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

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

一、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论文文献综述)

吕扬[1](2020)在《MOFs衍生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性催化加氢在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当反应物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可还原的基团时,控制加氢反应的选择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发展高性能的催化剂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传统的贵金属基催化剂(例如Pt、Pd、Ru等)在催化加氢反应中已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其选择性差、资源稀缺以及成本高昂等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需要设计和开发高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本论文采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牺牲模板,在不同的碳化条件下合成一系列的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实现在温和、绿色的反应条件下对生物质衍生不饱和醛酮等化合物的高效选择性催化加氢,并详细研究了催化剂组成、结构与催化性能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得到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催化剂的组成影响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相比于单金属催化剂,合金催化剂有着诸多优势,诸如其电子结构的改良作用可实现对催化反应选择性的有效调控。为此,我们采用两步碳化的策略构建了 MOFs衍生高分散N掺杂碳(NC)负载的Fe-Co合金纳米催化剂(FexCo@NC)。研究发现合金中Fe-Co组分比例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较大,其中最优组分的催化剂(Fe0.5Co@NC)在肉桂醛催化加氢反应中实现了 91.7%的肉桂醇选择性。而在同一反应条件下,单金属Co@NC对肉桂醇的选择性不足1%。除了催化剂组分的影响因素,溶剂对催化反应的活性以及选择性也有显着影响。相比于有机溶剂,在H2O作为反应溶剂的体系中,催化反应的活性以及选择性有着明显的提高。理论计算表明,合金化Fe与Co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显着改变了肉桂醛分子的吸附模式,使得Fe-Co合金催化剂倾向于吸附肉桂醛分子的醛基(C=O),从而提高了肉桂醇的选择性。因此,该工作表明合金催化剂组分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对提高选择性至关重要。2、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晶相结构影响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不同的晶相结构对反应底物的吸附性能不同,进而导致不同的催化性能。因此,我们通过简单的改变碳化条件,一步碳化制备了 MOFs衍生N掺杂碳负载面心立方结构(fcc-Ni@NC)以及密排六方结构(hcp/fcc-Ni@NC)的镍催化剂。以此作为模型催化剂,研究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作用。一系列底物加氢反应的结果表明,hcp/fcc-Ni@NC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其中,在硝基苯以及糠醛的选择性加氢中,hcp/fcc-Ni@NC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和更低的活化能。理论计算表明,hcp/fcc-Ni@NC对硝基苯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并在加氢反应的限速步骤中所需的能垒更低,因此导致更高的催化活性。该工作表明,调控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催化性能。

蒋姗姗[2](2020)在《糠醛加氢用非贵金属(镍、铁、钴)催化剂的研究》文中认为糠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可以通过分子氢催化加氢和“非外加H2”的催化转移加氢的加氢工艺,实现糠醛转化为糠醇等重要化工产品。本文制备了Ni-P@C、Fe3O4@C、CoO@C和Fe3O4/C催化剂,采用外加分子氢或以醇类为氢供体,实现糠醛催化加氢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水热法制备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Ni-P@C催化剂,共沉淀法制备非负载的Ni-P催化剂。以分子氢催化糠醛加氢反应为探针,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和反应条件对Ni-P@C和Ni-P催化剂的糠醛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73 K焙烧4 h制备的Ni-P@C具有更高的催化加氢活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与Ni-P催化剂相比,Ni-P@C催化剂糠醛加氢转化率从88.7%提高到99.9%,延长反应时间对产物分布有较大影响。(2)采用溶剂热法,用乙二醇还原制备Fe3O4@C催化剂,考察溶剂热条件和焙烧条件对Fe3O4@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和形成机理。研究氢供体种类和反应条件对Fe3O4@C催化剂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糠醛的转化率和糠醇的选择性分别为93.6%和98.9%。此外,Fe3O4@C催化剂可以通过外部磁体收集并重新使用,而不会显着降低催化活性。Fe3O4@C催化剂催化糠醛转移加氢的机理遵循Lewis酸位点(Fe3O4)上的催化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反应。(3)采用水热法制备CoO@C催化剂,考察Co价态、水热条件和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并提出了催化剂的可能形成机理。研究氢供体种类和反应条件对CoO@C催化糠醛转移加氢性能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糠醛的转化率和糠醇的选择性分别为91.5%和99.2%。CoO@C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磁性回收和可重复使用性,该反应遵循经典的MPV反应机理。(4)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基于MOFs结构的Fe3O4/C催化剂,考察溶剂、有机配体、溶剂热条件和焙烧条件对Fe3O4/C催化剂的影响,确定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和形成机理。研究氢供体种类和反应条件对Fe3O4/C催化剂催化糠醛转移加氢性能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糠醛的转化率和糠醇的选择性分别为76.4%和98.5%,并且Fe3O4/C具有良好的磁性回收和重复使用性。反应遵循Lewis酸位点(Fe3O4)上的MPV反应机理。

杨圣文[3](2019)在《糠醛选择性加氢用磷化铜(钴)催化剂的设计及工艺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匮乏,促使人们寻求可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资源。糠醛(FAL)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分子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选择性加氢脱氧(HDO)的产物2-甲基呋喃(2-MF)是重要的有机化学中间体,广泛用于药物、农药等精细化学品制备中。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系列磷化钴催化剂。其中以磷钴比为1.5的前驱体制备的CoP-1.5在糠醛选择性加氢脱氧至2-甲基呋喃的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20℃、反应压力为1.5 MPa、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0.1 g时,糠醛可以完全转化,2-甲基呋喃的选择性为84.4%。循环使用第5次时,糠醛仍可完全转化,但2-甲基四氢呋喃的选择性略有降低。为了提高反应过程中2-甲基呋喃的选择性,采用低温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系列磷化铜催化剂。当以磷铜比为3.0制备的Cu3P-3.0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20℃、反应压力为1.5 MPa、反应时间为4 h时,糠醛转化率可以达到100%,2-甲基呋喃选择性可以达到95.0%。在催化剂循环使用第4次时,糠醛可以完全转化,2-甲基呋喃的选择性仍保持在90%以上。为了降低催化剂用量,增加使用寿命,采用将铜源等体积浸渍在载体上的方法,通过低温程序升温还原制备了系列负载型磷化铜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脱氧至2-甲基呋喃的反应中。其中,10Cu3P-5/SiO2表现出优异催化性能。使用0.3 g催化剂,反应时间5 h、反应压力为1.5 MPa、反应温度200℃的条件下,糠醛转化完全,2-甲基呋喃选择性高达95.6%。循环使用7次后,催化活性略有下降。优化后的10Cu3P-5/SiO2增加了循环使用性能,降低了反应温度和有效催化剂用量,具有比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高雪影[4](2019)在《生物质基糠醛一锅合成乙酰丙酸酯和γ-戊内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化石燃料储量的不断减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已受到国内外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糠醛是唯一可以完全由农业废弃物经酸降解得到的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开发新技术以促进糠醛转化利用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乙酰丙酸酯和γ-戊内酯都是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和新能源化学品,具有优良的反应特性和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糠醛可直接一步合成乙酰丙酸酯和γ-戊内酯,清洁高效、过程经济的催化反应体系开发是此途径利用的关键。基于此,本论文针对生物质基糠醛利用催化转移加氢反应一锅合成乙酰丙酸酯和γ-戊内酯展开系列创新研究,开发了氧化锆负载分子筛的Zr-MCM-41协同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的催化体系、双功能催化剂HPMo/Zr-MCM-41用于乙酰丙酸酯的合成,以及磁性催化剂Zr-MCM@Fe3O4用于合成γ-戊内酯,并进一步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优化调控。研究表明:Zr-MCM-41和Amberlyst-15可用于催化生物质基糠醛直接转化合乙酰丙酸酯,反应无需外源H2。Si/Zr摩尔比为20的Zr-MCM-41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糠醛转移加氢活性。当引入具有Br?nsted酸性的Amberlyst-15催化剂后,以糠醛为底物、异丙醇作为氢供体在130℃下反应24h,乙酰丙酸酯的得率可达到85.3%。结果表明Zr-MCM-41和Amberlyst-15的组合是高效且成本低廉易得的催化剂体系。所用催化剂都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有效地分离,但催化剂活性随重复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这主要由于催化剂活性位点吸附反应副产物造成。部分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热再生处理后,催化剂活性可得到有效恢复。双功能催化剂HPMo/Zr-MCM-41可以高效地催化糠醛的转移加氢和醇解反应,通过调控Lewis酸和Br?nsted酸比例可使糠醛有效的转化并获得较高得率的乙酰丙酸酯。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Si/Zr摩尔比为60,HPMo浸渍浓度为20g/L的HPMo/Zr-MCM-41催化糠醛与异丙醇反应,可得到79.6%的乙酰丙酸异丙酯。金属锆引入Lewis酸位点作用于糠醛催化转移加氢生成糠醇,磷钼酸引入Br?nsted酸位点作用于糠醇酯化反应。催化剂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有失活现象,经过Py-FTIR分析和元素分析得出由于催化剂表面的碳沉积和Br?nsted酸浓度降低造成的。通过再浸渍的处理,可以使失活催化剂恢复活性。最后,制备磁性Zr-MCM@Fe3O4催化剂催化糠醛合成γ-戊内酯,利用BET、TEM、XRD、XPS、MP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磁性对催化剂孔道特征、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无外接氢源的条件下Zr-MCM@Fe3O4可以高效催化糠醛制备γ-戊内酯。当催化剂Zr-MCM@Fe3O4的Si/Zr比为20,用量为40g/L时,在130℃下反应30h可获得高达85.7%的γ-戊内酯得率。反应后催化剂Zr-MCM@Fe3O4很容易被外部磁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重复使用3次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磁性强弱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开发的催化体系Zr-MCM-41+Amberlyst-15和双功能催化剂HPMo/Zr-MCM-41可在无外源氢作用下高效催化糠醛合成乙酰丙酸酯,而磁性催化剂Zr-MCM@Fe3O4可直接催化糠醛高效合成γ-戊内酯,催化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催化活性高、可重复使用性好等优点,可为生物质基糠醛催化提质合成能源化学品提供基础参考。

何艳华[5](2019)在《电化学强化疏水性离子液体催化裂解半纤维素产物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能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能源资源,生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燃烧产物灰分含量低,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能实现对生物质能的大力开发利用,将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既能缓解能源危机,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在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中热解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生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构成,其热解行为是三种主要成分的综合体现。目前的研究是针对木质纤维素每种独立的成分展开的。纤维素占木质纤维素比例最高,对于纤维素热解的研究最多。在热解过程引入了催化剂可以提高热解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热解的生物油相含有大量的高附加值化学品,生物油还可以作为液体燃料,裂解产生的气体可以做燃料气,热解的生物炭可以做吸附材料。而对于半纤维素热解的资料比较匮乏,半纤维素在木质纤维素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因此对半纤维素热解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半纤维素成分复杂,结构多变,研究通常选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作为半纤维素热解的模型化合物来单独研究,以此来掌握半纤维素的热解规律。本研究选取的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是木聚糖。木质纤维素与离子液体的联系是从离子液体对木质纤维素的溶解科学开始的,离子液体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的热稳定性,液态范围宽,稳定的电化学窗口,结构可设计的独特优势,其可作为反应的热媒,加热介质,导电性物质以及反应的催化剂,利用离子液体分温度梯度裂解和进行电化学分电压梯度裂解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探究温度和电压对裂解产物的影响有助于掌握产物的演化规律和对裂解产物的定向调控,最终实现半纤维素的高效利用。本研究以木聚糖的产物规律为目标,以电化学强化疏水性导电离子液体催化裂解为手段,构建了疏水性导电离子液体的的低温催化裂解体系,模拟了木聚糖与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热解动力学,在低温(160-280℃)下进行木聚糖分温度梯度裂解实验,对裂解产物进行相关计算和表征,综合评定对木聚糖催化裂解效果最好的裂解温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电压梯度催化裂解实验,研究在电化学作用下产物的分布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半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和离子液体的性质合成了5种离子液体,分别是[Hmim]Cl、[Hmim]Br、[Hmim]PF6、[Hmim]BF4、[Hmim]SbF6。其中[Hmim]Cl、[Hmim]Br是合成另外三种疏水性离子液体的原料。根据对疏水性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分析和电导率测试,[Hmim]BF4热稳定性满足裂解温度要求,电化学性能最优,最终选择[Hmim]BF4作为催化剂进行后续的催化裂解研究。(2)对木聚糖和木聚糖/[Hmim]BF4混合样品的热重分析显示,裂解分为四个阶段,对最终固体残渣率计算得知,木聚糖单独裂解的固体残渣得率(24.12%)大于混合样品中的固体残渣得率(3.09%),说明[Hmim]BF4有效避免焦炭的生成。(3)在160-280℃分温度梯度在[Hmim]BF4进行木聚糖催化裂解实验,并通过SEM、FT-IR和GC-MS等分别对木聚糖裂解的三相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mim]BF4对木聚糖的热裂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Hmim]BF4更容易得到液相产物。生物炭在260℃裂解成更小的颗粒状物质,气相产物产量在260℃达到最大值(148ml),液相结果显示木聚糖在不同的温度下生成了醛类、醇类、烃类、羧酸类及酮类物质,在260℃,糠醛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大值,为90%,综合考虑选择260℃为裂解效果最好的裂解温度。(4)在最优温度260℃条件下,分电压梯度(1V、1.5V、2V、2.5V、3V、3.5V)在[Hmim]BF4中催化裂解木聚糖,木聚糖裂解的三相产物通过GC-MS、SEM和FT-IR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3V时气体产量最大(450ml),通过控制电压可以促进气体的产生。加电压时与温度梯度裂解相比,4-H-环戊环辛烯的相对含量均在90%以上,含量有所增加,证明电化学能够强化液相产物脱氧,增加烃类产物的产量,提升了生物油作为液体燃料的品质。

卢怡,郑志锋,黄元波,李文斌[6](2018)在《半纤维素选择性催化制备糠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木质纤维作为生物质的主要组分,通过对其转化制备呋喃化学品是当前生物炼制领域研究的热点。糠醛是以半纤维素为直接原料的重要呋喃基平台化合物,开发其绿色制备工艺技术并大力发展高值糠醛下游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催化转化角度出发,对糠醛形成的路线、近年来糠醛制备技术(水解技术和热解技术)及其重要呋喃基下游化学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非均相酸,包括分子筛、金属氧化物、离子交换树脂、黏土等催化的水解技术,以及糠醇、2-甲基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呋喃和四氢呋喃等呋喃基衍生物的制备路线及方法,以期为绿色糠醛制备技术的建立及高值糠醛下游呋喃基化学品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

岳佳佳[7](2018)在《糠醛衍生物催化制备含氧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质是自然界的可再生有机碳资源,其储量丰富。生物质及其衍生物中含有大量的氧原子和特定的结构单元,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结构单元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含氧化学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糠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工业上主要以玉米芯、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其大规模生产工艺已经成熟。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能够为糠醛的生产提供强大的原料支撑,发展糠醛的下游产品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是重要的含氧化学品,附加值高,需求量大。糠醛衍生物制备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对于生物质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2-戊二醇和糠醇(糠醛衍生物)都具有五个碳原子,γ-丁内酯和四氢糠醇(糠醛衍生物)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单元(如含氧五元环),而且C/H和C/O比例也比较接近。本论文分别以糠醛衍生物糠醇和四氢糠醇为原料,充分利用反应物已有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催化转化的方式制备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论文研究了Cu/MnCO3催化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的新方法。通过考察不同载体负载的Cu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发现Cu/MnCO3对糠醇氢解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各实验条件对于糠醇选择性氢解生成1,2-戊二醇的活性和选择性变化规律,在铜锰比例为1:2、异丙醇为溶剂、6 MPa H2、413 K的条件下反应8 h,糠醇的转化率可达81%,1,2-戊二醇的选择性可达50%;探究了各产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四氢糠醇并不是糠醇氢解生成1,2-戊二醇的关键中间产物。以氧气为氧化剂,研究了钒氧化合物催化氧化四氢糠醇C-C键选择性断裂制备γ-丁内酯的新路线。考察了不同钒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发现VO(mal)2对四氢糠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实验条件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以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在1 mol%VO(mal)2、1.5 MPa O2、373 K、无溶剂的条件下反应8 h,四氢糠醇转化率为98%,γ-丁内酯的选择性为71%;根据各产物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分析,得出四氢糠醇甲酸酯以及四氢糠酸是四氢糠醇氧化制备γ-丁内酯的两个中间体。论文以生物质糠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发展了催化转化制备1,2-戊二醇和γ-丁内酯的新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以为生物质的充分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

张广省[8](2018)在《γ-丁内酯合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γ-丁内酯为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有机原料、药物合成中间体和优良的强力溶剂。它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纺织和石油化工等化工领域,良好的反应性能使其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种精细化学品,及多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合成γ-丁内酯的技术进展,分析了中国化工市场对γ-丁内酯的需求情况,通过实验室方法合成小批量产品,继而将其成功运用到工业扩大生产当中,获得了很高的产品收率。以糠醛、双氧水等为原料,氧化合成5H-呋喃酮,继以催化加氢生产γ-丁内酯。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使用次数对各步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条件。(1)5H-呋喃酮的合成最佳反应条件:糠醛和二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3.1:1,甲酸和二甲基乙醇胺的摩尔比为6.6:1,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0小时。(2)γ-丁内酯的合成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25℃-40℃,催化剂再次使用必须补加25%的新催化剂,通氢时间为3小时,保温时间为3小时。根据最佳反应条件,对两步反应都做了放大实验的研究。结果分别如下。(1)5H-呋喃酮的合成小试所得平均产品收率为49.06%,扩大实验所得收率为48.54%。(2)γ-丁内酯的合成小试所得平均产品收率为95%,扩大实验所得收率为93.19%。文中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紫外光谱表征、质谱表征等分析方法对所得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合成的最终产物为γ-丁内酯。

苗小培,冯海强,黄文氢[9](2015)在《纳米级Cu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糠醛加氢催化性能》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溶液法制备纳米级Cu O催化剂,通过添加不同种类模板剂调控其微结构,利用SEM,XRD,BET方法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物相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当模板剂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可得到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分散良好的纯晶相纳米级Cu O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应用于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氢与糠醛摩尔比及糠醛液态空速对糠醛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0.03 MPa、温度230240℃、氢与糠醛摩尔比10∶1、糠醛液态空速0.2 h-1的条件下,糠醛转化率为100%,2-甲基呋喃选择性约为95.2%。

许彦娟[10](2014)在《糠醇催化加氢制备1,2-戊二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2-戊二醇是制备杀菌剂丙环唑的重要医药化工中间体,近几年需求增长迅速。目前,国内少有企业生产1,2-戊二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同时,我国糠醛的年产量约1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糠醛制备糠醇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研究开发由糠醇制备1,2-戊二醇的技术工艺对充分利用糠醛资源和改变1,2-戊二醇依赖进口的现状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金属催化剂选择性催化加氢糠醇制备1,2-戊二醇的新技术路线及工艺条件。首先比较考察了Cu-Zn、Cu-Mn、Cu-Cr、Raney Cu、Raney Ni及负载型贵金属Pt/C、Pd/C、Ru/Al2O3的催化反应性能。然后选择Cu-Zn为催化剂,系统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糠醇选择性加氢合成1,2-戊二醇反应的活性、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变化规律,优化了工艺过程和条件。糠醇选择性加氢合成1,2-戊二醇的催化剂筛选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各种被试验的催化剂对该反应均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在所考察的催化剂中,Cu-Zn催化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1,2-戊二醇选择性和收率。Cu-Zn催化糠醇选择性加氢合成1,2-戊二醇反应中溶剂作用和催化剂预处理效果考察结果表明:以醋酸乙酯、甲苯和四氢呋喃作溶剂均不能抑制2-甲基呋喃的生成,水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有抑制作用;催化剂经350℃焙烧预处理后,对糠醇催化加氢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焙烧后的催化剂经KBH4还原后,催化性能下降;催化剂经四氢呋喃浸渍后,使得目标产物1,2-戊二醇的选择性降低。Cu-Zn催化剂催化合成1,2-戊二醇反应条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w(催化剂):w(糠醇)=4%,反应温度为150~160℃,反应压力为7-8MPa,反应时间为10h时,1,2-戊二醇的收率和选择性达到最大值。此时,糠醇转化率达到69.2%,1,2-戊二醇选择性达到46.2%,其摩尔收率达到32.0%。

二、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论文提纲范文)

(1)MOFs衍生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催化加氢性能的调节
        1.2.1 合金化调节催化性能
        1.2.2 控制催化剂晶相调节催化性能
        1.2.3 优化催化剂结构调节催化性能
    1.3 糠醛的催化转化
        1.3.1 生物质概述与组成
        1.3.2 生物质转化与利用
        1.3.3 生物质糠醛概述
        1.3.4 糠醛加氢催化剂
        1.3.5 糠醛加氢的溶剂效应
    1.4 肉桂醛的催化转化
        1.4.1 肉桂醛概述
        1.4.2 肉桂醛加氢催化剂
        1.4.3 肉桂醛加氢的溶剂效应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2章 实验与理论计算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2 实验主要设备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单金属Co、Fe以及Fe-Co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2.3.2 fcc-Ni@NC和hcp/fcc-Ni@NC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X射线分析(XRD)
        2.4.2 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
        2.4.3 电镜分析(SEM、TEM、HADDF-HRTEM)
        2.4.4 元素分析(ICP-OES)
        2.4.5 热重分析(TGA)
        2.4.6 程序升温脱附(H_2-TPD)
        2.4.7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8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2.4.9 比表面和孔径分布(BET)
    2.5 催化性能评估
        2.5.1 催化性能测试
        2.5.2 催化剂循环性能测试
        2.5.3 催化产物分析
    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DFT)
第3章 Fe-Co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水相中肉桂醛选择性加氢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Co合金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3.2 Fe-Co合金催化剂的性能表征
        3.3.3 DFT计算及机理解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Ni基催化剂的晶相调控及其催化加氢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cc-Ni@NC和hcp/fcc-Ni@NC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3.2 fcc-Ni@NC和hcp/fcc-Ni@NC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4.3.3 DFT计算及机理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糠醛加氢用非贵金属(镍、铁、钴)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糠醛研究进展
        1.1.1 研究背景
        1.1.2 糠醛的来源及其生产方法
        1.1.3 糠醛及其衍生物用途
    1.2 催化加氢反应工艺
        1.2.1 分子氢加氢反应
        1.2.2 催化转移加氢反应
    1.3 糠醛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1.3.1 糠醛催化加氢反应机理
        1.3.2 加氢用催化剂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XRD分析
        2.3.2 BET分析
        2.3.3 XPS分析
        2.3.4 SEM分析
        2.3.5 TEM分析
        2.3.6 TG/DSC分析
    2.4 糠醛催化加氢性能评价
        2.4.1 糠醛催化加氢反应
        2.4.2 产物分析
        2.4.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Ni-P@C催化剂制备与糠醛分子氢加氢性能研究
    3.1 催化剂的制备
        3.1.1 Ni-P-CP前驱体的制备
        3.1.2 Ni-P-MOFs前驱体的制备
        3.1.3 Ni-P和 Ni-P@C催化剂的制备
    3.2 催化剂的表征
    3.3 催化剂制备条件研究
    3.4 糠醛分子氢加氢性能研究
        3.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2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_3O_4@C催化剂制备与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研究
    4.1 催化剂的制备
        4.1.1 Fe_3O_4@C前驱体的制备
        4.1.2 Fe_3O_4@C催化剂的制备
        4.1.3 Fe_3O_4@C催化剂形成机理研究
    4.2 葡萄糖:Fe_3O_4摩尔比的影响
        4.2.1 催化剂表征
        4.2.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4.3 溶剂热条件的影响
        4.3.1 催化剂的表征
        4.3.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4.4 焙烧条件的影响
        4.4.1 催化剂的表征
        4.4.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4.5 Fe_3O_4@C催化糠醛转移加氢反应条件研究
        4.5.1 不同氢供体的影响
        4.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4.5.4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
    4.6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O@C催化剂制备与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研究
    5.1 催化剂的制备
        5.1.1 前驱体的制备
        5.1.2 催化剂的制备
        5.1.3 催化剂的形成机理研究
    5.2 Co基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5.2.1 催化剂的表征
        5.2.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5.3 Co~(2+):葡萄糖摩尔比的影响
        5.3.1 催化剂的表征
        5.3.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5.4 水热条件的影响
        5.4.1 催化剂的表征
        5.4.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5.5 焙烧条件的影响
        5.5.1 催化剂的表征
        5.5.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5.6 CoO@C催化糠醛转移加氢反应条件研究
        5.6.1 不同氢供体的影响
        5.6.2 不同反应温度的影响
        5.6.3 不同反应时间的影响
        5.6.4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
    5.7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e_3O_4/C催化剂制备与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研究
    6.1 催化剂的制备
        6.1.1 Fe-MOFs的制备
        6.1.2 Fe_3O_4/C催化剂的制备
        6.1.3 催化剂的形成机理研究
    6.2 溶剂与有机配体的影响
        6.2.1 催化剂的表征
        6.2.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6.3 溶剂热条件的影响
        6.3.1 催化剂的表征
        6.3.2 糠醛转移加氢性能测试
    6.4 焙烧条件的影响
        6.4.1 催化剂的表征
        6.4.2 糠醛催化转移加氢性能
    6.5 Fe_3O_4/C催化糠醛转移加氢反应条件研究
        6.5.1 不同氢供体的影响
        6.5.2 反应温度的影响
        6.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6.5.4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
    6.6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专利
致谢

(3)糠醛选择性加氢用磷化铜(钴)催化剂的设计及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糠醛选择性加氢制2-甲基呋喃体系的研究现状
        1.2.1 糠醛的性质及用途
        1.2.2 2-甲基呋喃的性质及用途
        1.2.3 糠醛选择性加氢制2-甲基呋喃简述
        1.2.4 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催化剂体系
    1.3 过渡金属磷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1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质
        1.3.2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特征
        1.3.3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方法
        1.3.4 过渡金属磷化物加氢脱氧(HDO)活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
        2.2.1 磷化钴催化剂的制备
        2.2.2 磷化铜催化剂的制备
        2.2.3 负载型磷化铜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3.3 N_2-物理吸附(BET)
        2.3.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3.5 透射电镜(TEM)
        2.3.6 扫描电镜(SEM)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2.4.1 糠醛选择性加氢反应
        2.4.2 产物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磷化钴催化糠醛加氢脱氧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磷化钴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2.1 磷化钴的XRD表征
        3.2.2 磷化钴的NH_3-TPD表征
        3.2.3 磷化钴的XPS表征
    3.3 磷化钴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脱氧反应
        3.3.1 前驱体中P/Co比的影响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3 反应压力的影响
        3.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3.6 溶剂的影响
        3.3.7 磷化钴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磷化铜催化糠醛加氢脱氧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4.1 引言
    4.2 磷化铜催化剂的表征
        4.2.1 磷化铜的XRD表征
        4.2.2 磷化铜的TEM表征
        4.2.3 磷化铜的XPS表征
    4.3 磷化铜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脱氧反应
        4.3.1 前驱体对磷化铜催化性能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3 反应压力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3.6 磷化铜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负载型磷化铜催化糠醛加氢脱氧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5.1 引言
    5.2 负载量对负载型磷化铜催化性能的影响
        5.2.1 Cu_3P/SiO_2的XRD表征
        5.2.2 Cu_3P/SiO_2的SEM表征
        5.2.3 磷化铜的BET表征
        5.2.4 不同负载量的磷化铜的催化性能评价
    5.3 载体对负载型磷化铜催化性能的影响
        5.3.1 10Cu_3P/S的 XRD表征
        5.3.2 载体对负载型磷化铜的催化性能评价
    5.4 P/Cu比对负载型磷化铜的影响
        5.4.1 P/Cu比负载型磷化铜的XRD表征
        5.4.2 不同P/Cu比的负载型磷化铜的催化性能评价
    5.5 反应条件对负载型磷化铜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活性评价
        5.5.1 反应时间的影响
        5.5.2 反应压力的影响
        5.5.3 反应温度的影响
        5.5.4 负载型磷化铜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及发表的论文

(4)生物质基糠醛一锅合成乙酰丙酸酯和γ-戊内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糠醛加氢制备化学品的转化路径
    1.3 糠醛加氢制备糠醇
        1.3.1 糠醛液相加氢制备糠醇
        1.3.2 糠醛气相加氢转化制备糠醇
    1.4 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
    1.5 糠醛加氢制备四氢糠醇
    1.6 糠醛加氢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
    1.7 糠醛加氢转化制备 γ-戊内酯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8.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1.8.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Zr-MCM-41与Amberlyst-15 协同催化糠醛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3 催化剂制作方法
        2.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2.2.4.1 比表面积测定(BET)
        2.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3 X射线衍射(XRD)
        2.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4.5 吡啶红外(Py-FTIR)
        2.2.5 乙酰丙酸酯的合成方法
        2.2.6 产物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Zr-MCM-41 表征与分析
        2.3.1.1 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2.3.1.2 Py-FTIR酸性特征分析
        2.3.1.3 XRD物相分析
        2.3.1.4 TEM形貌分析
        2.3.1.5 XPS元素分析
        2.3.2 催化剂Zr-MCM-41制备因素探索及反应工艺优化
        2.3.3 反应条件优化
        2.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2.3.4 催化剂体系及醇介质的优化
        2.3.4.1 催化剂体系筛选
        2.3.4.2 醇介质筛选
        2.3.5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2.3.6 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功能催化剂HPMo/Zr-MCM-41 催化糠醛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2.3 催化剂制作方法
        3.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3.2.4.1 比表面积测定
        3.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2.4.3 X射线衍射(XRD)
        3.2.4.4 吡啶红外(Py-FTIR)
        3.2.4.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3.2.5 乙酰丙酸酯的合成方法
        3.2.6 产物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表征与分析
        3.3.1.1 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3.3.1.2 TEM形貌分析
        3.3.1.3 XRD物相分析
        3.3.1.4 FT-IR特征键分析
        3.3.2 催化剂筛选
        3.3.3 催化剂制作条件优化
        3.3.4 反应条件优化
        3.3.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3.4.2 醇溶液的影响
        3.3.5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3.3.6 反应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性催化剂Zr-MCM@Fe3O4 催化糠醛制备γ-戊内酯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2.3 催化剂制作方法
        4.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4.2.4.1 比表面积测定(BET)
        4.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2.4.3 X射线衍射(XRD)
        4.2.4.4 室温磁滞回线(MPMS)
        4.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4.2.5 γ-戊内酯的合成
        4.2.6 产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4.3.1.1 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4.3.1.2 TEM形貌分析
        4.3.1.3 XRD物相分析
        4.3.1.4 MPMS磁性分析
        4.3.1.5 XPS元素分析
        4.3.2 催化剂筛选
        4.3.3 催化剂Si/Zr的影响
        4.3.4 反应条件优化
        4.3.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3.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3.4.2 醇溶液的影响
        4.3.5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A 实验原料及试剂
附录B 实验设备与仪器
致谢

(5)电化学强化疏水性离子液体催化裂解半纤维素产物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能源问题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1.1.1 能源问题
        1.1.2 生物质能
        1.1.3 生物质利用技术
        1.1.4 开发生物质能的意义
    1.2 疏水性导电离子液体
        1.2.1 疏水性离子液体简介
        1.2.2 导电性离子液体概述
    1.3 半纤维素热解研究进展
        1.3.1 半纤维素的特点
        1.3.2 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概述
        1.3.3 半纤维素热裂解研究现状
        1.3.4 离子液体选择性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疏水性导电功能离子液体的合成
    2.3 实验装置及流程
    2.4 实验分析方法
        2.4.1 电导率测试
        2.4.2 FT-IR 分析
        2.4.3 热稳定性分析
        2.4.4 SEM 分析
        2.4.5 XRD 分析
        2.4.6 GC-MS 分析
第三章 疏水性导电离子液体催化裂解体系的构建
    3.1 疏水性导电离子液体催化裂解体系的设计
    3.2 疏水性导电离子液体性能测试
        3.2.1 离子液体热稳定性分析
        3.2.2 离子液体电导率分析
    3.3 木聚糖热解特性分析
    3.4 木聚糖热解动力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导电性离子液体分温度梯度催化裂解半纤维素
    4.1 半纤维素固相产物分析
        4.1.1 裂解前后半纤维素红外分析
        4.1.2 裂解前后半纤维素SEM对比分析
    4.2 不同温度下半纤维素裂解液相产物分析
    4.3 不同温度下裂解液相产物分布规律研究
    4.4 半纤维素裂解气相产物产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化学强化导电性离子液体催化裂解半纤维素
    5.1 半纤维素固相产物分析
        5.1.1 裂解前后半纤维素红外分析
        5.1.2 裂解前后半纤维素裂解产物SEM分析
    5.2 不同电压下半纤维素裂解液相产物分析
    5.3 不同电压下半纤维素裂解液相产物分布规律研究
    5.4 半纤维素气相产物产量分析
    5.5 分温度梯度裂解与分电压梯度裂解的产物差异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半纤维素选择性催化制备糠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及基本路线
2 糠醛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2.1 水解技术
        2.1.1 均相酸催化体系
        2.1.2 非均相酸催化体系
        2.1.2. 1 分子筛催化剂
        2.1.2. 2 其他固体酸催化剂
    2.2 热解技术
3 糠醛的呋喃基衍生物
    3.1 糠醇和四氢糠醇
        3.1.1 糠醇 (FA)
        3.1.2 四氢糠醇 (THFA)
    3.2 2-甲基呋喃和2-甲基四氢呋喃
        3.2.1 2-甲基呋喃 (MF)
        3.2.2 2-甲基四氢呋喃 (MTHF)
    3.3 呋喃和四氢呋喃
        3.3.1 呋喃
        3.3.2 四氢呋喃 (THF)
4 结语与展望

(7)糠醛衍生物催化制备含氧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生物质基呋喃衍生物
        1.2.1 糠醛简介
        1.2.2 糠醇简介
        1.2.3 四氢糠醇简介
        1.2.4 1,2-戊二醇简介及合成方法
        1.2.5 γ-丁内酯简介及合成方法
    1.3 论文的思路及研究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麦芽酚氧钒VO(mal)_2的制备
        2.3.2 铜基催化剂的制备
    2.4 材料表征仪器参数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4.2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4.5 红外光谱(IR)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反应条件
        2.5.1 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
        2.5.2 钒氧化物催化四氢糠醇C-C键选择性断裂制备γ-丁内酯
    2.6 产物分析方法
        2.6.1 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
        2.6.2 钒氧化物催化四氢糠醇C-C键选择性断裂制备γ-丁内酯
3 糠醇选择性氢解制备1,2-戊二醇
    3.1 前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
        3.2.2 不同铜基催化剂催化糠醇氢解
        3.2.3 催化剂预处理对反应的影响
        3.2.4 铜含量对于糠醇氢解反应的影响
        3.2.5 反应溶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3.2.6 Cu/MnCO_3催化不同浓度的糠醇
        3.2.7 反应温度对于Cu/MnC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3.2.8 反应压力对Cu/MnC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3.2.9 不同反应时间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
    3.3 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反应历程探究
        3.3.1 糠醇氢解可能性分析
        3.3.2 产物稳定性分析
        3.3.3 Cu/MnCO_3催化糠醇氢解反应分析
        3.3.4 糠醇催化加氢制备1,2-戊二醇机理分析
    3.4 小结
4 四氢糠醇氧化制备γ-丁内酯
    4.1 前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钒基氧化物催化四氢糠醇氧化
        4.2.2 VO(mal)_2催化氧化四氢糠醇制备γ-丁内酯
        4.2.3 溶剂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4.2.4 反应温度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4.2.5 反应压力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4.2.6 反应时间对四氢糠醇氧化的影响
    4.3 催化氧化四氢糠醇C-C键断裂反应历程研究
        4.3.1 产物的稳定性分析
        4.3.2 产物的生成路径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γ-丁内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γ-丁内酯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用途
        1.2.1 γ-丁内酯的基本性质
        1.2.2 γ-丁内酯的主要用途
    1.3 γ-丁内酯合成技术的进展
        1.3.1 糠醛法
        1.3.2 顺酐加氢法
        1.3.3 1,4-丁二醇脱氢法
        1.3.4 烯丙醇法
        1.3.5 列普(Reppe)法
        1.3.6 丁二烯乙酰氧基化法
    1.4 本课题的提出
第2章 5H-呋喃酮的合成研究
    2.1 引言
    2.2 5H-呋喃酮的实验室合成实验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 实验操作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5H-呋喃酮合成的正交试验
        2.3.2 5H-呋喃酮合成的影响因素
    2.4 产物表征
第3章 5H-呋喃酮合成扩大实验
    3.1 实验原料和投料量
    3.2 实验所采用的实验仪器
    3.3 5H-呋喃酮的合成路线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4章 5H-呋喃酮加氢法制备γ-丁内酯
    4.1 引言
    4.2 反应原料和实验设备
        4.2.1 反应所需主要试剂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3 反应机理
    4.4 实验操作
        4.4.1 γ-丁内酯的合成
        4.4.2 反应液处理
        4.4.3 脱溶剂和精馏
    4.5 实验结果和讨论
        4.5.1 催化剂使用量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4.5.2 催化剂使用次数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4.5.3 加氢温度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4.5.4 加氢时间对γ-丁内酯合成的影响
    4.6 产物表征
第5章 5H-呋喃酮加氢法制备γ-丁内酯的放大实验
    5.1 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原料
    5.2 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仪器
        5.2.1 合成反应的设备
        5.2.2 脱溶剂的设备
        5.2.3 公共设备系统
    5.3 合成路线设计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小结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纳米级Cu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糠醛加氢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试剂
    1.2催化剂的制备
    1.3催化剂的表征
    1.4催化剂的评价
    1.5反应原料和产物的分析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2.1.1SEM表征结果
        2.1.2比表面积的测定结果
        2.1.3XRD分析结果
    2.2催化剂的评价结果
        2.2.1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2糠醛液态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3氢醛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4催化剂性能的比较
3结论

(10)糠醇催化加氢制备1,2-戊二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1,2-戊二醇
        1.3.1 1,2-戊二醇的理化性质
        1.3.2 1,2-戊二醇的用途
    1.4 1,2-戊二醇的传统合成工艺路线
        1.4.1 正戊酸法
        1.4.2 正戊醇法
        1.4.3 两种方法比较
    1.5 1,2-戊二醇的生产新工艺
        1.5.1 国内生产新工艺
        1.5.2 国外生产新工艺
        1.5.3 小结
    1.6 糠醛和糠醇催化加氢
        1.6.1 糠醛及其衍生物概况
        1.6.2 糠醛的催化加氢反应
        1.6.3 糠醇的催化氢解反应
    1.7 工业催化加氢催化剂
        1.7.1 加氢催化剂的类型与性质
        1.7.2 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
        1.7.3 高压催化加氢技术
    1.8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案
    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原料与试剂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2.3.1 反应装置
        2.3.2 实验操作步骤
        2.3.3 产物定性分析
        2.3.4 产物定量分析
    2.4 催化剂的制备
    2.5 催化剂的XRD分析
第三章 催化剂筛选
    3.1 引言
    3.2 Cu-Zn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3.3 其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3.3.1 市售Cu基催化剂
        3.3.2 自制Cu-Cr催化剂
        3.3.3 贵金属催化剂
        3.3.4 Raney Ni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Zn催化剂
    4.1 引言
    4.2 溶剂选择与基团保护
    4.3 催化剂预处理
        4.3.1 焙烧温度的影响
        4.3.2 还原预处理
        4.3.3 THF浸渍处理
    4.4 反应条件优化
        4.4.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2 反应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糠醇催化加氢反应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反应过程机理分析
        5.2.1 1,2-戊二醇的生成机理
        5.2.2 四氢糠醇的生成机理
        5.2.3 2-甲基呋喃的生成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论文参考文献)

  • [1]MOFs衍生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D]. 吕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2)
  • [2]糠醛加氢用非贵金属(镍、铁、钴)催化剂的研究[D]. 蒋姗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糠醛选择性加氢用磷化铜(钴)催化剂的设计及工艺开发[D]. 杨圣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生物质基糠醛一锅合成乙酰丙酸酯和γ-戊内酯的研究[D]. 高雪影.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电化学强化疏水性离子液体催化裂解半纤维素产物规律研究[D]. 何艳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半纤维素选择性催化制备糠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卢怡,郑志锋,黄元波,李文斌.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8(03)
  • [7]糠醛衍生物催化制备含氧化合物的研究[D]. 岳佳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γ-丁内酯合成方法的研究[D]. 张广省.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5)
  • [9]纳米级Cu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糠醛加氢催化性能[J]. 苗小培,冯海强,黄文氢. 石油化工, 2015(08)
  • [10]糠醇催化加氢制备1,2-戊二醇的研究[D]. 许彦娟. 浙江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Cu-Cr-Ca-Ba催化剂上糠醛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