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口镇发展编织业人均增收千多元(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向远林[2](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提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柳丽娜[3](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杨化冰[4](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金璐[5](2014)在《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为例》文中指出由于媒介规制的限制,我国并没有商业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分野,因此,我国的电视媒介,除了要在市场竞争中保全自己之外,还需要承载-定的公共服务职能,然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市场竞争的压力、媒介权贵化和精英主义的作怪下,我国的许多广播电视媒体却都放弃了农村市场、丧失了社会责任,对农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弱化。本文基于公共服务的理论视角,以对农电视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的十年发展为研究案例,发现我国对农电视存在“三种”公共服务模式,并且在公共服务理念和电视人的身份定位方面均表现出中国特色。第一种是单向式的公共服务模式,这是在《垄上行》2002年初创时,为了满足农民信息需求、弥补中国对农电视资源紧缺而提出的一种服务模式;第二种是多元式的公共服务模式,这是2005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垄上行》栏目提出的一种服务模式;第三种是全方位式的公共服务模式。2009年的1月8日,《垄上》频道诞生了。《垄上》频道一方面延续了《垄上行》栏目大力拓宽服务渠道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并力求突破电视频道的局限,开始在频道线上传播外,利用“垄上行”品牌发展相关产业链,打造出一种由传播链、服务链、产业链共同组成的全方位式的对农公共服务模式事实上,在《垄上行》栏目和《垄上》频道多年的对农公共服务实践中,从业者们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着自己。从一开始的“五谷不分”,到成为“农家百事通”,从高高在上的“媒体精英”,到晒得黝黑的“泥腿子”,随着和农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己是农民的信息员、代表、服务员或者邻居,而是力求把自己变成农民。有鉴于此,中国对农电视在践行公共服务理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帮助农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电视人也从农民那里受益匪浅,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电视对农公共服务过程,是电视人与农民相互促进,共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三个模式层层递进,每一个模式的推进和深化,都是以前一个模式为基础的。深度贴近农民、提供紧贴需求的信息服务是对农电视的最为基本的一项公共服务职能;随着农民的需求不断继续扩大,对农电视对农民的关注也从最基本的生产转向农村生活,服务取向变得多元化和丰富起来;在此基础上,农民的主人翁精神、互动需求和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得到充分尊重和重视的前提下,农民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农村的主人,自己是对农电视的主体,从而愿意与频道进行良好的互动。简言之,《垄上行》栏目和《垄上》频道的公共服务模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深化而不断变迁的。从满足最基本信息需求的单向式服务模式,到从“生产+生活”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再到产业链、服务链和信息链共同打造出的全方位式服务模式。三个模式层层递进,根据农村社会和农民需求的变化,服务一直在不断向深、向广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对农电视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也因为服务模式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即从对农电视人主动而农民被动,转变为对农电视人与农民互动;或者说由对农电视人是行为主体、农民是行为客体,转变为二者互为行为主体。
秦岭[6](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指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卢俊杰[7](2012)在《基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的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河湖是城市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行洪的通道和调蓄洪水的场所,是生态的屏障,并具有多种其他功能。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将引导中国水利建设的新思路和新的发展方向。伴随着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需求,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但因开发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其他类型水利风景区的对比、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我国在河湖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防洪、土地利用、环境生态与景区规划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矛盾等,提出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景区规划、设计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实践案例分析,得出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的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1)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型的水利风景区的资源特色、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的特性。(2)在对景区特性、存在问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探讨分析后,提出了城市河湖型水利景区规划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的地方。(3)在规划层面,提出了针对于城市河湖的资源保护、生态整治、用地协调、道路交通、游览设置、旅游及管理的规划策略与方法。(4)在设计层面,通过多自然河湖、绿廊及缓冲带构建,河流断面、生态堤防护岸的设计,文化延续与传承创新、亲水景观及夜景设计,实现景区生态、人文、景观及旅游的良好结合。(5)整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对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编制大纲。
李琼[8](2010)在《赣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赣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深圳荔枝节、成都郊区农家乐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观光采摘园的启发,赣州就开始出现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简单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可以说赣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早,但是在发展程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上存在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缺乏科学规划、模式单一、产品雷同、专门人才匮乏、缺乏有效地保护措施等问题。本文以赣州市“三区一带——十三大景区”,为主线,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陡水湖和三百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的景点建设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工作,开展乡村旅游。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认识,根据赣州实际情况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了扩展。对赣州乡村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四大乡村旅游核心区,以四大核心区为主体构架,对应的提出赣州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对赣州市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以评价赣州市综合竞争能力,为其开发和管理提供战略依据。本文通过SWOT分析,从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营销宣传、人才培养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汪盛[9](2009)在《益阳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益阳兰溪米市(以下简称兰溪米市)是全国闻名的十大米市之一,现有200多家从事大米加工、销售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随着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和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兰溪米市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也制约了发展。因此,制定兰溪米市发展战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首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环境分析法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对兰溪米市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我国粮食产业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竞争环境,寻找了兰溪米市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其次,分析了兰溪米市的现状,并从其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着手,找出自身存在的关键优势和劣势。再次,提出兰溪米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应定位于湖南省规模最大的大米加工、批发交易市场。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运用战略聚类模型、SWOT分析等常用战略分析工具,对战略进行了选择,明确了兰溪米市应采取加强型战略,通过构建战略联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整体规模的突破,做强做大大米加工业;通过采取市场渗透战略,以成本领先战略为突破口,做强做大中南地区市场。最后提出了实施发展战略的要点,并为保证其战略的实施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兰溪米市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粮食加工、销售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发展战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对兰溪米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对国内相关企业和中小型粮食批发市场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孙达良[10](2008)在《中共益阳市赫山区委2008年经济发展工作报告》文中提出 一、客观评价2007年经济工作2007年,面对区域竞争激烈的逼人态势,赫山区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既定方针,突出加快发展主题,深入开展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五星村十星户"和"制度创新作风建设年"为主要内容的三大主题活动,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后劲显着增强。2007年,赫山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形势令人鼓舞,局面振奋人心。全区完成社会生产总值67.1亿元,增长15.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6.49亿元、19.47亿元、31.13亿元,分别增
二、江口镇发展编织业人均增收千多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口镇发展编织业人均增收千多元(论文提纲范文)
(1)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
一、扶贫项目分类 |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
一、建档立卡到户 |
二、结对帮扶到户 |
三、项目覆盖到户 |
四、工作指导到户 |
五、排难攻坚到户 |
六、统计抽查到户 |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5)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服务理论 |
二、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研究 |
三、国内对农电视公共服务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释义 |
一、公共服务 |
二、对农电视 |
三、对农电视公共服务 |
第四节 研究样本选择 |
一、《垄上行》栏目与《垄上》频道发展简介 |
二、样本选择的原因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精英”的退场与单向式的公共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单一化的公共服务:传递基本农业信息 |
一、栏目设置注重“针对性” |
二、传播方式注重“普遍性” |
第二节 单一型的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为农民提供信息 |
一、重要却被忽略:农村信息需求悖论 |
二、满足信息需求是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 |
第三节 单纯的身份定位:我是农民的信息员 |
一、“精英”情结导致身份错位 |
二、用深度体验消解“精英”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与多元式公共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信息多样化和活动平台化 |
一、信息种类的多样化 |
二、大型活动的平台化 |
第二节 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为农民搭建平台 |
一、农村民生在“民生”新闻中的缺位 |
二、搭建丰富的公共服务平台 |
第三节 双重的身份定位:信息员+服务员 |
一、拒绝公共服务“条块化” |
二、从听取“专家意见”向重视“常识”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型塑“新型农民”与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模式 |
第一节 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
一、用《垄上》频道完善公共信息传播链 |
二、频道活动联袂公益行动:服务链的巩固 |
三、“两条腿走路”:产业和频道的共同发力 |
第二节 双向度的服务理念:公共服务是帮助农民完善自我 |
一、农民公共文化的缺失和公共服务选择能力的缺乏 |
二、型塑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 |
第三节 整体的身份定位:我就是农民 |
一、把“我们”变成“他们” |
二、与农民共同完善自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垄上行》和《垄上》频道不同时期服务模式的变迁 |
二、《垄上行》和《垄上》频道公共服务模式的借鉴意义 |
三、本研究的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垄上行》和《垄上》频道历年获奖、获领导嘉许和各级媒体报道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被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四: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7)基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的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3 相关概念与理论 |
3.1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
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 城市开敞空间理论 |
3.4 城市规划理论 |
3.5 河流生态学 |
3.6 旅游心理学理论 |
4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与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
4.1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 |
4.1.1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与其他类型差异对比 |
4.1.2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优劣势分析) |
4.2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对于城市所起的作用 |
4.2.1 促进城市生态体系构建 |
4.2.2 提升城市形象 |
4.2.3 城市开敞空间,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
4.2.4 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
4.3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4.3.1 城市防洪排涝与景区规划的矛盾 |
4.3.2 土地利用与景区规划的矛盾 |
4.3.3 环境生态与景区开发的矛盾 |
4.3.4 景区规划与上位规划的矛盾 |
4.3.5 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矛盾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设计研究 |
5.1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与分析 |
5.1.1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解读与分析 |
5.1.2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解读与分析 |
5.1.3 水利旅游相关法规解读与分析 |
5.1.4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与分析 |
5.2 景区规划层面的研究 |
5.2.1 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
5.2.2 景区景观规划 |
5.2.3 景区用地及功能区划分 |
5.2.4 景区旅游及管理规划 |
5.2.5 道路交通与游览规划 |
5.2.6 防洪防汛规划 |
5.3 景区设计层面的研究 |
5.3.1 河湖生态保护与恢复设计 |
5.3.2 工程文化、水文化、城市文化及民俗地域文化与景区的融合 |
5.3.3 亲水景观设计及休闲游憩景观设计 |
5.3.4 夜景灯光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实践与分析 |
6.1 蚌埠龙子湖水利风景区规划实践 |
6.1.1 景区基本概况与现状分析 |
6.1.2 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
6.1.3 发掘地域文化的景区规划设计 |
6.1.4 旅游产品开发与景区规划设计 |
6.1.5 生态建设与景区规划设计 |
6.1.6 小结 |
6.2 平昌江口水乡水利风景区规划实践 |
6.2.1 项目基本概况与现状分析 |
6.2.2 景区定位与景观分区 |
6.2.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景区规划设计 |
6.2.4 文化、旅游与景区规划设计 |
6.2.5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 |
6.2.6 小结 |
7 结论 |
7.1 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思考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赣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旅游政策的推动 |
1.1.2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极大关注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
1.3.1 国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
1.3.2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成果及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构成 |
第二章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综述 |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2 乡村旅游的特点 |
2.3 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与原则 |
2.3.1 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
2.3.2 乡村旅游发展原则 |
2.4 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
2.5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
2.5.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文化人类学理论 |
2.5.3 增长极理论 |
2.5.4 人地关系协调论 |
2.5.5 旅游规划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赣州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 |
3.1 赣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
3.1.1 政府的主导作用 |
3.1.2 市民旅游需求旺盛 |
3.1.3 村民的积极参与 |
3.2 赣州市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
3.2.1 乡村旅游资源概念及构成 |
3.2.2 赣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特征及空间分布 |
3.3 赣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
3.3.1 城市依托型 |
3.3.2 景区依托型 |
3.3.3 交通依托型 |
3.3.4 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
3.3.5 产业经济依托型 |
3.3.6 新农村建设示范型 |
3.3.7 红色旅游结合型 |
3.4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乡村旅游施设备的不完善以及现代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 |
3.4.2 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
3.4.3 缺乏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人才匮乏 |
3.4.4 乡村旅游产品单调,档次较低,体验性不足,季节性差 |
第四章 赣州市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
4.1 发展优势(STRENGTH) |
4.2 发展劣势(WEAKNESS) |
4.3 发展机遇(OPPORTUNRRY) |
4.4 发展挑战(THREAT) |
第五章 赣州市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研究 |
5.1 宏观统筹、搞好规划 |
5.2 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5.2.1 红色旅游产品开发 |
5.2.2 客家旅游产品开发 |
5.2.3 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
5.2.4 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 |
5.2.5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采取差异化战略 |
5.3 做好乡村旅游宣传营销 |
5.4 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
5.5 保护与开发并重,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A 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益阳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1.2.2 战略类型的划分 |
1.2.3 常用战略分析工具 |
1.2.4 战略制定的方法与步骤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第2章 兰溪米市外部环境分析 |
2.1 兰溪米市概况 |
2.2 兰溪米市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兰溪米市产业环境分析 |
2.3.1 粮食产业的发展前景 |
2.3.2 粮食产业链分析 |
2.4 兰溪米市竞争环境分析 |
2.4.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分析 |
2.4.2 潜在进入者的分析 |
2.4.3 供货商分析 |
2.4.4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2.4.5 替代品生产者分析 |
2.5 兰溪米市外部因素评价 |
第3章 兰溪米市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兰溪米市竞争优势分析 |
3.1.1 资源优势 |
3.1.2 企业相对集中优势 |
3.1.3 成本优势 |
3.1.4 营销网络优势 |
3.1.5 深厚的文化底蕴 |
3.2 兰溪米市竞争劣势分析 |
3.2.1 融资较为困难 |
3.2.2 人才缺乏 |
3.2.3 产品竞争力弱 |
3.2.4 品牌建设严重滞后 |
3.2.5 基础设施较差 |
3.3 兰溪米市内部因素评价 |
第4章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的选定与实施 |
4.1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的选定 |
4.1.1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 |
4.1.2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的选择 |
4.1.3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的确定 |
4.2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
4.2.1 明确战略实施的组织机构 |
4.2.2 建立大米加工战略联盟 |
4.2.3 建立区域性大米批发交易市场 |
4.2.4 培育优势品牌 |
4.2.5 发展订单农业 |
4.2.6 壮大循环经济带 |
4.3 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4.3.1 优化基础设施 |
4.3.2 加强信息化建设 |
4.3.3 提升人力资源 |
4.3.4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 |
4.3.5 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江口镇发展编织业人均增收千多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2]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5]中国对农电视公共服务模式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及《垄上》频道为例[D]. 金璐. 武汉大学, 2014(06)
- [6]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7]基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的规划设计研究[D]. 卢俊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8]赣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李琼.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 [9]益阳兰溪米市发展战略研究[D]. 汪盛. 湖南大学, 2009(03)
- [10]中共益阳市赫山区委2008年经济发展工作报告[J]. 孙达良.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