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婷[1](2021)在《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精神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FS/QCA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引领着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其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无形资产,企业家身上累积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是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让企业保持高度活跃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如何激发企业家精神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家精神的成长需要适合的土壤,除了内部公司治理的焦点需要从关注代理成本转到向企业家提供人力资本激励上,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无时不刻在考验着企业家精英的变革和创新勇气,企业家精神需要在遵循制度环境的约束下“顺势而为”。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最终会受内外部治理环境的牵制。鉴于此,文章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从2019年的A股上市企业中挑选出93家企业样本,运用QCA方法从整体视角整合个人潜在因素、激励机制和外部营商环境三个层面的管理层能力、薪酬激励、股权激励、控制权激励、政府干预和市场环境六个关键要素,探讨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多重并发因素及其因果复杂关系。文章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并不构成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家精神的解释力较弱。(2)4条路径可以激发出高企业家精神,分别是薪酬-市场驱动型、市场-政府驱动型、股权-控制权驱动型、内外部制度环境共同驱动型,其中市场竞争环境对高企业家精神的激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4)导致非高企业家精神的有5条路径,与高企业家精神的组态存在着非对称关系。(5)高管的管理层能力越高,越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6)条件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股权激励和控制权激励成互补关系,高薪酬激励和非高管理层能力成替代关系。文章的研究不仅对现有关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家精神驱动机制的理论内涵。除此之外,文章还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从微观层面激发高企业家精神以及政府从宏观层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实践参考价值。
曹成梓[2](2020)在《高管控制权、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文中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内生于企业情景中高管战略能力的体现,与公司治理内外部环境息息相关。权力的分配是影响公司内部资源配置以及治理主体间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高管作为制定并实施战略决策的权力主体,企业家精神是其拥有的关键人力资本,确保这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管拥有企业控制权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和培育至关重要。此外,营商环境也是影响企业家精神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引导企业家精神配置于创新、创业等生产性活动中。基于此,本文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探讨了高管控制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并以法治水平、行政干预和市场环境为二级指标构建了营商环境的综合指标,考察了营商环境三个维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以及其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究了营商环境三个维度的交互项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高管控制权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而且法治水平越高,产品市场竞争越充分的地区,企业家精神越高,而行政干预对企业家精神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2)在法治水平越高的地区,或者行政干预水平越高的地区,或者产品市场竞争越充分的地区,高管控制权对企业家精神的正向激励作用越强。(3)本文还考察了营商环境各维度的交互项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在行政干预较高以及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或者行政干预较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较高的地区,或者行政干预较高、法治水平较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越充分的地区,高管控制权对企业家精神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强;反而在仅有产品市场竞争充分和法治水平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效应并不显着。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企业家精神激励理论,补充完善了现有关于企业家精神激励因素的相关文献,而且为营造培育企业家精神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建议,也为企业控制权安排提供了参考。
张新伟[3](2019)在《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配置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研发投入作为支撑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为直接且关键的影响因素是高管的创新决策行为。为了激励高管,企业建立了包括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显性激励契约与控制权激励等隐性激励契约在内的多元化激励机制。然而在企业内部,配置不同的激励契约是否会对研发投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各激励契约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此外,考虑到外部环境,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激励效应在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下是否发生了变化等,都是企业为了有针对性地促进研发投入而配置高管激励契约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具针对性地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本文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融资约束两个角度入手,分别探究单一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高管激励契约组合对研发投入的整合效应,以及在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效应差异。本文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控制权激励作为激励契约的观测指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融资约束指数,然后通过设置融资约束、高管激励契约与研发投入的回归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货币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无显着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两者呈现显着正相关,而在国有企业中不相关。股权激励与控制权激励均对研发投入存在正向影响;在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过程中,货币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呈现互补效应,货币薪酬激励与控制权激励呈现替代效应,股权激励与控制权激励呈现替代效应;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货币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而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边际效应得到加强。上述实证结果反映出高科技上市公司在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短期货币薪酬激励对研发投入无显着促进作用,体现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不足及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不利影响,但是高管激励契约之间显着的交互作用验证了配置高管激励契约组合的重要意义。此外,融资约束的存在对于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表明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融资环境有待改善。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分析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控制权激励,丰富了高管激励的相关研究;探究在企业研发层面高管激励契约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企业配置有效的高管激励契约组合提供参考;引入融资约束指标,综合内在治理和外部融资两个角度为企业有针对性地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张莉艳[4](2018)在《控制权回报、行政干预与国企高管腐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有企业高管腐败事件备受舆论聚焦,国有企业高管权力也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成为高管腐败的关键诱发因素。本文认为,一方面,国有企业高管拥有企业强大的控制权,这在我国是相当普遍的事实,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进一步扩张中演变成为“高管控制的企业”,“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内在地存在着一种异化的机制,加速倾向于腐败;但另一方面,权力又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控制权在现代企业管理者激励契约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控制权回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中起到了独特的激励作用。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市场化改革就是沿着放权让利这一路径开始并不断强化的,国家放权于企业,让企业自主经营,企业家独立决策,使得企业家精神得以充分的释放,这点在逻辑上也是毋庸置疑的。因而,我们在谴责高管权力过大的同时也不应淡化控制权对于企业家精神租金的创造意义。那么,围绕国有企业高管腐败问题的研究,在学术上可以追问的是,一些国有企业高管为何会超出权力界限,不惜违法违纪,用权力来攫取私利,将权力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企业家控制权回报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在激励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控制权回报机制在国有企业会发生扭曲?国有企业高管贪腐涉金钱数目之大,涉及人数之多,不能不判定现行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较大的制度漏洞。制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管的行为选择,即腐败抑或廉洁,制度同时也影响了他们潜在的企业家行为,即寻租抑或创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围绕以下几章具体内容展开:第一章为绪论。基于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的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明确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核心内容,确定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对应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等,并且对文章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对本文所涉及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献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类梳理,明确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控制权回报、企业家精神的制度环境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建立联系、寻找缺失及局限,为本文的选题确立理论依据,也为后续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产生的制度背景和形成机理。本章厘清了国企改革的制度背景下高管控制权的演进历程和形成机理,明确了高管控制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政府对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契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股权架构的内生性缺陷、集权型管理文化的盛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政府长期以来所持的容忍和默许的态度,从而助长了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的普遍化和扩大化倾向。第四章为国有企业控制权回报下的企业家激励悖论分析。首先,由于市场化改革的不到位以及原有政府官员角色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惯例,使得控制权主体国有企业高管实际角色(官员)与名义角色(企业家)之间发生偏离,企业家角色异化;其次,还研究了行政干预下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回报机制的特征、成因及其外在表现,并进行了经济学推演。第五章为实证研究设计。力求对所研究的问题显性化和定量化,能够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本章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将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回报机制扭曲催生高管腐败的机理转化为四大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推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并对实证模型涉及的变量、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设计与说明。第六章为实证结果与分析。首先,深入探讨了高管控制权、行政干预与高管腐败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越大,越有可能发生腐败行为,行政干预对于高管控制权与腐败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但是,反腐以后正向的调节作用变弱了;其次,进一步尝试检验了高管控制权、行政干预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呈现出负相关关系,控制权并没有发挥出对企业家精神的正向作用。反腐前,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负相关关系,反腐之后的情况发生了改变,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行政干预对于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仍然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第七章为政策建议。针对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治理与企业家精神重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展望。本章首先针对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结论进行了总结;其次,对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对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想法和展望。本文的研究以控制权回报为线索,揭示了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和腐败之间的作用机理。试图揭开权力(控制权)引发腐败的黑箱,揭示国有企业高管滥权型腐败背后的制度诱因。同时,本文对于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成因的分析,不仅局限于探讨高管控制权与腐败的关系,而且引申出控制权主体企业家角色异化(企业家缺位)问题,以及行政干预下控制权回报机制扭曲催生腐败所带来的企业家激励悖论。此外,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详细和严密的逻辑推演,而且,还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实证检验。
陈涛[5](2018)在《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业企业(En)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的组成细胞,细胞生命力与活力的顽强程度及市场化程度,依赖于风险投资机构(VC)的支持力度和资源优化配置水平。VC投入En资金后,En原有的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会做出调整,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占有的信息也不对等,且都想保护自己的利益,解决好这其中的矛盾,控制权的分配成为双方合作谈判的重要筹码,又因为控制权高度依赖于企业经营绩效等状态变量的好坏,双方在以企业所有权为基础的控制权分配过程中形成了不断博弈的格局,即不同的控制权模式。控制权模式的不同与控制权行为主体的差异往往又使创业企业的绩效有显着的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配置。因此,在风险资本介入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如何形成?以及怎样的配置对提高创业企业的创业绩效最有效便构成了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按照如下研究思路展开,首先,从我国VC运作与En治理的实际出发,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企业特征的分析,构建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过程分析框架,并对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形成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其次,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的视角,在关系契约与扩展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上,加入风险投资家的战略目标与表征风险投资特征的变量、引入控制权共享收益与私人收益,通过对双方风险偏好假设的扩展,分析了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机理。再次,企业绩效作为信号(第三方可证实的可观测变量)、以VC与En为博弈主体,分析联合控制与相机控制模式下,创业企业两类控制权(剩余控制权与特定控制权)动态配置机理。最后,本文运用清科数据库中700个真实的样本数据与matlab软件,对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的模型分析结论进行了实证及数值模拟检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企业家与投资家谈判--控制权策略选择--企业经营绩效显示--剩余控制权安排”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取了影响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形成的七个关键因素。分析显示,创业企业作为不完全契约与关系契约的综合体,是一类具有特殊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企业门类。本文依照控制权的自然形成过程建立了从控制权策略选择到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的形成分析架构,即形成“企业家与投资家谈判--控制权策略选择—企业经营绩效显示--剩余控制权安排”的理论分析框架,有效地弥补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不足,同时,基于本文的分析框架,运用文献疏理、实地调研以及因子分析提取了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形成的七个关键因素,即创业企业家收益、创业企业经营绩效、风险投资家投入与成本、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风险投资家风险态度、风险投资家收益。2)基于演化博弈(EG)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创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群体争取控制权的演化博弈模型。在 Georg Gebhardt&Klaus M.Schmidt(2006)和 Jean-Etienne(2008)模型基础上,基于关系契约与扩展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引入可观测变量且第三方可证实的企业绩效(τ)作为信号、加入风险投资家的战略目标(F)与风险投资家风险规避度(ρvc)变量,构建了创业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群体争取控制权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有限理性条件下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动态学习与重复博弈对控制权配置格局的作用机制,揭示控制权的配置方式随创业过程变化的演变路径及实现均衡的条件。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控制权的最优配置是以双方期望收益最大化下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双方反复动态博弈的结果,博弈各方之间仅存在着两种最优控制权配置方式,即相机控制与联合控制;具体而言,当经营状态(φg)较好时、创业企业收益(π)较高时,控制权的最优控制模式趋向相机控制。而随着清算价值(T)、项目成功概率(PH)创业企业家私人收益(B)、风险投资家战略收益(F)的增加,控制权的最优控制模式趋向联合控制。该结论修正了Gebhard&Schmidt(2006)及燕志雄(2007)认为联合控制权模式是最优控制权模式的结论,证明了联合控制或相机控制在一定条件下是严格优于其它控制权模式。3)构建了联合控制及相机控制两类控制权模式下特定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动态配置理论模型。构建了创业企业共享收益函数V,分别分析两类控制模式下各变量对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扩展了不完全契约的分析框架。建模分析结果表明:(1)在联合控制模式下,EN获得融资额、VC监督与干预成本、风险规避度分别与λ1、λ2呈正向、负向关系;EN的清算价值、EN的收益、VC获得的剩余索取权、VC所投资的项目成功概率分别与λ1、λ2呈负向、正向关系;创业企业共享收益与λ1的关系需要满足特定条件,而与λ2呈正向关系;EN的私人收益、VC的战略收益与λ1、λ2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时才能反映其变化关系而并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2)在相机控制模式情景下,各变量与λ1、λ2的关系基本相同,与联合控制模式下存在不同的配置机理是存在参数RR(创业企业获得的固定收益)和φg(创业企业经营状态)的影响作用,即R与λ1正相关关系,R与呈λ2负相关关系,而当φg满足特定的条件时,才能反映φg与λ1和λ2的变化关系。
王雷,林琴[6](2013)在《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及其激励约束效应研究述评——基于风险投资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创业企业特征、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合作关系与合作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在风险投资模式下对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的影响,研究了风险投资模式下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的激励约束效应,及其激励约束作用过程,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探讨了演化博弈应用于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与演变研究的适用性,最后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庭强,丁韶华,何建敏,李心丹[7](2014)在《风险企业融资中控制权转移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控制权转移和激励约束是风险企业融资契约的重要组成要素,但对控制权转移和激励约束的风险投融资契约机制设计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通过对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博弈分析,建立了两阶段风险企业融资中控制权转移和激励约束的风险投融资契约机制设计的数学模型,探讨了风险企业家自有财富、运营风险项目的非货币收益、在职消费水平、社会声誉、努力水平、努力类型选择、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比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专有性以及风险投资家投入资本的额度、投资的专用性、风险规避程度、战略目标实现的货币等值收益、对风险项目的监控成本等要素对风险投融资中控制权转移与激励约束契约机制设计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控制权转移与激励约束互动关系的风险投融资契约设计机制,对风险企业投融资契约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王宗萍[8](2011)在《风险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激励约束机制是财务治理的内核。风险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主要体现为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约束,主要分为货币的激励约束和权力的激励约束。货币激励约束是指变动的收益分配机制和分阶段的资本供给机制,权力激励约束表现为财务管理权、控制权的相机性以及控制权的隐形激励。
冀县卿[9](2010)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有研究从总体上充分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赋予农民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其权利责任利益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下内含的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透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尽管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普遍采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但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地产权结构业已发生了变迁。农地产权结构不同,对当事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别,当事人的行为选择域就会不同,制度绩效必然有异。因此,深入到农地产权结构内部,揭示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产权理论研究,而且可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启示。本研究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构建“产权结构——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对制度绩效的影响。其次,运用构建的“产权结构——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制度绩效的农地产权结构原因,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最后,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然后逐一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围绕农地产权制度效应、农地产权变迁、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构想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论。第三章: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一般分析。本章首先从理论上对制度、制度变迁、制度不完备性、产权、产权结构等基础概念进行梳理,然后对制度、产权、交易费用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度不完备、产权残缺、制度绩效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据以架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历史回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过程的历史回顾,从农地产权结构的视角较为系统地描述1978年以后衣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轨迹,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路径的分析,初步揭示蕴藏于其中的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效率优先是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这也构成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基准点。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的都是承包经营权,但其内在的农地产权结构业已发生变迁,且变迁的基准是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农地产权对农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提高效率。1978年以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进。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还是土地收益权或土地交易权,在政策选择上都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特征。第五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本章利用全国的数据、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的视角分析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结构变迁对农业增长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1978-2008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史实剖析中国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结构安排决定了经济当事人不同的行为选择域,并进而影响制度绩效。产权结构主要通过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对制度绩效产生影响。由于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生产决策系统极为复杂,农民与农业生产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赋予农民更多的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交易权,使农民形成长期而又稳定的预期,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长期投资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发生了农民层面上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不断增强的变迁。第六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本章利用全国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从农地产权剩余权的视角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农地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变迁对农业增长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测定农地剩余权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至1992年期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多地赋予了农民剩余索取权,农民并不拥有多少剩余控制权;1993年后,农民不仅获得了剩余索取权,而且获得了剩余控制权。由于与第一轮土地承包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赋予了农民更长的承包期、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并在农民这一层面上实现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更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明晰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助于实现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增长。第七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本章重点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分析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扼要总结产权结构影响制度绩效机理的基础上,从使用权、收益权、交易权三方面对比分析渌洋湖村家庭经营制下和土地股份合作制下的土地产权结构及其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家庭经营制度赋予了渌洋湖村农民较完整的农地产权,但农地产权的完全性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突出表现为农地使用权受限、农地收益权不充分、农地交易权不自由。与家庭经营制相比,渌洋湖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产权关系更为复杂,不仅土地产权完整性得到了保持,而且土地产权完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带来可喜的制度绩效。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应该在保持土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地产权的完全性,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第八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本章重点从农地剩余权视角分析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引入企业家才能这一变量的基础上,将企业家才能与剩余权配置结合起来,考察企业家才能、治理结构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据此对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个案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组织是一系列复杂的合约关系。企业家才能的发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家通过自身的默会知识感知组织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赢利机会,面对不确定性做出开创性、正确的决策,调动、整合资源,努力实现那些可能的赢利机会。而要发挥企业家才能,就必须赋予企业家企业控制权以实现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但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家天然地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为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一方面通过赋予企业家企业控制权,实现了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有效地抑制农民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九章: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揭示深化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研究者认为,农地产权结构对制度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提高制度绩效,就必须使当事人拥有的农地产权更完整、更完全,并赋予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主体剩余控制权。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关键,也是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从本研究中我们得出的一个重要政策启示是:通过完善农地产权结构,明晰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一步降低农地产权残缺的程度,可以减少效率损失,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这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
周江[10](2010)在《经理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有一个很显着的特征,就是股东与经理信息不对称。股东的解雇或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接管威胁会影响到经理职位的稳固与否,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固守职位动机,必然极力维护现有的控制权地位,抵制剥夺其控制权的解聘行为,从而产生管理防御(Managerial Entrenchment)。这对于解释企业经理管理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来如何对我国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激励,降低其管理防御程度,日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焦点,而国内学者对管理防御及其影响因素、管理防御水平的测度等关键问题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经理管理防御相关理论、经理人素质及测评理论和经理人激励约束理论的研究,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经理人管理防御指数测评体系,测评体系从两方面来建立指标:经理人转换工作成本和经理人能力,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设计指标问题,通过问卷实施结果划分出管理防御程度类型。然后对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系统进行设计,其中包括需求分析、各功能模块、数据库及流程图、界面等的设计,最后提出了针对不同管理防御程度的激励约束对策建议。本文设计经理人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系统的目的在于为股东考核经理人时提供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用于股东在是否聘用或者考核经理人时,可以让经理人参与系统测评,根据经理人的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结果来了解经理人的管理防御程度,进而判断是否要加大监管力度,或者改变经理人的薪酬结构和激励措施,以便能降低经理人管理防御水平,共同朝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努力。由于时间有限,系统的开发还有待完善,这为以后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精神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FS/QCA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信号理论 |
2.1.2 高阶理论 |
2.1.3 激励理论 |
2.1.4 控制权理论 |
2.1.5 制度变迁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企业家精神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
3.1 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 |
3.2 股权激励与企业家精神 |
3.3 薪酬激励与企业家精神 |
3.4 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家精神 |
3.5 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收集 |
4.2 变量测量 |
4.2.1 结果变量 |
4.2.2 原因变量 |
4.3 变量校准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必要条件分析 |
5.2 组态分析 |
5.2.1 产生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高企业家精神的驱动机制分析 |
5.2.2 产生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非高企业家精神的驱动机制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2.1 理论启示 |
6.2.2 实践启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成果 |
(2)高管控制权、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2.1 高管控制权 |
1.2.2 营商环境 |
1.2.3 企业家精神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分析 |
2.1.1 控制权配置理论 |
2.1.2 高阶梯队理论 |
2.1.3 制度变迁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企业家精神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2 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研究 |
2.2.3 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 |
3.2 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 |
3.3 高管控制权、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 |
4.2.1 高管控制权 |
4.2.2 企业家精神 |
4.2.3 营商环境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高管控制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
5.3.2 营商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
5.3.3 营商环境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家精神调节效应分析 |
5.4 进一步回归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性建议 |
6.3 研究局限 |
6.4 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配置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发投入 |
1.2.2 公司高管 |
1.2.3 激励契约 |
1.2.4 激励契约组合的整合效应 |
1.2.5 控制权激励 |
1.2.6 融资约束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基于高管行为因素的相关理论 |
2.1.3 基于激励契约配置的相关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高管激励与企业研发关系的研究 |
2.2.2 关于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关系的研究 |
2.2.3 关于融资约束、高管激励与企业研发关系的研究 |
2.4 理论与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3.1 制度背景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单一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
3.2.2 高管激励契约组合对研发投入的整合效应 |
3.2.3 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4.3.1 单一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模型 |
4.3.2 高管激励契约组合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模型 |
4.3.3 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模型 |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5.3.1 单一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效应分析 |
5.3.2 高管激励契约组合对研发投入的整合效应分析 |
5.3.3 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对研发投入的效应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2.1 企业微观层面 |
6.2.2 政府宏观层面 |
6.3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控制权回报、行政干预与国企高管腐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高管腐败相关概念界定 |
1.6.2 控制权与控制权回报的概念界定 |
1.6.3 国有企业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
1.6.4 行政干预的概念界定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梳理 |
2.1 关于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的文献研究 |
2.1.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
2.1.2 基于寻租理论的研究 |
2.1.3 基于制度环境的研究 |
2.1.4 文献述评 |
2.2 关于控制权对企业家激励的文献研究 |
2.2.1 控制权的正向激励 |
2.2.2 控制权的负向激励 |
2.2.3 文献述评 |
2.3 关于企业家精神制度驱动因素的文献研究与述评 |
2.4 文献总评与研究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产生的制度背景与形成机理 |
3.1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形成的制度背景 |
3.1.1 下放企业经营自主权,高管控制权开始形成 |
3.1.2 国企股份制改革,内部人控制问题出现 |
3.1.3 国资委成立,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凸显 |
3.2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的形成和强化机理 |
3.2.1 产权虚置的先天缺陷 |
3.2.2 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
3.2.3 集权型管理文化 |
3.2.4 高管积累了丰厚社会资本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有企业控制权回报下的企业家激励悖论 |
4.1 国有企业企业家的角色异化 |
4.1.1 制度变迁下企业家成长的演化 |
4.1.2 企业家角色异化的成因及表现 |
4.2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回报机制的扭曲机理 |
4.2.1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回报机制的特征 |
4.2.2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回报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
4.2.3 国有企业高管控制权回报机制扭曲的表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5.1.1 模型构建 |
5.1.2 研究假设 |
5.2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计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2.2 变量设计与说明 |
5.3 模型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2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3 回归分析 |
6.4 进一步回归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授权建设 |
7.2 建立能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公司治理机制 |
7.3 对国有企业高管进行分类治理和监管 |
7.4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制衡机制 |
7.5 建立对国有企业高管的追责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实践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提出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内涵 |
2.1.1 控制权内涵与分类 |
2.1.2 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内涵 |
2.2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理论模型研究 |
2.2.2 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经验研究 |
2.3 控制权模式选择研究 |
2.3.1 创业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合作关系和博弈策略选择研究 |
2.3.2 创业企业多阶段决策的演化稳定研究 |
2.3.3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的演化过程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3 影响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的因素 |
3.1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形成界定与特征 |
3.1.1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形成界定 |
3.1.2 控制权配置特征 |
3.2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2.1 非财务因素 |
3.2.2 财务因素 |
3.3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形成影响因素实地调研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过程 |
3.3.3 访谈结果分析 |
3.3.4 问卷调查 |
3.4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及配置形成影响因素提取与命名 |
3.4.1 主因素提取 |
3.4.2 主因素命名 |
3.5 小结 |
4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模型 |
4.1 基础模型与研究扩展思路 |
4.1.1 基础模型 |
4.1.2 扩展思路 |
4.2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假定 |
4.2.1 风险投资时序模型 |
4.2.2 控制权模式界定 |
4.3 基于演化博弈的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的模型构建 |
4.3.1 基本假设 |
4.3.2 控制权收益的界定与引入 |
4.3.3 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期望收益矩阵构建 |
4.4 基于演化博弈的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的模型分析 |
4.4.1 假定En拥有初始控制权 |
4.4.2 假定VC拥有初始控制权 |
4.5 不同控制权模式下创业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机理 |
4.5.1 联合控制模式下创业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机理 |
4.5.2 相机控制模式下创业企业控制权配置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及数值模拟检验研究 |
5.1 控制权模式选择的实证案例检验 |
5.1.1 研究命题 |
5.1.2 研究设计 |
5.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4 案例检验 |
5.2 控制权配置的数值检验 |
5.2.1 研究思路 |
5.2.2 不同控制权模式下控制权配置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研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及其激励约束效应研究述评——基于风险投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风险投资模式下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内涵 |
2 风险投资模式下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 |
2.1 创业企业特征相关因素对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的影响 |
2.2 创业企业家因素对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的影响 |
2.3 风险投资家因素对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的影响 |
2.4 合作关系与合作特征因素对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的影响 |
3 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激励约束效应研究 |
3.1 控制权结构产生的激励约束效应 |
3.2 控制权结构激励约束作用过程 |
4 总结与启示 |
4.1 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4.2 未来研究展望 |
4.2.1 研究内容方面 |
4.2.2 研究方法方面 |
(8)风险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货币激励约束 |
1. 收益分配机制 |
2. 风险资本供给机制 |
三、权力激励约束 |
1. 财务管理权 |
2. 控制权 |
四、研究结论 |
(9)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论文结构 |
1.2.4 研究方法 |
1.2.5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思路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地产权制度效应 |
2.1.1 农地产权制度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 |
2.1.2 农地产权制度的稳定性效应和完整性效应 |
2.2 农地产权变迁 |
2.2.1 农地产权变迁动因 |
2.2.2 农地产权变迁主体行为 |
2.2.3 农地产权变迁路径 |
2.2.4 农地产权变迁模式 |
2.3 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构想 |
2.4 简要的研究述评 |
第3章 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一般分析 |
3.1 制度 |
3.1.1 制度:一个界定 |
3.1.2 制度变迁 |
3.1.3 制度不完备性 |
3.2 产权 |
3.2.1 产权:一个界定 |
3.2.2 产权与制度绩效 |
3.2.3 制度的不完备与产权残缺 |
3.3 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 |
3.3.1 产权结构的决定因子 |
3.3.2 产权完整性、产权完全性与制度绩效 |
3.3.3 产权剩余权与制度绩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历史回顾 |
4.1 1949-1978年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概略 |
4.2 1978-1992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 |
4.2.1 农地使用权 |
4.2.2 农地收益权 |
4.2.3 农地交易权 |
4.2.4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 |
4.3 1993年至今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 |
4.3.1 农地使用权 |
4.3.2 农地收益权 |
4.3.3 农地交易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 |
5.1 引言 |
5.2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农业增长:理论分析 |
5.3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中国的经验 |
5.3.1 农地产权完整性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
5.3.2 农地产权完全性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
5.3.2.1 农地使用权 |
5.3.2.2 农地收益权 |
5.3.2.3 农地交易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 |
6.1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
6.2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假说 |
6.2.1 1978年至1992年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
6.2.2 1993年至2008年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 |
6.2.3 剩余权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理论假说 |
6.3 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中国农业增长:经验检验 |
6.3.1 计量模型、变量设定说明 |
6.3.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6.3.3 模型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 |
7.1 产权完整性、产权完全性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
7.2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农地产权结构:实证分析 |
7.2.1 家庭经营制下渌洋湖村土地产权结构分析 |
7.2.2 土地股份合作制下渌洋湖村土地产权结构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 |
8.1 企业家才能、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与制度绩效:理论分析 |
8.2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剩余权配置:实证分析 |
8.2.1 企业家才能、剩余权配置与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 |
8.2.2 治理结构与土地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 |
8.2.3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绩效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的研究结论 |
9.1 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9.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10)经理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经理管理防御理论 |
2.1.1 经理管理防御的概念 |
2.1.2 经理管理防御理论的发展 |
2.1.3 我国经理管理防御现状 |
2.2 经理人素质及测评理论 |
2.2.1 经理人的职业特征 |
2.2.2 经理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
2.2.3 测评理论及其应用 |
2.3 经理人激励约束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我国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3 构建经理管理防御测评指标体系 |
3.1 研究设计及框架 |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 指标选取的方法 |
3.4 初始指标的提出 |
3.4.1 先行性分析 |
3.4.2 初始指标的提出 |
3.5 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确立 |
3.5.1 问卷发放与回收及描述性统计 |
3.5.2 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确立 |
3.6 确定指标权重及指数计算公式 |
3.6.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6.2 专家调查 |
3.6.3 数据分析 |
3.6.4 指标权重表及管理防御指数的计算公式 |
3.7 测评指标问卷设计及管理防御程度类型的划分 |
3.7.1 测评问卷设计 |
3.7.2 管理防御程度类型的划分 |
4 经理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功能分析 |
4.1.2 系统性能分析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登录子系统 |
4.2.2 测评过程子系统 |
4.2.3 管理员子系统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安全性设计 |
4.5 系统流程图设计 |
4.6 系统界面设计 |
5 针对不同管理防御程度经理人的对策建议 |
5.1 针对管理防御程度轻度的对策建议 |
5.2 针对管理防御程度中度的对策建议 |
5.3 针对管理防御程度高度的对策建议 |
6 结论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四、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精神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FS/QCA的实证分析[D]. 王玉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高管控制权、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精神[D]. 曹成梓.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3]融资约束下高管激励契约配置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D]. 张新伟. 东南大学, 2019(05)
- [4]控制权回报、行政干预与国企高管腐败研究[D]. 张莉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5]创业企业控制权模式选择及配置研究[D]. 陈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6]创业企业控制权结构形成及其激励约束效应研究述评——基于风险投资模式[J]. 王雷,林琴. 工业技术经济, 2013(08)
- [7]风险企业融资中控制权转移与激励机制研究[J]. 陈庭强,丁韶华,何建敏,李心丹.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5)
- [8]风险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 王宗萍. 中国流通经济, 2011(12)
- [9]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D]. 冀县卿.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10]经理管理防御指数测评系统研究[D]. 周江.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