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福州500kV变电所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立霞[1](2021)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交通系统作为用能大户,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高铁作为中长途运输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高铁用电构成中,牵引用电占比最大,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高铁运营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深度绿色交通,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研究,以优化高铁用能结构,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铁牵引负荷不同于生活、工业用电负荷,具有分布广、冲击性强、随机不稳定、功率大、时段特征显着、安全要求高等特征,大大地增加了新能源牵引供电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难度。在前期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高铁牵引负荷的特征、新能源发电出力特征及高铁沿线新能源分布情况等因素,在高铁沿线分段构建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使之与沿线大电网一同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规划、容量配置以及后期运行调度展开研究,最后对高铁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1)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安全是高铁运行的前提条件。牵引供电系统作为高铁运行的唯一动力来源,在高铁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中,首先介绍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高铁牵引供电风险分析和新能源发电并网影响的角度出发,确定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风险因子;然后,结合风险因子、高铁牵引供电和新能源发电相关技术条例,建立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最后,根据安全测评体系,提出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为后续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优化研究奠定基础。(2)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比分析高铁牵引功率、新能源出力及储能系统的特征,确定新能源发电采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AT所的方式并入牵引供电系统。其次,综合高铁牵引网络分布特性及沿线风光分布情况,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给出了“局部微电网、全国高铁微电网互联、区块链技术做监督、大电网做安全保障”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解决了传统微电网供电范围与高铁路网分布广的冲突。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间电能互传互济,有效平抑不稳定新能源带来的冲击,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与沿线大电网相联,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保障高铁牵引供电安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3)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首先,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将牵引供电安全作为微电网定容模型的约束条件之一,采用多目标均衡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通过有效整合高铁线可用空闲土地面积、风光分布情况及相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装机等资源,实现互联新能源微电网新能源装机及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其次,采用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IQGA)对模型求解,结果发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较好的新能源消纳潜力。(4)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首先,以牵引供电安全、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为指导,提出了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安全调度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牵引负荷特征,在牵引供电安全的约束下,对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调节,采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可提高互联微电网各环节能量综合利用率、牵引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最后,采用IQGA对模型进行求解,发现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成本低于不互联模式。
陈先鑫[2](2021)在《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过负荷分析及供电设备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高铁3.6万公里。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快速增加,列车运行密度、牵引定数、运行速度大幅度的提高,部分普速铁路还开行跨区域的高铁动车组。普铁牵引供电能力与运输能力不相匹配导致了部分牵引变电所频繁过负荷跳闸,不仅严重威胁供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本文以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为例,对其既有牵引供电设备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扩能改造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湘西地区的重要通道。本段铁路电气化改造于2007年1月28日开通运营,该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设计标准低(设计牵引质量为3700吨),容量和供电能力小。近年来,本区段货物列车行车密度增加并普超4500吨,牵引供电能力不足和电能质量恶化状况突出,过负荷跳闸频繁,同时,因接触网末端电压过低引起的机车零压动作造成列车途停情况比较常见,故障率高,对焦柳线运输生产干扰大,该段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论文首先从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安全、运输效率、经济效益等角度研究和探讨牵引供电设备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牵引变电所负荷情况,校核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对变电所改按无人值守标准配套改造,同时更换正线承力索、对不满足要求的LGJ185供电线进行双支改造、增加供电线上网开关并采用远动控制。按照设备设施充分利旧,节约投资的原则对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系统扩能改造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方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从设备安全、运输效率、经济效益方面分析均是可行的。改造后可提高焦柳线供电可靠性,提高焦柳线运输通过能力和增加牵引质量,满足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开行的需要,彻底解决本区段牵引供电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对加强西南地区增量运输、提高牵引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长孙佳庆[3](2019)在《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井下机电设备随之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对煤矿供电系统要求也更为严格。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设备受环境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进而引起“越级跳闸”等问题。因此,研究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对提高生产效率与减少人员伤亡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煤矿电力监控保护技术,有针对性的对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解决了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在分析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煤矿供电网络的特点进行重点剖析。根据煤矿供电系统自身层级多,设备环境复杂等特点,对井下出现的各类越级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对分布式区域保护技术、分站集中控制保护技术、通信级联闭锁保护技术、光纤纵差保护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特点,将光纤纵差保护技术作为解决方法。本文根据实际需求对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确定主站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具体任务与流程。并且以DSP和ARM S3C2510为核心设计了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以STM32F207为核心对防越级跳闸闭锁保护控制器进行设计;软件部分对主程序、中断程序、通信接口程序等进行设计,并且在防越级跳闸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防越级跳闸闭锁保护控制器的软件部分。以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为例,分析了供电系统的技术现状,对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运行。经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安全性高。本文通过对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以及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保护煤矿供电网络的安全,对越级跳闸提出行之有效的避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煤矿井下设备出项故障后造成大面积影响情况的发生。
吴敏[4](2017)在《在线式五防在220kV宝山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杜绝电气误操作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许多电力设施大面积停电,电力设备毁损,电力系统振荡瓦解,人员伤亡事故均是由电气误操作引起的。为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变电站内装配了很多防误操作装置。然而,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推广应用,传统微机防误系统已无法完全适应变电站安全操作的要求,全新的五防模式的产生成为必然的需要。本论文首先对当前变电站广泛采用的防误闭锁系统进行全面总结,研究各类型五防系统的闭锁原理和防误操作的实现过程,基于对每种五防系统的优点和缺点的分析对比,指出五防闭锁系统的发展方向。本论文结合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的具体工程项目,在分析了在线式五防系统的技术特征以及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线式五防系统的整体框架,将在线式五防系统分成三个层面——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详细研究三个层面的组成要素、技术实现要点,分析了在线式五防系统对设备的要求;设计了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异常处理办法,从控制回路设计着手,详细分析了在线式五防系统在防范“走空程”风险上的处理,体现了在线式五防系统较以往系统不同的关键技术;另外,从通信技术着手,对目前该系统广泛应用的IEC61850通信标准进行介绍,分析其带来的重大影响,对规范报文的GOOSE通信机制进行延伸探讨,研究该机制的经济效能以及兼容情况。本论文研究了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的技术实现问题,针对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的现场应用状况,分别探讨了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的具体技术实现要素、组成要素和实现方式;同时论文还对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开展应用研究,结合具体工程的现场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和总结220kV南平宝山智能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运行的相关数据,运行结果表明该在线式五防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220kV宝山变电站系统防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在线式防误系统还具有优良的互操作性和扩展性,符合坚强电网的防误发展方向。
郑大忞[5](2017)在《福州供电段高铁牵引变电所模拟培训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沿海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设备与技术的改革创新。“十三五,”期间,南昌路局下辖境内新增加铁路旅预计达到40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000公里,面对这种发展态势,高铁牵引变电所用工需求也随之增多。为了确保高铁牵引变电所可靠、安全的运行,对于变电所值班人员的要求相较之前必然有所提高。传统面对面的理论教学很难跟上现如今的技术发展。自从新增合福高铁等路线以来,使福州供电段的用工需求以及职工培训需求增长迅速。路局内现有的培训缺口以及用工缺口的扩大,使得该问题日益突出。按照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对在职员工接受培训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对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确保安全生产,以现有实际投产高铁牵引变电所运行设备为模型,争取在原有的职工培训模式和学员教学模式中有所创新。通过对现有路局高铁牵引变电所职工培训需求的调查,以及对路局管辖范围内的高铁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方式进行调研分析。针对功能需求,对高铁牵引变电所模拟培训系统进行综合设计,提出了设计方案。本模拟培训系统主要按照设计基础培训与技能提升两个方面需求,以真实高铁牵引变电所作为参照模板进行模拟培训系统建设。模拟培训系统选用的硬件设备均为现行高铁牵引变电所通用主流设备,同时设计模拟故障软件,仿真实际高铁牵引变电所馈线故障保护动作。利用培训系统可以进行模拟实际操作环境的特点,合理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摆脱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建立讲、学、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体验。争取使得培训学员更高效、更科学的掌握所需技能。本文从福州供电段牵引变电所模拟培训系统的设计着手,详细分析了模拟培训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各模块组成。经过实验验证,本设计能够真实仿真模拟高铁牵引变电所发生的常规故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直观化教学所带来的便利。
姜贞[6](2016)在《500kV杨高变电站“五防”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变电站的电气误操作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电网振荡直至瓦解以及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五防”系统是防止误操作事故,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500kV杨高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设计其“五防”系统并应用,取得成果包括:(1)结合上海电网实际特点,从“五防”系统的设计要求出发,分析各类“五防”装置的优缺点,总结目前上海主要的超高压变电站的“五防”系统的配置和运行情况。(2)通过对不同“五防”装置的原理与设计分析,对上海电网主流应用的“微机五防”装置原理和设计方案提出改进措施。(3)从500kV杨高变电站的运行需求出发,对该站一次接线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其“五防”设计等相关工作的流程,并给出受控站“五防”系统的相关配置方案。(4)结合500kV杨高变电站的运行特点,探索在“大集控”下“五防”装置的设计。针对未来无人值班站的要求,对上海电网“五防”系统规划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对全文工作做了总结和展望,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任朝阳[7](2015)在《动车组运用故障分析及检修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车组检修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对确保列车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有重要作用。随着列车自动化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检修策略已不再能适应高速列车检修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动车组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故障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研究动车组晃车、动车组车轮磨耗、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故障、动车组制动滑行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相应的检修对策措施。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通过对动车组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晃车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得到了动车组晃车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找到了动车组晃车的主要原因为线路激扰和轮轨接触关系不良等。针对引起动车组晃车的主要原因,提出应从合理改善轮轨匹配关系,严格管理轨道不平顺质量两方面入手改善并预防动车组晃车问题。2、根据动车组的实际运用检修数据,找到了动车组车轮磨损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改进措施。首次建立了动车组车轮镟修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对36种不同的镟修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动车组的车轮镟修最佳阈值。3、建立了牵引传动系统的故障树模型,从而将系统的故障与组成系统各零部件的故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探索系统故障的潜在原因。基于CRH1型动车组的运用故障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原理,推导并证明牵引传动系统的故障概率分布,确定主断路器主要故障模式和主要故障原因,并针对该故障提出预防措施。4、针对动车组在制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滑行问题,首次开展了动车组干轨状态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试验、湿轨状态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试验以及模拟车站对标停车专项试验。通过试验发现:阴雨和冰雪等特定天气环境是造成制动距离延长的直接诱因,而滑行工况下ATP屏显示速度差异及缓解时显示速度跃升问题以及ATP车载设备转部分监控模式问题,令制动时滑行现象显着化和异常化。
刘畅[8](2013)在《CSC2000平台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从最基本上超越变电站传统控制模式的智能、数字、集成、信息化的新思路被称之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在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中已然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以CSC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研究和分析平台,对变电站相关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内新的应用技术进行应用性研究,以此为例对新型四层结构自动化综控模型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以某35kV变电站实际运维的案例,对分层分布式结构和LonWorks独有的特点予以详细的介绍,概要说明了远动主站、本地监控和工程师主站、间隔层保护以及测控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的主要功能与配置,针对本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对其他相关设备的数据通信接口进行了必要的介绍。
李践[9](2009)在《220千伏新建女儿河输变电工程设计与管理》文中认为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所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按用途可分为电力变电所和牵引变电所(电气铁路和电车用)。电力变电所又分为输电变电所、配电变电所和变频所。这些变电所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压变电所(60千伏及以下)、高压变电所(110~220千伏)、超高压变电所(330~765千伏)和特高压变电所(1000千伏及以上)。按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25]本次论文主要内容为变电所的设计及其变电施工管理、变电运行管理三部分组成。论文详细阐述了变电所的设计方案及最终方案的确定,并在设计的同时对变电运行管理的过程加以细致的说明。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
程旻[10](2006)在《云南电网无功电压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通常简称为AVC,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量管理系统(或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水火发电厂的发电机联合控制系统并通过高可靠信息传输系统联合起来的远程闭环控制系统。AVC是建立大规模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的一项最实用、最先进的功能。AVC集中地反映了电力系统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综合水平。因此,AVC也是衡量电力系自动化水平和综合技术素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够使调度自动化系统控制水平、控制质量和控制效果不断提高。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云南电网无功电压的自动优化控制,在保证电压稳定、电压质量的前体下,尽量降低系统网损,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的操作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事故概率,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按照分层协调式自动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由运行于省调度中心的主从式闭环计算中心系统和分布于各个地区、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协调控制子系统,以及相关的通信系统和网络组成。省调度中心的主从式闭环计算中心系统,根据全网220KV以上主网的数据进行全网集中无功优化,得出各个子系统的主从式闭环控制指标,通信系统负责将优化指标下发到各个控制子系统。各个控制子系统根据调度中心下发的主从式闭环控制指标进行所管辖区域的优化控制,从而完成全网的分散协调主从式闭环控制的目标。各级优化控制都以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的调度原则进行设计的,保证电网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按照无功电压分层分级管理的原则,省调主要负责对调度管辖范围内220KV及以上厂站的母线电压及机组无功实施控制与统计考核。省调实施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调整电厂机组无功电源、投切500KV变电站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及主变分接头调整,以及通过地调AVC控制系统实现220KV及以下变电站低压电容补偿装置的投切。考虑到云南电网目前500KV/220KV系统处于电磁环网运行及无功电压管理的现状,系统研究工作可按省调AVC主站系统、电厂监控系统(AVQC)、变电站监控系统(AVQC)四个部分进行。其基本的任务是实现下列目标:(1)云南省调度中心的电压无功综合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的研究;(2)云南省调度中心主站系统的研究;(3)控制系统子站研究;(4)通信方案研究。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福州500kV变电所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福州500kV变电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铁供电安全研究现状 |
1.3.2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定容研究现状 |
1.3.4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调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高铁供电理论 |
2.1.1 高铁供电系统基本架构 |
2.1.2 牵引供电原理 |
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 |
2.2.1 可行性及必要性 |
2.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的特殊性 |
2.2.3 重点研究内容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牵引供电安全理论 |
2.3.2 定容优化理论 |
2.3.3 调度优化理论 |
2.3.4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 |
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 |
3.2 风险识别 |
3.2.1 历史电力机车故障分析 |
3.2.2 新能源发电并网的影响 |
3.2.3 风险因子 |
3.3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 |
3.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 |
3.3.2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
4.1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并入方式 |
4.1.1 特征分析 |
4.1.2 并入方式的选取 |
4.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 |
4.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基本架构 |
4.4 建立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核心技术 |
4.4.1 能源互联网技术 |
4.4.2 区块链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 |
5.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
5.1.1 新能源发电预测 |
5.1.2 牵引负荷预测 |
5.2 “源-源-储”互动调节机制 |
5.3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 |
5.3.1 MOPEC模型框架 |
5.3.2 目标函数 |
5.3.3 约束条件 |
5.4 基于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求解 |
5.4.1 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5.4.2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5.4.3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流程 |
5.5 算例仿真 |
5.5.1 输入数据 |
5.5.2 参数设置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 |
6.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 |
6.1.1 高铁“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机制 |
6.1.2 情景分析 |
6.2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 |
6.2.1 目标函数 |
6.2.2 约束条件 |
6.2.3 模型求解 |
6.3 算例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
7.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
7.2.1 模糊神经网络 |
7.2.2 模糊神经网络原理 |
7.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7.3.1 模型的构建 |
7.3.2 模型评价过程 |
7.4 算例仿真 |
7.4.1 数据预处理 |
7.4.2 模型求解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与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过负荷分析及供电设备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经济与运量 |
1.2.3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1.2.4 相邻电气化铁路现状及其规划 |
1.2.5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状况 |
1.3 研究意义 |
2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现状分析 |
2.1 焦柳线牵引供电设施现状分析 |
2.1.1 既有变电设施分布及现状分析 |
2.1.2 既有接触网设备概况 |
2.2 运输提吨后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2.2.1 接触网方面 |
2.2.2 变电方面 |
2.3 过负荷的危害 |
2.4 已采取的措施 |
2.5 下一步工作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3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的必要性 |
3.1 扩能改造工程的必要性 |
3.2 机型选择 |
3.3 通过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技术方案 |
4.1 牵引供电系统方案研究 |
4.1.1 计算方法 |
4.1.2 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原则 |
4.1.3 牵引供电系统改造方案 |
4.1.4 电能质量分析与措施 |
4.1.5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4.2 牵引变电设施改造方案 |
4.2.1 主要设计原则 |
4.2.2 改造技术方案及主要工程内容 |
4.3 接触网设备改造方案 |
4.3.1 气象区、设计用气象条件及污秽区划分 |
4.3.2 接触网改建范围 |
4.3.3 主要工程内容 |
4.4 相关专业改造方案 |
4.4.1 通信 |
4.4.2 信号 |
4.5 本章小结 |
5 焦柳线张家界北至怀化西段牵引供电设备改造施工组织方案 |
5.1 主要工程分布情况 |
5.2 施工组织方案 |
5.3 施工安全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工作回顾 |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分析 |
2.1 煤矿供电系统组成 |
2.2 煤矿供电网络特点 |
2.3 煤矿供电系统问题分析 |
2.3.1 煤矿供电系统短路问题 |
2.3.2 煤矿供电系统漏电问题 |
2.4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 |
2.4.1 煤矿供电短路越级跳闸问题 |
2.4.2 煤矿供电漏电越级跳闸问题 |
2.5 煤矿供电系统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矿供电网络保护技术 |
3.1 煤矿供电网络分布式区域保护 |
3.1.1 分布式区域保护原理 |
3.1.2 分布式区域保护性能 |
3.2 煤矿供电网络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分析 |
3.2.1 分站集中控制防越级跳闸技术 |
3.2.2 基于通信级联闭锁的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 |
3.2.3 保护器网络监测技术 |
3.2.4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 |
3.3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 |
3.3.1 光纤电流纵差保护 |
3.3.2 瞬时电流采样值差动保护 |
3.3.3 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 |
3.4 井下零时限电流保护的防越级跳闸 |
3.5 地面零时限电流保护的防越级跳闸 |
3.6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架构 |
4.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设计 |
4.2.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硬件设计 |
4.2.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软件设计 |
4.3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设计 |
4.3.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硬件设计 |
4.3.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测试与运行 |
5.1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技术现状分析 |
5.1.1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概述 |
5.1.2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技术问题分析 |
5.2 电力监控系统试验测试 |
5.2.1 实验系统构成 |
5.2.2 防越级跳闸保护实验系统 |
5.2.3 实验结果 |
5.3 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运行 |
5.3.1 变电所运行监控 |
5.3.2 历史数据记录 |
5.3.3 历史数据查询 |
5.3.4 故障录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在线式五防在220kV宝山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五防系统的优劣比较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设计 |
2.1 220kV宝山变电站 |
2.2 在线式五防的技术特征 |
2.2.1 实时化信息交互 |
2.2.2 监控、检测的一体化 |
2.2.3 智能化的逻辑判断 |
2.2.4 操作方式的便捷化 |
2.2.5 标准化开放扩展 |
2.3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1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对设备的需求 |
2.3.2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对自动化系统的需求 |
2.4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总体设计 |
2.5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操作程序设计 |
2.6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异常处理办法 |
2.7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控制回路设计 |
2.8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通信设计 |
2.8.1 IEC61850标准 |
2.8.2 GOOSE机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技术实现 |
3.1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站控层的实现 |
3.1.1 站控层的实现 |
3.1.2 站控层的具体实现方式 |
3.2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间隔层的实现 |
3.3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过程层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应用研究 |
4.1 220kV宝山变电站PRS-7000一体化监控系统 |
4.1.1 PRS-7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特点 |
4.1.2 PRS-7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 |
4.2 2 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实际应用 |
4.2.1 220kV宝山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基本操作方式 |
4.2.2 220kV宝山变电站防误闭锁管理 |
4.2.3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运行情况 |
4.3 220kV宝山变电站在线式五防系统应用问题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5)福州供电段高铁牵引变电所模拟培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及其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变电所模拟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
2.1 地理位置分析 |
2.2 地形需求分析 |
2.3 功能需求分析 |
2.4 性能分析 |
2.5 教学需求 |
2.6 章节小结 |
第3章 模拟培训系统硬件设计 |
3.1 模拟培训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 |
3.2 硬件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
3.3 一次设备选型 |
3.3.1 短路计算 |
3.3.1.1 短路计算的目的 |
3.3.1.2 短路计算 |
3.4 |
3.4.1 硬母线的选型 |
3.4.1.1 110KV侧母线的选型 |
3.4.1.2 27.5KV侧母线选择 |
3.4.2 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导管的选型 |
3.4.3 高压断路器的选型 |
3.4.4 高压熔断器的选型 |
3.4.5 隔离开关的选型 |
3.4.6 电压互感器选型 |
3.4.7 电流互感器的选型 |
3.5 二次保护设备设计 |
3.5.1 馈线保护 |
3.5.1.1 电流速断保护 |
3.5.1.2 电流增量保护 |
3.5.2 主变保护 |
3.5.2.1 比例差动保护 |
3.5.2.2 差动速断保护 |
3.5.2.3 过荷保护 |
3.5.2.4 失压保护 |
3.6 通信处理装置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拟培训系统软件设计 |
4.1 监控系统设计 |
4.1.1 监控软件需求 |
4.1.1.1 功能性需求 |
4.1.1.2 非功能性需求 |
4.1.2 监控软件架构设计 |
4.1.3 监控软件架构的确定 |
4.1.4 监控软件架构设计 |
4.2 信号模拟系统设计 |
4.2.1 变压器本体保护信号模拟设计 |
4.2.1.1 数据库编写设计 |
4.2.1.2 逻辑语言设计编写 |
4.2.2 馈线过流保护信号模拟设计 |
4.2.2.1 数据库编写设计 |
4.2.2.2 逻辑语言设计编写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拟培训系统应用实现 |
5.1 实物模拟控制 |
5.2 模拟故障实验 |
5.2.1 模拟本体保护实验 |
5.2.2 模拟差动保护实验 |
5.2.3 模拟控制回路断线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500kV杨高变电站“五防”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五防”装置的演变过程 |
1.2.1 机械锁 |
1.2.2 机械程序闭锁 |
1.2.3 电气联锁 |
1.2.4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 |
1.3 上海电网变电站微机“五防”装置的通用配置 |
1.3.1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第一组成方式 |
1.3.2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第二组成方式 |
1.3.3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第三组成方式 |
1.4 本文的主要任务 |
第二章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上海高压变电站的应用 |
2.1 上海高压变电站常规的防误装置 |
2.1.1 机械闭锁 |
2.1.2 电磁闭锁 |
2.1.3 电气闭锁 |
2.1.4 红绿牌闭锁 |
2.2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上海高压变电站的应用 |
2.2.1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特点 |
2.2.2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在上海电网的应用 |
2.3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运行分析 |
2.3.1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组成 |
2.3.1.1 硬件构成 |
2.3.1.2 软件构成与管理方式 |
2.3.2 微机防误闭锁的工作原则 |
2.3.3 微机五防闭锁系统的实现 |
2.4 “五防”系统在国网上海检修公司(原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应用的效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00kV杨高变电站“五防”方案设计及实现 |
3.1 500kV杨高变电站特点 |
3.1.1 杨高变电站概况 |
3.1.2 500kV杨高变电站的特点 |
3.2 杨高站“五防”的设计要求及实现 |
3.2.1 杨高站“五防”的设计要求 |
3.2.1.1 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
3.2.1.2 各“五防”系统部件需达到的功能 |
3.2.2 杨高站系统接线图 |
3.2.3 杨高站防误设施的构成 |
3.2.3.1 JOYO-B1微机“五防”装置 |
3.2.3.2 电气闭锁 |
3.2.3.3 电磁闭锁 |
3.2.3.4 机械闭锁 |
3.2.3.5 红绿牌闭锁 |
3.2.3.6 一把钥匙一把锁 |
3.3 杨高站典型回路防误实例分析 |
3.3.1 500kV串防误实例 |
3.3.1.1 边开关闸刀1G |
3.3.1.2 边开关接地闸刀1GD |
3.3.2 220kV出线防误设施实例 |
3.3.2.1 出线一(三)母闸刀1G |
3.3.2.2 出线开关母线侧接地闸刀2GD |
3.4 杨高站微机“五防”应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集控”环境下“五防”装置的配置分析 |
4.1 目前上海地区的微机“五防”模式 |
4.2 目前微机“五防”存在的问题 |
4.3 “大集控”前提下“五防”系统的研究 |
4.3.1 “大集控”运行模式的主要特征 |
4.3.1.1 分区集控 |
4.3.1.2 分控中心+运维站 |
4.3.1.3 生产指挥中心 |
4.3.2 “五防”装置在受控无人站运行状况 |
4.3.2.1 上海地区受控无人站“五防”配置形式 |
4.3.3 无人站“五防”配置需要重视问题 |
4.3.4 对解决方法的探索 |
4.4 “大集控”环境集控站、受控站“五防”配置的设计优化措施 |
4.4.1 遥控闭锁 |
4.4.2 集控站防误闭锁 |
4.4.3 统一的变电站数据描述和信息编码 |
4.4.4 唯一操作权 |
4.4.5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防误 |
4.4.6 多屏联网技术 |
4.4.7 在线防误闭锁技术 |
4.5 “五防”外的防范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动车组运用故障分析及检修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动车组运用故障分析相关理论 |
2.1 动车组晃车及轮轨磨耗相关理论 |
2.1.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及重要几何参数 |
2.1.2 蛇行运动 |
2.1.3 经典滚动接触理论 |
2.2 动车组可靠性定义及分析方法 |
2.2.1 可靠性的定义 |
2.2.2 可靠性要求 |
2.2.3 可靠性分析 |
2.3 动车组故障分布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 |
2.3.1 动车组故障数据收集及数据类型 |
2.3.2. 常用故障规律分布模型 |
2.3.3 动车组故障数据的统计推断 |
2.4 本章小结 |
3 动车组晃车故障原因分析与对策 |
3.1 动车组晃车故障调研 |
3.1.1 福厦铁路动车组晃车故障 |
3.1.2 京津城际铁路动车组晃车故障 |
3.1.3 武广高速铁路动车组晃车故障 |
3.2 动车组晃车原因分析 |
3.2.1 福厦铁路动车组车体晃动原因分析 |
3.2.2 京津城际铁路动车组晃车原因分析 |
3.2.3 武广高速铁路动车组晃车原因分析 |
3.3 动车组晃车解决措施研究 |
3.3.1 钢轨合理打磨 |
3.3.2 车轮合理镟修 |
3.3.3 严格管理轨道平顺状态 |
3.4 本章小结 |
4 动车组车轮磨耗与镟修策略研究 |
4.1 动车组车轮磨耗分析 |
4.1.1 动车组车轮磨耗现状分析 |
4.1.2 动车组车轮磨耗分类 |
4.1.3 车轮磨耗产生机理 |
4.1.4 车轮磨耗原因分析 |
4.1.5 预防对策 |
4.2 车轮镟修策略研究 |
4.2.1 全寿命周期理论 |
4.2.2 车轮镟修费用全寿命周期计算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故障分析 |
5.1 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 |
5.2 牵引传动系统的故障树模型 |
5.3 牵引传动系统故障规律分析 |
5.3.1 故障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3.2 牵引传动系统的故障分布 |
5.3.3 牵引传动系统可靠性评估 |
5.4 牵引传动系统故障分析 |
5.4.1 主断路器自动跳开的故障分析 |
5.4.2 过压保护器高温故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动车组制动异常滑行故障分析及处理 |
6.1 针对动车组制动异常滑行问题的现场调查 |
6.2 动车组防滑问题专项试验及原因分析 |
6.2.1 试验概况 |
6.2.2 试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6.3 动车组异常滑行故障的解决方案及试验验证 |
6.3.1 验证试验概述 |
6.3.2 试验结果 |
6.3.3 试验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情摘要 |
(8)CSC2000平台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综述 |
1.2.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含义解读 |
1.2.2 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组成 |
1.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特点分析 |
1.2.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本文主要任务 |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
2.1 概述 |
2.2 变电站现场生产过程 |
2.2.1 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
2.2.2 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条件 |
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信息 |
2.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
2.3.2 变电站设备的信息提取和配置 |
2.4 系统总体结构的国际标准和几种组成模式 |
2.4.1 国际标准制定动态[21] |
2.4.2 网络控制中心技术服务常用的几种系统组成模式 |
2.4.3 一种新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模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CSC2000 系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 引言 |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介绍 |
3.2.1 CSC2000 系统设计理念 |
3.2.2 CSC200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性能特点 |
3.3 CSC2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 |
3.4 基于 CSC2000 综自系统的现场层控制方法研究 |
3.5 基于 CSC2000 综自系统的现场总线层及通讯方式研究 |
3.6 基于 CSC2000 综自系统的网络信息管理层研究 |
3.7 小结 |
第四章 CSC2000 综自系统在 35KV 变电所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案例变电所概况 |
4.3 CSC2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 35KV 变电所的应用 |
4.3.1 间隔层分布式配置 |
4.3.2 站内网络层的设备配置和通信网 |
4.3.3 变电站层的设备配置 |
4.4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功能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CSC2000 综自系统的改进和探讨 |
5.1 引言 |
5.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不足之处 |
5.2.1 文档资料和软件管理亟待规范 |
5.2.2 一体化装置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
5.2.3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VQC 功能有待加强 |
5.2.4 单独设置检修标志单元 |
5.2.5 继电保护工程师站功能的规范和增强 |
5.2.6 监控系统功能应进一步完善 |
5.3 CSC2000 综自系统对现行运行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及对策 |
5.3.1 遥信无法在任何情况下反映真实的断路器分、合闸位置 |
5.3.2 误发信号 |
5.3.3 断路器自动重合 |
5.3.4 监控分闸脉冲与操作回路不匹配 |
5.3.5 监控机发网络中断信号 |
5.4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220千伏新建女儿河输变电工程设计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2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3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当地电网的意义 |
1.4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的意义 |
1.5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所址概况 |
1.6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锦州女儿河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两锦地区电力系统现状 |
2.2 电力负荷预测 |
2.3 电源装机及电力平衡 |
2.4 地区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电气一次部分 |
3.1 电气主接线 |
3.2 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3 配电装置及总平面布置 |
3.4 变电一次设备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
第4章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电气二次部分及送电、土建 |
4.1 继电保护及二次接线部分 |
4.2 调度自动化部分 |
4.3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土建部分 |
4.4 220 千伏女儿河输变电工程送电线路部分 |
4.5 变电二次设备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
第5章 变电所运行管理 |
5.1 变电所运行标准化的制定 |
5.2 变电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制定 |
5.3 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
第6章 结论 |
6.1 推荐建设方案 |
6.2 工程建设规模 |
6.3 变电施工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10)云南电网无功电压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
1.2 云南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2.1 云南电网结构 |
1.2.2 云南电网主网电压运行情况 |
1.2.3 云南电网无功平衡分析 |
1.2.4 云南电网无功电压管理模式的缺陷 |
1.3 无功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AVC应用研究状况 |
1.3.2 国内AVC应用研究状况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云南电网实现主从式闭环AVC的整体评估 |
2.1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的可行性 |
2.1.1 主站EMS |
2.1.2 发电厂机组AVC配置 |
2.1.3 主网变电站VQC配置 |
2.1.4 通信部分 |
2.1.5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
2.2 适合云南电网全网无功电压控制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
2.2.1 全网无功电压四种控制模式 |
2.2.2 四种电压控制模式的特点 |
2.2.3 适合云南电网全网无功电压的控制模式 |
2.3 全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经济性评价 |
2.3.1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成本估算 |
2.3.2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综合效益 |
2.4 云南电网实施无功电压控制整体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电网主从式闭环AVC主站研究 |
3.1 系统设计方案 |
3.1.1 设计依据 |
3.1.2 系统配置框图 |
3.1.3 系统与EMS之间关系 |
3.1.4 AVC系统省调度中心主站系统原理图 |
3.2 系统方案 |
3.2.1 总体框架 |
3.2.2 AVC系统主站闭环控制程序流程图 |
3.2.3 AVC系统信息流程图 |
3.2.4 系统主要控制方式 |
3.3 云南电网AVC系统数学模型 |
3.3.1 全网无功电压控制目标 |
3.3.2 无功电压控制约束条件 |
3.3.3 目前无功优化主要算法情况 |
3.4 系统控制策略 |
3.4.1 实时误数据的排除策略 |
3.4.2 校正与优化协调控制策略 |
3.4.3 基于负荷预测的控制策略 |
3.5 安全策略 |
3.5.1 硬件安全策略 |
3.5.2 软件安全策略 |
3.6 云南电网AVC主站实施步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子站研究 |
4.1 发电厂子站部分 |
4.1.1 发电厂AVC装置的控制原理 |
系统如图4.6所示 |
4.1.2 云南电网发电厂AVC实施方式 |
4.2 变电站子站部分 |
4.2.1 变电站自动装置的结构 |
4.2.2 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自动调整VQC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
4.2.3 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自动调整VQC技术发展介绍 |
4.2.4 云南电网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整技术(VQC)推广现状 |
4.2.5 云南电网变电站AVC实施方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信方案研究 |
5.1 云南电网远动通信情况 |
5.2 云南电网厂站遥控功能基本情况 |
5.3 监控数据传输实施方案 |
5.3.1 发电厂监控数据传输方案 |
5.3.2 变电站监控数据传输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福州500kV变电所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D]. 田立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过负荷分析及供电设备改造技术研究[D]. 陈先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D]. 长孙佳庆.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在线式五防在220kV宝山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D]. 吴敏. 福州大学, 2017(03)
- [5]福州供电段高铁牵引变电所模拟培训系统设计[D]. 郑大忞. 福州大学, 2017(04)
- [6]500kV杨高变电站“五防”系统研究及应用[D]. 姜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7]动车组运用故障分析及检修对策研究[D]. 任朝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1)
- [8]CSC2000平台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D]. 刘畅.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9]220千伏新建女儿河输变电工程设计与管理[D]. 李践. 吉林大学, 2009(09)
- [10]云南电网无功电压主从式闭环控制系统构建的研究[D]. 程旻.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标签:变电站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新能源论文; 能源论文; 高铁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