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手机短信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崔晓龙[2](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李国庆[3](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杨标[4](2020)在《儒家“信”“和”视阈的中国移动S市分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行业作为人连接万事万物的桥梁纽带,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通信行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有任何变化其影响面相对来说是巨大的,会带来较大的社会负面反应,如网络环境污染、垃圾短息泛滥、电磁场污染、电能过度浪费等。其次,在如今市场经济环境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多数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营商环境的竞争压力,以致于这些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为保证自己能够活下去就必须以获取利益为其首要发展方向,所以自然而然的忽略了其利益相关者的多方面利益,更不能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再者,通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国际标准每年都在发布,但很多情形下存在失灵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数情况都是制度与人文脱钩,出现制度“失魂”现象。我们不可否认西方研究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各种制度有其非常理性、实用的一方面,但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相关制度的设计应该回归文化传统这一非正式制度才是消解困境的重要途径。儒家文化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和发展,它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是同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处境,以及生活生存条件相符合的,所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在塑造和形成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底层逻辑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和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及方法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底层逻辑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底层逻辑的异同之处,阐释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同儒家文化内涵的一致性,在打通传统中国儒家文化同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内在对应关系前提下,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等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应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当下通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产生的原因,以儒家“信”“和”文化非正式制度内涵为维度,构建了20个具体指标,对中国移动S市分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将传统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与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和制度相融合,构建适合本地文化背景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牛天宝[5](2020)在《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刑法在近年的修订过程中呈现逐渐犯罪化的趋势,犯罪圈不断扩大,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力度趋强。学界对刑法犯罪化趋势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在这种背景之下讨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近年来由于跟踪纠缠行为未得到有效规制所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所闻,却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刑事立法犯罪化应当保持必要的谦抑,但是谦抑并非全盘非犯罪化,在世界各地将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已渐成趋势,跟踪纠缠行为危害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我们应立足于现实考虑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问题。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归纳梳理国内外关于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方法,进而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创新和研究限制之处。第一章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概述。虽然我国大陆地区对于跟踪纠缠行为的研究不足,但是域外对于跟踪纠缠行为的研究相对较为充分,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了犯罪化的立法目标。在列举、比较国内外关于跟踪纠缠行为的内涵界定以后,首先总结本文研究对象跟踪纠缠行为的内涵界定及其特征。行为人多次持续反复跟踪、尾随、纠缠、骚扰被害人,足以使被害人陷入恐惧不安的状态,严重影响被害人日常生活的,即应视为本文所界定的跟踪纠缠行为。其次,参考域外的分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跟踪纠缠行为分为跟踪接近型、通讯骚扰型、远程监控型、网络跟踪型和其他类型。最后,回顾国内外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立法过程,观察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刑事立法经验与教训,希望我们可以基于理性思考做出刑事立法的决定,而不再以残酷的惨案作为推动立法的导火索。第二章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正当性根据。首先,回顾既有的犯罪化正当性根据,何种行为应当纳入犯罪化的范畴,其最终的落脚点应在于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犯罪化正当性根据的两大核心要素在于行为的社会危害和法益侵害。其次,通过国外实证调查数据和国内裁判文书分析,阐明跟踪纠缠行为普遍多发,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进而从心理、人身安全、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对被害人的具体危害,如精神创伤、社会功能减损以及经济方面的损失等。如果跟踪纠缠行为不能被及时制止,还可能危害被害人的身体健康和行动自由。最后,法益保护原则应适应社会发展,法益的概念也呈现精神化趋势,法益范围正由传统的物质法益不断向新兴的精神法益扩展。跟踪纠缠行为侵害的法益具有双重性,打破被害人身心自洽的安宁状态,导致被害人陷入毫无安全感的恐惧不安之中,既侵害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和财产权益等传统物质性法益,同时也侵害了被害人的隐私权、生活安宁权与个人安全感等新兴精神性法益。因此,将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具有理论正当性。第三章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现实必要性。对于跟踪纠缠行为的规制,被害人可以根据民事法律规范要求行为人赔偿,但是往往因无法履行举证责任而很少得到法院支持;对于恐吓、骚扰等部分跟踪纠缠行为,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较少难以抑制跟踪纠缠行为的再次发生;而纳入刑法规制的部分跟踪纠缠行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即使定罪处刑也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往往是被害人的生命、身体健康或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此外,被害人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可以“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但是适用对象仅仅限于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对于其他人员则无法适用。不管是单一法律规范还是刑事法律规范与非刑事法律规范组合,均难以胜任有效规制跟踪纠缠行为的任务。因此,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具有现实必要性。第四章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建议。首先明确相当一部分跟踪纠缠行为系表面上看似不会给被害人造成实际危害的日常生活行为,关于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刑事立法建议应当更加慎重,应合理划定跟踪纠缠行为的犯罪圈并匹配恰当的刑罚。其次,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立法模式,制定专门法律规范规制跟踪纠缠行为是较为理想的模式。但是,考虑国内犯罪化的典型模式,制定专门规范规制跟踪纠缠行为存在障碍。本着刑事立法便宜与实用的原则,建议根据危害的大小将跟踪纠缠行为在《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分别规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减少刑事立法模式的选择给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带来的阻力。最后,参考域外立法例和我国大陆地区跟踪纠缠行为类型的实际情况,建议将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刑法条文设置为:无正当理由跟踪纠缠他人,经责令停止而继续多次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足以严重影响被害人日常生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1.跟踪、尾随、贴靠他人,掌握被害人的行动轨迹;2.在他人住处、工作单位、学校等经常出入地监视或安装监视设备;3.在他人的车辆、手机或电脑等个人物品上安装监控设备;4.违背他人意愿拨打被害人电话、发送短信、寄送物品等;5.在社交媒体等公开他人的隐私要求他人做无义务之事;6.其他足以危害他人日常生活的跟踪纠缠行为。最后为本文的结语部分。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属于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轻微犯罪,虽没有故意伤害等传统犯罪的后果易于显现,但是长久的跟踪纠缠行为却不断侵蚀被害人的身心健康,也侵蚀着被害人的生活安宁,甚至是威胁到被害人的意思决定自由与行动自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轻微犯罪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遏制,日积月累,将严重损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严重侵害被害人的生活安宁,易于使得被害人对法律丧失信任感,迟早会危害社会治理这一堤坝,进一步蚕食社会发展的空间。
王志彬[6](2019)在《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使用截图进行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当下显着的传播现象与真实存在。因为截图是一次对图像的延伸,截图传播之所以出现并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离不开图文时代宏观环境的影响;截图传播也是媒介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正是由于媒介的普及化与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才有机会进行截图传播。作为自媒体时代较为重要的媒介技术,截屏技术复制了真实,实现了人们对真实的渴望并赋予了人们保存与传播信息等方面的权力。而人们之所以接受且频繁地使用截屏技术并从事截图传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欲求。截图传播既操作简单又功能实用,既方便人们表情达意又能够生动地进行释义,既能使人获取截屏快感又能使人收获使用愉悦,既能作为证据来维护个人权益又能迅速截屏而实现即时传播等。另外,隶属自媒体传播的截图传播,既与自媒体传播机制存在着共性,也具有独立的特性。截图传播主体、客体与效果等,兼具普遍性与独特性。虽然截图传播在社会事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少积极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它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其可能引发的传播伦理困境。在与自媒体技术的合谋下,其真实性面临着考验,也就意味着不能轻易将其作为证据来使用。而且随意且频繁的截图传播既可能违背交往伦理与契约精神,又可能侵害他人的着作权、隐私权、财产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另外,不良的截图信息污染了社会传播环境,强制性截图传播又限制了他人的自由。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截屏技术的基因缺陷、传播平台的监管缺位与人们欠缺媒介素养等原因共同造成的。因此,面对截图传播这一新现象,人们在肯定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及时反思,可以从截屏技术、传播平台、媒介素养、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理性规约,避免这一现象给人带来更多的伦理困惑与造成更大的利益损害。
纪翔[7](2018)在《语音智能助手的评测框架 ——评测指标、准则及工具》文中指出语音智能助手是指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智能助手。本论文通过扩展评测指标、建立评测准则、设计并验证评测工具,建立了语音智能助手的评测框架。评测指标是评测质量的重要评估,本论文将评测指标从传统的客观绩效和主观评价,扩展到用户的认知过程,并比较了三种出声思考方法(回溯式、传统和交互式出声思考)在语音智能助手评测中获取认知过程的差异;评测准则是验证设计要素的重要依据,本论文提出了针对用户年龄分级为语音智能助手分级的准则,包括内容标签、交互行为和智能伦理三个维度,并在三种交互方式下(文本、语音及混合交互)验证了该准则;评测工具是提高成本效益的工具,本论文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设计了语音智能助手分级工具VIARS(即Voice Intelligent Agent Rating System),并针对用户的经验差异和VIARS建议类型差异,验证了VIARS在不同指标评测中的可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认知过程的获取,回溯式、传统、交互式出声思考方法各有优点,分别适合获取用户体验和原因解释类型文本、建议和预测类型文本、问题表述和建议类型文本;且回溯式和传统出声思考方法都可以获取更多的认知过程数据;评测时应根据具体的认知过程的收集目的选择对应的出声思考方法。对于分级准则,三个维度的不同指标水平均影响分级结果,准则的有效性均得到验证;且评测中混合交互方式会导致分级结果趋于宽松。基于该分级准则的VIARS设计,包含对话生成、语音转录、内容分析、结果展示和过程记录五个模块,并允许用户具有修改决策的控制权。对VIARS的可用性验证结果表明,专家分级结果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普通用户分级结果对VIARS具有强烈的依赖性;VIARS更适合评测规则型指标,而在评测经验型指标时应该将决策权交给专家;并且,在专家使用VIARS时,VIARS应多提供标准型建议而避免防御型建议。至此,本论文从评测指标(认知过程)、评测准则(分级准则)、评测工具(VIARS)三个方向,完成了对语音智能助手的评测框架建立,为未来的语音智能助手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王严淞[8](2018)在《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大学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对大学师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与此同时,社会与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更使大学关系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主题,通过透视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的分析模型,开发大学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将其应用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此获得相关数据,并据此总结、归纳、分析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预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而生成这种力的必备要素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知识、交往,四者缺一不可。与一般人际关系或是普通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以及精神性等五大特性。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交往与知识两种视角必不可少。基于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由疏离到紧密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活动由权威到平权的发展趋势,可以将大学师生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权威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父子式关系、权威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师徒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合同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共同体式关系。同时,四种模式的排列顺序也是大学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研究开发设计了 QCFSR5.0,用以调查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调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 35所本科院校,回收了 11050份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处于合同式关系模式,其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师生交往便利性不足,教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较差,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非学业成长帮助较少以及考试内容倾向于记忆化。当然,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潜力,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体验,大学生创造性意识较高,课程不确定性内容形式较为多样。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仍处于平权型的初级阶段,而交往行为则处于疏离型状态。进一步来说,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成了偷懒的“勤奋者”,大学教师成了做戏不做细的“表演者”,师生共同出演了一场“精致的演出”,致使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问题更为隐蔽,更为复杂。此外,制度困境是造成我国大学师生交往疏离的主要原因,包括制度缺位、制度偏向以及制度空转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处在一个“制度真空”的环境中。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的问题是由于伦理与秩序的对撞导致运行逻辑出现失序,也是由于工具与价值的分裂导致理性取向存在困惑,更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差距导致发展环境失衡。面对未来,普及化、信息化、终身化将会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需要我们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普及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提高了大学师生关系的地位,因此要求大学师生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信息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于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强调有些知识不必再由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大学师生关系观念,使人们不再以学历作为开展大学师生关系的唯一目的,从而有可能实现纯粹的、质朴的大学师生关系。面对普及化、信息化以及终身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应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设计、推进改革、营造文化等多方举措迎接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到来。
韩丁[9](2017)在《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交互性视角下动态的多层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尊重问题正在日益受到大众和学界的关注,而中德跨文化交流领域尚无对此的系统研究。随着中德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日渐深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愈发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交互性视角研究中德双方在企业背景下的尊重行为和尊重互动。本研究选择在华德资企业中的中德双方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构成交互性视角,并聚焦于具体的尊重行为及其引发的互动,借助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交流四层面理论对尊重行为进行多层面分析,并力求通过对尊重互动的研究突出其动态的特点。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其中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现状。通过对中、英、德文文献的梳理没有发现关于中德企业背景下的尊重行为或互动研究。在第二章理论基础部分中,首先对尊重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讨论,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尊重定义,即一个人使另一个人感到自己的价值或意义被承认的行为。之后,对尊重的分类方式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选择使用达沃尔的承认尊重与评价尊重的分类方式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章还对人际尊重的属性、行为要素和与等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此外,本章对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其中既包括了对交流及其相关概念的讨论,也包括了对文化及跨文化相关概念的梳理,最后着重对跨文化调整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以此为之后的研究设计和材料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在第二章的最后讨论了尊重与互动之间的关联,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总结,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尊重互动的理论模型。第三章为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通过在前期理论基础部分的准备设计出半结构型访谈提纲,以此将访谈内容限定在研究问题所及的范围内。并使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三级编码方式,提炼出相关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使用MAXQDA作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本章就如何借助MAXQDA对研究结果进行提炼做了呈现。此外,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如知情权、保密原则和数据保存等也在这一章进行了讨论。在第四章研究结果呈现部分中,主要展示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发现中德双方的20种共享尊重行为和11种单方独有的尊重行为,并通过对它们的提炼总结出五个指导中德双方合作的尊重原则,即礼貌原则、协商原则、合作原则、权威原则和能力原则,其中前三个原则是企业中人际交往的基础,而后两个则只针对特殊人群,如领导或能力出众的员工。在对尊重行为挖掘的同时,对尊重行为在交流的言语、非言语、副言语和超言语层面中的体现也做了梳理。这一章还对中德双方面对尊重行为和不尊重行为时的反应进行了探析,对互动模式进行了初步总结。本研究发现,尊重行为会引发积极情感,不尊重行为会引发消极情感。无论中方员工还是德方员工,都会以尊重行为回报尊重行为。在面对不尊重行为时,中方员工多选择忍让,但这不仅无助于改善不利处境,反而会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德方员工多会选择积极面对不尊重行为,尝试各种方式来改善不利处境,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德方受访者选择消极对抗,这种方式通常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降低工作效率、浪费企业资源。本章还对中德双方基于文化差异对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进行了分析,并展示了本研究对中德双方尊重态度变化的规律总结。本文在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部分属于开拓性的探索研究,初步勾勒出中德双方在企业背景下的尊重行为和尊重互动,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改善中德双方在工作合作中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
袁文鹏[10](2015)在《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探析》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网络社会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习惯,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随着网络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中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伦理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建设一个理想的网络社会显得任重道远。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得全世界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网络交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尤为突出。网络交往中的隐私安全问题等已经影响到网民的信息安全,进一步危机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个人财产、生命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至全球的正常秩序。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伦理学、网络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为依据,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网络交往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这对于构建伦理道德规范以及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网络交往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论述了网络交往的发展脉络以及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其次,剖析了网络交往中的隐私安全问题、不良与虚假信息泛滥问题、网络诚信危机问题以及网络成瘾问题等,揭示了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阐释了这些问题,论证了进行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良好的网络交往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加强网络交往伦理道德的建设。针对网络主体提出了详细的规范措施,同时加强网络的舆论监管以及控制。本文试图能唤醒人们在网络交往中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促进网络交往的健康稳定与网络社会和谐发展。网络交往发展的历程不仅是互联网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不断改进和完善互联网,实现人同互联网“同构”的过程,人们同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分开的统一体。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问题应从网络主体、技术以及相关的监管制度入手,建立多个因素共同协调的机制,最终促进网络社会的和谐。面对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进行管理,使得网络技术健康发展,尽可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造福人类。
二、略论手机短信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手机短信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儒家“信”“和”视阈的中国移动S市分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儒家文化视阈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阐释 |
2.1.1 儒家文化 |
2.1.2 通信行业现状及其企业社会责任 |
2.1.3 儒家“信”“和”文化与通信企业社会责任内在一致性分析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企业公民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社会契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移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
3.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成就 |
3.2 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 |
3.2.1 存在的问题 |
3.2.2 产生的原因 |
3.3 儒家“信”“和”视阈下影响通信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因素 |
3.3.1 通信行业发展特点 |
3.3.2 互联网时代因素 |
3.3.3 通信企业自身因素 |
第四章 构建“信”“和”维度评价指标 |
4.1 企业社会责任涵盖内容分析 |
4.2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4.3 指标来源 |
4.4 维度确定 |
4.5 儒家“信”“和”视阈下通信企业社会责任具体评价指标 |
4.6 指标含义 |
4.6.1 “信”的方面 |
4.6.2 “和”的方面 |
4.7 关键指标的选取 |
4.7.1 问卷设计 |
4.7.2 调查范围及样本结构特征 |
4.7.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4.8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五章 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方法来由 |
5.1 德尔菲法在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5.2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5.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2.2 构造判断矩阵 |
5.2.3 一次性检验 |
5.2.4 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5 方案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6 儒家“信”“和”视阈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基于模糊评价法确定评价等级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评价过程研究 |
第六章 指标体系在S市公司的应用 |
6.1 中国移动S市分公司概况 |
6.2 S市分公司在儒家“信”“和”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
6.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 |
6.3.1 确定评价值 |
6.3.2 评价过程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与研究限制 |
第一章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概述 |
第一节 跟踪纠缠行为的界定 |
一、跟踪纠缠行为内涵界定概览 |
二、跟踪纠缠行为内涵界定比较分析 |
三、跟踪纠缠行为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二节 跟踪纠缠行为的类型 |
一、跟踪接近型 |
二、通讯骚扰型 |
三、远程监控型 |
四、网络跟踪型 |
五、其他类型 |
第三节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立法发展 |
一、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发展趋势 |
二、部分地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历程简述 |
三、部分地区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受阻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正当性根据 |
第一节 犯罪化正当性根据的选择 |
一、现有犯罪化正当性根据理论回顾 |
二、犯罪化正当性根据理论评析 |
三、犯罪化正当性根据的核心要素 |
第二节 跟踪纠缠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
一、跟踪纠缠行为普遍多发 |
二、跟踪纠缠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后果 |
三、跟踪纠缠行为潜伏着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
第三节 跟踪纠缠行为严重侵害法益 |
一、传统法益向新兴法益的变迁 |
二、跟踪纠缠行为侵害传统法益 |
三、跟踪纠缠行为侵害新兴法益 |
小结 |
第三章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现实必要性 |
第一节 现有非刑事法律规制跟踪纠缠行为分析 |
一、民事法律规范对跟踪纠缠行为的规制 |
二、反家庭暴力法律规范对跟踪纠缠行为的规制 |
三、治安管理法律规范对跟踪纠缠行为的规制 |
第二节 现有刑事法律规制跟踪纠缠行为分析 |
一、跟踪纠缠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罪分析 |
二、跟踪纠缠行为涉嫌其他罪名分析 |
三、跟踪纠缠行为涉嫌犯罪预备行为分析 |
第三节 现有法律规范难以全面有效规制跟踪纠缠行为 |
一、现行法律规范难以全面规制跟踪纠缠行为 |
二、现行法律规范规制跟踪纠缠行为渠道不畅通 |
三、劳动教养废除导致跟踪纠缠行为的惩处缺位 |
小结 |
第四章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建议 |
第一节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模式选择 |
一、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二、我国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刑事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二节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罪状设计 |
一、罪状设计应符合明确性原则 |
二、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客观要件 |
三、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主观要件 |
四、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罪状建议 |
第三节 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刑罚配置 |
一、域外跟踪纠缠行为刑罚配置比较分析 |
二、域内关联犯罪刑罚配置对比分析 |
三、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的刑罚建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自媒体 |
1.4.2 截图传播 |
第2章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概况 |
2.1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产生背景 |
2.1.1 读图时代的图像延伸 |
2.1.2 多重技术的不断更新 |
2.1.3 复制技术满足真实渴望 |
2.2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使用原因 |
2.2.1 截屏技术操作简单 |
2.2.2 表达更为方便生动 |
2.2.3 容易获得试用快感 |
2.2.4 便于自己维权取证 |
2.2.5 方便截取敏感内容 |
2.2.6 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
2.3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机制 |
2.3.1 传播主体具有多样性 |
2.3.2 传播客体具有图文性 |
2.3.3 传播特征具有多维性 |
2.3.4 传播渠道覆盖全面 |
2.3.5 传播效果具有偶发性 |
第3章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
3.1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问题 |
3.1.1 截图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
3.1.2 截图传播可能侵犯他人权益 |
3.1.3 不良截图信息污染传播环境 |
3.1.4 擅自截图传播违背社交契约 |
3.1.5 强制截图有违公民权利 |
3.2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失范成因 |
3.2.1 截屏技术的基因缺陷 |
3.2.2 自媒体传播规范缺失 |
3.2.3 用户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
3.2.4 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较缺位 |
第4章 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治理 |
4.1 截屏技术与传播平台治理 |
4.1.1 加强对截屏技术的多重约束 |
4.1.2 传播平台实施截图行为监管 |
4.2 发挥政府监管引导作用 |
4.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2.2 培养舆论引导人才 |
4.3 提高自媒体用户媒介素养 |
4.3.1 政府应该加大媒介教育投入 |
4.3.2 用户应该强化社区契约精神 |
4.3.3 公民应该提高权益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截图传播引发的2018 年度事件 |
(7)语音智能助手的评测框架 ——评测指标、准则及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音智能助手的设计与使用 |
2.1.1 输入设计 |
2.1.2 输出设计 |
2.1.3 功能设计 |
2.1.4 拟人设计 |
2.1.5 智能设计 |
2.1.6 使用风险 |
2.2 评测指标 |
2.2.1 客观绩效指标 |
2.2.2 主观评价指标 |
2.2.3 认知过程指标 |
2.3 评测准则 |
2.3.1 通用性准则 |
2.3.2 视觉界面设计准则 |
2.3.3 语音界面及对话设计准则 |
2.3.4 人工智能伦理准则 |
2.4 评测工具 |
2.4.1 DRUM视频诊断工具 |
2.4.2 AES音频评测工具 |
2.4.3 LIWC语义评测工具 |
2.4.4 MeMo仿真评测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架构 |
3.1 研究架构的建立 |
3.2 认知过程指标的获取 |
3.2.1 出声思考方法的差异 |
3.2.2 情感表达功能的影响 |
3.3 分级评测准则的建立 |
3.3.1 分级准则的验证 |
3.3.2 评测交互方式的影响 |
3.4 分级工具VIARS的设计 |
3.5 VIARS的可用性验证 |
3.5.1 专业知识的影响 |
3.5.2 评测指标的影响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第一阶段:认知过程探索实验 |
4.1.1 参试者 |
4.1.2 任务及实验流程 |
4.1.3 自变量 |
4.1.4 因变量及其测量 |
4.1.5 设备与实验控制 |
4.2 第二阶段:分级准则验证实验 |
4.2.1 参试者 |
4.2.2 任务与实验流程 |
4.2.3 自变量 |
4.2.4 因变量及其测量 |
4.2.5 设备与实验控制 |
4.3 第三阶段:VIARS的设计 |
4.3.1 用户描述 |
4.3.2 任务分析 |
4.4 第四阶段:VIARS工具的可用性实验 |
4.4.1 参试者 |
4.4.2 任务与实验流程 |
4.4.3 自变量 |
4.4.4 因变量及其测量 |
4.4.5 设备与实验控制 |
第5章 实验及设计结果 |
5.1 验证假设一、二 |
5.1.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1.2 验证假设一 |
5.1.3 验证假设二 |
5.1.4 交互效应 |
5.2 验证假设三、四 |
5.2.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2.2 验证假设三 |
5.2.3 验证假设四 |
5.2.4 交互效应 |
5.3 VIARS设计方案 |
5.3.1 系统核心模块 |
5.3.2 主要界面设计 |
5.4 验证假设五至七 |
5.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4.2 验证分级结果部分 |
5.4.3 验证修改次数与信赖部分 |
5.4.4 验证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部分 |
第6章 研究讨论 |
6.1 第一阶段讨论 |
6.2 第二阶段讨论 |
6.3 第三、四阶段讨论 |
6.4 综合性讨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语音智能助手的评测建议 |
7.3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第一阶段实验材料 |
附录 B 第二阶段实验材料 |
附录 C 第三阶段实验材料 |
附录 D 第一阶段实验数据 |
附录 E 第二阶段实验数据 |
附录 F 第三阶段实验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方法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师生关系内涵透视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概念 |
一、大学师生关系的一般界定 |
二、基于“关系”的概念界定 |
三、大学师生关系概念一解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价值 |
一、教育价值 |
二、认识价值 |
三、情感价值 |
四、文化价值 |
五、幸福价值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特性 |
一、教育性 |
二、独立性 |
三、自由性 |
四、创造性 |
五、精神性 |
第三章 大学师生关系分析模型 |
第一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交往 |
一、交往及其特征 |
二、交往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二节 大学师生关系与知识 |
一、知识与大学知识活动 |
二、知识与大学师生关系 |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 |
一、两种知识 |
二、两种交往 |
三、四种模式 |
第四章 大学师生关系测量工具 |
第一节 调查工具的编制 |
一、QCFSR编制原理 |
二、QCFSR修订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预测 |
一、预测样本的构成分析 |
二、预测样本的描述分析 |
三、知识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四、交往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五、大学师生关系量表维度结构效度分析 |
六、满意度量表的质量分析与完善 |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
一、抽样方法 |
二、抽样对象的编码与命名 |
三、问卷的回收与筛选 |
四、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状况 |
三、我国大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 |
四、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差异性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院校差异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科差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学生差异 |
第六章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探源 |
第一节 真实的演戏——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 |
一、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一般状况 |
二、偷懒的“勤奋”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
三、做戏不做细——我国大学教师的典型教学行为 |
四、一场精致的“演出”——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实质 |
第二节 制度的真空——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 |
一、我国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的制度困境 |
二、我国大学师生交往投诉制度缺位 |
三、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奖励制度偏向 |
四、我国大学师生交往促进制度空转 |
第三节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 |
一、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伦理与制度的对撞 |
二、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分裂 |
三、我国大学师生关系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断裂 |
第七章 未来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及其调整策略 |
第一节 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 |
二、普及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三、内涵式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二节 信息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将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 |
三、信息化时代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三节 终身化与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 |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 |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 |
三、终身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践要求 |
第八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附件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问卷5.0(本科生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交互性视角下动态的多层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Inhaltsangabe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中文文献综述 |
1.3.2 英、德文文献综述 |
1.3.3 小结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尊重 |
2.1.1 尊重的定义 |
2.1.1.1 作为关系的尊重 |
2.1.1.2 作为态度的尊重 |
2.1.1.3 作为行为的尊重 |
2.1.1.4 本研究的尊重定义 |
2.1.2 尊重的分类 |
2.1.2.1 承认的尊重与评价的尊重 |
2.1.2.2 垂直尊重与水平尊重 |
2.1.2.3 普遍尊重和特殊尊重 |
2.1.2.4 本研究的尊重分类 |
2.1.3 人际尊重 |
2.1.3.1 人际尊重的属性 |
2.1.3.2 人际尊重的行为要素 |
2.1.3.3 人际尊重与等级制度 |
2.2 跨文化交流 |
2.2.1 人际交流 |
2.2.1.1 人际交流的定义 |
2.2.1.2 人际交流的特征 |
2.2.1.3 人际交流的四个层面 |
2.2.2 文化与跨文化 |
2.2.2.1 文化 |
2.2.2.2 文化的特征 |
2.2.2.3 跨文化与跨文化性 |
2.2.3 跨文化调整 |
2.2.3.1 跨文化调整的概念 |
2.2.3.2 跨文化调整的维度 |
2.2.3.3 跨文化调整模型 |
2.3 尊重与互动 |
2.3.1 尊重的传递模型 |
2.3.2 交互性视角下的尊重行为 |
2.3.3 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范式 |
3.1.2 质性研究方法 |
3.1.3 半结构型访谈 |
3.1.4 质性内容分析法 |
3.2 研究设计 |
3.2.1 准备工作 |
3.2.2 访谈提纲 |
3.2.3 个人信息调查问卷 |
3.3 研究的实施 |
3.3.1 访谈对象 |
3.3.2 预访谈 |
3.3.3 正式访谈 |
3.4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3.4.1 转录 |
3.4.2 编码 |
3.4.3 撰写备忘录 |
3.4.4 软件的使用(MAXQDA) |
3.5 伦理问题 |
3.5.1 知情权与自愿原则 |
3.5.2 隐私保护 |
3.5.3 数据保存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呈现 |
4.1 礼貌原则 |
4.1.1 尊重行为 |
4.1.1.1 打招呼 |
4.1.1.2 给予回应 |
4.1.1.3 面带笑容 |
4.1.1.4 用语礼貌 |
4.1.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
4.1.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
4.1.2.1 尊重互动 |
4.1.2.2 不尊重互动 |
4.1.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
4.1.3.1 差异意识 |
4.1.3.2 适应调整 |
4.1.4 小结 |
4.2 协商原则 |
4.2.1 尊重行为 |
4.2.1.1 给予他人发言权 |
4.2.1.2 认真聆听并思考 |
4.2.1.3 包容并听取不同意见 |
4.2.1.4 就事论事 |
4.2.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
4.2.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
4.2.2.1 尊重互动 |
4.2.2.2 不尊重互动 |
4.2.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
4.2.3.1 差异意识 |
4.2.3.2 适应调整 |
4.2.4 小结 |
4.3 合作原则 |
4.3.1 尊重行为 |
4.3.1.1 给予信任 |
4.3.1.2 给予自主权 |
4.3.1.3 给予支持 |
4.3.1.4 顾及他人 |
4.3.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
4.3.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
4.3.2.1 尊重互动 |
4.3.2.2 不尊重互动 |
4.3.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
4.3.3.1 差异意识 |
4.3.3.2 适应调整 |
4.3.4 小结 |
4.4 权威原则 |
4.4.1 尊重行为 |
4.4.1.1 给予领导优先权 |
4.4.1.2 给予领导决定权 |
4.4.1.3 服从领导 |
4.4.1.4 维护领导权威 |
4.4.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
4.4.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
4.4.2.1 尊重互动 |
4.4.2.2 不尊重互动 |
4.4.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
4.4.3.1 差异意识 |
4.4.3.2 适应调整 |
4.4.4 小结 |
4.5 能力原则 |
4.5.1 不尊重行为 |
4.5.1.1 成就被无视 |
4.5.1.2 成就与能力被否定 |
4.5.1.3 能力被低估 |
4.5.2 尊重行为 |
4.5.2.1 赞扬 |
4.5.2.2 祝贺 |
4.5.2.3 感谢 |
4.5.2.4 委以重任 |
4.5.2.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
4.5.3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
4.5.3.1 尊重互动 |
4.5.3.2 不尊重互动 |
4.5.4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
4.5.4.1 差异意识 |
4.5.4.2 适应调整 |
4.5.5 小结 |
4.6 研究结论 |
4.6.1 中德双方的尊重行为 |
4.6.2 尊重五原则之间的关系 |
4.6.3 交流四层面与尊重行为 |
4.6.4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模式 |
4.6.5 跨文化调整的原因 |
4.6.6 尊重态度的变化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局限性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个人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研究参与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录音知情同意书 |
(10)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网络交往和伦理道德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网络交往及相关定义 |
2.1.1 网络及相关定义 |
2.1.2 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 |
2.1.3 网络交往的定义 |
2.1.4 网络交往的主要特性 |
2.2 网络伦理道德相关概念解析 |
2.2.1 网络伦理道德的定义 |
2.2.2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特征 |
第三章 网络交往的发展以及凸显的伦理道德问题 |
3.1 网络交往的发展 |
3.2 网络交往中凸显的伦理道德问题 |
3.2.1 网络交往中隐私问题凸显 |
3.2.2 网络交往中不良信息泛滥 |
3.2.3 网络交往中诚信危机严重 |
3.2.4 网络交往中成瘾问题加深 |
第四章 网络交往中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源 |
4.1 网络交往的主体根源 |
4.1.1 网络主体伦理道德意识的淡薄 |
4.1.2 网络主体对现实伦理道德规范的排斥 |
4.1.3 网络主体从众心理引发伦理道德问题 |
4.2 技术对网络交往伦理道德的影响 |
4.2.1 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
4.2.2 Web1.0对网络交往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影响 |
4.2.3 Web2.0对网络交往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影响 |
4.2.4 Web3.0对网络交往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影响 |
4.3 其它因素对网络交往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影响 |
4.3.1 经济利益的诱惑 |
4.3.2 网络交往监管的漏洞 |
4.3.3 网络交往伦理规范与法规建设的滞后 |
第五章 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建设 |
5.1 建构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规范 |
5.1.1 坚持网络交往的公正原则 |
5.1.2 保持网络交往的兼容原则 |
5.1.3 促进网络交往的自主原则 |
5.1.4 保障网络交往的无害原则 |
5.1.5 促进网络交往的诚信原则 |
5.2 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建设 |
5.2.1 针对网络主体构建伦理道德规范 |
5.2.2 强化网络交往中舆论引导 |
5.2.3 加强网络交往的控制和监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四、略论手机短信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儒家“信”“和”视阈的中国移动S市分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D]. 杨标.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6)
- [5]跟踪纠缠行为犯罪化研究[D]. 牛天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D]. 王志彬. 湖南大学, 2019(07)
- [7]语音智能助手的评测框架 ——评测指标、准则及工具[D]. 纪翔. 清华大学, 2018(06)
- [8]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 王严淞. 厦门大学, 2018(07)
- [9]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交互性视角下动态的多层面分析[D]. 韩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网络交往的伦理道德探析[D]. 袁文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