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新品种‘天人山杏’

杏新品种‘天人山杏’

一、山杏新品种‘甜仁山杏’(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8)在《喀左县山杏国家保存库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文中指出山杏种质资源是山杏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载体,是山杏良种选育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本文以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保存库价值评价体系,运用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其价值评估进行了研究。明确该保存库中山杏种质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深入了解山杏保存库的价值,为山杏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补偿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2017-2041年经济价值总和为75258.5万元。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2018年生态总价值为754.09万元。(2)通过对西伯利亚杏、野杏和喀左县当地普通山杏的生物量测量发现,西伯利亚杏和野杏比喀左县当地普通山杏更具有生态价值。西伯利亚杏、野杏和当地普通山杏的单株鲜重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西伯利亚杏单株干重与野杏、当地普通山杏单株干重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而野杏和当地普通山杏单株干重之间无显着差异。(3)野杏林中负离子浓度最高,其次为西伯利亚杏林负离子浓度,空地负离子浓度最低,三个地点负离子浓度均值之间呈现极显着水平。负离子浓度最高值出现时间均为18:00,最低值出现时间为11:00-13:00。通过对8:00、14:00、18:00三个时间点负离子浓度多重比较发现,野杏林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西伯利亚杏林和空地。(4)构建的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社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包括目标层1项、综合评价层4项、因子评价层12项,通过专家打分法和模糊数学五分制计分法,得出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进行社会价值评价为“较好”。

张树林,田丽,刘梦培,朱高浦[2](2017)在《洛阳仁用杏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文中指出对不同地区的仁用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的研究,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27份来自于洛阳的仁用杏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以22份河北逐鹿、11份洛阳普通杏和2份西北利亚杏作为对照,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河南洛阳仁用杏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河南洛阳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他杏群体丰富,大部分洛阳仁用杏与河北逐鹿的仁用杏遗传背景较近,只有2个洛阳仁用杏与洛阳普通杏和西北利亚杏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洛阳仁用杏的来源主要是河北逐鹿仁用杏和洛阳栽培杏与西北利亚杏的天然杂交,为该洛阳仁用杏种质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尹明宇[3](2017)在《内蒙古西伯利亚杏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家系、单株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沙漠防护林营造,发挥着重要生态价值;西伯利亚杏仁富含脂肪酸、蛋白质、苦杏仁苷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植物蛋白资源和药用资源。为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群体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以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对入选西伯利亚杏优良种质的生长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抗性等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估算种源和家系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从而筛选丰产、优质的种源和家系;对入选单株的杏仁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差异分析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高品质优良单株;对入选单株进行开花物候调查,筛选避晚霜晚花优良单株;对入选单株的幼果进行人工模拟降温处理,分析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低温变化规律,通过差异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评价,筛选抗晚霜优良单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种群间的变异(47.15%)大于种群内的变异(16.43%),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73.03%,种群间变异是西伯利亚杏表型变异的主要变异来源。土默特左旗万家沟种群表型多样性最丰富,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种群最小。表型性状主要受经度、年降水量以及年日照时数三个主要地理生态因子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把13个种源区划为四大类,其中乌拉山种群的叶性状和阿鲁科尔沁旗种群的核形状受地理生态因子影响最大。西伯利亚杏各种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20.93%,产仁量的变异系数(68.27%)最大,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7.99%)最小,数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2.645)大于质量性状(0.265);各部位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叶>果>核>仁,多样性信息指数大小顺序为叶>核>仁>果。核、仁等主要经济性状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且产仁量、苦杏仁苷、粗脂肪分别与纬度、经度、年平均气温密切相关。2.内蒙古西伯利亚杏的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选择。产仁量、仁干质量、出仁率、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主要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着,将种源分为5类,第Ⅰ类群的产仁量高、仁大;第Ⅱ类群的出仁率高,粗蛋白含量高;第Ⅲ类群的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第Ⅳ类群各项指标都较低;第Ⅴ类群的产仁量高、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80.716%,根据主成分值对西伯利亚种源进行排序:敖汉旗>凉城>和林格尔县>万家沟>科右中旗>察尔森>扎鲁特旗>科左后旗>巴林右旗>扎赉特旗,前3个种源为优良种源。根据单性状选择之育种值排名法,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当直接选择的目标性状分别为产仁量、出仁率、粗脂肪时各经济性状能够得到较大增益。因此以产仁量、出仁率、粗脂肪三个主要指标为目的性状,通过多性状联合选择之独立挑选法进行家系选择,共得到14个优良家系,三个目的性状的现实增益分别为34.86%、18.54%和2.97%,能够使得各个经济性状获得较为理想的改良。3.内蒙古西伯利亚杏仁氨基酸、脂肪酸评价及优良单株选择。西伯利亚杏仁18种氨基酸齐全,总氨基酸含量均值为30.11 g/100 g。各种氨基酸变异系数均值为22.15%,色氨酸的变异系数(36.36%)最大,精氨酸的变异系数(12.54%)最小,各类氨基酸含量变异较大,总氨基酸含量相对稳定。西伯利亚杏仁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值为7.67g/100 g,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氨基酸比值系数SRC均值为63.14。西伯利亚杏的儿童必需氨基酸、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极其丰富,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达到38.22%和71.98%。不同种源间各类氨基酸含量有有明显差异,而各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比例相对稳定,巴林右旗种源的各类氨基酸含量最高,和林县种源的SRC值最大。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相互之间存在极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4个类群,第Ⅱ类群的9个单株的各类氨基酸含量均最高,为优良单株,其中总氨基酸含量37.26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9.84 g/100 g,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4.36 g/100 g,味觉氨基酸含量24.19 g/100 g,药用氨基酸含量25.79 g/100g,各类氨基酸的现实增益平均值为32.60%,改良效果显着。西伯利亚杏仁主要分离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3.71%;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94.33%;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65.88%;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28.45%。6种脂肪酸变异系数均值为14.71%,棕榈油酸的变异系数(24.75%)最大,油酸的变异系数(4.91%)最小。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异(11.82%)较大,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异(2.80%)相对较小。各类脂肪酸含量之间关系密切,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聚类分析将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9个单株为优良单株,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达95.47%,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高达69.56%,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低至3.42%,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饱和脂肪酸的选择增益分别为1.21%、5.58%和-7.93%,改良效果显着。4.内蒙古西伯利亚杏抗(避)倒春寒优良单株选择。西伯利亚杏58.13%的单株盛花期分布在4月21日到4月24日之间,以4月21日最为集中。以推迟开花7 d以上(相对于4月21日)为标准进行晚花选育,分别得到盛花期推迟7 d、8 d、9 d、10 d、11 d的优良单株17、10、13、3、3棵,具有一定的避开晚霜冻害的潜力。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西伯利亚杏幼果SOD活性,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0℃和-2℃处较高;POD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出有略微上升;可溶性蛋白质总体呈降-升-降的趋势,在0℃处最低,在-2℃最高;可溶性糖总体呈升-降-升的趋势,在-2℃最高,在-3℃处最低;游离脯氨酸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1℃和-3℃处有略微上升。5个参试抗寒性性状在不同单株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聚类分析将参试种质资源分为3类,第Ⅰ类群的SOD活性(19.59 unit/g·FM)和可溶性糖含量(151.42 mg/g·M)最高;第Ⅱ类群的POD活性(22.54 unit/g·FM)最高;第Ⅲ类群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6.85 mg/g·FM)和游离脯氨酸含量(2825.87μg/g·M)最高。不同抗寒性物质间相对比较独立,相关性不强,只有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法将各抗寒性性状综合评价,各单株抗寒性排名为:F26>西26-1>G16>PT75>PT76>12044>晚44-5>西13-1>PT86>PT80。

张欣[4](2016)在《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多样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西伯利亚杏是“三效合一”树种,在辽西生态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以位于辽宁省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的山杏种质资源圃中66个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测了16个质量性状和29个数量性状,以筛选的98对引物进行了全基因组SSR扫描,分析了西伯利亚杏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旨在为该树种的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在16个质量性状上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数量指标的观测表明,无性系间经济性状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选育丰产优质品种的潜力大,其中区分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的主要数量性状依据是单果重、单核重、单仁重、嫩枝长、嫩枝粗、叶柄长、叶柄粗、树高、主枝基角9项指标;果、核、仁及花性状受强遗传控制,重复力较高,叶片、叶柄、嫩枝方面的性状指标和树高的重复力次之,重复力较低的是主枝基角和单位冠影面积产果量,重复力最低的是冠幅、干径;基于2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Q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为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评价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2)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在SSR标记上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多样性。98个标记平均等位位点数目(NA)为9.910,有效等位位点数目(NE)为5.44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75,表明这些标记位点在群体内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间存在基因交流,但种源间分化程度较高,遗传分化系数FSr为15.4%;应用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将66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聚为4类,聚类结果与种源分类存在极显着的相关。种源间亲缘关系与各种源群体的地理分布存在联系,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排序为辽宁北票市种源、辽宁喀左县种源、辽宁朝阳县种源和内蒙古敖汉旗种源。种源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相关显着,个体间的相关极显着,表明地理隔离在西伯利亚杏种源群体和个体遗传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通过98个SSR位点在西伯利亚杏基因组上扫描发现,散布于全基因组SSR位点间存在广泛的连锁不平衡(D’>0.5,p<0.01),但总体水平较低(r2<0.5,p<0.01);基于STRUCTURE数学模型聚类将66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划分为4个亚群;卡方检验表明,基于数学模型聚类结果和种源分类结果相关性极显着,但与表型数量性状分类结果相关性不显着。基于数学模型聚类结果和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JJPGMA)结果完全吻合;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对包括16个质量性状和31个数量性状的表型性状与98个SSR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6个SSR位点与8个性状相关联;分析了关联标记等位基因的平均表型变异。本文提出的表型性状SSR关联位点、等位基因的表型差异和等位基因的载体,为西伯利亚杏连锁作图的标记预筛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高世代种子园营建中的亲本选择及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5](2015)在《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余海滨,董胜君,李爽,雷鸣雷,马发旺,吴月亮,刘明国[6](2013)在《黄土丘陵区野杏表型变异种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图谱研究》文中指出运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黄土丘陵区野杏表型变异种质43株样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3株表型变异野杏样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丰富、多态、稳定,蛋白质亚基主要集中在14.466.5 KD,分布较广,多数种质都有其特征谱带。依据特征谱带的分子量进行聚类,将43株表型变异野杏样木划分为9类。从蛋白质水平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种子蛋白质可作为野杏种内类群划分的遗传标记。

曹恭祥,季蒙,任建民,王美珍,杨跃文,乔磊,刘军[7](2012)在《5种药剂对天然山杏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为研究不同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对山杏生长量和杏仁产量的影响,2011年4~9月,在乌兰察布市上高台林场内山杏天然林喷施5种药剂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B9推迟花期、提高成花率都高于硼酸。2)稀土1 000 ppm、防落素25 ppm坐果率最高,分别可提高12.0%、10.6%。3)药剂的喷施对山杏果实影响显着,而对枝、叶影响不明显。4)各药剂不同浓度对山杏产量影响可分为3类,第Ⅰ类显着影响共7个,第Ⅱ类影响共3个,第Ⅲ类影响不显着共5个。

李明,赵忠,杨吉安,卢斌,苗兴军[8](2011)在《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县、甘肃灵台县、华池县、庆城县四地山杏叶片、果实、种核等存在显着变异,共收集变异类型37种。37种类型间果重、叶面积、核重和出核率变异系数较大,达到20%以上,其余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约10%。山杏核、仁的数量性状以及叶柄长、叶形指数、叶面积、果重、果长度、果宽度、果厚度与核重、仁重等经济性状显着相关,可以作为高产山杏选种的主要数量指标。根据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37个类型聚为五大类,聚类趋势大致是按果型或者核型聚类,同类间具有较多共同的形态特征。

李明[9](2010)在《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文中指出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 Lam)为蔷薇科李亚科杏属植物,是一个野生天然杂交种群体,在黄土高原广为分布,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造林树种。由于其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加之不同地区、地域间的相互引种,山杏在各分布区出现了许多变异类型,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针对山杏分类研究薄弱,良种选育落后的现状,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在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山杏集中分布的陕西省麟游县和甘肃省的灵台县、华池县、庆城县,对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特异种质资源,划分变异类型。依据杏仁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区的县域间和县域内,山杏种核的数量性状差异显着,变异较大;不同种质的山杏,在千粒重、出仁率、杏仁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等方面差异较大。2、山杏在叶片、果实、种核形态等方面存在显着变异,可划分为37个变异类型。其中,果重、叶面积、核重和出核率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均达到20%以上。山杏果重、叶面积等一系列数量性状与核重、仁重等经济性状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山杏果重、果实形态、叶面积、叶柄长可作为山杏良种选育的主要数量指标。3、山杏37个变异类型杏仁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山杏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态、稳定,条带清晰,主要由41.1KD,39KD,34.6KD,22.7KD,22KD,21.7KD等六种亚基组成,是山杏的特征亚基。其余亚基数量丰富但含量较少。各变异类型杏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较大,从电泳谱带差异可看出其遗传差异显着。4、依据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的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37个变异类型分为五个山杏种下类群。第T大类包括了25个类型,第1Ⅱ、Ⅲ、Ⅳ、V类分别包括了2个、5个、2个和3个类型,同一大类的各类型电泳谱带比较相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基本在同一水平。5.种子可溶性蛋白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原因与形态特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表现型不能稳定遗传有关。本研究基本弄清了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区山杏种质资源及其变异情况,为山杏良种选育和优质、高产人工林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魏景利,张艳敏,林群,陈学森[10](2010)在《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文中认为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起源演化、资源评价、种质创新及遗传育种等方面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杏的砧木资源、鲜食资源、加工资源及观赏资源等优异种质资源。

二、山杏新品种‘甜仁山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杏新品种‘甜仁山杏’(论文提纲范文)

(1)喀左县山杏国家保存库种质资源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种质资源概述
    1.2 国内外种质资源保存库概述
    1.3 种质资源价值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评价体系
    2.1 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概况
    2.2 山杏种质资源特征
    2.3 山杏种质资源服务功能
    2.4 评价体系构建
第三章 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经济价值评价
    3.1 评价方法
    3.2 计算方法
    3.3 数据来源
    3.4 经济价值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经生态价值评价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社会价值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体系构建方法
    5.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5.4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5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5.6 社会价值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洛阳仁用杏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果与分析
    1.1洛阳仁用杏遗传多样性
    1.2洛阳仁用群体结构
    1.3洛阳华仁杏与其他杏群体的遗传关系
2讨论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2 DNA提取
    3.3 SSR-PCR扩增
    3.4数据统计与分析

(3)内蒙古西伯利亚杏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家系、单株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种源试验
        1.3.2 表型多样性及地理种源变异研究
        1.3.3 杏仁氨基酸和脂肪酸
        1.3.4 抗寒性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伯利亚杏群体表型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和样品采集
        2.1.2 表型性状的测定
        2.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
        2.2.2 种群间的表型分化
        2.2.3 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2.2.4 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2.2.5 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种群聚类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优良种源、家系选择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来源和样品采集
        3.1.2 生长性状和表型性状的调查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3.2.2 描述性表型性状多样性
        3.2.3 数量性状多样性
        3.2.4 种源间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和聚类
        3.2.5 主要经济性状与形态及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3.2.6 性状的种源遗传力和选择增益
        3.2.7 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和选择增益
        3.2.8 主成分分析及种源选择
        3.2.9 单性状选择之育种值排名法
        3.2.10 多性状联合选择之独立挑选法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西伯利亚杏仁氨基酸、脂肪酸评价及优良单株选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氨基酸测定
        4.1.3 脂肪酸测定
        4.1.4 氨基酸评价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西伯利亚杏仁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4.2.2 西伯利亚杏仁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4.2.3 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仁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分析和营养价值评价
        4.2.4 氨基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选择
        4.2.5 西伯利亚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4.2.6 各类氨基酸间的相关性分析
        4.2.7 基于脂肪酸的聚类分析及选择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西伯利亚杏晚花和抗寒性评价及优良单株选择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定指标
        5.1.4 抗寒性评价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期分布及晚花选择
        5.2.2 幼果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分析
        5.2.3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分析
        5.2.4 抗寒性物质的差异分析
        5.2.5 抗寒性物质的聚类分析
        5.2.6 抗寒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5.2.7 抗寒性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5.2.8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抗寒性综合评价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西伯利亚杏天然种群表型变异
        6.2.2 西伯利亚杏表型变异特征
        6.2.3 西伯利亚杏表型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6.2.4 西伯利亚杏仁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和营养评价
        6.2.5 西伯利亚杏幼果抗寒性
        6.2.6 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的保育和利用
    6.3 展望
        6.3.1 特色与创新
        6.3.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多样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研究现状
        1.2.2 杏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2.3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
    2.1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1 山杏种质资源圃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质量性状变异及分布
        2.2.2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数量性状的差异与重复力
    2.3 小结与讨论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提取结果
        3.2.2 引物筛选
        3.2.3 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4 基于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3.2.5 地理种源对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表型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
        4.2.2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群体结构分析
        4.2.3 与表型性状关联的SSR标记及其等位变异表型差异
    4.3 小结与讨论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定性分级性状分析
    2.2数量性状分析
    2.3主成分分析
    2.4聚类分析
3讨论
    3.1仁用杏类群中存在着丰富的变异类型
    3.2仁用杏的多元化起源
    3.3仁用杏品种资源的分类地位
4结论

(6)黄土丘陵区野杏表型变异种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1 试材
        2.1.2 试剂
    2.2 种子可溶性蛋白SDS-PAGE电泳
        2.2.1 样品溶液提取
        2.2.2 电泳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谱带分析
    3.2 野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其差异能够反映基因的组成差别。
    4.2 根据野杏种子可溶性蛋白特征谱带的分子量聚类, 将43株表型变异的野杏划分为9类。
    4.3

(7)5种药剂对天然山杏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喷施不同浓度硼酸和B9对山杏花期和成花率的影响
    3.2 喷施不同浓度稀土、多效唑和防落素对山杏坐果率的影响
    3.3 山杏各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
    3.4 不同处理对山杏产量的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8)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采集
    1.2 形态观测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质量性状差异分析
    2.2 数量性状差异及分析
    2.3 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
    2.3 各类型聚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山杏种质资源的变异性
    3.2 山杏良种选育
    3.3 山杏种下类群分类

(9)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山杏资源及其价值
    1.2 山杏资源开发与丰产栽培研究
        1.2.1 山杏资源开发研究
        1.2.2 山杏丰产栽培研究
    1.3 山杏种质资源及分类研究
        1.3.1 山杏形态观测研究
        1.3.2 山杏花期抗冻研究
        1.3.3 山杏细胞学研究
        1.3.4 山杏孢粉学研究
        1.3.5 山杏授粉生物学研究
        1.3.6 山杏蛋白质研究
        1.3.7 山杏分子标记研究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案
    2.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的内容
    2.3 研究目标和方案设计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设置
    3.2 山杏种核变异研究
        3.2.1 形态学统计
        3.2.2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测定
    3.3 山杏典型变异类型研究
        3.3.1 种质资源变异状况调查
        3.3.2 各变异类型差异
        3.3.3 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
    3.4 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研究
        3.4.1 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3.4.2 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SDS-PAGE电泳
    3.5 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山杏种核变异分析
        4.1.1 形态变异分析
        4.1.2 各产地间杏核差异分析
        4.1.3 不同形态杏核间差异分析
    4.2 山杏典型变异类型分析
        4.2.1 各变异类型差异分析
        4.2.2 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
    4.3 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
        4.3.1 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质蛋白含量分析
        4.3.2 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
    4.4 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结果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变异
    5.2 丰产山杏选育标准
    5.3 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39种不同形态的种核照片
    附录2 37种山杏典型变异类型照片
致谢
作者简介

(10)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杏种质资源研究
    1.1 起源演化
    1.2 种质评价
    1.3 种质创新
    1.4 遗传育种
2 杏优异种质资源及利用
    2.1 砧木资源
    2.2 鲜食杏资源
    2.3 加工杏资源
    2.4 仁用杏资源
    2.5 观赏杏资源

四、山杏新品种‘甜仁山杏’(论文参考文献)

  • [1]喀左县山杏国家保存库种质资源价值评价[D]. 王璐.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2]洛阳仁用杏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J]. 张树林,田丽,刘梦培,朱高浦.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6)
  • [3]内蒙古西伯利亚杏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家系、单株选择[D]. 尹明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2)
  • [4]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多样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D]. 张欣.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5]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J]. 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徐铭,刘硕. 果树学报, 2015(03)
  • [6]黄土丘陵区野杏表型变异种质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图谱研究[J]. 余海滨,董胜君,李爽,雷鸣雷,马发旺,吴月亮,刘明国. 辽宁林业科技, 2013(06)
  • [7]5种药剂对天然山杏林生长的影响[J]. 曹恭祥,季蒙,任建民,王美珍,杨跃文,乔磊,刘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04)
  • [8]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J]. 李明,赵忠,杨吉安,卢斌,苗兴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1)
  • [9]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D]. 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10]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J]. 魏景利,张艳敏,林群,陈学森. 落叶果树, 2010(02)

标签:;  ;  ;  ;  ;  

杏新品种‘天人山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