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过年与万国来朝——读《万国来朝图》(论文文献综述)
孙赛[1](2021)在《灯彩元素绘画的艺术表现研究 ——兼谈其对我创作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炜文[2](2020)在《精在体宜 妙在笔管——清宫御笔题铭赏析》文中认为毛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绘画工具,也是蕴藏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清代皇帝使用的御笔,材质丰富,工艺精湛,笔管题铭文字又极具特色。清宫储藏的毛笔数量可观,据《养吉斋丛录》记载,乾隆五十七年,懋勤殿储存的各色毛笔就有两万余枝。(1)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毛笔有千余件,大多数还尚未开封使用。我们从这些清宫遗留的御笔中,可以窥见御笔的宫廷特色和承载的文化意义。
肖玲[3](2020)在《中国年的色彩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年作为华夏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文化符号。中国年指我国农历新年,泛指“春节”,是人们阖家团圆、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对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指的“中国年”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就民俗维度而言,中国年是指我国古代民间为了抵御和消灭凶猛怪兽而进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如放鞭炮、贴对联、贴窗花和贴年画等;就时间维度而言,年是计时单位,是新旧更替,周而复始谓之年;就空间维度而言,中国年指的是空间和地域范围,“过年”的习俗不仅在我国盛行,而且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流行,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品牌,反映出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梳理中国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首先阐述中国年的民俗、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因果关系,探讨中国年的文化生存境域和内涵;同时基于中国传统色彩观,剖析中国年色彩的成因、发展及演变,并结合文献资料、民俗活动和具有代表性的年文化产品,提炼中国年色彩设计的特征。其次,根据孟赛尔色彩体系、HSV色彩空间理论等相关理论,从代表性的年俗活动、年文化产品中提取中国年色彩因子,进而对中国年色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色彩搭配原则,试图构建中国年色彩设计体系,为中国节庆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中国年色彩创新设计提供借鉴。最后,基于提炼的中国年色彩表达因子,并结合现当代人们的生活形态与节奏进行创新设计和推广应用。一是将中国年色彩体系应用到现代生活设计中,进行色彩营销和品牌推广,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利益双重价值;二是通过中国年色彩的创新设计和推广应用,丰富中国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国年及其文化,发挥中国年文化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的积极作用。
牛梦珍[4](2020)在《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文中提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在商品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有意培养的市场增长点,是我国文化事业互利共生格局的商业化表现,更是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力求贴近大众文化的工业美学。以大众生活需求为研发导向的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是后现代文化境遇中的一个现实文本。美学研究在文博领域尚属薄弱,深化对故宫文创产品的美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热”这一文化现象做出回应,也能为我国博物馆发展文创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态美学是当今世界美学的三大热门话题,也是后现代美学版图中最重要的三个板块。以这三个板块的理论内容为抓手,运用结构主义法和解构法,有利于将后现代学说置于文创情境下使其意义生成。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剖析,研究以形象意角度归纳出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本质上的解构、创作手法上的拼贴和戏仿,使得故宫文创产品展现出非深度化、平面化、意义精神非中心化的开放性艺术特质。结合故宫文创产品所处的特殊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故宫文创与后现代相抗相悖的部分适合开展美学思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美感生成,早已被吸纳在经济全球化的审美策略中。从文化双向渗透视角来看,对故宫文创产品进行后现代美学研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不足与缺憾,即如何站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上去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故宫文化。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某些后现代景象,但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的纠葛、传统与现代的驳杂、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冲突,都会给文博机构开展文创事业带来重重危机;二是价值意义,即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预见文创新场景。西式学术思维固守的主客二元论模式,在中国的后现代文化生存处境中归一为浑圆的中和思维境地。修身克己、道不远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思想,时至今日仍有不竭的文化内在张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把精神建构领域的创意活动转变为可供大众消费的创意产品。它是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产物,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关联着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小叙事”实践。在当下“国潮”复苏的审美文化实践中,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有望引领国内文博机构开拓出“文化品牌民族化”、“消费群体年轻化”、“文化消费精品化”、“产品研发众创化”的文创消费新格局。
赵赢赢[5](2019)在《宫苑花灯彻夜张 春宵宁为赏灯华 清代宫廷过年用灯》文中研究表明清代宫廷过年要安设各类宫灯。太庙等处为先辈祖宗点亮庆成灯,象征功德庆成,慎终追远;台基之上、甬道两侧安设栏杆灯,巍巍壮观;悬挂的球灯、葫芦灯、鱼灯、四方灯等,点染了整个紫禁城。御苑灯火宴,更是皇家团聚,君臣同赏,怀柔使臣,万民同乐之盛事。人们观灯、赏灯、咏灯、看戏,祈愿"金度周回岁复开,昌昌百福共春来"。
刘亚轩[6](2019)在《西洋人眼中的春节》文中认为曾经有不少西洋人来到中国,他们经历了中国年,并留存下了文字记录。他们时代不同、立场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在中国的境遇不同,使得他们对中国新年的描绘也有所不同,但都共同展现了早期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认知。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非春节莫属。春节就是中国的新年。在古代中国,新年通常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九。自古以来,新年就是中国人举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节日。曾经有不少西洋人来到中国,他们经历了中国年,并留存下了文字记录。那么,这些西洋人眼中的中国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呢?
金路[7](2019)在《国泰民安迎万禧 家蒙福祉纳康宁 清代皇帝的新年寄语》文中认为每年元旦子刻,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皇帝会举行"开笔之典"。皇帝将屠苏酒注入金瓯永固杯,点燃玉烛台上的蜡烛,借着烛光,熏笔于炉,再用寓意"大清万年"的毛笔书写下开笔吉语。如今,我们能见到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乾隆皇帝亲笔写下的开笔吉语笺——"愿共天下臣民永享升平",一目了然,表达了乾隆皇帝祝愿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清代皇帝提笔写下的新年寄语,不
苑洪琪[8](2017)在《漫谈清代宫廷过年》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过年的习俗源远流长。一进腊月,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一应事务了,宫廷自不例外。百姓过年尚且忙碌、讲究,何况对礼仪、排场有着严格规范的皇家?皇帝与百姓一样,也是用穿衣、吃饭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达"过年"的欢娱心情,但是,每一项活动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宫廷过年,奢华高调,异彩纷呈。
汪亓[9](2016)在《论禹之鼎对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继承》文中提出明代仇英及清代禹之鼎皆有两宋院体青绿山水画风的作品传世。经过图像比照,可以发现禹之鼎的部分仿学南宋工丽精当的青绿山水画与仇英(或是传为仇英)的作品在构图、笔法上有着近似甚至一致之处。鉴于难以获观宋画原作的情况,禹氏远求赵令穰、赵伯驹之法亦会有一道津梁,而这道津梁即为仇英。禹氏潜心青绿山水的主要原因在于,青绿山水无论对绘制国家庆典场面或是祝寿等特殊用途的作品都具有烘托喜悦氛围的功能。仇英的作品中恰恰具备相关的内容与题材,固而成为禹之鼎的必然选择。然而,禹之鼎避而不谈临仿仇作的事实,既是希望改变被人视作职业画家的境况,刻意地疏远其与仇英等画师、画匠们的距离,也是学习董其昌等人认可的赵令穰、赵伯驹、赵孟頫等"北宗"中的"士气"风格,借以融入文人画家群体的想法使然。
田润田[10](2015)在《杨柳青木版年画艺术特色与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柳青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年画的重要画种之一,是全国四大木版年画的龙头,在我国美术史中占有一定地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作者通过在杨柳青镇的考察、访问民间艺人、亲身体验制作程序和参阅相关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起源、历史、文化特征、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做出概括,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色、制作工艺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并归纳出杨柳青木版年画具有中国文化的形式、造型、色彩等特征。加强对杨柳青年画的了解就要重视它的传承性。笔者从杨柳青年画的传承意义、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发展状况进行拓展分析,探讨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前景。愿我所写能呼唤出人们对古老文化艺术的温馨记忆,加深认识,并能助杨柳青年画依靠自身力量随俗而进的呐喊之音。
二、皇帝过年与万国来朝——读《万国来朝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皇帝过年与万国来朝——读《万国来朝图》(论文提纲范文)
(2)精在体宜 妙在笔管——清宫御笔题铭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万年青与万年枝 |
万国来朝 |
赐福苍生 |
经天纬地 |
惟精惟一 |
黄流玉瓒 |
(3)中国年的色彩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年色彩溯源与成因 |
2.1 中国年的溯源与发展 |
2.1.1 民间习俗中的年 |
2.1.2 历史推进中的年 |
2.1.3 交流融合中的年 |
2.2 中国年色彩的形成与演变 |
2.2.1 中国年色彩的溯源 |
2.2.2 中国年色彩的成因 |
2.2.3 中国年色彩的演变 |
第三章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特征及表现 |
3.1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特征 |
3.1.1 视觉传达 |
3.1.2 表情达意 |
3.1.3 审美需求 |
3.2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表现 |
3.2.1 服饰之色 |
3.2.2 食物之色 |
3.2.3 环境之色 |
3.2.4 礼品之色 |
第四章 中国年色彩体系构建 |
4.1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定性分析 |
4.1.1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常用色 |
4.1.2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忌讳色 |
4.2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定量分析 |
4.2.1 中国年色彩库的构建 |
4.2.2 中国年色彩定量分析 |
4.3 中国年色彩设计原则 |
4.3.1 中国年色彩设计搭配原则 |
4.3.2 中国年色彩设计配色方案 |
第五章 中国年色彩设计的再应用 |
5.1 中国年色彩设计应用的价值表达 |
5.1.1 提升中国年的文化价值 |
5.1.2 提升商品的商业价值 |
5.1.3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5.2 中国年色彩的推广设计 |
5.2.1 基于中国年色彩的产品推广设计 |
5.2.2 基于中国年色彩的海报推广设计 |
5.2.3 基于中国年色彩的包装推广设计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4)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2.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 |
1.2.2 后现代美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研究综述 |
1.3.2 后现代美学的研究综述 |
1.3.3 文创产品的后现代美学研究 |
1.3.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策略 |
1.6 研究价值及意义 |
2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概述 |
2.1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 |
2.2 故宫文创产品的分类 |
2.3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 |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 |
3.1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解构 |
3.1.1 故宫文创产品对创作主题的解构 |
3.1.2 故宫文创产品对人物形象的解构 |
3.1.3 故宫文创产品对语言文本的解构 |
3.2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创作 |
3.2.1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拼贴艺术 |
3.2.2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戏仿艺术 |
3.3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艺术精神 |
4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生成原因 |
4.1 故宫文创产品的生成环境 |
4.1.1 社会语境 |
4.1.2 文化语境 |
4.2 故宫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
5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反思 |
5.1 故宫文创研究中的美学思辨 |
5.2 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创新场景 |
5.2.1 文化品牌民族化 |
5.2.2 消费群体年轻化 |
5.2.3 文化消费精品化 |
5.2.4 产品研发众创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宫苑花灯彻夜张 春宵宁为赏灯华 清代宫廷过年用灯(论文提纲范文)
灯华炬璨 春宵 |
祭祀先祖挂 庆成灯 |
石栏柱头上 的栏杆灯 |
宛若星辰的 球灯 |
寓意吉祥的 葫芦灯 |
惟妙惟肖的 鱼灯 |
莹华丽的 四方灯 |
火翻舞祈 久安 |
场面宏大的 灯戏 |
巧玄妙的 火戏 |
子观灯巧 联情 |
(6)西洋人眼中的春节(论文提纲范文)
元· 白色的年 节 |
明· 缤纷的年 节 |
· 严肃的年 节 |
怀柔远人 |
大礼参拜 |
新年的礼数 |
彰显权威的 宴请 |
(7)国泰民安迎万禧 家蒙福祉纳康宁 清代皇帝的新年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福寿康宁 |
社稷升平 |
重才亲贤 |
国富兵强 |
敬祖行孝 |
后宫和睦 |
子孙绵延 |
阅读链接十二《宫训图》 |
(9)论禹之鼎对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仇英的青绿山水对禹之鼎的影响 |
二禹之鼎临摹仇英青绿山水的缘故 |
三重视“南宗”山水的社会环境使得禹之鼎青绿山水的创作较少 |
四禹之鼎临仿仇英青绿山水的心态 |
(10)杨柳青木版年画艺术特色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成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成果 |
1.3 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选题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题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杨柳青木版年画综述 |
2.1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概况综述 |
2.1.1 年画的概况 |
2.1.2 木版年画的概况 |
2.1.3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概括 |
2.2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发展演变 |
2.2.1 萌芽发展时期 |
2.2.2 枝繁叶茂时期 |
2.2.3 没落凋零时期 |
2.2.4 柳暗花明时期 |
2.3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特征 |
2.3.1 地域文化 |
2.3.2 百姓生活观 |
2.3.3 宫廷文化 |
2.4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 |
2.4.1 风俗类 |
2.4.2 仕女娃娃类 |
2.4.3 小说戏曲类 |
2.4.4 时事类 |
第三章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
3.1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形式特色 |
3.1.1 形式分类特色 |
3.1.2 张贴形式特色 |
3.2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造型特色 |
3.2.1 构图特色 |
3.2.2 线条特色 |
3.2.3 人物造型特色 |
3.3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色彩特色 |
3.3.1 色彩素雅性 |
3.3.2 色彩统一性 |
3.3.3 色彩虚实性 |
3.3.4 色彩软硬性 |
3.4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风格特色 |
第四章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
4.1 制作工艺特色 |
4.1.1 半印半绘 |
4.1.2 开脸晕染 |
4.2 制作工艺过程 |
4.2.1 绘制工具 |
4.2.2 印制过程 |
4.2.3 绘制过程 |
4.3 制作工艺总结 |
第五章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 |
5.1 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意义 |
5.1.1 传承的价值性 |
5.1.2 传承的必要性 |
5.2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中的问题 |
5.2.1 传承主体问题 |
5.2.2 传承环境问题 |
5.2.3 保护制度问题 |
5.2.4 制作工艺问题 |
5.2.5 研究实力问题 |
5.3 杨柳青木版年画如何传承 |
5.3.1 传承主体的培养 |
5.3.2 产业化经营 |
5.3.3 挖掘心理需求 |
5.4 杨柳青木版年画本元特色如何传承 |
5.4.1 绘画内容、制作方法方面 |
5.4.2 具体呈现方式方面 |
5.4.3 市场营销模式方面 |
5.4.4 生产技术方面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C 研究生期间获得专利情况 |
四、皇帝过年与万国来朝——读《万国来朝图》(论文参考文献)
- [1]灯彩元素绘画的艺术表现研究 ——兼谈其对我创作的启示[D]. 孙赛.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精在体宜 妙在笔管——清宫御笔题铭赏析[J]. 周炜文. 收藏家, 2020(12)
- [3]中国年的色彩设计研究[D]. 肖玲.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D]. 牛梦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宫苑花灯彻夜张 春宵宁为赏灯华 清代宫廷过年用灯[J]. 赵赢赢. 紫禁城, 2019(01)
- [6]西洋人眼中的春节[J]. 刘亚轩. 紫禁城, 2019(01)
- [7]国泰民安迎万禧 家蒙福祉纳康宁 清代皇帝的新年寄语[J]. 金路. 紫禁城, 2019(01)
- [8]漫谈清代宫廷过年[J]. 苑洪琪. 紫禁城, 2017(01)
- [9]论禹之鼎对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继承[J]. 汪亓.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6(10)
- [10]杨柳青木版年画艺术特色与传承研究[D]. 田润田.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