算法 |
5.2.1 算法思想 |
5.2.2 算法具体描述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域错误隐藏技术 |
6.1 时域错误隐藏的研究现状 |
6.1.1 宏块丢失时域错误隐藏算法 |
6.1.2 整帧丢失时域错误隐藏算法 |
6.2 基于运动物体的时域错误隐藏算法 |
6.2.1 算法思想 |
6.2.2 算法具体描述 |
6.2.3 实验结果 |
6.3 基于残差分布的H.264 自适应整帧恢复算法 |
6.3.1 算法思想 |
6.3.2 算法具体描述 |
6.3.3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源解码抗误码融合技术 |
7.1 传真MH 码二值图像抗误码融合技术 |
7.1.1 基于假设检验的纠错译码算法 |
7.1.2 误码补偿新机制 |
7.1.3 抗误码融合技术 |
7.1.4 实验结果 |
7.2 MPEG-2 中帧内编码帧抗误码融合技术 |
7.2.1 基于假设检验的纠错译码算法 |
7.2.2 抗误码融合技术 |
7.2.3 实验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一、课题总结 |
二、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铁路应急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应急视频通信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应急视频通信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铁路专网与无线信道的现状与分析 |
2.1 铁路专网的结构 |
2.2 铁路专网的功能分析 |
2.3 铁路专网的现有容量与视频传输的承载能力分析 |
2.3.1 接入层部分 |
2.3.2 汇聚层部分 |
2.3.3 核心层部分 |
2.4 铁路无线信道分析 |
2.4.1 一般衰落信道的特性 |
2.4.2 铁路特有电磁干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视频数据压缩和无线传输方案的设计 |
3.1 选的压缩标准 |
3.1.1 H.264视频编码标准 |
3.1.2 H.264编码标准中的抗误码措施 |
3.2 选无线传输技术对比 |
3.3 OFDM无线传输系统 |
3.3.1 OFDM原理 |
3.3.2 同步技术 |
3.3.3 信道估计技术 |
3.3.4 OFDM数据交织 |
3.4 H.264与OFDM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3.5 方案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H.264和OFDM抗干扰措施结合策略 |
4.1 对参数集信息的保护 |
4.2 H.264的扩展模式与OFDM传输的结合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策略下抗误码交织器设计 |
5.1 无线OFDM信道衰落特性及其对视频传输影响分析 |
5.1.1 无线OFDM信道衰落特性 |
5.1.2 无线OFDM信道衰落特性对视频传输的影响 |
5.2 基于策略的新交织方案 |
5.2.1 NAL并行传输模式 |
5.2.2 反馈信息的通信方式 |
5.2.3 信道估计算法 |
5.2.4 反馈信息的统计规则 |
5.2.5 基于策略的交织方法 |
5.2.6 交织规则的同步更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6.1 实验环境 |
6.2 无线OFDM信道H.264视频传输仿真系统 |
6.2.1 在VC++6.0中编译与调试视频编码器JM |
6.3 实验设置 |
6.3.1 视频压缩编码/解码设置 |
6.3.3 信道编/译码设置 |
6.4 实验内容 |
6.5 实验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态及成果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2 编码理论 |
2.1 信源编码 |
2.1.1 视频压缩编码概述 |
2.1.2 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 |
2.2 信道编码 |
2.2.1 信道编码概述 |
2.2.2 常见的信道编码 |
2.3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相关知识 |
2.3.1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适用情况 |
2.3.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的分类 |
2.3.3 联合参数优化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 |
2.3.4 本章小结 |
3 视频无线传输性能分析 |
3.1 视频无线传输 |
3.1.1 无线传输面临的问题 |
3.1.2 无线信道模型 |
3.1.3 视频传输系统模型 |
3.2 H.264中的抗误码方案研究 |
3.3 LDPC码编解码算法及性能分析 |
3.3.1 LDPC码的表示 |
3.3.2 LDPC码校验矩阵构造及编码方法 |
3.3.3 LDPC码解码方法 |
3.3.4 LDPC码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视频无线传输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1 视频质量的评价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端到端失真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 |
4.1 视频端到端失真 |
4.1.1 端到端失真分析 |
4.1.2 端到端失真模型 |
4.1.3 仿真结果 |
4.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 |
4.2.1 基于端到端失真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结构 |
4.2.2 码率分配算法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无线图像通信中的抗误码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264/AVC视频错误恢复技术研究[D]. 李然然. 宁波大学, 2014(03)
- [2]基于H.264视频图像预测编码及抗误码研究[D]. 李小冲.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
- [3]H.264帧内预测选择算法及视频传输的研究[D]. 朱伶俐. 湘潭大学, 2012(S1)
- [4]MPEG-4视频对象形状信息错误隐藏技术研究[D]. 田贺. 燕山大学, 2012(08)
- [5]基于LDPC和H.264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D]. 尹超.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2)
- [6]基于数字水印的JPEG图像传输信道质量评估技术研究[D]. 左桂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7]基于H.264的无线视频传输平台的设计与硬件实现[D]. 刘卫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8]图像与视频含错恢复技术研究[D]. 丁志鸿.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9]铁路应急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研究[D]. 郑斐.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2)
- [10]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D]. 仲丽媛.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