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计划15年建300万个沼气池(论文文献综述)
洪振国[1](2020)在《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期,农村能源同样受到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农业农村节能已被列入“十三五”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农村能源消费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宏观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村能源消费,扩充能源消费列表,有助于深入分析农村能源消费演进特征。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背景下,从技术可行性和资源禀赋方面考虑清洁再生能源节能潜力,模拟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特征,进而选取实例研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相关效益,可以为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以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阶梯理论和能源堆集理论、可耗竭资源理论和替代能源为基础理论。宏观上,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全面掌握农村能源种类、数量和设备保有量数据,阐明当前统计数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太阳能、畜粪和微小型发电三类能源消费数据,从消费量、结构、属性和模式四个方面对农村能源演化特征进行系统性解读,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的突出问题和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进而展开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的研究。以节能潜力和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农村能源消费和模拟两种情景下的能源结构变动。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直接体现用能技术是否具备推广潜力的指标,论文选取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实例,通过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测,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从农户生活角度出发,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实际利用效率,分析其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以期为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村能源从低效、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低的消费模式转向相对高效、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的消费模式。农村能源系统朝高效、清洁、可再生、便捷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农村能源消费依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1)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89年的20.78%增长至2016年的31.64%。与此同时,LPG、电力、太阳能等高品质能源消费量大幅提升,能源消费种类多元化趋势增强。(2)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有效能消费中低效、高污染的生物质能不再是主要贡献者。19892016年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实物量消费的比重从0.33%上升到10.04%。实物量消费中,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虽占48%以上,但在2014年以后化石能源有效能消费超过了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生物质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能源属性变化显示,农村能源清洁性、便捷性和能源用途多样性不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清洁、便捷和多用途的能源,相比之下这类能源价格也更高。19892016年,农村能源经济性(单位用能支出)提高了4.86倍,清洁性和便捷性分别提升了5.97和3.34倍,用途多样性提高了1.85倍。(4)能源消费模式从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的模式转向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的消费模式。1989年农村能源消费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分别占实物量消费的98.82%和75.4%。19892016年,非固体能源消费从1.18%增加到34.15%,商品能源消费从24%上升到45%,能源消费模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5)农村主导能源品味差、能源结构不合理、生物质能浪费严重、能源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能源的良性发展。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能助力农村能源走出当前困境,促进农村能源系统转型和生态新农村建设。2.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更强,节能潜力巨大。但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和未来消费量预测值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仍然需要加强清洁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1)不考虑联网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时,到202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总节能潜力为32.31 Mtce,约为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量的10.61%。其中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的节能潜力分别为9.113 Mtce、23.11Mtce和0.088 Mtce。太阳能利用中,当前研究未充分考虑到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寒冷冬季不适用”特殊性,对其节能效果有一定的高估。沼气利用方面,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单位有效池容节能潜力相当,但受劳动力外流、原料难以保障等因素影响,户用沼气发展状况不佳,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未来沼气发展重点领域。微小型发电仅有小型光伏发电获得了发展良好,微型水电和小型风电缺乏顶层设计,短期内发展前景不佳。(2)农村能源消费量持续降低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GM(1,1)模型预测显示到2030年,农村能源实物量消费将降至272.6818 Mtce。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增加,马尔可夫预测指出,到203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占实物量消费的20.65%,约合56.07 Mtce。但对比2030年清洁可再生能源预测量和2020年节能潜力,还有23.76 Mtce的差额。能源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未来能源发展需求,未来十年内仍需加强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3.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效率仅为理论转换效率的1/3左右,扩大热水用量的提升空间巨大。以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替代其它燃料提供热水时,结果显示热水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显着。(1)研究区内太阳能热水器,可利用期为263天,期间太阳能热水器理论可转换热量为3661.7 MJ。但现实生活中,居民仅利用了1168.6 M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热效率仅为12.77%,为太阳能热水器理论热效率(40%)的1/3左右,仍有2/3的未用热量可用,同时区域内热水器应用普及率仅为123.86 m2/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7m2/千人,热水器推广扩散也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2)以实际利用热量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经济收益不高,但环境效益明显,社会影响显着。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其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1.837.89 t,其每年减少的碳排放与乘用车行驶10684550 km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相当。太阳能热水器大面积安装使用时,能极大的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热水器的使用改变了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和室内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3)基于实际利用的热水器推广建议:农民自身要改善使用习惯,提高热水器利用效率。在热水器选购时,根据家庭规模选择适当水箱容量的热水器。同时政府也应该为热水器的购买者提供相应补贴,作为对热水器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补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的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和推广,引导农村能源向着低碳高效、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郝燕[2](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张鹏[3](2018)在《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 ——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西方村的经济生产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计划经济时期,西方村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集体化生产,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了农业水利设施,从而解决了温饱问题;市场经济时期,西方村发展林业、热带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第一产业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修理店、小卖店、个体户等纷纷涌现,特别是打工成为西方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西方村经济生产的发展得益于计划经济时期奠定的基础,也得益于市场化改革释放的生产活力;西方村经济交换的重心从“内部”转向“外部”,虽然互惠、再分配等发生在村落内部的传统经济交换形式仍然在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但是外部的市场交换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主要的经济交换形式,并带来了消费结构的改变;西方村的经济角色在市场化进程中,分化为“生产者”、“中间人”和“经济人”三种类型。普通村民作为生产者,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在生产中建立了市场意识、产权意识和技术意识。道公利用自身宗教身份的优势从事土地租赁代理,谋取经济利益,成为经济生产的“中间人”。极少数人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顺应形势开展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实现了资本化经营,成为“经济人”;西方村的经济生活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其中不仅包括了形式、内容等物质文化方面的变迁,还包括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变迁。分析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制度因素在经济变迁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环境因素制约了经济发展,教育因素限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些具体因素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土地制度的改革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助推经济变迁的主要因素,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的落后则成为制约提升劳动力素质的负面因素;有的因素是双重的,例如农垦制度一方面是村民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源地,一方面则挤占了大量土地资源,造成现今人多地少的局面。西方村经济变迁过程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变迁符合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迁的一般规律,二是变迁主要源自外部政策推动,三是变迁体现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启示:一是经济发展既需要外源推动也需要内源自觉,二是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生产组织的作用,三是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村落人际关系的重构。针对西方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民生工程的监督和落实,二是切实解决村落土地权属纠纷,三是加大金融惠民政策支持,四是引导村民克服经济生产的依赖心理。
左旭[4](2015)在《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分布广,若不加以合理处置、利用,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可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对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摸清农业废弃物资源家底与开发潜力,探讨科学利用方式,针对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利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是高效开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助解能源发展瓶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本研究中指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木废弃物)的数量及区域分布、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与资源适宜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就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经济政策等瓶颈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总量为174747.78万t,其中农作物秸秆为99292.98万t,占56.82%;畜禽粪便45170.80万t,占25.85%;林木剩余物30284万t,占17.33%。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废弃物总量河南最高,达到14913.42万t;超过10000万t的省有山东、四川和黑龙江;8000-10000万t的省区有广西、河北和云南;2000万t以下的省市区有西藏、海南、青海、宁夏、天津、北京、上海。按照通用矩阵评价法的分类,农业废弃物丰度较高的地区共计9个省(市、自治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广西、湖南、辽宁),丰度一般的地区共计10个省(市、自治区)(黑龙江、四川、云南、内蒙古、吉林、广东、江西、海南、天津、重庆),丰度较低的地区共计1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上海、福建、浙江、北京、贵州、山西、宁夏、陕西、甘肃、青海、西藏)。2013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总量为53836.48万t,其中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为34887.43万t,占64.80%;畜禽粪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10414.80万t,占19.35%;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8534.25万t,占15.85%。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黑龙江最高,达到4715.79万t;3000-4000万t的省区有河南、湖北、广西、安徽、四川、山东;2000-3000万t的省区有湖南、云南、内蒙古、江苏、河北;1000-2000万t的省市区有吉林、辽宁、江西、广东、贵州、重庆、新疆;1000万t以下的省市区有陕西、福建、甘肃、浙江、山西、海南、西藏、青海、天津、宁夏、北京、上海。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丰度较高的省(市、自治区)有10个(江苏、河南、安徽、山东、湖北、广西、湖南、河北、黑龙江和重庆),丰度一般的省(市、自治区)有9个(云南、四川、内蒙古、辽宁、江西、吉林、广东、天津、海南),丰度较低的省(市、自治区)有12个(浙江、福建、北京、上海、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贵州、新疆)。各类农业废弃物的适宜性分为适宜(S0)、较适宜(S1)、条件适宜(S2)、限制性不适宜(N1)、不适宜(N2)五个等级。在“五料化”综合利用方面,适宜用于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秸秆、豆秸、甘薯秧、花生秧、向日葵秆(盘)、甜菜秧、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适宜用于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稻壳、马铃薯秧、甘薯秧、花生秧、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麻秆、甘蔗渣、甜菜秧、茄果类蔬菜秸秆、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适宜肥料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秸秆、稻草、麦秸、谷秸、豆秸、马铃薯秧、甘薯秧、花生秧、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甘蔗叶梢、甜菜秧、茄果类蔬菜秸秆、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适宜基料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向日葵秆(盘)、棉秆、甘蔗渣。对畜禽粪便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这几类粪便均适宜于肥料化、沼气能源化和基料化应用。木质林剩物适宜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树枝叶适宜于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在“四化一电”新型能源化利用方面,适宜固化、炭化和气化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稻壳、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麻秆、甘蔗渣、甘蔗叶梢;适宜发电的农作物秸秆有玉米芯、稻壳、油菜秆、向日葵秆(盘)、棉秆、烟秆、麻秆、甘蔗渣;适宜沼气的农作物秸秆有马铃薯秧、甘薯秧、花生秧、甜菜秧、茄果类蔬菜秸秆、甘蓝类和叶菜尾菜、瓜菜秧。猪粪、牛粪、羊粪和鸡粪均适宜于沼气利用。木质林剩物适宜固化、炭化、发电和气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新型能源化利用,是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下的必然选择,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资源分散、生产成本高、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未来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利用的发展战略是:(1)加强政策导向,完善法律体系;(2)拓宽资金渠道,健全补贴机制;(3)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技术研发;(4)制定科学规划,规范技术标准;(5)积极培育市场,加强示范引导;(6)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服务力度;(7)注重宣传引导,确保政策落实。
李慷[5](2014)在《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续存在的能源贫困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制约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阻碍社会文明进步,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联合国提出“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号召全世界共同行动,扞卫人人享有现代、清洁生活能源的权利,共同应对能源贫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能源贫困问题。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倡议目标的实现需依赖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国家,中国减缓能源贫困行动将举足轻重。减缓能源贫困对中国而言,既是提升国内居民生活用能质量、保障社会公平体系、引导国家健康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论文在综述国内外能源贫困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围绕中国能源贫困的基本特征和减缓能源贫困的驱动因素开展建模和应用研究。开展以下创新性工作。(1)构建生活用能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评估模型,为从能源公平视角分析生活用能可获得性提供方法及工具,弥补中国能源公平问题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引入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城镇内、农村内和城乡间生活用电、用商品能的差异性,评估不同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特征的城市居民用电、用气的不平衡性。通过研究发现,生活用电、用商品能差异性较小,生活用气不平衡问题特别突出。农村内部生活用电差异较显着。城镇内生活用商品能差异相对显着。低、中低收入城市生活用气较不平衡性,小城市生活用气不平衡问题较显着,南方城市生活用气不平衡问题较突出。(2)构建生活用能可支付性评估模型,为评估生活用能可支付性提供方法及工具,弥补中国居民生活用能不可支付研究不足的现状。生活用能不可支付是能源贫困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城镇居民或存在生活用能不可支付问题。本文利用热量需求模型、能源需求模型等评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生活用能支出占收入比重。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城镇生活用能可支付性整体表现较好,趋好形势明显。2012年仅湖南、江西和安徽生活用能理论支出占收入比重超过10%。南方省区市的生活用能不可支付性问题比北方严峻,且两者差距多年来未有改善。(3)构建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为综合评估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现状,识别区域能源贫困特征提供方法和工具。本文基于能源贫困评估指标的中国适用性分析构建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最优传递矩阵的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赋予权重,使用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方法集结指标。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能源贫困自然减缓,但减缓速度缓慢。能源贫困程度与经济贫困水平未保持完全一致。各省区市能源贫困减缓速度不一,各区域减缓能源贫困工作重心不同。(4)以生活用能认知表征主观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表征客观因素,评估减缓能源贫困的驱动因素及其驱动作用,为制定减缓政策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调研数据,构建了用能认知减缓能源贫困驱动力评估模型。分析居民的环保、健康、效率和节能认知对更新设备和转变燃料的影响;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收入、教育、价格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传统生物质能消费、生活用电量和生活用能中电力占比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健康认知显着影响减缓能源贫困的生活用能行为。效率认知未显着影响此类生活用能行为。用能认知对减缓能源贫困用能行为影响路径的性别、年龄和学历调节效应均不显着。经济增长、提高学历教育水平有利于减缓能源贫困。生活用电的收入弹性存在门限效应,当收入提高时,低收入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高于高收入居民,低教育水平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高于高教育水平居民。本文研究了中国能源贫困的基础问题,识别中国能源贫困基本特征和减缓能源贫困的驱动因素,为制定减缓能源贫困政策提供科学支撑,为破解能源贫困难题打下基础。同时,本文呼吁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能源贫困问题,致力于减缓中国能源贫困研究,保障中国居民的基本权益和社会健康发展,协助中国充分响应联合国号召及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李秋敏[6](2014)在《云南热带和亚热带户用沼气池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人们对不同地理区域及气候条件下的沼气发酵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动态,以及其与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认识有限,即对沼气发酵系统的生态学基本问题认识不够全面。为此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云南沼气发酵应用的独特地理、气候优势与特征,以及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本文采用免培养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与技术(PCR-DGGE技术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云南热带、亚热带代表性气候区域的农村户用沼气池中的原核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动态,并分析了其与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进而探讨了影响不同沼气池中原核生物群落时空动态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沼气池中微生物类群存在差异的原因。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如下:⑴DGGE初步分析户用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采用DGGE对云南热带(景洪)和亚热带(建水)的户用沼气池活性污泥进行了原核微生物多样性的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比古菌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同一气候区域的沼气池古菌多样性差异小于细菌,亚热带(建水)的沼气池细菌多样性差异和古菌多样性差异均小于热带(景洪);不同气候区域的沼气池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因取样沼气池发酵状态、原料、进料情况、启用时间等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聚类情况,细菌多样性的差异可能主要与发酵原料、启用时间、池温等因素有关,而古菌多样性差异受发酵参数影响较小。此外发酵液中仅COD含量与沼气池中古菌的多样性呈负相关,其他理化因子对细菌古菌多样性影响较小。⑵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分析农村户用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对云南(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代表性沼气池样品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气候区域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均具有丰富的古菌和细菌多样性,且细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古菌;经分析统计两个气候区域的沼气发酵系统中大部分细菌均为未培养细菌,优势细菌类群是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古菌主要的优势类群是甲烷八叠球菌目的鬃毛甲烷菌属;此外,还检测到少量未培养的泉古菌门细菌;沼气池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因发酵原料、启用时间、COD含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⑶不同季节不同发酵状态的户用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初步分析:①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对不同季节(冬季和夏季)下不同气候区域(景洪和建水)不同发酵状态(发酵正常和不正常)的农村户用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计数和形态的观察,结果显示:不正常发酵样品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发酵样品,夏季样品的微生物数量多于冬季样品;②采用DGGE对其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监测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季节(冬季和夏季)、发酵正常与不正常的的样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联系,影响沼气池是否发酵正常的可能主要是细菌,而非古菌。以上实验结果一方面为云南各代表性区域高效沼气发酵系统的设计与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为云南沼气发酵相关微生物资源的收集、保藏、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朱桂云[7](2014)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发展奋斗史。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逐步唤醒并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当前,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专题深入研究,特别是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欠开发、欠发达城市——贵阳市为例,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思考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第一章“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深度发掘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阐述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征,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研究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影响因子,分析科学发展观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价值。第二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模式”。主要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方面,具体阐述科学发展观对于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指导功能。特别是系统论述贵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动力机制、人民主体、整体设计、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方略方面的创新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影响国际的“贵阳模式”。第三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模式的成就、方法及经验”。主要分析贵阳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取得的发展成效,总结一个西部地区欠发达、欠开发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方法”和“贵阳经验”,旨在论证贵阳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了科学发展。第四章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启示”。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上升到一般理论的高度,通过分析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创新办法,概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般原则。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由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不同层级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探讨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陈芳淼[8](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指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尹晓芬[9](2013)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受到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自2003年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之后,低碳经济成为重要公共事务之一,政府必须发挥先导性的作用,既进行低碳规划与全面设计,又制定对应的法律法规,从而确保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所指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新能源开发、制度改良、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多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优先领域,是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国策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和依据,结合当下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针对低碳经济发展动力与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之理论基础分析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密切关系,对低碳经济有关概念,如碳计量、碳交易、碳市场等做了阐述;研究了基于发展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的低碳发展内生动力,基于制度经济学外生增长理论的低碳发展外生动力,以及基于博弈论的低碳经济发展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博弈。2、借鉴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与模式在探索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力与路径之前,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做了论述与比较。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与模式的回顾和总结,对探讨中国经济的低碳化尝试与政策形成,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行政策框架,均有很强的镜鉴作用,以此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的提出做好准备。3、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内生动力内生增长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在既定资源存量和科技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难度极大。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积累。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了低碳技术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实现途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实现能源安全战略以创造核心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科学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以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科学技术,中国政府要积极支持先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同时对新能源技术领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给与大力支持,以提高能效水平,推广先进成熟技术的应用。4、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外生动力本文基于外生增长理论分析了制度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实现途径,并以中国经济的低碳化尝试与政策形成为依据,分析中国低碳经济的现行政策框架:节能法律法规、节能减排政策、结构调整政策,以及政策发展路径:五个支柱与三个基础制度。五个支柱包括:新型和低碳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低碳城市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发展低碳能源,形成可持续消费模式,改善土地利用和扩大碳汇能力。三个基础保障机制包括:技术创新机制、市场运作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5、分析国际气候博弈下的中国低碳经济路径基于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气候博弈中的大国考量,分析其博弈选择的可能性,并综合考虑发达国家集团、发展中国家集团以及南北分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在国际复杂博弈形势下的中国低碳经济机制与模式。中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世界经济大国,不论在国土面积、资源总量、人口数量、市场潜力、未来需求等任一方面,均在国际上具有相应影响力。本文指出,中国在自身低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基础上,结合国际重要经济体在谋求低碳经济话语权中可能存在的博弈决策,应创造性地探索发展路径,在自身实现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同时,兼顾国际形势并逐步提升国际号召力。6、尝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之低碳化路径以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中国能源、环境现状与低碳化需求,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出发,对中国经济低碳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国际主张。7、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之对策建议研究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促进机制。包括:不断丰富完善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推进碳金融制度创新,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应用市场机制促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等。8、创新点。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结合自身实践运作,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与路径探索有所创新。立足发挥合作优势,把低碳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进行有机结合,力求在研究方法和方向上有所创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脱钩发展分析方法。
陈成[10](2013)在《成都市农村沼气利用模式的效益评价》文中指出沼气是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对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无害化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秸秆和牲畜粪便是沼气的主要原料,但由于利用不方便或缺乏资金支持,得不到有效地利用,有的地区直接丢弃或者焚烧秸秆,随意排放牲畜粪便,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破坏了环境。因此,研究成都市农村沼气利用的效益评价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运用统计学、生态经济学理论,选择新津县、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四个典型研究区,共调查了279个农户、8家规模化养殖场、2家沼气秸秆供气工程,还访问了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的专家,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内容:(1)掌握了成都市农村沼气利用的基本情况。成都市户用沼气推广面广建池户多,养殖场沼气和秸秆供气沼气发展滞后;(2)分析了三种模式的效益。应用净现值法量化了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工程、秸秆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并分析了其生态、社会效益;(3)构建了沼气利用的评价体系。参考前人文献中的沼气工程的指标体系,结合成都市沼气综合利用的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成都市农村秸秆沼气供气工程的评价指标,并具体对成都市新津县的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的主要结论:(1)尽管户用沼气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突出,但受制于适宜建池户数量下降和农村用能结构的变化,其发展将会放缓;(2)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秸秆沼气工程的生态效益突出,经济效益不足,但适宜了农业规模化、集中化发展的趋势,将是未来农村沼气利用的主要模式;(3)当前对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政策支持不足,难以刺激沼气产业的全面发展。基于研究成果,作者提出了加大沼气技术研发、调整沼气发展结构、加强沼气综合利用,完善政策资金支持、扩大沼气料源、产业化经营、发展CDM机制的一系列建议。
二、贵州计划15年建300万个沼气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计划15年建300万个沼气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 |
1.1.2 能源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1.1.3 家庭部门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 |
1.1.4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问题突出 |
1.2 基本概念 |
1.2.1 能源相关概念 |
1.2.2 能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
1.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
1.3.3 家庭能源转型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模式变动 |
2.1 家庭能源消费和属性得分计算 |
2.1.1 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
2.1.2 能源属性赋值与计算 |
2.2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量变化 |
2.2.1 能源实物量消费 |
2.2.2 有效能消费 |
2.3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
2.4 农村能源属性变化 |
2.5 农村能源消费模式变动 |
2.6 影响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
2.7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
2.7.1 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
2.7.2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 |
3.1 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分布 |
3.1.1 太阳能 |
3.1.2 生物质能 |
3.1.3 风能 |
3.1.4 水能 |
3.2 农村太阳能节能潜力 |
3.2.1 太阳能利用发展 |
3.2.2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潜力 |
3.2.3 太阳灶节能潜力 |
3.2.4 太阳能暖房节能潜力 |
3.2.5 小型光伏节能潜力 |
3.3 农村生物质沼气节能潜力 |
3.3.1 沼气利用发展 |
3.3.2 户用沼气池节能潜力 |
3.3.3 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潜力 |
3.3.4 其他生物质能清洁化利用方式 |
3.4 农村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
3.4.1 小型风电利用发展 |
3.4.2 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
3.5 农村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
3.5.1 微型水电利用发展 |
3.5.2 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
3.6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潜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节能潜力的农村能源消费预测 |
4.1 农村能源消费量预测 |
4.1.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
4.1.2 能源消费量预测 |
4.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预测 |
4.2.1 马尔可夫链预测 |
4.2.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概率转移矩阵 |
4.2.3 无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
4.2.4 有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
4.2.5 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效益评估—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 |
5.1 太阳能热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5.1.1 热水器分类 |
5.1.2 工作原理 |
5.2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区概况 |
5.3 调研数据 |
5.3.1 问卷分布及家庭基本情况 |
5.3.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 |
5.3.3 热水器实际使用情况 |
5.4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与效益计算 |
5.4.1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 |
5.4.2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辐射量计算方法 |
5.4.3 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计算方法 |
5.4.4 太阳能热水器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
5.5 太阳能热水器效益评价 |
5.5.1 太阳能热水器理论转换热量和有效利用热量 |
5.5.2 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效益 |
5.5.3 太阳能热水器的环境效益 |
5.5.4 太阳能热水器的社会影响 |
5.5.5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前景 |
5.5.6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发展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
一、建设成效 |
二、建设中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
小结 |
结论 |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 ——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少数民族村落经济变迁研究 |
(二)黎族经济研究 |
(三)理论范式 |
1.文化变迁理论 |
2.现代化理论 |
3.市场过渡(转型)理论 |
三、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1.概念释义 |
2.“变迁时间”界定 |
3.论文章节 |
(二)基本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五、田野调查情况 |
第一章 西方村美孚方言黎族 |
一、黎族历史与文化 |
(一)族源族称 |
(二)支系与分布 |
(三)建制沿革 |
二、美孚方言黎族 |
(一)称谓及由来 |
(二)体质特征 |
(三)民族服饰 |
(四)民风民俗 |
三、西方村介绍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口状况 |
(三)生计方式 |
(四)生活状况 |
(五)教育状况 |
(六)社区组织 |
第二章 经济生产:从“计划”走向“市场” |
一、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济初步发展 |
(一)黎族传统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 |
(二)计划经济时期解决了温饱问题 |
(三)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集体化生产 |
(四)生产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五)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
二、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结构实现调整 |
(一)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第一产业多元化 |
1.发展特色林业谋求长期受益 |
2.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紧跟市场需求 |
3.开展畜牧养殖实现多种经营 |
(二)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
1.学习技术开办修理店 |
2.考察市场经营卖肉生意 |
3.兼顾家庭开办小卖店 |
(三)市场化改革催生了打工经济 |
1.打工经济的发展历程 |
2.打工经济的特点 |
3.打工经济的个案调查 |
小结 |
第三章 经济交换:从“内”走向“外” |
一、经济内部交换发挥了整合作用 |
(一)互惠 |
1.分享型的互惠 |
2.劳务型的互惠 |
3.社交型的互惠 |
(二)互惠对个体整合的作用 |
1.互惠整合了个体的经济资源 |
2.互惠维系了个体的情感认同 |
3.互惠赢得了个体的道德声望 |
(三)再分配 |
1.禳灾仪式中的再分配 |
2.宗族祭祀中的再分配 |
(四)再分配对群体整合的作用 |
1.禳灾仪式再分配整合了家族群体 |
2.宗族祭祀再分配整合了同宗群体 |
二、经济外部交换改变了消费结构 |
(一)市场交换增加了生产、生活消费支出 |
1.市场交换增加生产投入 |
2.市场交换提高了日常生活消费 |
(二)市场交换丰富了娱乐消费 |
1.市场交换带来娱乐消费多样化 |
2.市场交换带来时尚消费 |
(三)市场交换改变了仪式消费方式 |
1.传统仪式消费以物为主 |
2.现代仪式消费以钱为主 |
(四)市场交换对消费观念产生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角色:从“生产者”走向“经济人” |
一、“生产者”适应了市场体制 |
(一)市场意识增强 |
(二)产权意识提高 |
(三)重视生产技术应用 |
二、“中间人”发现了生财之道 |
(一)道公原是民间宗教信仰的代言人 |
(二)道公成为土地租赁的代理人 |
三、“经济人”实现了价值投资 |
(一)政治(宗族)背景为资本积累提供了便利 |
(二)合伙人为资本发展提供了帮助 |
(三)市场历练为投资方向提供了经验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 |
一、衣着服饰在模仿借鉴中变革、传承 |
(一)衣着方式普通化 |
(二)文身习俗基本摒弃 |
(三)黎锦技艺继续传承 |
1.传统扎染技艺受到关注 |
2.传统织造技艺继续传承 |
3.政府与市场主体合作推动黎锦技艺传承 |
二、饮食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 |
(一)饮食结构多样化 |
1.饮食仍然以粥和酸菜为主 |
2.商品市场为饮食多样化提供了便利 |
(二)饮食器具现代化 |
(三)饮食习俗变迁体现的观念变化 |
1.聚餐习俗的变化反映出经济观念增强 |
2..待客习俗的变化反映出男女地位平等 |
3.饮酒习俗的变化反映出集体观念弱化 |
三、居住方式以现代建筑为主 |
(一)传统建筑方式逐渐成为历史 |
1.“半船形屋”建筑已经消失 |
2.“金字形”屋建筑基本废弃 |
(二)砖瓦房、楼房成为主要建筑方式 |
1.砖瓦房、楼房的建筑结构逐步现代化 |
2.茅草房改造工程是砖瓦房建设的政策动力 |
3.收入增加是村民自建房屋的经济动力 |
(三)附属建筑结构变迁中的观念变化 |
1.简易粮仓代替传统谷仓反映了生产观念的变化 |
2.猪圈和厕所的建设反映了卫生观念的增强 |
3.围墙和院门的建设反映了私有观念的增强 |
四、交通与通讯方式基本现代化 |
(一)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带来更大便利 |
(二)内部交通环境的建设仍然需要努力 |
(三)现代交通、通讯工具成为生活必备品 |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制度因素主导了经济变迁 |
(一)土地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
1.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
2.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经济的计划生产 |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劳动生产力 |
4.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
(二)农垦制度为经济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
1.农垦用地挤占了土地资源 |
2.农垦生产传播了先进技术 |
二、环境因素制约了经济发展 |
(一)自然生态不利于农业生产 |
(二)宗族社会限制了对外交往 |
(三)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匮乏 |
三、教育因素限制了劳动力素质提升 |
(一)教育基础薄弱 |
(二)学生受教育意识不强 |
(三)家庭对待子女受教育持放任自流的态度 |
小结 |
总结与讨论 |
一、西方村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变迁过程符合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迁的一般规律 |
(二)变迁过程主要源自外部政策推动 |
(三)变迁过程体现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 |
二、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启示 |
(一)经济发展既需要外源推动也需要内源自觉 |
(二)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生产组织的作用 |
(三)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村落人际关系的重构 |
三、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的监督和落实 |
(二)切实解决村落土地权属纠纷 |
(三)加大金融惠民政策支持力度 |
(四)引导村民克服经济生产的依赖心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 调查问卷 |
(4)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废弃物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
2.1 农作物秸秆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
2.1.1 农作物秸秆数量估算方法 |
2.1.2 农作物草谷比取值 |
2.1.3 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估算结果及数量构成 |
2.1.4 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变化 |
2.1.5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
2.1.6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2.2 畜禽粪尿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
2.2.1 畜禽粪尿数量估算方法 |
2.2.2 畜禽粪尿排放系数 |
2.2.3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便数量估算结果 |
2.2.4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尿液数量估算结果 |
2.2.5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尿数量估算结果 |
2.2.6 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尿干重估算结果 |
2.2.7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尿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2.3 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及其区域分布 |
2.3.1 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方法 |
2.3.2 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参数考证与取值 |
2.3.3 全国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结果、数量构成与变化 |
2.3.4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结果 |
2.3.5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木剩余物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2.4 农业废弃物数量及其区域分布 |
2.4.1 全国农业废弃物数量估算结果、数量构成与变化 |
2.4.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总量排序 |
2.4.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第三章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
3.1 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
3.1.1 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方法 |
3.1.2 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
3.1.3 农作物秸秆利用构成 |
3.1.4 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结果 |
3.1.5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3.2 畜禽粪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
3.2.1 畜禽粪尿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
3.2.2 畜禽粪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
3.2.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畜禽粪便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3.3 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
3.3.1 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方法与估算结果 |
3.3.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木剩余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3.4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
3.4.1 全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估算结果与数量构成 |
3.4.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总量排序 |
3.4.3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数量分布类型区划分与分区评价 |
第四章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与资源适宜性评价 |
4.1 原料类别划分与适宜性评价方法 |
4.1.1 原料类别划分 |
4.1.2 适宜性评价方法 |
4.2 沼气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
4.2.1 沼气技术成熟度评价 |
4.2.2 沼气原料适宜性评价 |
4.3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
4.3.1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
4.3.2 生物质热解气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
4.4 生物质固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
4.4.1 生物质固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
4.4.2 生物质固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
4.5 生物质炭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
4.5.1 生物质炭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
4.5.2 生物质炭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
4.6 生物质液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
4.6.1 生物质液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
4.6.2 生物质液化原料适宜性评价 |
4.7 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评价 |
4.7.1 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评价 |
4.7.2 生物质发电原料适宜性评价 |
4.8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与原料适宜性综合评价 |
4.8.1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综合评价与技术改进方向 |
4.8.2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原料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五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战略 |
5.1 战略需求 |
5.1.1 能源危机下的必然选择 |
5.1.2 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 |
5.1.3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
5.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技术问题 |
5.2.2 政策问题 |
5.2.3 产业发展问题 |
5.3 指导思想与原则 |
5.3.1 指导思想 |
5.3.2 基本原则 |
5.4 战略对策 |
5.4.1 加强政策导向,完善法律体系 |
5.4.2 拓宽资金渠道,健全补贴机制 |
5.4.3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技术研发 |
5.4.4 制定科学规划,规范技术标准 |
5.4.5 积极培育市场,加强示范引导 |
5.4.6 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服务力度 |
5.4.7 注重宣传引导,确保政策落实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小结 |
6.1.0 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参数体系的确定 |
6.1.1 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与区域分布 |
6.1.2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及其区域分布 |
6.1.3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技术成熟度评价 |
6.1.4 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适宜性评价 |
6.1.5 农业废弃物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战略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能源贫困概述 |
1.1.1 能源贫困的一般概念 |
1.1.2 本论文涉及的中国能源贫困界定 |
1.2 能源贫困的影响 |
1.2.1 能源贫困与经济发展 |
1.2.2 能源贫困与人类健康 |
1.2.3 能源贫困与社会公平 |
1.2.4 能源贫困与千年发展目标 |
1.3 全球应对能源贫困工作进展 |
1.3.1 国际组织应对能源贫困的行动 |
1.3.2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国家应对能源贫困政策与行动 |
1.4 选题的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全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能源贫困国际文献计量分析 |
2.1.1 数据来源和文献概述 |
2.1.2 能源贫困研究现状 |
2.1.3 能源贫困领域研究水平 |
2.1.4 能源贫困国际研究热点综述 |
2.2 能源贫困国际现状 |
2.2.1 发展中国家电力普遍服务水平较低 |
2.2.2 发展中国家低效消费传统生物质 |
2.2.3 发达国家能源贫困群体生活用能支出占比较高 |
2.3 能源贫困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
2.3.1 能源贫困国内研究概述 |
2.3.2 能源贫困国内研究热点综述 |
2.4 中国能源贫困研究背景 |
2.4.1 已基本实现电力全覆盖,商品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
2.4.2 城乡生活用能差异显着,农村人均固体能源消费增加 |
2.4.3 农村生活用能区域差异明显,生活用能以固体燃料为主 |
2.4.4 农村用能设施落后低效,清洁炊具普及率低 |
2.4.5 生活用能价格上涨,生活用能支出占比城乡分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居民部门能源消费差异性及不平衡性评估方法及应用 |
3.1 基于泰尔指数的中国城乡生活用能差异性分析 |
3.1.1 生活用能泰尔指数及数据处理 |
3.1.2 基于泰尔指数的中国城乡生活用电差异性分析结果 |
3.1.3 基于泰尔指数的中国城乡生活用商品能差异性分析结果 |
3.2 基于基尼系数的中国城市生活用能不平衡性分析 |
3.2.1 生活用能基尼系数及数据处理 |
3.2.2 基于基尼系数的中国城市生活用电不平衡性分析结果 |
3.2.3 基于基尼系数中国城市生活用气不平衡性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可支付性评估模型及应用 |
4.1 生活用能可支付研究理论基础 |
4.2 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可支付性模型及数据来源 |
4.2.1 热量需求模型 |
4.2.2 能源需求计算 |
4.2.3 生活用能可支付性 |
4.2.4 数据来源及设置 |
4.3 生活用能可支付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生活能源需求结果分析 |
4.3.2 生活用能可支付性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
5.1 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
5.1.1 国际能源贫困评估指标的中国适用性分析 |
5.1.2 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1.3 能源贫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定位 |
5.1.4 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2 中国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方法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基于最优传递矩阵的层次分析法 |
5.2.3 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指标集结方法 |
5.3 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综合评估结果 |
5.3.1 中国省级能源贫困综合评估结果 |
5.3.2 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综合评估结果 |
5.4 中国能源贫困特征识别 |
5.4.1 中国省级能源贫困特征识别 |
5.4.2 中国区域能源贫困特征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用能认知对减缓能源贫困驱动力评估模型及应用 |
6.1 构建概念模型 |
6.1.1 概念模型理论基础 |
6.1.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6.2 问卷设计及数据检验 |
6.2.1 问卷结构及题项设计 |
6.2.2 数据收集 |
6.2.3 数据质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6.3 问卷调研描述性统计 |
6.3.1 生活用能种类 |
6.3.2 生活用能设备 |
6.4 基于结构方程的用能认知对用能行为影响的路径分析 |
6.4.1 结构方程模型 |
6.4.2 模型估计 |
6.5 调节效应分析 |
6.5.1 调节效应模型 |
6.5.2 调节效应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经济因素对减缓能源贫困驱动力评估方法及应用 |
7.1 生活用能与经济发展关系比较分析 |
7.1.1 生活用能与经济发展关系国际比较 |
7.1.2 生活用能与经济发展关系省际比较 |
7.2 基于面板模型的中国居民传统生物质能消费驱动分析 |
7.2.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7.2.2 模型方法 |
7.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7.3 基于面板模型的中国居民生活用电及用能结构驱动分析 |
7.3.1 研究基础 |
7.3.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7.3.3 模型方法 |
7.3.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7.4 基于门限模型的生活用电收入弹性分析 |
7.4.1 门限回归模型 |
7.4.2 门限效应检验及门限值 |
7.4.3 收入水平对生活用电量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
8.2 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图目录 |
附录 2 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云南热带和亚热带户用沼气池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1.1 沼气发酵微生物 |
1.1.2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
1.1.3 云南代表性气候区域的农村户用沼气池 |
1.2 研究方法 |
1.2.1 DGGE |
1.2.2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技术 |
1.3 选题的提出、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选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户用沼气池样点及样品信息 |
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样品保存 |
2.2 样点描述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周围植被 |
2.3 样品的基本信息 |
2.4 发酵液理化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GGE 初步分析户用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总 DNA 的提取 |
3.2.2 16S rRNA 基因 V3 高变区的扩增 |
3.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3.2.4 DGGE 条带多样性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DGGE 聚类分析结果 |
3.3.2 DGGE 条带多样性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3.3.3 克隆文库代表性样品确定 |
3.3.4 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分析农村户用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6S rRNA 基因片段的 PCR 扩增、纯化 |
4.2.2 16S rRNA 基因克隆序列多样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 |
4.3.2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季节不同发酵状态的户用沼气池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初步分析 |
5.1 样品中细菌的显微镜直接计数 |
5.1.1 实验原理 |
5.1.2 材料与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4 讨论 |
5.2 DGGE 初步分析样品中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 |
5.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题引导法 |
1.3.2 文献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案例分析法 |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 主要创新 |
1.5.1 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创新 |
1.5.2 在比较优势中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模式 |
2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
2.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生态背景 |
2.1.1 传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
2.1.2 传统发展观的生态危机 |
2.1.3 我国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
2.2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
2.2.1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
2.2.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城市 |
2.3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
2.3.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
2.3.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充分健全 |
2.3.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生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
2.3.4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让城市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
2.3.5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助推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 |
2.3.6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模式 |
3.1 科学发展:贵阳启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3.1.1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
3.1.2 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路径 |
3.1.4 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
3.1.5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
3.2 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出发点 |
3.2.1 “六有”民生行动计划改善民生 |
3.2.2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夯实社会管理基石 |
3.2.3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自觉行动 |
3.3 全面持续可协调: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
3.3.1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
3.3.2 城市规划体系建设 |
3.3.3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
3.3.4 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
3.3.5 生态文明城市支撑体系建设 |
3.4 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略 |
3.4.1 统筹考虑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 |
3.4.2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
3.4.3 统筹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
4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模式的成就、方法与经验 |
4.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贵阳科学发展 |
4.1.1 经济持续发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
4.1.2 优化经济结构,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
4.1.3 建管并举,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 |
4.1.4 保持生态优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入良性轨道 |
4.1.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
4.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方法 |
4.2.1 坚持系统谋划 |
4.2.2 坚持分类指导 |
4.2.3 坚持狠抓重点 |
4.2.4 坚持试点先行 |
4.2.5 坚持充分竞争 |
4.2.6 坚持善借外力 |
4.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经验 |
4.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探寻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 |
4.3.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思路 |
4.3.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统筹推动各领域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
5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贵阳启示 |
5.1 将本地实际与中央精神紧密结合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切入点 |
5.2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引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
5.3 以城市品牌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形象名片 |
5.4 严格执法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驾护航 |
5.5 鼓励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百花齐放 |
6 结束语 |
论文的创新性结论 |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 |
的说明'>附录二:关于《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的说明 |
附录三: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 |
附录四: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
附录五:国务院关于贵阳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
后记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9)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
2.1 低碳经济理论 |
2.1.1 核心概念界定 |
2.1.2 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2.1.3 碳计量 |
2.1.4 碳交易与碳市场 |
2.1.5 碳金融 |
2.1.6 碳税 |
2.2 内生增长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 脱钩理论 |
2.4.1 脱钩理论的借鉴 |
2.4.2 低碳经济的脱钩发展模式 |
2.5 博弈论 |
2.6 相关理论评述 |
3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借鉴 |
3.1 欧盟 |
3.1.1 英国 |
3.1.2 丹麦 |
3.1.3 挪威 |
3.2 美国 |
3.3 日本 |
3.4 部分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借鉴 |
3.5 IPCC的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借鉴 |
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
4.1 内生动力 |
4.1.1 内生增长机理分析 |
4.1.2 低碳经济内生动力分析 |
4.1.3 中国低碳经济内生动力分析 |
4.2 外生动力 |
4.2.1 济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2 低碳经济外生动力分析 |
4.2.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外生动力分析 |
5 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化路径 |
5.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低碳化展望 |
5.2 中国能源、环境现状与低碳化需求 |
5.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
5.3.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
5.3.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
5.4 案例分析:贵州省发展CDM相关资源禀赋 |
5.4.1 煤炭及煤层气资源 |
5.4.2 水能资源 |
5.4.3 林业资源 |
5.4.4 风能资源 |
5.4.5 农村沼气 |
5.5 贵州省CDM发展潜力分析 |
5.5.1 贵州省CDM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
5.5.2 贵州省CDM开发潜力分析 |
6 大国碳排放博弈下中国低碳经济路径比较 |
6.1 基于低碳经济的大国关系论 |
6.1.1 美国的博弈可能性 |
6.1.2 欧盟的博弈可能性 |
6.1.3 印度的博弈可能性 |
6.2 低碳经济中利益集团非合作博弈 |
6.2.1 发达国家 |
6.2.2 发展中国家 |
6.2.3 南北分歧 |
6.3 中国低碳经济路径 |
7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
7.1 不断丰富完善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7.2 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 |
7.3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7.4 加强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 |
7.5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 |
7.6 推进碳金融制度创新,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
7.7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
7.8 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应用市场机制促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成都市农村沼气利用模式的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 |
1.3.2 财务指标法 |
1.3.3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 |
2 国内外沼气发展现状 |
2.1 国外的沼气利用模式 |
2.1.1 德国 |
2.1.2 美国 |
2.2 国内沼气利用模式 |
2.2.1 户用沼气 |
2.2.2 养殖场沼气工程 |
2.2.3 秸秆沼气工程 |
2.2.4 联户供气工程 |
2.2.5 需要注意的问题 |
2.3 评述 |
3 成都市沼气利用的基本情况 |
3.1 沼气工程建设情况 |
3.2 扶持政策 |
3.3 实行的举措 |
4 三种主要利用模式的效益评价 |
4.1 户用沼气 |
4.1.1 户用沼气的基本情况 |
4.1.2 经济效益评价 |
4.1.3 生态效益评价 |
4.1.4 社会效益评价 |
4.1.5 问题 |
4.2 养殖场沼气 |
4.2.1 养殖场沼气的基本情况 |
4.2.2 项目概述 |
4.2.3 经济效益分析 |
4.2.4 生态效益分析 |
4.2.5 社会效益 |
4.2.6 问题 |
4.3 秸秆沼气工程 |
4.3.1 项目概述 |
4.3.2 经济运行状况 |
4.3.3 经济效益评价 |
4.3.4 生态效益评价 |
4.3.5 社会效益评价 |
4.3.6 综合效益评价 |
4.3.7 问题 |
5 研究结论 |
6 成都市沼气利用的发展对策 |
6.1 加大科研开发 |
6.2 沼气发展模式的调整 |
6.3 实现沼气的综合利用,强化沼气的纽带作用 |
6.4 完善的沼气产业扶持政策 |
6.5 扩大沼气料源 |
6.6 产业化经营 |
6.7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问卷 |
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 |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论文 |
四、贵州计划15年建300万个沼气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D]. 洪振国.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 ——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D]. 张鹏.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我国农业废弃物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研究[D]. 左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5]能源贫困综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李慷.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6]云南热带和亚热带户用沼气池的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D]. 李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7]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朱桂云. 武汉大学, 2014(08)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 尹晓芬. 武汉大学, 2013(12)
- [10]成都市农村沼气利用模式的效益评价[D]. 陈成.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标签:低碳经济论文; 沼气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秸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