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程铂智[1](2021)在《《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慕侠”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心理,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侠客为世人所喜爱。而侠客之中的女侠形象又是一特殊的群体,她们体现出了与其他侠客不一样的特点,同时也颇受读者喜爱。女侠形象在“唐传奇”中就很丰富,及至明清时期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此时的女侠形象有多种艺术表现,但多依附于男性或回归于家庭,如《儿女英雄传》的十三妹、《三侠五义》的沙凤仙、沙秋葵等。而清末沪上印行出版的《仙侠五花剑》中却将女侠作为主要人物,小说情节由女侠白素云、薛飞霞以及花珊珊展开,女侠人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男侠由女侠的情节而生。作者通过对女侠身世及人物经历的描写,为读者展现出晚清时女性生活的困境,并又通过塑造仙侠世界来表达女性凭借行侠、修炼之路改变自己的命运。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是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前人对女侠形象的研究综述,关注既有成果的重要价值及不足,构筑《仙侠五花剑》研究的女侠形象重点,包括仙侠关系、创作动机及社会因素等。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介《仙侠五花剑》作者孙玉声以及其创作小说的目的,分析小说描写的仙侠世界的价值意义,揭示仙侠在小说中起到拯救者、传授者及仙侠世界的仙剑、神药提供者这三种角色。第二章为本文重点,首先是女侠形象溯源,梳理自古至清末的女侠形象。其次是对该小说女侠形象进行分析,在小说中出现的红线女、聂隐娘等唐代女侠形象,与唐传奇中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见出《仙侠五花剑》对唐传奇人物形象与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比较而言,《仙侠五花剑》中的三位女侠白素云、薛飞霞、花珊珊,以及民女雪贞,兼具忠孝两全、视身如命、知恩图报等善良品质与性格特征,亦即更具时代特色。第三章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女性地位,女性被长期物化的世俗观念、明清时期女性贞节观、晚清娼妓的昌盛、女性才情与侠情等维度,观照作者笔下女侠的悲惨遭遇、奇异经历以及性格变化,揭示作品中女侠观念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因素。第四章仙侠入世及女侠形象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揭示女侠群像亦仙亦侠的复杂特质与生命意识——在仙侠指引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女子,不仅能独立于世还可以回馈社会。清代是创作女侠形象的高峰时期,尤其在社会发生剧变的晚清,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也影响着武侠文学创作。《仙侠五花剑》中的女侠形象也体现着它独有的特点和价值。这一研究深入晚清文学为人忽视的侧面,能借此了解晚清对女性及女侠的思想情感及慕侠社会心理。
赵梓倩[2](2021)在《《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身体是人和异类存在的基础,一直贯穿在中国文学中。本文以《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为研究中心,探究异类女性身体书写的特点、演变状况以及异类女性身体的价值和其对后世的影响。蒲松龄吸收了前人书写异类女性身体的精华,创造性地书写了《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异类女性的身体,是人与非人的结合体,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的异类女性身体充满了野性与自由,经过作者的加工,异类女性身体的社会性增强。人与异类的身体转化,附加了道德教化在身体上;人类与异类的身体对立,加强了权力对身体的控制;男性与女性的身体对立,增添了性别认知的困难。在身生合一的基础上,身体的存在状况直接影响了异类女性的生命体验。异类女性身体被拒绝、被接纳和被改造导致异类女性不同的命运走向,是以人的利益为标尺完成的。异类女性的身体,不是自然生成的身体,而是被塑造的身体,身体的背后隐藏着创作者的意图。受晚明社会思潮的影响,《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呈现出阴柔美的审美取向,相较于前人,更重视个性的自由、女性地位的抬升以及欲望的诉求。同时,《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对后世异类女性身体的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来的各类艺术作品中,异类女性的身体书写在沿袭《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身体书写的大框架上,进一步加强对女性身体的认可与尊重,提升女性的地位,并通过肯定身体存在的价值,肯定女性存在的价值。异类想象的身体与人类本源的身体相互照应,人们创造异类的身体,不只是为了认识异类,更是为了认识自己。发现人类在自我、他者、世界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建构自身,实现生命的价值。
宋丽娟[3](2021)在《西人所编中国古代小说选本与小说文体的建构》文中指出西方汉学家编选的中国古代小说选本,是中国古代小说在西方文本化的重要途径,主要有西人编撰的中国古代小说译文选集、中国文学作品选和中国文学史着作等文本形式。这些文本集译本、样本、选本于一体,相应地具有间质性、展示性与批评性等特征与功能。通过翻译、展示和批评,西人编选的中国古代小说选本不仅实现了中国小说在西方的文本化,而且自觉地以西方的小说观念审度中国小说,从小说的译名、起源、类型等方面实现了对中国小说文体的认识和建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小说在西方的经典化进程。
陈竹[4](2020)在《从《聊斋志异》公案小说描写看蒲松龄的法律思想》文中研究指明《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优秀的志怪传奇类文学小说,字里行间不仅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学艺术水准,其中一百多篇的公案小说描写,写阴间而喻阳事,本文拟在法律文化视野下,剖析蒲松龄在《聊斋》公案小说描写中所体现的法律意识、法理思想以及明末清初的执法现状。
瞿丽莎[5](2020)在《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墓,是构成墓葬文化中的一个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情节结构一般在文本中独立存在。发墓,也称之为“发冢”。可以说,一部丧葬史,也是一部发冢史。本文主要探究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情节,对其故事范型进行分类整理论述,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明清墓葬文化内涵及其文人的文化心理都有一定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讨论“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其“发墓”故事的多维分类、“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及其“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力求对明清笔记小说中所涉及的“发墓”故事情节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且客观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方法及意义来论述。第一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这一章节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明清笔记小说文献的梳理,能更有效地对全文进行论述。明清笔记小说数量颇多,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导致了发墓故事的分类亦是存在多样化的,但有些故事内容情节大体是相似的,对此可归为一类,对于这样的分类,笔者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意发墓与无意发墓。为了使读者更加了解到笔者所做的这一研究,对此,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发墓二葬、发墓复生、发墓取材、发墓取财、发墓求雨、误发墓、发墓受报、发墓奸尸、发墓报仇等内容。第二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范型。此章节主要从:“发墓动机”、“发墓复生”、“发墓受报”、“防发墓措施”这四个叙事情节范型来进行分类探讨,结合文本内容,又将其细致分为多种叙事情节,以此来考察发墓故事的研究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并结合明清社会现实、社会制度来进一步、更深入地去分析这些叙事情节。第三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此章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中国古人的冥界观念,对古人关于“鬼”的认识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再来论述明清两代关于鬼神的观念。从而进行论述关于发墓故事中所构造出来的虚实世界,对古人的一个空间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第四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此一章节主要是对明清社会生活的一个补充,让读者更能准确清晰地了解明清社会。作为明清笔记小说,其文化因素、文化特质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主要从:发墓与文化信仰、发墓与民俗生活、发墓与民俗观念三大方面来进行论述。对其中所涉及的儒释道、“人神”“鬼神”信仰,世界观、道德观、社会人生观都有一定的论述。
李茜[6](2020)在《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研究》文中提出唐宋文言公案小说在我国公案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的关注焦点大多局限于宋代及以后的白话公案小说,而对文言公案小说的研究显得不足。判词诞生之初是一种政府公文,其潜在的文学性和书写内容的特点具备与文言公案小说进行文体融合的条件,使这一边缘性的文体在小说中焕发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本文着眼于唐宋时期的文言公案小说和判词,因两者皆取材于公案,故在研究其文学层面的同时也涉及了唐宋时期的法律发展情况,具有文学与法学的双重意义。第一章主要针对唐宋文言公案小说,论述其题材源流、在唐宋时期的发展、主要类型、影响因素及其创作特色。此外,对文言公案小说的成熟期也进行了界定,认为宋代是其正式成熟的时期,而唐代是其发展的关键期。第二章主要论述判词的相关内容,包括判词的文体发展、写作特征、写作影响因素、分类。论述判词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演变与写作特征时,着重强调其集中表现出的文学性,为第三章论述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的文体融合奠定基础。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文体融合之后产生的独特公案小说类型——书判体公案小说。主要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融合的条件、书判体公案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发展、判词在书判体公案小说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的后世发展及其对其他文学体裁创作的影响。元杂剧与明清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不仅继承了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的某些创作特点,还为其注入了与时代紧密相关的新鲜血液,有继承亦有创新。
王凡[7](2020)在《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小说的电影改编是我国名着电影改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创作不仅在内地电影的发展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也于香港电影的演变进程中产生了诸多佳作。作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香港影坛占据重要地位的制片公司,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曾投资拍摄了多部依据明清小说改编的影片。本论文以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理论阐释。学界对于明清小说电影改编的研究多关注于内地及香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此类创作现象,而对以邵氏此类影片为代表的二十世纪80年代前的明清小说香港电影改编的研究则关注较少,本论题的探究可较好地弥补这一研究空白。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这一论题的选题意义,并从明清小说的香港电影改编和邵氏电影两个层面对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对邵氏电影的整体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改编。影片《貂蝉》将书中王允以计诛董卓的情节搬上银幕,在部分重构片中主人公的貂蝉命运轨迹时,彰显了她“公义为先”的形象,投射出主创者的女性意识与家国情怀。而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在展现《三国演义》中孙策斩于吉的情节时,凸显了浓郁的武侠影像风格,并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征。两部影片虽类型、风格完全不同,但都折射出导演强烈的个人化印记,并在这一创作主体意识的影响下,彰显出对原着人物富于新意的改易与重塑。第二章主要探究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水浒传》的改编。影片《阎惜姣》《潘金莲》运用戏曲化手段正面重塑了书中阎婆惜、潘金莲这类反面女性人物。而影片《武松》则在前二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潘金莲的人性化色调,并突出了武松形象的传统人伦意味。与之相比,张彻导演的“水浒”电影在武侠影像书写中彰显了梁山人物的英雄侠义形象,淡化了他们形象的阴暗面。邵氏“水浒”题材影片浓墨重彩地描摹了原着人物,折射出影片主创者对于这些经典形象的特殊诠释。第三章主要探析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红楼梦》的改编。影片《红楼梦》《金玉良缘红楼梦》都以“浓缩”与“节选”相融合的改编方式重点呈现了宝黛爱情悲剧,并突出了林黛玉的形象。而影片《红楼春梦》则对《红楼梦》原着的若干情节片段进行了情色化影像诠释。邵氏“红楼”影片对于原着小说的改编既体现了香港电影改编《红楼梦》的诸多特征,又反映了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所受到的商业性规制。第四章主要论析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聊斋志异》的改编。影片《倩女幽魂》强化了原着女性的艺术才情,彰显了原着男性的“家国情怀”。而影片《狐鬼嬉春》则在喜剧片的建构中对《聊斋志异》“才艺生情”模式进行了影像戏仿,并将传统劝诫意识灌注其中。邵氏“聊斋”题材影片不仅反映了影片主创者侧重对原着“才艺生情”模式的影像呈现及传统文化意识对于改编者的思想浸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聊斋》喜剧诠释的文化语境。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三侠五义》的改编。影片《七侠五义》《冲霄楼》较为生动地呈现了原着中白玉堂、展昭等侠士的形象,将与他们关涉的情节段落作为节选改编的主要对象,并有意强化了原着的悬念效果。张彻更是在《冲霄楼》中融入了他独有的武侠影像风格及对武侠精神的反思。此外,同为武侠片导演的刘家良在将《三侠五义》改编为影片《御猫三戏锦毛鼠》时,既尝试对其进行喜剧武侠片的改编,又表现出过犹不及的改编失当问题。三部影片都对原着进行了节选式改编,并注重对书中侠士形象的影像呈现,同时也在客观上以明清小说为载体,反映出邵氏武侠片的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进程。第六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西游记》《金瓶梅》《醒世恒言》的改编。邵氏《西游记》电影不仅强化了原着女性的负面色彩,还以影像画面含蓄展现了她们形象的官能性意趣。《金瓶双艳》《风流韵事》在呈现《金瓶梅》的过程中,突出了原着的道德劝诫意识,展现了原着女性的命运悲剧,艺术化呈现了原着的性内容,彰显了原着的世情色调。影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在将《醒世恒言》同名小说搬上银幕时,重构了原着的情节开端,强化了原着情节的戏剧性,并大量运用戏曲唱段来叙事表意,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第七章主要探析了邵氏电影对于明清小说人物、情节的改编方式以及电影商业性对于此艺术实践的多重影响。邵氏电影对于明清小说情节的改编主要采取了节选式、浓缩式及杂糅式这三种方式,明清小说人物在这类影片中呈现出武侠化、喜剧化、戏曲化等特征,同时也在一些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描摹复杂人性的创作趋向。这与原着小说自身的审美特点、电影商业性、影片主创者的主体意识等因素密不可分。电影的商业属性促使邵氏导演强化明清小说题材电影的情节戏剧性,突出暴力、情色元素,并将影片加以类型化整合,但同时又令片中人物更显扁平化。这些表现既是香港电影历来注重商业价值的某种映射,也是古典名着在现代传播历程中受到商业性浸染的鲜明注脚。第八章主要探讨了张彻与李翰祥这两位邵氏着名导演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张彻在将《水浒传》《三国演义》拍摄成武侠片的过程中,将“阳刚电影美学”融注其中,突出了原着人物除暴安良、舍生取义的精神。李翰祥则将劝时警世的意识与对原着女性的现代理性审视灌注于明清小说的改编中。二人的创作主体意识与鲜明影像风格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明清小说题材影片亦鲜明地映射出他们的电影“作者”意识。第九章以李翰祥与高罗佩为例论述了明清小说的电影再诠释与文学再诠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既在复杂人性的描摹、传统文化的呈现及文化思辨意识的投射等方面体现出共通性,又在再诠释的具体对象、再诠释的媒介、再诠释中的“缩减”与“扩展”及文化增殖效应方面差异显着。艺术形象的固有差异、现代商业性及再诠释者自身因素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各类方式、理念的探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影响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各种因素,也有助于把握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内在基本规律。第十章主要从邵氏明清小说题材影片与内地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与此后香港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及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历史地位、意义阐述了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对其后此类艺术实践的影响。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与其后香港电影的此类创作既在情节改编幅度、思想主题诠释、类型片整合等方面颇为相似,又在创作主体意识的突出与淡化、严肃主题与浮夸风格的对比中折射出差异性。这与创作理念的革新、商业意识的强化、不同的改编取向密切相关。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与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此类创作在原着某些主题的彰显、情节戏剧性的强化、视觉奇观的营造也同样十分相似,在原着情节改编、原着思想的诠释、类型片整合等方面则差异显着,这与电影创作语境、主创者的主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对其后的此类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明清小说电影改编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结语对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进行整体归纳。邵氏电影中有关明清小说的改编实践在商业电影模式与古典名着改编的融合、改编拍摄技法的探索、改编创作中文化思辨的自觉等方面都为此后的明清小说电影改编乃至所有名着的电影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艺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邵氏电影的明清小说改编在同时期的内地、台湾此类创作相对荒疏之际,填补了当时华语电影此类创作的空白。可以说,明清小说的邵氏电影改编是明清小说影视改编史上的重要进程,也是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重要阶段。
邱丹[8](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任小红[9](2020)在《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是量词系统由近代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是汉语量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但是现今学界对清代量词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研究力度不够大。因此,本文选择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清代30本白话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两方面考察量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中10本小说中的量词穷尽性统计,进行综合研究,详细展示清代白话小说中量词的全貌。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清代量词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语料及研究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有关于量词的定名与分类的问题。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借鉴李建平《先秦两汉量词研究》一书中关于量词的分类,将量词分为两大类六小类若干次小类。第二、三、四章对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借用量词和制度量词四方面对统计出的所有名量词进行考察,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古书,从量词最初的语源看量词到清代的演变发展,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名量词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得出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共304个(不含借用名量词),其中个体量词173个、集体量词81个、制度量词50个,量词数量丰富、分工细化,称量范围广,许多量词已经摆脱源词义的桎梏,以称量虚化、抽象的事物为主,语法化程度高。第五章是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研究,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方面。对动量词的考察也是结合《说文解字》《玉篇》等古书,介绍量词的语源、演变发展,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动量词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得出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共37个(不含借用动量词),称量动作范围扩大,不同动量词之间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别,借用动量词数量多,尤其是同形动量词。第六章是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语法特征及修辞功能研究。本章从词法、句法、修辞三方面对量词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清代无论是名量词还是动量词,“AA”“一AA”“一A一A”以及“AABB”这四种构形法都已经产生,且能够进入其中的名量词数量很多。此外,能够跟不同的词缀、名词、量词连用产生新词汇的量词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在句法方面,量词的组合能力很强,可以跟数词、代词、形容词、概数词组合,充当主、谓、宾、定、状、补六大句子成分,量词发展成熟。第七章是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历时发展研究。本章对统计出的22637例名量表示法和7385例动量表示法进行运算、分析,对比了清代早中晚三时期量词的使用频率、句法行为,名量词在清初的使用率为67.44%,到清末达到81.96%;动量词则由清初48.43%发展到清末64.32%。“数词+量词+名词”和“动词+数词+量词”在清初的使用已经占据显着优势地位,到清末,二者的使用率甚至都已达到使用量词数量中的70%以上,量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句法结构更加稳定。本章还把清代量词同明代和现代汉语量词作比较,发现清代量词系统既有继承又有更新,清代是古今量词系统的过渡阶段。最后总结了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与局限,发展主要表现在:量词分工更加细化;语法结构更加稳固;量词体系更加完善。局限主要表现在:量词的用字不够统一规范;量词的称量对象不够全面;动量词的数量较名量词仍有较大差距,不同动量词之间的使用频率差距较大;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形式依然常见,量词的使用还没有完全形成规范。
张佳颖[10](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二、《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研究综述 |
一.清以前的女侠研究 |
二.清代女侠研究现状 |
三.清代侠义小说的新变 |
四.小说《仙侠五花剑》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小说的主题及小说中仙侠的意义 |
第一节 作者与主题 |
第二节 小说中仙侠的意义 |
一.慈悲的拯救者 |
二.传道的授业者 |
三.仙界中剑器和神丹妙药的提供者 |
第二章 形象继承与嬗变——女侠形象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侠形象 |
一.女侠形象的起源 |
二.唐传奇中的女侠形象 |
三.宋元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
四.明清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
第二节 对唐代女侠形象的继承与新变 |
一.公孙大娘形象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
二.红线女形象与《红线》 |
三.聂隐娘形象与《聂隐娘》 |
第三节 《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的特征 |
一.忠孝双全,有强烈家国情怀的女侠 |
二.视身如命,有强烈贞洁观的女侠 |
三.义薄云天,知恩图报的女侠 |
四.悲天悯人,救人于厄的女侠 |
第三章 环境塑形象——女侠形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
第一节 女者孳也,被物化已久的女性 |
第二节 烈女贞节,被社会约束的女性 |
第三节 坠入风尘,娼门兴盛时并生活于此的女性 |
第四节 才与侠义,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 |
第四章 因世入侠,以侠入世——女侠形象的社会意义 |
第一节 改变命运,因侠而独立于世 |
第二节 忠孝节义,因侠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2)《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特点分析 |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中异类的身体特点 |
一、类人与规范的异类化人身体特点 |
二、超凡与惩戒的人化异类身体特点 |
三、奇异与幻化的异类相互转化的身体特点 |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特点对比分析 |
一、与人类女性平凡与守贞的身体特点对比分析 |
二、与异类男性刚柔并具的身体特点对比分析 |
第二章《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存在分析 |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时空分析 |
一、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超越性生命时间 |
二、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循环性展开时间 |
三、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虚构性异类空间 |
四、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真实性人类空间 |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关系分析 |
一、异类女性对自我身体清醒与迷失的认知 |
二、他者凝视对异类女性身体的向往与逃离 |
三、异类女性身体对世界的呈现与转换 |
第三节 《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身体存在的命运分析 |
一、异类女性身体被拒绝而身毁形灭或全身而退的命运 |
二、异类女性身体被接纳而圆满幸福或孤身只影的命运 |
三、异类女性身体被改造而不甘束缚或知命安身的命运 |
第三章《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身体的书写价值 |
第一节 异类女性身体对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呈现与反叛 |
一、认可“身本论”思想 |
二、彰显女性身体阴柔美 |
三、反抗压抑欲望的身体 |
第二节 异类女性的身体书写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
一、对《聊斋志异》仿作的影响 |
二、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三、对网络小说的影响 |
第三节 《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身体的视觉呈现 |
一、在真人影视中的呈现 |
二、在中国动画中的呈现 |
三、在网络游戏中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西人所编中国古代小说选本与小说文体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西人编纂的中国古代小说译文选集 |
二、 西人辑录的中国文学作品选 |
三、 西人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着作 |
四、 西人所编中国古代小说选本的文本特征与小说文体的建构 |
(4)从《聊斋志异》公案小说描写看蒲松龄的法律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聊斋志异》成书背景 |
二、因果报应、以善赎恶的法理 |
三、情理可为法,礼法并行 |
四、严正灵活的执法观及慎行明辨的断案思想 |
五、厌讼思想 |
六、结语 |
(5)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一)“笔记小说”概念界定 |
(二)“发墓”故事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源流 |
三、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 |
第一节 明清笔记小说文献梳理 |
第二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 |
一、明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二、清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三、明清笔记小说的作者简况 |
第三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本素材 |
一、发墓小说创作中的“本事”及其研究 |
二、发墓小说作者与素材之关系 |
三、发墓小说中的“当代史事”、“前代史事”及其采择编演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类型 |
第一节 “发墓动机”类型 |
一、发墓取材 |
二、发墓取财 |
三、盗葬其亲 |
四、发墓二葬 |
第二节 “发墓复生”类型 |
一、“复生”考 |
二、发墓如生 |
三、发墓复生 |
第三节 “发墓受报”类型 |
一、恶报其一:身患恶疾 |
二、恶报其二:于家人子孙不利 |
三、恶报其三:墓室出物伤人 |
第四节 “防发墓措施”类型 |
一、薄葬防盗墓 |
二、强制手段防盗墓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 |
第一节 中国古人的冥界观 |
一、古人对鬼的认识 |
二、古人意识中的“死后世界”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中“虚实”世界 |
一、死者由冥复生所述 |
二、生者由梦入冥所见 |
第三节 “虚实”世界的交界点:冢墓空间 |
一、冢墓之“实”:终结生命、希望、情欲之所在 |
二、冢墓之“虚”:还魂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所在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发墓”故事与文化信仰 |
一、“发墓”故事与儒教 |
二、“发墓”故事与佛教 |
三、“发墓”故事与道教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生活 |
一、“发墓”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民间丧葬习俗观念 |
二、“发墓”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 |
第三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观念 |
一、从“发墓复生”来看民间的世界观 |
二、从“发墓受报”来看民间的道德观 |
三、从“发墓取财”“盗葬其亲”来看民间的术数观 |
四、从“发墓归葬”来看民间的社会人生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公案小说”与“判词”的界定 |
第一章 文言公案小说及其在唐宋时期的发展 |
第一节 公案题材的源流 |
一、上古神话 |
二、史传文学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案文学 |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文言公案小说 |
一、文言公案小说在唐宋的发展与成熟 |
二、唐宋文言公案小说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影响唐宋文言公案小说创作的因素 |
第四节 唐宋文言公案小说的创作特色 |
小结 |
第二章 判词及其在唐宋时期的发展 |
第一节 判词的文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判词的写作特征 |
一、忠于事实,依法而断 |
二、论证有力,说理透彻 |
三、文字凝练,风格鲜明 |
第三节 唐宋时期判词的写作 |
一、影响唐宋判词写作的因素 |
二、唐宋判词的分类 |
小结 |
第三章 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的文体融合 |
第一节 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融合的条件 |
一、判词潜在的叙事性 |
二、判词与文言公案小说创作上的交叉 |
第二节 书判体公案小说在唐宋时期的发展 |
第三节 判词在书判体公案小说中的作用 |
一、总结全文 |
二、卒章显志 |
三、推动情节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文言公案小说的创作高峰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文言公案小说的创作高峰 |
二、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元代公案剧 |
三、文言公案小说与长篇章回体小说 |
第二节 判词的写作高峰及其对公案剧创作的影响 |
一、判词的写作高峰 |
二、判词与公案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邵氏电影及其文学改编创作述略 |
第一章 邵氏电影中的《三国演义》改编 |
第一节 影片《貂蝉》对《三国演义》的影像改编 |
一、貂蝉“公义为先”形象的影像彰显 |
二、貂蝉命运轨迹的影像重绘 |
第二节 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对《三国演义》的后现代武侠重写 |
一、道、侠互融理念下的人物重塑 |
二、法术描写的渲染与夸张 |
三、“三国”影像的后现代书写 |
第二章 邵氏电影中的《水浒传》改编 |
第一节 影片《阎惜姣》《潘金莲》对《水浒传》女性的重塑 |
一、原着反面女性的正面重塑 |
二、人物塑造中的戏曲手段运用 |
第二节 《水浒传》《荡寇志》等影片对水浒英雄的彰显 |
一、男性重塑中的侠义精神彰显 |
二、梁山人物阴暗面的影像淡化 |
三、原着反面人物负面色彩的强化 |
第三节 影片《武松》对《水浒传》的影像改编 |
一、传统人伦视野下的武松形象重塑 |
二、潘金莲形象的人性化塑造 |
三、影像手法的匠心运用 |
第三章 邵氏电影中的《红楼梦》改编 |
第一节 影片《红楼梦》与《金玉良缘红楼梦》的影像改编实践 |
一、情节改编的创新性尝试 |
二、宝黛爱情与林黛玉形象的着意彰显 |
三、黄梅调唱段审美功效的发挥 |
第二节 影片《红楼春梦》对《红楼梦》的异色化改编 |
一、情色强化中的原着精神旁置 |
二、人物形象由复杂到扁平的易变 |
三、“红楼”影像化的后现代文化表征 |
四、电影商业性主导下的异色改编 |
第四章 邵氏电影中的《聊斋志异》改编 |
第一节 影片《倩女幽魂》对《聊斋志异》的影像改编 |
一、女性才情的融注与强化 |
二、男性“家国情怀”的影像呈现 |
第二节 影片《狐鬼嬉春》对《聊斋志异》的喜剧影像诠释 |
一、原着中“才艺生情”模式的诙谐性戏仿 |
二、诙谐讽刺中的劝诫功用 |
三、《聊斋》喜剧影像诠释的文化语境 |
第五章 邵氏电影中的《三侠五义》改编 |
第一节 影片《七侠五义》的影像改编实践 |
一、原着情节的“逐层微缩” |
二、情节悬念的影像强化 |
三、原着人物呈现的不足 |
第二节 影片《冲霄楼》对《三侠五义》的改编 |
一、悬念手法的巧妙运用 |
二、原着诙谐色彩的影像呈现 |
三、导演创作意识的鲜明折射 |
第三节 影片《御猫三戏锦毛鼠》的喜剧改编实践 |
一、原着情节的非常规改编 |
二、喜剧诠释中的改编失当 |
第六章 邵氏电影中的《西游记》《金瓶梅》等小说的改编 |
第一节 邵氏《西游记》电影对原着女性的影像呈现 |
一、原着女性反面色彩的影像强化 |
二、女性形象官能意味的含蓄性投射 |
第二节 影片《金瓶双艳》《风流韵事》对《金瓶梅》的改编 |
一、原着女性形象的影像塑造 |
二、原着劝诫意识的影像彰显 |
三、原着性爱情节的艺术化呈现 |
四、原着世情色调的影像渲染 |
第三节 影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对原着的情节改编 |
一、原着情节的生发与改易 |
二、原着情节戏剧性的影像强化 |
三、黄梅调唱段叙事功能的发挥 |
第七章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总体特征与商业性对其的影响 |
第一节 邵氏电影对明清小说的情节改编 |
一、原着情节改编的类型区辨 |
二、改编方式择取的内在因由 |
第二节 邵氏电影对明清小说人物的艺术重塑 |
一、类型片整合中的原着人物塑造 |
二、原着女性形象的独特观照 |
三、原着人物重塑的多重原因 |
第三节 电影商业性对邵氏电影改编明清小说的影响 |
一、电影商业性对原着情节改编的影响 |
二、原着改编的类型电影整合 |
三、商业运作中的原着人物扁平化 |
第八章 邵氏着名导演的明清小说改编观念 |
第一节 张彻对明清小说的武侠影像书写 |
一、明清小说的武侠式呈现 |
二、原着情节易变中的人物重塑 |
三、改编创作中的电影“作者”书写 |
第二节 李翰祥的明清小说改编观念 |
一、改编创作中思想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
二、原着女性形象的彰显与审视 |
三、改编创作中的影像语言运用 |
第九章 明清小说电影与文学再诠释之比较——以李翰祥与高罗佩的创作为例 |
第一节 李翰祥与高罗佩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相似性 |
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彰显 |
二、真实复杂人性的细腻描摹 |
三、传统文化的丰富呈现 |
四、文化思辨意识的投射 |
第二节 李翰祥与高罗佩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差异性 |
一、再诠释具体对象的差异 |
二、再诠释媒介、手段的差异 |
三、再诠释创作中“缩减”与“扩展”的差异 |
四、文化增殖方面的差异 |
五、再诠释差异产生的多重原因 |
第十章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影响 |
第一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与其后香港电影此类创作的比较 |
一、影像改编的相似之处 |
二、影像诠释的不同之处 |
三、改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与内地电影此类创作的比较 |
一、影像改编的相似之处 |
二、影像诠释的内在差异 |
三、改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
一、商业电影模式与明清小说改编的融合 |
二、改编拍摄技法的积极探索 |
三、改编创作中的文化思辨意识 |
四、邵氏明清小说题材电影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附录 香港邵氏明清小说题材电影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清代量词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一、清代量词研究现状 |
二、清代量词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语料及方法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量词的定名及分类 |
一、量词的定名 |
二、量词的分类 |
第二章 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之个体量词研究 |
第一节 泛指类个体量词研究 |
第二节 外形特征类个体量词研究 |
一、点状量词 |
二、条状量词 |
三、面状量词 |
四、块状量词 |
五、团状、朵状量词 |
六、动状量词 |
七、其他形状类量词 |
第三节 非外形特征类个体量词研究 |
一、替代型 |
二、凭借型 |
三、专指型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之集体量词研究 |
第一节 外形特征类集体量词研究 |
一、动状类 |
二、线状类 |
三、丛簇状 |
四、其他类 |
第二节 非外形特征类集体量词研究 |
一、特约型 |
二、专指型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白话小说名量词之借用量词和制度量词研究 |
第一节 借用量词研究 |
一、可容型 |
二、可附型 |
三、身体部位型 |
四、估量型 |
第二节 制度量词研究 |
一、度量衡量词 |
二、面积量词 |
三、货币量词 |
四、布帛量词 |
五、其他量词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白话小说动量词研究 |
第一节 专用动量词研究 |
一、计数动量词 |
二、整体动量词 |
三、持续动量词 |
四、空间动量词 |
五、伴随动量词 |
六、短时动量词 |
第二节 借用动量词研究 |
一、工具动量词 |
二、器官动量词 |
三、伴随动量词 |
四、同形动量词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语法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词法特征研究 |
一、构形法 |
二、构词法 |
第二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句法特征研究 |
一、组合能力 |
二、句法功能 |
小结 |
第七章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历时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不同时期白话小说量词比较研究 |
一、文本频率 |
二、句法行为 |
第二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与明代现代汉语量词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与局限 |
一、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发展 |
二、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
三、其他 |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
一 低潮期 |
二 高峰期 |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
一 单行本 |
二 期刊杂志 |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
一 译者身份 |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
一 改编 |
二 删减 |
三 遵循原文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四、《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仙侠五花剑》女侠形象研究[D]. 程铂智.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聊斋志异》中异类女性的身体书写研究[D]. 赵梓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西人所编中国古代小说选本与小说文体的建构[J]. 宋丽娟. 文艺理论研究, 2021(01)
- [4]从《聊斋志异》公案小说描写看蒲松龄的法律思想[J]. 陈竹. 蒲松龄研究, 2020(04)
- [5]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D]. 瞿丽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唐宋文言公案小说与判词研究[D]. 李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D]. 王凡.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9]清代白话小说量词研究[D]. 任小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