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net中文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钟毅[1](2021)在《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文中认为网络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模糊了彼此之间的界限,因此这两个概念已经无法准确指代这两类小说。由于网络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存在诸多共性,且往往相互交融,因此可以用“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这一概念统摄这两类小说。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并不具备成熟的稳定的形态,而是呈现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时空话语。时空话语主要由三种时空组成,即故事时空、叙述时空和言语时空,三种时空之间相互联系,分别指向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内涵与外延。第一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故事时空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故事时间和故事空间。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间由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时间和玄幻小说的故事时间组成,表现为现实时间的可能时间和现实时间的象征时间。故事空间则包括了现实空间的可能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象征空间。于是,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是作为现实时空的可能时空或象征时空而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异界。第二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空。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包括了网络科幻小说和玄幻小说的叙述时间,主要体现在时长、时序、时距、频率、结尾这五个方面。总体来看,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表现为:作为一个较长的时间长度;以顺序为主;以概要和场景为主;有较多的重复性叙述;有开放的叙述结尾。而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空间包括了网络科幻小说的和玄幻小说的叙述空间,主要表现为一种通俗的、“临境式”、公共化的叙述空间。第三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空。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间体现为立足于当下的现实时间,偶尔朝其它时间方向延伸,具有流行性。而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空间的特征为:大众的、青年的、开放的。言语时空建构在现实时空的言语材料之上,伴随着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系统的言语时空。第四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及其含义。三种时空不仅确定了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而且也指明了该概念的含义。由于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是在科学化、消费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该概念具有极强的时代内涵。另外,由于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中存在着两种时空话语,且两种时空话语各有差异,因此在该概念的内部,存在着一组矛盾,即“科玄之争”。它与百年前的“科玄之争”存在某种历史联系,却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
汪哲宇[2](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贺文鑫[3](2021)在《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文中认为网络语言泛指互联网载体下使用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幽默与背后蕴含的社会因素呈现出当代网络文化特色。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语言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部分规范正向且广为流传的英汉网络语言被收录到权威词典中,成为通用词汇。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美国作家瑞安·M·米尔纳与惠特尼·菲利普斯共同撰写的《矛盾的互联网:网络上的恶作剧、古怪与敌对》(The Ambivalent Internet:Mischief,Oddity,and Antagonism Online)一书,该书运用网络语言词句撰写和举例,深入探讨了国外网络表达中暗藏的矛盾性特征。国内外网络与社会文化内核相通,但不同语言在构词表意方面微妙的差异为不断涌现的网络新词语构筑了理解门槛。按照传统翻译方法可能难以将国外网络文化还原给对其缺乏了解的目标读者,这为笔者提供了结合中文网络表达进行翻译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英汉网络语言都具有简洁通俗、创新善变和社会性特征,其构词上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社会文化等多重理据。时下很多英文网络语言缺乏精准汉译,而针对这一问题,学界中仍然缺乏深入的讨论和翻译策略研究。本文通过理据分析抽丝剥茧,以选书翻译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保留性、可读性、灵活性三大翻译原则,与追根溯源、增补删改、变音对译、同化迁移、情景补充五大翻译策略,尽可能还原文本特色,提供符合中文网络表达习惯的译文。经问卷验证,各译例在读者间取得了较高认可,展示出理据视角下翻译原则与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英文网络语言的汉译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为网络语言翻译研究添砖加瓦。选书中涉及到的各类网络语言现象也可为网络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案例与素材。
徐雨楠[4](2020)在《面向电力文本领域的数据挖掘探索研究》文中提出以智能化工具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不仅加速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这些也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而由于具体领域的不同,信息文本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领域性特征。这就给相关信息的描述和利用查询工具识别出信息的所属领域,并同时能够精确的表达专业词汇要传达的语义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智能电网控制的进一步发展,电力相关的企业积累了大量电力领域所产生的文本数据,同时网络上关于电力领域的论文和报道也是逐渐变多。而现有的文本数据挖掘研究多是针对情感相关的分类,对于工业和电力领域的文本挖掘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文本数据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而对于专业领域的文本挖掘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届的难点问题,研究者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互联网基础,同时也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着充分的理解,这就更给诸如电力和工业领域的文本挖掘处理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电力文本数据的难处理问题,本文从提取电力文本领域关键词,电网投诉文本的分类,电力文本的语料库和词典构造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本文详细介绍了现有的电力领域的文本类别,针对电力领域关键词的提取问题,利用电力领域的相关数据集和从网上爬取到的有关电力行业的数据为基础,对电力领域的文本进行了新词发现和关键词提取的工作,得到了可观的电力领域相关的特征词汇。尝试利用这些词汇作为电力领域文本分词的词典,通过分词的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中文通用词典,本文所建立的词典可以显着的提高电力文本的分词效果。2.本文针对电网公司的一些投诉文本进行了分类实验,利用了传统机器学习中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SVM(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以及逻辑回归分类器等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类实验。同时本文探索了这些机器学习算法处理电力领域文本的分类效果,对比了电力投诉文本在不同算法下的分类效果。3.针对缺少公开的电力语料库和电力领域词典的问题,本文使用从网上爬取的相关电力领域的文本和电力领域的数据集设计了电力领域的语料库,将其分为电力网络文本语料库和电力专业术语库,并且编纂和设计了电力文本的领域词典,给出了电力文本领域词典的构造方法,编纂了上万词的电力领域词典。
王慕雪[5](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鑫佩[7](2020)在《网络玄幻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玄幻小说作为最受欢迎的网络类型小说,它的出现与成长所携带的文化语义是复杂的。网络玄幻小说向内扎根传统,传承通俗,向外吸收西方奇幻文学的养分,同时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生长,在网络空间传播。相比于网络玄幻小说自身文学性的单薄,其传播与接受作为文学现象蕴含的丰富性更值得研究,所以网络玄幻小说的研究价值在文本之外,媒介力量、商业资本、大众文化语境等多重外力共同为网络玄幻小说塑形,颠覆原有的读写关系和创作逻辑,建构属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审美观念。本文在第一章对网络玄幻小说的起源、发展、分类等概况进行梳理;第二章在媒介视野下观照网络玄幻小说之网络性,网络媒介与文学乃至整个社会语境的多维互动为网络玄幻小说营造全新的成长语境;第三章关注网络文学场中的读者、作者与网络文学网站,其中读者到“上帝”的转变,作家到写手的转变,以及网络文学作为隐性中介的潜在化影响,都在无形中影响网络玄幻小说的文本建构与书写。第四章进入网络玄幻小说文本内部,把握其创作层面的特征。相对于文化语境的复杂,网络玄幻小说在文学性层面过于单薄,但并不意味着玄幻小说无法深刻,“文青”派作家作品的存在以其不输于精英文学的厚度代表着网络玄幻小说经典化的可能。把握其内在肌理之后再观照网络玄幻小说的此在和未来,就会发现网络玄幻小说的出现与繁荣是文学自我发展的偶然,但更是社会发展、媒介变革、大众文学需求提升下的必然。同时繁荣之下暗藏危机和泡沫,消费语境下商品性对文学性的侵蚀,泛娱乐化对批判思维的遮盖等负面影响不断蔓延。为此更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网络玄幻小说的发展,建立契合网络文学语境的评判与约束机制,对其进行正确的规范和引导。
王丽娜[8](2020)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其负面问题不断显现,由此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随之推动互联网监管部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在诸多互联网的治理方式中,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凭借其治理的快速和有效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重要治理选择,同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梳理不同时期的全局性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案例,纵向勾勒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历程;界定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厘清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分析其治理主体的构成,对其治理客体进行分类,并分析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此外,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和过渡性,对治理的效果评价和价值评价等理论问题进行细致探讨,提出以下观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具有过渡性特点,体现在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并存,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反复重叠,治理中运动性治理和常规化治理相冲突等方面;就其治理的效果评价来说,最初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显现出治理速度快、治理效果好的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问题的增多,其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治理违规现象多及治理内卷化等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对它的评价从最初的肯定其治理有效性转向对其弊端的多方诟病;鉴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底层逻辑和规定性,本文认为对其应进行客观的再评价: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行动催生的规则在不断导正其治理行为偏差;要看到其治理行动中输送的制度对互联网秩序的维护作用;要看到其法治化转型对互联网治理行为的合法性要求在增加;要看到其制度供给背后的法治追求和治理理念的转型努力;要看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维护治理对象的相关权利的客观结果。对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进行否定之否定不是不顾其弊端而默守陈规,恰是为了正视其所面临的困境。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面临着的法律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主体经常不能协调好秩序、安全、效益、公平、自由、正义等诸多法律价值的平衡,导致治理中多元法律价值的失衡和错位;另外,治理中所依据的法律文本缺失和模糊导致治理的法律规制中出现较多困难。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和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而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主体的同质化困境、复合性困境和权威性困境亟待解决;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治理客体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框架内,受到治理主体所采取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治理手段的影响,导致互联网优势的发挥、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治理主客体间的协调发展都受到极大限制。上述互联网运动式治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使得其合理转型变得非常迫切。就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方向而言,法治中国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和公共治理理念引入等背景和因素都指向了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这一解决之道。具体而言,要转变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观念,走出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各自面临的困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其治理中的法制输送机制,包括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律文本输送机制和法律制度输送机制,从而推动互联网法的完备化、制度化、体系化和均衡化发展,并有力推动互联网法的良好执行、适用、遵守和互联网法的监督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中的治理学习机制和技术再塑机制,共同推动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
黄莺[9](2020)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火如荼,全球圈粉无数,成为国内政产学研各界关注的焦点。不同于以往侧重从文学文本、媒介技术和跨文化传播等视角研究中国网文出海宏观状况或其中表现突出的外国粉丝翻译网站,本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背景出发,以阅文集团为典型案例,实证分析网文出海之所以比较有成效,在作品自身及出海企业传播规律方面的原因。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与深度访谈法。首先,从国内与国际环境两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网文出海“热”的大背景,梳理归纳出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其呈现出的整体特征;其次,以阅文集团为例深入立体解读其网文出海成因、情况、采取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威胁,分析得出优化网文出海效果的对策。本文认为阅文在网文出海方面成就斐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在出海内容选取(含翻译)、产品运营与阅读市场开拓等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牢牢紧扣“本土化”这个核心,注重输出全套的网文IP生态机制。只有当中国政府、网文企业、行业协会着力加强网文海外传播的本土化并紧跟时代潮流审视“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这一议题时,才有希望推动中国网文持续出海,实现中国出版、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化更有力地“走出去”。
张国亮[10](2020)在《《颠覆者》(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该翻译报告的语料摘录于人物自传《颠覆者》。该自传是由周鸿祎与范海涛(中国知名女作家)合着。该书主要记录了周鸿祎先生童年时期、学生时期、雇员时期、作老板时期的有趣故事。该书第九章内容非常吸引人,其中一些部分由译者选取作为该翻译实践报告的语料。该部分特别记录了周鸿祎先生建立和经营3721公司的经历,与公司管理层和其他人合作的故事。该自传集中展现了周鸿祎先生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充满了主观情感的表达。对译者而言,全面了解主人公当时情绪是表达其情感与思想的关键。因此,译者要基于英语表达习惯来展现主人公主观情感。但是,该中文自传有着特殊的中国特色,会让英语读者难以理解。所以对于译者而言,将源语料中同样的情感传达给英语读者以同样的感受是个重大挑战。为了达到翻译成果,译者涉猎大量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以便将不同文化同英语表达技巧进行结合。通常,因为该自传作品包含很多带有中国文化的句子,所以译者有必要将其译成恰当的英语表达。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译者深入研究如何将带有文化成分的中文修辞和非修此句。而且译者采用了增添,转化,释义,缩减,重构及其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带有中国文化的句子翻译问题。所有的翻译都是以满足主人公情感状表达需要为原则。译者在进行该翻译实践报告时,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技巧。译者个人认为,该翻译经历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指导性。
二、Internet中文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net中文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发展概述 |
1.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研究现状 |
1.3 时空话语的内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 |
2.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间 |
2.1.1 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时间 |
2.1.2 玄幻小说的故事时间 |
2.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空间 |
2.2.1 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空间 |
2.2.2 玄幻小说的故事空间与 |
2.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世界 |
2.3.1 现实世界的可能世界 |
2.3.2 现实世界的象征世界 |
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空 |
3.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 |
3.1.1 网络科幻小说的叙述时间 |
3.1.2 玄幻小说的叙述时间 |
3.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空间 |
3.2.1 网络科幻小说的叙述空间 |
3.2.2 玄幻小说的叙述空间 |
4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空 |
4.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间 |
4.1.1 网络科幻小说的言语时间 |
4.1.2 玄幻小说的言语时间 |
4.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空间 |
4.2.1 网络科幻小说的言语空间 |
4.2.2 玄幻小说的言语空间 |
5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及其含义 |
5.1 两种时空话语及其联系 |
5.2 第二次“科玄之争”与结果 |
5.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代性内涵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的网络小说 |
致谢 |
(2)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慢病管理概述 |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
1.4.1 关键问题分析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翻译书籍 |
1.4 翻译工具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语言研究 |
2.1.1 网络语言及其定义 |
2.1.2 网络语言的特征 |
2.1.3 网络语言翻译研究 |
2.2 理据研究 |
2.2.1 理据的定义 |
2.2.2 理据的分类 |
2.2.3 理据与翻译 |
2.3 网络语言的理据 |
第三章 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 |
3.1 翻译原则 |
3.1.1 保留性原则 |
3.1.2 可读性原则 |
3.1.3 灵活性原则 |
3.2 翻译策略 |
3.2.1 追本溯源 |
3.2.2 增补删改 |
3.2.3 变音对译 |
3.2.4 同化迁移 |
3.2.5 情景补充 |
第四章 可行性调研 |
4.1 调研设计 |
4.2 调研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选书网络语言词汇列表 |
附录 B 英文网络语言汉译接受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调查问卷数据补充 |
附录 D 原文及译文 |
致谢 |
(4)面向电力文本领域的数据挖掘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据挖掘在电网和传统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文本挖掘在传统领域的研究 |
1.2.2 文本挖掘在电力领域的研究 |
1.3 面向电力文本领域的数据挖掘研究的特点与难点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电力文本的类别 |
2.2 相关算法理论与技术概述 |
2.2.1 数据采集技术 |
2.2.2 新词发现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ord2vec算法的无监督电力领域文本挖掘 |
3.1 引言 |
3.2 Word2vec模型介绍 |
3.3 基于新词发现和word2vec算法的电力文本挖掘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基于凝合度和最小信息熵的新词发现 |
3.3.3 基于聚类和Word2vec算法的特征词提取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网投诉文本分类研究 |
4.1 引言 |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 基于机器学习对电网投诉文本的分类 |
4.3.1 基于tf-idf的特征选择 |
4.3.2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电网投诉文本分类算法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力文本语料库及词典 |
5.1 引言 |
5.2 现有语料库及词典介绍 |
5.3 电力文本语料库的设计 |
5.3.1 电力网络文本库 |
5.3.2 电力专业术语库 |
5.4 电力文本领域词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1.1 缩略词术语 |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2.1 直译法 |
3.2.2 拆译组合法 |
3.2.3 不译法 |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7)网络玄幻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玄幻小说之前世今生 |
第一节 网络玄幻小说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的起源与分类 |
第三节 网络玄幻小说对武侠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
一、武侠小说的困境与变革 |
二、从武侠到玄幻的三个阶段 |
三、武侠、玄幻之对比 |
第二章 媒介视野下网络玄幻小说的三个维度 |
第一节 内维:网络玄幻小说之“网络性” |
第二节 外维: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网络玄幻小说 |
一、网络文学整体文化语境的变迁 |
二、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玄幻小说特质 |
第三节 跨媒:网络玄幻小说IP产业链跨媒介运营 |
一、跨“介”:IP导向下网络玄幻小说的多元生态 |
二、消费符号:资本侵蚀下异化的网络玄幻小说 |
第三章 消费者与生产者:网络玄幻小说新型读写关系 |
第一节 隐匿的中介:网络文学网站的潜在影响 |
一、当下网络文学网站运营机制 |
二、作为商业资本抓手的网络文学网站 |
三、网络文学网站对读者消费的呼唤和对作者的商业规训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读者:消费语境下“读者神话”的建构 |
一、读者中心——作为消费者的读者 |
二、主动参与与积极生产——作为粉丝的读者 |
三、从“我”到“我们”——读者在阅读中建构身份认同 |
第三节 网络玄幻小说作者:“自由写作”的假象与“草根写作”的自觉 |
一、从“作家”到“写手”的转变 |
二、网络玄幻小说写作的“超位性” |
三、“草根写作”的自我认知 |
第四章 网络玄幻小说创作特征 |
第一节 网络玄幻小说文本分析 |
一、长线串珠式的叙事结构——以《斗破苍穹》为例 |
二、故事情节的快感机制——以《斗罗大陆》为例 |
三、简化的小说语言——以《星辰变》为例 |
四、扁平化人物:投射自我想象——以《遮天》为例 |
第二节 网络玄幻小说“第二世界”的建构逻辑——以《择天记》为例 |
第三节 “文青文”——网络玄幻小说的经典化可能 |
第四节 “输者为赢”——网络玄幻小说创作逻辑分析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行动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发展及现状 |
一、常规行政管理方式被移植 |
二、运动式行政监管日见成效 |
三、运动式行政监管趋于成熟 |
四、运动式行政监管纵深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涵义界定 |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
二、管理行政与治理行政 |
三、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动逻辑 |
一、行政主体的主导性 |
二、行政方式的强制性 |
三、秩序优位的导向性 |
第二章 作为规制的互联网运动式治理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规制体系 |
一、管制型行政传统和秩序追求 |
二、制度资源不足的外部局限性 |
三、互联网典型事件爆发的刺激 |
四、行政路径依赖的消极性因素 |
五、治理主体选择的积极性因素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必然性 |
一、治理中行政与法的一致和相悖 |
二、治理的行政合作机制繁复重叠 |
三、运动治理与常态治理时有冲突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过渡性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责与职权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客体及其权利与义务 |
三、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行政过程及其实施机制 |
第四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结果评价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正向结果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负向结果 |
第五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价值评价 |
一、对治理价值的正面评价 |
二、对治理价值的负面评价 |
三、治理的价值评价的否定之否定 |
第三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转型困境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法律困境 |
一、治理的法律价值平衡之难 |
二、治理的法律规制文本之失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体困境 |
一、治理主体的构成同质和单一 |
二、治理主体内部行政协调不良 |
三、治理主体的合法性日趋弱化 |
第三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主客体间的相对困境 |
一、运动式治理的管制思维限制互联网的优势发挥 |
二、运动式治理的分割治理阻碍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
第一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型的方向 |
一、法治中国建设指引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二、公共治理理念影响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三、互联网法治建设引导互联网运动式治理转向法治化 |
第二节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目标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健全化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与互联网法的良好实施 |
第五章 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保障 |
第一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治理的法律观念的转型路径 |
二、治理主体的转型路径 |
三、治理主客体间相对性困境的缓解路径 |
第二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法制输送机制 |
一、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文本输送机制 |
二、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制度输送机制 |
第三节 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配套机制 |
一、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治理学习机制 |
二、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的技术反塑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9)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网文出海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网文出海背景分析 |
一、国内环境分析 |
二、国际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网文出海发展历程 |
一、萌芽期 |
二、积累期 |
三、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中国网文出海整体特征 |
一、传播主体 |
二、传播内容 |
三、传播渠道 |
四、网文用户 |
五、传播效果 |
第四节 中国网文出海现存问题 |
第三章 阅文集团引领中国网文出海 |
第一节 阅文集团网文出海缘起 |
一、阅文网文出海内因 |
二、阅文网文出海外因 |
第二节 阅文集团网文出海的三个阶段 |
一、阅文出海1.0时代:海外出版授权阶段 |
二、阅文出海2.0时代:海外平台搭建与内容输出阶段 |
三、阅文出海3.0时代:海外原创内容上线及生态输出阶段 |
第三节 阅文网文出海成就 |
第四章 阅文网文出海策略:本土化全生态输出 |
第一节 海外原创机制丰富内容生产源 |
一、瞄准海外市场空缺差异化输出 |
二、鼓励海外作家创作输出生产机制 |
第二节 翻译众包模式孵化全球译者 |
一、全球范围组建专业译者团队 |
二、基于读者意向选取翻译作品 |
三、平台多媒体设计增进译文传播 |
第三节 全版权运营打造海外网文生态 |
一、国际投资合作打通海外本土渠道 |
二、全版权运营构建海外IP全生态体系 |
第四节 自建平台逐步确立商业雏形 |
一、建立全球粉丝互动生态体系 |
二、推广海外全端网文阅读平台 |
三、“三步走”确立本土付费机制 |
第五章 阅文网文出海面临挑战 |
第一节 当下发展瓶颈 |
一、输出功利化且海外原创尚不成熟 |
二、高语境网文翻译困难,人才易流失 |
三、外站盗版合作破裂,监测维权不易 |
四、商业模式分歧垄断做法引发抵触 |
第二节 未来潜在威胁 |
一、作者直接授权与自出版输出越过阅文 |
二、国内企业竞相出海竞争加剧威胁地位 |
三、出版模式纠纷与替代品影响用户黏性 |
四、文化壁垒与限制政策征兆成最大挑战 |
第六章 透过阅文看中国网文出海优化对策 |
第一节 输出现实多元题材,培育海外原创作家 |
一、针对性输出垂直现实题材网文 |
二、完善网文多元价值评估体系 |
三、健全海外本土作家培育机制 |
第二节 AI翻译推规模出海,PUGC破翻译难题 |
一、AI翻译增强网文供给 |
二、PUGC孵化优质译作 |
第三节 全球跨界开发IP,稳步推进商业模式 |
一、国际全平台合作拓宽输出渠道 |
二、IP全生态开发丰富传播形式 |
三、个性推荐与互动增强粉丝黏性 |
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确立商业模式 |
第四节 研发技术打击盗版,加强国际维权合作 |
一、技术研发把控网文版权保护壁垒 |
二、参照国际经验推动外站正版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颠覆者》(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and the Description of Source Text |
1.1Task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3.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1 Research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2 Translation steps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4.Cas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
4.1 Translating plain Chinese into rhetorical English by amplification |
4.2 Translating rhetorical Chinese into rhetorical English |
4.2.1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rsion |
4.2.2 The application of paraphrase |
4.3 Translating rhetorical Chinese into plain English by subtraction |
4.4 Translating Chinese into English by reconstruction |
5.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四、Internet中文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D]. 钟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3]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D]. 贺文鑫. 北京大学, 2021(12)
- [4]面向电力文本领域的数据挖掘探索研究[D]. 徐雨楠.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网络玄幻小说研究[D]. 张鑫佩. 苏州大学, 2020(03)
- [8]互联网运动式治理的法治化转型研究[D]. 王丽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D]. 黄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10]《颠覆者》(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张国亮.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