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骨肉瘤和高级别浅表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和高级别浅表骨肉瘤

一、骨膜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论文文献综述)

唐雪峰[1](2019)在《Notch3促进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肉瘤是好发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差。该肿瘤病理特征复杂,术前活检取材局限,需要充分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征象,因此长期以来其病理诊断为日常工作中的难点。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需要更多的总结和探讨。骨肉瘤的致死率高,肺转移是常见进程。采用保肢及新辅助化疗使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30年来其生存率没有突破,处于停滞状态,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早期诊断标记物和新的治疗靶点,而针对骨肉瘤有效的治疗取决于我们对其侵袭和转移机制的认识,因此探讨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Notch信号通路是重要的发育信号通路,其异常表达促进肿瘤发生。Notch信号作为关键因素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探讨Notch通路对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阐明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也为骨肉瘤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即Notch有望成为治疗骨肉瘤的突破口。其中Notch3的表达对骨肉瘤预后的影响、对骨肉瘤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共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70例骨肉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的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例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和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的抗体有Notch1、Notch2、Notch3、Notch4、Jagged1、Jagged2、DLL4、CD133、Nanog、SOX2。5例进行了电镜观察。对56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了生存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统计学分析。对Notch3阳性组和阴性组病例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肺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旨在明确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及Notch3对骨肉瘤转移的影响。第二部分敲低骨肉瘤细胞系U2OS和MTH的Notch3基因表达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划痕实验和Boyden chamber侵袭实验检测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下游效应分子Hes1和侵袭转移相关蛋白水解酶MMP的表达,动物实验检测裸鼠骨肉瘤肺转移能力,旨在明确Notch3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途径。主要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1.临床表现:病人以青少年为主,男女比例3:2。平均年龄25.1岁,中位年龄41岁;70%(49/70例)的患者发病部位为股骨和胫骨,95.7%(67/70例)的患者就诊时处于临床ⅡⅢ期,82.9%(58/70例)的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66.1%(39/59例)的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升高。2.影像学表现:87.1%(61/70例)的病例示骨质破坏,11.4%(8/70例)示髓腔累及,41.4%(29/70例)示骨皮质累及,40%(28/70例)示骨膜反应。3.组织病理学:(1)57.1%(40/70例)见浸润性生长,包括宿主骨浸润10例(髓内和/或骨皮质浸润)和软组织浸润30例。(2)70例均见恶性肉瘤性肿瘤细胞。3例肿瘤细胞异型性较小(包括2例髓内高分化骨肉瘤和1例骨旁骨肉瘤)。(3)70例均可见肉瘤细胞直接形成的肿瘤性骨样组织,粗细及数量不等。(4)本组病例中普通型骨肉瘤占88.6%。4.活检方式对诊断的影响:穿刺活检、术中冰冻、切开活检/病灶刮除/瘤段切除骨肉瘤诊断率分别为60%,58.6%和100%。5.免疫表型:受体Notch1、Notch2、Notch3、Notch4表达率分别为87.1(61/70)、33.9%(23/70)、68.6%(48/70)、91.4%(64/70)。配体Jagged1、Jagged2、DLL4表达率分别为87.1%(61/70)、84.3%(59/70)、88.6%(62/70)。干性标记CD133、Nanog、SOX2表达率分别为97.1%(68/70)、10%(7/70)、4.3%(3/70)。6.超微结构:胞浆内溶酶体、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丰富,并含高电子密度的物质。细胞间可见胶原纤维和羟磷灰石结晶沉积。7.治疗及生存分析:60%(42/70例)的患者接受了化疗,95.7%(67/70例)的患者进行了手术。54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8月,平均生存时间41.7月。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6%和30%。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分析示Enneking分期、术前化疗、Notch3表达与预后相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nneking分期、术前化疗、Notch3表达是该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8.Notch3阳性与阴性病例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有无血碱性磷酸酶升高、有无转移具有统计学差异。9.肺转移病例特点:17例肺转移病例男女之比为2.4:1,平均年龄24岁,中位年龄17岁。70.6%(12/17)肿瘤细胞表达Notch3。17例中16例有随访资料,16例患者生存时间227月,中位生存时间12.5月,平均生存时间17.1月。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4.0%、22.0%和0%。结论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疼痛为主要症状。骨质破坏为最常见的影像学征象。普通型骨肉瘤占骨肉瘤的88.6%,浸润性生长、肉瘤细胞和肿瘤性骨组织为3个重要组织学特点。Notch3的表达率为68.6%。本组病例5年生存率低。Enneking分期、术前化疗、Notch3表达是该肿瘤的预后因素。第二部分1.利用慢病毒转染敲低U2OS和MTH细胞系Notch3的表达。2.敲低Notch3的表达后,骨肉瘤细胞系U2OS和MTH的增殖速率降低,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3.敲低Notch3的表达后,骨肉瘤细胞系U2OS和MTH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4.敲低Notch3的表达后,骨肉瘤细胞系U2OS和MTH中Hes1和MMP7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5.利用RNA小干扰敲低Hes1的表达。6.敲低Hes1的表达后,骨肉瘤细胞系U2OS和MTH中MMP7的表达下降。7.敲低Notch3后,MTH组裸鼠肺转移率、转移灶数量下降。Notch3敲低组裸鼠转移灶中Notch3、Hes1、MMP7的mRNA降低。结论Notch3的表达促进骨肉瘤的侵袭转移,且Notch3通过下游效应因子Hes1调控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7而影响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高海燕[2](2018)在《瘤骨有无及其CT值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骨肉瘤的瘤骨有无及其CT值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详细病理分型的骨肉瘤病例50例,根据病理结果分成高度恶性病变组及低度恶性病变组,并经CT检查筛选出软组织中有肿瘤骨和无肿瘤骨两种类型骨肉瘤。高度恶性病变组包括: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6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3例,软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3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型骨肉瘤2例,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1例,未分化骨肉瘤1例。低度恶性病变组包括: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9例,骨膜骨肉瘤1例,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1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2例,硬化型骨肉瘤1例,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5例。计算高度恶性病变组和低度恶性病变组中软组织内肿瘤骨的出现率、肿瘤骨CT值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对瘤骨有无及其CT值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恶性骨肉瘤31例中的18例软组织中存在肿瘤骨,包括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0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2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型骨肉瘤1例,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1例;低度恶性骨肉瘤19例中的13例软组织中存在肿瘤骨,包括骨母细胞瘤样型骨肉瘤6例,骨膜骨肉瘤1例,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1例,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硬化型骨肉瘤1例,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3例。58.1%(18/31)的高度恶性和68.4%(13/19)的低度恶性骨肉瘤的软组织内有肿瘤骨。χ2检验统计分析表明肿瘤骨的有无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没有相关性(χ2=0.02,P>0.05)。软组织中存在肿瘤骨的低度恶性骨肉瘤13例,高度恶性骨肉瘤18例。高度恶性与低度恶性骨肉瘤中软组织内瘤骨的平均CT值分别为412.65±132.69Hu和610.66±199.62Hu。t检验统计分析表明两者中肿瘤骨的平均CT值明显不同(t=3.32,P<0.05),高度恶性病变组的肿瘤骨平均CT值低于低度恶性病变组。结论骨肉瘤瘤骨的有无与肿瘤恶性程度无关。骨肉瘤瘤骨CT值的高低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瘤骨CT值较低提示骨肉瘤恶性程度较高,瘤骨CT值较高提示骨肉瘤恶性程度较低。

邱晓明,甄平,刘健,乔永杰,赵青[3](2017)在《骨膜骨肉瘤一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骨膜骨肉瘤的发病特点、发病部位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收治的1例骨膜骨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近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报道的35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的骨膜骨肉瘤患者女,16岁,发生于胫骨,行广泛切除术,术后3个月随访无复发转移。文献报道的35例患者中,发病年龄以1435岁为主,女性稍多于男性(19例比16例),发病部位以胫骨和股骨为主;35例均行手术治疗,转移4例;手术联合化疗6例。结论骨膜骨肉瘤患者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部位以胫骨和股骨为主;化疗疗效不确切,广泛切除为其最有效治疗手段;术后转移率低,转移部位及特点不确切。

伍锦凤,桂照华,吴景,李晓洁,何杰[4](2015)在《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研究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POOS)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骨膜骨肉瘤(POOS)进行常规病理观察及影像学分析。结果该例POOS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伴有疼痛;影像学显示骨皮质表面软组织阴影,不侵犯骨髓腔。镜下由中等分化的软骨母细胞构成,呈分叶状排列,小叶被有一定异型性的梭形细胞分割,细胞间可见少量肿瘤性骨样基质形成。结论骨膜骨肉瘤是发生于骨表面的罕见骨肉瘤,伴发髓腔浸润者极少见,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特点做综合判断,需要与骨膜软骨肉瘤、普通骨肉瘤、高级别骨表面骨肉瘤、骨旁骨肉瘤等进行鉴别。

卢超,周旭峰,高志翔,陈豪,李华丽,何莎莎,刘林[5](2014)在《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6例骨膜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6例均摄X线平片,5例行CT扫描,4例行MRI扫描;对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骨膜骨肉瘤好发于胫骨,影像学表现为发生在长骨的骨干或相当于干骺部位置的骨表面肿块,病灶内见局灶性骨化或环状钙化(本组3例),边缘可见骨膜反应(本组2例),肿瘤下骨皮质不受侵,但不侵犯骨髓腔。骨膜骨肉瘤组织学上由大量分叶软骨构成,肿瘤细胞呈明显异型性。结论:骨膜骨肉瘤是位于长骨骨皮质表面的恶性骨肿瘤,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相结合可作出正确诊断。

郭小玲[6](2013)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文中指出骨肉瘤是最常见的的恶性成骨性肿瘤,该病青少年多见,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早期发现病灶、早期治疗仍是目前提高骨肉瘤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在骨肉瘤的诊断方面,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平片、CT、MR、骨扫描、超声、血管造影、PET-CT等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较为特殊,主要表现为骨质的破坏与硬化、软组织肿块、葱皮样及放射状骨膜反应和Codeman三角、软骨破坏、瘤骨形成及转移等,影像学可对上述表现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非常见的骨肉瘤包括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小细胞型骨肉瘤、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继发型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度恶型表面骨肉瘤,各型表现各异,需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结果进行诊断。同时,骨肉瘤可在其他少见部分发生,这为其诊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其共同特点几乎所以的肿瘤均有成骨,因此可基于此点进行诊断,提高鉴别诊断水平。各种影像学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特点,在骨肉瘤的诊断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应用,以最大限度提高骨肉瘤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高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白云鹏,董扬[7](2013)在《扩大切除合并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发性骨膜骨肉瘤一例》文中认为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左胫骨骨膜骨肉瘤术后9个月,发现左胫前肿块半年余"之主诉入院。2010年9月,因左胫前软组织肿块于外院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骨膜骨肉瘤。手术后6个月偶然发现原手术瘢痕处出现肿物,进行性生长,伴疼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体格检查:左胫骨前方瘢痕处隆起,皮肤不红,皮温不高,未见静脉怒张,肿块3cm×2cm×1cm大小,质地

戴哲浩,陈霞光,肖平[8](2011)在《7例骨膜骨肉瘤临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7例骨膜骨肉瘤患者进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男4例,女3例;年龄14~29岁,中位年龄21岁。4例高级别的骨膜骨肉瘤患者手术后接受化疗。结果 7例患者随访48~128个月,平均84个月,无1例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无瘤生存。结论骨膜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表面骨肉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陈韵,周永红,潘恒,林琼燕[9](2011)在《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骨膜骨肉瘤(POOS)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POOS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4例胫骨POOS X线表现为基底部紧贴于胫骨骨干皮质表面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可见放射状钙化或骨化影;MRI示肿块的软组织成分呈T1WI等低信号为主、T2WI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瘤内的钙化、骨化T1WI及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1例颅骨POOS CT表现为顶骨表面的宽基底软组织肿块,肿块内亦可见放射状钙化或骨化影。光镜下见软骨小叶中有骨样组织形成为POOS的特征性病理表现。结论 POOS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张淑平,邱乾德[10](2009)在《骨肉瘤亚型影像诊断(附5种亚型23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骨肉瘤亚型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骨肉瘤亚型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临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经临床、病理证实的5种亚型23例骨肉瘤中毛细血管扩张型11例,骨旁型7例,多形性未分化型2例,骨膜型2例,髓内高分化型1例。11例毛细血管扩张型分别位于股骨上段3例,股骨下段、胫骨下段各2例,肱骨下段、桡骨下段、第2腰椎和髋臼各1例。X线显示骨质呈囊状、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骨质改变类似动脉瘤样骨囊肿;7例骨旁型分别位于股骨下段2例,股骨中段、股骨上段、胫骨中段、肩胛骨、下颌骨各1例。X线显示骨致密性骨块为主要表现,骨髓腔内未见异常,突起骨块与骨皮质之间见有透光带;2例多形性未分化骨肉瘤分别位于骶骨、股骨中下段。位于骶骨CT示骨质呈溶骨性破坏,有轻度膨胀,内有囊性变,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位于股骨CT示骨皮质呈不规则致密性瘤骨,有长短不一的骨针伸入软组织,周围软组织肿块明显。2例骨膜型位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下段。CT显示骨皮质轻度破坏,骨髓腔内未见病灶,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不均;1例髓内高分化型位于肱骨中上段。X线显示骨质囊状破坏,局限清楚,髓腔扩张,骨皮质变薄。结论该5种亚型各自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

二、骨膜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膜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论文提纲范文)

(1)Notch3促进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70例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及Notch差异表达的预后意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敲低Notch3通过下调MMP7的表达抑制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骨肉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瘤骨有无及其CT值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病变部位
    2 病例分组与病理分型
    3 检查设备与方法
    4 影像分析与肿瘤骨CT值测量方法
    5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 肿瘤骨的有无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2 骨肉瘤恶性程度与肿瘤骨CT值的关系
讨论
    1 骨肉瘤病理分型与恶性程度的关系
    2 肿瘤骨的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
    3 CT对骨肉瘤肿瘤骨显示的优势
    4 肿瘤骨的有无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5 肿瘤骨CT值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及影像资料
    1.2方法
2 结果
    2.1肉眼观
    2.2镜检
    2.3穿刺术后病理诊断
    2.4治疗及随访
3 讨论
    3.1临床特点
    3.2影像学改变
    3.3组织学特点
    3. 4 鉴别诊断
        3.4.1骨膜软骨肉瘤
        3.4.2普通性骨肉瘤
        3.4.3高级别骨表面骨肉瘤
        3.4.4骨旁骨肉瘤
    3.5预后与治疗

(5)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2.1 X线表现
    2.2 CT表现
    2.3 MRI表现
    2.4病理学表现
3 讨论

(6)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骨肉瘤的临床特点
二.常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三.非常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四.少见部位骨的肉瘤及其表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参考文献
附图及附表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7例骨膜骨肉瘤临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组织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POOS的影像学表现
    2.2 POOS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3 讨论
    3.1 POOS的定义及临床症状
    3.2 POOS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3.3 POOS的影像学特征
    3.4 POOS的鉴别诊断

(10)骨肉瘤亚型影像诊断(附5种亚型2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 果
    2.1 部位
    2.2 软组织肿块
    2.3 骨质改变
3 讨 论
    3.1 骨肉瘤亚型分类与命名
    3.2 骨肉瘤5种亚型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
        3.2.1 临床表现
        3.2.2 病理学特征
        3.2.3 影像表现

四、骨膜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论文参考文献)

  • [1]Notch3促进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唐雪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2]瘤骨有无及其CT值与骨肉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高海燕. 青岛大学, 2018(12)
  • [3]骨膜骨肉瘤一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分析[J]. 邱晓明,甄平,刘健,乔永杰,赵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01)
  • [4]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 伍锦凤,桂照华,吴景,李晓洁,何杰. 安徽医药, 2015(12)
  • [5]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分析[J]. 卢超,周旭峰,高志翔,陈豪,李华丽,何莎莎,刘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04)
  • [6]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进展[D]. 郭小玲. 山东大学, 2013(11)
  • [7]扩大切除合并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发性骨膜骨肉瘤一例[J]. 白云鹏,董扬.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03)
  • [8]7例骨膜骨肉瘤临床预后分析[J]. 戴哲浩,陈霞光,肖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35)
  • [9]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J]. 陈韵,周永红,潘恒,林琼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07)
  • [10]骨肉瘤亚型影像诊断(附5种亚型23例报告)[J]. 张淑平,邱乾德. 实用肿瘤杂志, 2009(04)

标签:;  ;  ;  ;  ;  

骨膜骨肉瘤和高级别浅表骨肉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