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2例聋哑学生病因调查及预防措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朱熠文[2](2021)在《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非肥胖型脂肪肝患者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其不同中医体质分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非肥胖型脂肪肝与肥胖型脂肪肝的体质学特征差异,以便为今后的临床诊治、预防及调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黄贝岭分院体检中心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61例样本资料,其中符合非肥胖型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137例,符合肥胖型NAFLD患者的对照组124例。本课题将遵循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模式进行临床研究,在参照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所编纂的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非肥胖型NAFLD及肥胖型NAFLD进行体质类型辨识,并比较两者之间的体质差异;并拟尝试探析出非肥胖型NAFLD各体质类型在相关发病因素(性别、年龄、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上的差异。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6.0,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或四分位间距描述,依据统计条件可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C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则以频率及百分比描述,采用多种卡方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果:1.基本情况:共纳入137例非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其中男性53例(38.7%),女性84例(61.3%);年龄范围在35~75岁之间,中年患者63例(46.0%),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74例(54.0%);该型脂肪肝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共128例(93.43%),而中重度脂肪肝仅9例(6.57%),且本病常不同程度的合并或者存在其他肝外异常表现,其中合并腹型肥胖48例(35.04%),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异常61例(44.53%)的,合并高血压72例(52.55%)以上,合并高尿酸血症78例(56.93%),合并空腹血糖异常82例(59.85%),合并高胆固醇血症82例(59.85%),合并高甘油三酯血脂92例(67.15%)。2.NAFL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非肥胖型脂肪肝与肥胖型脂肪肝均有其特殊的体质分布规律,但都以偏颇体质为主。(1)非肥胖型脂肪肝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如下:湿热质(32,23.4%)>气虚质(29,21.2%)>痰湿质(25,18.2%)>阴虚质(18,13.1%)>平和质(17,12.4%)>阳虚质(8,5.8%)>瘀血质(4,2.9%)>特禀质(2,1.5%)=气郁质(2,1.5%);(2)肥胖型脂肪肝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50,40.3%)>湿热质(17,13.7%)>气虚质(15,12.1%)>平和质(14,11.3%)>阴虚质(12,9.7%)>瘀血质(7,5.6%)>阳虚质(6,4.8%)>气郁质(2,1.6%)>特禀质(1,0.8%)。3.非肥胖型脂肪肝病变程度及影响因素与中医体学的关系:在脂肪肝程度分级上,痰湿质在非肥胖型脂肪肝中重度程度明显高于轻度脂肪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因子上,(1)湿热质的男性患病率较女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湿热质在中年期较老年及老年前期具有更高的患病率,气虚质、阴虚质在老年及老年前期较中年期有更高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湿热质的腰围在周径上明显高于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同比平和质在腰围的周径上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在SBP明显高于平和质,DBP同比湿热质、气虚质数值也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湿热质在RBC、HGB、HCT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气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LT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6)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在FBG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平和质,其中湿热质还明显高于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在TG水平分布上高于平和质,且痰湿质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痰湿质在TC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气虚质、阴虚质、平和质;痰湿在LDL-C水平分布上高于气虚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7)湿热质在ALT水平分布上高于“其他体质”;湿热质、痰湿质在SUA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平和质和“其他体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re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非肥胖型脂肪肝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其自然病程的形成包含多种危险因素,其中性别、年龄、腰围、代谢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可能在该病的形成中更加密切;2.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传统性NAFLD相比具有其特殊的体质趋向性,以偏颇病理体质为主,其中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是非肥胖型脂肪肝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3.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有着诸多内在的联系。在脂肪肝程度的分级上:痰湿质在中重度脂肪肝中具有更高的罹患性;在各相关因子的表达上:(1)性别:湿热质多发于男性;(2)年龄:湿热质多发于中年患者,气虚质、阴虚质多发于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3)腰围:湿热质、痰湿质更易出现腹型肥胖;(4)血压: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更易出现血压异常;(5)血常规:湿热质更易出现RBC、HGB、HCT比例升高;(6)血糖及血脂: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更易出现FBG异常;痰湿质更易出现TG、TC、LDL-C异常;(7)肝肾功能:湿热质更易出现ALT比例升高;湿热质、痰湿质更易出现SUA水平异常。
庄小津[3](2021)在《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观察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在止痛、改善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希望为混合痔术后止痛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方便于临床操作的中药外用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名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82例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入院的18岁~65岁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并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肛肠科护理常规的同时接受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肛肠科护理常规的同时使用仿制安慰剂药饼进行穴位贴敷。疗程为7天,术后6小时开始贴敷,并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第1、2、3、5、7天“VAS疼痛积分”,观察创缘水肿程度,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总疗效、各临床症状的改善等情况,以及局部皮肤有无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并分析三大常规及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综合评价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至试验结束未出现脱落病例,共82例完成了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疼痛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治疗后收集到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治疗后2小时、第1、2天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总体疗效对比情况:治疗组41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4%;对照组41例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有效率73.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在术后创缘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程度较轻,愈合时间较短。(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贴敷部位未见局部皮肤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具有缓急止痛,清热祛湿,活血消肿等功效,能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疼痛症状,改善术后创缘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蔡可龙[4](2021)在《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及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2018年4月的最新数据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患病率已上升至1/59。急速上升的ASD发病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社交障碍是ASD的核心症状之一,可导致其学业成绩低下、焦虑、刻板行为、攻击行为等问题,同时还使其建立同伴和家庭关系的能力受到限制,所以社交障碍一直是孤独症康复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合理高效的干预和治疗ASD儿童的社交障碍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ASD儿童的社交障碍,但是仍缺乏全面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主要表现为尚未揭示运动干预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目的:考察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和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导致脑白质完整性的改变与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改善的关系,以期揭示小篮球运动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可能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从扬州市雏鹰儿童发展中心和星航教育机构招募30名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扬州市雏鹰儿童发展中心的被试被选为对照组(N=14),星航教育机构的被试被选为实验组(N=15)。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小篮球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生活。采用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econd Edition,SRS-2)评估小篮球干预前后ASD的社交障碍的变化,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基于全脑的Atlas分析法考察小篮球运动干预前后学龄前ASD儿童白质完整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12周小篮球对学龄前ASD儿童SRS-2总分(P<0.01,partialη2=0.305)、社交认知(P<0.05,partial η2=0.305)、社交沟通(P<0.05,partial η2=0.272)和行为方式(P<0.05,partial η2=0.189)得分有显着改善。(2)12周小篮球显着提高了学龄前 ASD 儿童胼胝体体部(Body of corpus callosum,bCC)(P<0.05,partial η2=0.154),穹窿(Fornix)(P<0.05,partial η2=0.206),右侧大脑脚(Right Cerebral peduncle,CP)(P<0.05,partial η2=0.157),左侧内囊后肢(Left 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PLIC)(P<0.05,partial η2=0.147),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Right Retrolenticular part of internal capsule,RIC)(P<0.05,partial η2=0.204),左侧前放射冠(Left Anterior corona radiata,ACR)(P<0.05,partial η2=0.144),左侧上额枕束(Left Superior fronto-occipital fasciculus,SFOF)(P<0.05,partial η2=0.181)的FA值;降低了右侧皮质脊髓束(Right Corticospinal tract,CST)(P<0.05,partial η2=0.181),左侧皮质脊髓束(Left Corticospinal tract,CST)(P<0.05,partial η2=0.157),左侧前放射冠(Left Anterior corona radiata,ACR)(P<0.05,partial η2=0.135)的MD 值。(3)采用聚类分析将所有被试进行聚类得到白质完整性改善组和白质完整性未改善组,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改善组和未改善组之间社交障碍表现的变化值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两组之间社交认知子维度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t(27)=2.473,P<0.05,d=0.932]。研究结论:(1)12周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有积极改善作用,具体表现为社交认知、社交沟通和行为方式。(2)12周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白质完整性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具体表现为胼胝体体部、穹窿、右侧大脑脚、左侧内囊后肢、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左侧前放射冠和左侧上额枕束的FA值升高;右侧皮质脊髓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和左侧前放射冠的MD值降低。(3)小篮球运动改善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可能涉及到白质完整性的改善。
杨洋[5](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常鑫[6](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李佳芯[7](2020)在《扁平化图形设计原理在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教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自闭症发病率呈急速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自闭症这个特殊群体。这种伴随终身的精神疾病对于自闭症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自闭症尚无药可治,但有研究表明,如果在2-4岁自闭症最佳康复期期间,能及时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症状或倾向,及时就医并采取干预治疗,那么就有极大的可能康复。虽然不能说完全和正常人毫无差异,但正常融入社会生活是没有问题的。自闭症教具,是构建自闭症儿童与外界交往的重要媒介,相对于儿童玩具其干预和治疗的目的更强,可以更好地辅助康复师和家长们改善自闭症儿童生理、心理等问题。我国自闭症研究工作比国外晚40多年,在教具设计上相对于国外成熟稳定的市场尚处于空白阶段,目前国内康复机构所使用的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教具,多为国外进口的特殊玩具或儿童通用型玩具。随着国内自闭症儿童数量的逐渐递增,设计出符合我国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原创教具呼声也越来越高。课题研究目的是基于自闭症儿童认知、心理和行为特点,结合目前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常用康复干预手段,用最接近自闭症儿童图形语言的扁平化图形设计风格,设计一款针对国内大部分自闭症儿童认知障碍问题的康复辅助教具,为其他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工作者们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实践资料,更好的解决这项科研难题。课题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前期的文献分析法、对自闭症儿童家庭、学习、生活习惯等长期跟踪调研的社会调查法、以数据为参考标准的问卷调查法、心理学常用的个案研究法和用户访谈法等来进行课题的研究。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他们的图形语言具有简单、直接,有同类、异类的叠加,具有鲜明的视觉表现的特点,结合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偏向性展开教具设计探索。设计实践部分运用扁平化的图形设计风格,作为整个教具的设计基调进行教具设计。通过有目的地选择目标人群进行用户研究,包括目标被试的家庭环境、认知能力、感统能力以及教具喜好的偏向性等,总结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探讨自闭症儿童成长和智力发展过程中对教具的实际需求,提出教具设计方向。通过分析市场认知类教具产品优缺点,提出明确的教具设计定位、设计要素和设计构想、设计流程等完整的教具设计理论体系。设计并制作出立足于认知心理学和扁平化图形设计风格的《动物系列化立体拼图书》。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在盐城市协和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完成,设计完成后在该康复中心康复师的配合下,基于整合干预疗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了实验和评测。实验人群分为一个目标被试的长期跟踪测评和百人适用性短期测评两种。通过实验对测试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题所研究设计的《动物系列化立体拼图书》,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精细动作、手眼协调、感统能力、专注力、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效果,获得了康复师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李雪芹[8](2020)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汉族耳聋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汉族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常见致聋基因的突变分析,初步了解该地区蒙古族及汉族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148例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其中,汉族耳聋患者132例,蒙古族耳聋患者16例。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晶芯?十五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对GJB2、SLC26A4、线粒体DNA12SrRNA和GJB3这四种常见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GJB2:c.35del G、c.176_191del16、c.235delC、299_300del AT,SLC26A4:1174A>T、1226G>A、1229C>T、1975G>C、2027T>A、2168A>G、IVS7-2A>G、IVS15+5G>A,线粒体DNA12SrRNA:1494C>T、1555A>G,GJB3:538C>T)进行筛查。结果148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有82例携带本试剂盒相关耳聋基因,占受检人群的比例是55.41%(82/148)。GJB2基因在148例耳聋患者中的突变检出率最高,总的检出率是27.70%(41/148),热点突变是c.235 delC。GJB2基因在汉族耳聋人群中的突变率为25.76%(34/132),在蒙古族耳聋人群中的突变率为43.75%(7/16)。GJB2 c.235 delC分别是汉族耳聋人群和蒙古族耳聋人群的突变热点。SLC26A4基因的总突变率为25.00%(37/148),突变检出率在汉族为21.21%(28/132),蒙古族为56.25%(9/16)。GJB3基因和线粒体DNA12SrRNA只在汉族人群中检出,携带GJB3基因的患者有5例,在汉族人群突变检出率为3.79%(5/132),携带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的患者仅1例,在该人群突变检出率为0.76%(1/132)。蒙古族耳聋人群中未检测出GJB3及线粒体DNA12SrRNA相关位点的突变。结论汉族与蒙古族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人群的基因突变存在一定差异。两民族均检测到GJB2基因及SLC26A4基因突变。汉族人群中突变检出率最高的是GJB2基因,SLC26A4基因的检出率次之,GJB3基因和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的检出率较低。蒙古族耳聋人群中GJB2基因与SLC26A4基因的突变检出率相差不大,但SLC26A4基因携带人数多于GJB2基因基因携带人数。GJB2 c.235delC是汉族耳聋人群和蒙古族耳聋人群的热点突变。
罗吉[9](2020)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社会保障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得以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自由选择程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广博、资源与人口分布分散、受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特点,导致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碎片化、小众化与原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从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层面对这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大规模集中式的公共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更多体现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零散需求。正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这些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规模效应小,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等固有缺陷。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公共需求,首先应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不同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分工与合作,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情况,并探索怎样建立一个完备而尽善其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进行分类,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分工,三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是否存在矫正机制。本文以长尾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基本判断,探究供给主体效率影响供需失衡的机制。本文针对这种失衡提出以不同回应主体分工为基础的满足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的农村“长尾”公共需求失衡矫正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将农村公共需求置于“嵌入”的经济社会制度与发展进程中,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及其回应完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等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基于不同需求回应主体在治理效率上的差异,分析这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总体性原因(包括需求的离散化、政府财政限制、政府理性选择偏差、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供给“市场”缺失等),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例如教育、养老、医疗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揭示出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再次,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等指标体系,对这种失衡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实证测算。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而提出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对不同供给主体进行合理有序分工。最后,本文提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对这种网络化平台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营机制阐述。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长尾理论”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公共服务中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需求进行“头部”和“长尾”分类与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特征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长尾理论幂律分布的运用前沿,也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异质性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尾需求的聚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回应主体进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长尾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偏好、回应主体的福利水平和供给不同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构建“长尾均衡”与“头部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模型。其次,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专项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动态失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并检验这种失衡是否存在时序与空间上的自我矫正机制。另外,考虑到“长尾公共需求”与“头部公共需求”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对“头部”与“长尾”的互动与耦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长尾需求”理论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比较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回应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上的分工、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基于异质性偏好农村公共服务的长尾分工机制进行主体匹配度回应与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满足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矫正机制,本文构建“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其在供给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中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机理,为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伟大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其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王斐[10](2019)在《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演进 ——基于《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的考察》文中认为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传教士虽对中国的盲文、手语等特殊教育内容有所研制,但较为薄弱。民国以降,大批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学者开始关注、介绍和研究特殊教育,并通过近代教育期刊展现世人。从当代中国特殊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及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看,特殊教育学术史研究的开展仍有不足,亟需研究梳理。本文突破以往学者专注于近代特殊教育事业及特殊教育史料整理的研究范畴,以民国时期两份发行近40载的教育研究类专刊——《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为依托,主要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深度考察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递嬗,管窥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面貌,揭示我国近代特殊教育研究的历史轨迹及其价值。具体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时间为轴,以研究主题、刊文特点、学人背景为点,探寻《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传播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概况及成因;第二部分是梳理两杂志对盲聋哑教育的传播、学者对盲聋哑教育的研究,揭示民国时期盲聋哑教育学术研究的演进;第三部分是爬梳两杂志中民国学者对天才教育研究的内容,探索民国时期天才教育学术研究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部分是呈现两杂志中低能儿童教育研究的内容,以揭示民国时期低能儿童教育的观念转变、发展历程及理论价值;第五部分是揭示两杂志中民国学者对肢体残废及语言缺陷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演进。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在文化内涵、教育理念、实践观念等方面均有所拓荒。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具有丰富近代中国特殊教育文化内涵、推动近代中国特殊教育思想形成、改变社会大众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确立特殊教育在近代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奠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研究与实践基础等历史作用与价值。启示当代:特殊教育学术研究应具有国际视野,特殊教育学术研究需要多层次、多领域的学科支撑,使特殊儿童融入社会自立谋福是研究特殊教育的归宿。历史局限: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存在缺乏本土实践检验、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不系统、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特殊教育话语不统一。
二、82例聋哑学生病因调查及预防措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2例聋哑学生病因调查及预防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非肥胖型脂肪肝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概念 |
1.2 人群特点 |
1.3 病因及危险因素 |
1.4 诊断评估 |
1.5 治疗进展 |
2.非肥胖型脂肪肝的中医体质学研究 |
2.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及与发病的关系 |
2.2 中医体质学的判断标准及应用 |
2.3 中医体质学的分型及与证的关系 |
2.4 中医体质学的治疗及预防概括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终止试验标准 |
1.6 调查内容 |
1.7 调查方法 |
1.8 质量控制 |
1.9 统计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非肥胖型脂肪肝的基本情况 |
2.2 两组脂肪肝一般情况及中医体质类型的比较 |
2.3 非肥胖型脂肪肝病变程度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 |
2.4 非肥胖型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 |
3.讨论 |
3.1 非肥胖型脂肪肝的体质可分性 |
3.2 非肥胖型脂肪肝的体病相关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相关理论研究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1.3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2 穴位贴敷疗法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中医学对穴位贴敷疗法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穴位贴敷疗法的研究 |
3 芍甘止痛方相关理论研究 |
3.1 芍药甘草汤 |
3.2 止痛如神汤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中止研究标准 |
6 剔除标准 |
7 脱落标准 |
8 样本量估算 |
9 病历分组 |
10 药物制备 |
11 治疗方案 |
12 临床观察项目 |
12.1 疗效评价 |
12.2 安全性评价 |
13 不良反应的处理 |
14 统计方法 |
15 伦理学要求 |
16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 |
2 疗效观察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
2.3 疗效比较 |
2.4 两组水肿程度评分比较 |
2.5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3 安全性观察 |
4 病例完成情况 |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 |
1 芍甘止痛方选方及意义分析 |
2 穴位贴敷选穴分析 |
2.1 神阙穴 |
2.2 二白穴 |
2.3 承山穴 |
3 药物制备分析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疗效分析 |
4.2 安全性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及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孤独症谱系障碍概述 |
1.1.2 体育运动改善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研究 |
1.1.3 体育运动改善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探索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ASD概述 |
2.1.1 ASD的定义、病因和患病率 |
2.1.2 ASD社交障碍概述 |
2.1.3 ASD的干预手段 |
2.2 体育运动对ASD儿童社交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
2.2.1 研究证据 |
2.2.2 研究理论 |
2.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2.3 体育运动影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
2.3.1 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 |
2.3.2 体育运动影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探索 |
2.4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3章 实验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分组 |
3.2.4 小篮球运动干预方案设计与实施 |
3.2.5 行为学测量 |
3.2.6 弥散张量磁共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2.7 实验程序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两组ASD儿童人口统计学和干扰变量的同质性检验分析结果 |
3.3.2 小篮球运动干预前、后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表现变化 |
3.3.3 小篮球运动干预前后学龄前ASD儿童脑白质完整性变化结果分析 |
3.3.4 小篮球运动干预所致ASD儿童社交障碍改善与脑白质完整性改善的关系探索 |
3.4 讨论 |
3.4.1 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社交障碍的影响 |
3.4.2 小篮球运动干预对学龄前ASD儿童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及其与社交障碍改善的关系 |
3.5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小篮球运动干预方案每个阶段的课时教案示例 |
附录二: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
附录三: 儿童睡眠习惯问卷 |
附录四: 儿童饮食行为量表 |
附录五: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 |
附录六: 社交反应量表第二版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扁平化图形设计原理在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教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课题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理由 |
1.1.2 研究目的 |
1.2 学术价值和意义 |
1.2.1 研究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措施 |
1.4.3 可行性分析 |
1.4.4 研究思路 |
第2章自闭症概述 |
2.1 自闭症简介 |
2.1.1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
2.1.2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成因 |
2.1.3 现代中国大众对自闭症认知度分析 |
2.1.4 现代中国自闭症家庭调查 |
2.2 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 |
2.2.1 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干预手法 |
2.2.2 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干预原则 |
2.2.3 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教具 |
2.3 自闭症儿童目标被试评估 |
2.3.1 自闭症儿童目标被试选择标准 |
2.3.2 评估方法简介 |
2.3.3 评估量表简介 |
第3章图形扁平化与自闭症儿童教具设计 |
3.1 图形的概念和发展 |
3.1.1 图形定义 |
3.1.2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
3.2 自闭症儿童的图形语言 |
3.2.1 自闭症的“图像式思维” |
3.2.2 自闭症儿童的图形语言 |
3.3 扁平化设计 |
3.3.1 扁平化设计定义 |
3.3.2 扁平化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
3.3.3 扁平化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
3.3.4 扁平化设计在儿童教育产品上的应用 |
第4章自闭症儿童教具偏及教具设计策略 |
4.1 自闭症儿童教具偏向性 |
4.2 教具设计定位 |
4.3 自闭症儿童与拼图教具 |
4.3.1 拼图教具类别 |
4.3.2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认知发展 |
4.3.3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小结 |
4.4 教具设计原则 |
4.5 教具设计流程 |
第5章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设计 |
5.1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设计构想 |
5.2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设计草图 |
5.3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设计方案 |
5.3.1 设计方案介绍 |
5.3.2 设计材质介绍 |
5.3.3 人机尺寸说明 |
5.4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设计创新 |
5.5 自闭症儿童拼图教具设计方案及操作说明 |
第6章自闭症儿童目标被试教具实践成果评估 |
6.1 教具评估实验方法 |
6.1.1 实验方法简介 |
6.1.2 实验流程 |
6.1.3 数据分析 |
6.2 教具设计测试评估 |
6.2.1 目标被试教具实践评估分析 |
6.2.2 多名被试对比教具评估测试分析 |
6.2.3 教具测试评估分析小结 |
6.3 教具设计优缺点 |
6.3.1 教具设计优点 |
6.3.2 教具设计缺点 |
第7章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教具实践意义和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1.硕士期间学术论文成果 |
2.硕士期间科研项目成果 |
3.硕士期间参赛获奖成果 |
4.硕士期间其他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A:自闭症儿童观察日志 |
附录B:盐城协和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分管主任采访大纲 |
附录C:盐城协和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分管主任采访稿 |
附录D:盐城协和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康复采访大纲 |
附录E:盐城协和医院自闭症康复中心康复采访稿 |
附录F:关于对自闭症儿童的问卷调查 |
附录G:关于自闭症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分析 |
附录H:自闭症儿童及家庭调查问卷 |
附录I:自闭症儿童及家庭调查问卷报告分析 |
附录J:拼图书选购问卷调查 |
附录K:拼图书选购问卷调查分析 |
附录L:关于自闭症儿童认知情况调查表(家长) |
附录M:关于自闭症儿童认知情况调查表(家长)分析 |
附录N:动物系列化拼图书设计方案 |
附录O:动物系列化拼图书配套绘本设计方案 |
附录P:教具操作示范视频拍摄脚本 |
附录Q:自闭症目标被试认知水平评估量表(一) |
附录R:自闭症目标被试认知水平评估计量(二) |
附录S:自闭症目标被试教具使用情况记录量表 |
附录T:多名自闭症被试教具对比测试评估表(低阶组) |
附录U:多名自闭症被试教具对比测试评估表(高阶组) |
(8)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汉族耳聋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常见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及常用检测方法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 |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与问题 |
1.3.3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均衡研究 |
1.3.4 农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研究 |
1.3.5 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1.3.6 现有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述评 |
2.1.1 “长尾”理论 |
2.1.2 机制设计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
2.2 核心概念与模型设定 |
2.2.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 |
2.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与失衡 |
2.2.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 |
第三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供需失衡的特征 |
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属性 |
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1 服务类型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2 财政支出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3 社会组织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特征 |
3.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时序分布特征 |
3.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满足成本特征 |
第四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
4.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需求侧整体性原因 |
4.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供给侧整体性原因 |
4.2.1 政府财政限制 |
4.2.2 政府理性选择偏差 |
4.2.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
4.2.4“长尾”供给“市场”缺失 |
4.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4.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4.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化原因: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4.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 |
5.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方法 |
5.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5.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5.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5.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 |
6.1 基本机制设定 |
6.1.1 承诺机制设计 |
6.1.2 政府监管机制 |
6.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激励相容与信息效率机制 |
6.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区间设计 |
6.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格罗夫斯-克拉克矫正机制 |
6.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纳什均衡矫正机制 |
6.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动态调整机制 |
6.7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
第七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实践运用:“互联网+社会组织” |
7.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网络外部性 |
7.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 |
7.2.1 “互联网+”与网络经济的特征 |
7.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实践机制 |
7.3 案例研究京东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平台 |
结语 效率-公平互补的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演进 ——基于《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特殊教育 |
(二)民国时期 |
(三)学术研究 |
四、相关研究 |
(一)特殊教育思想理论学术史的研究 |
(二)特殊教育内容的学术史研究 |
(三)《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与近代特殊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两本杂志同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概貌 |
一、两杂志刊发特殊教育文章概况及其转型 |
(一)文章特征与刊文时间的变化及原因 |
(二)各残障类型研究的比重、时间分布及原因 |
(三)两杂志刊发特殊教育文章及残障类型研究的转型 |
二、两杂志刊发特殊教育文章的学人背景及其转型 |
(一)杂志初创至1921 年间的学人背景及特征 |
(二)1922至1949 年间的学人背景及特征 |
(三)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学人背景的转型 |
第二章 盲聋哑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
一、两杂志对盲聋哑教育的传播 |
(一)传播国内盲聋哑教育的内容 |
(二)传播国外盲聋哑教育的内容 |
二、盲聋哑儿童的病因及分类研究 |
(一)盲聋哑儿童的病因 |
(二)盲聋哑儿童的分类 |
三、盲聋哑教育研究的内容 |
(一)逐步确立“化分利为生产,变消极为积极”的教育目的 |
(二)普通文化课与职业技能课并重的课程设置模式 |
(三)盲聋哑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
(四)盲聋哑教育的教授方法 |
四、盲聋哑教育学术研究的嬗变 |
(一)由传播盲聋哑教育转为研究盲聋哑教育 |
(二)研究群体由少及多,研究内容由浅及深 |
第三章 天才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
一、两杂志对天才教育的传播 |
(一)天才的身心智力及学习特征的介绍 |
(二)天才教育设施或实施计划简介 |
二、天才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介绍 |
(一)天才儿童的定义及心理特征的“偏颇”观点 |
(二)天才儿童心理特征的科学探索成果 |
(三)天才儿童的生理特征 |
三、天才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一)天才教育思想形成的动因 |
(二)天才儿童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
(三)天才教育的教学方法 |
(四)天才儿童教育的师资要求 |
(五)天才儿童的生活适应及职业教育问题 |
四、天才教育学术研究的演进 |
(一)传播力度由弱到强,学术研究不断深化 |
(二)教育观念走向科学,研究内容由点及面、由理论走向实践 |
第四章 低能儿童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
一、两杂志对低能儿童教育的传播 |
(一)低能儿童的分类及安置 |
(二)低能儿童智力缺陷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 |
二、低能儿童的特征研究 |
(一)低能儿童的心理特征 |
(二)低能儿童的生理特征 |
(三)低能儿童的学习特征 |
三、低能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一)培养融入社会、自足自制公民的教育目的 |
(二)低能儿童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
(三)低能儿童教育的课程设置 |
(四)低能儿童教育方法 |
(五)低能儿童教育教师的预备 |
四、低能儿童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 |
(一)由“无能”到“可教”的教育理念转变 |
(二)实施符合其身心发展特征的适宜教育思想形成 |
第五章 肢体残废及语言缺陷儿童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
一、肢体残疾儿童教育学术研究内容 |
(一)肢体残废儿童的分类及身心特点 |
(二)肢体残废儿童的教育内容 |
二、语言缺陷儿童教育研究的内容 |
(一)口吃及嗫嚅的分类及成因 |
(二)语言缺陷儿童的矫治 |
(三)语言缺陷儿童的教育 |
三、肢体残废及语言缺陷儿童教育学术研究的递嬗 |
(一)肢体残废教育研究从无到有,教育理念初步形成 |
(二)语言缺陷儿童从归入聋哑教育转为普通教育与专业训练结合..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演进概况 |
二、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历史作用 |
(一)丰富了近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文化内涵 |
(二)推动近代特殊教育的理念从“人道主义”走向“教育大众化” |
(三)促使近代特殊教育实践由“宗教慈善主持”转向“国家办理” |
三、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历史价值 |
四、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当代启示 |
(一)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应具备国际视野 |
(二)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层次的学科支撑 |
(三)使特殊儿童“融入社会、自立谋福”是研究特殊教育的归宿 |
五、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82例聋哑学生病因调查及预防措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D]. 朱熠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D]. 庄小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障碍及脑白质完整性的影响[D]. 蔡可龙. 扬州大学, 2021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扁平化图形设计原理在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教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佳芯. 江苏大学, 2020(05)
- [8]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及汉族耳聋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研究[D]. 李雪芹.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D]. 罗吉. 广西大学, 2020(06)
- [10]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演进 ——基于《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的考察[D]. 王斐.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