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污水及污泥处理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彭冠平,黄文海,刘军,陈安明,陈俊,张文,黄林,洪瑛,李传志,朱海军[1](2021)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文中认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是为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而设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其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均采用"预消毒接触池+化粪池+提升泵站(含粉碎格栅)+调节池+MBBR生化池+混凝沉淀池+接触消毒池"处理工艺。MBBR工艺实现了低温下污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两级消毒工艺保障了病毒100%消灭,同时污水站地基下方按垃圾填埋场标准铺设HDPE膜,保障雨水污水全收集并进行消毒后排放,污泥经消毒脱水后按危险废物集中清运处理,废气统一收集经除臭消毒后排放,实现雨污水、污泥、废气的全收集和全处理。当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相关出水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其中COD稳定低于50mg/L,氨氮稳定在2 mg/L以下,余氯稳定在13 mg/L附近,污染物去除与消毒效果均十分稳定。
芮继龙[2](2020)在《南京某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医疗机构的飞速发展,医院的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排放标准也愈加严格。部分医疗机构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站存在着污水工艺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使得现有的医院污水处理站不能满足污水量增加或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处理医院污水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南京某综合性医院新建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1 200m3/d,详细论述了该医院污水处理设计中各污水池功能及设计参数,并从污水水质、废气、污泥和噪音方面分别给出了优化措施。根据建设完成后的检测数据:化学需氧量(COD) 42. 94mg/L,余氯6. 29mg/L,pH 7. 2,悬浮物15mg/L,粪大肠菌群数<20MPN/L,沙门氏菌未检出。检测结果显示水质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设计处理污水效果极为有效。
花琦[3](2020)在《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管理》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规模日益增大,污水处理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泥量不断增多,污泥的不恰当处置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和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处置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历程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污泥处置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处置工艺和经验都还不太成熟,且主要存在着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不完善且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实际问题,所以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论文以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来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以期避免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实施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发生,且通过对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的研究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艺复杂,对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污泥处置过程中所包涵的风险分别为:立项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经营风险;(3)风险的发生对于项目施工而言是有成本的,风险管理目的在于降低或者最小化风险成本,在进行污泥处置风险应对中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成本的方法有:规避、转移、降低和预防四种。本研究旨在对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施工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以期找出污泥处置风险管控的有效方法,为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的实施提供风险管控策略和建议,进而推动我国污泥处置水平的不断提高。
林文婷[4](2020)在《二甲双胍在城市污水中的迁移转化及生态毒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51亿人患者,其中约有90%患有2型糖尿病。中国的患者最多,有1.16亿左右。二甲双胍(Metformin,以下简称MEF)作为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的首选及全程药物,其用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污水、地表水、地下水、活性污泥、沉积物甚至饮用水等中均有检测到MEF的存在,虽然其浓度水平为ng/L-μg/L,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容忽视。本文以MEF为对象,研究其自人体排放后在排水管道传输过程和在污水处理厂内的吸附、生物降解和紫外氧化降解过程及机理。最后,以模式水生生物斑马鱼探究MEF排入天然水体后的生态毒理效应,并进行了相关模拟计算。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MEF在市政管道中的衰减。开展了不同温度、p H、生物膜类型条件下MEF在市政污水及生物膜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吸附/降解特征。结果发现,MEF在污水中的衰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在污水中的衰减低于20%。在实验室模拟的好氧和厌氧管道中,MEF在24 h内的衰减率<20%,且均高于无生物膜的污水系统。因此,MEF在市政管道中的迁移过程中浓度基本稳定。(2)MEF在污水处理厂污泥系统的吸附、生物降解。研究了MEF在不同污泥类型中的吸附及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二沉池、好氧池及厌氧池污泥对MEF的去除率分别为92.4%,86.4%和58.2%,其中生物降解占67.5%,61.6%和40.2%,占主导作用。ESST污泥对MEF的吸附量及生物降解效率均高于好氧池和厌氧池污泥,这与活性污泥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低温(≤15 oC)有利于MEF在三种污泥中的吸附,等温吸附模型符合Freundlich模型。25 oC是污泥系统中MEF生物降解的最佳温度。(3)MEF的紫外氧化降解。考察了水体中所含环境因子(Cl-、NO3-、HCO3-和FA)对溶液中MEF紫外氧化降解的影响,并探究了降解机理及光解途径。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OH)在紫外氧化降解过程中贡献率最大,占到73%,三重态激发态有机物(3OM*)和单线态氧(1O2)也存在一定作用;·OH和1O2与MEF的反应速率分别为(6.45±0.4)×109和(5.4±0.7)×106L/(mol·s)。NO3-的存在对MEF的光解起到了促进作用,而HCO3-和FA由于光屏蔽效应起到了抑制作用,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光反应活性是导致MEF光降解速率不同的原因。采用UPLC/Q-TOF对MEF的紫外氧化降解产物进行鉴定,检测到甲基MEF(MBG),2,4-二氨基-1,3,5-三嗪(2,4-DAT),双胍(BGN),1,1-二甲基胍(1,1-Di MBG),4-氨基-2-亚氨基-1-甲基-1,2-二氢-1,3,5-三嗪(4,2,1-AIMT)和2-氨基-4-甲氨基-1,3,5-三嗪(2,4-AMT)。首次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MEF的前线电子密度来预测·OH进攻主要位点为N10和N12,结果与对应的产物检出相吻合。(4)MEF的水生生态毒理效应。在0.1、1、10、100、1000μg/LMEF中暴露后可在斑马鱼的肠道、肝脏和鳃中观察到MEF的蓄积,蓄积能力大小为肠道>肝脏>鳃。暴露去除30天后浓度≥10μg/L暴露的斑马鱼组织内则仍可检测到MEF的存在。RT-Q-PCR的结果显示MEF的暴露会诱导肝脏中CYP3A65、GSTM1、p53和DNMT1基因表达异常,这与MEF与相关基因的蛋白残基之间存在的氢键作用有关。采用LC/MS/MS检测各组织器官中DNA甲基化的情况,证实肝脏是DNA甲基化影响的主要靶部位。当暴露去除后,肠道和鳃中的DNA甲基化情况逐渐恢复,而肝脏中则恢复较慢。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MEF可以诱导DNMT1结构域3D结构的构象变化,从而降低DNMT1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解释了MEF诱导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
张怀宇,马军,李敏,冯志,罗臻[5](2020)在《城市水系统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构建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城市水系统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系的构建,分别从污染源头控制、病毒的过程逐级去除效能保障和终端安全消毒灭活等环节入手,讨论了生物污染应急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和具体防控措施建议。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了武汉等地的COVID-19疫情,在尚无新冠病毒存活和灭活数据的条件下,以相似度较高的SARS-CoV和其他病毒的文献成果分析为基础,归纳了疫情期间城市水系统中供水、污水、污泥的工艺系统运行和消毒要求;系统地分析了其应急能力与技术需求,提出总体应急策略和"5+3"应急方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城市水系统可有效地服务于疫情控制和防止次生灾害。同时还围绕应对未来疫情挑战的科学研究、应急能力建设等提出建议。
颜莹莹,梁远,沙雪华,臧星华,刘迪[6](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减少污泥中病原体的思考》文中提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患者粪便排入下水道而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梳理了病毒在水循环链条中的迁徙轨迹,得出要重视病毒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后通过污泥进行扩散和传播的风险。鉴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必要归纳和反思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病原体控制,为此系统梳理了我国的污泥杀菌消毒相关标准和政策,研究了美国和欧盟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污泥是病原体的良好载体,但目前我国对于污泥中病原体的控制标准约束较为宽松,需加强污泥中病原菌灭活的试验和研究,并制定病原体的指标和限值。新型冠状病毒是包膜病毒,较容易被消毒剂杀死,因此疫情期间在污泥预处理段投加消毒剂是有效控制病原体的措施,好氧发酵、厌氧消化、石灰稳定、热干化和射线辐射等处理方式都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疫情期间,污泥的处置方式宜采取焚烧或协同焚烧的方式,对于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不足的地区,应推进落实合规的污泥处置出路的工作。此外,为了减少暴露风险,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密闭性较好的装置。
杨莲[7](2019)在《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分布与去除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众多水体均检测出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其带来的水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活,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就抗生素而言,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高浓度医院污水排放单元、低浓度城镇污水厂处理单元及痕量浓度污水深度处理单元。研究抗性基因在不同城镇污水处理单元的削减规律,对城镇水环境的持续保护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抗性基因在寒冷地区传统污水处理厂中的分布及去除规律,比较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抗性基因削减效能。为减少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抗性基因的处理负荷,提出医院污水就地处理,从源头控制抗生素抗性流入污水处理系统中。针对传统污水处理厂抗性基因穿透的问题,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究不同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的去除效能及机理。选择哈尔滨市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分别标记为A、B、C和D进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和去除研究,其中A污水厂生物处理单元采用A2/O工艺、B污水厂采用A/O工艺、C和D污水厂均采用CASS工艺。对于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只检测到bla CTX-M,而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和磺胺类抗性基因检出率为100%。四个污水处理厂对抗性基因总去除量为0.60±0.059-3.23±0.026个数量级,生物处理单元对抗性基因的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52.63%-90.77%。A污水厂对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其他三个污水厂。对D污水处理厂进行长期监测发现,抗性基因在一级处理单元中去除效果不明显,去除量只有0.17-0.5个数量级,主要在生物单元中去除,去除量可达1-2个数量级。紫外消毒工艺对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也较差,只有0.2-0.3个数量级。虽然污水处理厂能够削减抗性基因,但在出水中仍检测到较高水平的抗性基因。高抗生素浓度医院污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抗生素抗性主要来源之一,为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抗生素抗性处理负荷,就地处理医院污水十分必要。采用人工配水模拟医院含高浓度抗生素污水,首先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A/O-MBR和SBR)和抗生素浓度对含抗生素污水(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盐酸金霉素和青霉素)处理效能的影响,确定处理抗生素污水的最优工艺。结果发现,处理工艺对总氮去除率影响较大,抗生素浓度对总磷去除率影响较大。高浓度的抗生素投加后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数量明显下降,而低浓度抗生素对OTU数量没有影响,处理工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影响较大。A/O-MBR在去除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和抗性基因方面优于SBR。之后研究A/O-MBR工艺处理抗生素污水的机理,抗生素浓度的升高对微生物氧化速率和硝化活性影响不大,使得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较为稳定,均在90%以上。抗生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了聚磷菌活性,使得微生物释磷速率和摄磷速率下降,导致总磷去除率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盐酸金霉素和青霉素因其较强的水解作用,去除率最高达96.10%和97.15%,磺胺甲恶唑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率最高达到90.07%,诺氟沙星则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最高去除率仅为63.87%。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削减抗性基因能力,最大削减量为4个数量级以上。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膜组件上和活性污泥中的抗性基因分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显着性差异。通过小试实验研究A/O-MBR工艺中抗生素吸附和生物去除机理。结果发现,p H的升高会影响抗生素存在形态,影响污泥表面电荷,降低抗生素吸附去除率。而温度的增加会减少吸附量。抗生素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好氧条件下。外加营养物质对磺胺甲恶唑的去除影响不大,却能够促进诺氟沙星的去除。在缺氧条件下磺胺甲恶唑能够被少量去除,而诺氟沙星去除率可以忽略不计。以A/O-MBR反应器中混合菌为受体菌,利用经过GFP荧光改造的RP4质粒从供体菌(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向受体菌的转移来研究基因的水平转移,发现初始菌浓度越高,接合子数量越多,接合转移频率却降低。温度较低时的接合转移频率要高于温度较高时的转移频率。p H对质粒接合转移影响不大。重金属浓度和对RP4质粒没有选择压力的磺胺甲恶唑对供体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供体菌存活率越低,质粒接合转移频率越低。金霉素对RP4质粒具有正向选择压力,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随着金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金霉素浓度高于5 mg/L后,也会对供体菌产生抑制,降低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产生低促高抑现象。对2个中试规模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臭氧+生物滤池)进行抗生素抗性去除的研究。结果发现,臭氧对总细胞的去除最高可达1.56个数量级,经过臭氧处理后活细胞百分比从77.17%-90.89%下降到8.20%-48.65%,臭氧对可培养细菌的去除量为0.14-1.21个数量级,然而对抗性基因绝对丰度的削减效果不明显。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臭氧投加量高于中试污水处理厂,使得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氧工艺对微生物去除效果要优于中试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试污水处理厂臭氧后的生物滤池能够进一步去除微生物和抗性基因,而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氧后的砂滤池中微生物和部分抗性基因却得到富集,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活细胞百分比从8.20%-48.65%升高到27.67%-77.87%。瑞士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能够削减临床致病产ESBL菌。
徐秋翔[8](2019)在《NOR对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机理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在治疗人类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的提升了人类的生存几率。但是近年来,抗生素在医疗、养殖业和农业等领域长期大量的使用而且抗生素类药物很大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利用(大约25%75%的抗生素不能被代谢),这部分抗生素持续地释放到环境中,因此抗生素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抗生素的外源性特点,其不但会干扰生物体正常代谢与生长,而且会对其产生毒性效应。污水处理厂是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其作为各种污水的汇总点被认为是抗生素汇集的主要热点地区。目前,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对易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无机物的去除有重要贡献。普通的污水处理系统通常没有专门的工艺能有效处理或降解抗生素。因此抗生素的存在可能会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潜在的影响。此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活性污泥本身较强的吸附作用,以及活性污泥相对较长的污泥龄,抗生素在污泥中往往被富集和浓缩。因此,抗生素对后续的污泥处理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代表,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毒副作用低和临床疗效高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已有研究报道污水及剩余污泥中NOR的存在,但有关NOR对活性污泥的自身性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去除影响以及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影响的相关报道涉及极少。本论文通过NOR长期暴露前后活性污泥物理化学性质、系统中营养物的去除效率及NOR存在对剩余污泥资源化发酵产酸量等方面全面研究NOR对污水强化生物除磷及后续剩余污泥资源化发酵产酸的影响,并探究其产生影响的潜在机理。同时提出一种消除其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影响的方法并初步评估了其可行性。本文首先研究了NOR长期暴露对活性污泥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考察不同浓度NOR长期暴露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污泥表面电荷、相对疏水性、生物絮凝性、污泥沉降及脱水性等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NOR(10μg/L)长期暴露后对松散结合态EPS(LB-EPS)没有显着影响。而100和500μg/LNOR长期暴露会促进LB-EPS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分泌,使其含量增加。但是对紧密结合态EPS(TB-EPS)均没有影响。不同浓度的NOR长期暴露对活性污泥相对疏水性和表面电荷没有产生显着影响。较高浓度NOR(100和500μg/L)会对活性污泥的絮凝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且不利影响在NOR浓度为500μg/L长期暴露后尤为明显,会污水处理后出水浊度显着增加。较高浓度NOR(100和500μg/L)会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与脱水性变差,可能原因是LB-EPS含量的增加使污泥絮体间的间隙水增多,阻碍了污泥絮体的压缩和与水的分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同步考察了NOR对污水强化生物除磷的长期影响。主要考察NOR长期暴露后生物除磷效率、胞内聚合物转化、除磷关键酶的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NOR(10 ug/L)的长期暴露对系统除磷效率无显着影响。100 ug/L NOR的长期暴露使系统除磷效率略微下降至94.41±1.59%。而当NOR的浓度达到500 ug/L时,系统除磷效率从97.96±0.85%降低到82.33±3.07%。说明500 ug/L NOR长期暴露情况下对系统磷的去除影响显着。机理分析表明,高浓度NOR(500 ug/L)的存在不仅抑制了厌氧阶段磷的释放与乙酸的消耗,而且对好氧阶段磷的吸收也有负面影响,导致出水磷含量的升高。另外,500 ug/L NOR的存在抑制了除磷关键酶(外切聚磷酸盐水解酶(PPX)与聚磷酸盐激酶(PPK))的活性,并且使生物除磷系统中CandidatusAccumulibacter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至6.07%。但是使CandidatusCompetibacter与Defluviicoccus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至8.38%和5.18%。活性污泥吸附的NOR会随着排泥进入后续的污泥资源化利用阶段。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NOR对污泥资源化发酵产短链脂肪酸(SCFA)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在初始pH 10条件下,不同浓度NOR(0、10、100、500 mg/kg TSS)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量、发酵产酸各阶段(溶出、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NOR浓度从0增加至500 mg/kg TSS时,对应的最大SCFA产量从91.25±4.11下降到79.92±3.20 mg COD/g VSS。各SCFA占总产酸量的比例没有显着差异。研究发现,较高浓度NOR(500 mg/kg TSS)的存在对污泥溶出与大分子有机物水解均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对酸化和甲烷化过程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并且使分别与水解、产酸及酸消耗有关的微生物Hyphomicrobium,Caldisericum和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下降。NOR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能被部分降解,在10 mg NOR/kg TSS反应器中,总NOR的浓度从0.196±0.011 mg/L显着下降到0.159±0.009 mg/L,去除率约为18.87%。在500 mg NOR/kg TSS反应器中,去除率仅为4.32%。最后,本研究考察了高铁酸钾调控NOR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影响的可行性。发现0.12 g/g TSS高铁酸钾预处理后的不同NOR浓度的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系统的最大产酸量相近。通过测定NOR的浓度发现,高铁酸钾的投加强化了NOR的降解,因此削弱了NOR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抑制作用。高铁酸钾调控NOR实验中,在10 mg NOR/kg TSS反应器中,在发酵的第10 d总NOR的浓度下降到0.012±0.002 mg/L。去除率约93.78%。在500 mg NOR/kg TSS反应器中,去除率约为68.32%。通过自由基的测定,发现高铁酸钾调控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单线态氧(1O2)。高铁酸钾调控过程中能够强化腐殖酸去除,发酵48 h后剩余污泥中腐殖酸含量下降到781±43 mg/L。同时能促进复杂或有毒有机物有效降解,并能降低污泥中复杂或有毒有机物所带来的环境风险。还能提高释放有机物中可生物降解部分的比例与有机物的可生化利用性。据估计,以高铁酸钾调控技术为主的运行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每年能节省运行成本约186000美元。本文通过探究NOR在污水生物强化除磷与剩余污泥资源化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的影响,揭示了NOR对活性污泥理化性质、污水生物强化除磷系统处理效率、污泥厌氧产酸的潜在影响及自身迁移转化规律,并解析了相关作用机理。此外,还提出高铁酸钾预处理可以作为一种调控NOR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负面影响的手段。本研究内容可以为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见解和参考。
孙敏[9](2019)在《零价铁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及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累积会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的富集,威胁人类的健康。在日常使用过程排放的抗生素通过排水管网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使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成为ARGs富集及传播的重要场所,且剩余污泥是ARGs的主要储存库,如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零价铁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其释放出的铁离子主要富集在污泥中,本论文考察了零价铁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ARGs富集的影响,并从污泥形态结构、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对影响机理进行探究。同时,本论文探讨了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铁对ARGs削减的影响,并从水热液中有机物含量、铁及有机物在水热反应过程中对DNA的保护作用等方面进行机理探究。由于水热液含有从泥相释放出来的ARGs,本论文进一步对水热液中的ARGs通过高级氧化进行削减处理,并探究水热液返回生物处理系统对系统中ARGs的影响。主要结论有: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四环素(TCs)能使污水及污泥中ARGs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零价铁在反应前40d能促进ARGs富集,反应40d后,零价铁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机理分析表明,TCs和零价铁使污泥表面结构及EPS的含量发生改变。TCs会破坏污泥表面结构的完整性,使EPS含量降低,从而导致细胞间变得分散,EPS含量变化规律为:空白组>Fe组>Fe+TCs组>TCs组。EPS的降低,可能有利于ARGs在微生物间的水平转移,从而促进ARGs在污水及污泥中富集。引入零价铁初期(20d),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90d后,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降低,TCs使多样性指数进一步降低。反应20d时,零价铁组中TC-ARGs的宿主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相对丰度明显提高。反应90d后,各反应器的tetX的宿主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的丰度均有所增加,具体表现为TCs+Fe组>Fe组>TCs组>空白组。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经零价铁驯养的污泥(Sludge-Fe组)水热后泥相和液相ARGs的丰度明显低于空白污泥(Sludge-C组)。直接在空白污泥中加入Fe2+、Fe3+、还原铁粉,对污泥水热过程部分ARGs(tetA、tetC、tetM)的削减也有促进作用,且Fe2+和Fe3+表现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Sludge-Fe组中泥相和液相中ARGs总量的削减更高,且水热液中ARGs的比例更高。Fe能降低水热液中有机物含量,从而减少有机物对DNA的保护作用,提高ARGs的削减效率。水热液的处理过程中,芬顿、UV/H2O2及O3/H2O2三种高级氧化技术对水热液中ARGs均有削减作用,其中芬顿的削减效果最好,经水热及高级氧化反应后,Sludge-Fe组的ARGs明显低于Sludge-C组,说明零价铁引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有助于污泥中ARGs的削减。水热液返回生物处理系统会使COD的降解率略有降低,且生化处理系统ARGs的丰度有一定提高,其中Sludge-C组的水热液使污水处理系统污泥中ARGs增加0.39-0.82个数量级,而Sludge-Fe组水热液仅使ARGs丰度增加0.17-0.6个数量级。
章亮[10](2019)在《某中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工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医院污水水量逐年升高,排放标准也日趋严格,而且部分医院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存在工艺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设施陈旧和实际运行参数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使得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站不能满足污水量增大或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所以关于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的工艺设计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某中医院污水处理站一期设计规模为1000m3/d,出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排放标准。由于医院一期已建制剂楼未开放,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至今水量负荷率基本维持在20%40%,而且根据实测数据,出水水质未能稳定达标。医院二期要扩建一栋住院楼,新增床位550张,一期已建制剂楼也将投入生产,导致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增大,进水水质存在差异。故本课题对该中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工程设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该医院污水处理站实测进水量和进水水质数据,结合对改扩建工程增加水量及其水质特点的分析,经核算一期进水量为900m3/d,二期增加水量为600m3/d,确定改扩建工程设计规模为1500m3/d,设计进水水质为:CODCr=350mg/L,BOD5=120mg/L,SS=300mg/L,氨氮=50mg/L,粪大肠菌群=1.6×108MPN/L,动植物油=12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5mg/L,TP=3.5mg/L,TN=55mg/L,pH=7.2;出水水质执行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排放标准,TN和TP执行GB18918-2002一级B标准。(2)通过分析该医院污水处理站实测出水水质,发现氨氮、TN、SS和余氯未能稳定达标,结合对进水水质特性和运行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现状构筑物处理能力的核算,针对现状工程存在的问题,对医院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工艺设计研究。(3)改扩建工程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一级处理中将调节池进行扩容改造;二级生物处理中将原A2/O工艺改造为A+A2/O工艺,并在缺氧池内投加碳源乙酸钠,好氧池内投加悬浮填料,二沉池进水口处投加化学除磷药剂聚合氯化铝;深度处理中900m3/d水量经多介质过滤器处理达标后排放,600m3/d水量经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吸附罐组合工艺处理后进行回用;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钠,原二氧化氯消毒作为备用;污泥处理中增加污泥消毒工艺,废气处理保留原设计工艺;另外,该改扩建工程新建消毒加药间、除磷加药间、乙酸钠加药间各一座,购置多介质过滤器3台,活性炭吸附罐2台。
二、医院污水及污泥处理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污水及污泥处理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设计依据 |
2.1 设计进水水量(以火神山为例) |
2.2 设计进水水质 |
2.3 设计出水水质 |
2.4 污泥处理要求 |
2.5 臭气排放要求 |
3 关键工艺比选 |
3.1 消毒工艺比选 |
3.2 生化工艺比选 |
4 工艺设计(以火神山为例) |
4.1 消毒工艺 |
4.1.1 预消毒工艺 |
4.1.2 二级消毒工艺 |
4.1.3 加氯间设计 |
4.2 化粪池 |
4.3 MBBR生化池 |
4.4 混凝沉淀池 |
4.5 污泥处理装置 |
4.6 废气集中处理 |
4.7 地基处理 |
5 运行效果及防疫管理 |
5.1 运行效果 |
5.2 防疫管理 |
6 结语 |
(2)南京某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2 医院污水的概念和分类 |
2.1 医院污水的类型 |
2.2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 |
2.2.1 活性污泥法 |
2.2.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2.2.3 生物膜法 |
3 医院水质现状及工艺选择分析 |
3.1 医院水量的确定 |
3.1.1 按用水量确定污水处理设计水量 |
3.1.2 按日均污水量和变化系数确定污水处理设计水量 |
3.2 医院水质分析 |
3.3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4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
4.1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 |
4.2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
4.3 各单元池功能及参数分析 |
4.3.1 格栅池 |
4.3.2 水解调节池 |
4.3.3 生物接触氧化池 |
4.3.4 沉淀池 |
4.3.5 消毒池 |
4.3.6 污泥池 |
4.3.7 应急池 |
4.4 处理前后水质分析 |
5 综合环境优化措施 |
5.1 污水处理措施 |
5.2 噪音 |
5.3 污泥 |
5.4 废气 |
(3)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研究基础理论 |
2.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
2.2 污泥处置要求概述 |
2.3 污泥处理工程项目特点 |
2.4 污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 |
3 污泥处置要求及工艺选择 |
3.1 污泥处置要求 |
3.2 污泥处置工艺选择 |
3.3 污泥处置方案设计 |
4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
4.1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概况 |
4.2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的识别 |
4.3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的评价 |
5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风险应对策略 |
5.1 项目风险应对方法 |
5.2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重点风险管控措施 |
5.3 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监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二甲双胍在城市污水中的迁移转化及生态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甲双胍在环境中的分布 |
1.2.1 污水中二甲双胍的分布 |
1.2.2 地表水中二甲双胍的浓度分布 |
1.2.3 地下水中二甲双胍的浓度分布 |
1.2.4 饮用水中二甲双胍的浓度分布 |
1.2.5 土壤/悬浮固体/污泥中二甲双胍的浓度 |
1.3 二甲双胍的去除技术 |
1.3.1 常规处理技术 |
1.3.1.1 吸附技术 |
1.3.1.2 初级处理 |
1.3.2 深度处理技术 |
1.3.2.1 氯氧化 |
1.3.2.2 臭氧氧化 |
1.3.2.3 紫外氧化 |
1.4 二甲双胍的生态毒性 |
1.4.1 二甲双胍的生物富集和蓄积 |
1.4.2 生态毒性 |
1.5 表观遗传学研究 |
1.5.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1.5.2 DNA甲基化 |
1.5.3 DNA甲基化与疾病 |
1.5.4 环境暴露与DNA甲基化研究 |
1.5.4.1 DNA甲基化与重金属污染 |
1.5.4.2 DNA甲基化与有机物污染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甲双胍在市政污水及管道中的衰减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药物在污水中的衰减 |
2.2.3 药物在模拟管道中的衰减 |
2.2.4 分析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药物在污水中的衰减 |
2.3.2 pH对药物在污水中衰减的影响 |
2.3.3 药物在管道中的衰减 |
2.3.4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甲双胍在污泥系统中的吸附及生物降解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分析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EF在污泥系统中的去除 |
3.3.2 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MEF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
3.3.5 MEF浓度的影响 |
3.3.6 温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甲双胍的紫外氧化降解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水样采集 |
4.2.3 分析方法 |
4.2.4 实验方法 |
4.2.4.1 光解实验 |
4.2.4.2 自由基淬灭实验 |
4.2.4.3 环境因子对光解的影响 |
4.2.5 产物鉴定方法 |
4.2.6 数据分析 |
4.2.7 光屏蔽效应 |
4.2.8 DFT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EF在不同水体中的光解动力学 |
4.3.2 ROS在 MEF紫外光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
4.3.3 MEF光降解的影响因素 |
4.3.3.1 pH对MEF光解的影响 |
4.3.3.2 NO_3~-对MEF光降解的影响 |
4.3.3.3 Cl-对MEF光解的影响 |
4.3.3.4 HCO_3~-对MEF光降解的影响 |
4.3.3.5 FA对MEF光降解的影响 |
4.3.4 DFT理论计算及光解产物的UPLC/Q-TOF-MS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甲双胍诱导斑马鱼表观遗传毒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 |
5.2.2 斑马鱼药物暴露实验 |
5.2.3 样品制备 |
5.2.3.1 组织器官前处理 |
5.2.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3.3 全基因组DNA提取及酶解 |
5.2.4 仪器条件 |
5.2.5 QA/QC |
5.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7 分子对接 |
5.2.8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3 结果 |
5.3.1 MEF在组织器官中的蓄积性 |
5.3.2 MEF诱导肝脏中的基因表达 |
5.3.3 MEF诱导DNA甲基化 |
5.3.4 MEF与 DNMT1 的结合机制 |
5.3.4.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3.4.2 自由能分析 |
5.4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城市水系统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构建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病毒特性和灭杀 |
1.1 病毒的存活特性 |
1.2 病毒的灭杀 |
1.3 应用分析与参考建议标准 |
1.3.1 水处理中的消毒剂及参数 |
1.3.1. 1 集中收治医院及隔离点污水 |
1.3.1. 2 城市污水 |
1.3.1. 3 再生水 |
1.3.1. 4 生活饮用水 |
1.3.2 污泥消毒 |
1.3.2. 1 加热处理对冠状病毒的灭杀 |
1.3.2. 2 调节pH处理(碱处理)对冠状病毒的消杀 |
1.3.2. 3 临时处理处置 |
1.3.3 病毒灭活小结 |
2 城市水系统应急策略与方案 |
2.1 体系与策略 |
2.1.1 系统性处理隔离和消毒 |
2.1.2 时效性措施应对疫情发展 |
2.1.2. 1 动态应对疫情的发展变化 |
2.1.2. 2 持久战疫准备 |
2.1.3 安全稳定运行管理保障人民健康 |
2.1.4 抓主要矛盾保防疫重心 |
2.1.5 继承和发展 |
2.2 应急方法 |
2.2.1 疫源地 |
2.2.1. 1 集中收治医院、临时集中收治医院(含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 |
2.2.1. 2 终末消毒 |
2.2.2 重点防控地区 |
2.2.3 排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
2.2.4 给水处理和输配系统 |
2.2.5 水体 |
2.2.6 环境监测 |
2.2.7 人员安全防护 |
2.2.8 物资储备 |
3 结论与展望 |
(6)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减少污泥中病原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污泥减少病原体的相关要求梳理 |
2.1 污泥减少病原体的必要性 |
2.2 泥质标准中关于病原体的要求 |
2.3 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病原体控制方法 |
3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 |
3.2 欧盟 |
4 暴露风险防范 |
5 总结与思考 |
(7)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分布与去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抗生素污水的研究现状 |
1.2.1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
1.2.2 抗生素的污染情况 |
1.2.3 抗生素残留的环境风险 |
1.2.4 抗生素的去除 |
1.3 医院污水的研究现状 |
1.3.1 抗生素在医院污水中的分布 |
1.3.2 医院污水的处理现状 |
1.3.3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
1.4 抗生素抗性基因 |
1.4.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机制 |
1.4.2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 |
1.4.3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削减 |
1.5 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去除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2.1.1 实验装置 |
2.1.2 实验污泥与用水 |
2.1.3 实验试剂 |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测试指标分析及检测方法 |
2.2.1 常规指标的检测方法 |
2.2.2 污泥活性指标的检测 |
2.2.3 抗生素检测方法 |
2.3 抗性基因的检测 |
2.3.1 样品采集 |
2.3.2 DNA提取与鉴定 |
2.3.3 荧光定量PCR |
2.4 质粒水平转移 |
2.4.1 供体菌及质粒 |
2.4.2 供、受体菌的培养 |
2.4.3 接合转移频率的计算 |
2.5 微生物计数与鉴定 |
2.5.1 平板培养 |
2.5.2 流式细胞仪 |
2.5.3 MALDI-TOF |
2.6 抗生素去除研究的小试实验 |
2.6.1 活性污泥吸附抗生素的小试实验 |
2.6.2 抗生素在好氧或缺氧环境中去除的小试实验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抗性基因在寒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分布与去除 |
3.1 引言 |
3.2 污水处理厂中抗性基因的分布与去除 |
3.2.1 污水处理厂工艺介绍 |
3.2.2 进、出水中抗性基因的分布 |
3.2.3 污水处理厂对抗性基因的去除 |
3.3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对抗性基因的去除 |
3.3.1 D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抗性基因的分布 |
3.3.2 不同污水处理单元对抗性基因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生素污水处理工艺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工艺和抗生素浓度对处理含抗生素污水的影响 |
4.2.1 常规污染物的去除 |
4.2.2 抗生素的去除 |
4.2.3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与去除 |
4.2.4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4.3 A/O-MBR工艺处理含抗生素污水机制分析 |
4.3.1 A/O-MBR对常规污染物的去除 |
4.3.2 A/O-MBR对抗生素的去除 |
4.3.3 抗性基因在A/O-MBR中的变化及去除 |
4.3.4 微生物群落结构在A/O-MBR中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生素去除及质粒介导的抗性基因接合转移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活性污泥对抗生素的去除机制研究 |
5.2.1 活性污泥对抗生素吸附去除的研究 |
5.2.2 活性污泥对抗生素生物去除的研究 |
5.3 质粒的接合转移研究 |
5.3.1 微生物初始浓度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
5.3.2 温度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
5.3.3 pH值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
5.3.4 重金属浓度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
5.3.5 抗生素浓度对接合转移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抗生素抗性的强化去除 |
6.1 引言 |
6.2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介绍 |
6.3 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氧+生物滤池去除抗生素抗性的研究 |
6.3.1 深度处理工艺进水中抗生素抗性 |
6.3.2 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抗生素抗性 |
6.3.3 臭氧工艺对抗生素抗性的去除 |
6.3.4 生物滤池对抗生素抗性的去除 |
6.4 MALDI-TOF鉴定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NOR对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机理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抗生素概述 |
1.1.2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
1.1.3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 |
1.1.4 喹诺酮类抗生素 |
1.1.5 NOR |
1.1.6 NOR的污染现状 |
1.1.7 NOR的去除 |
1.2 污水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1 活性污泥法 |
1.2.2 活性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3 活性污泥增强生物除磷 |
1.2.4 污染物影响污水生物处理过程的研究进展 |
1.3 剩余污泥的特性及处置方式 |
1.3.1 剩余污泥的现状 |
1.3.2 剩余污泥的常用处置方式 |
1.3.3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 |
1.3.4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 |
1.4 污染物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及调控 |
1.4.1 污染物影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的研究进展 |
1.4.2 污染物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影响及污染物自身的调控 |
1.5 高铁酸钾 |
1.5.1 高铁酸钾的基本性质 |
1.5.2 高铁酸钾调控污染物研究进展 |
1.5.3 高铁酸钾调控剩余污泥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NOR对污水生物除磷系统中活性污泥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接种污泥 |
2.2.2 活性污泥驯化实验装置 |
2.2.3 配水组成 |
2.2.4 NOR对生物除磷系统中活性污泥影响的装置及运行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OR对活性污泥EPS的影响 |
2.3.2 NOR对活性污泥表面特性的影响 |
2.3.3 NOR对活性污泥絮凝性的影响 |
2.3.4 NOR对活性污泥沉降性与脱水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NOR对污水生物除磷系统除磷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NOR对污水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 |
3.2.2 NOR对污水生物除磷系统中关键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OR对污水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 |
3.3.2 NOR对生物除磷过程中磷转化和代谢中间产物的影响 |
3.3.3 NOR对除磷关键功能酶活性的影响 |
3.3.4 NOR对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剩余污泥和NOR |
4.2.2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
4.2.3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 |
4.2.4 NOR对产酸关键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
4.3.2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溶出过程的影响 |
4.3.3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水解,酸化与甲烷化过程的影响 |
4.3.4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3.5 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3.6 NOR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酸钾调控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影响的可行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剩余污泥来源及主要性质 |
5.2.2 高铁酸钾调控剂量选择 |
5.2.3 高铁酸钾对含NOR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 |
5.2.4 高铁酸钾对剩余污泥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
5.2.5 高铁酸钾对剩余污泥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
5.2.6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高铁酸钾调控剂量选择 |
5.3.2 高铁酸钾调控NOR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影响 |
5.3.3 高铁酸钾调控过程中NOR的变化 |
5.3.4 高铁酸钾调控过程自由基的释放 |
5.3.5 高铁酸钾对剩余污泥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
5.3.6 高铁酸钾对剩余污泥中有机物可生化性的影响 |
5.3.7 高铁酸钾调控方法的潜在应用及经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9)零价铁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及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 |
1.1.1 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1.2 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 |
1.2 污水处理过程中抗性基因赋存情况研究进展 |
1.3 污泥中抗性基因的削减技术 |
1.3.1 厌氧消化 |
1.3.2 堆肥 |
1.3.3 预处理耦合厌氧消化工艺 |
1.4 零价铁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4.1 零价铁强化污水处理 |
1.4.2 零价铁对抗性基因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药剂 |
2.2 测定方法 |
2.2.1 DNA的提取与测定 |
2.2.2 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3 铁离子的测定 |
2.2.4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2.2.5 蛋白质测定 |
2.2.6 多糖的测定 |
2.2.7 腐殖酸的测定 |
2.2.8 四环素的测定 |
2.2.9 环境扫描电镜 |
第三章 零价铁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ARGs富集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TCs储备液及零价铁 |
3.1.2 实验方法 |
3.2 铁对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富集规律的影响 |
3.2.1 铁对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绝对丰度的影响 |
3.2.2 铁对污水处理过程中ARGs相对丰度的影响 |
3.3 零价铁对ARGs影响的机理分析 |
3.3.1 系统中Fe及 TCs的含量 |
3.3.2 零价铁对污泥系统的影响 |
3.3.3 微生物种群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对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ARGs削减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铁对水热过程中TC-ARGs丰度的影响 |
4.2.1 对污泥水热过程中ARGs削减的影响 |
4.2.2 不同形态的铁对污泥水热过程中ARGs削减的影响 |
4.2.3 铁对污泥水热过程ARGs基因总量削减的影响 |
4.2.4 铁对污泥水热后泥相和液相中ARGs分布规律的影响 |
4.3 铁促进污泥水热反应过程ARGs削减机理分析 |
4.3.1 污泥溶出的有机物对DNA的保护作用 |
4.3.2 铁对水热过程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4.3.3 有机物与铁离子对ARGs在水热过程中削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热液中ARGs去除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高级氧化反应 |
5.1.2 生物处理系统 |
5.2 高级氧化对水热液中ARGs的影响 |
5.2.1 高级氧化对ARGs的处理效果 |
5.2.2 有机物对高级氧化过程ARGs削减的影响 |
5.3 污泥水热及水热液高级氧化后ARGs总量削减规律 |
5.4 水热液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 |
5.4.1 水热液对污泥浓度及COD处理能力的影响 |
5.4.2 水热液对生物处理系统中ARGs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某中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工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医院污水来源及其主要污染物 |
1.1.2 医院污水特点及危害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医院污水处理现状 |
1.3.1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现状 |
1.3.2 国外医院污水处理现状 |
1.3.3 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现状 |
1.4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 |
1.4.1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及技术规范 |
1.4.2 医院污水处理常规工艺流程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医院污水处理站现状 |
2.1 医院排水系统现状 |
2.1.1 医院排水管网现状 |
2.1.2 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 |
2.2 医院污水处理站现状 |
2.2.1 工程规模 |
2.2.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2.2.3 医院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 |
2.2.4 构筑物设计参数 |
2.2.5 主要设备 |
2.2.6 化学除磷 |
2.2.7 废气收集及处理 |
2.2.8 地下式医院污水处理站特点 |
2.3 医院污水处理站现状进水量分析 |
2.4 医院污水处理站现状进水水质分析 |
2.4.1 实测进水水质数据分析 |
2.4.2 进水水质保证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处理工艺分析与论证 |
3.1 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概况 |
3.1.1 改扩建工程设计进水量确定 |
3.1.2 改扩建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确定 |
3.2 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必要性分析 |
3.2.1 进水水质特性分析 |
3.2.2 出水水质分析 |
3.2.3 构筑物处理能力核算 |
3.2.4 中水回用 |
3.3 改扩建整体思路 |
3.3.1 改扩建工程方案选择原则 |
3.3.2 改扩建工程处理工艺方案组成 |
3.3.3 改扩建工程处理要点及工艺对策分析 |
3.4 二级生物处理系统改扩建处理工艺研究 |
3.4.1 脱氮解决方案研究 |
3.4.2 碳源不足解决方案研究 |
3.4.3 生物处理改扩建工艺研究 |
3.4.4 投加填料方案研究 |
3.4.5 生物处理改扩建工艺确定 |
3.5 深度处理系统改扩建处理工艺研究 |
3.5.1 深度处理改扩建必要性分析 |
3.5.2 医院污水深度处理改扩建工艺研究 |
3.5.3 深度处理系统改扩建工艺确定 |
3.6 化学除磷方案研究 |
3.7 其他处理单元改扩建处理工艺研究 |
3.7.1 调节池改扩建方案 |
3.7.2 消毒方式选择 |
3.7.3 污泥处理改扩建方案 |
3.7.4 废气收集与处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工艺参数确定 |
4.1 改扩建工程工艺流程 |
4.2 单体构筑物及工艺参数确定 |
4.2.1 调节池改扩建设计 |
4.2.2 生物池改扩建设计 |
4.2.3 深度处理系统改扩建设计 |
4.2.4 消毒池改扩建设计 |
4.2.5 污泥处理系统改扩建设计 |
4.2.6 加药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效益分析 |
5.1 环境效益分析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医院污水及污泥处理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J]. 彭冠平,黄文海,刘军,陈安明,陈俊,张文,黄林,洪瑛,李传志,朱海军. 中国给水排水, 2021(02)
- [2]南京某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初探[J]. 芮继龙. 四川环境, 2020(03)
- [3]Q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风险管理[D]. 花琦.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二甲双胍在城市污水中的迁移转化及生态毒理学研究[D]. 林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城市水系统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构建与思考[J]. 张怀宇,马军,李敏,冯志,罗臻. 给水排水, 2020(04)
- [6]新冠肺炎疫情下关于减少污泥中病原体的思考[J]. 颜莹莹,梁远,沙雪华,臧星华,刘迪.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6)
- [7]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分布与去除机制研究[D]. 杨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8]NOR对污水生物除磷及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机理与调控研究[D]. 徐秋翔. 湖南大学, 2019(01)
- [9]零价铁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及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D]. 孙敏. 东华大学, 2019(03)
- [10]某中医院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工程工艺设计研究[D]. 章亮.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污水处理工艺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污泥负荷论文; 污泥脱水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