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一、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幸瑶[1](2021)在《Q市中小企业减税政策执行效果评价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

郭兴[2](2021)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基于对昆明市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许嘉禾[3](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刘志强[4](2021)在《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动产融资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然而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却诸多困难和挑战,难以完全发挥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障碍就是融资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系统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是中国自已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中小企业问题面临的一个普遍且常见的问题。从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来看,既有世界性难题的通病,又带有机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有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因素,又有宏观经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本文着眼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在明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具体作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途径、面临问题的具体表现与现行手段,在完成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而从“动产融资”的角度探寻了一个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总体分析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必要性。第二,从宏观层面上探究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融资体系,辨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成因。第三,从微观企业层面看,中小企业是否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伴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机制的完善,融资约束程度是否在改善?第四,“动产融资”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该举措到底能对缓解融资约束和宏观经济产生怎样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第五,深刻理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明确提出并且论证了“动产融资”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重要措施的意义。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一个主要因素是自身缺乏有效抵押物,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抵押物范围来缓解借贷约束具有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公共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充分挖掘自身有效资产作为抵押物融资已成为现实。但“动产融资”作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的一项重要举措,至今却还没有严格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和评估。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在一个含有借贷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引入动产资产,讨论当借贷约束中的抵押资产的规模和种类放松后宏观总体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变化。研究分析了动产融资缓解融资约束在宏观经济上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在实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经济绩效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时,在数据和指标上有所扩充。系统性地整理1997-2015的全国和分省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标,使用静态面板估计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均值组(xtmg和xtcce)估计等多种计量经济学工具来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经济绩效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了从更微观层面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搜集整理了两组微观企业数据,并使用多类测算融资约束的指标来研究和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体而言,两个数据集为:第一组数据为2005—2007年中国15066家高科技中小企业数据,共计45198个样本观测值;第二组数据为777家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数据,共计2813个样本观测值。采用SA指数、ASCL指数、WW指数三种方法测度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第三,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方面有一定进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很多,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相关政策的整理和分析,系统总结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规模不经济、制度不完善、模式不成熟。成因分析中重点突出了融资模式问题。金融实践中,融资模式是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不同的融资模式都有一定风险,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周期,当适用条件和环境变化后,原来有效的融资模式不但不能缓解融资约束,还会使中小企业陷入更加严重的融资困境。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是研究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小企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从宏观层面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时印证研究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意义。首先,从历史变革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变化以及本文使用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其次,由于数据限制,尽可能整理了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15年间的中小企业的多项发展指标,分地区和省份对20年间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地区间中小企业发展的差异。最后使用面板估计模型,利用本章节的上述分析对中国中小企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状况及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相对系统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融资模式和融资环境,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表现形式,进而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是否能够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匹配,最后论述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启示。第二部分是是从定量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融资约束下企业的现金流敏感度,以进一步说明融资约束问题。从第4章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虽然外部存在较多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和措施,但由于中小企业出现融资约束的成因众多,这些措施是否促使中小企业从外部进行融资,缓解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依然需要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本章以现金流敏感度为研究切入点,使用尽可能多的可得数据,首先选用的是国泰安中天使投资研究数据库和新三板上市中小企业数据,虽然不是全部中小企业,但是能够进入天使投资研究数据库和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属于发展较好且已能够获得较多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如果这些企业也存在显着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那么其它外部融资较为有限的中小企业在该方面将面临更为显着的问题。其次采用SA指数、ASCL指数、WW指数三种方式测度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最后通过研究中小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发现在融资约束以及现有情况下,融资约束造成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和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寻求内部融资,且持有更多现金资产,这也说明需要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结合国内现有融资特点,寻求新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方式。第三部分是提供了一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外部融资方式——动产融资。受制于中小企业固有的特点以及自身内部融资额度和规模的有限性,既有的外部融资体系和环境无法全面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那么就需要根据原有不足,探寻新的有效融资方式。根据我们的分析,“动产融资”将是补充和扩展现有融资方式的有效方式。本章构造了多个DSGE模型综合说明了“动产融资”对企业发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为“动产融资”的推动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分析了“动产融资”实施的政策建议。虽然本文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但是依然可能存在两点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部分。第一是实证数据上存在一定不足。囿于数据可获得性,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标的测算尽管有改善,但是依然不尽如人意,且仅涵盖了 2016年以前的相关数据,因此实证估计出来的结果所对应的政策含义有一定局限性。第二,理论模型建立了一个研究不同资产充当抵押物的异质性资本的DSGE模型,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估计融资约束对中国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失和引入动产后宏观效率的改善程度。但是该模型未包含更多的DSGE文献中常采用的实际与名义摩擦(real and nominal frictions),这将在后续研究中予以扩展,以此来更精确地定量研究中国异质性资本和借贷约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谢海宁[5](2021)在《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知识经济逐渐替代工业经济,人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联愈发密切,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支撑,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而中小科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因其低抵押值、高经营风险的特性,一直难以获得银行融资。目前,投贷联动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充分运用银行系统资金的基础上引入股权投资,允许商业银行与具有股权投资资格的机构合作,共同为中小科创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支持。此模式既可以增加商业银行考察中小科创企业还款能力的方式,又可以分散信贷风险。但是,自2016年政府启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以来,业务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业内许多人士仍对这种业务模式抱有怀疑态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对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研究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问题与研究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文献进行整理;其次,概述国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再介绍汉口银行投贷联动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业务模式包括市场定位、产品设计、收入来源、风险控制及业务退出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汉口银行支持兴图新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贷联动业务的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其成功因素;最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制约因素,将制约因素分为汉口银行层面、中小科创企业层面及外部环境层面,通过专家打分,引入模糊数建立模糊判断矩阵,最后通过yaahp软件计算各因素权重,结合分析结果,对汉口银行今后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采取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进行实例分析,研究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制约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汉口银行进一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也便于其他银行对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进行学习与借鉴。

华秀玲[6](2021)在《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外贸数据呈向好趋势发展,但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萎靡,受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各国经济受挫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中国经济也受到了波及。在2020年外贸进出口低迷情况下,跨境电商的进出口呈逆势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达1873.9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大幅增长52.8%,为外贸进出口回稳做出突出贡献。重庆是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前沿,是跨境电商产业的试点城市。重庆中小企业占重庆企业总数的99.2%,中小企业的多种运营业务对重庆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政策,但是重庆跨境电商周期短,各方面经验还未成熟。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面对大企业的强烈竞争时,如何利用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开拓国外市场?哪些因素影响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现有研究对此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这些成为重庆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重庆市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因素,并为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科学的对策建议。论文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系统梳理与本文章相关的国内外主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第二,站在不同维度对重庆市当地的跨境电商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包括重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第三,结合调研问卷对近两百家企业开展调查以获得真实数据。然后针对上述结果数据和特点建设了评价体系。结合SPSS、AMOS因子分析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对重庆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电子支付、跨境电商通关、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政策、跨境电商人才六个维度对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探索重庆市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给正准备开展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或者曾经开展跨境电商失败的重庆市中小企业提供参考建议。

刘宁[7](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赵艳荣[8](2021)在《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研究 ——以G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支出发挥着实现社会公平,展现政府权威的重要作用。在当前财政支出体系中,财政专项资金占据独特地位,尤其在平衡区域经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民生福祉等方面意义重大。然而,在当前财政运行结构下,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出现了诸多问题:专项资金目标的实现程度与预期差距大、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实际绩效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绩效或理想绩效,即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存在“绩效偏差”。基于此,本文从整个财政支出过程出发,深入挖掘影响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的具体因素以及内在关联,以期能为地方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矫正以及支出整体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G省2个市及其所辖8个县(区)的实地调研,对利益群体采取问卷以及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利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在Nvivo11软件上实现资料的分类与编码处理。通过对文本资料的深度分析,探究我国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联,并给出具体的治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产生的因素主要涉及以下五个维度:外部环境、预算编制、资金管理、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其中,外部环境维度是绩效偏差生成的催化条件,包含了自然区位、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社会文化四个因素,经济发展是该维度的关键影响因素。预算编制维度是产生绩效偏差的前提条件,若处理不当易产生认知偏差;包含了行政体制、认知偏好以及绩效沟通三个影响因素,认知偏好是该维度关键影响因素。资金管理和组织实施维度是资金绩效偏差生成的核心阶段,处理不当会导致执行偏差;在此阶段包含动态管理、支出合规、部门协作、项目管理、宣传机制以及干部队伍建设六个影响因素,动态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干部队伍建设是这两个维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绩效评估维度是绩效偏差生成的重要阶段,若处理不好将产生评估偏差;包含了评估意识、评估主体以及评估指标三个影响因素。此外,认知偏差、执行偏差以及评估偏差三者间互相作用,叠加生成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索性的提出了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矫正策略,即加快发展,多渠道筹资;强化政策认知,平衡利益偏好;建立资金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全方位、多角度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平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构建科学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本文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性地建构了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归因模型,丰富了已有研究。但条件所限,仅以G省2市8县区为研究样本,难免偏颇,因此,对影响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各因素及其内在互动效应与隐性逻辑仍需进一步深度研究。

王逸[9](2021)在《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不够,财务状态不清晰,资信级别不够,商业银行一般不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资金的短缺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目前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授信业务不能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一般选择资信好、规模大的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收账款融资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银行不再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的资信财务情况,而是更看重链上企业之间的真实贸易关系,把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进行信用捆绑,提高中小企业信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需要银行对供应链关系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授信,为中小企业设计具体融资方案的一种综合融资业务。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结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情况和问题,提出风险控制的建议。第一章是本文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风险控制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确定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在第二章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和中行J分行的业务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三章在理论铺垫的基础上,选取中行J分行的真实案例,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中行J分行宏观层面存在的风险,包括操作、信用、法律和其他风险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在上述风险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改革政策的取向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在上述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角度提出完善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未来方向部分,通过上文研究,以财务分析为基础,与应收账款实际业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并控制风险,并指出研究不足。

许明阳[10](2021)在《A管道装备制造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中小企业分布广、数量多,经营范围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社会经济注入了非凡的活力。同时,中小企业拥有比大型企业更为灵活的经营模式,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应见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性,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难,融资问题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研究诊断对象的A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位于河北省盐山县,当地是我国最大的管道装备生产基地。A企业于1996年成立,是一个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业化管道制造企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市场形式的不断变化,A企业努力适应市场新常态,在2015年于新三板成功挂牌,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对A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诊断立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普遍现象,探寻并分析A企业融资的独有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A企业融资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访谈、发放问卷以及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并整理,力争准确且具有针对性的分析A企业融资问题。对A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重点及核心部分是对企业的融资现状、融资过程和融资相关管理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和企业现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在对A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分析A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环境的优劣势两个方向,从而对A企业的融资现状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知。在A企业的融资渠道部分,以传统的内源和外源融资作为分类依据分别概述分析,在了解企业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偿债、营运等方面的指标测量企业的融资风险。为了更进一步全面准确的衡量A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又继续对A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了量化比较,最终对融资风险有整体的较为准确的认识。在剖析其融资过程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A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了包括拓宽企业外源融资渠道、完善应收账款制度、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信用建设、建立企业互助等多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措施。A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一员,对A企业融资问题进行诊断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A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可以为其他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提供参考。

二、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产业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1.4 金融支持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2.2.5 文献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2 产业结构理论
        2.3.3 产业融合理论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2.3.5 金融结构理论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5.1 研究方案设计
    5.2 研究方法选择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5.2.2 耦合的应用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4.1 耦合测度模型
        5.4.2 灰色关联模型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5.4.4 熵值赋权处理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5.6.1 影响因素识别
        5.6.2 变量选取
        5.6.3 影响因素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6.1 研究方案设计
    6.2 研究方法选择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6.3.1 模型构建
        6.3.2 样本选取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7.1 研究方案设计
    7.2 研究方法选择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7.3 建模准备
        7.3.1 模型构建原则
        7.3.2 系统边界确定
        7.3.3 模型基本假设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7.5 模型检验
        7.5.1 外观检验
        7.5.2 运行检验
        7.5.3 稳定性检验
        7.5.4 历史检验
        7.5.5 灵敏度检验
    7.6 策略仿真分析
        7.6.1 基础仿真结果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动产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特色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2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2.3 度量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方法与进展
    2.4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思路和途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与指标选取
    3.2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3.3 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析
    3.4 实证模型和结果分析
    3.5 稳健性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的均值组估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4.1 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4.2 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4.3 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4.4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表现形式
    4.5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是否与中小企业发展匹配?
    4.6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融资约束下中国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敏感度分析
    5.1 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引入动产融资的政策评估分析
    6.1 政策背景
    6.2 基本模型
    6.3 模型稳态、参数校准与估计
    6.4 模型动态与政策分析
    6.5 拓展分析: 不含借贷约束的RBC模型和改进的借贷约束模型
    6.6 政策启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本文主要贡献及不足
2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概述
    2.1 “投贷联动”概念界定
    2.2 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动因
        2.2.1 外在动因
        2.2.2 内在动因
        2.2.3 综合分析
    2.3 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现状
        2.3.1 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
        2.3.2 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开展情况
    2.4 投贷联动业务的主要模式
        2.4.1 “银行+VC/PE”模式
        2.4.2 “银行+子公司”模式
        2.4.3 “银行+SPV”模式
3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分析
    3.1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现状
        3.1.1 投贷联动业务发展历程
        3.1.2 投贷联动业务开展成果
    3.2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
        3.2.1 内部联动模式
        3.2.2 外部联动模式
    3.3 市场定位分析
        3.3.1 以初创期和扩张期新兴企业作为客户定位
        3.3.2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区域定位
    3.4 产品设计分析
    3.5 收入来源分析
    3.6 风险控制分析
        3.6.1 评估潜在风险的方式
        3.6.2 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3.7 退出机制分析
        3.7.1 业务行权退出的方式
        3.7.2 业务行权退出的操作流程
        3.7.3 业务行权退出的影响因素
4 “汉口银行—兴图新科”投贷联动案例分析
    4.1 投贷联动主体
    4.2 投贷联动过程
    4.3 投贷联动绩效
    4.4 成功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5.1 业务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
        5.1.1 汉口银行层面
        5.1.2 科创型中小企业层面
        5.1.3 外部环境层面
    5.2 业务制约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模糊层次分析法概述
        5.2.2 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制约因素的层次分析
    5.3 汉口银行进一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对策分析
        5.3.1 加强业务建设方面
        5.3.2 筛选目标企业方面
        5.3.3 应对外部环境方面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相关理论概述
    2.1 跨境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
    2.2 中小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开拓海外市场的研究
    2.3 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重庆市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概况
    3.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3.2 重庆外贸发展现状
    3.3 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4.1 模型构建
    4.2 测量维度
    4.3 研究假设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收集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样本数据的信度评估
    5.4 样本数据的效度评估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对策建议
    6.1 协作开展重庆跨境电商海外布局
    6.2 加强重庆现有跨境电商支付体系建设
    6.3 完善重庆跨境电商通关建设
    6.4 完善重庆现有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6.5 完善政府政策推动重庆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开展
    6.6 加大力度培养跨境电商相关高素质人才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7)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研究 ——以G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述评
        1.2.1 财政支出绩效
        1.2.2 绩效偏差
        1.2.3 财政专项资金问题与优化
    1.3 研究问题、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财政专项资金
        2.1.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偏差
    2.2 理论基础
        2.2.1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PG)
        2.2.2 公共财政过程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总体思路
    3.2 研究方法选择
    3.3 资料数据收集
        3.3.1 选择研究对象
        3.3.2 研究数据来源
第四章 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资料分析过程
        4.1.1 数据编码
        4.1.2 编码过程分析
        4.1.3 编码一致性和饱和度检验
    4.2 理论模型构建
        4.2.1 外部环境维度
        4.2.2 预算编制维度
        4.2.3 资金管理维度
        4.2.4 组织实施维度
        4.2.5 绩效评估维度
第五章 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矫正
    5.1 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
    5.2 强化财政专项资金政策认知,平衡利益偏好
    5.3 树立即时管理的思想,建立资金动态监管机制
    5.4 构建全方位、多角度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平台
    5.5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5.6 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论文创新性科研成果
致谢

(9)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案例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案例正文
    2.1 揭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面纱
        2.1.1 应收账款融资相关概念界定
        2.1.2 应收账款融资的理论基础
        2.1.3 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控制理论基础
    2.2 改革同行:中行J分行业务发展瓶颈
        2.2.1 行业现状
        2.2.2 中行J分行发展瓶颈
        2.2.3 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案例—C公司现状
    2.3 喜迎新生: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顺利推行
        2.3.1 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
        2.3.2 中行J分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准入条件
        2.3.3 中行J分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操作流程
    2.4 警钟长鸣: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管控现状
        2.4.1 贷前调查及前期准备
        2.4.2 贷中审核
        2.4.3 贷后管理
    2.5 前路漫漫: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点
        2.5.1 法律风险
        2.5.2 信用风险
        2.5.3 操作风险
        2.5.4 其他风险
3 案例分析
    3.1 研究问题
    3.2 分析思路
    3.3 理论依据与分析
        3.3.1 理论依据
        3.3.2 研究问题分析
4 建议与对策
    4.1 贷前调查
        4.1.1 加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贷前调查
        4.1.2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准入评价体系
        4.1.3 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行业数据库
    4.2 贷中监督
        4.2.1 随时监控融资风险
        4.2.2 风险转移
        4.2.3 降低对操作人员个体能力的依赖
        4.2.4 加强员工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培训力度
    4.3 贷后追责
        4.3.1 加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贷后跟踪监管
        4.3.2 及时了解客户资金流向
        4.3.3 风险预警
        4.3.4 贷后回访工作日常化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A管道装备制造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研究
        1.2.2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5 诊断思路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本结构理论
    2.2 交易成本理论
    2.3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4 信贷配给理论
3 盐山县A管道制造企业基本情况
    3.1 行业背景
    3.2 A管道装备制造企业
    3.3 A企业融资环境
        3.3.1 A企业融资优势
        3.3.2 A企业融资劣势
4 盐山县A管道制造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4.1 融资渠道
    4.2 内源融资
    4.3 外源融资
        4.3.1 银行借款
        4.3.2 非金融机构借款
        4.3.3 股权融资
        4.3.4 商业信用
        4.3.5 外源融资总结
    4.4 融资风险分析
        4.4.1 偿债能力
        4.4.2 营运能力
        4.4.3 盈利能力
        4.4.4 发展能力
        4.4.5 融资风险计量
5 A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A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5.1.1 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虚高
        5.1.2 缺乏高效的融资渠道
        5.1.3 贷款期限短造成短借长投
        5.1.4 企业融资成本高
    5.2 A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分析
        5.2.1 企业规模有限缺少抵押物
        5.2.2 赊销导致应收账款较多
        5.2.3 信用度和信息透明度偏低
        5.2.4 缺乏专业高素质财务人员
        5.2.5 钢铁产业下行的压力
6 A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6.1 持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企业实力
    6.2 合理赊销并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6.3 加强公司信用建设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
    6.4 引进专业人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6.5 依托地区优势建立企业互保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四、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Q市中小企业减税政策执行效果评价及对策建议[D]. 李幸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基于对昆明市的调查[D]. 郭兴.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4]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动产融资研究[D]. 刘志强. 山东大学, 2021(11)
  • [5]汉口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研究[D]. 谢海宁.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6]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研究[D]. 华秀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研究 ——以G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例[D]. 赵艳荣. 兰州大学, 2021(12)
  • [9]中行J分行: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的案例研究[D]. 王逸.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10]A管道装备制造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许明阳.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