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MRP-II和JIT的复合生产控制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姚望[1](2020)在《HEX公司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EX公司是一家以风力发电机组中大型金属零部件产品为主的制造型企业。由于公司属于OEM按订单生产的企业,客户订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且产品生产工序多,流程长,所以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在整个生产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随着企业新建设备设施陆续投产,生产系统内部工序与组织日趋复杂,同时订单需求也快速增长,导致HEX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凸显,例如客户订单交付延迟,生产单位产能浪费,在制品库存积压,原辅物料管理混乱等,直接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对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方面的管理进行优化升级,从而更加准时高效且经济地将订单完成,已经成为HEX公司必须尽快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改善HEX公司的产品准时交货率、提高生产效率和库存周转效率为目标,对当前国内外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对比,结合HEX公司生产与物料管理的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公司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环节的优化思路和具体方案。优化方案包括: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转型升级;对生产计划中的订单评审、瓶颈识别、主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分解、生产进度控制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物料控制中不同物料的ABC分类,不同的需求规划策略的应用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与优化。之后通过对关键数据的对比分析,评估了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本文通过企业经营的实践,论证了在组织结构上引入独立PMC部门作为订单交付和库存控制的主导和中枢所具有的价值,论证了在生产控制中围绕系统瓶颈,采用“推拉结合”方式编制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论证了在物料控制中围绕物料属性“二八定律”灵活采用不同订货策略的管理效益,进而得出结论,认为制造企业对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PMC进行转型升级,能够显着提高其运营管理水平,也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冀亚迪[2](2020)在《H公司面向订单的生产计划的分析和改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对于制造业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早已不适用于现在的市场需求。许多制造型企业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变化,逐渐开始采用以客户订单为导向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按时按量地生产产品。但是该生产方式也对制造型企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生产计划需要具备极高的灵敏性以及时响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保证订单准时交货。本文对企业的生产计划方法进行研究,帮助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方式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准时交付客户订单,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H公司为一家汽车零配件制造公司,该公司目前采用的就是以客户订单为导向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但是H公司的生产计划体系不完整,生产计划的业务流程难以协调生产活动进行,这些问题导致H公司的生产计划频繁变动,许多客户订单难以及时交货。本文以H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现行生产计划体系和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以相关理论方法为依据,对生产计划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了改善。首先,针对H公司生产计划体系的订单生产管理和车间作业计划进行改善。结合H公司订单生产管理现状以及相关理论方法,在订单投产前进一步分解订单产品信息,优化订单投产排序方法,提高了订单投产排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分析车间产线的详细生产能力,考虑紧急增加的订单和非紧急的订单在车间作业计划制定中的多种排产有限顺序,以期达到生产能力的最大化利用,最终得出了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最适合H公司订单实际情况的车间作业计划排产方法。该方法使车间作业计划更为详细准确,有效提高了车间作业计划的科学性,避免了订单的交付延误,降低了因订单延误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完成生产计划体系的改善后,在新的计划体系指导下完善了生产计划业务流程,新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得到显着提高,帮助H公司进一步提高了订单交付水平。
李鹤[3](2018)在《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自身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这是优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对于装备制造行业,生产计划控制的科学管理是影响企业科学经营管理和实现盈利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能够屹立于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沈鼓集团透平公司是一家制造各种风机、压缩机等透平机械的传统制造企业,在行业发展减缓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和应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经过分析认为,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的生产计划控制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本文结合生产计划控制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目前现行的生产计划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利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的生产计划控制体系进行了改进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保障措施,来提高生产计划完成率,提高客户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效益,最终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巩固企业市场地位。本文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等内容,明确了全文的基础写作方向。重点以生产计划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对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方式(JIT)进行了阐述,为下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的概况、生产特点以及生产计划控制的现状,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沈鼓集团透平公司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刻的剖析,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结合沈鼓集团透平公司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改进研究,围绕主生产计划控制、物料需求计划控制、采购与外协控制、生产作业计划控制、库存控制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从生产计划控制体系制度文件、客户订单交货准时率、物料库存管理、公司间接效益四个方面进行了效果评估。将沈鼓集团透平公司进行生产计划控制改进前后进行量化对比,突出改进效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的实施保障,确保改进效果持续稳固,切实提升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范闽江[4](2017)在《面向可适应制造的集成计划机制建模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市场全球化、信息网络化、需求个性化趋势日益显着,迫使中小企业放弃传统的少品种大批量的按库存生产(Make-to-Stock,MTS)方式,转向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按订单生产(Make-to-Order,MTO)方式,致力于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目标实现。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来讲,其大多都具有工艺类型齐全、顾客需求范围大、交货期短的特点,在需求动态变化、工艺过程不稳定的环境下,生产组织及管理非常复杂。现有的主流生产计划与控制机制中,因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JIT)主要适用于车间层次的计划,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侧重于瓶颈调度,而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 Ⅱ)的提前期参数为固定值等,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日渐严峻的动态制造环境,已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的障碍。设计和发展适应动态制造环境的新计划机制是企业提升效益,获得市场竞争的关键。针对MTO生产方式下企业的生产计划,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负荷控制(Work Load Control,WLC)的生产控制方式,通过调控订单输入和输出,让在制品库存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在精益整流化实施背景下,生产系统通常呈现主工艺流向,且普遍存在明显瓶颈。通过企业调查研究和文献查询,将具有明显瓶颈的一般流水车间(General Flow Shop,GFS)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安装时间节约与交期满足为目标,瓶颈驱动的订单投放方式与车间调度规则集成的负荷控制方法。对基于负荷控制的集成计划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的补充。使用系统仿真技术来对生产计划机制进行研究,经过各类软件的功能和特点综合比较,选用了FlexSim仿真软件作为生产系统集成计划机制仿真平台。以B阀门集团的生产实践为例,经过对其生产系统的仔细分析,对其生产状况进行了建模,研究了在不同订单投放方式与车间调度组合方案下系统的绩效。经过仿真实验及其仿真结果分析,同时在订单投放和车间调度层考虑与排序相关安装时间时(IPST+SOBS)的平均产出时间小于仅在车间调度层考虑安装时间节约(FCFS+SOBS),且其交期达成率优于仅在车间调度层考虑安装时间节约(FCFS+SOBS)。
崔恒进[5](2017)在《基于MRP Ⅱ和JIT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生产物流,特别是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是伴随着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发送的。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物料流通的过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或已接到的客户订单所做出的生产运作计划实际上就是物料流动的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和准时生产是当前制造型企业使用较频繁的生产管理模式。如何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用来改善企业的生产物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公司为例,根据该公司的生产现状来分析,从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两方面来开展生产系统的研究,提高企业生产物流效率,改善企业各方面的成本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最终增加企业效益。开篇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现状等内容,接着介绍了MRP Ⅱ和JIT的起源,还有MRP Ⅱ和JIT理论的概述、结构功能及其特点进而阐述了该理论对企业的现实意义,并对MRP Ⅱ和JIT理论相结合的原因及方法做了论述。其次,从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两大方面分析了S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以MRP Ⅱ和JIT混合系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在S公司的应用方案和改进方案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通过本文研究表明:MRP Ⅱ和JIT集成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适合于S公司生产实际情况的先进生产管理方法。它有利于降低S公司的生产库存,保证各个项目的生产实现低成本、准时交货、提高企业利润的目标。本研究对其他同行业的制造业在生产管理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立果[6](2014)在《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由以产定销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以销定产,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了企业各方面工作稳步提升,但作为企业运营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计划管理还较大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的状况,造成企业生产制造费用增加、生产效率不高、产品不能按时交货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生产计划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视角,运用生产管理中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最优技术(OPT)、准时生产(JIT)等理论思想对COCOA-LINNA公司在生产计划编制、执行、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方案,并通过改进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全面带动企业运营管理各层面的改善,解决企业当前生产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探究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而明确下一步重点改进方向。(2)为顺利完成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将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本研究中。这部分内容运用生产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和最优生产技术方法进行改进。(3)重点对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进行研究,对项目进行进度计划编制,进度控制进行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利用MRPⅡ、OPT、JIT等生产管理理论提出改进方案,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编制、执行、控制等环节的改进。通过对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进行研究,得出具有一定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结论。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运作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方面得到一些启发。
李国家[7](2014)在《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的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的仿真与优化》文中指出多级库存网络是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主要形式。在供应链多级库存中,由于库存持有者遍布在供应链不同级的不同节点企业上,逐级补货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顾客到达的随机性,运输车辆行驶时间的随机性,市场价格变化的波动性,库存系统中各种异常事件的突发性等的影响,加上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不确定性被逐级放大,造成库存冗余多,优化控制难度大,使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具有复杂性。为了提高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库存,多级库存控制策略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单工厂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是制造系统中成功应用的库存控制方式,所谓的Push策略是用物料的投入来“推”动系统运行,而Pull策略则是用产成品或零件的取出来“拉”动系统运行。在看板系统中,工人必须“看到”空的看板,才能触发加工作业。这就使得看板系统难以运用到广域分布的供应链库存控制中。2000年后,有学者开始将成功应用于单工厂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的最优Push/Pull混合控制模式推广到供应链多级库存中,但由于供应链不能在多个企业间采用“看板”系统,所谓的"Push/Pull"或者"Pull"其实只是“订单拉动”或者“合同拉动”,并不能有效发挥“看板系统”降低库存,提高服务水平的作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能够对库存和途中运输项目进行精确计量和定位,其产生为实现对供应链节点企业库存状况远程实时可视的"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提供了一条技术路径,进而为实现RFID使能的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提供了基础。对于供应链和物流系统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使用解析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中的复杂变化问题,仿真方法是研究它的理想工具。相比之下,仿真方法能够有效地弥补解析方法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问题的缺陷,因此仿真方法在供应链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仿真方法并不是一种优化方法,其不能给出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需要将仿真与优化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基于仿真的优化(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SBO)方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优化。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基于RFID能够对库存和途中运输项目进行精确计量和定位设计开发出"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以供应链分销网络三级库存系统为例,根据其结构特点和运作时各阶段节点企业的功能,基于"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设计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的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各控制策略,设计了多级库存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其在开发的仿真平台上对各库存控制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以仿真平台为基础,在上层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对设计的Push/Pull混合策略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RFID使能的Push/Pull可视化控制实验平台,为RFID使能的Push/Pull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打好实验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基于RFID能够对库存和途中运输项目进行精确计量和定位开发了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及硬件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验测试总结出影响RFID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从而指导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在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中的配置与运行,为其在供应链多级库存可视化中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支持。(2)以供应链分销网络三级库存系统为例,根据其结构特点和运作时各阶段节点企业的功能,借鉴单工厂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中行之有效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基于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设计了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采用传统评价指标对各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策略及(r,Q)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3)设计了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策略仿真平台,在仿真平台上采用设计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库存控制策略进行比较、验证。(4)以开发的仿真平台为基础,以PSO作为上层优化算法,采用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对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找出最优的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并将其与基于RFID的经典(,,Q)策略进行对比。(5)基于以上四项研究内容,建立了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RFID使能的Push/Pull可视化实验平台,为RFID使能的Push/Pull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打好实验基础。
曲祖超[8](2012)在《XX车轮厂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制造市场上,汽车制造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作为整车厂汽车制造的支撑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尤为关键,没有零部件行业良好的保障,必然会导致汽车制造工业的脆弱。在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当中,车轮生产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行业的特点取得竞争优势是车轮生产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这一挑战更加突出了对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问题进行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企业生产物流的管理上,如何能够科学合理的计划控制与管理生产过程当中的物流和信息流,是生产物流研究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核心问题,可以确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的便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企业的生产物流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运转,这种良好状态的具体标准是:物流运转的协调性、准确性、安全性和流畅性。在具体的实施上,每一项工作都有其具体目标,如为了保证产品安全交货,可以相应在生产物流的时间上寻求降低;为了确保产品品质,需要从提升物流作业质量上来入手;为了对生产物流的相关设备利用效率加以提升,则要尽量的实现物流作业环境的优化;为了是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降低在制品数目与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是主要方式;物流成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例如车间加工,人员操作,原材料燃料的占用,为了提升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和素质,就要不断地对物流成本加以控制,寻找如何降低的策略。论文的撰写是在对XX车轮厂一工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第一章里主要介绍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意义、背景、目的、内容等宏观概况,明确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特点,以此为基础构建论文的整体思路,明确论文框架。然后进入到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部分,重点对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的基本理论、生产物流的计划与控制进行阐述,综述制造业生产物流研究现状与趋势,尤其对MRPⅡ/JIT集成式的生产物流控制方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在这种控制模式下相关的生产物流的计划方法与控制策略。进入到第三章开始了对富维车轮厂一工厂生产物流与库存的具体问题分析,这一章在介绍车轮厂生产物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生产物流与库存管理的现状,发现车轮厂在生产线上标准物料箱与生产批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原材料采购批量与提前期的不足,由于两者的不一致导致的生产需求与原材料供应不平衡、各自资金占用量较大的问题出现,基于这一现状对宏观与微观原因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寻求决方案。第四章则针对前面所提到的供需不平衡问题,着眼于生产线上在制品标准物料箱和生产批量的设计以及原材料采购批量与提前期的调整,对不平衡问题加以改善,是生产物流与库存管理得以一定程度的优化。
唐亚民[9](2012)在《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产计划是在计划期内对生产的任务进行周密地安排,包括产品的型号、数量和生产进度等指标,是生产完成相应业务目标的行动纲领。它不仅仅是企业制定其他业务计划的重要参考,而且也是增加企业效益和节约成本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增长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原先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方式也逐渐不能满足当前动态市场发展的要求,并逐步被新提出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所取代。对企业的计划和管理来说,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环境下,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PL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一家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企业。通过对PL公司的生产运营系统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以及分析PL公司的产品特点,指出PL公司生产计划和控制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应用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制生产(JIT)、约束理论(TOC)和延迟制造等理论,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针对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的一系列改进策略及实施方法,如市场需求计划预测方法、主生产计划结合延迟制造方法的制定方法、物料ABC分类管理法、PUSH与PULL相结合的物料需求计划制定方法、供应商管理库存方法和瓶颈作业排序法等,以达到提高准时交货率、生产计划达成率和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目的,从而实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使生产计划与控制更加合理化的目标。通过对PL公司的生产计划和控制体系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的运管管理过程中,利用多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来实现整合优化以及后续地不断改进,既可以帮助企业在多品种、小批量的运营模式下提高整体效率,又可以帮助企业计划和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对PL公司而言,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对其生产运营以及其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的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其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对其他的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改进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岳卫宏[10](2011)在《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得到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手段日益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完善,建造方法不断进步,生产总量不断提高。据统计,201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是2001年290万吨的近22.6倍,是2006年1425万吨的4.6倍,是2009年4243万吨的1.5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造船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造船业迅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没有为中国造船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据统计,2010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71亿元,而利润总额仅为408亿元,中国造船业的行业利润不足8%。究其原因,除了物价因素外,主要还是中国造船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造船周期较长,延期交船的问题经常发生。面对这一困局,中国造船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动现代造船模式建设,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逐渐在世界造船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中国造船企业的物流管理也必须不断完善,以期适应现代造船模式的发展需要。造船企业生产周期长,物料消耗巨大,使得造船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尤其重要。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1)分析了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物流,结合企业生产物流理论,探讨了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相关理论,对传统模式和现代造船模式下的生产物流进行对比分析。(2)在研究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生产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依附于船舶建造主线、以“壳、舾、涂”一体化为基础、以集配中心为流转核心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并进行深入分析。(3)分析了“推式”和“拉式”生产管理模式,探讨了MRP Ⅱ和JIT生产管理技术及其集成机制,构建了基于MRPⅡ/JIT的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模式,并从总装化造船体系、看板管理、供应链管理、托盘管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相关的实施基础。(4)分析了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相关优化问题:运用粒子群算法,探讨了某造船企业分段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以平面分段流水线为例,利用SIMIO仿真工具,对平面分段的生产流程进行仿真,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将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引入造船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可实现流程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现代造船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物流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基于MRP-II和JIT的复合生产控制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RP-II和JIT的复合生产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HEX公司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MC价值与体系的研究现状 |
1.2.2 PMC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 |
2.1.1 MRP Ⅱ概念与原理 |
2.1.2 MRP Ⅱ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
2.1.3 MRP Ⅱ优势与不足 |
2.2 准时制生产(JIT) |
2.2.1 JIT起源与概念 |
2.2.2 JIT体系构造与主要内容 |
2.2.3 JIT优势与不足 |
2.3 约束理论(TOC) |
2.3.1 TOC起源与概念 |
2.3.2 TOC基本原则与实施步骤 |
2.3.3 TOC的DBR生产计划系统 |
2.3.4 TOC优势与不足 |
2.4 MRPⅡ、JIT、TOC对比研究 |
第3章 HEX公司PMC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3.1 HEX公司概况 |
3.1.1 公司介绍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1.3 公司主要产品与工艺流程 |
3.2 HEX公司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的管理现状 |
3.2.1 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
3.2.2 物料控制管理现状 |
3.3 HEX公司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客户订单延期交付的问题及分析 |
3.3.2 生产单位效能损失的问题及分析 |
3.3.3 在制品库存积压的问题及分析 |
3.3.4 原辅物料管理混乱的问题及分析 |
第4章 HEX公司PMC管理体系重构 |
4.1 PMC优化的整体思路 |
4.2 新组织结构的构建 |
4.3 PMC部门的使命与角色 |
4.4 PMC部门内部职责分工 |
4.5 PMC作业流程 |
4.6 PMC评价标准 |
第5章 HEX公司PMC生产计划模块流程再造 |
5.1 生产计划模块再造的整体思路和运作流程 |
5.2 整合信息沟通渠道 |
5.3 重置订单评审程序 |
5.4 分解识别产能瓶颈 |
5.5 推拉结合的方式排产 |
5.6 生产进度的动态控制 |
第6章 HEX公司PMC物料控制模块流程再造 |
6.1 物料控制模块再造的整体思路和运作流程 |
6.2 物料的编码与分类 |
6.3 建立A类物料的MRP订购策略 |
6.4 建立B类物料的定期订购策略 |
6.5 建立C类物料的分权管理制度 |
6.6 建立对物料和产成品的动态控制 |
第7章 HEX公司PMC优化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7.1 优化前后准时交货率的变化分析 |
7.2 优化前后生产效率的变化分析 |
7.3 优化前后库存总量和周转效率的变化分析 |
7.4 优化前后产品和物料呆滞风险的变化分析 |
7.5 优化后的管理效益评价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H公司面向订单的生产计划的分析和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现状 |
1.2.2 订单投产排序研究现状 |
1.2.3 车间作业计划排产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概述 |
2.2 订单生产管理方法概述 |
2.3 车间作业计划排产方法概述 |
第三章 H公司概况和现存问题分析 |
3.1 H公司基本概况 |
3.1.1 H公司工艺流程 |
3.1.2 H公司组织结构 |
3.2 H公司生产计划问题分析 |
3.2.1 H公司生产计划体系问题分析 |
3.2.2 H公司生产计划业务流程问题分析 |
3.3 问题总结 |
第四章 H公司生产计划优化改善 |
4.1 H公司生产计划体系优化改善 |
4.2 H公司生产计划业务流程优化改善 |
4.3 优化改善后效果验证 |
第五章 订单生产管理优化改善 |
5.1 订单的分解 |
5.2 订单优先级的确定 |
5.2.1 客户重要性 |
5.2.2 交货紧迫度 |
5.2.3 订单效益 |
5.2.4 订单优先级 |
第六章 车间作业计划优化改善 |
6.1 不考虑紧急增加订单的车间作业计划 |
6.2 考虑紧急增加订单的车间作业计划 |
6.2.1 优先考虑紧急增加订单的车间作业计划 |
6.2.2 紧急增加订单和正常订单并行排产的车间作业计划 |
6.3 车间作业计划排产方法对比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H公司订单交付情况 |
附录 B 本文主要原始数据 |
附录 C 虚拟订单交货紧迫度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生产计划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生产计划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生产计划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生产计划控制的概念 |
2.1.1 生产计划的概念 |
2.1.2 生产控制的概念 |
2.2 主生产计划(MPS) |
2.2.1 主生产计划的作用 |
2.2.2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 |
2.2.3 主生产计划的基本原理 |
2.3 物料需求计划(MRP) |
2.3.1 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及内容 |
2.3.2 MRP原理概述 |
2.3.3 MRP的计算方法 |
2.4 生产计划控制理论 |
2.4.1 MRPⅡ生产计划控制体系 |
2.4.2 JIT生产计划控制体系 |
2.4.3 TOC生产计划控制体系 |
2.4.4 MRPⅡ、JIT和TOC的比较分析 |
第3章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特点及生产计划控制现状 |
3.1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概况及生产特点分析 |
3.1.1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概况 |
3.1.2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特点 |
3.2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现状 |
3.2.1 公司组织机构 |
3.2.2 公司生产计划方式 |
3.2.3 公司生产调度方式 |
3.2.4 公司计划控制情况 |
第4章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存在的问题 |
4.1.1 生产计划体系脱节 |
4.1.2 生产计划编制不准确 |
4.1.3 生产过程组织混乱 |
4.2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
4.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3 生产管理方法相对滞后 |
第5章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对策及效果 |
5.1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对策 |
5.1.1 主生产计划控制改进 |
5.1.2 物料需求计划控制改进 |
5.1.3 采购与外协控制改进 |
5.1.4 生产作业计划控制改进 |
5.1.5 库存控制改进 |
5.2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效果评价 |
5.2.1 生产计划控制体系制度文件 |
5.2.2 客户订单交货准时率 |
5.2.3 物料库存管理 |
5.2.4 公司间接效益 |
5.3 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对策的实施保障 |
5.3.1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
5.3.2 成立改善室 |
5.3.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
第6章 结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面向可适应制造的集成计划机制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2 可适应制造集成计划机制建模与仿真的理论研究综述 |
2.1 可适应制造 |
2.2 集成计划控制方式 |
2.2.1 制造资源计划 |
2.2.2 准时化生产 |
2.2.3 约束理论 |
2.2.4 负荷控制 |
2.3 系统建模与仿真 |
2.3.1 系统建模方法 |
2.3.2 系统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可适应制造集成计划机制 |
3.1 负荷计算方法 |
3.2 集成计划机制 |
3.2.1 订单池中订单的排序规则IPST(Improved PST)设计 |
3.2.2 控制订单投放的启发式规则STSRH(Set-up Time Saving ReleaseHeuristic)设计 |
3.2.3 控制瓶颈机台订单加工顺序的成组调度规则SOBS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B阀门集团建模与仿真分析 |
4.1 B阀门集团背景分析 |
4.1.1 简介 |
4.1.2 生产系统车间现状 |
4.1.3 仿真的目的 |
4.2 仿真模型的构建 |
4.2.1 仿真性能参数 |
4.2.2 生产物流的简化与假设 |
4.2.3 生产系统实体模型构建 |
4.2.4 流程定义及实体连接 |
4.2.5 主要参数设置 |
4.2.6 运行模型 |
4.3 集成计划机制的仿真实验 |
4.3.1 不同计划控制策略之下的总体绩效比较 |
4.3.2 订单投放与车间调度集成考虑安装时间的系统绩效 |
4.3.3 不同节约安装时间规则下的系统绩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MRP Ⅱ和JIT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方法回顾 |
2.1 现代生产物流概论 |
2.1.1 生产物流的基本概念 |
2.1.2 生产物流的组成 |
2.1.3 生产物流的发展 |
2.1.4 生产物流的特点 |
2.1.5 生产物流的作用 |
2.2 生产物流主要管理理论 |
2.2.1 MRP、闭环MRP、MRPⅡ、ERP理论 |
2.2.2 MRP、MRP Ⅱ与ERP的关系 |
2.2.3 JIT理论 |
第3章 案例企业现状分析 |
3.1 S公司基本介绍 |
3.1.1 S公司基本简介 |
3.1.2 公司产品介绍 |
3.2 S公司生产物流管理现状 |
3.2.1 S公司生产制造现状 |
3.2.2 S公司生产物流现状 |
3.3 S公司生产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生产物流计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生产物流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案例企业的设计方案及效果分析 |
4.1 选择MRP Ⅱ和JIT模式的原因及可行性分析 |
4.1.1 MRP Ⅱ和JIT的比较分析 |
4.1.2 选择MRP Ⅱ和JIT模式的原因 |
4.1.3 选择MRP Ⅱ和JIT模式可行性分析与运转效率 |
4.2 MRP Ⅱ和JIT复合系统的运作模式 |
4.2.1 MRP Ⅱ和JIT复合系统的结构图 |
4.2.2 MRP Ⅱ和JIT混合系统的优势 |
4.3 S公司的生产改进目标以及原则 |
4.3.1 S公司生产物流的改进目标 |
4.3.2 S公司生产物流的改进原则 |
4.4 S公司基于MRP Ⅱ/JIT模式的设计方案 |
4.4.1 生产物流计划问题改进方案 |
4.4.2 生产物流控制方面的改进方案 |
4.5 S公司应用MRP Ⅱ/JIT模式的生产物流效果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6)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构成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生产计划基础理论 |
2.1.1 生产计划概念与分类 |
2.1.2 生产计划的作用 |
2.1.3 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 |
2.2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理论 |
2.2.1 MRPⅡ产生背景 |
2.2.2 MRPⅡ概念及基本思想 |
2.2.3 MRPⅡ系统主要特点 |
2.3 准时化生产(JIT)理论 |
2.3.1 JIT概念及基本思想 |
2.3.2 JIT目标 |
2.3.3 JIT实施手段 |
2.4 最优生产技术(OPT) |
2.4.1 OPT概念 |
2.4.2 OPT理论的发展 |
2.4.3 OPT理论的应用 |
第3章 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COCOA-LINNA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生产特点 |
3.1.3 产品类型及生产工艺流程 |
3.2 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的现状 |
3.2.1 生产计划管理部门简介 |
3.2.2 生产计划编制的现状 |
3.2.3 生产计划执行与控制的现状 |
3.3 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3.1 生产计划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3.2 生产计划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3.3 生产计划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4章 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的改进方案 |
4.1 生产计划编制的改进方案 |
4.1.1 完善相关计划的编制 |
4.1.2 库存控制的改进 |
4.1.3 生产计划编制原则的修订 |
4.2 生产计划执行的改进方案 |
4.2.1 生产早会制度的建立 |
4.2.2 计划人员管理和现场控制的强化 |
4.2.3 临时订单评估机制的建立 |
4.3 生产计划控制的改进方案 |
4.3.1 生产计划工作流程的改进 |
4.3.2 生产计划相关人员岗位职责的完善 |
4.3.3 生产计划相关人员考核标准的改进 |
4.4 生产资源利用水平的提升 |
4.4.1 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
4.4.2 提升设备资源利用水平 |
4.4.3 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的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的仿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5.1 本文主要工作 |
1.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管理及方法介绍 |
2.2 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研究方法综述 |
2.2.1 基于数学规划方法的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研究 |
2.2.2 基于智能优化方法的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研究 |
2.2.3 基于仿真方法的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研究 |
2.2.4 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的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研究 |
2.3 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
2.3.1 SBO方法的基本理论 |
2.3.2 SBO方法分类 |
2.3.3 SBO方法在供应链和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
2.4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仿真研究综述 |
2.5 电子看板研究综述 |
2.5.1 继承看板原始特点的系统 |
2.5.2 没有继承原始看板特点的系统 |
2.6 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介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的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设计与硬件实现 |
3.1 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设计 |
3.1.1 系统设计目标 |
3.1.2 系统开发方案与架构 |
3.1.3 数据库设计 |
3.2 RFID使能的电子看板系统硬件实现 |
3.2.1 RFID阅读器选型 |
3.2.2 RFID阅读器硬件电路分析 |
3.2.3 EPC与电子标签 |
3.3 RFID阅读器测试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FID使能的Push/Pull控制策略设计 |
4.1 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原理 |
4.1.1 传统的Pull与Push控制原理及对比 |
4.1.2 多级库存网络的Pull与Push控制策略原理 |
4.2 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设计 |
4.3 多级库存网络Push和Pull控制策略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多级库存网络系统与单工厂多阶段生产存储系统的区别 |
4.3.2 Push和Pull策略的数学模型建立 |
4.4 各策略对比实验与分析 |
4.4.1 Push,Pull和(r,Q)策略的比较 |
4.4.2 Push/Pull混合策略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级库存系统的仿真平台的设计与仿真实验 |
5.1 多级库存网络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多级库存网络系统仿真平台设计 |
5.3 多级库存网络系统仿真平台实现 |
5.3.1 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
5.3.2 仿真平台实现效果 |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4.1 仿真案例参数设计 |
5.4.2 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FID使能的Push/Pull控制策略基于仿真的优化 |
6.1 基于仿真的优化 |
6.2 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 |
6.2.1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 |
6.2.2 PSO设计 |
6.3 Push/Pull混合策略基于仿真的优化与对比 |
6.3.1 实验参数设置 |
6.3.2 实验结果 |
6.3.3 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6.4 最优的Push/Pull控制策略与(r,Q)策略的对比 |
6.4.1 最优的RFID使能的Push/Pull策略 |
6.4.2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RFID使能的Push/Pull可视化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7.1 RFID使能的看板系统可视化实验平台的设计 |
7.2 RFID使能的看板系统可视化实验平台的实现 |
7.2.1 用户权限管理 |
7.2.2 产品出入库功能 |
7.2.3 产品查询功能 |
7.2.4 看板显示功能 |
7.3 RFID使能的Push/Pull可视化实验平台的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XX车轮厂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特点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概述 |
2.1.1 生产物流的概念 |
2.1.2 生产物流的研究内容 |
2.1.3 库存的定义与作用 |
2.1.4 传统意义与广义的库存方法 |
2.2 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概述 |
2.2.1 生产物流计划概述 |
2.2.2 生产物流控制概述 |
2.3 制造业生产物流研究现状与趋势 |
2.4 MRPⅡ/JIT 结合的生产物流计划方法 |
2.4.1 主生产计划编制 |
2.4.2 BOM 设置 |
2.4.3 能力需求计划 |
2.4.4 能力平衡策略 |
2.5 MRPⅡ/JIT 结合的生产物流控制策略 |
2.5.1 车间控制策略 |
2.5.2 看板控制策略 |
2.5.3 物料配送策略 |
2.5.4 库存物料核算 |
第3章 车轮厂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现状分析 |
3.1 车轮厂及其生产物流特点介绍 |
3.1.1 车轮厂概况 |
3.1.2 生产线设置 |
3.1.3 生产计划及指令下达方式 |
3.1.4 生产作业计划方法与控制 |
3.2 车轮厂在制品物流现状 |
3.2.1 在制品资金占用 |
3.2.2 车间物料控制 |
3.2.3 生产物料的配送 |
3.2.4 车间存货的统计 |
3.3 原材料的库存管理现状 |
3.3.1 原材料库存种类及其控制方法 |
3.3.2 原材料采购批量及提前期 |
3.3.3 原材料资金占用 |
3.4 原材料供应与生产需求供求平衡分析 |
第4章 车轮厂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优化 |
4.1 车轮厂生产物流的优化 |
4.1.1 生产节拍的优化 |
4.1.2 标准物料箱设计与配送改善 |
4.2 车轮厂库存控制的改善 |
4.2.1 部件中间库存改善 |
4.2.2 对库存物料 ABC 分类的调整 |
4.2.3 库存的定量控制及三箱法应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理论 |
2.2 准时化生产(JIT)理论 |
2.3 约束理论(TOC) |
第三章 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业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PL公司概况 |
3.2 PL公司现行生产计划与控制业务流程 |
3.3 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
3.4 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PL公司生产计划系统改进方案 |
4.1 利用MRPⅡ系统结合JIT和TOC构建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 |
4.2 结合SOP优化和建立订单需求预测计划 |
4.3 运用延迟制造技术优化并制定主生产计划 |
4.4 采用PUSH与PULL结合ABC分类法模式运作物料采购计划 |
4.5 运用TOC理论优化和编排车间作业计划 |
第五章 PL公司生产控制系统优化策略 |
5.1 计划员工作职责调整和优化 |
5.2 优化生产能力需求管理-人力和设备产能管理 |
5.3 供应商管理库存结合最大最小法优化库存控制 |
5.4 进料质量检验计划控制改进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造船模式的现状分析 |
1.2.2 生产物流的研究状况分析 |
1.2.3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现代造船模式 |
2.1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 |
2.1.1 中国造船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 |
2.1.2 中国造船业存在的问题 |
2.2 现代造船模式 |
2.2.1 基本概念 |
2.2.2 现代造船模式的核心内容 |
2.2.3 现代造船模式的技术基础 |
2.2.4 现代造船模式的优越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分析 |
3.1 企业生产物流 |
3.1.1 概述 |
3.1.2 生产物流系统的结构形式 |
3.1.3 设计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原则 |
3.1.4 企业生产物流需要解决的问题 |
3.2 造船企业物流 |
3.2.1 造船企业物流的研究意义 |
3.2.2 造船企业物流的特点 |
3.2.3 造船企业物流的内容 |
3.2.4 中国造船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 |
3.3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 |
3.3.1 概念 |
3.3.2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特点 |
3.3.3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特殊要求 |
3.3.4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组织 |
3.3.5 两种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分析 |
3.3.6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研究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系统 |
4.1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特征 |
4.2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企业生产流程 |
4.2.1 现代造船模式对生产流程的要求 |
4.2.2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生产流程 |
4.3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生产物流系统 |
4.3.1 物料随造船生产过程的状态变化 |
4.3.2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系统 |
4.3.3 现代造船主要子生产物流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RPⅡ/JIT的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模式 |
5.1 现代生产系统模式 |
5.1.1 推动式生产系统 |
5.1.2 牵引式生产系统 |
5.1.3 推动/牵引集成式生产系统 |
5.1.4 生产物流管理模式 |
5.2 MRP Ⅱ和JIT概论 |
5.2.1 MRP Ⅱ概述 |
5.2.2 JIT概述 |
5.2.3 MRP Ⅱ和JIT的比较分析 |
5.2.4 MRP Ⅱ和JIT的集成 |
5.3 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的MRPⅡ和JIT应用分析 |
5.3.1 必要性分析 |
5.3.2 可行性分析 |
5.4 基于MRPⅡ/JIT的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模式 |
5.4.1 模式构建 |
5.4.2 生产物流计划 |
5.4.3 生产物流管理策略 |
5.5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 |
5.5.1 总装化造船体系 |
5.5.2 实施看板管理 |
5.5.3 现代造船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 |
5.5.4 实施托盘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优化分析 |
6.1 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物流问题分析 |
6.2 研究对象 |
6.3 平面分段流水线 |
6.4 多分段建造的资源配置分析 |
6.4.1 问题描述 |
6.4.2 数学模型 |
6.4.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 |
6.4.4 案例应用 |
6.5 平面分段流水线的生产流程优化分析 |
6.5.1 仿真工具 |
6.5.2 基于SIMIO的平面分段流水线模型 |
6.5.3 平面分段流水线的生产流程仿真分析 |
6.5.4 优化方案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基于MRP-II和JIT的复合生产控制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HEX公司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优化研究[D]. 姚望. 扬州大学, 2020(05)
- [2]H公司面向订单的生产计划的分析和改善[D]. 冀亚迪.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沈鼓集团透平公司生产计划控制改进研究[D]. 李鹤. 吉林大学, 2018(04)
- [4]面向可适应制造的集成计划机制建模与仿真[D]. 范闽江. 温州大学, 2017(01)
- [5]基于MRP Ⅱ和JIT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研究[D]. 崔恒进.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6]COCOA-LINNA公司生产计划管理改进研究[D]. 杨立果. 东北大学, 2014(06)
- [7]供应链多级库存网络的RFID使能的Push/Pull混合控制策略的仿真与优化[D]. 李国家. 东北大学, 2014(06)
- [8]XX车轮厂生产物流与库存控制优化研究[D]. 曲祖超. 吉林大学, 2012(09)
- [9]PL公司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改进研究[D]. 唐亚民. 兰州大学, 2012(09)
- [10]现代造船模式下的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研究[D]. 岳卫宏.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