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秀[1](2019)在《青海省乐都区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更新效果》文中认为为了改良青海省乐都区青杨林品质,通过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的方法进行青杨林更新试验,并对其病虫危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嫁接苗的当年成活率高、第二年、第三年保存率高,嫁接毛白杨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生长量显着高于新植毛白杨;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嫁接苗具有显着抗杨干透翅蛾、杨树烂皮病、锈病的作用。以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插穗改善青杨林的嫁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林分质量。
宋继琴[2](2014)在《北京市大兴区低效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北京市大兴区低效林的实际状况、形成原因、林分位置、功能需求等,将低效林分为杨树用材低效林、农田林网防护低效林、城镇周边功能低效林、绿色通道景观低效林和城镇行道树景观低效林等5种类型。针对各类型低效林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型低效林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期为类似低效林的改造提供借鉴。
邱立新[3](2014)在《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对营林技术在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总结,主要包括抗性品种筛选、营造混交林、封山育林、修枝抚育、伐根嫁接、高干截头及清理虫害木等措施,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发展趋势提出了设想。
徐晶,黄大庄,温静,王丽华[4](2014)在《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解剖特性》文中提出以萌生毛白杨为对照,研究伐根嫁接毛白杨的木材解剖特性及其径向和轴向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培育方式对毛白杨微观特性的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伐根嫁接的纤维和导管的长度、宽度略高,微纤丝角和壁腔比略低,组织比量差异不大。纤维长宽和导管长宽的径向变异从髓心向外迅速增加,而后趋于平缓;微纤丝角和壁腔比随着树龄的增大先减小后呈波动性变化,组织比量整体变化趋势不大。轴向变异规律:纤维长度和宽度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导管分子先增加后减小,壁腔比呈递增趋势,微纤丝角先减小后增加,但是整体变化幅度较小。组织比量围绕一个数值波动,整体变化较小。通过方差检验,两种培育方法毛白杨的纤维宽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规律差异显着(P<0.05)。不同高度的伐根嫁接和萌蘖繁殖毛白杨之间的纤维长度和导管长度差异显着(P<0.05)。
徐晶[5](2014)在《伐根嫁接毛白杨生长过程和木材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树伐根嫁接造林技术能够利用多年生强大根系中的营养,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养分,培育萌芽树快速生长,尽早成材,这就缩短了速生杨的更新时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伐根嫁接的技术原理、嫁接树木品种的选择及其优越性,对于嫁接后林木的材质材性尚无研究。在河北省易县建立试验地,进行伐根嫁接毛白杨研究,以萌蘖繁殖毛白杨为对照,分析研究伐根嫁接毛白杨的生长过程、木材解剖特性以及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规律,结果如下。(1)不同繁殖方法毛白杨生长过程:伐根嫁接毛白杨的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的生长量显着高于萌蘖繁殖的毛白杨。伐根嫁接毛白杨与萌蘖繁殖毛白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相同,均遵循先快速增加,到达一定年限后缓慢增长,趋于稳定,而后增长速度降低。胸径快速增长期在第1~9a;伐根嫁接繁殖方法使毛白杨的连年生长量出现两个峰值,最大值在第13a,萌生毛白杨的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8a。树高生长量在第1~10a快速增长,第10a以后树高生长量增长缓慢。第1~3a树高增长量的差异较小,而后伐根嫁接毛白杨树高生长显着加快。两种繁殖方法生长的毛白杨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均在第3a达到最大值。材积生长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伐根嫁接毛白杨材积生长的更快。第1~5a毛白杨材积增长缓慢,第6a开始材积迅速增长,伐根嫁接毛白杨第15a连年生长量最多,萌蘖繁殖毛白杨第13a连年生长量最大。(2)不同繁殖方法毛白杨主要解剖特性的径向变异规律:伐根嫁接毛白杨的纤维长度和宽度、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壁腔比均大于萌蘖繁殖的毛白杨;伐根嫁接毛白杨的纤维长宽比、微纤丝角较小。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长宽比、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沿髓心到树皮方向开始逐年增长,到一定年轮后达到最大值,而后增长速度平缓或略有下降;壁腔比、微纤丝角径向变异从髓心向外先减小,然后在波动中增减或保持平稳;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自髓心到树皮,呈递增或递减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基本沿一条中心线的上下波动。(3)不同繁殖方法毛白杨主要解剖特性的轴向变异规律为:在同等高度上,伐根嫁接毛白杨的纤维长度和宽度、纤维的长宽比、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大于萌蘖繁殖的毛白杨;伐根嫁接毛白杨的纤维壁腔比、微纤丝角较小。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壁腔比、导管长度、微纤丝角从树干基部开始先增加后减小;纤维宽度、导管宽度的轴向变异从树干基部向上先减小而后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木材组织比量的轴向变异从树干基部向上保持平稳或在波动中递增或递减,围绕一个中心值变动。(4)不同繁殖方法毛白杨的主要物理性质:两种繁殖方式生长的毛白杨木材的干缩稳定性均为体积干缩率﹥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符合木材干缩稳定性变异规律。伐根嫁接毛白杨的尺寸稳定性优于萌蘖繁殖的毛白杨,但两者无显着差异。含水率W=12%的密度:伐根嫁接毛白杨的密度均值为0.48g/cm3,萌蘖繁殖毛白杨的密度为0.42g/cm3,伐根嫁接毛白杨含水率为12%的密度显着高于萌蘖繁殖的毛白杨。基本密度:伐根嫁接毛白杨的基本密度为0.39g/cm3,显着高于萌生毛白杨的基本密度0.35g/cm3。在同一时间内,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吸水量小于萌蘖繁殖毛白杨。(5)不同繁殖方法毛白杨的主要力学性质:伐根嫁接毛白杨的顺纹抗拉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98.76MPa、37.89MPa,萌蘖繁殖毛白杨的顺纹抗拉和顺纹抗压强度为96.78MPa、35.84MPa;伐根嫁接毛白杨的顺纹抗压和抗拉强度高于萌蘖繁殖的毛白杨,并且差异显着。萌蘖繁殖毛白杨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为62.10MPa、8035.61MPa,萌蘖繁殖毛白杨的强度均值为54.06MPa和7594.13MPa;伐根嫁接毛白杨的抗弯强度显着高于萌蘖生长的毛白杨,抗弯弹性模量无显着差异。
宋继琴[6](2013)在《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文中提出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北抗创新杨1号、中林2001杨和转基因杨7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在北京大兴区分别设置了3块试验地的3个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以小美旱杨为伐桩,3块试验地中北抗创新杨1号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最低,其余6个品种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2)试验地1嫁接品种107杨、108杨、111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较大,且之间无显着差异;试验地2嫁接品种107杨、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北抗创新杨1号差异显着,107杨与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着;试验地3嫁接品种107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中林2001杨、转基因杨差异显着,中林2001杨与转基因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着。3)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是适宜杨树伐根嫁接造林的优良品种。
吴丽娟,李国会,张友焱,党宏忠,武晓莉,周泽福[7](2013)在《杨树不同品种伐根嫁接更新效果比较》文中认为为了筛选出适宜杨树伐根嫁接更新的优良品种,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038杨、中林46杨、107杨、108杨、埃瑞达诺110杨、中林2001杨、中林2025杨、84K杨和转基因杨9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调查比较伐桩与不同品种接穗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不同品种杨树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结果表明:1)以小美旱杨为伐桩,84k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最低,其余8种新品种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2)84k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以及平均蓄积量均最低;3)中林2001杨、107杨、108杨、埃瑞达诺110杨以及中林2025杨平均胸径均较大,且之间无显着差异,埃瑞达诺110杨、107杨、108杨以及中林2001杨平均树高均较高,且差异不显着,埃瑞达诺110杨、107杨、108杨以及中林2025杨之间平均蓄积量均较大,且差异不显着。综合分析可知,埃瑞达诺110杨、107杨和108杨是适宜杨树伐根嫁接造林的优良品种。
吴丽娟[8](2013)在《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杨树伐根嫁接是杨树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及虫毁林等林分更新改造中一项切实可行的应用技术。在有关文献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杨树伐根嫁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旨在为今后有关研究和生产提供依据。
李福党,何彪,杨中宁[9](2012)在《林木伐根处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现阶段林木伐根的催腐处理、伐根萌芽更新育林及伐根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伐根的综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使伐根更具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吴丽娟,于凌霄,贾素萍,宋继琴,贾黎明,司婧[10](2012)在《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比研究大兴区的伐根嫁接杨树林分和与其地下和地上部分分别相同的植苗造林杨树林分,得出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的特殊分布特征。采用全挖法获取杨树总根量和根型,采用土柱法获取吸收根(细根≤2mm,粗根210mm)。结果表明:伐根嫁接林根系总干重分别是相同地下和地上部分植苗造林的1.83倍和7.38倍;其根系数量多且粗壮,为水平斜生根型,而植苗造林林分为水平根型;伐根嫁接林总细根量和总粗根量分别比两个植苗造林林分提高了86.27%和224.65%,59.06%和65.86%;与植苗造林相比,伐根嫁接林表层的吸收根垂直和水平分布都表现异常,垂直分布中0~10cm土层的细根分布较多,10~20cm土层的分布较少;水平分布中株间0~20cm土层的分布异常多。该结论为伐根嫁接杨树林的生长优势提供了进一步的微观解释。
二、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乐都区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更新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地设置及试验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3 嫁接时间 |
2.4 嫁接方法 |
2.5 调查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树的成活率及保存率 |
3.2 样树的生长量 |
3.3 样树的虫害发生状况 |
3.4 样树的病害发生状况 |
4 讨论与结论 |
(2)北京市大兴区低效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低效林分析及类型划分 |
2.1 杨树用材低效林类型 |
2.2 农田林网防护低效林类型 |
2.3 城镇周边功能低效林类型 |
2.4 绿色通道景观低效林类型 |
2.5 城镇行道树景观低效林类型 |
3 低效林改造技术 |
3.1 杨树用材低效林类型改造技术 |
3.1.1 适宜品种选择 |
3.1.2 更新方式选择 |
3.1.3 中幼林抚育技术 |
3.2 农田林网防护低效林类型改造技术 |
3.2.1 杨树更新年龄的确定 |
3.2.2 农田林网适用树种的选择 |
3.2.3 农田林网更新改造方式的选择 |
3.2.4 农田林网更新改造模式的选择 |
3.3 城镇周边功能低效林类型改造 |
3.3.1 改造原则的确定 |
3.3.2 改造植物选择和配置技术 |
3.3.3 改造前后功能分析 |
3.3.4 改造后效果评价 |
3.4 绿色通道景观低效林类型改造 |
3.4.1 改造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技术 |
3.4.2 更新改造模式选择 |
3.5 城镇行道树景观低效林类型改造 |
4 结语 |
(3)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1 培育、筛选和栽植抗性树种,提高林木免疫力 |
1.2 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降低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风险 |
1.3 采用清理受害林木、伐根嫁接、高干截头等措施,清除有害生物危害源 |
1.4采取修枝等抚育措施,降低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 |
1.5 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林分防御有害生物能力 |
1.6 设置隔离带,阻隔有害生物自然传播 |
2 营林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 应用营林措施防御林业有害生物发展趋势 |
3.1 抗性育种具有广阔的前景 |
3.2 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的生态控制应是未来林业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 |
3.3 实施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物理、化学防治合理组装配套的防治策略 |
(4)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解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解剖特性 |
3.2 伐根嫁接毛白杨纤维的变异性 |
3.3 伐根嫁接毛白杨导管分子的变异性 |
3.4 伐根嫁接毛白杨微纤丝角的变异性 |
3.5 伐根嫁接毛白杨壁腔比的变异性 |
3.6 伐根嫁接毛白杨组织比量的变异性 |
4 结论 |
(5)伐根嫁接毛白杨生长过程和木材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杨树利用的研究现状 |
2 杨树伐根嫁接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技术路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的采集与制作 |
1.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1.2.1 生长过程的试验方法 |
1.2.2 伐根嫁接毛白杨的微观特性的试验方法 |
1.2.3 伐根嫁接毛白杨的物理力学试验方法 |
1.2.4 数据处理 |
2 伐根嫁接毛白杨生长规律的研究 |
2.1 伐根嫁接毛白杨生长量的研究 |
2.2 伐根嫁接毛白杨胸径生长规律的研究 |
2.3 伐根嫁接毛白杨树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
2.4 伐根嫁接毛白杨材积生长规律的研究 |
2.5 树干解析图的绘制 |
3 伐根嫁接毛白杨解剖特性的研究 |
3.1 伐根嫁接毛白杨解剖特性的株内变异 |
3.2 纤维形态的变异规律 |
3.2.1 纤维长度和宽度 |
3.2.2 纤维长宽比 |
3.2.3 纤维壁腔比 |
3.3 导管形态的变异规律 |
3.4 微纤丝角的变异规律 |
3.5 组织比量的变异规律 |
4 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
4.1 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干缩稳定性 |
4.2 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密度 |
4.3 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吸水性 |
4.4 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力学强度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伐桩和接穗成活率 |
3.2 不同品种保存率 |
3.3 不同品种生长状况 |
3.3.1 试验1嫁接品种对比 |
3.3.2 试验2嫁接品种对比 |
3.3.3 试验3嫁接品种对比 |
4 结论与讨论 |
(7)杨树不同品种伐根嫁接更新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伐桩和接穗成活率比较 |
3.2 不同品种保存率的比较 |
3.3 不同品种生长状况的比较 |
4 结论与建议 |
(8)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现状 |
1.1 伐根嫁接技术起源 |
1.2 伐根嫁接技术要点 |
1.2.1 接穗与砧木准备 |
1) 接穗的选择。 |
2) 接穗的采集。 |
3) 种条贮藏。 |
4) 砧木高度。 |
1.2.2 嫁接 |
1) 嫁接时间。 |
2) 接穗的数量。 |
3) 嫁接方法。 |
1.2.3 嫁接后管理 |
1) 土封。 |
2) 除萌培土。 |
3) 抹芽。 |
4) 病虫害防治。 |
5) 整形修剪。 |
6) 合理移植采伐。 |
1.3 伐根嫁接技术的优点 |
1.4 伐根嫁接技术的更新造林评价 |
2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 |
2.1 伐根嫁接的适用性 |
2.2 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 |
2.3 伐根嫁接苗木的生长量 |
2.4 伐根嫁接苗木的根系分布规律 |
2.5 伐根嫁接苗木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
3 杨树伐根嫁接技术应用前景 |
4 结论与讨论 |
(9)林木伐根处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伐根催腐处理 |
2 萌芽更新 |
3 伐根嫁接技术 |
4 伐根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5 伐根利用展望 |
(10)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 |
2.2 根型取样 |
2.3 吸收根取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木总根量比较 |
3.2 林木总根型比较 |
3.3 根系 (吸收根) 分布比较 |
4 结论与讨论 |
四、杨树伐根嫁接毛白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乐都区青杨伐根嫁接毛白杨更新效果[J]. 刘海秀. 青海大学学报, 2019(05)
- [2]北京市大兴区低效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J]. 宋继琴. 林业资源管理, 2014(05)
- [3]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J]. 邱立新. 中国森林病虫, 2014(04)
- [4]伐根嫁接毛白杨木材的解剖特性[J]. 徐晶,黄大庄,温静,王丽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8)
- [5]伐根嫁接毛白杨生长过程和木材质量的研究[D]. 徐晶.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6]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J]. 宋继琴.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6)
- [7]杨树不同品种伐根嫁接更新效果比较[J]. 吴丽娟,李国会,张友焱,党宏忠,武晓莉,周泽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5)
- [8]国内杨树伐根嫁接技术研究进展[J]. 吴丽娟.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3)
- [9]林木伐根处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 李福党,何彪,杨中宁. 林业实用技术, 2012(08)
- [10]伐根嫁接杨树林根系分布特征[J]. 吴丽娟,于凌霄,贾素萍,宋继琴,贾黎明,司婧. 林业资源管理,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