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成分分析表(美国饲料杂志,1999年版)

饲料成分分析表(美国饲料杂志,1999年版)

一、饲料原料成分分析表(美国Feedstuffs杂志1999年版)(论文文献综述)

谢飞[1](2020)在《仔猪对几种非常规蛋白原料有效能研究》文中认为该研究是在国内鱼粉和豆粕价格不断攀升,急需寻找替代鱼粉和豆粕等蛋白原料的背景下开展。本文以生长猪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比较猪对肠膜蛋白粉、黑水虻粉和黄粉虫粉等原料的有效能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并通过仿生消化法对虫粉原料和日粮进行测定。试验一,仔猪对不同比例肠膜蛋白粉的有效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选用24头平均体重20.2±2.3 kg的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是10%、20%和30%的肠膜蛋白粉替代基础日粮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2 d,前7 d为预饲期,后5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显示,以干物质为基础,添加10%、20%和30%肠膜蛋白粉,生长猪对肠膜蛋白粉的表观代谢能(ME)分别为3298、3358和3080 kcal/kg(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肠膜蛋白粉的总能、有机物、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先升高再降低(P<0.05)。由此可见,替代比例影响着原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随着肠膜蛋白粉在基础日粮中替代比例的提高,肠膜蛋白粉的有效能值先升高再降低;当肠膜蛋白粉的比例是20%时,肠膜蛋白粉的消化能和代谢能相对较高。试验二,仔猪对黄粉虫和黑水虻有效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本试验通过消化代谢试验测定了生长猪对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BSF)和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TM)的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表观全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率(ATTD)。将初始体重(BW)为29.2±3.3 kg的24头杜×长×大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结果表明,全脂黄粉虫、脱脂黄粉虫和黑水虻的消化能含量分别为4592、3293和2646 Kcal/kg DM;全脂黄粉虫、脱脂黄粉虫和黑水虻的代谢能含量分别为4495、3114、2591 Kcal/kg DM。全脂黄粉虫的总能表观全肠道消化率(85.58%)高于脱脂黄粉虫和黑水虻(64.78和59.13%)。全脂黄粉虫粉的有机物消化率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比去脂黄粉虫和黑水虻日粮都要高(P<0.01)试验三,体外仿生消化法测定黄粉虫和黑水虻的体外消化能及能量消失率:通过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体外模拟猪胃-小肠-大肠三步消化法,测定全脂黄粉虫、脱脂黄粉虫和黑水虻的体外仿生消化能(IVDE)和体外总能消失率(IVGED)。全脂黄粉虫、脱脂黄粉虫和黑水虻的IVDE分别为4555.49、3335.15和2722.39 Kcal/kg DM。全脂黄粉虫粉、脱脂黄粉虫粉和黑水虻日粮和原料的体外法测定的IVDE、IVGED与猪体内变异较小,昆虫蛋白仿生消化能和仔猪体内消化能最大差值小于77 kcal/kg。结果表明,测定昆虫蛋白的消化能和消化率适合采用仿生消化方法。论文开展仔猪对昆虫蛋白原料和肠膜蛋白的营养价值评定的一部分工作,是实现优化饲料配方进行精准饲喂,提高生猪对氮的利用率,实现仔猪对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需求、降低氮排放,是实现生猪健康养殖可持续、经济可循环发展前提。

李琳[2](2020)在《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缓解牧草资源匮乏问题,本研究以芦草为研究材料,评价其营养价值,并基于此配合全混合日粮,开展肉羊的饲养、屠宰试验。通过对芦草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为开发新牧草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一:通过化学分析法对高0.5 m芦草不同部位(茎、叶、全草)、芦草的不同高度(1 m,1.2 m,1.4 m,1.6 m,1.8 m)的营养含量进行测定,表明芦草叶的饲料利用优于茎;高度为1.21.4m的全株芦竹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采用超声破碎法,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液料比和pH对芦草中芦竹碱得率的影响,并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芦草中芦竹碱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5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0℃、液料比40 mL·g-1,pH 5。在此条件下,芦草中芦竹碱得率为1.00%。利用芦草中芦竹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芦草叶中的芦竹碱含量远远高于茎,FRAP法测得芦草中芦竹碱粗提物抗氧化能力为0.465mmol/g,采用96孔板法测得芦草中芦竹碱粗提物对供试菌株的的抑制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试验二:本试验选取体重(550±25)kg的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芦草的NDF、ADF、CP瘤胃动态降解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瘤胃流速k=0.05/h,1.8 m全株芦草的粗蛋白的有效降解率为42.35%,中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率为27.01%,酸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率为21.54%。从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降解率看,2.5 m芦草的营养价值低于1.8 m芦草。试验三:选取高1.4 m全株芦草进行青贮,分别在青贮时间为7,15,23,30,45,60 d随机取三袋,混合后实验室分析发酵品质各项内容,动态研究其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的变化规律。利用MRS培养基,采用厌氧培养方式从青贮30 d芦草中筛选微生物菌株,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筛选到的微生物的种属。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随着青贮天数的延长,CP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sh含量升高,DM,NDF和ADF含量下降,青贮料p H值明显下降,NH3-N在青贮时间为30 d时含量最高,WSC含量逐渐下降,综合来看,1.4 m全株芦竹在青贮30 d时效果最佳。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芦草中芦竹碱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青贮30 d时,芦竹碱含量最高。在37℃无氧条件下以MRS培养基共分离出3株菌株。经过形态学和保守序列比对确定,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戊糖片球菌。试验四:本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以芦草、青贮苜蓿、玉米秸秆为单一粗饲料来源,开展肉羊饲养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玉米秸秆,芦草对肉羊的生产性能更好,并且随着饲喂时间越长,芦草组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青贮苜蓿无显着差异,对肉羊的增重效果相当,可替代青贮苜蓿作为粗饲料来源。芦草代替玉米秸秆显着提高了羔羊的胴体重,有利于提高肌肉品质。芦草可提高谷氨酸的含量,提高肌肉风味。相比于青贮苜蓿,芦草显着降低了羔羊的抗氧化性能,不适合完全代替青贮苜蓿。各组试验羊瘤胃菌群相似性较低,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具有同样的优势菌群。与青贮苜蓿和玉米秸秆相比,饲用芦草对肉羊瘤胃微生物组成和相对丰度无显着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芦草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牧草。

路佩瑶[3](2020)在《小麦和棉粕的肉仔鸡可利用氨基酸和能量评价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通过2个试验测定了不同来源小麦和棉粕的化学组成、肉仔鸡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评价了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小麦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并建立了棉粕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的预测方程。试验一,分析我国小麦主产区30份小麦样品的化学组成,测定其中6个小麦样品的肉仔鸡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 AA)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的含量,同时探讨了外源木聚糖酶对肉鸡SID AA和AME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小麦样品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谷氨酸是小麦的优势氨基酸;甘肃小麦除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外,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均高于其它来源小麦(P<0.05),AMEn值(11.83 MJ/kg)显着高于其它来源小麦样品(P<0.001)。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平均SID含量分别为87.35%和88.17%,6种小麦的平均AMEn值为11.14 MJ/kg。与未添加木聚糖酶的日粮相比,添加木聚糖酶的日粮中平均SID AA值提高了 1.96%,其中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的SID含量均较高(P<0.05),AMEn值显着增加了 0.87MJ/kg(P<0.05)。试验二,分析我国主要棉粕样品的化学组成,测定10个棉粕样品的肉仔鸡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的含量,并建立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与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的线性回归预测方程。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棉粕样品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粗脂肪含量是变异最大的化学成分,变异系数为19.90(P<0.05);棉粕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分别是含量最高和最低的氨基酸,棉粕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与其粗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新疆粗蛋白含量为63.83%的棉粕中的回肠表观氨基酸和粗蛋白消化率均高于其它来源,AMEn值为8.17 MJ/kg;除色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外,新疆粗蛋白含量为43.36%的棉粕的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最低,AMEn值为6.93 MJ/kg,差异极显着(P<0.001)。10个棉粕样品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平均值分别为76.59%、77.21%和76.90%,平均AMEn值为7.59 MJ/kg。棉粕的CP、Lys、Met和Thr的SID与纤维组分如NDF和ADF呈负相关,与Lys的含量呈正相关;SID CP、SID Lys、SID Met 和 SID Thr 的最佳预测方程分别为 SID CP=0.68 × EE+73.42(R2=0.84)、SID Lys=0.39 × CP+58.96(R2=0.79)、SID Met=2.46 × Lys-1.43× NDF+106.33(R2=0.92)和 SID Thr=0.28 × CP+2.02 × NDF+63.17(R2=0.71);棉粕的AME和AMEn与纤维组分如NDF和ADF呈负相关,AME和AMEn的最佳预测方程分别为 AME=1.83 × GE-0.41 × NDF+0.28 × CP-16.73(R2=0.82)和AMEn=1.26 × GE-0.38 × NDF+0.18× CP+12.39(R2=0.89)。综上所述,小麦和棉粕的来源对肉仔鸡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值和氮矫正代谢能值有显着影响,不同来源小麦和棉粕的化学成份上的差异,特别是粗蛋白质、粗脂肪和NDF含量,可能是其SIDAA和AMEn值差异显着的主要原因。添加外源木聚糖酶,可显着改善小麦的营养价值,建立的棉粕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值的预测方程可用于其营养价值的预测。

马绍楠[4](2018)在《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文中提出本研究旨在建立我国肉羊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并通过对我国现有肉羊常规饲料代谢能模型的整理和比较,筛选出其中的最适模型,从而对数据库中饲料原料的消化能(DE)、代谢能(ME)进行估测和补充。此外,进一步通过测定多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能量的消化代谢效率和体外发酵参数来探索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补充我国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有效能的估测模型,为我国肉羊的科学养殖、饲料配方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饲料原料有效能的估测提供新的方法。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试验一:体外法估测常用精饲料干物质体外降解率本试验旨在探索肉羊常用精饲料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简易评价方法。试验以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为试验材料,采用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在测定产气量(GP)与体外干物质有效降解率(EDIVDMD)的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常规营养成分对EDIVDMD的影响,建立了以GP、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预测饲料EDIVDMD的估测模型。结果显示:单一饲料原料的理论产气量及8h、16h、24h、36h、48h产气量均与EDIVDMD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相关性最强的三个预测值GPa+b、GP24h、GP36h为参数,分别建立预测EDIVDMD的估测模型,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57、0.619和0.612。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与EDIVDM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EDIVDMD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建立以ADF、NDF预测饲料EDIVDMD的一元、二元估测模型,二元估测模型EDIVDMD=88.481-0.484ADF-0.231NDF(P<0.01,R2=0.866)相关系数最高。综上所述:体外产气法可以估测饲料的EDIVDMD,可对饲料的降解性能做出快速、合理、有效的评价;利用饲料中的纤维含量来估测其他主要营养物质在瘤胃内消化率的方法切实可行。本研究为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在瘤胃内降解情况的快速评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试验二:肉羊精饲料消化能和代谢能预测模型(体外法)的建立本试验旨在探索肉羊常用精饲料DE、ME的简易评价方法。试验选取10种我国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计算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的DE和ME,通过体外试验得出饲料原料的体外有机物降解率(IVOMD)、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和GP24h等体外发酵参数,通过实验室分析法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最终建立以饲料的体外发酵参数预测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DE、ME的预测模型。(结果)结果表明:单一精饲料原料的24h产气量、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均与DE、ME呈正相关关系(P<0.05);选取相关系数较高的预测因子(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建立预测DE、ME的估测模型,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6和0.881。将十种精饲料原料分为5种蛋白质饲料和5种能量饲料重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一元、二元估测模型,方程R2显着提高,其中,预测蛋白质饲料DE的二元估测模型R2最高,DE=7.402+0.068IVOMD+0.049GP24h(R2=0.996,P<0.05)。综上所述:体外法可以有效估测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的DE、ME值,可对饲料在动物体内的能量代谢情况做出快速、合理、有效的评价。本试验为我国肉羊常用饲料有效能的估测提供新了的方法,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支持。试验三: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为建立肉羊常规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下文简写为“数据库”),本研究根据我国行业内饲料分类标准,对本团队现有三百多种饲料原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后,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数据进行了补充,初步形成数据库。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创新团队(下文简写为“本团队”)前期试验所得肉羊常用饲料有效能预测模型为研究对象,以NRC及中国饲料营养价值表中的饲料原料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有效能估测值与NRC、中国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给出值之间的变异系数及相对偏差来比较模型的准确性,筛选出计算饲料DE、ME的适宜模型。最终使用模型对“数据库”中的DE、ME值进行估测,以达到完善数据库的目的。结果表明:以NDF为预测因子预测饲料原料DE的预测模型:DE1=17.211-0.135NDF和以DE为预测因子预测ME的估测模型:ME1=0.046+0.820DE在用以估测NRC或中国饲料营养价值表中饲料原料有效能时,其DE估测值与给出值的相对偏差和变异系数最低,是目前估测肉羊常规饲料DE、ME的适宜模型,可有效估测“数据库”中饲料原料的DE、ME值,建立具有更高参考价值的数据库。本团队建立的“数据库”填补了我国肉羊常规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空白,为数据库的更新、完善奠定了基础。总之,体外法可以快速、有效的估测肉羊常规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以及在肉羊体内的能量代谢情况;通过对我国肉羊常规饲料样品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整理和补充不同实验条件下饲料原料有效能的估测模型,可以初步建成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为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肉羊常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全面评价提供了依据。

付趁[5](2016)在《仿生法和体内法评定河南省6种主导品种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分析河南省6种主导品种玉米的营养成分,并采用体内法测定了不同日龄的肉鸡对6种玉米品种的氨基酸消化率,28日龄养分消化率、能值;同时依据消化酶活性等效性的原则,并通过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SDS-Ⅱ),测定了6个玉米品种的仿生养分消化率、酶水解物能值与氨基酸消化率;探讨了两种评定方法的精度与相关性,为快速评定我省家禽能量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前期调研及文献资料,确定河南省玉米的6种主导产品作为试验原料,于玉米收割当季,在适合玉米生长且种植面积最集中的地区为收集对象,每种玉米样品采集地不少于5个地市。将采集的同种样品的不同地区玉米分别测定每种玉米的常规营养成分与能值,将同种样品的不同地区玉米养分与能值的平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6个玉米品种不同地区的常规营养成分与能值。结果表明,6个玉米品种常规成分含量分析中,粗蛋白含量大小顺序为:先玉335>郑单958、隆平206>登海605>伟科702、浚单20;粗脂肪含量先玉335最高,其余5个玉米品种EE差异不显着;粗灰分含量大小顺序为:郑单958>浚单20>伟科702>先玉335、隆平206、登海605;干物质含量大小顺序为:伟科702>先玉335、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登海605;钙含量、能值差异不显着。2.采用生物学法全收粪法中的指示剂法测定6个玉米品种的养分消化率、不同日龄AA肉鸡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SID)和真代谢能值(TME)。结果表明6个玉米品种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能值消化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粗蛋白消化率与真代谢能值差异不显着(P>0.05);6个玉米品种SID随日龄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3.采用体外仿生法测定了玉米样品养分消化率、氨基酸消化率和消化酶水解物能值(EHGE)。结果表明6个玉米品种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粗蛋白消化率、样品能值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差异不显着(P>0.05)。4.体外仿生法测定的玉米样品养分消化率、氨基酸消化率和消化酶水解物能值(EHGE)与生物学法的玉米样品养分消化率、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真代谢能值(TME)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相关性。6个玉米品种的仿生法消化酶水解物能值(EHGE)与生物学法的真代谢能值(TME),二者估计偏差均在10%以内,仿生消化法的EHGE测定精度在0.21-0.86%之间,而动物试验法的TEM在0.98-4.12%之间,表明仿生法的测定精度相对较高,仿生消化法的EHGE与动物试验法的TME呈显着线性关系(R2=0.95)(P<0.05);二者干物质与有机物回肠消化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7(P<0.05),表明仿生法评定干物质、有机物和能量消化率与动物试验法测值相关性极高。从日粮营养成分与养分回肠消化率间的关系看,仿生法测定的总能消化率和动物试验法测定的有机物与粗蛋白质水平呈显着正相关(P<0.01)。

方成堃[6](2016)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后对回肠末端和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文中指出植酸酶在养殖业和饲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其效果已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同。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有关植酸酶的研究专注于其对植物性饲料原料抗营养活性的消除、提高酶的活性和扩大降解底物的范围等方面;在评价植酸酶的实际应用效果时,大多数试验设计是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以生产性能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缺乏针对非常规植物性饲料原料及整个非常规日粮消化利用率方面的评价结果。因此,本研究旨在以黄羽肉鸡为对象,研究非常规饲料原料配方中加入植酸酶后对其能量、氨基酸、钙、磷等营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由二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试验一),采用替代法,主要考察添加植酸酶后对4种非常规饲料原来能量、氨基酸、钙、磷回肠和粪消化(代谢)的影响;第二部分(试验二),采用回归分析法,对黄羽肉鸡4种非常规饲料原料能量利用进行了评价。试验一黄羽肉鸡日粮添加植酸酶后营养物质表观和回肠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小麦、糙米、DDGS和麦麸4种非常规饲料原料替代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15%的玉米,考察植酸酶添加与否对饲料能量、氨基酸、钙、磷回肠和粪消化(代谢)情况。500只成年黄羽肉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10个处理(加酶与不加酶),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1为基础日粮组(一,+),处理2为小麦组(一,+),处理3糙米组(一,+),处理4DDGS组(一,+),处理5为麦麸组(一,+),植酸酶的添加量为1000U/kg。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对粗蛋白和能量无显着作用(P>0.05),但均有上升趋势。添加植酸酶对基础日粮钙表观粪消化率和表观回肠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9%和38%,除了糙米外,而其余各组表观回肠消化率差异达到显着提高(P<0.05)。添加植酸酶对磷的表观消化率显着提高,基础日粮、小麦、糙米、DDGS和麦麸组分别提高了27%,20%,22%,12%,19%。而回肠消化率也有显着上升。基础日粮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在0.68%-6.05%范围,但差异不显着(P>0.05);小麦日粮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在3.40%-14.46%范围内,其中精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差异显着(P<0.05),分别提高:10.3%,10.87%,14.46%,12.01%,10.2%,10.91%,其它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糙米日粮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在3.51%-11.02%范围内,其中苯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差异显着(P<0.05),分别提高9.16%、8.43%、11.02%、10.40%,其它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在DDGS日粮中,除赖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略有下降,其余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在1.73%-21.23%范围内,其中组氨酸、缬氨酸和天冬氨酸差异显着(P<0.05),分别提高8.45%、21.23%、8.69%,赖氨酸降低1.08%(P>0.05);麦麸日粮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在3.27%-10.52%范围内,其中组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差异显着(P<0.05),分别提高8.89%、9.87%、9.28%、10.51%,其它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二不同原料在肉鸡体内的能量评价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黄羽肉鸡4种非常规饲料原料能量利用进行了评价。试验1考察大麦和黑小麦,320只1日龄雄性罗氏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250g/kg大麦、基础+500g/kg大麦、基础+250g/kg黑小麦、基础+500g/kg黑小麦。试验2考察小麦和黑麦,320只1日龄雄性罗氏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基础日粮组、基础+250g/kg小麦、基础+500g/kg小麦、基础+250g/kg黑麦和基础+500g/kg黑麦,试验1和试验2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大麦和黑小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而在日粮中添加大麦干物质、氮、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回肠消化率呈现线性降低,回肠干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和表观回肠代谢能与黑小麦的添加量呈现二次曲线的关系。日粮中添加黑麦对肉鸡干物质和能量的回肠消化率影响显着(P<0.05),干物质和氮的表观消化率均达到差异极显着(P<0.001);干物质回肠消化率、能量回肠消化率、表观回肠消化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氮表观消化率、能量表观消化率、氮校正能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以及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匀呈现二次曲线关系。根据回归分析法,测得大麦、黑小麦、小麦和黑麦作为能量原料摄入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回肠消化能(IDE,kcal/kg)(Y1a)=29(20)+2224(107)×大麦+2625(100)×黑小麦, (Ylb)=111(38)+2529(166)×小麦+2858(170)×黑麦;粪表观代谢能(ME,kcal/kg)(Y2a)=2.7(15)+2508(80)×大麦+2820(75)×黑小麦, (Y2b)=94(35)+2820(153)×小麦+3000(156)×黑麦;氮校正表观代谢能(MEn,kcal/kg) (Y3a)=2.2(14)+2460(74)×大麦+2730(69)×黑小麦, (Y3b)=84(32)+2693(141)×小麦+2825(144)×黑麦。

王平[7](2016)在《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及其生物学效价评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秸秆中木质纤维素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数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未来畜牧业用粮将占据整个粮食生产的50%,面对激烈的人畜争粮问题,开发新型碳水化合物原料替代传统能量原料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单胃动物生理及营养的需求,把秸秆中木质纤维素有效地降解成葡萄糖和低分子碳水化合物,作为单胃动物的能量饲料资源,为解决能量饲料的短缺奠定基础。本文采用低浓度低温化学—物理多重联合处理,并辅以酶解得到新型糖化秸秆,并对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效价进行评定。主要结果如下:(1)选择对于动物安全的NaOH、CaO、氨水、双氧水处理试剂,根据动物营养标准中家禽对Ca2+、Na+的需要量,确定NaOH和CaO的添加量。通过正交设计分别对2%NaOH+CaO、氨水、双氧水进行不同浓度、温度、时间、液固比处理玉米秸秆;结果显示,2%NaOH+CaO和双氧水处理组中各因素对酶解还原糖得率无显着影响(P>0.05)。各化学试剂最佳处理秸秆的条件分别为9%(w/w)CaO(上清液)+2%(w/w)NaOH以液固比11:1,80°C处理6 h;15%(v/w)氨水以液固比9:1,80°C处理12 h;4%(v/v)双氧水以液固比13:1,50°C处理4 h。通过单一和复合处理对比,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经氨水处理酶解所得还原糖含量显着高于CaO+2%NaOH和双氧水(P<0.05);2%NaOH+CaO与双氧水联合处理秸秆酶解还原糖产量比2%NaOH+CaO单独处理提高55.80%(P<0.05);氨水与双氧水联合处理秸秆酶解还原糖产量比氨水单独处理及2%NaOH+CaO与双氧水联合处理玉米秸秆所得酶解还原糖分别提高31.85%(P<0.05)和38.90%(P<0.05);以2%NaOH+CaO+双氧水+氨水+双氧水复合处理玉米秸秆,木质素降解率最高可达79.95%(P<0.05),酶解后还原糖含量达484.61 mg/g干物质。(2)为提高2%NaOH+CaO和双氧水联合处理玉米秸秆中木质素降解率及糖化率,采用响应面设计对2%NaOH+CaO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作用条件为:玉米秸秆以液固比13:1(mL/g)浸泡在15%(w/w)石灰上清液和2%(w/w)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84°C条件下保持6 h;随后添加3%(v/v)H2O2,在50°C条件下保持2 h;最后添加纤维素酶(32.3 FPU/g干物质)和木聚糖酶(550 U/g干物质),50°C摇床酶解48 h,获得最大还原糖产量为348.77 mg/g。与未处理酶解秸秆相比,化学处理酶解秸秆中还原糖产量提高126.42%(P<0.05),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提高40.08%(P<0.05),45.71%(P<0.05)和52.01%(P<0.05)。通过不同酶解方式对比分析,秸秆经化学处理后再经微生物发酵和酶解联合处理能进一步提高秸秆的降解率和还原糖产量(P<0.05)。利用扫描电镜对秸秆微观结构的观察表明,化学处理后的秸秆表面致密的木质素被破坏,使纤维素维管束暴露,并形成许多“孔穴”,比表面积增大。经康氏木霉发酵和酶解后,纤维素维管束被分解成碎片。(3)为进一步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解糖化,采用膨化、微波和超声波进行物理处理,以切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间的氢键,使纤维素的结晶结构破坏,聚合度降低。结果表明,化学和物理复合处显着提高酶解效率(P<0.05)。膨化和超声波处理使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晶度降低显着(P<0.05)。扫描电镜对微观结构的观察表明,膨化+超声波+化学联合处理秸秆的大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去除,纤维素维管束完全暴露,并且纤维素被侵蚀。本研究得出以膨化+超声波+化学(碱性双氧水)复合处理秸秆最佳,预处理秸秆酶解后还原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426.23 mg/g、7.47%、3.59%和2.55%,可以用作单胃动物的饲料资源。(4)通过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学特性分析,膨化+超声波+化学(碱性双氧水)预处理秸秆最佳糖化pH为4.3,最佳温度为50°C。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最佳糖化条件为酶解时间82.08 h、液固比10:1、纤维素酶量32.30 FPU/g、木聚糖酶量50 U/g(包含在纤维素酶中),总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预测结果为572.77 mg/g干物质,与试验值560.09 mg/g基本一致。(5)通过对不同秸秆中化学成分分析发现,酶解能够去除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而且酶解秸秆中氨基酸含量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强饲法得出糖化秸秆的表观代谢能为4.85 MJ/Kg;利用差量法测定糖化秸秆在日粮中添加4%、8%和12%时,分别得出的表观代谢能为15.9 MJ/kg、15.7 MJ/kg和14.3 MJ/kg,并测得8%酵母菌发酵秸秆的表观代谢能值为8.45 MJ/kg。糖化秸秆表观代谢能显着高于玉米13.56 MJ/kg,可以作为能量原料替代部分玉米,此结果为后期糖化秸秆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6)为研究糖化秸秆在日粮中适宜的添加比例及生物秸秆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各项指标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的雌性AA肉仔鸡250只,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进行饲养。前期250只鸡,按体重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后期选择250只体重相近的鸡,分组与前期相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中添加4%的糖化秸秆(ME按15.9 MJ/kg计),试验2组:基础日粮中添加8%的糖化秸秆(ME按15.7MJ/kg计),试验3组:日粮中添加12%的糖化秸秆(ME按14.3 MJ/kg计),试验4组:日粮中添加8%的糖化秸秆(ME按4.85 MJ/kg计),调整各组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平衡。结果表明:在饲养试验前期,饲料中添加4%、8%和12%糖化秸秆对肉鸡适口性和采食量无影响;添加4%和8%(高油)糖化秸秆对肉鸡日增重无影响,而8%和12%添加量使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P<0.05)。在饲养试验后期,随着糖化秸秆的添加量增加,采食量显着增加,以12%添加量组采食量最高(P<0.05)。饲料中添加4%、8%、12%和8%高油糖化秸秆,使肉鸡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47%、7.97%(P<0.05)、6.49%(P<0.05)和15.49%(P<0.05),其中8%高油组料重比显着降低(P<0.05)。在肉鸡饲养试验前期,4%和8%糖化秸秆对干物质、能量、粗蛋白、脂肪、钙和磷的代谢率无影响(P>0.05),但添加12%糖化秸秆使能量和粗蛋白代谢率显着降低(P<0.05),并使鸡排泄物变稀。在饲养试验后期,添加4%、8%和12%糖化秸秆对干物质、能量、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和NDF代谢率无影响(P>0.05),对十二指肠和回肠中淀粉酶活和蛋白酶活无影响(P>0.05),但使盲肠淀粉酶活和蛋白酶活降低(P<0.05)。12%糖化秸秆显着降低前期回肠和盲肠及后期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通过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分析发现,除试验前期8%高油糖化秸秆添加组回肠和后期8%、12%和8%高油糖化添加组十二指肠中微生物与对照组相似性小于50%外,其它各饲养阶段和各肠段与对照组微生物相似性均大于50%,说明添加糖化秸秆能较好地维持微生物的平衡和多样性。在饲养前期和后期添加4%、8%和12%糖化秸秆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各肠段相对长度无影响(P>0.05)。试验前期,添加糖化秸秆对肠胃相对比重无影响(P>0.05)。在后期阶段,添加4%、8%和12%糖化秸秆降低腺胃、肌胃、空肠和心脏相对比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8%高油肝脏和胰腺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肉鸡后期添加糖化秸秆对心脏、腺胃、肌胃和空肠发育有影响。添加4%、8%和12%糖化秸秆对胸肌和腿肌亮值和黄值及胸肌熟肉率无影响,但显着降低了胸肌的红值(P<0.05)和腿肌熟肉率(P<0.05);12%糖化秸秆显着降低了腿肌红值(P<0.05);8%高油组胸肌红值和腿肌黄值显着降低(P<0.05)。12%糖化秸秆使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显着降低(P<0.05),并显着提高胸肌剪切力。这说明添加糖化秸秆降低肌肉红度、腿肌熟肉率和滴水损失,提高肌肉嚼劲。血清学分析表明,在试验前期和后期糖化秸秆添加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显着降低(P<0.05);12%糖化秸秆组碱性磷酸酶显着升高(P<0.05);试验后期添加糖化秸秆使肉鸡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P<0.05)。在肉鸡饲养前期添加4%糖化秸秆对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无影响(P>0.05);在肉鸡后期添加4%和8%的糖化秸秆对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无影响(P>0.05);后期12%糖化秸秆显着降低绒毛长度和增加隐窝深度(P<0.05)。从绒毛形态观察发现,添加糖化秸秆使肠绒毛变宽。肉鸡后期8%高油组肠绒毛高度显着降低(P<0.05),而隐窝深度显着提高(P<0.05),并出现肠绒毛破损和凌乱现象。在试验前期饲料中添加4%糖化秸秆每只鸡经济效益提高0.12元。在试验后期,饲料中添加4%、8%、12%和8%(高油)糖化秸秆代,分别每只增加利润为0.7、1.28、0.76和1.89元。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在肉鸡前期添加4%糖化秸秆,在肉鸡后期添加4-12%糖化秸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总之,通过物理、化学和酶解多重联合处理得到肉鸡代谢能值较高的糖化秸秆,经过肉鸡饲养试验表明,在单胃动物饲粮中替代谷物类饲料是经济可行的,为糖化秸秆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郭利亚[8](2018)在《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产和健康影响及其霉菌毒素向牛奶转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主要霉菌毒素转移转化到牛奶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奶牛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风险排序,筛选、优化和制作自然霉变饲料原料,选择自然霉变棉籽和霉变玉米面为来源,设计五组不同比例霉变饲料原料组成的TMR试验日粮(Control组、50Cot组、100Cot组、50CotCorn组和100CotCorn组),研究了自然霉变饲料对泌乳奶牛采食量、产奶性能、乳成分、瘤胃发酵、机体健康等产生的影响,以及主要霉菌毒素AFB1、ZEA、DON在牛奶中的转化、残留和消除规律,为评估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安全的影响,以及从机理上阐释产生影响和变化的原因,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奶牛常用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风险排序。通过抽检发现奶牛场常用饲料原料中青贮玉米、玉米面、麸皮、棉籽、喷浆玉米皮、压片玉米等饲料原料,存在霉菌及霉菌毒素本底污染较大的风险,应重点监测和管理。综合我国以及欧美等奶业发达国家、行业组织对奶牛饲料霉菌毒素残留限量的规定,参考霉菌毒素检出情况报道,结合对国内典型规模奶牛场常用的12类饲料原料抽样、检测和分析,确定奶牛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为I级风险管理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为II级,呕吐毒素为III级风险管理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为IV级风险管理霉菌毒素。T-2毒素和HT-2毒素,保持一般关注程度,暂不列入风险管理排序。其他类别霉菌毒素,保持关注,纳入观测目录。(2)自然霉变饲料原料霉变条件筛选优化及其制备。选择青贮玉米、玉米面、麸皮、棉籽、喷浆玉米皮、压片玉米等6种饲料原料,在自然条件下添加高低两个水平梯度水分进行发霉处理,筛选出棉籽和玉米面霉变较好,可分别产生较高含量AFs、ZEA和DON。将棉籽和玉米面作为目标霉变原料,分别添加7个梯度水分(10%-70%)和3个梯度水分(10%-30%)进行最佳霉变条件优化,结果发现自然条件下玉米面发生霉变和毒素产生适宜添加水分比例为30-40%,最优比例为40%;棉籽发生霉变和毒素产生适宜的添加水分比例为20-30%,最优比例为30%。自然霉变条件下玉米面和棉籽霉变产生的毒素种类和含量不同,霉变棉籽主要产生和富集AFs,霉变玉米面主要产生富集ZEA和DON。(3)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长性能、机体健康及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的影响。以50%、100%霉变玉米面和棉籽分别替代正常玉米面和棉籽配制不同日粮饲喂奶牛,奶牛日常采食、饲料转化和产奶性能均产生不利影响。50CorCorn组和100CorCorn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降幅分别为9.15%和4.95%。自然霉变饲料原料通过影响奶牛乳脂肪、乳蛋白、乳糖等主要乳成分的合成,可显着减少牛奶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以及乳固形物等成分的总生成量(P<0.05),引起奶牛生产损失,乳脂肪最高损失12.24%,乳蛋白最高损失达15.25%。奶牛血清AST、ALT、ALP等指标升高,TBiL、DBiL、I-BiL等含量显着提高,引起奶牛一定程度肝损伤,增大了肝细胞的损害程度。霉变饲料组奶牛瘤胃液总VFA、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有降低趋势,乙酸含量100Cot组与100CotCorn组低于其他三组(58.96和60.10 mmol/L),乙酸丙酸比值50Cot组最小为2.84,各霉变饲料处理组均小于对照组。100Cot组丙酸、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最低,分别为19.80、9.78、1.32和1.24mmol/L,奶牛瘤胃正常发酵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随着日粮中自然霉变饲料原料的添加比例增加影响显着增强。霉变棉籽、霉变棉籽与霉变玉米组合的不同处理组之间,一定程度上可产生霉菌毒素危害的叠加效应。(4)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瘤胃主要功能性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对不同霉变饲料处理组瘤胃内分解纤维素、脂肪、蛋白质、淀粉、乳糖利用等主要功能微生物,包括总普雷沃氏菌(General prevotell)、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拟杆菌(Bacteroides)、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反刍兽真细菌(Eubacterium ruminantium)、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短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brevis)、脂解厌氧弧菌(Anaerovibrio lipolytica)、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和布氏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bryanti)等13种细菌进行相对定量,结果显示13种细菌数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和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表明自然霉变饲料对瘤胃主要功能细菌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日粮中两种霉变原料添加比例的增大,瘤胃主要功能细菌的数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5)自然霉变饲料条件下牛奶中主要霉菌毒素的转化、残留和消除规律。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喂自然霉变饲料原料(霉变棉籽和霉变玉米)配制的日粮后,AFM1、AFB1、ZEA、DON等主要霉菌毒素可转化或残留于牛奶中。本试验不同日粮的牛奶中,AFM1的含量为0.007-1.583 ppb,转化率为0-2.87%;AFB1的含量为0-0.028ppb,残留率为0-0.049%;ZEA的含量为0.034-0.082ppb,残留率为0.014%-0.050%;DON的含量为0.190-0.293ppb,残留率为0.012%-0.017%。本研究牛奶中未检出ZEA的代谢产物α-、β-玉米赤霉烯醇。对比牛奶中AFM1、AFB1、ZEA、DON转化和残留,日粮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升高,牛奶中的转化率和残留率有增大的趋势。霉菌毒素在牛奶中有消除的过程,消除时间的快慢与霉菌毒素类型、含量大小有关。奶牛停饲自然霉变饲料处理日粮后,霉菌毒素在牛奶中的消除AFM1需要5-7天,AFB1需要3-5天,DON需要3天,ZEA需要5天。正常奶牛日粮存在霉菌毒素本底影响,特别是DON和ZEA的本底值较其他霉菌毒素明显,需引起关注。

孟梅娟[9](2015)在《非常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对山羊饲喂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研究了南方农区部分非常规饲料及其不同组合的瘤胃体外发酵特性,评定其营养价值,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肉品质的影响,为非常规饲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体外产气法评价南方农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通过测定南京周边搜集到的32种非常规饲料,在2、4、6、8、10、12、24、48h的累积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HM)、产气速率(B)、体外延滞时间(Lag)、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pH以及挥发性脂肪酸,评定其对反当动物的营养价值,为筛选适宜本地区推广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理论最大产气量大于200 mL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豆皮、玉米苞叶、喷浆玉米皮、橘子皮、蚕豆荚、苹果渣、高粱壳、米糠粕、京甜紫花糯2号,其中大豆皮、橘子皮、苹果渣、高粱壳的Lag较长(大于3 h),橘子皮、苹果渣的产气速率较低(小于10 mL/h),DMD最高为大豆皮85.41%,最低为京甜紫花糯2号56.85%;(2)按纤维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豆皮、喷浆玉米皮、玉米苞叶、橘子皮和大蒜叶,NDFD均大于60%,大豆皮的DMD最高,为92.42%;(3)按总挥发性脂肪酸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豆皮、喷浆玉米皮、蚕豆荚、玉米苞叶、橘子皮、豆秸秆、木薯渣、DDGS、高粱壳、米糠粕。综合比较,米糠粕、大豆皮、喷浆玉米皮、橘子皮、苹果渣、玉米苞叶、蚕豆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合在南方农区推广。2.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研究为了探讨小麦秸秆与其他非常规饲料间的组合效应,本试验将小麦秸秆分别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橘子皮、苹果渣、醋糟、米糠粕以0:100、25:75、50:50、75:25、100:0比例进行组合,每组3个重复,通过体外产气技术,分析产气量、产气参数、产气组合效应、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以及pH值。研究表明:(1)从产气组合效应方面来看,在体外发酵12、24、48 h时,当小麦秸秆占75%时,小麦秸秆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苹果渣、米糠粕产生最大组合效应(P<0.01或P<0.05)。小麦秸秆与橘子皮、醋糟,均是小麦秸秆占50%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P<0.01)。当小麦秸秆占25%时,与醋糟产生最大负组合效应(P<0.01);(2)从DMD、NDFD、ADFD方面来看,当小麦秸秆占50%时,小麦秸秆与苹果渣、橘子皮、醋糟的DMD、NDFD、ADFD均产生最大的组合效应(P<0.01或P<0.05)。当小麦秸秆占75%时,小麦秸秆与大豆皮、喷浆玉米皮均产生最大组合效应(P<0.01或P<0.05)。当小麦秸秆占2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NDFD、ADFD产生最大组合效应(P<0.01)。当小麦秸秆占75%时,小麦秸秆与米糠粕的DMD产生最大的组合效应(P<0.01);(3)从相关性方面来看,48 h累计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HM)与有机物(OM)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HM与干物质(DM)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产气速率(Lag)与粗蛋白(CP)(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NDS)(P<0.01)、OM(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中性洗涤纤维(NDF)(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P<0.01)以及 NDS/CP(P<0.01)呈负相关关系。体外延滞时间(B)与NDF(P<0.01)、ADF(P<0.01)、NDS/CP(P<0.01)以及半纤维(HC)(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CP、NDS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小麦秸秆与喷浆玉米皮、大豆皮、米糠粕的最优组合是75:25,小麦秸秆与橘子皮、苹果渣、醋糟的最优组合是50:50。3.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4只体重为20.5 ± 0.6 kg的波尔山羊,采用4 × 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以小麦秸秆为主要纤维来源的秸秆组,以梨渣为主要纤维来源的梨渣组,以大豆皮为主要纤维来源的大豆皮组,以混合(小麦秸秆+梨渣)为主要纤维来源的混合组的等氮等能等纤维4组日粮,日粮纤维的添加量为NDF=35%。试验分为4期,每期15 d,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大豆皮组提高日粮中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大豆皮组的DM显着高于梨渣组(P<0.05),与秸秆组、混合组差异不显着(P>0.05)。大豆皮组的OM显着高于秸秆组、梨渣组(P<0.05),与混合组差异不显着(P>0.05)。大豆皮组的NDF、ADF的消化率显着高于秸秆组、梨渣组以及混合组(P<0.05);(2)4组日粮的粗蛋白(CP)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但当饲喂大豆皮组时,山羊的氮保留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最高,显着高于秸秆组(P<0.05)。大豆皮组的磷消化率显着高于秸秆组(P<0.05),与梨渣组、混合组差异不显着(P>0.05);(3)大豆皮组的表观消化能和能量消化率显着高于秸秆组、梨渣组以及混合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大豆皮为主要纤维来源的日粮时,山羊对其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更高,有效地提高了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并且能有效提高氮的生物学价值。4.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饲喂效果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波杂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8只体重为(15.69 ± 1.32)kg的波杂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以小麦秸秆、梨渣、大豆皮和混合(小麦秸秆+梨渣)为纤维源的日粮(即秸秆组、梨渣组、大豆皮组、混合组),日粮纤维的添加量为40%,试验周期60d。结果表明:(1)大豆皮组能降低山羊的料重比。大豆皮组的全期料重比分别比秸秆组、梨渣组、混合组降低了 23.12%、9.84%、26.17%;(2)大豆皮组能显着提高山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大豆皮组的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极显着高于秸秆组、梨渣组和混合组(P<0.01)。(3)大豆皮组能显着提高山羊的屠宰性能(P<0.05),大豆皮组的屠宰率分别比秸秆组、梨渣组、混合组提高了 15.82%、8.64%、3.36%;(4)与其他三组处理相比,大豆皮组对山羊肉质方面有明显的改善,能够显着降低肌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以及滴水损失(P<0.05),并且饲喂大豆皮组的山羊肌肉中的粗蛋白、肌内脂肪和干物质的含量显着高于秸秆组、梨渣组和混合组(P<0.05)。本研究表明,不同的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肉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大豆皮为纤维来源的日粮对提高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改善肉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李占臻,李晓燕,雷耀庚,屈雷,陈玉林,杨雨鑫[10](2014)在《陕北白绒山羊常用饲料原料小肠降解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4只十二指肠"T"型瘘管的陕北白绒山羊母羊,采用移动尼龙袋法和体外三步法研究了陕北白绒山羊常用的4种精饲料(豆粕、DDGS、麸皮、玉米)和2种粗饲料(苜蓿、沙打旺)在小肠中的降解特性。移动尼龙袋法测得豆粕、DDGS、麸皮、玉米、苜蓿、沙打旺的小肠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依次是:86.33%、76.78%、77.56%、61.60%、31.97%、33.95%。结果表明,豆粕、麸皮和DDGS有提供高水平RUP的潜能,体外三步法和移动尼龙袋法呈线性正相关y=1.1646x-14.703(R2=0.7836)。

二、饲料原料成分分析表(美国Feedstuffs杂志1999年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原料成分分析表(美国Feedstuffs杂志199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仔猪对几种非常规蛋白原料有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昆虫作为动物饲料新进展
        1.2.1 黑水虻
        1.2.2 家蝇蛆粉和家蝇蛹粉
        1.2.3 黄粉虫
        1.2.4 蝗虫和蟋蟀
        1.2.5 蚕蛹粉
        1.2.6 饲用昆虫的维生素D
        1.2.7 综合和结论
        1.2.8 未来研究领域
    1.3 消化能评价方法
        1.3.1 全收粪尿法
        1.3.2 仿生酶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猪对不同比例肠膜蛋白粉的有效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2.1.1 前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讨论
        2.1.5 小结
    试验二 仔猪对黄粉虫和黑水虻有效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
        2.2.1 前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讨论
        2.2.5 小结
    试验三 体外仿生消化法测定黄粉虫和黑水虻的体外消化能及能量消化率
        2.3.1 前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
        2.3.4 讨论
        2.3.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和建议
    3.1 主要结论
    3.2 建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2)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我国饲草业现状
    1.2 芦草
        1.2.1 芦草简介
        1.2.2 芦草作为牧草的优势
        1.2.3 芦草的研究现状
        1.2.4 芦竹碱
        1.2.5 芦草的发展前景
    1.3 青贮饲料
        1.3.1 青贮技术
        1.3.2 青贮过程
        1.3.3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1.3.4 青贮芦草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芦竹碱的提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检测指标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芦草各部位的常规成分含量分析
        2.3.2 不同生长高度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2.3.3 芦草中芦竹碱提取工艺的优化
        2.3.4 芦竹碱理化性质
    2.4 讨论
        2.4.1 芦草各部位的常规成分含量分析
        2.4.2 不同生长高度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2.4.3 芦草中芦竹碱提取工艺的优化
        2.4.4 芦草中芦竹碱的性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芦草在肉牛瘤胃中降解特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检测指标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芦草的营养成分
        3.3.2 芦草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3.4 讨论
        3.4.1 芦草营养成分
        3.4.2 芦草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贮芦草的品质鉴定及主要菌种的筛选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检测指标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4.3.2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 p H、氨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3.3 不同青贮时间对芦草中芦竹碱含量的影响
        4.3.4 青贮芦草中主要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4.4 讨论
        4.4.1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4.4.2 不同青贮时期对芦草pH、氨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4.4.3 青贮对芦草中芦竹碱含量的影响
        4.4.4 青贮芦草中主要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芦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试验日粮
        5.1.4 试验管理
        5.1.5 检测指标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5.3.3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3.4 不同粗饲料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5.3.5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5.4.2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5.4.3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4.4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5.4.5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5.4.6 不同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小麦和棉粕的肉仔鸡可利用氨基酸和能量评价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禽回肠可消化氨基酸研究进展
        1.2.2 可消化氨基酸在家禽营养中的研究现状
        1.2.3 家禽饲料原料能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1.2.4 非淀粉多糖酶的特点及应用
        1.2.5 氨基酸消化率和能值预测方程的建立和验证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肉仔鸡对不同来源小麦氨基酸和代谢能差异的研究及外源木聚糖酶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小麦样品采集
        2.2.2 试验设计与日粮
        2.2.3 饲养管理与样品采集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 试验结果
        2.3.1 小麦样本的化学成分
        2.3.2 肉仔鸡内源性氨基酸损失
        2.3.3 小麦的肉仔鸡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
        2.3.4 不同来源小麦的肉仔鸡代谢能值
        2.3.5 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SID AA和AMEn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来源小麦的化学成分
        2.4.2 肉仔鸡内源性氨基酸损失
        2.4.3 不同来源小麦的肉仔鸡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
        2.4.4 不同来源小麦的肉仔鸡代谢能
        2.4.5 肉仔鸡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SID AA和AMEn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肉仔鸡对不同来源棉粕氨基酸和代谢能差异的评定与预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棉粕样品采集
        3.2.2 试验设计与日粮
        3.2.3 饲养管理与样品采集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3 试验结果
        3.3.1 棉粕样本的化学成分
        3.3.2 不同来源棉粕的肉仔鸡表观和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
        3.3.3 氨基酸SID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及回归预测方程
        3.3.4 不同来源棉粕的肉仔鸡代谢能值
        3.3.5 代谢能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回归方程
    3.4 讨论
        3.4.1 不同来源棉粕的化学成分
        3.4.2 不同来源棉粕的肉仔鸡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
        3.4.3 不同来源棉粕的肉仔鸡代谢能
        3.4.4 SID值和代谢能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和回归方程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4.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肉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建立数据库的意义
    1.2 肉羊饲料的能量评定
        1.2.1 能量代谢评价体系
        1.2.2 肉羊饲料能量评定指标及方法
    1.3 肉羊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1.3.1 饲料原料的分类
        1.3.2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肉羊常用精饲料体外产气量与干物质体外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计算公式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4种蛋白质饲料及7种能量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
        2.2.2 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的产气量和产气参数
        2.2.3 4种蛋白质饲料和7种能量饲料的干物质降解率
        2.2.4 常规营养成分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2.2.5 产气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单一蛋白质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
        2.3.2 单一能量饲料的体外发酵特性
        2.3.3 精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2.3.4 精饲料产气量与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的相关性分析
    2.4 结论
第3章 体外法建立肉羊常用精饲料消化能、代谢能的估测模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3.1.2 试验饲粮
        3.1.3 试验方法
        3.1.4 计算公式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2 为建模型所测数据的整理
        3.2.3 单一精饲料原料GP24h、IVDMD与IVOMD的相关性分析
        3.2.4 单一精饲料原料GP24h、IVOMD与DE、ME的相关性分析
        3.2.5 单一蛋白质、能量饲料有效能估测模型的建立
    3.3 讨论
        3.3.1 10种肉羊常用精饲料原料体外发酵参数及消化代谢情况的比较
        3.3.2 肉羊常用单一精饲料原料体外发酵参数与其有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3.3.3 体外法建立肉羊饲料ME预测模型的优势
    3.4 结论
第4章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需分类、整理的饲料原料
        4.1.2 用于比较、筛选的肉羊常用饲有效能估测模型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中饲料的整理和分类
        4.2.2 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和代谢能最佳估测模型的确定
    4.3 讨论
        4.3.1 饲料能量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
        4.3.2 我国肉羊饲料ME预测模型较国外预测模型的优越性
        4.3.3 建立我国肉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必要性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总体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数据库的展示
致谢
作者简历

(5)仿生法和体内法评定河南省6种主导品种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家禽饲料原料评定方法的发展过程
        1.2.2 家禽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现状
        1.2.2.1 代谢能评定
        1.2.3 现阶段各评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6种玉米品种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1.1 采集时问
        2.1.1.2 采集方法及数量
        2.1.2 化学分析
        2.1.2.1 测定方法
        2.1.2.2 主要试验仪器
        2.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肉仔鸡6种玉米原料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的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及管理
        3.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3.1.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3.1.3.1 粪便的收集(4 周龄 )
        3.1.3.2 回肠食糜的收集
        3.1.3.3 指标的测定
        3.1.4 计算公式
        3.1.4.1 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3.1.4.2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6 种玉米品种间养分消化率与真代谢能值
        3.2.2 6 种玉米品种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
    3.3 讨论
        3.3.1 不同日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
        3.3.2 样品的消化能值
    3.4 小结
第四章 仿生法6种玉米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和代谢能的比较
    4.1 仿生消化法简介
        4.1.1 仿生消化的原理
        4.1.2 试验前准备
        4.1.3 仪器和设备
        4.1.4 测定步骤
    4.2 玉米样品仿生法酶水解物能值与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案
        4.2.1 试验设计及日粮
        4.2.2 测定指标
    4.3 数据计算与分析
        4.3.1 计算方法
        4.3.1.1 仿生法测定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计算方法
        4.3.1.2 仿生法测定鸡饲料原料代谢能计算方法
        4.3.2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仿生法测定样品氨基酸消化率
        4.4.2 仿生法6种玉米养分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
    4.5 讨论
        4.5.1 仿生学法评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
        4.5.2 仿生法评定饲料代谢能
    4.6 小结
第五章 能量饲料原料养分消化率与能值两方法的比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饲料组成
        5.1.2 仿生消化试验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仿生法和动物试验法评定玉米样品养分消化率与能值消化率的比较
        5.2.1.1 玉米样品养分回肠消化率、能值消化率与能值相关性
        5.2.1.2 仿生法和动物试验法评定玉米样品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动物试验法和仿生消化法测定6个玉米饲料原料养分消化率、氨基酸消化率及消化能值的比较
        5.3.2 仿生法和动物试验法测定6个玉米原料养分消化率及消化能值的测试精度和偏差
        5.3.3 仿生法和动物试验法评定6个玉米饲料原料养分消化率、氨基酸消化率及消化能值的线性关性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6)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后对回肠末端和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
        2.1 植酸盐对矿物质吸收的影响
        2.2 植酸盐对蛋白质或氨基酸吸收的影响
        2.3 植酸盐对酶的影响
        2.4 植酸盐对磷的影响
    3 植酸酶及其生物学特性
        3.1 植酸酶的来源
        3.2 植酸酶的生物学特性
        3.3 植酸酶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
    4 植酸酶对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植酸磷的利用
        4.1 糙米
        4.2 小麦
        4.3 DDGS
        4.4 麦麸
    5 饲料养分评价体系及研究方法
        5.1 畜禽消化率的研究方法
        5.2 饲料中能量的消化率和利用率评估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其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1.3 样品收集与制备
        1.4 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酸酶添加对黄羽肉鸡不同日粮AME和AIDE的影响
        2.2 植酸酶对黄羽肉鸡不同日粮粗蛋白、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2.3 植酸酶对黄羽肉鸡不同日粮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和回肠消化率的影响
        3.2 植酸酶对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3.3 植酸酶对粗蛋白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二 不同原料在肉鸡体内的能量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日粮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
        2.2 不同日粮对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2.3 回归方程测定的试验原料在21-28日龄肉鸡体内IDE、ME、MEn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
    1 关于植酸酶添加后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2 关于非常规饲料的能量评价
第四章 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本文创新之处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及其生物学效价评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开发秸秆资源的迫切性
    2 秸秆资源用于饲料开发的可行性及难点
        2.1 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
        2.2 秸秆木质纤维素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2.3 预处理木质纤维素用于动物饲料的局限性及研究进展
    3 本研究意义、目标及开展内容
        3.1 本研究意义及目标
        3.2 本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浓度低温化学处理对玉米秸秆的降解及酶解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氧化钙+2%氢氧化钠处理对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2.2 氨水处理对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2.3 双氧水处理对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2.4 单一和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氧化钙+2%氢氧化钠处理对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3.2 氨水处理对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3.3 双氧水处理对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3.4 单一和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中木质纤维素和酶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热化学复合处理加微生物发酵和酶解对玉米秸秆木质素降解及糖化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处理条件响应面分析
        2.2 不同化学处理对玉米秸秆主要组成成分的影响
        2.3 不同化学处理对秸秆pH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2.4 微生物发酵和酶解对还原糖产量的影响
        2.5 双氧水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表皮组织形态的影响
    3 讨论
        3.1 最佳处理条件响应面分析
        3.2 不同化学处理对玉米秸秆主要组成成分的影响
        3.3 不同化学处理对秸秆pH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4 微生物发酵和酶解对还原糖产量的影响
        3.5 双氧水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6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表皮组织形态的影响
    4.结论
第四章 理化与酶解的复合处理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和还原糖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物理和化学复合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2.2 不同物理和化学复合处理对玉米秸秆总糖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表皮组织形态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晶形态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物理和化学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晶形态影响
        3.4 不同处理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分析
    4 结论
第五章 预处理玉米秸秆糖化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学特性分析
        2.2 单因素条件对预处理秸秆糖化效果的影响
        2.3 最佳糖化条件响应面分析
    3 讨论
        3.1 酶学特性分析
        3.2 最佳糖化条件分析
    4 结论
第六章 理化预处理秸秆经糖化及酵母发酵后肉鸡表观代谢能和营养价值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日粮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秸秆化学成分分析
        2.2 不同秸秆表观代谢能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秸秆化学成分分析
        3.2 直接法和差量法对不同秸秆代谢能分析
    4 结论
第七章 糖化秸秆生物学效价评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分组
        1.3 试验日粮
        1.4 饲养管理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鸡日粮和糖化秸秆表观代谢能分析
        2.2 糖化秸秆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糖化秸秆对肉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2.4 糖化秸秆对肉鸡后期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2.5 糖化秸秆对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2.6 糖化秸秆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7 糖化秸秆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2.8 糖化秸秆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9 糖化秸秆对肉鸡肠道绒毛组织形态的影响
        2.10 糖化秸秆对肉鸡粪便的影响
        2.11 糖化秸秆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12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糖化秸秆表观代谢能验证分析
        3.2 糖化秸秆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糖化秸秆对肉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3.4 糖化秸秆对肉鸡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3.5 糖化秸秆对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3.6 糖化秸秆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7 糖化秸秆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3.8 糖化秸秆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9 糖化秸秆对肉鸡肠道绒毛组织形态的影响
        3.10 糖化秸秆对肉鸡粪便的影响
        3.11 经济效益分析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8)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产和健康影响及其霉菌毒素向牛奶转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霉菌及霉菌毒素产生、特点及危害
        1.1.1 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
        1.1.2 霉菌毒素生物学特征(种类、结构、理化性质及毒性)
    1.2 霉菌毒素在奶牛机体的代谢
        1.2.1 黄曲霉毒素(AFs)
        1.2.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1.2.3 玉米赤霉烯酮(ZEA)
        1.2.4 伏马菌素(FUM)
        1.2.5 赭曲霉毒素A(OTA)
        1.2.6 T-2和HT-2毒素
    1.3 霉菌产生及其毒素在饲料原料中的污染状况
        1.3.1 玉米及副产物
        1.3.2 小麦和麸皮
        1.3.3 棉粕
        1.3.4 豆粕
        1.3.5 青贮饲料
        1.3.6 奶牛草料中的霉菌毒素
    1.4 霉菌毒素在饲料原料和牛奶中的限量规定
        1.4.1 霉菌毒素在饲料原料中的限量规定
        1.4.2 霉菌毒素在牛奶中的限量规定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奶牛常用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风险排序
    2.1 奶牛饲料霉菌毒素限量比较
    2.2 奶牛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摸底筛查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本节小结
    2.3 奶牛饲料原料中的主要霉菌毒素
    2.4 奶牛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风险排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然霉变饲料原料霉变条件的筛选优化及其制备
    3.1 奶牛常用饲料原料自然霉变培养条件的筛选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本节小结
    3.2 目标饲料原料自然霉变水分条件的优化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本节小结
    3.3 规模自然霉变饲料原料的制作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本节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长性能、机体健康及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与日粮设计
        4.1.2 样品采集
        4.1.3 样品测定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采食量和产奶性能
        4.2.2 乳常规
        4.2.3 血液生化指标
        4.2.4 瘤胃发酵参数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瘤胃主要功能性细菌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动物与日粮设计
        5.1.2 瘤胃液样品采集
        5.1.3 样品测定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瘤胃微生物总DNA提取结果
        5.2.2 瘤胃功能细菌数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然霉变饲料条件下牛奶中主要霉菌毒素的转化、残留和消除规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动物与日粮设计
        6.1.2 牛奶样品采集
        6.1.3 牛奶中霉菌毒素的多残留检测
        6.1.4 统计分析
    6.2 结果
        6.2.1 AFM1在牛奶中的转化和消除
        6.2.2 AFB1在牛奶中的残留和消除
        6.2.3 ZEA在牛奶中的残留和消除
        6.2.4 DON在牛奶中的残留和消除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全文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非常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对山羊饲喂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 非常规饲料
        1.1 非常规饲料的概念
        1.2 非常规饲料的特点
        1.3 非常规饲料的分类
        1.4 评价非常规饲料应考虑的因素
        1.5 非常规饲料原料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 饲料组合效应及营养价值评定
        2.1 组合效应的概念
        2.2 组合效应的试验研究
        2.3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体外产气法评价南方地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瘤胃液的采集
        1.3 发酵底物的制备
        1.4 培养基的制备
        1.5 试验设计
        1.6 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的营养成分差异
        2.2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体外发酵48h的累积产气量
        2.3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Gompertz模型参数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
        2.4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体外发酵48h的DMD、pH、NDFD、ADFD的变化
        2.5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2.6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的营养成分差异
        2.7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体外发酵48h的累积产气量
        2.8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Gompertz模型参数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
        2.9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体外发酵48h的DMD、NDFD、ADFD的变化
        2.10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2.11 不同杂粕类的营养成分差异
        2.12 不同杂粕类体外发酵48h的累积产气量
        2.13 不同杂粕类体外发酵48h的pH、DMD、NDFD、ADFD的变化
        2.14 不同杂粕类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h产气量以及产气特性
        3.2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 h DMD、NDFD、ADFD的变化
        3.3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 hpH值的变化
        3.4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3.5 不同非常规饲料的综合评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瘤胃液的采集
        1.3 发酵底物的制备
        1.4 培养基的制备
        1.5 试验设计
        1.6 测定的指标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秸秆与6种非常规饲料不同时间点的累计产气量及产气参数
        2.2 不同组合、比例体外发酵产气量及产气动力学参数
        2.3 不同组合、比例对pH的影响
        2.4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不同时间点累积产气量的组合效应
        2.5 不同组合、比例的干物质降解率及其组合效应
        2.6 不同组合、比例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及其组合效应
        2.7 体外产气量及产气参数与饲料组合养分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组合效应产气量及各组合效应值
        3.2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 h pH的变化
        3.3 不同组合、比例对DMD、NDFD、ADFD以及组合效应值的影响
        3.4 体外产气量及产气参数与饲料组合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1.4 样品采集与保存
        1.5 样品测定
        1.6 测定指标及数据计算公式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2.3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纤维消化率的影响
        2.4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
        2.5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能量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2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纤维消化率的影响
        3.3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
        3.4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能量消化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饲喂效果及肉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饲养管理和试验日粮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3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胴体组成的影响
        2.4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2.5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肌肉化学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胴体组成的影响
        3.4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3.5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肌肉化学组成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四、饲料原料成分分析表(美国Feedstuffs杂志1999年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仔猪对几种非常规蛋白原料有效能研究[D]. 谢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5)
  • [2]芦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D]. 李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小麦和棉粕的肉仔鸡可利用氨基酸和能量评价与预测[D]. 路佩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3)
  • [4]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D]. 马绍楠. 塔里木大学, 2018(09)
  • [5]仿生法和体内法评定河南省6种主导品种玉米的营养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D]. 付趁.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6]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后对回肠末端和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D]. 方成堃.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7]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及其生物学效价评定的研究[D]. 王平.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4)
  • [8]自然霉变饲料对奶牛生产和健康影响及其霉菌毒素向牛奶转移转化规律研究[D]. 郭利亚.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1)
  • [9]非常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对山羊饲喂效果研究[D]. 孟梅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陕北白绒山羊常用饲料原料小肠降解率研究[A]. 李占臻,李晓燕,雷耀庚,屈雷,陈玉林,杨雨鑫.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标签:;  ;  ;  ;  ;  

饲料成分分析表(美国饲料杂志,1999年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