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毕业生就业大市场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晨[1](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张棋飞[2](2021)在《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整体上我国城市的房价一直处在快速上涨的状态中,不同城市的房价与房价增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出现城市间房价的分化。同时,社会中每年都会新增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在不同的城市间自由流动,对各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观察后发现,城市间不同的房价与房价增速似乎与城市间各异的高校毕业生流动情况存在密切关联。在长三角区域中,高校毕业生净流入城市的房价通常较高,而高校毕业生净流出城市的房价则通常较低,高房价不能有效抑制高校毕业生的流入,低房价也不能显着吸引高校毕业的流入。那么,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是否会对城市房价波动以及城市间的房价分化造成影响?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对于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然后对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与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界定与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调整后的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分析不同能力的劳动者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与流动上出现分化的原因,由此阐明作为高能力劳动者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波动以及城市间房价分化的理论影响机理。之后基于2019年长三角区域中部分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区域内的就业地区选择与流动情况,基于2009年至2018年区域内41座城市的房价数据分析这段时期中城市间房价的分化情况,并归纳出二者在现实中所存在的潜在关联性。随后采用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与面板单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证实高校毕业生流动能够对房价波动以及城市间的房价分化产生显着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现状分析与实证分析后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不同能力的劳动者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以及流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引起城市间房价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毕业生作为一种高能力劳动者,具有落户更加容易、购房能力更高、向往城市生活、流入规模较大的四个特点,能够显着增加城市中住房市场与租房市场的需求,从而引起房价上涨。但是由于不同城市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情况不同与流动规模不同,会使得高校毕业生对于房价的刺激作用因城而异,从而导致城市间房价的分化。第二,长三角区域高校毕业生在区域内部就业地区的选择与地区间的流动上存在一致性的偏好。多数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与流向区域中经济发达、环境优异的地区,主要是直辖市、一线城市与省会城市。第三,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间的房价存在空间关联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房价分化现象。区域东南部,即上海、江苏南部与浙江大部为高房价区域;区域西北部,即江苏北部与安徽大部为低房价区域。高房价区域的平均房价一直以来都是低房价区域的两倍以上,两类区域的房价分化程度一直在扩大。第四,长三角区域高校毕业生流动对于区域内的城市房价具有显着的刺激作用,同时其也是城市间房价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房价会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流入而上涨,也会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流出而下跌。在高校毕业生流入规模较大或者职业发展环境较好的城市中,房价会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流动而上涨。在高校毕业生流入规模较小、高校毕业生流出或者职业发展环境较差的城市中,房价会受到高校毕业生流动的抑制或者不会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流动而变化。因此,必须要对区域内的高校毕业生流动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其向大城市的过度集聚,鼓励其支援中小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要防止房价的过快上涨与城市间房价的过度分化,避免房价高企与过度分化所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危机,保障区域整体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陈泽煜[3](2021)在《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国内目前涌现出了一大批职业教育企业,然而,在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传统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如果不进行改革,将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市场的变化。G公司成立于2011年,以公职类培训考试为主要业务。企业成立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积累了坚实的客户基础,但是作为一家中型培训机构,其品牌影响力仍旧无法同行业寡头相抗衡,尤其在公考培训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仅依靠原有客户资源显然是不可行的,随着近几年线上教育的快速兴起,市场的客户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一市场环境下,如何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做出品牌效应,将成为职业教育企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来看,G公司现行的营销策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本文研究主要结论:一是G公司营销策略中存在产品差异不明显、产品定价不合理、营销渠道不全面、促销手段不明显、人才队伍不完善、服务过程需优化、有形展示不突出等问题。二是G公司应采取以下优化建议。产品策略方面,提出产品设计差异化,产品内容提质化。价格策略方面,提出线下课程差异化定价,线上课程灵活化定价。渠道策略方面,提出着力推广加盟渠道建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销策略方面,提出促销手段多样化,促销对象精准化。在服务过程策略方面,承诺实施前瞻性的措施,并继续学习过程管理的加强。人员策略方面,提出提高准入门槛,畅通晋升渠道,提升福利待遇。有形展示策略方面,提出精心打造公司的服务环境,专业化设计制作宣传资料,运用网络有形化展示手段,统一公司服务人员着装。附加服务优化提升方面,提出增加报考指导、考前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服务。
郭子铭[4](2021)在《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文中提出研究三角区是美国三大科研中心之一,是北卡罗来纳州高科技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20世纪50年代,北卡罗来纳州的三大支柱性产业——烟草业、纺织业、家具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对此,1959年,北卡罗来纳州决定成立研究三角区,调整本州的经济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经济的繁荣发展。研究三角区的出现不仅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对北卡罗来纳州、南部地区和美国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研究三角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探讨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和其获得成功的原因等内容。本文的脉络可概括如下:绪论部分概述国内外学者对北卡罗来纳州和研究三角区的相关研究。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二战前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发展情况,着重阐述烟草业、家具业和纺织业在该州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主要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研究三角区创建的背景,叙述北卡罗来纳州各界所作出的贡献。第三部分重点探讨研究三角区自建立以来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概括研究三角区的影响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其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繁荣发展的原因。通过对研究三角区发展历程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能从落后的农业区发展成重要的科研中心和经济发展引擎,研究三角区无论是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支持。因此,在总结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时,都需要重点关注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对该区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三角区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区以及科技园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董旭萍[5](2021)在《《发展关键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高等教育》(6-7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t a Crossroads:Higher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一书由世界银行于2017年整理出版。该书主要从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师生流动等方面,分析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目前,该书还没有中文译本,因此,本次翻译不仅有助于委托人的研究,同时也可为国内相关拉美文化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笔者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顺利完成本次翻译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原文本进行具体分析。由于原文本中含有较多专有名词,抽象名词及缩写词,考虑到原文本的官方性特点,笔者在保证译文语言简明正式的同时,精准表达词汇意思。在句法层面,笔者灵活采用断句、重组、转换语态等翻译方法,在不违背原文客观事实的情况下,确保译文语句通顺流畅,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研究要求。为符合原文逻辑,凸显信息型文本中语言的信息功能,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时刻注意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从而客观准确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通过借助交际翻译理论和相关翻译方法使原文中多样化词汇的语义变得易于理解,使长难句和被动句变得简洁通顺,并有逻辑地传递出原文内容,深刻反映出拉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文化。随后,委托方对本次翻译实践做出客观评价,他们认为译稿已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暴占杰[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史晓玲[7](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吴要武[8](2020)在《7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府就建立了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消失,城镇就业由政府劳动部门计划安排,农村劳动力则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知青返城给城镇带来巨大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三结合"的就业政策加以应对,开始打破传统的统包统配就业体制,劳动力市场开始发育,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二元经济体制向一元过渡。经过长期的高速增长和就业创造,2003年以来,劳动力市场由供过于求开始演变为供不应求,劳动者工资迅速增长,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发生改变,劳动力市场政策也随之发生改变,从促进就业到兼顾推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在每一个重要阶段,政府都出台了较为明智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陈宇[9](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周倩[10](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来自毕业生就业大市场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自毕业生就业大市场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以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
二、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
三、房价分化的影响因素 |
四、劳动力流动与房价波动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进一步改进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三、进一步改进之处 |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影响的理论机理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 |
二、房价波动 |
三、房价分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介绍 |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 |
二、房地产供求均衡理论 |
第三节 劳动者就业城市的选择分化机理 |
一、离散选择:城市职业发展环境不影响劳动生产率 |
二、连续选择:城市职业发展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 |
第四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城市的选择与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机理 |
二、城市间差异化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分化的影响机理 |
第三章 长三角高校毕业生流动与房价分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与流动现状分析 |
一、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省级)选择现状 |
二、长三角区域高校毕业生地区间(省级)流动现状 |
三、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与地区间流动(地级)现状 |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房价分化现状分析 |
一、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二、长三角区域房价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长三角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测度与定义 |
一、核心解释变量测度 |
二、其他变量定义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模型估计、检验与选择 |
三、模型估计结果解释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高校毕业生流动对城市间房价分化的影响分析 |
一、面板门限模型的设定 |
二、面板单门限模型的估计、检验与选择 |
三、面板单门限模型估计结果解释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流动 |
二、避免房价的过快增长 |
三、防止城市间房价过度分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考培训 |
2.1.2 服务营销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2.2.1 SWOT分析 |
2.2.2 7Ps理论 |
3.G公司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3.1 G公司基本情况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微观环境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2 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
3.3.3 行业竞争者的现有竞争力 |
3.3.4 替代者的替代能力 |
3.3.5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能力 |
3.4 SWOT分析 |
3.4.1 机遇分析 |
3.4.2 威胁分析 |
3.4.3 优势分析 |
3.4.4 劣势分析 |
4.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
4.1.1 G公司现行产品策略 |
4.1.2 G公司现行定价策略 |
4.1.3 G公司现行渠道策略 |
4.1.4 G公司现行促销策略 |
4.1.5 G公司现行人员策略 |
4.1.6 G公司现行服务过程策略 |
4.1.7 G公司现行有形展示策略 |
4.2 G公司服务营销市场调查分析 |
4.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4.2.2 影响用户选择培训机构的因素分析 |
4.2.3 用户对教学服务产品体验情况分析 |
4.2.4 用户对培训价格支付意愿情况分析 |
4.2.5 用户服务渠道进入情况分析 |
4.2.6 用户对服务人员水平以及服务态度满意度情况分析 |
4.2.7 服务过程体验情况分析 |
4.2.8 有形展示情况分析 |
4.2.9 课程附加服务满意度情况分析 |
4.3 G公司内部员工调查分析 |
4.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4.3.2 关于市场营销人员访谈调查分析 |
4.3.3 关于教学服务人员访谈调查分析 |
4.4 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产品差异不明显 |
4.4.2 产品定价不合理 |
4.4.3 营销渠道不全面 |
4.4.4 促销手段不明显 |
4.4.5 人才队伍不完善 |
4.4.6 服务过程需优化 |
4.4.7 有形展示不突出 |
5.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产品策略优化 |
5.1.1 产品设计差异化 |
5.1.2 产品内容提质化 |
5.2 定价策略优化 |
5.2.1 线下课程差异化定价 |
5.2.2 线上课程灵活化定价 |
5.3 渠道策略优化 |
5.3.1 着力推广加盟渠道建设 |
5.3.2 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5.4 促销策略优化 |
5.4.1 促销手段多样化 |
5.4.2 促销对象精准化 |
5.5 人员策略优化 |
5.5.1 提高准入门槛 |
5.5.2 畅通晋升渠道 |
5.5.3 提升福利待遇 |
5.6 服务过程策略优化 |
5.6.1 制定预防性措施 |
5.6.2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
5.7 有形展示策略优化 |
5.7.1 精心打造公司的服务环境 |
5.7.2 专业化设计制作宣传资料 |
5.7.3 网络有形化展示 |
5.7.4 统一公司服务人员的着装 |
5.8 附加服务优化提升 |
5.8.1 报考指导 |
5.8.2 考前心理疏导 |
5.8.3 就业指导 |
6.保障措施 |
6.1 师资培训 |
6.2 服务提升 |
6.3 财务支持 |
6.4 管理科学 |
6.5 文化输出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G公司服务营销市场调查问卷 |
附录2:G公司内部员工访谈调查问卷 |
致谢 |
(4)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选题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选题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的北卡罗来纳州 |
第一节 美国内战前北卡罗来州的经济发展 |
一、种植园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制造业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内战后到二战前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发展 |
一、烟草业 |
二、家具业 |
三、纺织业 |
第二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设想的酝酿 |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建立的原因 |
一、经济层面的因素 |
二、社会层面的因素 |
三、其他因素 |
第二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创意的提出与成型 |
一、研究三角区设想的提出 |
二、创建研究三角区的筹备工作 |
第三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早期建设 |
一、少数机构和企业的进驻 |
二、桑福德州长的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大型企业分支机构与政府共同影响下的繁荣发展 |
一、研究三角区的繁荣发展表现 |
二、研究三角区繁荣发展的原因 |
第三节 面临诸多挑战的21 世纪 |
一、2008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
二、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 |
三、小型和初创企业的发展 |
四、中心园区发展计划 |
第四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影响与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影响 |
一、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北卡罗来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对南部、东海岸、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困境与挑战 |
一、发展早期的困境(1959-1965) |
二、发展中期的难题(1965-1990) |
三、经济全球化时期的挑战(1990-至今) |
第三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经验教训 |
一、合适的发展战略计划 |
二、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
三、重视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建设 |
四、需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发展关键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高等教育》(6-7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2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1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lients |
2.2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3 Collection of Resources |
2.4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4.1 Main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
2.4.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4.2.1 Abbreviations |
2.4.2.2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2.4.2.3 Charts |
2.4.2.4 Informative Text |
Chapter Three Cases Analysis based 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1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1.1 Related Concepts and Research |
3.1.2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Project |
3.2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2.1 Unification of Proper Nouns |
3.2.2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
3.2.3 Conversion of Abstract Nouns |
3.2.4 Amplification of Abbreviations |
3.3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3.1 Processing of Complex Sentence |
3.3.1.1 Division |
3.3.1.2 Reorganization |
3.3.2 Processing of Passive Sentence |
3.4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
3.4.1 Cohesion |
3.4.2 Coherence |
Chapter Four Evaluation |
4.1 Proofreading and Self-evaluation |
4.2 Group Evaluation |
4.3 Client Evalu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Bilingual Glossary |
Appendix B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C Power of Attorney |
Appendix D Assessment Report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7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二)重工业化既不能提供有效的积累,也很难创造就业 |
(三)劳动力市场在农村的萌芽 |
二、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1978—1991年) |
(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出现 |
(二)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 |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起点——人力资本的视角 |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 |
三、城镇劳动力市场迅速发育(1992—2002年) |
(一)城镇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 |
(二)国企改革加速了劳动力市场发育 |
(三)民营经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
(四)高校扩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五)劳动力市场立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四、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的变化(2003—2012年) |
(一)劳动力供给由过剩走向短缺 |
(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快速上升 |
(三)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率下降 |
(四)积极的就业政策与推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 |
五、2013—2018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 |
(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变化 |
(二)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农民工增速趋缓 |
(三)劳动力知识技能应对产业升级的需要 |
(四)新的就业困难 |
六、尚未完成的改革 |
(一)二元经济体制尚未消除 |
(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目标仍在探索过程中 |
(三)劳动力流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七、结论与评述 |
(9)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
(三)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
(三)“三支一扶”计划 |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
(一)就业服务政策 |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来自毕业生就业大市场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高校毕业生流动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以长三角为例[D]. 张棋飞.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3]G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陈泽煜.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4]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D]. 郭子铭.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发展关键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高等教育》(6-7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董旭萍.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8]70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J]. 吴要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0(04)
- [9]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