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读《人民记者穆青》(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郭胜[2](2012)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结合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显然,不但要从新闻概念产生、经典新闻文教育发展的历史源流中把握其内在的脉络,而且还要立足于探究新闻传播实践自身、以及文章学、语文教育学的运行规律,从历史性与当下性的内在关联、学科属性与概念范畴的层级性建构中全方位地考察经典新闻文。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拟从以下四部分予以详细论述:第一部分:“经典新闻文教育概述”。这部分从新闻文、经典新闻文、经典新闻文教育、经典新闻文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四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国内外经典新闻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这部分分别就国内、国外的经典新闻文教育历程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重视程度低,选入课本的篇目少;②部分教材内容不具备足够的“经典性”;③新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④教学方式陈旧,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⑤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滥用;⑥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力不足。第四部分:“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新闻文教育的策略”。在这一部分中,笔者提出了六方面的策略:①加强对新闻文教育的重视,增加选篇量;②教材的选文要具备经典性;③增强经典新闻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④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文而异”、灵活多样;⑤加大教学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⑥构建新闻文讲授规范,提升语文教师的针对性授课效果。
李灵革[3](2004)在《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存在的首要因素就是真实,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了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它一出现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便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舞旗呐喊。尽管中国纪录电影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敬业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二十世纪近百年历史之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画面。这些画面,绘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漫漫长卷;这些画面,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努力奋斗的各种状态,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现实价值。 本论文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着。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与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董广安[4](2004)在《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读《人民记者穆青》》文中研究指明
唐晨光[5](2001)在《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指出人类现代文艺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电影的发明,作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木,电影总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切都非常敏感地作出反应。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更在于它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此同时,电影自身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在继承与超越,借鉴与创新中不断掘进与开拓,在不同民族的比较中更加珍视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并且进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经历着从思想内容到形式表达的急剧变更。 电影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不管是记录排演的故事还是发生的事件,而纪录电影则主要是记录后者。纪录片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特殊价值,它犹如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在一系列众多的纪录片所观照出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总可以观察到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总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因此,在电影家族中,纪录片是人类文化的一份特殊宝藏。 美国史专家怀特在1989年的《美国历史评论》上曾发表文章提议创立“影视史学”(Historiophygra),试图让历史借助现代传媒重新走向民众,进而达到振兴历史学的目的。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讲述历史,是纪录片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纪录片,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影像中的二十世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也与中国社会变迁这一大背景紧密相联。本论文以二十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时,试图就史学与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专着。透过它,一方面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从而为飞速发展的我国影视大众传媒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也为纪录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读《人民记者穆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读《人民记者穆青》(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 |
(二)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三) 研究步骤与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经典新闻文教育概述 |
(一) 新闻文 |
(二) 经典新闻文 |
(三) 经典新闻文教育 |
(四) 经典新闻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
二、经典新闻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 国外经典新闻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经典新闻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三、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
(一) 重视程度低,选入课本的篇目少 |
(二) 部分教材内容不具备足够的“经典性” |
(三) 新闻理论与实践脱节 |
(四) 教学方式陈旧,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 |
(五)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滥用 |
(六) 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力不足 |
四、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策略 |
(一) 加强对新闻文教育的重视,增加选篇量 |
(二) 教材的选文要具备经典性 |
(三) 增强经典新闻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四) 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文而异”,灵活多样 |
(五) 加大教学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六) 构建新闻文讲授规范,提升语文教师的针对性授课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总序 纪录片下的中国 |
第一篇 诞生与萌芽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录片(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动荡中的中国大地 |
第二节 反映斑澜壮观的社会现实 |
第三节 早期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风格 |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地映照社会的初步演变 |
第二章 铁蹄下的怒吼与抗争(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日烽火与国防电影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
第三节 美学特征:鼓动民众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反映激烈动荡中的中国 |
第三章 新时代的黎明与曙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反映现实 纪录胜利 |
第二节 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纪录胜利 |
第四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反映社会剧烈变动 |
第二篇 发展与曲折(1949年--1966年) |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新的世界 新的发展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文革时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为政治服务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一幅延续十年的离奇文化图像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逐步发展的纪录片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多元功能 |
第三节 八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多元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三篇 突破与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年--至今) |
第一节 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
第四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篇 台湾与香港的新闻纪录影片 |
第八章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片简况 |
第九章 1949年以来的香港的新闻纪录电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5)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总序: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
第一篇 诞生和萌发 |
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年-1905年) |
1、 纪录片的传入 |
2、 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
1、 1905年-1921年的发展概况 |
2、 1922年-1926年的发展概况 |
3、 1927年-1931年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
1、 简单再现 |
2、 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
一、 1932年-1937年:划时代变革时期 |
二、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
1、 国统区出品的纪录片 |
2、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纪录片 |
3、 香港出品的纪录片 |
4、 日军占领区的反动纪录片 |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纪录胜利 |
第二篇 发展和扭曲 |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年-196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曲折中行进 |
一、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竟任务的1949-1953年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1966年 |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一、 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
二、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社会在徘徊中前进的记录 |
一、 新闻纪录电影 |
二、 电视纪录片 |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的回归 |
第三篇 突破和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至今) |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 |
第二节 社会与纪录片同步发展与繁荣 |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
一、 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 |
二、 文献纪录片的审美特质 |
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90年代纪录片审美特质 |
四、 电影真实美学的引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读《人民记者穆青》(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新闻文教育研究[D]. 郭胜. 喀什师范学院, 2012(05)
- [3]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李灵革. 浙江大学, 2004(03)
- [4]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读《人民记者穆青》[J]. 董广安. 新闻记者, 2004(01)
- [5]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 南开大学, 2001(01)