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震古烁今的历史回响——王夫之诗学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肖琛婵[1](2013)在《王夫之《古诗评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论家。《古诗评选》是他古近体诗评选中的一本。通过分析《古诗评选》的选诗情况、评诗特色及诗学观念,有利于更全面的了解王夫之的文艺理论批评观。王夫之一生可分为学习成长、抗清斗争及隐居着述三个时期,他着述颇丰,卷帙浩繁,于文史经哲方面均有涉猎,现存书九十五种,共三百八十余卷,约八百万字。《古诗评选》是他古近体诗评选中的一种,全书分六卷选录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因其刊行较晚,目前面世的主要有六种版本。《古诗评选》共选录了汉魏六朝187位诗人约825首诗歌,分为古乐府歌行、四言诗、五七言绝句、五言古诗及五言近体等五种诗体。《古诗评选》的选诗有独到之处,一些声名显赫的大家遭到冷遇,一些不太知名的作家却得到过高的称赞。此外,《古诗评选》还收录了10位女诗人的12首诗作。这些女诗人中,除卓文君、班婕妤以及谢道韫为后人所熟悉,剩下的七位在文学史中均未被提到,而且后人对她们的了解也不多。通过分析选诗情况,可得知王夫之收录最多是五言古诗,所选以魏晋南朝的诗人居多。这一方面与五言古诗在魏晋六朝盛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王夫之的诗歌审美原则有关。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选诗独具眼光,力避庸滥。评语也不袭蹈成言,常能发前人所未发。其体例大致可分为摘句点评和总评两种。摘句点评讨论了情景、用字和写作技巧之妙。总评则可看出选本以雅论诗、以悲论诗和以自然论诗的特点。《古诗评选》运用了推源溯流的方法来讨论诗体的源头,以及诗作的传承变化,此外还大量运用了意向批评的方法,使评语显得生动形象。王夫之在点评时带有鲜明的喜恶倾向,对陶渊明、谢灵运等崇尚的诗人以及《古诗十九首》等佳作褒奖有加,对民歌和叙事诗却十分不满。《古诗评选》虽是王夫之诗论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但通过选诗情况及评诗特点,依然可透露出王夫之的诗学观念。王夫之要求诗的情感必须真挚委婉,表达方式需曲折含蓄,诗的风格应纡雅宛转,反对诗歌情感的迳露直从与褊急呼嚷。他认为情景是密不可分的,强调“情之景”的描写,应有机的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也主张要以情为主、景为宾。王夫之重视诗在落笔成章之前意境在诗人心中的酝酿过程,主张用曲折的方式来达到意在言先和空中布意的效果。他反对先立定题目后写诗,认为“起承转合”是死法,“绝句乃绝去律诗之半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但同时也认为诗歌的写法还是有章可循的,要求诗歌应该谋篇而不谋句。
廖启明[2](2013)在《清初唐宋诗之争研究》文中指出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论史艺廊中,最感人肺腑又独具艺术魅力的,不仅仅是深邃的思想、缜密与匠心独运的结构,而是如沉浸在宏伟肃穆的艺术殿堂内,顿感自身的渺小,继而由衷惊叹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诗论家穷尽一生追寻的诗学真谛,似高僧大德般虔敬地透过挖掘诗歌中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美学意义,以凝结与灌注着心血的宝典奉献予世人面前,既体现了崇高的淑世情怀与胸襟,又涵盖生命、亲友、民族、自然、和谐、宗教、历史意识等人文关怀与终极理想。由于涉及的范围广泛,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悟,清涤心灵也敦促重新学习。当中不乏具有辩析价值的课题,如“诗穷而后工”、 “诗与禅关系”与“唐宋诗之争”等,不期然而然由一方挑起议题,引发学界良好的反响。尤其是后者,更是影响最深远、持续最久,也是古今中国诗界最嘱目的现象之一。“诗必盛唐”主导明代诗坛方向,台阁体笼罩下的诗坛,间有倡宋微音,但难成气候。明末,鉴于前后七子剽窃因袭、优孟衣冠流弊的加剧,标榜性灵的公安派与竟陵派群起矫之。特别是力主发展文变观的袁中道,论宋诗因唐而变,反复古、倡宋诗以与“诗必盛唐”论抗衡,让宋诗进入世人的视野。清初承明末绪余,既矫七子弊病,复痛惩公安、竟陵的偏失。此时以明末遗民诗人为主,诗坛宗唐派仍立于强势。宗宋之风在文柄钱谦益、王士禛等人倡议下,创作上唐宋兼采。经黄宗羲、吴之振等响应推广,喜宋诗者除吕留良、吴自牧外,尚有陈莳、高旦中等。吴之振与吕留良不满选宋诗者失当,遂有《宋诗钞》问世。宋诗派深信:“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汪琬、叶燮、宋荦等欣赏宋诗,于是宗宋派渐由弱转强,形成与尊唐派抗衡之局面。康熙17年,颁布博学鸿词诏书,圣祖文治策略于焉启动。冯溥、王嗣槐整饬诗坛,宣扬温柔敦厚诗教,呼吁盛世唐音。王嗣槐“尚赖英绝领袖人,至指大道扫旁辙”,锐意罢黜宋诗。明谏文魁王士禛逃宋归唐。“未尝左宋及袒唐,强分部党相角犄”,婉劝王又旦出宋入唐。祭酒王士禛少学唐诗、中年由唐入宋,晚岁重返唐音与整饬诗坛关系密切。而尊唐的朱彝尊亦晚染宋习。本文旨在以清初唐宋诗之争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发展文变观为贯穿此现象的主线,以肇自唐宋优劣价值取向而形成的诗学宗尚、师法取径为基点,试图以环绕唐宋审美认知而展开的论争为微观考察重心;并通过基于以尊唐宗宋流派及个别诗论家,在诗学宗尚理念中“尚意兴”与“尚理”对踱并比而展开的交锋下,执其两端,力图作宏观俯瞰。精微深入地揭示清初唐宋诗之争的递嬗流变,秉持历史发展的眼光,透视文学内外部交互作用与关系,试图剖析它的内容和意义,观察诗潮盛衰嬗变、消长起伏,进而归结清初的诗学发展两大规律:抱负、传统、历史意识,以及不断创新是诗歌诗学发展的第一规律。与时并进的发展文变观是诗歌诗学创新的第二规律。并据此以作文化的纵深反思。全文分为七章:绪论分三节:首先,详论研究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初衷与旨趣;次为文献综述,评论专家学者研究现况与已取得的成果;第三则界定研究的范围、梳爬剔抉,搜集史料与筛选材料、标示采取的研究方法与步骤。最后为预期研究成效。第一章 明代诗坛风貌与唐宋诗之争的历史背景第一节:追根溯源,论述“诗必盛唐”、尊唐抑宋的明初诗坛概况;第二节:探讨明代“祧唐祢宋”的先导者,代表人物有孙作、黄容、宋濂和方孝孺等;第三节:剖析公安派三袁的诗论主张。第四节:阐明钟惺、谭元春统领的竟陵派,立场与公安派都是反对七子主张,但矫枉过正,诗风因此流于“幽深孤峭”。第五节:剖析云间派宗唐复古诗观—以明末清初唐宋诗之争为考察中心,以易代诗学为观测点。第六节:廓清“祧唐祢宋”—清代诗学的主轴。第七节:本章小结。第二章钱谦益与明末清初唐宋诗之争第一节:析论钱谦益与复古派之颉颃抗辩。第二节剖析钱谦益与竟陵派之抵牾争端。第三节定位钱谦益开启一代“以诗论诗”风气。第四节论述钱谦益与清初唐宋诗之争。首开清初宗宋风气,牧斋为始作俑者。第三章清初围绕唐宋诗审美认知展开的论争—兼及论诗诗在诗学论争上的意义。第一节论述祧唐祢宋纷争背景下的清初诗坛论争一:汪懋麟与徐乾学间之论争:一汪懋麟、施闰章的论诗摩擦;二 汪懋麟、毛奇龄议宋诗起冲突;三 汪懋麟与徐乾学唐宋诗之争,议题围绕学宋诗而展开。第二节 细察汪琬与叶燮之论争二:一 汪、叶之争;二 叶氏诗学体系专着: 《原诗》;第三节 论析赵执信与王士禛之论争;二 王士禛诗学主张。第四节清初诗论家与论诗诗—以唐宋诗之争为中心。第四章宏观俯瞰:清初尊唐抑宋之各家诗论分七节包括顾炎武、朱彝尊、李因笃、王夫之、田同之、冯班、吴乔等人。世称“南朱北王”的朱彝尊在本章着墨较多,原因是朱氏的诗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一致性强,具备典型意义。诗作前期格调激越、内容充实,诗论明显宗唐。越后期则日渐颓萎空廓,甚至染有宋习。掇拾综合,清晰揭示清初诗学的衍化嬗变轨迹。第五章 多元视角观照下的省察:清初推崇宋诗之各家诗论分六节。先论黄宗羲,后评吴之振、吕留良、查慎行、田雯与其他诗论家。清代宋诗选本,在康熙朝出现高峰。 《宋诗钞》作为宗宋派宣传宋诗举足轻重的载体,影响深远,尤其值得探讨。其他诗论家则选论贺贻孙,剖析贺贻孙及其《诗筏》的诗学主张。第六章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反思分三节。一为清初诗论家对“因革”、“新变”的反思;二为“踩‘宗唐祧宋’泥淖”辨;三为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影响。第七章结论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发生跟后续发展,与时运风会紧密相关,与升斗百姓生活紧密联系,也和艺术家的参与分不开,广义上的文学发展,确切分析,并非仅仅受宰制于或取决于孤立的文学发展本身的规律。田雯与田同之亲为祖孙,一宗宋,一尊唐,关键因素是诗坛唐音复炽,时空环境产生巨大的变革;王士禛与赵执信皆祖籍山东,论诗南辕北辙,成为论敌,个中原因错综复杂,均需置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观照,个别仔细梳厘。清初唐宋诗之争绝非无谓的命题,首先是史无前例地汇集了众多的诗人、诗论家积极投身到论坛中来,努力不懈地创作,着书立说,仅诗论就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绩,诗话、笔记小说、论诗诗收获尤丰,堪称世界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而无数的优秀诗论家都付出心力,提出了真知灼见,多推崇集大成者杜甫,或祖述白、韩、苏、黄、陆,反依傍,恶偏狭的唐宋之争。.在承先启后上,聚焦于复古与汲古、厚古薄今、师古师心、摹拟创新等议题论争上,慷慨发声,殚精竭虑地为诗歌发展图谋出路,仅此奋斗精神,足以为清中期的诗学发展,提供不少有益的经验教训和深刻反思。清初环绕唐宋诗审美认知展开的论争,涉及诗学核心本质问题、批评原则与审美特征,同时关乎文学思潮、流派衍变。笔者从微观角度审视汪懋麟、徐乾学之论争;叶燮与汪琬之论争及赵执信与王士禛之论争,以案例作具体论述,凸显诗学流变与诗学见解。从清初视角观照唐宋诗学,清人的因革新变、意、象、阳刚与阴柔之美等范畴与批评理论,甚至可远溯《周易》。在《周易》矛盾统一规律直接影响下,形成了批评理论体系完备的专着:’包括《诗品》、《文赋》和《文心雕龙》等,并持续对历代的诗学思想发挥影响力。清初唐宋诗之争也毫不例外,其盛衰嬗变、消长起伏,无疑推进并影响清中期的诗学理论发展,繁荣诗歌创作。再度印证创新与诗学发展关系。因此笔者的结论是:清初诗论家无论是尊唐宗宋,或融会唐宋,是对待传统选择上的区别而言;在学习、继承传统诗学的态度上各有侧重,祖述对象上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在诗歌理论及创作上,皆作出大小不一的贡献,成就且超越前朝。
穆允军[3](2010)在《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文中指出在中西碰撞、古今更替的历史背景下,在国家和民族面临救亡图存之时,“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德”“赛”两面旗帜,发挥了重大的文化启蒙作用。它一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隐含着一条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断解读的反思之路。“引论”部分首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概念加以厘定,对其起讫时限予以界定,梳理了过去的研究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重面相、多种意义在过去的文化反思中不断被揭示出来,不论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学生爱国主义运动概念的辨析,对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内涵的诠释,还是对新文化运动思想流派的梳理、传统在后现代中的意义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90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近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出现一个趋于平和、寻求融合的时期,人们不再拘泥于启蒙与反启蒙的论争,而是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突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学术范式,在回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综合创新。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文化启蒙并没有如人们所愿,真正实现科学与民主。与西方启蒙运动相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遇到了哪些特殊的困境?依然是需要深化的课题。从文化比较的视域出发,彰显启蒙的坐标意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特征与特殊困境有更明晰的呈现,为反思与超越“五四”寻找到突破口,即是本论文要努力做的工作。第一章追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文化比较思想及面临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相似,是促成中国文化近现代转型的文化启蒙运动,但不同的是,作为一种外源性启蒙,它是在中西文化碰撞、冲突中发生的,表现为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文化启蒙。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是在中西学割裂基础之上的文化比较框架,在意识到船坚炮利只是西学之末以后,时人对西学之体的理解开始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如何在中学之中安置西体的问题成为国人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学之体正统的至上地位开始受到质疑与威胁。维新派虽然也坚持“中体西用”,但内涵已有所变化,倾向于“新旧之争”基础上的中西会通,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体用框架中文化价值判断的偏见。严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现”范式奠基人,他所指出的“黜伪而崇真”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屈私以为公”的民主政治制度即是科学与民主的先声,他对进化论的信奉和对实证经验的推崇也确立了“五四”新文化派与“科玄论战”中的科学派的基本前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夜,东西方文化无处不在昭示着文化时代性的巨大落差,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文化时代性凸显表现为“世界主义”倾向的形成和“变”的思想的激进化。第二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两次文化论战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作了概述和简要的比较分析。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器物层面的图强到政治制度的变革,再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觉悟,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论战在历史与逻辑的双重意义上提供了前提。从东西文化论战中可以看出,对科学与民主的肯认、对东西文化之间根本性差异的认识,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是一致的,但两者在东西文化的差异性质的判断、新旧文化的理解、世界文化未来走向等方面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理解。科学与民主是西方启蒙运动孕育出的两大成果,“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试图在缺乏两者的社会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的提倡来回应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表现出科学与民主的泛化趋向。“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了对民主的认识,强调了人的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但表现出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侧重民主的文化启蒙意义,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等特点,把民主视作一种价值概念,启迪民智的一种工具。在缺少近代科学的现实条件下,科学更多的是在哲学、文化的语境中被认识的,科学不仅是求真的智识,还成为一种自明的信仰。科学超越了知识领域,扩及社会科学,甚至是宇宙人生各个领域,摇身变为无所不能的新偶像。科学泛化表现为“求善”到“求真”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化的浓厚色彩和科学的信仰化取向。“科玄论战”是东西文化论战的延续与深入,既有中西文化关系问题,又有中国文化、哲学现代性问题;既反映了西方文化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系问题,也折射了形而上学与现代性的纠结。“科玄论战”中的科学派受西方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从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入手,试图实现哲学的科学化,以科学统一宇宙人生,具体表现为:第一,科学代替经学,试图重新建立一种形而上的世界图景;第二,科学主义视域中人与人生的机械化;第三,真对善的遮蔽;第四,通过科学方法的万能,实现价值领域的僭越。当科学派将科学作为一种全息的视野审视宇宙人生时,科学视野的独断化就导致了科学主义的产生。玄学派对形而上学与科学视野的不同有着强烈的自觉,而这种自觉来源于对人的存在的二重性的深刻认识,虽然在论战中黯然谢幕,但其提出的人生观及自由意志问题关涉着人的终极关怀,是“安心立命”之所在,更有其深刻的历史意蕴,有力地揭示了任何一种外源性启蒙必须坚持自身文化民族性维度的必要性。“科玄论战”还标志着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道扬镳。文中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科玄论战”的分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两者表现为主义的历史与当下作用、再造文明与社会革命、点滴改良与根本改造、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竞争说的不同认识。胡适奉行的实验主义也显示出了自身的两大缺陷:实验主义通过方法论的化约成为了一种“真理”;实验主义长于批判,短于建设。“科玄论战”中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更突出学理预设上的不同:基础的一元论与多元论的分野;物质本体论与存疑的唯心论之区别。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异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文化迅速转入现代文化的轨道,但科学与民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未竟的事业,与西方启蒙运动塑造的现代性历史潮流形成鲜明对比。首先,通过西方启蒙运动中人权代替君权、人本代替神本、科学代替信仰特征的分析,揭示启蒙的实质即通过理性发现人的自我。“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表现形式,是通过对科学与民主的高扬和对封建的纲常名教的批判挺立起人的主体性,从而凸显人的理性精神。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实质都是通过理性发现人的自我,人的发现是中西启蒙运动的共同目标。其次,揭示中西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一是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是理性与神性相结合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流、儒释道互补,“道统”一脉相承,关注的领域是社会人生,宗教意识淡薄。两种文化传统的不同根本在于理性与德性的不同人性预设。一是启蒙与传统关系的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把西方文明的优势泛衍到文化比较的领域,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遮掩的价值判断,表现出对传统的全面否定。在西方的启蒙进程中,启蒙与传统却表现为一种回归关系,它是在西方文化自身体系内做出的自我调整。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启蒙运动是对传统中的希腊路向的复归,它所反对的是神性的宰制性垄断,而不是对传统进行全面的否定。它的反传统并没有打破整个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架。再次,分析中国启蒙的特殊性。一是启蒙的外源性与文化民族性维度的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受到西方启蒙精神影响的文化启蒙运动,标志着中国文化由近代到现代的时代转化。同时,启蒙的外源性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文化民族性的纠结。启蒙的外源性决定了任何一种非西方文化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要面临文化民族性的维度,这是文化保守主义虽然显得不太合时宜却又具有深刻思想价值的原因,也是“五四”留给我们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二是救亡压倒启蒙:国家民族本位取代个体意识。西方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对人的研究,把启蒙推进到人的主体性层面。与此相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由于国家与民族的存亡危机,并未向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三是启蒙塑造的理性精神在西方社会结构层面上具有坚实的市民社会基础。与此相比,中国启蒙显然缺少市民社会成熟的现实土壤。从社会结构看,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不利于市民社会的形成。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其特点表现为一种文化上的觉醒,国家在社会的变革中扮演主导的角色,市场经济发展的贫弱状况尚无法提供有力的世俗基础的支持。第四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理性的独断化必然导致启蒙精神走向自身的反面,这是启蒙的悖论所在。对历史时代的永恒的批判是对待“启蒙”应有的态度;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启蒙的双重性,把新文化看作对传统文化和近代文化的双重超越,寻求回归传统与全盘西化之外超阶段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反传统并不是启蒙的应有之义,“五四”新文化运动非主流思潮凸显的是对传统维度的维护,作为外源性启蒙,我们应从中汲取更多的思想养分;现代新儒家的科学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化是文化自我反省透显出的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取向,这是超越“五四”启蒙心态、进行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契机。
刘晓晖[4](2010)在《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面临人居环境危机、人文困境及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缺失的问题,为求化解之路,受中国“诗之国度”的文化唤醒、西方现代“诗意栖居”哲学的启发、“山水城市”思想的昭示、“建筑意”理念的点悟和人文美学的培育,提出“诗境规划设计”。风雅情趣、诗骚传统,滋育中华民族审美心灵数千年,诗境是其中动人的精神智慧。诗境是指用简炼优美而又饱含意趣的诗一般手法所表达的意境,而意境直观理解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某种精神意象境界。意境论的缘起和形成史表明产生于诗学并衍生到各艺术领域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意象思维面向环境审美方面的特殊投射。诗境则表达了以意境为内涵的“言、象、意”互渗的整体系统,从传统哲学“言意之辩”和西方现代哲学“语言学转向”审之,它代表着超越文学修辞表达而迈向一种对生存意义的本真表述和对规划设计本质意义的寻求。诗境是“天人合一”自然哲学观的生动反映,表达了情感升华的审美超越意识和“反身而诚”的审美悟道心理,显示情理相依中的个性创意,故诗境具自然美、情感美和创意美之美学意义。中国传统建筑有丰富诗境表现:建筑的诗学表达是独特传统,从中看到营造原则、艺术与情感境界等丰富内容;建筑群体感应诗词格律,平原和山地建筑群体分别显现律诗和词曲的韵致;建筑形象被注入诗化意念又通过匠心巧思的技术理性来实现。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为底蕴成为诗境化身:中国园林是诗情画意的艺术天地;处处有着诗意浸染的园景领悟;诗境自魏晋起一直伴随园林发展,并成为造园艺术的自觉行为法则;园林有不同诗趣,文人园林文雅清旷,皇家园林大气至尊,寺庙园林则追求云天高远、清幽空灵的仙界神境。中国传统聚落和城镇蕴含优雅的诗境生存智慧:诗文化培育了可居可游可赏之园居佳境;风水构建了“天人合一”为内核、诗情画意为外显的栖居艺术;聚落城镇与山水交融而充满诗韵;文化积淀和诗学诠释使城市承载诗的气质;传统城镇“八景”文化使人居环境诗化。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历古希腊至启蒙运动各时期,大多处于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以下简称理性和人本)的复杂交织中,唯中世纪时被神权压制才显自然主义倾向。近、现代也是既有偏人本的一派(田园城市等),也有偏理性的一派(现代主义规划思想等)。曾以为理性占主导甚至强盛地压制人本,故期望抬升人本来消解理性弊端,但其实西方文化内部的理性和人本分别为“以理性支配自然”和“以人征服自然”而内在一致,故理性一开始(古希腊希波丹姆斯模式)就表现为征服自然,近代科学更直接表白其目的是改造和征服自然,直至现代社会广被批评的工具理性;同样,人本从古希腊哲学名言“人是万物尺度”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也显现对自然的傲慢,为後世滑向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埋下隐患。诗境是东、西方规划思想差异的分水岭,即使中世纪的自然主义也与中国自觉的诗境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当代规划思想的後现代主义转变、生态环境观转变及相应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新开拓,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靠向诗境。西方园林除伊甸园传说外,从古西亚古埃及直至成熟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均是让自然服从理性的规整式思路和强化表现人工艺术的方式,受中国影响的英国自然审美意识觉醒而开创了自然风景园并转向现代园林。西方现代园林追求自然成为重要准则。回顾建筑空间理论,“功能空间→全面空间→灰空间→场所空间→流动空间”大体显示出一种空间“诗味”递增。它是建筑等实体空间注入诗境思维後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相融、文化品位较高并具个性特色的空间。它具四大特质:有灵性、有层次、有意味、有教化。诗境空间营造是在诗境启引下超越实体空间达到审美悟解境地、并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发自心源的文化创造,营造原理有三:师法和顺应自然、营造和谐意象;灌注人文艺术、升华审美品位;显现个性特色、表达真情创意。诗境空间理念具有深化认识建筑空间理论本质、扩展建筑文化意义和提升设计师修养的价值。其设计程序可按“取象→立意→感言→赋形→审情”并交往反复进行。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如破坏环境、不顾城市结构协调、审美品位扭曲、无视地域特徵、割裂历史文脉等问题。当代规划应以“天人合一”为前提准则、高扬人文精神和具备中国文化特色。“生态城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山水城市”除此外还具中国文化精神,沿之所开启的视野与方向深化而提出“诗境城市”——与自然(山水)生态高度和谐、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和高尚审美境界的园林式城市;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其含义在于:遵循生态科学原理、受诗学意境的浸润与引领、寻求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运用于当代具体实践、以建设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市规划思想。诗境城市六特性:以人和天的本真性、精神安顿的归属性、情理相依的和谐性、承故托今的记忆性,与时俱进的持续性、意境升华的品格性。诗境城市规划五策略:首先是山水美学策略,即从大环境入手使城市与周围山水艺术地相融,可采“保山护水、顺山应水、显山露水、依山傍水、迎山接水、治山理水”的规划艺术手法;另外还有生态科学策略、文脉主义策略、风水借鉴策略和诗学修养策略。改革开放後居住建设不断提升,也有许多失误如不尊重自然地貌、环境设计僵化、欧陆化泛滥等。住区环境艺术应以回归自然、闲适温馨为主调,以加强人情味和归属感为目标,新技术遵循生态原则服务于人。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意栖居:营造中式环境——以传统“妙造自然”艺术理念,在虽由人作的环境中构建“泉、石、松、月”的自然表现情形,于中感受“雨打芭蕉、卧听秋雨”的诗意而修身养性、乐心畅神直至审美悟道,其设计要义在于有机地利用基地自然特徵、秉持自然之法匠心独运而巧夺天工、并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建设“新中式”住宅——经历欧陆风泛滥之後开始的“新中式”尽管争议很大,却代表本土建筑文化的觉醒,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追求诗意栖居理想的一个探索。中国风景名胜区蓬勃发展并积淀丰富而珍贵的风景审美诗境遗产,存在的问题则表现为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偏差如过度商业化城市化、景观人工化游乐场化和重开发轻保护等,缘于将风景等于商品、旅游商业挂帅、风景区与娱乐园混淆、以城市房地产开发模式促风景区发展等认识误区,要批判急功近利、哄占乱抢、弄巧成拙、竭泽而渔等一系列有害开发行为。中国风景审美诗境有悠久历史,万千佳韵的诗境让人尘虑顿消而成为风景名胜区的灵魂,应树立诗境观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应秉持“顺其自然的维护”、“意境升华的弘扬”两大理念,遵守“布局分置”、“容量控制”、“人工设施隐化、精品化、自然化“等技术原则。纵观规划设计的实践,发现诗境思维对激发创作活力、谋求情境和谐、浓缩心灵感悟和滋养民族文化精神有突出的作用。诗境理想是牵引规划设计未来走向的召唤,在传统人本有缺陷、自然科学不能涵盖、宗教上帝无法再统领一切的当代和未来社会,必将面临人居环境危机和人文困境,此时诗境文化显示巨大优势。诗境的方式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更进一步,得天地之精华而人性抒发,是中国诗境的至高境界,它把人的欲求、个性表达与尊重自然统一起来,将一颗诗意心境强烈投入,致使空间的营造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自然审美情趣和个性感情色彩,带来的是文化品格提升和审美情感升华。这就是诗境规划设计,追求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上,借助诗词意境中的绝妙幻化,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孕育美的精神与人文气质的人居环境。
谭洪刚[5](2007)在《船山美学的发掘与垂直接受》文中研究指明船山美学的挖掘与接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实的选择,更是船山美学与现实的对接。船山美学中许多理论的垂直接受影响着现代美学观念,对于构建中国现当代美学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章澄[6](2003)在《震古烁今的历史回响——王夫之诗学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诗学在本体论、意象论、意境论、美学结构论、创作论等五个层面上对中国古典诗学作了总结与拓进,把对诗歌发生学的哲学追寻和对诗歌创作学的美学求索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传统的诗学意境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将真、善、美统一在自己的诗歌美学中,把诗歌创作过程看作是一种外化与内化相结合的运动。
二、震古烁今的历史回响——王夫之诗学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震古烁今的历史回响——王夫之诗学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王夫之《古诗评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王夫之的生平及着述 |
(一) 王夫之的生平 |
1. 学习成长时期 |
2. 抗清斗争时期 |
3. 隐居着述时期 |
(二) 王夫之的着述 |
1. 王夫之传世文献总述 |
2. 王夫之诗论着作 |
(三) 《古诗评选》的版本 |
1. 钞本 |
2. 船山学社本 |
3. 上海太平洋书店本 |
4. 岳麓书院本 |
5. 文化艺术出版社本 |
6. 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
二、《古诗评选》的选诗特点 |
(一) 《古诗评选》收录的诗体 |
1. 古乐府歌行 |
2. 四言 |
3. 小诗 |
4. 五言古诗 |
5. 五言近体 |
(二) 《古诗评选》收录的诗人 |
(三) 《古诗评选》收录的诗歌朝代分布 |
三、《古诗评选》的评诗特点 |
(一) 《古诗评选》评诗的体例 |
1. 摘句选评 |
2. 总评 |
(二) 《古诗评选》的评诗方法 |
1. 推源溯流 |
2. 意象批评 |
(三) 《古诗评选》的评诗倾向 |
1. 推崇《古诗十九首》、赞赏陶谢 |
2. 蔑视民歌,排斥叙事诗 |
四、《古诗评选》的诗学观念 |
(一) “诗以道情”的情感观 |
1. 诗与情密不可分 |
2. 诗情需真挚委婉 |
3. 诗风应纡雅平和 |
4. 重视诗外情致 |
(二) “以意为主”的意境观 |
1. 情与景的关系 |
2. 意境的表现方式 |
(三) “不谋其中”的创作观 |
1. 反对立题写诗 |
2. 例举“死法”,但有章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后记 |
(2)清初唐宋诗之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绪言 |
二 研究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初衷与旨趣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的范围、材料、方法与步骤 |
五 预期研究成效 |
第一章 明代诗坛风貌与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历史背景 |
一 诗必盛唐、尊唐抑宋的明初诗坛 |
二 明代祧唐祢宋的先导者 |
三 公安派的诗论主张 |
四 竟陵派的诗说特点 |
五 云间派宗唐复古诗观 |
六 祧唐祢宋—清代诗学的基调 |
七 本章小结:唐宋诗之争的文学罩门—唐宋诗优劣观 |
第二章 钱谦益与明末清初唐宋诗之争 |
第一节 钱谦益与复古派之颉颃抗辩 |
第二节 钱谦益与竟陵派之抵牾端 |
第三节 钱谦益开启一代“以诗论诗”之风气 |
第四节 钱谦益与清初唐宋诗之争 |
第三章 清初围绕唐宋诗审美认知而展开的论争 |
第一节 祧唐祢宋纷争背景下的清初诗坛论争一:汪懋麟、徐乾学之论争 |
一 汪懋麟、施闰章的论诗摩擦 |
二 汪懋麟、毛奇龄议宋诗起冲突 |
三 汪懋麟与徐乾学唐宋诗之论争 |
第二节 汪琬与叶燮之论争二 |
一 汪、叶之争 |
二 叶氏诗学体系专着:《原诗》 |
三 叶燮崇杜、韩;偏向宋调主文学进化说:钱氏诗学思想的延续 |
第三节 赵执信与王士禛之论争三:清初诗坛关于“诗中无人”的一场纷争 |
一 赵、王之争 |
(一) 关于秋谷抨击渔洋“诗中无人”的争论 |
(二) 关于秋谷“诗外尚有事在”与渔洋展开的争论 |
二 王士禛诗学主张 |
(一) 倡导神韵 |
(二) 反对唐宋诗之争 |
(三) 从诗选学看王士禛诗学观:以《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例 |
第四节 清初诗论家与论诗诗—以唐宋诗之争为省察中心 |
一 清初“以诗论诗”的先驱者:钱谦益与王士禛 |
二 论诗绝句文学批评体制— 为作家、流派与集团诗学理论张目的利器 |
三 论诗绝句补诗话的不足:钱、顾与黄三人都无诗话传世 |
第四章 宏观俯瞰:清初尊唐抑宋之各家诗论 |
第一节 顾炎武(1613—1682) |
一 师承杜甫,追慕白居易诗风 |
二 主张“真”独创之文学发展观—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
三 开清代学人之诗先例、创清初宗唐一派楷模 |
第二节 李因笃(1631—1692) |
一 效法于唐,至盛唐止 |
二 方法论:墨守七子之说 |
三 美学思想:宁拙毋纤,宁朴毋艳,宁厚毋漓;臻于“秀令” |
四 李因笃之杜诗学 |
第三节 王夫之(1619—1692) |
一 主张诗文代变 |
二 反对摹拟与厌恶门户之见 |
三 尊情达性与以意为主 |
四 从《唐诗评选》、《明诗评选》选诗标准论王夫之诗学观 |
五 评点诗歌的贡献 |
六 小结 |
第四节 朱彝尊(1629—1709) |
一 尊唐抑宋诗学观 |
二 崇“博学”重“醇雅” |
三 后期圆融弘通诗学观 |
四 从诗选学角度看竹垞诗学观 |
第五节 田同之(1677—1749) |
第六节 冯班(1614—1671) |
第七节 吴乔(1611—1695)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视角观照下的省察:清初推崇宋诗之各家诗论 |
第一节 黄宗羲(1610—1696) |
一 诗以道性情说 |
二 与吕留良倡宋诗,与唐诗颉颃 |
三 痛恶明人门户之见,不满七子“诗必盛唐”垄断诗坛 |
四 顾炎武与黄宗羲诗学思想的异同 |
第二节 吴之振(1640—1717) |
一 编《宋诗钞》,诗学宋人 |
二 学语辨唐宋,锯坐称老宿一 元之递嬗:诗“变”观 |
三 诗学对后世影响 |
第三节 吕留良(1629—1683) |
一 师承与诗观 |
二 诗学宋调,不尚华藻 |
三 小结 |
第四节 查慎行(1650—1727) |
一 清初宗宋代表—诗观很大程度受袁宏道影响 |
二 主张唐宋应互参 |
三 反对七子与竟陵 |
第五节 田雯(1635—1704) |
第六节 其他诗论家—贺贻孙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反思 |
第一节 清初诗论家对“因革”、“新变”的反思 |
第二节 “踩‘宗唐祧宋’泥淖”辨 |
第三节 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唐宋诗论争集评一览表 |
谢辞 |
ACKNOWLEDGEMENTS |
(3)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概念厘定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起讫时限界定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的意义 |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文化比较思想概述 |
第一节 中西学割裂的“中西之争” |
第二节 “新旧之争”基础上的中西会通论 |
第三节 严复的西化“发现”范式 |
第四节 文化时代性的凸显 |
第二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德”“赛”两先生 |
第一节 东西文化论战与“德”“赛”两先生 |
一、东西文化论战概述 |
二、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论战焦点 |
第二节 “民主”与“科学”的泛化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思想及其特点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的泛化倾向 |
第三节 “科玄论战”及其历史意蕴 |
一、“科玄论战”概述 |
二、科学派及其科学主义表现 |
三、玄学派对形而上学的维护 |
四、早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异同之比较 |
第一节 启蒙的实质及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 |
一、何谓“启蒙”?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表现形式 |
第二节 中西启蒙运动之异 |
一、文化传统的不同 |
二、“启蒙”与“传统”:否定抑或回归? |
第三节 中国启蒙的特殊性 |
一、启蒙的外源性与文化民族性维度的凸显 |
二、救亡压倒启蒙:国家民族本位取代个体意识 |
三、市民社会的不成熟 |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 |
第一节 启蒙悖论与“第三条道路”的抉择 |
一、启蒙的悖论 |
二、启蒙反思中的“第三条道路” |
第二节 启蒙中的传统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一、反传统不是启蒙的应有之义 |
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规划设计理论的困境 |
1.1.1 环境危机的挑战 |
1.1.2 “人文困境”的迷茫 |
1.1.3 中华文化精神传承的缺失 |
1.2 规划设计理论的诗意追求 |
1.2.1 “诗之国度”的文化唤醒 |
1.2.2 “诗意栖居”哲学思想的启发 |
1.2.3 “山水城市”思想的昭示 |
1.2.4 “建筑意”的点悟 |
1.2.5 人文美学修养的培育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2 诗之国度与诗境 |
2.1 诗之国度 |
2.1.1 中国文化发展始终与诗相伴 |
2.1.2 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
2.1.3 中国人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的诗化 |
2.2 “诗之国度”的精神智慧——诗境 |
2.2.1 诗境的概念 |
2.2.2 意境的缘起与认知 |
2.2.3 诗境的语言学表意特徵 |
2.2.4 “诗境”的文化内涵 |
2.3 诗境的美学意义 |
2.3.1 诗境的自然美 |
2.3.2 诗境的情感美 |
2.3.3 诗境的创意美 |
3 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诗境营建 |
3.1 诗境表现的中国传统建筑 |
3.1.1 传统建筑的诗学表达 |
3.1.2 建筑群体对诗词格律的感应 |
3.1.3 建筑营造的浪漫诗意与匠心巧思的技术理性 |
3.2 诗境化身的中国园林 |
3.2.1 诗情画意的艺术天地 |
3.2.2 诗韵浸染的园景领悟 |
3.2.3 诗境伴随的园林发展 |
3.2.4 各具旨趣的园林意境 |
3.3 诗境意蕴的中国传统聚落与城镇 |
3.3.1 诗文化培育的栖居佳境 |
3.3.2 天人合一的风水规划 |
3.3.3 与山水交融的诗意 |
3.3.4 诗学诠释的城市气质 |
3.3.5 诗化的“八景”文化 |
4 西方规划设计思想诗境意义评析 |
4.1 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
4.1.1 古希腊时期 |
4.1.2 古罗马时期 |
4.1.3 中世纪时期 |
4.1.4 文艺复兴时期 |
4.1.5 启蒙运动时期 |
4.1.6 从“诗境”观看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
4.2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
4.2.1 偏向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 |
4.2.2 偏向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 |
4.3 当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
4.3.1 “後现代主义”的转变 |
4.3.2 生态环境观的转变 |
4.3.3 规划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新开拓 |
4.4 西方园林与诗境 |
4.4.1 源起伊甸园 |
4.4.2 西方古典园林源流 |
4.4.3 西方园林的转变 |
4.4.4 西方现代园林的走向 |
5 “诗境空间”的营造 |
5.1 从“功能空间”走向“诗境空间” |
5.1.1 建筑空间理论的发展 |
5.1.2 “诗境空间”论的提出 |
5.2 “诗境空间”特质 |
5.2.1 有灵性的空间 |
5.2.2 有层次的空间 |
5.2.3 有意味的空间 |
5.2.4 有教化的空间 |
5.3 “诗境空间”原理 |
5.3.1 师法和顺应自然,营造和谐意象 |
5.3.2 灌注人文艺术、升华审美品位 |
5.3.3 显现个性特色,表达真情创意 |
5.4 “诗境空间”设计观 |
5.4.1 “诗境空间”理念的价值 |
5.4.2 “诗境空间”设计程序 |
6 “诗境城市”的追求 |
6.1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成就与问题 |
6.1.1 城市规划建设的改革发展成就 |
6.1.2 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 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寻求 |
6.2.1 规划建设问题的根源审思 |
6.2.2 规划思想的时代要求 |
6.3 “诗境城市”思想及其特性 |
6.3.1 “诗境城市”概念 |
6.3.2 “诗境城市”特性 |
6.4 “诗境城市”规划策略 |
6.4.1 山水美学策略 |
6.4.2 生态科学策略 |
6.4.3 文脉主义策略 |
6.4.4 风水借鉴策略 |
6.4.5 诗学修养策略 |
6.5 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之“诗境”蕴含解读 |
6.5.1 山、水、城关系统筹 |
6.5.2 承续名城唐风 |
7 住区规划建设的“诗意栖居” |
7.1 住区规划建设的进步与误区 |
7.1.1 人居环境的改善与进步 |
7.1.2 住区规划建设的误区 |
7.2 住区环境艺术特徵 |
7.2.1 回归自然、闲适温馨 |
7.2.2 人情味浓、归属感强 |
7.2.3 生态技术人本为上 |
7.3 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意栖居” |
7.3.1 住区环境设计“妙造自然” |
7.3.2 住宅建筑“新中式”创意 |
8 风景名胜区的诗境提升 |
8.1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成就与诗境遗产 |
8.1.1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成就 |
8.1.2 风景名胜区范例的诗境遗产 |
8.2 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问题诟病与教训 |
8.2.1 指导思想的偏差 |
8.2.2 认识的误区 |
8.2.3 戕害风景的开发 |
8.2.4 我国风景名胜区资源被破坏的深刻教训 |
8.3 树立规划指导思想的诗境观 |
8.3.1 风景审美诗境的滥觞与发展 |
8.3.2 诗境是风景名胜区的灵魂 |
8.3.3 提升诗境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主导地位 |
8.4 风景名胜区诗境观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
8.4.1 “顺其自然”的维护——理念之一 |
8.4.2 意境升华的弘扬——理念之二 |
8.4.3 确保诗境的技术原则 |
8.4.4 风景旅游城市规划的诗境协调 |
9 结语:永恒的诗境追求 |
9.1 诗境思维的培育 |
9.1.1 诗境思维激发创作活力 |
9.1.2 诗境思维谋求情境和谐设计 |
9.1.3 诗境思维浓缩心灵感悟 |
9.1.4 诗境思维滋养民族文化精神 |
9.2 诗境理想的召唤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个人规划设计实践的诗境追求 |
四、震古烁今的历史回响——王夫之诗学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夫之《古诗评选》研究[D]. 肖琛婵.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2]清初唐宋诗之争研究[D]. 廖启明. 南京大学, 2013(02)
- [3]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D]. 穆允军. 山东大学, 2010(05)
- [4]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 刘晓晖. 重庆大学, 2010(07)
- [5]船山美学的发掘与垂直接受[J]. 谭洪刚. 船山学刊, 2007(02)
- [6]震古烁今的历史回响——王夫之诗学再评价[J]. 章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