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永好郭广昌等当选“十大民营企业家”(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1](2018)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家系列 中国企业家40年记(三)》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不惑之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当代中国企业家从诞生到成长的40年。40年来,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政治判断能力,以及市场应变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埋头苦干,敬业奉献的企业家队伍正在不断茁壮成长,这是中国企业改革发展重大成就和最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开辟这个专栏,从一块块历史的碎片中寻找当代企业家成长的烙印。温故而知新,激励中国企业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策马前行。
董大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指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段静[3](2016)在《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是随企业制度建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并非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公司治理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西方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指导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存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开启的公司治理已历经20余年,学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激增,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范式,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忽视了我国企业整体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多为经济后果研究。公司治理是公司参与各方长期博弈的动态过程,治理的有效性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完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选取2007-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进行特定情境研究,运用经济、法制、市场、传统文化、行为等要素对情境进行描述、刻画,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本文结合国际学术界对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突破公司治理原有内涵边界,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本身具体的特殊性及获取政治关联的不同途径,对政治关联进行性质和强度区分;拓展治理绩效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全面的财务量化。从沪深两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选取303家合适的上市公司样本,包括213家国有企业和90家民营企业,手工收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三个变量的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等统计、计量方法,比较分析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实证检验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整体上表现为良好,且治理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种路径影响治理绩效,且治理结构对治理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强于治理行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价值创造”的角色,显着影响治理绩效;三、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并未对治理绩效带来完全的正向影响,同时有企业犯罪情况的产生,随着2014年以后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四、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强度不同。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基于特定情境研究,全面考虑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综合作用,对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进行结合研究,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丰富了制度理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政治关联提供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了现行研究中的空白;二、拓展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内涵,引入治理行为研究,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提供了全新的公司治理测量工具;三、实证检验了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区分政治关联的性质和程度,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为政府“扶持”或“掠夺”作用的争议性提供更为清晰而全面的实证数据;考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给出了公司治理的经验证据,亦说明了从公司治理视角展开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田祺,王慧,赵平飞[4](2014)在《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的政治体制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我国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加之市场各种资源分配的不均,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谋求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本文主要从融资、政策福利、行业壁垒、政府管制等几方面来阐述政治关联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继而肯定了政治关联的建立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意义。
高潮,郭艳[5](2012)在《2012两会:期待变革》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的两会正逢关键时刻。外部,欧债危机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和高负债的困境,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内部,新老问题叠加,在长短期矛盾交织下,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涨幅仍处高位并存,外需下滑而内需增长仍受多种因素制约,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结构调整形势十分严峻。
林宏伟[6](2010)在《长风破浪会有时》文中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家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新生力量。近几年来,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共同制定公共政策,他们从关心财富、关心企业发展到关注民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从议政到积极参政,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本刊编辑部,陈建芬,王春梅,黄秋丽,吉颖新,孙雅男,胥晓莺,蔡钰,杨婧,史小兵,邓攀,黄庆军[7](2009)在《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在21世纪头一个10年即将结束之际,探寻新商业文明正成为全球共识2009年,中国率先成为全球经济危机中复苏的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09年,是思考重新上路的年份,是新一轮变局和博弈的开始
王亚彬,甄军[8](2009)在《民营钢铁大佬的悲喜财富榜》文中认为金融危机乌云压顶,兼并重组大潮汹涌,2009年多少财富雨打风吹去,哪个企业家能力挽狂澜,几多英雄嗟叹,一纸财富榜映射出钢铁行业风云变幻。 2009年10月13日,胡润百富在北京发布《2009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榜上前10位富豪,有8位从事房地产行业,比亚迪王传福
本报记者 张华[9](2008)在《首富变迁 十年悲喜》文中提出历届中国首富荣毅仁刘永好、刘永行兄弟荣智健丁磊黄光裕张茵杨惠妍“共产党国家有了资本家。”这是1999年11月,胡润制作的首届榜单“1999中国50富豪榜”在《福布斯》发布后,英国《金融时报?
张志勇,贾林男[10](2007)在《活力迸发于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文中研究表明备受瞩目的中共十七大将于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每一次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都成为海内外舆论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走势的风向标,尤其是民营经济人士更视其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心丸”
二、刘永好郭广昌等当选“十大民营企业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永好郭广昌等当选“十大民营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公司治理 |
1.4.2 政治关联 |
1.4.3 治理绩效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章节安排 |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
2.1.2 政治关联相关理论 |
2.2 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
2.2.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公司治理 |
2.2.2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
2.3 公司治理文献回顾 |
2.3.1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内容 |
2.3.2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3.3 公司治理现有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
2.4 政治关联文献回顾 |
2.4.1 政治关联的分类 |
2.4.2 政治关联的度量 |
2.4.3 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2 评价指标遴选 |
3.2.1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
3.2.2 专家咨询 |
3.3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问卷调查设计 |
3.3.2 调查问卷概况 |
3.3.3 数据分析 |
3.3.4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情况 |
3.4.1 按行业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
3.4.2 按地区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
3.4.3 按企业性质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2 研究假设内容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3.2 数据分析方法 |
4.3.3 变量定义 |
4.3.4 研究模型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实证检验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企业政治关联途径分析 |
5.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3.2 研究假设内容 |
5.4 研究设计 |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4.2 数据分析方法 |
5.4.3 变量定义 |
5.4.4 研究模型 |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相关性分析 |
5.5.3 实证检验 |
5.5.4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 |
6.1 公司治理与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2 研究假设内容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6.3.2 数据分析方法 |
6.3.3 变量定义 |
6.3.4 研究模型 |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1 相关性分析 |
6.4.2 实证检验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贡献 |
7.2 研究结论 |
7.3 对策建议 |
7.3.1 政府层面 |
7.3.2 企业层面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评价标准 |
附录3 假设汇总及研究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营企业寻求建立政治关联的几种方式 |
二、民营企业寻求建立政治关联的目的 |
1、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融资便利 |
2、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政策环境 |
3、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行业管制壁垒的突破 |
三、民营企业寻求政治关联的利弊分析 |
1、规避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
2、规避政治关联对社会资源配置、社会风气带来的消极影响 |
四、结论 |
(5)2012两会:期待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外贸 |
环境趋紧 形势堪忧 中国外贸稳增长需多管齐下 |
今年是外贸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
贸易保护主义是真正挑战 |
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 |
结构性减税解决外贸成本增加 |
鼓励企业“走出去” |
“两会”声音 |
减税 |
“减税步子迈得再大一些” |
“两会”声音 |
银行 |
“银行不能吃偏饭太过” |
非公36条 |
“非公36条”始终落实得不够 |
实体经济 |
防止实体经济“空心化” |
民间融资 |
实现民间融资阳光化 |
民生 |
民生三问 |
“2012年物价上涨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
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如何养老? |
相关链接 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数字解读 |
数字一:7.5% |
数字二:4% |
数字三:10% |
数字四:900万人 |
数字五:8000亿元 |
数字六:4% |
数字七:1868亿元 |
数字八:50% |
数字九:240元 |
数字十:700万套 |
四、刘永好郭广昌等当选“十大民营企业家”(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家系列 中国企业家40年记(三)[J]. 刘彤. 市场观察, 2018(06)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段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6(12)
- [4]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J]. 田祺,王慧,赵平飞. 当代经济, 2014(17)
- [5]2012两会:期待变革[J]. 高潮,郭艳. 中国对外贸易, 2012(04)
- [6]长风破浪会有时[N]. 林宏伟. 中华工商时报, 2010
- [7]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J]. 本刊编辑部,陈建芬,王春梅,黄秋丽,吉颖新,孙雅男,胥晓莺,蔡钰,杨婧,史小兵,邓攀,黄庆军. 中国企业家, 2009(24)
- [8]民营钢铁大佬的悲喜财富榜[N]. 王亚彬,甄军. 现代物流报, 2009
- [9]首富变迁 十年悲喜[N]. 本报记者 张华. 南方周末, 2008
- [10]活力迸发于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N]. 张志勇,贾林男. 中华工商时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